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例6篇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 围生期孕妇;骨量;骨代谢

随着妊娠开始,母体的生理及身体机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血钙浓度逐渐下降,目前国内医学界对妊娠期发生骨量及骨代谢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1],主要是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型和II型的研究,我们通过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待分娩的96例健康孕妇的骨量、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及整个孕期补钙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孕期持续补钙等对骨量、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进而探讨孕期骨量减少的相关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待分娩的96例健康孕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5岁,本组96例患者均无其它疾病及妊娠综合症.

1.2 方法

1.2.1 对家族史及补钙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本组96例待产妇均登记年龄、产次、孕次、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孕期补钙及喝牛奶情况后进行分组,分别将有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与无无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的分为疏松组和无疏松组;将持续补钙(每天喝牛奶250 ml/d,20周后每天补钙500 mg/d,持续16周)与未持续补钙的分为持续补钙组和未持续补钙组。

1.2.2 骨密度测量及结果判断:产后采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产妇左股骨颈骨密度进行测量。并将所有结果以T评分来表示,以规范不同的骨密度检查结果。

1.2.3 骨代谢的测量:本组96例孕妇均在产前取空腹血和晨尿,测定尿钙(Ca)、血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

2 结果

表1 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对骨量影响结果比较[例,%]

组别 n 骨量正常 骨量减少

骨量减少 其中:骨质疏松

疏松组 11 3(27.27) 8(72.73) 5(45.45)

无疏松组 85 51(60) 34(40) 2(2.35)

从表1可以看出, 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对孕妇的骨量有很大的影响,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人数大大高于无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的孕妇,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补钙对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比较[例,X±s]

组别 n 股骨颈骨密度(g/cm2) 血ALP(C/L) 尿Ca/Cr(mg/g)

持续补钙组 33 0.84±0.15 150.33±43.28 150.08±73.21

未持续

补钙组 63 0.77±0.14 170.27±43.16 177.69±74.39

从表2可以看出,孕期持续补钙组的骨密度高于未持续补钙组,血(ALP) 、尿(Ca/Cr)低于未持续补钙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儿在生长发育期间约需要25~30g钙,因此对母体骨量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围生期的保健日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母体为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体内的钙调激素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一变化造成了对围生期妇女骨代谢的影响。通过本院96例待产妇的骨质疏松家族史、孕期补钙情况的调查以及骨密度的检查可以看出[2],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的孕妇更容易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持续的补钙对防止孕期骨密度下降及稳定骨代谢有积极的作用,因为钙摄入量不足,不能达到最佳的骨峰值,容易加速骨量流失,从本组孕妇的情况可以看出,持续补钙组的骨密度明显高于未持续补钙组;骨代谢生化指标尿钙/肌酐(Ca/Cr)和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较骨密度早[3]、灵敏度高,能对瞬间骨代谢状态作出反映,有利于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从本组96孕妇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持续补钙组的骨形成指标血ALP及骨吸收指标尿Ca/Cr值明显低于未持续补钙组,说明持续补钙可以降低骨转换率,起到部分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玲,苏宜香。彭玉平.孕产期钙摄入量对调钙激索及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230-231.

[2] 李品晶,李丽玮,曾定元.等.生育年龄月经失调女性骨密度状况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1):47-49.

[3] 陈瑾瑜,盛正妍,游利,等.血清镁浓度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J].2007,13(12):837-839.

(上接第144页)

humeral fractures[J].Chirurg.2001,72(11):1235.

[2] 于仲嘉,刘光汉,张志占,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211.

[3] 王亦璁.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1):5.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2

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临床医师的漏诊率高。研究显示,只有6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症,其中1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会发生骨折,却只有2%的人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由此可见,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治疗和预防上存在的误区确实不少。

误区1.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年老的结果,不可避免

尽管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

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骨密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预测骨折的手段。脊柱骨折的出现,是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最重要指标。研究指出,如骨密度低下则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7倍,如有1次脊柱骨折发生,其髋部骨折发生率较没有脊柱骨折者增加2倍,再次脊柱骨折发生率增加5倍,1年内将有20%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某些调查指出,骨密度降低如同时伴有两个以上的椎体骨折,则再次骨折的危险性比没有骨折的患者增加75倍。

在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比没有脊柱骨折的患者在随后的1年中再次发生脊柱骨折的概率增加3~4倍,非脊柱骨折危险也增加1倍以上。以上发现说明,在预测再次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时,结合骨密度降低和有无脊柱骨折,将更有价值。

国外大量研究显示,抗骨吸收药物治疗不仅能降低一半左右骨质疏松妇女的脊椎骨折危险,同样也能降低骨量减少患者的骨折危险。预防可以明显降低骨折或再次骨折的发生。

误区2.

拍X线片可以诊断骨质疏松症

早期诊断出骨质疏松症并不容易,当它能经X线诊断时,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后期。一般来说,在骨质流失达40%时,才能通过X线片观察出来。现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是对骨密度的测定。

当您有下列症状时,建议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治: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驼背,背部渐渐弯曲;身高变矮。

值得注意的是,脆性骨折本身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误区3.

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补钙就行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衰老随着身体老化,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会减慢,钙吸收降低并且骨骼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

②雌激素下降雌激素会刺激骨质的形成及抑制骨质的分解。妇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使雌激素停止或减少分泌,就会加速骨质疏松。

③营养失调钙摄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或嗜烟、嗜酒。

④缺乏运动久病少晒太阳等。

⑤疾病罹患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

⑥药物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

⑦遗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性。

因此,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单纯补钙不能防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表明,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症50%的发病率或推迟发病年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只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还应重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误区4.

老年患者只针对骨折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手术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高,骨折即使愈合后康复也很缓慢。

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仅应针对骨折本身,还应针对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后者往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尤其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发生骨折。

误区5.

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更安全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必须正确、全面地评估其全身与局部状况,权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选择。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复和固定,应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以尽早恢复伤前生活质量为目的,应尽量选择创伤小、对关节功能影响少的方法,不应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而应着重于功能恢复和组织修复。

误区6.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骨密度;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

在临床工作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高血压病均为老年常见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也称之为脆性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人群,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肌力下降等,即使在轻微暴力作用下就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常见部位为髋部、胸腰椎及前臂远端等。高血压病是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异常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有研究证实高血压为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合并有高血压病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也不在少数,有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病和骨质疏松症存在联系[1],本文旨在讨论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高血压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并为高血压人群如何制定防范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制定可行的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15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118例,年龄65~93岁,其中女性76例,男性42例。其中55例既往患有高血压病者作为试验组,63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入院患者,既往已确诊并符合WHO提出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和既往无高血压病的患者63例;排除标准:1)既往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库欣氏综合症等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系统疾病。2)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3)患有晚期肿瘤者。4)既往长期使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者。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6)因妇科疾病行附件切除等非正常绝经者。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本研究已取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均对研究知情同意。采用回顾性研究法,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岁),吸烟史,饮酒史,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患有冠心病,通过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韩国奥斯托双能X线骨密度仪,OSTEOSYS.,LTD)测定患者股骨颈和腰1—腰4椎体骨密度值(BMD,g/cm2),并通过系统软件测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g/cm2),通过生化分析仪化验血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高血压病和骨质疏松骨折两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之间在哪些方面存在相关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所有的118名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较对照组的平均年龄更小(P=0.048*,t=2.413),吸烟嗜好者更多(P=0.041*,χ2=4.312),糖尿病史者更多(P=0.011*,χ2=2.204),冠心病史者更多(P=0.047*,χ2=-1.047),体质量指数水平更高(P=0.047*,t=0.872),甘油三酯更高(P=0.024*,t=-0.754),低密度脂蛋白更低(P=0.001*,t=-1.005),上述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民族、饮酒嗜好均差异不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部位骨密度值,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在股骨颈部位两组间差距更明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腰椎部位两组间差距不存在显著性(P<0.05),详见(表2)。

2.3骨质疏松骨折合并高血压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风险可能与患者年龄(P=0.048*,t=2.413)、吸烟嗜好(P=0.041*,χ2=4.312)、糖尿病史(P=0.011*,χ2=2.204)、冠心病史(P=0.047*,χ2=-1.047)、体质量指数(P=0.047*,t=0.872)及甘油三酯水平(P=0.024*,t=-0.754)等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01*,t=-1.005)呈负相关,而与患者性别、民族、饮酒嗜好等无明显相关关系。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4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目前,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症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自1998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病症,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我国目前是世界人口大国,亦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这个数据不得不引起国人的注意。

西方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到命名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虽无此学名,但数千年来已有类似的临床描写和治疗经验方剂,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骨质疏松症作为慢性进行性流行病,且个体化差异比较大。中医药治疗除能延缓疾病发展速度,更能从疾病本身上辩证论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有其特殊意义。

1、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骨质疏松类用药中成药采购规模及增长情况

根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中成药与西药医院用药监测分析系统”(以下简称HDM系统)数据显示,在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南京、沈阳、西安、郑州、重庆九大城市(以下简称九大城市)中,2007年至2010年九大城市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采购规模逐年递增(见图1),年平均增长率为27%,高于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采购所有中成药22%的平均增长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尤其是2008年10月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中国康健促进基金会联合的《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提高国民对骨质疏松症危害的意识,再加上政府对骨质疏松类药中成药的报销鼓励政策,如2008年把仙灵骨葆胶囊(片),骨疏康胶囊(颗粒)以补肾强骨列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些因素均对08年骨质疏松类中成药销量快速增长功不可没。相比08年强劲的增长态势,09年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增长幅度似乎没那么“给力”,略显疲态。不过,由于中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加之我国国民经济也在快速增长,使人民有条件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势必导致骨质疏松类药物的需求也随着增长。从2010年骨质疏松类中成药销量增长率的回升来看,骨质疏松类中成药市场还将继续扩容,市场潜力不可小视。

2、医院终端骨质疏松类中成药九大城市采购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到,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采购金额均程增长趋势。从采购规模来看,最大是的北京市,这与患者教育有关,资料显示北京是最早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进行宣传的城市,使更多的患者关注到骨质疏松症,及时就医,再有,目前北京骨质疏松的诊疗设备较全国其它城市都要先进,早期患者得到确诊机会也会更大,提早治疗。但从采购增长率来看,增长最快的则是沈阳,年均增长率为106% ,这可能与骨质疏松类中成药进入这个市场比较晚,后劲比较足有关,预计今年还将会保持这种好的态势。

3、骨质疏松类中成药主要品牌竞争情况

骨质疏松类中成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4年国家首次批准仙灵骨葆胶囊为其适应症药物,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骨质疏松类中成药品种数仍极少,HDM数据显示九大城市医院终端有采购的品种不过十多个,除肾骨胶囊有四个厂家生产,其它都为独家产品。

2010年九大城市医院终端骨质疏松药市场前三位产品总的市场份额(CR3)达到75%,市场集中度极高。其中陕西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金天格胶囊以35%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其次是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仙灵骨葆胶囊,以2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紧跟其后的是占有19%市场份额的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强骨胶囊。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5

通讯作者:王长海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86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为广大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假体远期松动,一直是骨关节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多伴有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有很多学者认为骨质疏松与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松动关系密切[1~3]。孙国静等[4]的观点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机体内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平衡被打破,破骨细胞占据优势地位,加上手术后卧床休息等废用因素的影响,骨量的流失更为严重。所以,对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骨的质量会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退化,还可引发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其他症状。

1 防治骨质疏松的意义

1.1 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假体松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在人工关节置换中,骨的质量对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骨密度越低术后发生假体松动、沉降的几率越大[5]。Sabo等[6]对23例(男10例,女13例)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患者髋臼周围骨密度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骨密度均较术前下降,5年后男性Ⅱ区丢失为术前71.0%,女性Ⅲ区则为术前66.8%。国内毛宾尧等[7]对5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了随访,也发现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质骨密度和骨矿含量降低程度较其他部位严重。Boden等[8]对2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股骨柄周围骨密度进行8年随访观察,认为假体松动组中股骨柄周围骨量减少,而稳定组仅股骨近端有骨量减少。沈国平等[9]采集30具新鲜股骨标本,使用DEXA骨密度仪测试每个标本干骺端、颈部、Ward三角区及大转子区的骨密度,将骨质疏松标本进行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安装,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化。结果发现,随着老年骨质疏松程度的增加,假体置换后股骨上方应变也呈增加的趋势,随着骨密度的增加,假体近端和远端微动随之减少,关节假体的初始稳定性显著增加。并籍此得出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对人工关节假体置换的影响是明显的,骨质疏松患者易引起关节松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其松动率可下降30%~40%。

1.2 可降低假体周围及其他部位再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多是轻微外力引起的脆性骨折,如果忽视骨质疏松的治疗,则有极高的骨折再发生率。一项在瑞典的研究显示,766例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经22年随访,再次骨折的发生情况是:骨折后一年内15%,两年内 27%,五年内可达73%[10]。国内韦永中等[11]统计显示,初次髋部骨折后因未经正规的骨质疏松防治,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为21.21%,即初次骨折后仅对骨折本身治疗,而未重视老年患者的全身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是再次骨折的重要原因。Stenvall等[12,13]论证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的必要性。他们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发现同常规术后康复方法相比,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室内独立行走的能力,同时减少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

1.3 可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直接影响置换术的疗效和术后髋关节功能。骨质疏松症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所致疼痛,是由于骨吸收增加引起骨小梁骨折、骨组织机械变形压迫神经、骨钙动员增加以及周围肌群负荷增加引起疲劳、肌肉缺氧、代谢障碍、代谢物质的异常刺激引起,因而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可缓解疼痛症状[14]。积极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对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人来说生活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5]。

2 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测量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诊断方法很多,如X线、定量CT、定量超声、DEXA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测量的常用方法是X线平片和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因假体周围骨骨量丢失在20%以上时,X线平片才能判定假体周围骨质疏松,且X线平片不能对假体骨量丢失做定量分析。DEXA是一种精密、准确、低辐射量的检测方法,可以对假体骨量丢失做定量分析。所以,DEXA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正逐步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DEXA对股骨假体周围骨量定量分析目前主要采用Gruen分区法,测定股骨假体上缘至假体柄尾均分3等份,由近至远将假体柄内外侧骨质划分为7、6、5区和1、2、3区,4区为紧靠柄尖至远端1 cm股骨干部分(图1)。DEXA对髋臼假体周围骨量定量分析主要采用Delee等的分法,将髓臼分为3个区:以股骨头中心点为中心,作水平和垂直线,将髋臼分为上(Ⅰ)、内(Ⅱ)及下(Ⅲ)3个分区(图2)[16]。

3 预防措施

3.1 提高骨科医师的骨质疏松症诊疗水平 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首先面对的往往就是骨科医师,后者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骨科医师在治疗患髋的同时,应当意识到有必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并评估骨质疏松程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患者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已发生脆性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对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是完全必要的[17]。骨科医生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骨质疏松诊疗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对骨质疏松症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所以,应该加强骨质疏松症的继续教育,使骨科医师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时,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主动宣教并选择更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3.2 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尤应具备一些相关知识,如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等。应注重合理膳食,保证有足够的钙摄入量,宜选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应了解运动锻炼的重要,适量的锻炼不仅能刺激骨骼内钙、磷的增加与维持骨量,还能增加肌肉的舒缩力量、关节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多晒太阳、适量饮酒、戒烟等。

4 治疗方法

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饮食调整、抗骨质疏松西药应用、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运动治疗等。

4.1 药物应用 WHO把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的联合应用作为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用药,对于严重骨质疏松应加用降钙素及二膦酸盐类药的联合用药[18]。早期可选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降钙素。采用当前流行的间断用药法,降钙素50 IU肌内注射,1次/d。14 d后改为2次/周,每次50 IU,维持至术后3个月。待骨吸收减缓后治疗中期加用或改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骨化三醇,0.125 μg/d,后期可选用改善骨质量的药物,如二膦酸盐类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轻骨痛。福善美70 mg,口服,1次/周。同时改善饮食,多食用钙含量高的食品[19]。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与肾虚、脾虚、肝血虚、血瘀有关,符合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临床工作中可酌情辨证应用。

4.2 康复运动治疗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康复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手段,主要方法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住院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阶段(术后1~2 d),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恢复关节和肢体功能。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仰卧位,下肢伸直不离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向近端牵拉髌骨,缓慢运动,每次持续5~10 s,然后休息5 min,每天90次左右。踝关节运动:仰卧位,进行足趾伸展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每个动作保持10 s,再放松,每天60次左右。髌骨推移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轻轻推动患者髌骨,进行上下左右活动,每天30次左右。第二阶段(术后3~7 d),主要是加强肌肉的等张收缩和关节运动。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 cm,在空中停顿2~3秒,以后停顿时间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屈膝运动,屈髋角度应小于45°,每天30次左右[20]。

如果患者病情允许,现多主张患者早期(术后第1天)进行的行走功能训练,循序渐进的行走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增强自信心,还可以减少卧床时间,促进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综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有利于全身健康的恢复,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有利于肌容量的增加及平衡能力的加强,减缓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发展,进而减少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假体远期松动。

参 考 文 献

[1] Thillemann TM,Pedersen AB,Mehnert F,et al.Postoperativ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and risk of revision after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Bone,2010,46(4):946-951.

[2] Alm JJ, Mkinen TJ, Lankinen P,et al.Female patients with low systemic BMD are prone to bone loss in Gruen zone 7 after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J].Acta Orthop,2009,80(5):531-537.

[3] Yamasaki S, Masuhara K, Yamaguchi K,et al.Risedronate reduces postoperative bone resorption after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J].Osteoporos Int,2007,18(7):1009-1015.

[4] 孙国静,赵建宁.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男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J].人民军医,2007,50(4):218-219.

[5] 孟增东,裴福兴.骨科治疗中的骨质疏松问题[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70-571.

[6] Sabo D,Reiter A,Simank HG,et al.Peripresthetic mineralization around cementless total hip endoprosthesis:longitudinal study and cress-sectional study on titanium threaded acetabular cup and cementless Spotorno stem with DEXA[J].Calcif Tissue Int,1998,62:177-182.

[7] 毛宾尧,王岱生,沈是铭,等.髋部骨矿骨密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改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7):629-632.

[8] Boden H,Adolphson P,Oberg M.Unstable versus stable uncemented femoral stems:a radiological study of periprosthetic bone changes in two types of uncemented stems with different concepts of fixation[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4,124:382-392.

[9] 沈国平,王正,罗从风,等.老年骨质疏松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7):462-464.

[10] Friesendorff MV, Besjakov J,kesson K.Long-term survival and fracture risk after hip fracture: a 22-year follow-up in women[J]. J Bone Miner Res, 2008, 23(11): 1832-1841.

[11] 韦永中,范卫民,王美莲,等.中老年妇女骨折后再骨折的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1):77-79.

[12] Stenvall M,Olofsson B,Nyberg L,et al.Improved performance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mobility after a muhidisciplinary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older people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1 year follow-up[J].J Rehabil Med,2007,39(3):232-238.

[13] Stenvall M,Olofsson B,Lundstrom M,et al.A muhidisciplinary,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program reduces postoperative falls and injuries after femoral neck fracture[J].Osteoporos Int,2007,18(2):167-175.

[14] 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0(2):111.

[15] 盂迅吾.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长期随访[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06-207.

[16] 孙国静, 赵建宁.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5):528-530.

[17] Karachalios T,Lyritis GP,Kaloudis J,et al.The effects of calciton in on acute bone loss after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Br),2004,86B: 350-358.

[18] Boonen S,Rizzoli R,Meunier PJ,et al.The need for cliniica1 guidance in the use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in them 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a consensus report[J]. Osteoporos Int,2004,15: 511-519.

[19] 陈戎波,范少地,胡万华,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799-801.

更年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康复护理;常规护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的老年人口飞速增长,临床上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逐年增多。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患病后,生活往往不能自理。本研究对患者出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5例患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68例。年龄58~89岁,平均年龄(62.83±8.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2.35±8.56)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患者,其中股骨颈骨骨折68例,粗隆间骨折5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86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80例。患者均通过X线骨密度仪检测为骨质疏松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原因 ①与患者年龄增长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有关,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骨密度会有所下降,这使患者骨骼的承受能力降低,导致患者在正常冲击下出现骨折情况。②老年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跌倒率增加,并且该几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升高,使患者出现意外跌倒的情况增加,进而使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增加。

1.2.2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有换药护理、用药指导。实验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功能性锻炼护理、卧床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1.2.2.1心理护理 主要内容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出现绝望心理。为此,应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通过积极的态度引导患者正面配合治疗。

1.2.2.2卧床护理 主要内容是对卧床休息患者的护理,患者长期卧床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此时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卧床护理,对患者进行病房内温度湿度的监控,做好室内清洁,并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擦身、翻身护理,鼓励患者多喝水、多排便,并将患者排便量进行记录。

1.2.2.3功能性训练指导 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积极的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患者在进行功能性锻炼时,护理人员应从旁监督和协助,确保患者功能性训练的正确性与强度。

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医学知识的指导,使患者家属能够更为了解患者的病情,使患者能够从家属身上得到更多的鼓励。

1.3疗效判定 分为痊愈、显效以及无效。①痊愈:患者得到康复且未出现后遗症或残疾;②显效:患者骨折得到康复,但出现后遗症;③无效:患者骨折症状未见好转,或出现严重残疾后遗症。对两组患者骨折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跌倒性骨折患者为120例,其他原因骨折患者为25例,对照组患者中,跌倒性骨折患者为118例,其他原因骨折患者为27例,两组患者跌倒原因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存质量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与患者年龄增长后骨质疏松症以及跌倒有直接关系[1]。患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治疗缓慢、效果不佳且致残与致死率高[2]。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1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3.10%。接受康复护理的患者,其护理有效率远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患者接受康复护理,有效的避免了心理问题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在预防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效果显著[3]。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姣,宋彩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