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例6篇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 妇产科 门诊 宣传与教育

随着医学理念的转变,对医疗机构妇科产的概念认识已经突破了基于医学角度的妇科疾病咨询、诊疗及分娩生产,而逐渐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也融入到妇产科工作中。近年来,据我国门诊和社区研究发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一直维持在30%~50%高位,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也在一些地区和人群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育龄妇女健康和出生人口质量。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经验,以医院妇产科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利用妇产科平台对女性尤其是孕龄女性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并参考长期跟踪随访结果评价了教育前后效果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集的3228例孕产妇和未婚育龄女性体检者(侧重于流动人口、低学历人群和新婚夫妇)临床资料。其中孕产妇1218例,育龄未婚女性及配偶体检者2010例。

1.2 方法 抽调资历丰富的妇产科工作者组成宣传材料编写团队,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围生育期注意事项、典型的生殖健康疾病等进行整理,据此编写新婚保健手册、孕产妇保健手册、生殖健康手册、妇产科常见多发病指导等,或制作有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的光盘,以及实物形式的避孕节育用具。宣传教育方式:

1.2.1 以妇产科门诊为中心,在候诊过程中,对群体播放健康教育电视宣传,此外在随后接触的位置配备宣传资料方便就诊人群随意拿取和翻阅。利用医院和妇科产天然优势开展专门的生殖健康咨询门诊,随时解答每一位咨询者问题,接诊人员做好咨询问题记录并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另外,还可以利用医院在社会的影响力,将咨询门诊移出医院,移到社区、学校、广场、大型工厂(特别是女职工多)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开展面对面咨询服务。还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公益宣传,这样既能树立医院证明形象,还能服务于受众。

1.2.2 诊疗过程中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①诊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种和病情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宣传,于治疗后发放生殖健康知识书籍、影像制品;②对孕产妇而言,分孕早、中、晚三个阶段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初诊时侧重发放关于孕产妇保健知识手册,之后定期开展生育健康知识讲座;③对新婚夫妇,婚前和孕前对其进行知识、优生优育知识、性病防治知识、避孕节育知识、男性参与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等教育,同时开展各种新婚话题讨论,授课前后以问卷抽查方式了解知晓情况,同时发放新婚保健手册,提供婚前咨询服务;④对计划生育宣传可从计划生育手术术前咨询和术后服务二个方面来开展。术前咨询侧重于尝试讲解,如宫内节育器的避效果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器术后避孕方法的选择,还有3种终止早期妊娠方法的利弊;术后服务则侧重于术后卫生、营养、休息、性生活、用药、避孕等知识。对2年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的人群随机抽取3228例作为样本,3228例样本在接受教育前后均在门诊备案,并建立联系方式。为检验效果,每年随访抽取的3228例调查对象,参考流行病调查方法制作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问卷或调查对象复查结果作为对比依据。

1.3 效果评价 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知识知晓率、婚前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以及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变化。妇科疾病采用常规妇科检查取白带进行病原学常规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经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流行病学分析。以P

2 结果

2.1 1年后随访,3228例调查对象教育前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统计如下表1.

表4 2年期随访内,教育前后围生儿死亡情况比较

年度 围生儿总人数(n) 围生儿死亡人数(n) 死亡率(‰)

2009-2010 381 7 18.4

2010-2011 514 2 3.8

表5 2年期随访内,教育前后病残儿出生率情况比较

年度 围生儿总人数(n) 病残儿人数(n) 病残率(‰)

2009-2010 381 11 28.87

2010-2011 514 7 13.62

3 讨论

妇产科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受制于专业权威健康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的影响,健康宣传教育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近几年,虽然我国女性生殖健康医疗水平和人口出生质量改善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由于人口数量多、地区差异和后天影响因素,我国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仍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人群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主要为缺乏基本的妇科知识、生殖医学和妇幼保健知识等。据统计[4],在广大农村地区或城市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对妇产科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这种现象在教育程度偏低的人群中同样明显。这种情形很可能导致一些育龄未婚男女不知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以至将疾病隐患拖延到分娩期,导致出现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风险。考虑到妇产科是育龄妇女分娩前必然接触的最后一关,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力量和重心集中到妇产科门诊,利用妇产科天然优势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到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降低遗漏率,而且宣传教育的到位率和效果更佳。本文表1-表5统计结果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结论。

本文在对抽取的3228例调查对象背景,以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前后效果对比发现,流动人口和学历层次低的人群无论是教育前,还是教育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婚检率、孕检率以及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表现均差于本地人口和学历相对高的人群。原因可能是,流动人口由于其流动的特殊性,得不到最基本的妇科及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渠道。而关于高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与学历水平关系,学者而路平等[5]报道,孕产妇保健质量与其文化素及配偶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妇产科开展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对以上特殊人群进行干预,以提高其知晓率,并最终实现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的整体下降。

参考文献:

[1]冯瑞兰.清丰县住院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探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18(6):217-218

[2]叶运莉,刘娅,张俊辉,吴志荣泸州市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 ,2011(3):16-19

[3]柴静,王德斌,洪倩,朱琳鸿,王飞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10,7(25):65-68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2

【摘要】目的以PMC模式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再造,促使门诊流程改造成功。方法确立系统组织结构,按照PMC步骤进行门诊流程的重塑和再建。结果采用PMC模式进行的门诊流程再造切实可行,操作性、时效性、控制性强。结论运用PMC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门诊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可有效地节省患者时间,改善医患关系,提高诊疗水平及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PMC模式 门诊流程 再造 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1.041

PMC(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即项目管理模式,是一种管理方式,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它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有效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因而得到建筑业的认可。直到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了详细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对项目给出的定义是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组织以达到一个特殊的目的[1]。而将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就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及项目结束五个过程。在这5个过程中结合“集成、范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供应”9大方面的管理知识,不断地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2],最终取得项目的成功。

我院自2010年11月新门诊大厅启用之后,门诊量飞速攀升,原本既定固有的流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患者的要求及医院的发展[3]。因此,根据院长行政办公会议决定,2013年8月正式启动“门诊流程再造项目”。在再造过程中,项目组人员以PMC模式为依托,从项目的决策到结束进行全程计划、组织、指挥、沟通、控制、评价[4],确保了门诊流程再造的系统性、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前期策划

1.1成立项目组,明确组织结构

成立流程再造专项组[5],形成由“一把手”院长亲自督办、项目责任人牵头、专人负责,门诊部办公室、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系统管理模式(见图1)。按系统管理,专项组为母系统,各相关职能科室成为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动态管理,以达到项目最终预期目标。

1.2制定项目计划横道图

项目伊始,即制定了流程再造计划,按照PMC步骤,制作“项目计划横道图”[6],将任务分解,确定各节点责任人,给出任务完成日期,确保项目进度,高效及时地完成各部流程再造。

2可行性研究

2.1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前期调研工作,如开展“一对一”就诊情况追踪调查(见图2)、门诊暗访、梳理门诊投诉(见图3)、院外考察。通过调研,发现门诊在环境、布局、流程、服务等方面存在相应问题[7]。

2.2召集子系统开展头脑风暴,根据门诊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8条,制定相关管理规定16项,内容包括门诊环境管理规定、门诊活动管理规定、门诊电子处方实施规定、门诊护士服务(患者、医生)管理规定、门诊医生管理规定、门诊导医管理规定等。

2.3预期目标。计划在调研后2个月时间内落实相关流程再造措施,最终达到优化门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减少无效流动、提高门诊满意度及医疗服务水平的项目目标。在此过程中要求遵循“以患者需求为第一要素,保障门诊正常运行为关键环节,快速高效地完成流程再造为主要任务”的项目原则。

2.4项目资金概算。 PMC的9大知识领域中,成本控制是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之内的管理内容。其主要作用为确认项目的各种成本,为项目成本变更提供依据,帮助项目责任人保证项目的产品(或其它产出)可行且有价值[8]。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制定了项目概算清单(见图4)。

2.5经过近2个月的前期调研以及相关情况分析,形成“门诊流程再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内容包括调研总结、考察情况、会议纪要、实施建议、草拟的相关管理规定等,内容客观、可操作,为门诊流程再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图5)。

3措施实施

3.1改善门诊环境,营造温馨舒适高雅就诊氛围

3.1.1门诊咨询台前移将原来位于门诊南入口拐角处的服务咨询台前移,扩大面积,明显标识,设置在大厅正中。方便门诊东、西、南三个入口来院患者第一时间看到。咨询台配有护士3名、医师2名,给予专业化的咨询指导、健康宣教。

同时,提供预约挂号、专家介绍、测量血压、免费充电等便民服务。

3.1.2增设大型电子屏门诊大厅增设大型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医疗政策、医院信息、医疗技术项目、专家简介、保健知识等内容,屏幕闪亮、字体清晰、内容丰富,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宣传的知识。

3.1.3购置自动钢琴我院门诊装潢虽然高贵华丽,但硬性装饰材料的运用不免给病人生、冷、硬的感觉,为了缓和这一缺憾,在大厅水系处增设钢琴一架,并为该区域取名 “鱼跃琴扬”,每日定时播放悠扬乐曲,给病人美的享受,稳定了患者情绪。同时,定期邀请专业人员义务演奏,举办形式多样的演奏会,营造了高雅舒适宁静祥和的就诊氛围,提升了医院文化内涵。

图5门诊流程再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3.1.4规范宣传用品对门诊所有宣传标识进行整合、疏理,统一大小、字体、颜色、位置;取下杂乱横幅,还患者一个整洁、统一、有序的就诊环境。

3.1.5改“人等药”为“药等人”为改善取药等候时间过长现象,医院引进自动摆药机,与门诊医嘱系统、门诊收费系统联网,信息快速传送,缴费成功后即自动排队、安排取药窗口,改变以往“人等药”现象为“药等人”。

3.2优化就诊流程,提供高效便捷快速就诊程序

3.2.1完善自助一体系统为体现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医疗品牌形象,集合信息科、医保办、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等多科室,对门诊挂号交费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完善门诊自助一体机缴费系统,实现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三网联通的网络集成[9],同时,医务处积极配合,采取各项鼓励措施,提高了门诊电子化处方的使用率,方便患者缴费,减少排队等候次数,大大简化了门诊就诊流程。

3.2.2简化中间环节,去除繁琐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取消了原有的“分诊拿号”环节,减少一次排队过程,有效地缩短了病人就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2.3缓解检验等候压力

针对检验科高峰时段排队等候现象严重的问题,给予多途径解决方案。要求物业公司弹性排班,高峰期增加人手,由原来的两人增加到三人为患者打印条码;增设保安人员,在检验科主动协助进行自助打印、巡查叫号、安排候检等工作;另外,早高峰8:30—10:30时段,安排护士进行专业引导,并且为餐后测血糖的患者和7岁以下的患者设立了专项抽血窗口,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改变了检验科原来杂乱无章的就诊秩序,做到忙而不乱、有序等候,更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2.4设置“大堂经理”护士引进银行、酒店服务管理模式,门诊大厅设置 “大堂经理”护士,主动地为患者服务,并及时解决患者问题,以实施服务补救。

3.2.5误餐餐点供应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办院宗旨,门诊部办公室为门诊量较多的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科等科室,误餐的坐诊医生、责任护士、就诊患者提供餐点,并且特别为内分泌就诊患者准备 “糖果盒”,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做到患者、医生双满意。

3.2.6开展全方位培训为规范服务标准、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了“门诊服务工作礼仪培训”课程,门诊部护士、导医全员参加接受培训,改变以往“门诊护士、导医就是清闲”的观念,树立窗口形象,为就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此项课程作为长期培训,定时开展,逐步扩大受课群体,包括挂号收费、门诊药房、医技、工勤等与门诊相关人员。同时,针对自助、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和更新,对门诊医护、工勤人员进行自助一体机及电子医嘱套餐信息化使用方式的培训,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0]。

3.2.7设立健康讲堂利用门诊大厅,每月进行健康大讲堂,邀请相关科室的医师进行授课,授课的对象是患者及家属、门诊部工作人员,为百姓提供疾病预防知识,并可提升医师知名度,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医院。

3.2.8解决功能检查预约问题对B超、放射等专项检查住院病人预约难的问题,相关科室积极探索,多方协调,对住院病人实施提前一日预约,在检查医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大大缓解“检查难”问题。

4效果评价

4.1以前期资金概算为基础,通过PMC模式中费用控制方式[4],使流程再造项目投资金额控制在预算价以内,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预留金等方面均低于预算价,为医院节省了投入。

4.2通过项目的实施,我院门诊工作有较大改善,门诊量由改造前(2013年8月)的84 135人次增加到(2014年1月)90 959人次;就诊平均时间由原来的105分钟降至76分钟;投诉率由36.67%降至25.83%;门诊医护、工勤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明显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大大提高。

5讨论

PMC因其具有目标驱动型、可跨职能部门执行、高效低耗灵活的优点[11-12],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管理手段[13]。而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服务于患者的重要窗口,由于它有接触患者最多、周转最快、流动量最大、人群结构最复杂的特点,因此,门诊的管理是涉及多部门、多科室、多方面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那么要在既定的门诊流程模式下进行重建和再造,则是更为复杂的程序,如何能更合理、更科学、更快捷、更保质、更节约地达到预期目标?我院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就目前,以我院行PMC模式对门诊流程再造的效果来看,是非常值得推崇和借鉴的,流程再造专项组人员紧扣“优化实现门诊流程再造”的项目目标,开展严格真实的前期调研,从而制作出切实可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节点图,包括对项目进行详细合理的资金概算方案等,为流程再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以及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计划节点图、资金概算方案,有效地控制了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保证项目的成功快速实施[14]。这正是体现了项目管理的优势所在,即把人们熟知的计划、实施、总结等常见的管理工具具体化、明确化、系统化[15]。

本次的“门诊流程再造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部分,如门诊医生工作站与功能检查的信息集成问题;门诊行政管理的科学化;门诊各项管理制度流程的落实等。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的循环改进,应用PMC把我院的门诊管理工作持续扎实的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NEWTON.PMC: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2000 Edition[M].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ennsylvania USA,2000.

[2]徐婕,许春红,哈维超,等.项目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6):890-891.

[3]郑步勇.流程优化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海南医学,2013,24(1):135-137.

[4]陶玉秀.医院应用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11(21):771-773.

[5]吴军,林嘉滨.项目管理理论及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7,11(4):40-41.

[6]应尚军,王炎.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J].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2005(11):131-133.

[7]计虹.医院门诊流程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J].中国医院,2010,14(7):69-72.

[8]张海娟,陶树人,赫丛喜,等.项目管理的最新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5):108-110.

[9]孙勇,陈建成.医院门诊就医流程优化与创新[J].中国数字医学,2012,7(9):111-113.

[10]谭小红,黎军,张春燕.优化门诊流程,提供优质服务[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515.

[11]J DAVIDSON FRAME.Managina Projects in Oranizations[M].Jossey-Bass Inc,1995.

[12]J DAVIDSON FRAME.The New Project Management[M]. Jossey-Bass Inc,1994.

[13]荣灌臻.项目管理是新财富之路——访项目管理专家吴之明[J].集团经济研究,2004(8):19-21.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3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1952年9月18日,宋庆龄女士用她获得的“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今天的保健院从建院初期的简单规模,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

上世纪50年代,产前产后大出血、妊高症、难产等发生率高,保健院创建了门诊孕妇就诊“一贯制”,将门诊孕妇分组,由专人管理,提高孕期保健质量。上世纪60年代初,保健院在全国首创“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并在门诊孕妇中推行,让孕妇接受孕期保健知识的同时,在家中得到自我监护。1976年,保健院开设孕妇学校,由专人指导孕妇和家属孕期保健、家庭自我监护方法等知识。1982年,在中国最早提出并推广“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帮助新妈妈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经过多年实践,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探索的这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宣传模式与健康教育方法,在上海市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全国“爱婴医院”的典范。

20世纪90年代末,保健院实施分娩助产服务模式转变,全面推行孕产妇就诊“一贯制”医疗服务模式。即孕妇从孕期定期检查到产前待产、产时分娩到产后休养,均由一组医生负责诊治。减少了医疗不安全因素的潜在发生,更有利于孕妇在心理上和医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和牢固的信任感,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自然分娩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保健院引入国外导乐分娩服务理念,尝试开展护理人员“一对一”陪伴产妇分娩的服务方式。

为了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病区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士承担,孕产妇和病员们得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体护理。妇科病区还试点实施“护理进病房”的“整体化”护理新模式。护理人员把办公桌搬到病人身边,把责任田扎根病房,从入院到出院,一间病房内所有病人的生理、心理护理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都由责任护士承担。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近年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迎接了上海市近1/10的新生儿的出生,门急诊量逐年上升,近年达到近80万,新生儿年分娩数更是超过1万。

依靠科学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破除条条框框,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宋庆龄在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时,就殷切期望医务工作者能在妇幼保健领域坚持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造福广大的妇女儿童。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事业的继承者们牢记宋庆龄的教诲,在妇幼保健的芳草地上辛勤耕耘,积累了大量经验,很多工作居国内领先地位。2005年至今,孕产妇死亡为零,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控制在98%以上。

保健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独立新生儿科,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从建院初期开始,完成了近30万新生儿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其独创的自由调节的棉制式“鸟巢式棒”,率先开展的外周静脉中央静脉置管术,均走在同行的前列。2005年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例29周的四胞胎,出生体重1000-1100克左右,随访至3岁,四胞胎生长发育正常良好。2008年成功抢救了一位有严重合并症的58岁孕妇。

在妇科领域,保健院依据疾病特征,开设各种特色专科门诊,充分发挥专科优势,分类诊治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在妇科肿瘤领域,除了手术治疗,做好化疗药物的最佳选择,开展了妇科肿瘤的介入疗法,并开展非破坏性手术的研究,研究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探索建立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新模式,提高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03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宫颈疾病中心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每月接待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患者约5000余例,已成为沪上名符其实的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为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保健院计划生育工作在上海及全国享誉盛名,一直享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地位,拥有着实力较高的科研与教学团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承担着上海市乃至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亿万育龄妇女的健康送去了福音,获得多项部级的科研奖项,成为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模范。

2008年6月,保健院根据患者的需要,开设“不孕症会诊中心”,开诊半年来已接诊8000人次,受孕73人次。通过整合已有的妇科、男性科、内分泌等学科力量和技术优势,汇集妇科、内分泌、内窥镜、放射、超声、生殖生理等方面的专家,不仅提高了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也推动了妇科各亚学科的发展。

保健院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部级、上海市级等几十项课题,大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先后有1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大奖。

多年来,保健院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中儿童基金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医学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澳大利亚蒙纳西生殖医学中心、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密切关系,每年都邀请国外医学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出国学习、深造。

怀仁爱之心,倾全部之力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始终把宋庆龄“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嘱托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在全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等检查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省部级荣誉,多个文明班组、集体和个人获得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

保健院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会议”,严肃整治“红包”、“回扣”和“商业贿赂”,严格按标准收费,严把药品进货渠道,降低成本,确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在住院部的每一层和门诊、急诊等处都设置了电脑查帐处,实现了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门诊病人即查即清,以随时接受病人的查询和监督。

保健院为病人和孕产妇开展“经典音乐进医院”活动,邀请专业音乐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让职工、孕产妇和病人身心都获得了快乐。一位老病人出院时说:“你们亲切得就像我的女儿,不,你们的照顾比女儿还要周到细致。”

近年来,保健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新的项目,创新服务模式。计划生育指导所开办“青春关爱俱乐部”,以青春期少女为对象,针对其生理心理困惑,提供免费指导和帮助,让她们了解健康性知识,疏导心理压力。一位中学生在接受帮助后说:“每个花季少女都应及时了解这些,学会保护和约束自己,避免悲剧发生。”

“秋之韵”女子俱乐部为40-60岁的女性提供更年期健康保健;孕前指导学校,则针对婚后、孕前期夫妇推出新型家庭保健服务,通过一系列个体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调整身心,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医院还与东方电视合举办“妈咪厨房”,提供婴幼儿营养指导。

保健院还设有两条热线咨询电话,12小时妇幼保健热线和24小时生殖健康热线。24小热线是上海市第一条人工接听的健康热线,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并于2009年元旦并入上海市的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两条热线创办以来,为上海市以及全国的群众提供了一条获取正确的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知识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病房在服务上提出医患和谐互动,提供人性化服务。每当有人入院登记时,就悄悄记下了她的生日。在生日当天,为她送上生日贺卡,端上一碗香喷喷的生日面,呈上最真诚的特色祝福。

一位特殊的宫颈癌患者,一家过着低保生活,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医院为她制定了最为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病区还自发捐款捐物,解决其生活困难。一位打工妹分娩晕倒街头,好心人将她送到宋庆龄创办的“国妇婴”,医院不仅全免医药费,还及时帮她联系家人,母子平安出院时,感激涕零,跪倒在院领导面前。

在病人出院后病房还进行定期随访。对于特殊患者或曾经病情危重的病人,主管医生定期上门家访,追踪病情发展。妇科病房还为肿瘤病人定期举行首次肿瘤患者联谊会,邀请老肿瘤病人回院聚会,愉快地交流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一位刚接受晚期卵巢术后不久的病人激动地说:“了解到这么多人抵抗疾病的战斗经历,我更有信心了。”

大多数准父母都是第一次迎接新宝宝的年轻人,初来产科门诊前,常常不知该如何就诊。门诊部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就诊温馨提示和发送宣教手册的方式,宣传就医信息。同时,加大导医的力量,请医务人员到孕妇身边去轻声交流、解答疑问。

专家门诊变坐诊等候为主动迎接,从“一队式”挂专家号的服务方式推出专家门诊网上实名制挂号,病人无须再彻夜排队领取专家门诊号,此法为解决病人看专家难、打击黄牛倒票问题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门诊药房将西药房、中药房和自费药房合并,推出“一窗式”服务,大大减少了病人排队次数,少拿、漏拿药的概率。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5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47-01

我县地处两省三市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人口流动性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 这其中也夹杂着不少儿童,成为免疫规划的流动儿童。这些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由于他们不能及时的接种疫苗而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如何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 ,已成为当前免疫预防一项重要的、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现就我县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如下。

1 流动儿童的定义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对流动儿童的定义,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周岁儿童。迮文远编著的《免疫规划学》对免疫规划流动儿童定义,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1]”。

2 我县流动儿童现状

2.1长期以来,流动儿童一直是我县免疫规划的薄弱点我县自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以来,对控制相应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白喉、脊髓灰质炎等疫苗相关疾病已先后基本消灭或控制,麻疹、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年发病率下降到1/10万以下。但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家长多数忙于打工、经商、挣钱,对于孩子防病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2010年1月份调查我县城区及部分乡镇的2003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169名流动儿童,建卡108人,建卡率63.9%,建证121人,建证率71.6%,单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89.4%、脊灰疫苗(第3剂)86.7%、乙肝疫苗94.5%、百白破(第3剂)63.3%、麻疹疫苗77.8%。调查显示我县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较低,除乙肝疫苗外,其他四苗接种率均未达到90.0%。

2.2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不够重视 因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大多无固定住所,或居住条件差,无法看到电视和收听广播的宣传,所以常规的宣传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2.3超生儿童家长存在恐惧心理 有些家长在计划外怀孕后离家出走,他们不仅居住分散,且经常更换居住地点,东躲,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孩子出生后不愿被外人知道,不敢带孩子到门诊登记办理接种证和注射疫苗,致使流动儿童数难以摸清,服务难到位,宣传工作难以见效。

2.4基层防保人员力量薄弱,一人身兼多项防保工作,对大批涌进的流动儿童,无过多时间调查摸底和宣传工作,影响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 ,由于基层卫生组织经费严重不足,报酬问题得不到落实,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些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使一部分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和免疫接种。

3 对策

根据上述原因,如何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的现象,有效地保护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控制和消灭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笔者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化政府职能意识、加强计划免疫领导 政府在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事业发展计划及制定各项行政管理时要把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在制定有关流动人口的地方性法规时,不仅要考虑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而且要考虑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工作。 要从维护儿童合法权益入手,强化服务职能,要充分认识预防接种工作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搞好预防接种工作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大事来抓,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要把各部门、街道的相关职责任务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中,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表彰先进,推广经验。 每年应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年终考核指标。从行政上、业务上狠抓落实,促使各辖区有关部门积极主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搜索流动儿童,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点。

3.2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加强管理 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动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凭免疫规划接种证入托、入学制度,依法加强辖区内管理。每年9月派专人到门诊辖区内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核查7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无接种证的,须补发接种证,并按免疫程序补种疫苗。

3.3 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定期到门诊辖区的各个负责接生单位收集“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到所属计划生育部门、派出所收集新生儿资料。地段主管人员收到卡后,及时巡访,调查新生儿的户籍所在地。发现户籍在其他医院辖区内的,应及时注明户口所在地地址,及时退卡给有辖权的医院。并反馈,做好登记注明,以备核查。属于辖区地段的新生儿,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建卡立册。并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及时发放有关疫苗接种的通知书给家长,督促家长按时间来辖区接种门诊接种有关疫苗。

3.4 公示免疫接种门诊在外地儿童居住集中的社区公示免疫接种门诊的地点、工作时间和联系方式,使家长们能够方便地寻找到接种单位,增设接种点提供服务和适当的优惠收费等。

3.5 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流动儿童享有同等接种权利 按照该管理办法,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享有同等的常规免疫预防接种权利。对无预防接种禁忌症的流动儿童,任何免疫预防门诊(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其提供纳入国家和省计划免疫范围的免疫预防服务。流动适龄儿童,无论何地地出生和是否计划外生育,应由暂居地辖区的免疫预防接种门诊(点)提供规范化的免疫预防服务。随时进行补卡、补种,在流动人口较多,儿童流动频繁的集镇、城乡结合部开设常年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对流动儿童做到随到随建卡、及时接种。

3.6 资料保存 新生儿入册后妥善保存报告卡,以备核查。做好迁入迁出登记工作,并每月上报。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儿童均须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实施预防接种。须对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专册,每月定期收集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非本地儿童资料。门诊须每季度组织专人到流动人口聚集地、出租屋、市场、工地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3.7 建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各县、各乡镇之间建立免疫规划横向网络,对流动儿童一旦发现,及时建卡和转卡、补种,并统一免疫规划转卡单,互通信息及时联系。

3.8 广泛宣传,普及免疫知识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宣传,把握住医院产科环节,向产妇发放预防接种须知单,使产妇了解孩子应接种哪些疫苗,预防哪些疾病,在何时何地接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单、标语、接种证等多种形式,多方位的反复开展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在流动人口聚集地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健康的咨询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宣传教育逐步转变流动人口不良的卫生观念和习惯强化其卫生保健意识调动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卫生保健的积极性,促使其配合管理,让儿童家长主动到卫生部门登记造册、免疫接种,由现在的被动搜索变为主动上门要求免疫服务。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5

篇【1】:医院门诊部年度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临床为依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为方向,以“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入开展行业作风整顿,紧扣“质量兴业、品牌强院”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理念,打造诚信妇幼品牌,围绕“科学创新、和谐发展”这个中心,认真贯彻实施: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妇幼工作方针。贯彻“一法新两纲”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卫生服务,继续抓紧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努力提高我站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使我站能够健康、稳定、高速、可持续发展,特制定20XX年门诊部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妇幼卫生工作在新的条件下困难与机遇并存,影响着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学习、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工作,才能不断推进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是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医院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认真学习卫生法律规范和卫生改革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和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力争在困难中求发展。

二是要强化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积极宣传自我、推销自我,不断提高社会知晓率与信任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工作环境,为自我发展打好社会基础,促进妇幼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是要加强宗旨观念教育,使全站所有人员认识到妇幼保健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保健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保健与临床的业务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四要加强效益观念教育,在服务中既要做到应需检查、应需治疗、应需用药、努力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又要增强效益观念,积极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注重收入结构,提高服务效益。

五是要重视集体主义教育,使全站人员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树立院家并重,自觉做到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努力消除浪费行为。

六是要继续抓好行业作风教育,教育全院人员自觉做到遵纪守法,遵守职业纪律。同时要以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1、抓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是兴业的基础,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改变传统的“人总要犯错”观念,要通过严格的管理,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质量上台阶、上档次。医疗护理部门要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督查督办和落实,抓好环节质控管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保健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和上级要求抓好妇幼保健各项工作,做到各项数据上报及时、准确无误,确保各项保健指标达标。

2、抓服务理念创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更新服务理念,在诊疗过程中医患之间实行面对面的交流,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强其信任度。同时要紧扣行业作风整顿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把“病人第一、服务第一”和“病人永远是对的”观念贯穿诊疗过程始终。坚持诚信服务,保持“无红包医院”的招牌。对外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关怀、送健康,要加大信息网络服务力度,以便于告之在我院建档的孕产妇、婴幼儿保健知识和接受健康检查时间等。

3、抓市场营销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营销在谋求充足的病源、扩大医疗业务范围、提高医院知名度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了各医疗单位的广泛关注。一是要抓好内部营销管理。内部营销说到底就是医疗质量、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要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措施,为病人提供所需且满意的医疗服务,以此来留住病人,并通过病人的的宣传获得更多的病源。二是外部营销要注重宣传医院的新、特、专项目,要发挥网络作用,要通过健康宣教提高群众对疾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提高群众对医院服务的认同感和信赖感

4、抓职工队伍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职工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业务学习,组织学术讲座、三基考试和技术比武,提高职工业务素质。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鼓励职工岗位成才,通过自学、函大等途径获得高学历。注意人才培养与引进,对医院现有专业技术骨干在分配制度上给予倾斜,适当提高待遇。

5、抓医院内涵建设

(1)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院职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我院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2)修订制度与职责。对全院所有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疏理和完善,汇编成书,并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便职工明确职责、工作规范,不断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功能。

(3)安全工作包括医疗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各部门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督促管理,抓好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医院安全。

三、具体要求

1、严格执行责任书中的工作要求,科室中各类人员要严格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要以严肃、认真、亲切、守密的工作态度来面对患者。加强职工之间的团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团结互助。加强依法管理,坚持依法执业、依法服务,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妇幼保健、治疗、护理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发挥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能动性,为我站健康、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3、强化劳动纪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室要年初有计划,终有总结,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首诊负责制,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文明行医,不以医谋私。发扬奉献精神,院家并重,单位有事随叫随到。

4、规范各类医疗文书的书写,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各级医务人员要认真填写医疗护理有关资料,做到内容详实,数据准确。站领导定期、不定期进行医疗、护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改正,防患于未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定期组织医务人员集中进行业务学习,平时以自学为主,且对每月所学业务知识进行考试,考试结果记入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

5、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开展城乡已婚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认真落实“一法新两纲”,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社区服务工作,降低儿童“四病‘患病率。与妇联及街道办事处协调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做好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

6、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要以孕前、怀孕、分娩、产后等多个环节着手,抓好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工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严格执行母乳喂养规定,严格审核手术产的适应症,降低手术产率。强化高危孕产妇跟综管理,提高县级水平高危筛查质量,健全孕产妇高危筛查的专册登记、就诊、报告、追踪结案制度。孕产妇保健要继续以高危筛查为抓手,把孕产妇高危筛查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7、托幼机构儿童保健,要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发动和组织工作,努力提高保健的质量和水平,扩大儿童保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好儿童的入托体检工作,防止儿童“四病”的发生,指导儿童合饮食,营养搭配,加强体弱儿、高危儿筛查、分级管理,此项工作要做到精心组织、热情服务、认真检查、科学指导、及时治疗、及时反馈,并不断提高检查质量,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干预措施。

8、认真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大力宣传婚前体检的重要性及积极性,努力开发新婚保健、优生优育服务,提高婚检率。使广大群众能自愿婚检,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9、做好药房及护理部的工作。配合药房负责人,按照市药监局的要求,做好“合格药房”的创建、巩固工作。加强对毒麻药品的管理,杜绝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让百姓吃上放心药。护理部要求做好各类表格的填写工作,做好护理数据的收集、登记,确保护理安全。

10、辅助科室要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及时发放报告单,不做人情检查,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做与临床诊断无关的检查。做好仪器的日常保养,加强设备管理

11、完成领导下达的临时指令性工作,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篇【2】:医院门诊部年度工作计划

在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对我工作无私的支持和信任,感谢夏院长、郭书记对我的引导和帮助。如今,我感觉到的是一份重重的责任,但我坚信在夏院长的正确领导和大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一定能把这一份工作干好。下面我将20XX年门诊部各科室的工作计划跟大家大概的谈一下。

1.公共卫生工作以建立健康档案为载体,以各类重点人群为重点对象,以各防保医为工作的桥梁,全面展开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病管理等九项公共卫生工作。

2.计划免疫方面工作要有计划、有总结、有督导、有记录,各种报表要整齐归档存放,乡村两级防疫网络健全,保证冷链设备运转正常,传染病报告及时、准确,基础疫苗接种率达到要求的目标,及时有效地上报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妇幼保健方面工作要有计划、有总结、有督导、有记录,各种报表要整齐归档存放,各项卡表册完整、逻辑关系合理。做好降销项目补助工作并对,补助情况进行定期的公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艾滋病检测筛查情况及时登记上报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宣传、督导工作。

4.办公室和医务科及时完成日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医疗服务和卫生情况进行质控,严格执行工作记录,严厉查处脱岗,串岗、服务态度恶劣等情况,结合住院部做好病历质量的质控。

5.药房、收费处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划价准确率达96%以上;严格执行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无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发生。

6.新农合有专职办事人员,按时定期在显著位置对新农合补助资金在乡村进行公示。就诊管理杜绝发生冒名顶替,参合患者住院治疗用药严格遵守新农合药品目录。新合方面加强宣传工作,从扩面、提标、便民、严管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7.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中医馆、中医理疗室为载体,开展特色的中医治疗。并结合新农合,实现门诊中医药100%报销。

8.落实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制度,全部用全省通用门诊病历。

9.贯彻落实省市区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精神,积极实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一体化,对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和我省增补的206种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实现门诊中医药100%报销。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规范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加强药品管理,药品及一次性使用器材材料入出有登记,落实精、麻药品《五专》管理,同时做好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上报工作。

更年期保健门诊工作计划范文6

1 企业内设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卫生所(以下简称卫生所)成立于1985年,2001年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医保定点内设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卫生所已由单纯的门诊医疗服务发展成涵盖工伤急救、常见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保健股。卫生所业务用房面积1188m2,内设药房,提供处方药133种,非处方药81种。共有医技人员14人,平均年龄46.9岁,其中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5人。每天24 h提供门急诊服务。2008年为全公司10 287名正式工和4257名外来劳务工提供企业社区卫生服务,门诊量为4.3万余人次,救护车出车180次。

2 企业社区卫生服务特点

2,1构筑企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

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上海大众接待外来人员245 990人次,其中接待国家疫情通报地区人员93人次(来沪均超过2周),企业职工因病缺勤(主要为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353人次,外出108人次。面对频繁的人员流动,保健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企业成立防范非典工作小组,保健股股长直接参与防范非典工作小组;制订应急预案;开设发热门诊,分流发热病人,加强体温监控;门急诊医生全部接受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掌握“非典”、“疑似非典”病例的诊断标准,保证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非典工作;负责对集团、本公司领导所需各类信息的收集,并每日一报;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非典时期的健康宣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做得更深入、更全面,制作发放防非典就医告知书,做好咨询工作,认真解答职工的疑问,让每位职工掌握一定的非典防治知识,做好个人自我防范;各类通告、通知、规定及每日疫情监测共计271份;负责全公司范围内公共场所的消毒指导工作,每日的消毒面积达18,8万mm2,从4月23日到6月24日,共消毒1203万m2,使用过氧乙酸原液近680 L,漂白水50箱,有效氯80瓶。非典防治工作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员工(特别是外籍员工)身体健康;确保生产按计划实施;确保销售正常进行;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完成。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公司保健股在第一时间制定了《上海大众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这得益于公司在2003年防治非典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

2,2协助进行企业员工健康福利管理,设计员工健康保障计划

2007年,为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使健康保险发挥更大的保障功能。力争达到保障力度和保障成本双赢的目标,保健股根据公司历年健康险理赔情况以及市场上现行的若干模式,向公司健康保险评审委员会建议采取基金+风险型保险模式。公司成立专项基金承担健康保险中津贴型的保险责任。公司每年根据上年理赔情况和公司经营情况注入基金,基金的管理、理赔由专业保险公司负责,保险公司收取一定比例管理费。对于健康保险中风险性的保险责任则投保于保险公司相应的险种。该模式的优点是基金额度可管控,成本介于基金模式和风险型模式之间,兼顾成本和抗风险因素。

2,3加强职业病防治和预防保健功能

保健股承担了大量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包括:职业危害因素年度申报;上岗前体检组织与审核;在岗体检安排与实施;离岗体检的组织与审核;职业禁忌症的调离与随访;职业病的诊断与职业病病人的管理;职业健康体检资料的存档、保管;职业健康档案数据库的维护;在岗人员职业健康培训;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职业相关工作落实。

保健股还开展了企业员工的预防保健工作,内容包括:各类健康体检的组织与实施,健康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异常健康状况的跟踪与治疗;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宣教,每周在公司内部网上2篇健康宣教文章,每月在部门信息中1次疾病预报和健康相关信息,各医务点每月张贴1次健康宣教文章,并不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

2,4积极探索门诊医疗服务社会化

保健股积极探索门诊医疗服务社会化,在新成立的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探索采用医疗服务项目外包方式,直接与附近医院签约,由医院承担与生产配套的医疗值班、急救与日常门诊服务。医院按照公司对医务人员配备的标准,委派相对固定的医师在厂区内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服务;医院设置24 h急救应急电话,接报后确保10 min内(根据医院远近可以适当调整时间)救护车到现场,并立即开展急救与转送。实施1年来,各方反映良好,有效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

3 讨论

上一篇写证明的格式

下一篇彻底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