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例6篇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1

一、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已刻不容缓

判断是不是通货紧缩,一般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以价格是否全面持续下降为判断标准,我们称之为单因素论。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从1997年10月以来,已连续24个月同比为负值,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连续16个月同比为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更是连续40个月呈负值。今年1至4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3.1%,4月份比3月份又下降1%.因此,可认定现在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二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价格持续下降与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同时发生的,称之为双因素论。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表明上正常,实际上信贷已出现全面萎缩。1982~1995年13年时间,广义货币供给m[,2]增长速度是25.3%,而去年m[,2]增长仅为15.3%,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m[,1]、m[,0]的增长率则分别从1994年的26.8%、24.3%下降到11.9%和10.1%.1998年基础货币供应基本上是零增长,说明货币供给是下降的。同时资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货币周转速度放慢。我们常用gdp与m[,2]的比例(gdp/m[,2])作为判断货币流动性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从1992年以来一直是下降的,由1992年的1.049下降到1997年0.761,现在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三是认为只有价格、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指标均持续下降,才算通货紧缩。事实上,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下降,1998年已降低到了7.8%,今年估计也不会超过这个数。与经济增长滑坡相对应,我国的公开失业率也呈现不断攀升态势,再就业的压力相当大,1997年底我国城镇职工下岗总数为1200多万人。总之,不论从什么角度看,现在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而且通货紧缩正在呈加剧之势。这是一个不容争论的事实,应引起经济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注意。

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首先,通货紧缩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大幅度增加。若商品价格每年下降近3%.就意味着企业每生产100元钱的商品,眼睁睁少卖了5~6元钱,而我们现在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销售利润率都达不到5~6%,这就势必使过去的一些盈利企业变成亏损,过去的一些亏损企业亏得更多。其次,通化紧缩导致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不断增多,“三角债”越滚越多,市场信用和信誉严重下降。再次,通货紧缩打击了消费,妨碍了经济景气复苏。去年,我国政府投资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经济启而不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终消费率太低,而最终消费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通货紧缩引起的。因为,通货紧缩将直接带来企业效益的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和职工工资难以有较快的增长,群众对收入的预期肯定也不会看好。加之要深化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群众对支出的预期却很大;以及习惯于对价格“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影响,势必有钱舍不得花,消费需求就很难有较快增长。占gdp份额最大一块的消费启动不起来,经济要保持较快增长是不可能的。最后,严重的通货紧缩还会损害银行的利益,使得潜在的金融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金融风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国有企业大多自有资金较少而负债较多,而负债又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国有企业不仅偿还不了银行的债务,而且只有依靠继续向银行借债才能维持生存,这又反过来使得企业的负债率继续上升,债务的上升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只得继续向银行举债。如此恶性循环,一旦难以为继,银行将爆发债务危机,使得现在的潜在金融风险转变为现实的金融风险。

二、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财政对策

1.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当前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通货紧缩的日益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当前应当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提出相应的政策。去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在实际上也已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放松,但由于没有明确提出以防治通货紧缩作为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未能有效地改变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预期。这是积极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现在应是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如较大程度地提高居民特别是贫困层的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增发国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的规模等,以改变公众的“通货紧缩”预期,有利于形成对明后两年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合理预期,提升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信心与人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本质上是一种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一种特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长期发挥作用。自1993年下半年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之所以延续了五六年的时间,是因为1993年后我国通货膨胀势头过猛,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今后不应把长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作是一劳永逸的,应根据变化了的经济形势适宜调整其政策取向。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们应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以达到明显改变社会预期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货币政策成为一种灵活的调控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两者缺一不可。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复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走出通货紧缩困境最主要的政策手段。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似乎仅靠财政政策还难以达到扩大内需的目标。现实的中国经济是,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并且存在着相当大的通货紧缩缺口,经济走向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宗旨的宽松式财政政策时,无论是增加消费还是扩大投资,最终都要表现为增加的货币购买力上。如果此时没有采取相应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或减少,那么,扩张性的政策导致的购买力的增加就不能实现,从而不能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例如,去年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而扩大内需,主要是靠增发国债而实现的,而国债规模是受各种条件约束的,不可能无限扩大,仅依赖现有的可借债规模,似乎难以达到拉动内需目的。所以,在财政向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增加了1000亿元的配套资金,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以定向长期国债为工具,以基础行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的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是中国90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可以说,这是我国使用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的成功范例。而且,在当前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事实上已经形成的现实条件下,适度的货币扩张是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反弹的。相反,它将有助于我们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为启动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

3.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景气复苏。在当前出口需求、国内消费需求短期内难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制约下,启动投资需求,选择好投资增长点,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是极为重要的选择。为此,重点要解决好两个问题:(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扩大投资需求的着力点。在当前,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对电信、铁路、公路、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较长时期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总体上还相当落后,而基础设施本身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大多属于上游产业,既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又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且一般不会造成重复建设,所以对经济特别是投资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在启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从投资主体上讲,投资包括两大部分,即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我国现在最欠缺的并不是资金来源而是民间投资意愿。因此,扩大国内需求,对投资需求而言,除了增加政府投资之外,政府还应着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变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增加企业的投资信心,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财政除了继续实行一些减费和费税并轨措施之外,还要采取适当降低部分周期较长、回报率较低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扩大财政贴息,动员民间资本按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进行投资,较大幅度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等有力措施。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2

关键词: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引言

凯恩斯以前宏观经济理论中,普遍认为单凭市场的调节作用,宏观经济就能实现长期、均衡、稳定的增长,但是现代经济发展历程和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存在弊端。由于市场调节存在着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调控不可或缺。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最基本手段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调控目的主要在四个方面: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进行分析,找出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组合模式,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的发展。

财政政策作用剖析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和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来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具体来说,财政政策就是政府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税收、债务、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进行的选择或决策。

按其定义来看,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和政府借债,财政支出主要是指政府采购以及转移支付。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工具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税收,当今世界,税收已成为各国最主要、最常用的财政政策工具,作为政策工具,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税种、税率和税式支出三种形式;政府公债,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发行公债的目的主要是弥补财政赤字,保持短期内的财政收支平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公债政策的作用机制包括公债规模、公债利率、偿还期限和对象结构;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指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动的购买支出,具体包括公共支出和政府投资两个方面的内容;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农业补贴、救济金、失业补助以及公债利息等方面的支出,其实质是社会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再分配。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下面两个传导式表示:

扩张性财政政策:G=>C=>I=>Y

紧缩性财政政策:G=>C=>I=>Y

其中,G是指财政,C是消费,I是社会投资,Y是国民收入。上式的含义是:当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财政支出增加,收入减少,导致社会消费增加,社会投资上升,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当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时,财政支出缩减,收入增加,促使社会消费萎缩,社会投资降低,从而达到抑制经济过热的目的。

(二)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

财政政策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指即使政府支出和税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财政制度本身也能逆经济形势,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削减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过热时,自动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抑制经济增长。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变化,政府支出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政府救济金和福利支出的变化上。当经济衰退时,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符合纳税标准的公司和个人减少,税收降低,同时失业人数增加,符救济标准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增加,从而使得宏观经济的衰退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反之,当经济过热时,财政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2.保持预算平衡。无论是古典经济之前的经济学派还是凯恩斯之后的经济学派都奉行平衡的财政思想,追求一年或一个经济周期的财政预算平衡。政府在使用财政政策中,经济萧条时,适当安排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在经济繁荣时,有意安排财政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从而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实现财政预算的平衡。

3.调整经济结构。财政政策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总量性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投资的财政手段,重点扶植某些产业或某些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通过财政手段大力促进了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产业的发展。

4.优化收入结构。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补贴、救济等手段,加大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及弱势群体的支出,再次分配了国民收入,缩小了我国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均等化,优化了人民的收入结构,缓解了经济发展中两极分化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与财政风险分析

1.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体制不完善或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其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具体来说,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是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当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扩大财政支出或投资增加会引起利率和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限制了其他的社会投资,减少了人们消费,从而削弱了政策效果。二是政策时滞。政策时滞是指从政策制订到最终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达到政策目的的时间差。财政政策的时滞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其中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包括执行时滞和作用时滞。

2.财政风险。财政风险是指政府财政和经济部门在财政资金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和财政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致使财政收支状况恶化而引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财政风险主要是指债务风险,包括隐性债务风险和显性债务风险。此处所说的债务是广义的概念,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显性债务指法律与契约规定的债务,隐性债务是指政府必须支付的由道义、责任产生的债务。本文基于两种债务的不同内涵和性质列出了财政风险矩阵,如表1所示。

货币政策作用剖析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和作用机制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运用政策工具影响利率水平和货币的供给,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货币政策同财政政策一样,在运用中应坚持“逆经济风向”的原则,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是指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存款总额的比率,它与货币创造的多少成反比;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在货币政策运用时,常把再贴现率与公开市场业务相互配合使用;其他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有道义劝告、垫头规定、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

货币政策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下面两式表示: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M=>i=>TI=>C=>Y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M=>i=>TI=>C=>Y

其中,M是货币供给,i是银行利率,TI是社会投资,C是消费水平,Y是国民收入水平。上式的含义是:当政府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降低,社会消费增加,投资上升,国民经济增长;当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缩减,促使利率上升,社会消费减少,投资降低,从而达到抑制经济增长、限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分析

政府采取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国民经济过冷、过热以及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因此,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可以分为调节经济增长速度和抑制通货膨胀。

1.调节经济增长速度。货币数量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他们提出了著名的“费雪”公式:MV=YP,式中,M是名义货币供给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Y是国民收入,P是市场价格。一般而言,在一定经济时期内,V和P都是相当固定的,因此,国民收入Y与货币供给量成正比关系。即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等货币工具扩大对基础货币的供给,促使银行利率下降,进而使消费和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当经济过于繁荣时,政府采用收缩性的货币政策,降低货币供给量,促使银行利率上升,使社会投资和消费缩减,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具有使宏观经济的增长趋向于“自然增长率”的重要作用。

2.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宏观经济发展中,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超出了货币的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升,人们实际收入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货币的供给量超出了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从而引起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商品滞销的现象。通货膨胀和紧缩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政府的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不平衡引起的。政府的货币政策通过不同的政策工具组合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给,对抑制通货膨胀和紧缩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不对称性分析

1.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体制和不确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效果可能会偏离原本的既定目标。具体来说,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流动性陷阱。是指当银行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即使提供再多的货币供给,人们也会把货币留在手中,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货币政策失效。二是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逐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形成使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会受到汇率、国际投资、国际组织等方面很大程度的影响。三是阻塞效应。在费雪公式MV=PY中,如果货币流通速度V下降,则政府增加名义货币供给在短时间内由于受到阻塞作用不能迅速融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形成实际货币供给,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不能有效传导,产生“阻塞效应”。

2.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首先表现在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冲击是非对称的,虽然货币政策可以在经济衰退时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限制经济增长速度,但这种刺激与限制作用效果却是不同的。凯恩斯主义认为非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总供给曲线具有凸性性质,总供给曲线的凸性特征越强,经济增长受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影响越大,因此,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的作用效果要比经济过热时期的作用效果好。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运用货币政策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其次,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表现在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是非对称的,无论是对于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低增长状态下的通货膨胀对货币冲击的反应程度均低于高增长状态下通货膨胀对货币冲击的反应程度。

政府政策模式的选择

(一)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模式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由于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单一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很难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需要采用不同的政策进行搭配,共同作用于宏观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根据性质分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因此,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政府有四种不同的政策组合可供选择:“松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财政紧货币”政策;“松财政紧货币”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二)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模式选择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按照周期性特征划分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92-1996年,该时期为“谐波动高增长期”,又称经济“软着陆时期”,经济平均增速为12.44%,年均波动率为1.7%;第二时期是1997-2002年,该阶段为“需求不足时期”,经济平均增速为8.6%,年均波动率为0.80%;第三时期是2002-2007年,称为“需求扩张时期”,经济平均增速为11%,年均波动率为0.8%。这三个时期的具体经济特征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除了经济增长率和波动率之外,三个时期反差最大的是通货膨胀率:在“软着陆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1%,波动率高达7.1%,远远高于“需求不足时期”的0.2%和1.6%,同时也远高于“需求扩张时期”的2.6%和1.8%,说明该时期经济处于过热且波动剧烈时期,相比之下,“需求不足时期”的经济处于“休眠”的状态,“需求扩张时期”的经济比之“需求不足时期”又变得活跃和复苏起来。

针对三个时期不同的经济特征,我国政府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政府作用机制,采取相应的“逆经济风向”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在避免了经济大幅度波动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具体来说,在“软着陆时期”,我国政府坚持总供给总需求管理并重的原则,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以限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需求不足时期”和“需求扩张时期”,主要以总需求管理为主,“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需求扩张”时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表3是我国政府在三个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工具规模的对比详表。

实践证明,我国政府在三个时期采取的“逆经济风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在避免了经济大幅度波动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不发达,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不完善,加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由供给制约向需求制约过渡的经济转型时期以及从经济危机中挣脱出来的复苏期,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一段时期,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政府应该继续保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可以选择如下的措施来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适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支持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实施扩大消费的财政政策;实施促进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结论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调控极为重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基本的政策措施。二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政策风险。在政策实践调控中,我国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现实需要,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只有正确地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布兰查德,德拉里恰,保罗·毛罗.反思宏观经济政策[J].比较,2010(1)

2.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吕冰洋.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郭庆旺,赵志耘.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理论依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

4.刘国光.再谈财政货币政策的一些问题[J].当代经济,2002(12)

5.江晓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J].经济研究,1996(10)

6.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定量评价[J].财贸经济,2010(9)

7.章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运行的困境与政策取向[J].财贸经济,2003(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3

我国自1996年下半年起出现通货紧缩,至今已历时六年,仍未见明显缓解。六年来,有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人们纷纷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和对策建议。比较著名的如流动性陷阱说、流动性约束说、货币流动性不足说、流动性滞存说等。这里,对流动性滞存说谈一些个人理解和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匡正。同我国自1996年下半年起出现通货紧缩,至今已历时六年,仍未见明显缓解。六年来,有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人们纷纷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和对策建议。比较著名的如流动性陷阱说、流动性约束说、货币流动性不足说、流动性滞存说等。这里,对流动性滞存说谈一些个人理解和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匡正。 同“外汇”一词类似,“流动性”一词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脱手变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不会遭受价值损失的能力,其二是指货币与资金。流动性滞存一词中的流动性,取流动性的第二个含义,指的是货币与资金。凯恩斯在《通论》中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 流动性滞存说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解释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使随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并不相等。设其他因素不变,若在数量上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流动性滞存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因产品难以卖出而不能顺利进行。货币可滞存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形式则有家庭和企业的货币窖藏(因非交易目的而持有现金)、银行存差(商业银行存款额大于贷款额的差额)等。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并不是总货币供给量紧缩,而是由于滞存货币量增加,使当期实际上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紧缩。 至于流动性滞存产生的原因,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经济货币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这些都是长期的、趋势性的因素,不会引起短期经济波动。第二,由经济体制、生产技术以及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国民总储蓄率上升,总消费率下降,消费不足制约了投资,使储蓄的资金不能转化为投资,在银行形成存差。第三,由社会经济体制、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人们预期不良、经济安全感减弱,自我保障和自我保险意识增强,人们缩减消费,增加包括窖藏在内的储蓄,人们投资更加谨慎,使资金滞存于银行。我国2000年前后的通货紧缩,就是由后两个原因引起的流动性滞存形成的。 既然通货紧缩是由流动性滞存形成的,那么,要想真正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就必须从引起流动性滞存的原因着手,先解决流动性滞存问题。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解决流动性滞存问题有治标与治本两种方法。 治标法就是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是由流动性滞存引起的,所以,在通货紧缩时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遇到以下问题:(1)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居民和企业”这一信贷渠道,难以迅速有效地增加货币供应量;(2)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滞存起来,只有一部分在当期购买商品和劳务;(3)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利率降低未必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这些都使货币政策效果减弱。若此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行国债,把滞存的货币量变为政府的国债收入,再通过政府支出,使之变为即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同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国债,发出基础货币,可实现增加货币发行和增加总需求的目标。即是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要好。但由于通货紧缩时,居民消费倾向较小,财政乘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 治本法就是:⑴、采取适当措施,在不损害效率和动力的前提下,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如实现竞争机会均等化、扶助弱势群体、利用财政税收手段改善收入分配等。⑵、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游戏规则、增加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努力消除腐败现象、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我国自1996年下半年起出现通货紧缩,至今已历时六年,仍未见明显缓解。六年来,有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人们纷纷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4

新变化

减少国家干预

布什总统曾在竞选中强调,既然美国经济的基础在于企业,那么,就应当理所当然地增强美国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减少公共部门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布什尤其想大力缩小联邦政府权限,扩大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布什的这一经济理念在其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外贸政策中也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例如,布什政府的外贸政策着重点,更多地放在自由企业的对外公平竞争上,试图通过外贸企业公平竞争,进一步推动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美国前财政部长奥尼尔曾明确表示,在当前美国经济与金融问题上,布什将更多地注重市场机制,而不会像克林顿政府那样只强调国家调节。在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上,克林顿一向主张,日本政府应该降低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布什政府则强调,日本不一定只单纯降低关税限制,还可以找出其它适合日本国情的市场经济机制,只要“能够克服经济衰退,除了政府干预外,任何办法都可以尝试。”这表明,在制订宏观经济政策上,布什更倾向于市场调节而不是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重点放在传统产业

作为总统的克林顿,一直同其副总统戈尔一样,热衷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克林顿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国要想走向真正的经济复兴,单纯依靠传统产业已经无济于事,只有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放到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位置,方能达到预期目标。而“新经济”的出现,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加快“新经济”的发展步伐,克林顿担任总统后,花大力气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投资,以至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其GDP中占比6%,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正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才把“新经济”推向一个发展高峰,并将其他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于发展“新经济”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前财政部长奥尼尔在一次讲演中指出:我实在看不出新旧经济到底有哪些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强调市场调节的布什政府,一方面,不愿意花更多的钱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另一方面,认为只要把现有高新技术用于传统产业改造,更多地关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那么,也会达到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预期目的,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把市场调节提高到重要位置上。

减税重点为富有阶层

克林顿政府由于宜称代表美国中下阶层的利益,因此,他提出的增加税收重点,是向富有阶层开刀,而低收入阶层则从克林顿政府的增税中得到一定的实惠。由于把增加税收的重点放到了富人头上,结果,美国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庞大财政赤字问题,还促使预算最终实现了平衡。预计到2009年,美国的财政盈余将达到3000多亿美元。

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克林顿政府的大量财政盈余,于2003年1月7日实施了长达10年的减税计划,这项减税计划的总金额高达7260亿美元。其核心内容乃是,通过把现行税率由5级削减成4级,促使富有阶层从中得到实惠,而中下阶层,尤其是穷人却根本没有从布什的减税中得到任何好处,可见,布什政府是代表富人而不是穷人的利益。

社会福利政策转向由私人承担

前总统克林顿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其重点之一,乃是由联邦政府对于养老金实行统一管理,州政府与地方政府不能插手。这也是延续30年代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克林顿实施的社会福利政策,也同罗斯福时期一样,由联邦政府把雇员工资收入中的6%拿出来进行强制性扣除,作为联邦养老基金,直到雇员退休后(通常为65岁~67岁),方逐步把养老金退还给雇员本人。因此,联邦政府对养老金的干预和调节便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经济政策中的新变化:减少国家干预;注重传统产业;减税重点在富有阶层;由私人承担社会福利;立足公平竞争外贸政策;大幅增加军费。

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决心改变克林顿政府的以政府干预为中心的社会福利政策。布什上台伊始,便逐步推行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的所谓新的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准许雇员从其工资中划出16%的工资税存入个人在银行开设的新帐户。联邦政府对现有的退休人员社会福利不进行担保,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私有化,由私人企业进行管理。布什推行的社会福利私有化政策,其根源在于供给学派经济理论,在减少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发挥私人与企业对社会福利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在强调私人管理社会福利的同时,政府也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适度干预。例如,2002年10月布什政府作出新规定,在今后10年内,将对医疗福利增加1500多亿美元的政府拨款,其中用于健康保险的政府拨款将达到1300亿美元。

立足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政策

如果说前任总统克林顿的外贸政策十分强调管理,即所谓的管理贸易,那么,布什对外贸易政策的核心则是更加强调公平与竞争,也就是对等的贸易政策,反对在贸易协定中附加另外的条件。

在多边主义会谈中,布什更多地是追求霸权主义,至于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他可以作出一定的让步,但以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在双边主义谈判中,布什推行的是战略政策,凡是与美国有利害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布什便千方百计与他们发展双边贸易关系。近年美国与智利和新加坡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都属于这种战略政策的内容。

布什上台后,对克林顿时期的能源政策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的前提下,追求石油来源多元化,尤其是对近邻墨西哥和非洲的石油则更感兴趣。

国防政策由减少军费开支到大幅增加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国防政策旨在通过减少军费开支,以达到收缩军事经济的目的。2000年,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8%,比1992年减少大约1个多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军工企业因军费减少,以至于企业开工不足,不得不转产民品。

布什就任总统后,一举改变了前任时期的缩减政府开支的国防政策,宣称要大幅度增加军费。“9·11”恐怖事件发生后,布什更是找到了增加军费的借口。2003年2月,美国国会经过辩论,最终通过布什提交的高达3930亿美元的2003年度国防预算,这是自1981年以来美国最大的国防开支。在大幅增加军费开支的条件下,美国军工企业因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便夜以继日地加大开工马力,为军事进攻伊拉克和打击恐怖主义赶造尖端武器和常规武器。军费开支的迅猛增加,也使得军事雇员呈现上升态势。所有这些,都促使美国的军事经济再次死灰复燃,这将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新特点

财政政策由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

同克林顿时期相比,目前美国财政政策出现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则是,由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运用财政赤字刺激需求与投资,进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凯恩斯赤字财政原理指导下,战后几十年来,只要美国经济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疲软,联邦政府便打开赤字的闸门,借以刺激需求和投资,以促进经济走出衰退困境。但在1993年1月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改变了这一几十年来的经济信条,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开支双管齐下的办法,短短几年内,一举破除了自罗斯福“新政”便开始通行的赤字财政政策,从财政赤字转向预算平衡,这在西方财政理论界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然而,好景不长,布什于2001年初上台后,又采取倒行逆施的政策,重新把以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赤字财政重又提了出来。财政赤字扩大,以往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此外,减税也是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赤字的途径。布什上台后,在扩大财政赤字方面,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通过增大军费开支和增加用于反恐的政府支出,促使联邦政府财政亦字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则又运用削减个人投资税率和减少税收类别,导致税收收入大幅度减少,这一多一少,势必把财政赤字的数额极力扩大。据统计,截至到2001年9月底,美国联邦政府财政余额尚有1270亿美元,然而,2003月2月初,美国联邦预算署宣布2003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字将达3040亿美元。联邦财政亦字占GDP的比例将由2002年的-1.5%迅速上升到-2.8%。

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新特点: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货币金融政策地位提高;货币政策双重作用;双边主义模式;实施宽松财政与货币政策。

诚然,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可以利用立法形式提高财政赤字上限,通过恢复发行债券集资解决,当然,其负债数额越是巨大,利息支出也愈高,到期收回旧债的政府开支也将愈来愈大。在此情况下,联邦利息率只能下跌不能上升,可是目前联邦利息率已经跌到最低水平,尚无回旋余地,这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只会增加,不可能减少。毋庸置疑,政府利息支出不断上升,显然对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更加不利。或许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将上升得更快。这样一来,庞大的财政赤字势必会成为抑制美国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

货币金融政策地位更加提高

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鉴于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各主要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货币金融政策则处于服从的位置,因而,财政政策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力明显提高。然而,随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西方通货膨胀和工业生产的停滞,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已无回旋余地,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付经济滞胀的作用得以明显提高。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量,促使通货膨胀由高转低,再加上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以至于西方的经济滞帐最终得以消除。可见,货币政策的威力巨大。整个90年代,在财政政策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联储灵活运用增减货币流通量的办法,使得美国经济保持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随着1997年7月初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1999年~2002年巴西、阿根廷先后发生金融动荡,金融政策地位更加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重视。在出现经济衰退或经济不景气时,美国政府常常采取提高利率和放松银根等途径,目的在于刺激经济景气回升;而当面对经济发展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美联储又采取了紧缩银根和降低利率的办法,迫使美国经济降温,进而实现经济软着陆。目前,货币金融政策,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而财政政策在美国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则明显下降。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的地位下降,使货币金融政策的地位大为提升,这本身就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大突出特点。

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

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适度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进入21世纪之后,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则更加突出。由于通货紧缩是当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致命大敌,所以,如何对付通货紧缩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的重要课题。正因为货币政策肩负抑制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因而方成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突出特点。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没有通货紧缩,然而,事实上,美国至少在企业和金融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尽管美国的通货紧缩不像日本和亚洲国家与地区那样严重。在医治通货紧缩方面,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一方面美联储吸取日本的教训,采取提前下手的办法。美国经济目前虽然疲软,但还不至于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为了对付通货紧缩,美联储于2002年12月5日提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0.5个百分点,企图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不使通货紧缩继续恶化;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利用美元贬值的办法,促使美国商品和劳务增加对外输出,试图以此缓解通货紧缩。显而易见,在通货紧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利用美元贬值推动外贸出口,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把通货紧缩推向国外。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治理通货紧缩采取的办法对美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方面,美联储灵活地运用短期利息率和长期利息率达到既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又抑制经济不景气的目标。格林斯潘时刻对通货膨胀的回升予以高度重视,只要一发现通货膨胀苗头,便立刻运用短期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上,美联储则使用长期利率促使资本收益投资在中长期内有所回升。因为资本收益投资主要是用来刺激企业投资,它通常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效力。这种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结合,既控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与此同时,又对经济不景气发挥了正面效应。预计,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有效结合,可以使美国经济至少在2003年下半年达到低通货膨胀下的较快增长。

面向全球的双边主义模式

美国上任总统克林顿尽管热心于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美国国会关于“快速处理权”的授权,使他在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方面基本没有新建树。与克林顿相比,现任总统布什不仅关注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而且,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这是布什政府的双边主义有别于克林顿政府的地方,同时,也是当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即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值得瞩目的新特点。布什之所以能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从美国国会手中拿到了上方宝剑——贸易促进权,即“快速处理权”,倘若没有从国会得到“先斩后奏”的授权,布什也不大可能实现其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的目标。在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方面,他首先关注的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布什不仅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还与中美洲国家加快了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进而最终把NAFTA推向整个拉美地区,达到其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除此之外,布什还想方设法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美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布什首先关注的一个地区便是亚洲地区,在这里,美国不仅有其切身利益,同时,该地区,特别是中国当前还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有鉴于此,美国在完成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后,为了不至于落在中国和日本后面,还打算尽快签署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势:推行紧缩财政政策;实施中性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美国在实现其双边主义目标方面,还实施了其在全球全面开花的政策:

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美国与约旦在2001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早在1985年同以色列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在南半球,美国于2000年与澳大利亚就有关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磋商,预计不久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议便可大功告成。

在大西洋地区,美国早在1995年12月便提出与欧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拟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2002年英国也提出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美国立即表示赞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推行的双边主义全球化构想,是其全球经济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与日本和欧盟争夺势力范围。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宽松财政与货币组合

在克林顿总统时期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形式为,紧缩财政政策和放松货币政策的混合经济政策。然而,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发生了戏剧性的新变化:面对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被迫12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试图以此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布什政府还通过大幅度减税和大力提高军费,从减少财政收入和增大财政支出两方面推动财政政策的放松,并拟用此办法,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促使美国经济转危为安。诚然,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却使平衡预算再度变为赤字居高不下,这本身就成为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的一大阻力。可以看出,同紧缩财政与放松货币的混合经济政策相比,实施双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一个显著新特征。

新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革,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会发生某种变化:

(一)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根据预测,在2003财政年度联邦赤字高达30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财政年度赤字将上升到3070多亿美元。随着联邦财政赤字的迅速上升,美国国会将运用立法手段迫使布什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于1989年初担任美国总统时,正是美国国会通过法令严格限制联邦财政赤字的关键年头,老布什在国会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了抑制财政赤字的紧缩政策。现任总统布什尽管还在实施减税政策和扩大政府开支的政策,但当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国会势必将出面运用法律阻止赤字的进一步攀升。到那时,紧缩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

(二)货币政策的中性目标。

当前美联储不管是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还是提高利率的措施,都是一种人为的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市场化的经济理论,人为实行各种货币政策,不利于货币市场的预期变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货币当局让货币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当然,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形势必须处于稳定之中,经济发展过热或陷入经济衰退,都不可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据预测,美国经济2003年下半年会出现好转。到那时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方会适宜。因此,2003年~2004年美国经济形势好转后,美国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大。

(三)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坚挺的美元对支持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的不振,加之全球金融形势不稳,已经没有必要维持坚挺的美元。市场上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美国经济在2003年要走出疲软步入复苏,势必需要疲软的美元为其坚强的后盾,否则,美国经济要想由疲软转向复苏就比较困难。从2002年初以来,特别是当年8月、9月以后,美元大约贬值7%。与此同时,2003年4月美国失业率已上升到6%,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股市以及制造商和工会大声呼吁美元疲软政策。如果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强劲,那么,维持坚挺的美元比较有利,但是,据权威机构预测,不仅2002年美国和世界经济疲软,纵然2003年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也难以强劲回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内部也有人主张美元应该停止坚挺而走向贬值。看来,要促使美国经济走出目前的不景气困境,除非美元贬值,否则,美国经济欲达到预期目标势必难上加难。因此,2003年下半年美元可能出现走弱态势。

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

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适度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进入21世纪之后,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则更加突出。由于通货紧缩是当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致命大敌,所以,如何对付通货紧缩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的重要课题。正因为货币政策肩负抑制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因而方成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突出特点。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没有通货紧缩,然而,事实上,美国至少在企业和金融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尽管美国的通货紧缩不像日本和亚洲国家与地区那样严重。在医治通货紧缩方面,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一方面美联储吸取日本的教训,采取提前下手的办法。美国经济目前虽然疲软,但还不至于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为了对付通货紧缩,美联储于2002年12月5日提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0.5个百分点,企图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不使通货紧缩继续恶化;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利用美元贬值的办法,促使美国商品和劳务增加对外输出,试图以此缓解通货紧缩。显而易见,在通货紧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利用美元贬值推动外贸出口,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把通货紧缩推向国外。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治理通货紧缩采取的办法对美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方面,美联储灵活地运用短期利息率和长期利息率达到既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又抑制经济不景气的目标。格林斯潘时刻对通货膨胀的回升予以高度重视,只要一发现通货膨胀苗头,便立刻运用短期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上,美联储则使用长期利率促使资本收益投资在中长期内有所回升。因为资本收益投资主要是用来刺激企业投资,它通常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效力。这种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结合,既控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与此同时,又对经济不景气发挥了正面效应。预计,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有效结合,可以使美国经济至少在2003年下半年达到低通货膨胀下的较快增长。

面向全球的双边主义模式

美国上任总统克林顿尽管热心于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美国国会关于“快速处理权”的授权,使他在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方面基本没有新建树。与克林顿相比,现任总统布什不仅关注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而且,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这是布什政府的双边主义有别于克林顿政府的地方,同时,也是当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即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值得瞩目的新特点。布什之所以能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从美国国会手中拿到了上方宝剑——贸易促进权,即“快速处理权”,倘若没有从国会得到“先斩后奏”的授权,布什也不大可能实现其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的目标。在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方面,他首先关注的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布什不仅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还与中美洲国家加快了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进而最终把NAFTA推向整个拉美地区,达到其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除此之外,布什还想方设法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美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布什首先关注的一个地区便是亚洲地区,在这里,美国不仅有其切身利益,同时,该地区,特别是中国当前还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有鉴于此,美国在完成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后,为了不至于落在中国和日本后面,还打算尽快签署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势:推行紧缩财政政策;实施中性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美国在实现其双边主义目标方面,还实施了其在全球全面开花的政策:

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美国与约旦在2001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早在1985年同以色列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在南半球,美国于2000年与澳大利亚就有关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磋商,预计不久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议便可大功告成。

在大西洋地区,美国早在1995年12月便提出与欧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拟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2002年英国也提出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美国立即表示赞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推行的双边主义全球化构想,是其全球经济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与日本和欧盟争夺势力范围。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宽松财政与货币组合

在克林顿总统时期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形式为,紧缩财政政策和放松货币政策的混合经济政策。然而,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发生了戏剧性的新变化:面对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被迫12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试图以此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布什政府还通过大幅度减税和大力提高军费,从减少财政收入和增大财政支出两方面推动财政政策的放松,并拟用此办法,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促使美国经济转危为安。诚然,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却使平衡预算再度变为赤字居高不下,这本身就成为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的一大阻力。可以看出,同紧缩财政与放松货币的混合经济政策相比,实施双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一个显著新特征。

新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革,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今后一段时期

内还将会发生某种变化:

(一)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根据预测,在2003财政年度联邦赤字高达30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财政年度赤字将上升到3070多亿美元。随着联邦财政赤字的迅速上升,美国国会将运用立法手段迫使布什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于1989年初担任美国总统时,正是美国国会通过法令严格限制联邦财政赤字的关键年头,老布什在国会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了抑制财政赤字的紧缩政策。现任总统布什尽管还在实施减税政策和扩大政府开支的政策,但当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国会势必将出面运用法律阻止赤字的进一步攀升。到那时,紧缩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

(二)货币政策的中性目标。

当前美联储不管是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还是提高利率的措施,都是一种人为的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市场化的经济理论,人为实行各种货币政策,不利于货币市场的预期变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货币当局让货币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当然,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形势必须处于稳定之中,经济发展过热或陷入经济衰退,都不可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据预测,美国经济2003年下半年会出现好转。到那时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方会适宜。因此,2003年~2004年美国经济形势好转后,美国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大。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5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搭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回升向好阶段。如何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避免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存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问题。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对控制物价有利,但对投资和短期内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不产生影响。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财政政策也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有利于投资。减税使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增加,增加支出规模则直接扩大需求。但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减支。增税使企业和公众可支配的利润和收入减少,减支则直接减少政府需求,但对投资不利。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对社会总需求是中性影响。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它们本身固有的特点,二者都有一定局限性。无论是货币政策调节还是财政政策调节,仅靠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没有两者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有必要使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在于:(1)财政与银行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银行和财政在资金往来与对再生产过程的资金供应以及财政证券的发行、银行利率的调整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的变动必然影响另一方的变动,客观地决定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作为统一的整体运作才能发挥比较理想的效果。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具有互补性。这在客观上要求两大政策必须协调运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3不同类型政策搭配的利弊分析

3.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扩大政策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这种组合的政策效应是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货币,使社会的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扩展,对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组合只有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经济中存在大量未利用的资源时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闲置资源,这种组合将导致通货膨胀。

3.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抑制消费与投资,从而控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时,货币当局加强回收货币,紧缩银根,压缩社会总需求;财政部门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从而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3.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样,就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如果货币政策过松就难以控制通货膨胀。

3.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4.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这种平衡不仅要求在总量上实现供求平衡,而且要求在结构上也达到供求平衡,而结构的均衡与否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量和结构的平衡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一般说来,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在总量平衡方面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结构协调上,二者需要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

4.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或产值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因此,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此为标准,不能片面地以速度或产值的高低来衡量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

4.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在我国,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调节对象、调节目标、调节过程均有所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二者既需要互相支持,又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加强调节效果。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调节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调节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总量,调节过程长;而财政政策的调节主要在分配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纳税人和财政支出的对象,调节的目标是财政收支的总量与结构,调节过程短。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两大政策不能简单互相等同或相互取代,而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二者虽有差别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一个政策的调节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对另一政策的调节效果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到相互间的影响,加强彼此间的支持和配合。

4.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采用哪一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科学地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进行有效宏观调节的客观要求。

在这里,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2009年,我国面对出口的严重萎缩,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有效地使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达到了“保八”的目标。

5结语

同煤集团作为国有特大煤矿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坚定“三新”发展思路,打造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立足市场,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趋利避害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的道路;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同煤,实现集团公司“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战略目标是变化的,随r的增加而按一定规律减小,即n1是r的函数。

在轴线处,折射指数最大,即n1(0)=nmax;而在纤芯与包层的交界处,折射指数最小,即n1(a)=n2。这样,可根据n1()r的不同,将纤芯分成若干层,如图5所示。

图5非均匀光纤的导光原理

设有一条射线以入射角φ射向端面A点,进入纤芯后,由于纤芯中的折射指数是从nmaxn2(由大变小),因此光射线相当于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此时射线应离开法线而折射,而纤芯中各层的法线都是垂直于界面的,因此光射线应有如图5所示的轨迹。当到达rm后,射线几乎与轴线平行,而后又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光射线又将变为靠近法线而折射,这样即形成一条按周期变化的曲线。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非均匀光纤中,是靠光的折射原理将光射线集中在纤芯中,光射线的轨迹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由折射形成的曲线,不同轨迹的折射曲线又和轴相交,向前传输。

3光纤的传输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损耗。光纤每单位长度的损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

形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光纤本身的损耗,也有光纤与光源的耦合损耗以及光纤之间的连接损耗。

光纤本身损耗的原因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2类。

①吸收损耗是光波通过光纤的材料时有一部分光能变成热能,从而造成光功率的损失。造成吸收损耗的原因很多,但都与光纤材料有关。对于超高纯度的石英光纤来说,在1.55μm附近有损耗的最低点。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范文6

Cheng Yuxin

(Guangzhou Jinqiao Institute of Administration,Guangzhou 510260,China)

摘要: 当前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通货膨胀成因,进而分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通货膨胀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inflation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China's current inflation, and proposes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inflation.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成因 治理

Key words: inflation;causes;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132-02

0引言

通货膨胀通常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不同的经济理论流派对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解释。如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且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升时期。

1通货膨胀成因

通货膨胀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信用扩张型通货膨胀、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首先要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我国理论界根据我国国情,对通货膨胀成因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提出了新的一些通货膨胀成因理论,包括财政赤字论、信用扩张论、国际收支顺差论、体制论、摩擦论、混合论。

1.1 财政赤字论认为政府在发生财政赤字时通常采用增收节支、直接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等措施弥补。如果增发纸币或发行公债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1.2 信用扩张论信用的过度扩张主要是由于经济主体对经济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不力、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盲目扩大信用、虚假存款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新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等原因。信用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1.3 国际收支顺差论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时,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量因为出口超过进口而减少,而外汇市场则供过于求,国家不得不增加投放本币以收购结余外汇,因此会出现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1.4 体制论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产权关系不明,国有企业破产和兼并机制不完善,在资金上仍然吃国家银行的大锅饭,停产和半停产时职工工资和经营风险仍由国家承担,必然会导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积累,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1.5 摩擦论在我国特定的所有者关系和特定的经济计划运行机制下,由于计划者追求的经济高速度增长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追求的高水平消费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追求的高水平消费及对应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从而产生矛盾和摩擦,必然会引起货币超发、消费需求膨胀和消费品价格上涨。摩擦说实际上是站在另一角度,从体制上说明需求拉动的起因。

1.6 混合论混合论认为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其成因可分成三类,即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体制性因素是指我国改革中企业制度、价格双轨制、财政金融体制、外贸外汇体制等;政策性因素是指宏观经济政策对社会总供求的调控;一般因素是指在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之外,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引起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因素,如我国人多地少矛盾。

2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当前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要素成本上升的原因,同时与国际市场物价上涨密切相关。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刺激经济所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上流动性泛滥,大量热钱涌入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大宗商品市场,存在明显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另外,全球灾害性天气导致粮食减产,使得粮食价格升高;与此同时,国内的工资水平也在上涨。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货币供应量2005年298755亿元,2006年345578亿元,2007年403401亿元,2008年475167亿元,2009年606225亿元,2010年725852亿元。2010年与2005年相比较短短5年时间广义货币(M2)增加427096万亿元,增加143%,M1增加159343亿元增加149%,M0增加20597亿元,增加86%。2009年与2008年相比较仅一年我国广义货币(M2)增加13.1万亿元,增加27.6%,M1增加5.38亿元增加32.4%,M0增加4千亿元,增加11.8%。2010年与2009年相比较仅一年我国广义货币(M2)增加12万亿元,增加20%,M1增加4.6亿元增加21%,M0增加6千亿元,增加17%。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在5%左右。这一轮通货膨胀首先从房地产价格上涨开始,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全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2 信贷规模扩大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2003年后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一度过热,因此国家采取一系列紧缩政策抑制经济过热。2008年上半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出现国际性金融危机,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发展,目的是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等。我国金融机构发放各项贷款2007年3171000.3亿元,2008年3660394亿元,2009年4685586亿元,2010年5710570亿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15%,2009年比2008年增长28%,2010年比2009年增长22%。

2.3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3.1 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用工成本增加,使总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升。企业因人工成本的增加而提高产品价格转嫁人工成本的上升。而物价上涨后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如民工荒,导致许多企业提高工资,有些提高到原工资的两倍三倍以吸引工人,甚至出现争抢民工的现象。这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3.2 因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自2003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后,石油价格的上升幅度明显增大,2003、2004、2005、2006年平均价格分别同比增长了18.72%、33.56%、36.45%和16.6%,至2006年底达66美元/桶。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升,至2008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点147美元,此后因国际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一路下滑,暴跌至2009年2月创下的33.98美元/桶的历史最低价。此后油价又开始一路暴涨,曾一个月暴涨30%,至2011年2月突破每桶一百元美元大关。能源价格上涨引起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加工业等产品价格上涨。

2.4 因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际热钱流入、信贷规模扩大,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剩,造成通货膨胀。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过多,因外汇市场供过于求,国家不得不增加投放基础货币以收购结余外汇,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73.38亿美元,以1美元等于6.58元人民币计,需投放人民币18.7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些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派生出大量货币,从而使流通中增加大量货币量,过多货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3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3.1 通货膨胀治理理论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乃至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将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大课题加以探讨,并提出治理通货膨胀的种种对策措施。主要有宏观紧缩政策、收入紧缩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货币主义学派单一规则理论、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增加供给政策等。宏观紧缩政策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采取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增加政府税收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都是从需求方面加强管理,通过控制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和总需求,实现通货膨胀的目的。收入紧缩政策主要是根据成本推进论制定的,主要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限制工资提高和垄断利润的获取。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从而控制一般物价的上升幅度。收入紧缩政策一般实行工资管制和利润管制。

3.2 我国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治理。要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3.2.1 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抑制投资需求,增加储蓄,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商业银行差别贷款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途径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投资规模,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3.2.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增加财政收入,如通过提高房产税、消费税、开征物业税,加强税收征管征收等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降低财政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如减少各项行政开支、公车费用等;三是增加各项财政补贴和福利支出,如提高低收入人员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支出、对实行农产品补贴等;四是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五、调整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在增加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的同时,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投资规模、结构和进度,并适量缩减国债发行规模。

3.2.3 调整外贸政策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因此应扩大进口,控制出口,人民币适时适度升值,人民币走国际化道路。改变外贸结构,降低国内紧缺资源、原材料和高精尖设备、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增加进口。提高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关税,减少这些产品出口。此外。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逐步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外汇持有量,从而降低因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货币供给量。

3.2.4 价格政策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产品的价格调控力度,控制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与人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轻工业品的价格、以及水电煤气油等价格,严格控制房价等。加强农产品储备,对这些产品价格通过市场进行干预。在市场干预无效时,政府就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以避免物价上涨过快。

参考文献:

[1]唐毅亭,白静.目前通货膨胀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分析叨.宏观经济研究,2007.

[2]郑雨,李新波.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金融管理,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