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的经济政策范例6篇

紧缩的经济政策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1

一、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已刻不容缓

判断是不是通货紧缩,一般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以价格是否全面持续下降为判断标准,我们称之为单因素论。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从1997年10月以来,已连续24个月同比为负值,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连续16个月同比为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更是连续40个月呈负值。今年1至4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3.1%,4月份比3月份又下降1%.因此,可认定现在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二是认为通货紧缩是价格持续下降与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同时发生的,称之为双因素论。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表明上正常,实际上信贷已出现全面萎缩。1982~1995年13年时间,广义货币供给m[,2]增长速度是25.3%,而去年m[,2]增长仅为15.3%,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m[,1]、m[,0]的增长率则分别从1994年的26.8%、24.3%下降到11.9%和10.1%.1998年基础货币供应基本上是零增长,说明货币供给是下降的。同时资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货币周转速度放慢。我们常用gdp与m[,2]的比例(gdp/m[,2])作为判断货币流动性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从1992年以来一直是下降的,由1992年的1.049下降到1997年0.761,现在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三是认为只有价格、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指标均持续下降,才算通货紧缩。事实上,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下降,1998年已降低到了7.8%,今年估计也不会超过这个数。与经济增长滑坡相对应,我国的公开失业率也呈现不断攀升态势,再就业的压力相当大,1997年底我国城镇职工下岗总数为1200多万人。总之,不论从什么角度看,现在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而且通货紧缩正在呈加剧之势。这是一个不容争论的事实,应引起经济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注意。

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首先,通货紧缩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大幅度增加。若商品价格每年下降近3%.就意味着企业每生产100元钱的商品,眼睁睁少卖了5~6元钱,而我们现在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销售利润率都达不到5~6%,这就势必使过去的一些盈利企业变成亏损,过去的一些亏损企业亏得更多。其次,通化紧缩导致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不断增多,“三角债”越滚越多,市场信用和信誉严重下降。再次,通货紧缩打击了消费,妨碍了经济景气复苏。去年,我国政府投资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经济启而不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终消费率太低,而最终消费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通货紧缩引起的。因为,通货紧缩将直接带来企业效益的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和职工工资难以有较快的增长,群众对收入的预期肯定也不会看好。加之要深化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群众对支出的预期却很大;以及习惯于对价格“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影响,势必有钱舍不得花,消费需求就很难有较快增长。占gdp份额最大一块的消费启动不起来,经济要保持较快增长是不可能的。最后,严重的通货紧缩还会损害银行的利益,使得潜在的金融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金融风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国有企业大多自有资金较少而负债较多,而负债又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不畅,国有企业不仅偿还不了银行的债务,而且只有依靠继续向银行借债才能维持生存,这又反过来使得企业的负债率继续上升,债务的上升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只得继续向银行举债。如此恶性循环,一旦难以为继,银行将爆发债务危机,使得现在的潜在金融风险转变为现实的金融风险。

二、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财政对策

1.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当前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通货紧缩的日益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当前应当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提出相应的政策。去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在实际上也已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放松,但由于没有明确提出以防治通货紧缩作为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未能有效地改变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预期。这是积极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现在应是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如较大程度地提高居民特别是贫困层的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增发国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的规模等,以改变公众的“通货紧缩”预期,有利于形成对明后两年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合理预期,提升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信心与人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本质上是一种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一种特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长期发挥作用。自1993年下半年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之所以延续了五六年的时间,是因为1993年后我国通货膨胀势头过猛,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今后不应把长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作是一劳永逸的,应根据变化了的经济形势适宜调整其政策取向。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们应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以达到明显改变社会预期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货币政策成为一种灵活的调控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两者缺一不可。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复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走出通货紧缩困境最主要的政策手段。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似乎仅靠财政政策还难以达到扩大内需的目标。现实的中国经济是,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并且存在着相当大的通货紧缩缺口,经济走向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宗旨的宽松式财政政策时,无论是增加消费还是扩大投资,最终都要表现为增加的货币购买力上。如果此时没有采取相应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或减少,那么,扩张性的政策导致的购买力的增加就不能实现,从而不能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例如,去年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而扩大内需,主要是靠增发国债而实现的,而国债规模是受各种条件约束的,不可能无限扩大,仅依赖现有的可借债规模,似乎难以达到拉动内需目的。所以,在财政向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增加了1000亿元的配套资金,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以定向长期国债为工具,以基础行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的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是中国90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可以说,这是我国使用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的成功范例。而且,在当前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事实上已经形成的现实条件下,适度的货币扩张是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反弹的。相反,它将有助于我们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为启动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

3.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景气复苏。在当前出口需求、国内消费需求短期内难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制约下,启动投资需求,选择好投资增长点,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是极为重要的选择。为此,重点要解决好两个问题:(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扩大投资需求的着力点。在当前,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对电信、铁路、公路、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较长时期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总体上还相当落后,而基础设施本身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大多属于上游产业,既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又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且一般不会造成重复建设,所以对经济特别是投资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在启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从投资主体上讲,投资包括两大部分,即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我国现在最欠缺的并不是资金来源而是民间投资意愿。因此,扩大国内需求,对投资需求而言,除了增加政府投资之外,政府还应着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变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增加企业的投资信心,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财政除了继续实行一些减费和费税并轨措施之外,还要采取适当降低部分周期较长、回报率较低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扩大财政贴息,动员民间资本按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进行投资,较大幅度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等有力措施。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2

无论是西方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论述都主要集中于讨论通货膨胀。就全球经济横向比较看,各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主要针对通货膨胀进行防范,显然对通货紧缩的准备不足,而且对受经济周期制约的通货膨胀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认识不足。本文拟通过通货紧缩的界定及其负面和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来我国是否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

关键词: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交替性 可容忍区间

通货紧缩就其概念范畴来讲,在经济学中是对应通货膨胀而存在的。通过对通货膨胀概念的考察,我们不难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即一国发行的货币量少于现实流通中和经济交易中所需的货币量。但目前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主要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对应,主要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三年左右,即认为进入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与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紧缩同时发生的物价总水平下跌;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在经济处于周期性下降阶段,即危机和萧条时期发生的通货紧缩。显然,三种观点在通货紧缩的界定上有所不同。第一种观点主要从物价总水平下降时限的角度来考察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又加入了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应与经济周期结合考察。下文中我们就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测度和阶段界定进行分析。

一、 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内含一种数量关系,即人们用以测量经济中货币效率的指标: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正如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指出的:“过度的通货膨胀以及为了校正前一段时间的货币超量发行而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这两者之间的不断交替发生,一般来讲对经济增长都是十分有害的。”(参:莫里斯··········阿莱《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第2页)显然,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承受力都是有限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超过社会承受力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关于社会所能承受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度”,我们不妨引用陈东琪教授与1998年提出的“可容忍区间”这一概念。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度处于“可容忍区间”内时,则其正面效应可以存在并能发挥作用,而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度超出“可容忍区间”时,则其负面效应可以存在并发挥作用。显然,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具有与重视通货膨胀率同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国家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通货紧缩一旦超出“可容忍区间”的警戒线,必然会向经济发展亮“红灯”。这将督促政府当局尽快制定相应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和信贷的供给来缓解通货紧缩导致的负面效应。其次,通货紧缩率的衡量与测度也对政府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化、效率化、精确化。通货紧缩率的衡量必须严格区分通货紧缩政策作用的阶段。一般可分为:正效应阶段、零效应阶段和负效应阶段。正效应阶段通常指对经济动力起恢复作用的阶段,零效应阶段指经济打到均衡时的阶段,负效应阶段则指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发展的阶段。

如何准确地界定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的上、下界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通货膨胀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测度主要通过一定期限内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物价总水平上涨率之比来测量。一般认为:零通货膨胀为下界,通货膨胀率达到8%时为上界。即当这一比值低于零时即进入通货紧缩,高于8%时就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开始对经济发展起抑制作用。通货紧缩虽在概念上与通货膨胀对应,但在测度上却不能简单对称。恩格斯曾指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显然不对称,盖若把有效需求紧缩到充分就业所必需的水平之下,则就业量与物价都降低;但若把有效需求膨胀到充分就业所需水平之上,则只有物价受到影响,这一点也许令人不解。然而这种不对称,正是事实之反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251页)就是说通货紧缩会使就业和物价都下降,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只会使物价上升。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0——-8%为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凯恩斯主义革命不难令人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度的通货膨胀利于经济发展。但适度的通货紧缩是否同样利于经济发展呢?我认为必须结合经济周期加以考察。如果是为了校正前一阶段的通货膨胀而采取通货紧缩政策则利于经济降温;而若在危机或萧条期保留通货紧缩则只会加剧经济的滑坡。因此,通货紧缩的下界由于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上一般界定在0——-3%。通货紧缩率如果低于-3%,则视为超出“可容忍区间”必须加以控制。

二、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性

考察二战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不难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与经济周期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表现为:经济高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萧条期则存在严重的通货紧缩。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战后恢复期,经济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率较高;进入70年代后,经济发展更快,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到80年代时出现“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90年代以来,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创造和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得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一降再降,经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而世界经济转入通货紧缩阶段。尽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间隔周期较长(战后四十年内未发生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但我们必须承认二者具有交替性。此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美国著名投资专家加利·西林博士在《通货紧缩》一书中指出:“当今世界的通货紧缩正是过去较长时期通货膨胀发展的直接结果。原有的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成为促进通货紧缩的因素,世界各国大量裁军、缩减政府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宏观政策中重视防范通货膨胀、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发展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生产率提高等都成为通货紧缩产生的重要原因。”从世界经济运行的实际来看,这一分析显然是科学的。

我们必须承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这种交替的现实。当代经济发展已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自由市场体制几乎无处不在。除了像美国、欧盟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就连新兴市场国家如: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三幼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印度、东欧和非洲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经济发展周期上与世界经济保持了同步性(单从东南亚危机及其影响就不难看出)。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其市场关系表现为资本雇佣劳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那样,资本主义生产总是处于往复的周期运动之中,总是处于“高潮——危机——萧条——复苏”的循环之中。显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可避免性决定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如果不清醒认识这种交替的客观存在必然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三、 我国正出于通货紧缩阶段

我国目前进行的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旨在建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经济体制。从本质来讲,除了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以外,经济的运行与其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致的,即也要采取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差别只是资本的形式不同而已,我国主要以国有资本和共有资本为主。显然,我国经济的运行同样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同样不可避免。

自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以来,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相比1989年至1994年间的物价水平上升,反差极为明显。如按学术界关于通货紧缩的第一种定义衡量,我国目前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若从第二种定义我国经济又不属于通货紧缩阶段。因为自1996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仍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且据国家中心测算,我国经济2001年仍可望增长7.3%,并无危机,也未进入萧条期。相反与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美国、欧盟和几年持续负增长的日本及其它受东南亚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我国经济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论断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从第三种定义出发考察,结合1996年前后经济周期性波动,则我国经济只能被界定在通货紧缩阶段。原因如下:(1)央行几次降息,储蓄率仍高居不下,且储蓄总额呈上升趋势。(2)国内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明显收缩。尽管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已持续近四年,加上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利好消息,仍然无法启动内需和投资。(3)进出口外汇所得大幅减少,受国际经济大气候影响,我国出口今年将减少18%,从而导致GDP增长减少1%.(4)国内生产剩余严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由计划经济下的商品短缺转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过剩,且存在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也是导致内需不足和投资不旺的主要原因。

以上现象表明,我国通货紧缩症状远未消失。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为:加快改革步伐,去除通货紧缩的制度和体制因素,通过适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来促使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交替,而不是使经济长时间停留于其中的任何一种状态。应该避免力度过大和政策失误造成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后又立即转入通货膨胀或在走出通货膨胀后又立即转入通货紧缩(1996年的“软着陆”政策就是教训)。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和力度适当,则可以有效避免因结构调整而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密切关注目前通货紧缩的走向和趋势,适时适度地加以调节,抑制通货紧缩,同时控制好通货膨胀的反弹,以便使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1.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2. 马克思 《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 1975年

3. 钱小安 《通货紧缩论》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Analysis and Delimitation

of the Deflation Period of China

Abstract:

No matter in the Western classical economics or in the Marx’s economics, analyses on monetary supply mainly focused on inflation. Seen from a comparison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industry, most countries were mainly busy guarding against inflation, and its negative effects, while making their currency policy.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delimitation and its negative effects of deflation,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flation and economic periodicity,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China is in the deflation period now.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3

【关键词】通货紧缩;货币理论;有效需求;价格粘性

一、古典的通货紧缩理论

(一)David Hume价格粘性论

古典的通货紧缩理论始于David Hume,David Hume也是第一位分析金本位制和固定汇率制国家通货紧缩的古典学派经济学家。Hume认为,只要作为货币的黄金存量的增长与对其的实际需求增长保持一致,通货紧缩是一种会迅速自我纠正的现象,它是通过国际收支以货币扩张的形式实现这一纠正过程的。

(二)Pehr Niclas Christiernin的价格与工资粘性论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经济学讲师Pehr Niclas Christiernin是第一位研究纸币位制和浮动汇率国家通货紧缩问题的古典学派学者。Christiernin对Hume的价格粘性分析还进行了创新,认为由于价格与工资粘性(工资粘性更大),货币紧缩在降低货币工资与价格前首先使实际工资成本上升,实际利润降低、实际支出减少、,经济活动性趋弱。

(三)Henry Thornton的冲击因素论

Henry Thornton是伦敦银行家,也是英国国会议员,同时也是19世纪在货币理论方面最有名的两本书的作者之一。Thornton对通货紧缩的观点包括:通过紧缩货币来扭转货币过渡发行引起的价格水平上升,但绝不可以通过紧缩货币纠正冲击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冲击,冲击性通货紧缩会通过货币需求、货币工资粘性、生产效率和资源有效配置率的降低等途径使实体经济活动性和实际产出降低并对国际贸易均衡产生广泛影响,这种情况下的通货紧缩是不需要的,因为冲击因素是暂时的,国际收支会自我纠正。

(四)David Ricardo的通货紧缩理论

作为古典货币理论学家之一,David Ricardo认为货币和价格水平变化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总量没有影响。Ricardo对通货紧缩的研究建立在黄金市场价格与法定价格应相等这一政策规则的基础上。他认为,套汇恢复兑换后允许两种价格有所差别,但差别不能过大。差别过大时,可通过把法定价格提高到当时的市场价格来消除差距,而不是把市场价格降低到原来的法定价格。他也建议通过渐进的通货紧缩措施,以避免政策失误使通货紧缩加剧的可能。

(五)Thomas Attwood的通货紧缩理论

伯明翰银行家Thomas Attwood是一位古典的、激进的反通货紧缩论者。他不赞同Ricardo的建议,包括渐进式措施和货币贬值措施来稳定黄金市场。受经济萧条打击的Attwood反对稳定价格目标而提倡充分就业的目标。Attwood认为充分就业是首要的政策目标,一旦达到充分就业目标,当局就应允许价格上升到可容忍范围。Attwood提出的政策选择包括:一是用扩张性的政策,二是宁愿放弃金本位及与之相适应的固定汇率。

(六)Robert Torrens的关税论

早在1812年,Torrens就提出提高国内关税来防止通货紧缩,他也承认这种贸易限制会牺牲国际专业化优势和劳动分工,但认为避免通货紧缩的代价相对于自由贸易利益损失而言,避免通货紧缩更重要。

二、20世纪20年代后的通货紧缩理论

(一)古典学派的财富效应理论

以庇古为代表的古典学派认为:经济体系中出现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受到不利需求的冲击,总需求的减少会造成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因此也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最早联系到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是凯恩斯。凯恩斯在1923年发表的《货币政策的可选择目标》一文中系统的评析了两种政策选择的利弊得失,并主张后者,反对恢复金本位。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忽略了时间因素和金融市场的作用,这是其局限所在。

(三)奥地利学派的货币扩张论

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主的学者阐述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米塞斯在其1912年《货币与信用理论》中提出了奥地利学派的最初理论框架。该理论把经济周期归结为货币扩张造成过度投资。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扩张通过引起生产结构失调派生了通货紧缩。

(四)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提出之初,并未引起重视,而且被随后出现的“凯恩斯革命”所淹没,几乎被经济学界遗忘了半个世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B.Bernankle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成果相结合,重新解释大萧条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分析了一般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以费雪理论为基础的一系列通货紧缩理论过分强调企业净值或自有资本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而忽略了发达的金融市场对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

(五)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

在各种以通货紧缩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中,最早的完整理论应属纯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是纯货币论者之一,弗里德曼重新表述了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人们所拥有的所有财富在各种资产之间的分配状况取决于各资产的相对收益率。弗里德曼表述的货币数量论中包含货币紧缩导致价格下降传导机制的说明:货币紧缩使货币的边际收益率上升,人们会将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转换成货币资产。

三、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理论

(一)莱德勒的货币供求论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戴维·莱德勒是货币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下降和货币升值的过程,既是一种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现象,又是货币供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莱德勒指出,价格水平不仅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受实体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价格水平也对货币供应量会有影响,因此分析通货紧缩需考虑实体经济因素。

(二)A·加利·西林等的结构论。

A·加利·西林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美国战略投资家。加利·西林、泼特尔的实体经济因素理论没有重视通货紧缩的短期分析,既忽视了货币金融因素的影响,也忽视了实体经济因素中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因此对通货紧缩的解释具有片面性。

(三)Paul Krugman的激进的货币政策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研究货币金融理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克鲁格曼认为,为了治理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这种“预期陷阱”,使公众产生通货紧膨胀的预期,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公布一个长期的通货膨胀率的目标,使社会公众相信中央银行允许和鼓励一定的通货膨胀。

西方通货紧缩理论产生是基于各国各个时期特定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景,这些理论对解释和研究西方各国不同时期通货紧缩有其指导意义,在整体上研究和把握西方的通货紧缩理论,借以研究研究我国面临经济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通货紧缩理论,以推动和指导我国经济较快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石.西方通货紧缩理论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0(2).

[2]夏闻.经济大师解析经济难题[M].华文出版社,2003.

[3]张永军,李振仲.通货紧缩理论与现实[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 通货紧缩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综合中外经济学家的观点,可以这样描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经济概念,它是指由于货币供应的绝对或相对减少,从而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经济衰退的社会经济现象。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通货紧缩就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二战后,由于很少发生通货紧缩,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解决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直到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由于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发生了通货紧缩,此问题才重新被重视。伴随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通货紧缩再次出现,如何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将成为今后几年的热门话题。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

1.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末的全球性的通货紧缩也主要是“产出缺口”扩大所致,包括东亚、拉美、非洲如南非等地区和国家在过去高速增长中出现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2.政府宏观调控。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促使社会总需求趋于减少,导致供求失衡,形成通货紧缩。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过猛,使货币供应急剧减少,大量商品追逐少量货币,产生物价持续下跌。

3.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和投资的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物价下跌,产生通缩。消费的需求不足可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消费者收入偏低,购买力不足;而在通缩时期,消费者预期未来商品更便宜,收入可能减少,就业压力增加,生产者预期未来投资更具效率,消费和投资会出现大幅下降,从而加重通缩。

4.资产价格“泡沫化” 。“资产价格泡沫”曾经使许多国家在经济过热之后陷入长期萧条。2007年美国房产泡沫破裂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是最好的例证。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

1.通货膨胀阻滞经济增长。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而且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受心理预期的影响,现期消费转为未来消费,观望的比较多,价格下跌难以阻止,从而加剧经济衰退。与经济衰退相伴随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螺旋式地下降,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破坏作用。

2.破坏信用关系。就金融机构来说,发生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时候,一方面是原来的债权收回遇到困难;另一方面是新的信用需求减少,给正常经营带来困难,信用量急剧萎缩。正常的信用关系也会遭到破坏。通货紧缩对债务人也十分不利,对债务人来说,不单单是实际债务负担增加,而且资产价格下跌也减少了抵押资产的价值这也使得银行呆帐增加,风险加大。

3.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使人们的收入减少,人们会紧缩开支,即期消费会大幅度下降,实际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不利于投资需求增长。投资不足使得市场上投资品销售下降,供需矛盾更加扩大。

4.影响金融的良性循环。在通货不足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和扩大信用规模来增加通贷;但是在通货紧缩下,企业的效益不断降低,银行的惜贷之心日渐趋重,贷款的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而居民惜金不用,银行的存款数量却日渐高涨,一消一长,会危及到银行本身的经营,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由良性循环转向恶性转换。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

1.扩张性货币政策。在通货紧缩时期,实行“适度扩张”货币政策可以遏制通货紧缩趋势,保持币值稳定,刺激经济增长,防止经济衰退。具体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有: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当调整再贴现率、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货币供应量投入基础货币、降低存贷款利率促进投资和消费、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等。

2.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需求不足,努力扩张需求是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直接而有效的措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削减税收、加大公共工程支出、加强各种社会保障体系都是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有效手段。货币贬值,提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是扩大出口需求的有效措施。

3.运用供给管理,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剩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扩大有效供给,消灭无效供给,有利形成社会需求。通货紧缩恰恰是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进行资产重组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扩大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支持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竞争较激烈的行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增加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适应社会需求变动,重获广阔的需求市场。

4.其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缩小各阶层收入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可以使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提高,从而提高消费水平。例如通过转移支付手段补贴给低收入的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后顾之忧;支持乡镇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刺激总需求的扩张,缓解经济紧缩状况。

总之,通货紧缩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目前对通缩的研究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是对于治理通缩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还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契机,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5

让紧缩的“靴子”再飞一会儿

紧缩的“靴子”接二连三。2011年1月以来,接连出台了针对地产市场调控的新“国八条”、沪渝两地的房产税、加息、加准备金等紧缩措施。不少投资者在问,我们是否已经见到了最后一只“靴子”?诚然,即便还不是最后一只靴子,但只要存在一段紧缩政策的真空期,在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依然强劲的背景下,A股投资者的情绪就会得到提振。然而,笔者以为,难言“靴子落尽”,整个一季度都是紧缩政策密集期,我们将经历“经济强劲-通胀抬头-房价难抑-‘靴子’再飞”的过程。

当前,我国的出口、投资、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紧缩无后顾之忧。之前市场曾预期2010年四季度和2011年一季度的GDP增速会低于9%,然而最终公布的2010年四季度数据却高达9.8%,并高于三季度的9.6%。2010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5%,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处在9%以上的增速轨道中运行。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稳健,保增长和保就业的压力较轻,这样,抗通胀、控房价成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背景下,核心通胀抬头的压力将较为明显。加之翘尾因素与自然灾害(华北越冬作物主产区的大旱、南方的冰冻雨雪)的叠加,或将令通胀以及通胀预期较难得到平抑。

在通胀预期高企的背景下,房地产的配置型需求仍会高涨。在新的调控政策(如限购)环境下,房产的卖盘可能相应减少,买家也会等待观察,短期内或出现量缩价坚的态势,难以满足(中央)政策的期望。

在物价和房价还未有效受控之前,紧缩政策的“靴子”也难以真正“落尽”。整个一季度都将是紧缩调控的密集期,投资者终将意识到紧缩调控的持续性和艰巨性。

从紧缩政策超预期到

担忧经济情绪升温

随着紧缩政策的进一步延续,其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显现。一方面,与实体经济旺盛的资金需求相比,2011年的信贷额度偏紧,由此不时引发停贷、首套房贷优惠取消、贷款利率上浮等传闻,加剧了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把表外资产表内化,这也要挤占一部分信贷额度。银监会的对银行和信托公司理财合作业务做出进一步规范的《通知》,细化了2010年7月的72号文对商业银行银信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在2011年按照每季度不低于25%的降幅制定具体转表计划,并严格执行。

在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住宅和土地的销量或将下滑;贷款利率的大幅上浮也会对企业构成更大的成本压力,进而迫使其缩减开支;再加上库存短周期的波动,预计中国经济环比增速的回落(或者是预期将来会出现这种环比的回落)可能即将出现。

担忧经济是绕不过去的坎

而且,也只有当市场开始预期中国经济的环比增速会回落的情况下,通胀预期、房价预期才会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因为,通胀是经济的滞后指标,配置型的房产需求是通胀的滞后指标。毕竟,经济(或经济预期)上行、通胀却转而下行的组合,在历史上难得一见。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