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审计法范例6篇

新的审计法

新的审计法范文1

审计通知书送达的例外规定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三十八条,在原有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了审计通知书送达的例外情形,即:“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理解本条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在正常情况下,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属于特殊情况下的例外规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

第二,修订后的《审计法》对特殊情况的范围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有待于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时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这里的特殊情况仅限于办理一些紧急审计事项或突击审计事项。根据《审计署关于贯彻落实修订后审计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下列三种特殊情况下,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一是办理交办的紧急审计事项的;二是发现被审计单位涉嫌严重违法违规需要突击审计的;三是其他不宜提前三日送达审计通知书的。

第三,遇有特殊情况需要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的,审计机关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即应当事先获得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履行书面的审批手续。

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要求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并强调“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对象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本条这几处修改的理由是:第一,将原《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报告”改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主要是为了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相区别;第二,要求将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是为了保障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得到审计机关应有的重视,从而保证审计结论更加客观与公正。

理解本条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同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根据修订后的《审计法》,将审计报告分为两个层次: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其中,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就审计结果提出的书面报告,虽然在要素和内容上与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基本一致,但反映的是审计组代表审计机关提出的初步审计意见。它是形成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后,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它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的审计法律文书,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反映的是审计机关的最终审计意见。因此,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二者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第二,本条所指“被审计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和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为了保证审计评价意见的客观与公正,保障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审计组的审计报告除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外,还应当征求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见。

第三,根据本条,结合审计署6号令和《审计署关于6号令贯彻执行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审法发〔2005〕48号)的规定,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编审程序如下:

一是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起草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落款为审计组,由审计组组长签名。

二是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重点关注报告的要素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客观真实,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重大问题。

三是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经审计组组长审核后,审计机关应发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送被审计对象征求意见。该审计报告封面上不予编号,并注明“征求意见稿”字样。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并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对于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审计组应当认真进行核实,并作出书面说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审计机关送交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的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中包含有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处罚建议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等内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又明确告知了被审计单位享有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意见的权利,因此,审计机关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环节实际履行了《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处罚告知程序,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审计处罚决定前不需要再另行发文告知。

四是在征求完被审计对象意见后,审计组应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对象的书面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以及其他有关材料,一并提交审计机关审议。

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修订后的《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从而取消了“审计意见书”,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确立为审计机关对外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法律文书。

本条修改的理由是:第一,为了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有必要将“审计意见书”改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作为对外发表审计意见、公告审计结果的载体,建立起我国的审计报告制度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第二,规定审计机关要研究“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是为了进一步督促审计机关要重视被审计对象的意见,从而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

理解本条规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自2006年6月1日起,各级审计机关均不再出具审计意见书,代之以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第二,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根据本条,结合审计署6号令和其他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

一是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全面复核,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书面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二是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在复核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基础上,代拟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还应当代拟审计决定书;对审计发现的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还应当代拟审计移送处理书。此外,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决定的,还应当代拟审计听证告知书,履行《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听证告知程序。

三是法制工作机构应对审计组所在部门代拟的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进行复核,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书面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出具复核意见书。

四是法制工作机构复核后,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将代拟的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法制工作机构的复核意见书以及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书面意见,报送审计机关分管领导,由审计机关召开小型审计业务会议或者审计业务会议审定。会后,审计机关应指定专门部门根据审计业务会议决定,修改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

新的审计法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ww980909”为你整理了这篇新形势下开展投资审计的经验和做法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内容摘要:在新形势下开展投资审计,是规范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经济新常态对投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投资审计也积极适应经济新形势和改革发展总要求,加快自身转型发展,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深入探索投资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做法,促进公司内部审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投资审计 经验

一、引言

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投资审计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审计在节支增效,预防遏制腐败,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审计定位、计划管理、规范化水平、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审计定位不准确,计划管理不严格,规范化水平不高,风险防范不实等。笔者结合多年投资审计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投资审计应如何转型,防范风险,提升质量,促进投资审计工作健康发展问题。

二、正本清源,进一步找准投资审计定位

投资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投资和以投资为主的项目实施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的监督行为,具有依法性、独立性特征。近年来,全国各级审计部门均出具了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笔者以为,新形势下,投资审计首先应克服三种倾向,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一是克服“包打天下”思想。认为投资审计“无所不能”,所有项目、环节都必须要审计参与、认定,“包打天下”。这种思想实际是片面认识全覆盖。笔者认为,全覆盖应是依法依规、突出重点进行审计监督,而非包打天下。

二是克服“教条主义”思想。有些地方审计机关过度理解,过分的教条主义使得投资审计从“包打天下”变成了“无所适从”。纠正地方性法规中直接以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依据和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或者在合同中约定以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依据的规定,并没有限制审计机关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职能。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应克服“教条主义”思想,正确理解、思考投资审计的发展趋势,找准投资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履行法定职责,做到到位不越位。

三是克服以“服务”替代“监督”思想。投资审计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少数人曲解“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为了“服务”而“服务”。认为审计工作就是要强化服务,弱化监督,审计部门由监督员变成了管理者。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投资审计工作应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寓监督与服务之中,回归投资审计本源,做好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的监督员。

投资审计,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要以法律为准绳,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做到有所为时不缺位重点突出,无所为时不越位,依法依规、有节有力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三、科学谋划,进一步增强投资审计计划管理精准度

搞好投资审计工作,计划是“龙头”。新形势下,投资审计工作应增强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

制定计划时,应坚持“三个对接”。一是新时代、新规律,主动对接国家、地方政府改革发展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制定计划。应更加关注对扶贫、环保等涉及民生资金的项目审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新时代、新变化,主动对接计划管理的新变化,逐步树立以“成果”定计划的指导思想;三是新时代、新要求,主动对接好转型改革时期投资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在制定计划时,应加强对项目计划的动态化管理,加强新、老项目的对标衔接。

计划的制定重点应做好“三个转变”。一是“量”到“质”的转变,即从项目数量规模到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计划应突出政府投资中重点、难点、热点项目。划分轻重缓急,做到分类管理、分层次审计;二是“点”到“面”的转变,从注重单一工程造价向投资管理全过程审计转变,强化对“工程、财务、管理、绩效”的审计力度,着力推动国家宏观政策落地生根,促进提高投资资金效益;三是“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加强计划制定的成果导向性,增强投资审计服务的层次、深度,提高投资审计监督服务水平。

四、依法审计,进一步提升投资审计工作规范化

新时期,投资审计工作应严格遵守法规制度规定,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在程序上,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方案制定环节,审前调查充分,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可行性;二是实施环节,做到审计证据准确完整,审计事项与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一致,审计程序规范有序,审计评价客观准确,问题定性和处罚规范。确保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反映的问题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数据可靠;三是报告环节,项目财务收支、形成资产情况清楚,整改建议切实可行,能发挥建设性作用,能有效促进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内容上,突出三大重点:一是政策落实,在新形势下,围绕“三大攻坚战”,通过审计监督,有效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的落实,维护财政和债务安全;二是成本控制,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抓好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工程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审核各个环节的有效审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三是违纪违规,严肃查处权钱交易、损害人民利益、破坏生态环境、损失浪费和工程质量隐患等问题,及时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促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方法上,搞好“三个结合”: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审计的力度,加强对数据的清洗、整理和分析,促进提高投资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与调查”相结合,将单一项目审计与重点专项调查相结合,通过对一个主要项目进行审计后,再对所有这一类项目在同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审计调查,发现同一类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两种方法结合,既能够查出问题,扩大审计覆盖面,又能够节约审计力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场与分析”相结合,强化对投资审计分析力度,对同类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深挖,重点从制度、机制、政策层面上查找原因,充分运用审计情况专报等载体,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改进政策、创新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五、防范风险,进一步提升投资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与提升审计质量是一脉相承的。防范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质量。严控审计质量的同时,也防范了审计风险。笔者认为,新时期,投资审计应做到“内外兼修”,严控风险,提升质量。

对内,首先,要严格程序,健全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审计干部及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加强对投资审计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调沟通、总结提炼、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打造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最后,要强化对投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加强审计项目廉政回访等监督检查制度,切实防控廉政风险。

对外,做到“三严格”,即严格对中介机构的选择、管理和问责。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应遵循公开、公正、廉洁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严格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促进中介人员积极作为;二是坚持绩效导向,主要看查出问题的深度、高度、广度,促进中介高质量完成投资审计项目;三是坚持过程控制导向。做到“严、实、新”。以“项目+实地考察+座谈”的模式,制定更加严格的项目验收标准,更加详实的项目考核标准,更加新颖的考核方式等,把控中间环节,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质量。严格对中介机构的追责。实行定期巡查制度,开展对中介机构履责情况的检查,严厉查处中介机构因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滥用职权造成审计的重大过失,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投资审计是审计工作一个重要部分,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投资审计应站在一个全新角度和一个全新高度,正确把握审计职能定位,回归投资审计本源,紧扣时代脉络,找准投资审计重点,精准发力,确保投资审计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联品,“探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学理论》,2013(8);

[2]张庆龙,“对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内部审计》,2011(2);

新的审计法范文3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独立性影响因素;独立性指数;独立性报告

一、独立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由于审计业务的特殊性,为了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承担起对社会公众的责任,独立性成为了我们执行审计业务的核心。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质量控制准则第 5101 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的要求保持独立性。

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与CPA对于独立性的保持。2013 年4 月份中注协的2012 年年报审计情况的最后一期快报显示。从2012 年的整体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较大,这对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自律性管理的机构,中注协认为应该重点强化事务所整体和注册会计师两个层面的独立性监控。同时,国外的一些机构如PCAOB、SEC 等也在不断的征求提高审计独立性的可能方法。

二、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一)事务所与CPA层面

1.事务所规模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号召国内本土所做大做强,这是因为事务所的规模对于审计独立性是会产生影响的。事务所的规模越大,事务所对于单一客户的依赖就越小,而且,事务所中CPA 的专业胜任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更高的保证。所以事务所之间通过合并、兼并等方式扩大事务所的规模以提高审计独立性。

2.组织形式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有有限责任制、合伙制和特殊合伙制,虽然目前国家鼓励采用特殊合伙制,但现实中仍有很多事务所仍为有限责任制。从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独立性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国家应加快事务所向合伙制转变的速度。当合伙人对审计业务承担无限责任时,他会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增强责任,保证审计质量。

(二)被审计单位层面

1.公司治理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我国《公司法》的不完善,监事会作为公司中的监督机构却缺乏相应的权力,这使得公司中的大股东与管理者拥有过多的权力,增加了公司舞弊的可能性,也进一步给审计质量的保证带来了困难。

2.股权结构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上市公司往往有着一股独大的特点,而且第一大股东中多数为国家股或是法人股,所有者缺位,公司的控制权往往被管理者所掌握。这种股权结构使得管理者控制着注册会计师的选择、审计费用的定价等。这毫无疑问的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我国应采取政策降低股权的集中度,使股权结构多元化。从而优化审计的委托模式,避免管理者自己花钱找人审自己。

(三)双方关系

1.任期与轮换

许多审计失败的例子都表明审计任期过长会降低审计质量,容易产生审计者与被审计单位的共谋,这无疑会对独立性产生很大的威胁。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签字注册会计师与审计项目负责人不得连续为某一单位提供超过5年的审计服务。这种对签字CPA 强制轮换制度的形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虽然Sarbanes-Oxley法案以及PCAOB 在2012年颁布的一则公告都有提到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制度,但是这种提议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形成。

2.收费与依赖

现阶段,我国审计费用都是由被审计单位直接支付的,其支付方式主要有:分阶段支付、预付和出具报告后支付三种。这种费用的支付形式容易使审计委托关系被扭曲,可能会导致购买审计意见的情况发生。事务所可能会被审计单位威胁,使得审计人员不得不满足被审计单位某些不合理的要求,或是使得潜在或有收费的情况发生,从而损害了审计独立性。为了提高审计独立性,我们需要打破这种直接支付审计费用的形式,可以引入中立的第三方对审计收费进行监督,或是被审计单位将费用交由证监会,再由证监会寻找审计的事务所。

3.非审计服务

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有一类为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损害,这指的就是在提供审计业务的同时提供了其他非审计业务。另外,虽然我国当前非审计业务产生的收入没有超过审计业务,但这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从国外的例子来看,非审计业务收入比重过大会使事务所对客户产生依赖情感,从而损害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三、独立性指数的提出

要实现“独立性指数”的设想,我们需要将记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信息的数据库与上市公司数据库联系起来,每当上市公司接受审计时,我们首先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CPA、上市公司、当时市场监管环境的情况得到一个基本“独立性指数”以此来衡量这项审计业务是否满足独立性要求。而且除了以上提到的数据库外,我国应建立CPA 的声誉及信用机制,保存审计人员的执业记录数据库,一旦发现某审计人员有审计舞弊的历史,则立马将其拉入黑名单中。

四、独立性报告的设想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对各项影响因素打分之后会得出一个基本“独立性指数”,但是还有一些亲密关系等比较隐蔽的东西没有办法通过简单的百分数来衡量,为了避免这些对独立性产生影响,我们还可以要求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报告时附上一份“独立性报告”。报告上不仅仅说明独立性指数的计算过程及各百分数的来源,还要说明一些没办法用百分数衡量的如有无亲密关系之类的。当然,所有这些披露都必须在不侵犯事务所审计人员及被审计单位隐私的前提之下。并要求将这份“独立性报告”向公众公布出来,以得到公众的监督与检查。

参考文献:

[1] 刘骏. 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与审计独立性. 审计研究,2005第6期.

[2]高晓玲.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4第1期.

新的审计法范文4

一、抽样审计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新生事物,涉及的审计对象比较庞大,实施详细审计在经济上、技术上、资源上都难以保证,故而一般在实施审计中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从众多合作医疗对象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情况,作出审计评价。而那种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并对所选取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的做法,尚存一定的审计风险,是不可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引入抽样审计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审计效率,而且能够节约审计资源。

二、逆查测试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涉及的参合户较多,在审计时审计人员应从基金支出明细账入手,抽取部分审批单作为样本追查至相应的合作医疗登记台账、处方、病历、住院记录、收费记录、出院结算记录,甚至到农户调查,审阅相关凭证的相互关联性,以验证支出的真实、合规性。在选取样本时不能盲目,要应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对医疗机构分层的基础上以人均报销医疗费、合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等指标,以同一医疗单位不同时间段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纵向对比,也可以对不同医疗单位相同时间段的指标横向比较。引入这种审计方法,可以查处编造虚假的资料骗取合疗资金、损害参合农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三、效益评估法

国家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投入了大量的补助资金,也就是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补助收入。因此,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也是审计的重点内容。评估过程要注意抓好几个关键点:如管理机构是否有效运行,资金是否有超支、闲置现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的公平、合理性,参合农民受益情况,参合农民个人缴费等等。通过评估,找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症结所在,提出合理化的审计建议,为政府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政策依据。

四、内控测评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是一项新生事物,由于经验不足,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基金的有效运行。在审计中,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把脉”,调查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确定关键控制点是否存在,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制衡原则,再测试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对内部控制做出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这将对基金管理机构改善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资金安全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五、计算机辅助审计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每个县(区)参合农民有几十万人,最终报销医疗费用的参合人数也有几万人,涉及县(区)域内多数医疗单位,面对这么大的审计对象审计人员用传统的手工方法查阅、分析、汇总资料是十分费力,而且效率又比较低下。比如审计人员对“报销医疗费人员是否参合人员”这一目标审计时,采用人工方法核对速度十分缓慢,如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核对就能够迅速查清。

六、动员群众参与法

新的审计法范文5

一、政府效益审计的内涵 

(一)效益审计的概念 

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效益审计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是指投入的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效果性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三个目标紧密相联,有时交叉在一起,并无明显的区分界限,实际工作中更难把三者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在审计中可以对这三个目标有所侧重,但为保证审计的客观性,通常会将三者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二)效益审计的特点 

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效益审计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方面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目标不同 

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而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方向不同 

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审计是对历史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而效益审计有可能是对未来情况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多数情况下,效益审计要对未来提出改进建议。 

3.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不同 

财务报表审计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相关具体的会计制度,效益审计由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不同,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 

4.审计方法不同 

由于审计目标的相对固定,财务报表审计所运用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化。而效益审计项目的目标是多样化的,审计对象范围也十分广泛,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效益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三)开展效益审计的意义 

1.开展效益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 

高效廉洁的政府,是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今天,在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如果能对工作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审计监督,那么,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就会少一些,经济决策就会更准确,国家的经济损失就会更少,社会效益也会大大提高。目前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重视经济效益,不算经济账,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使政府的效能下降,并为某些腐败分子提供了方便。尽快开展效益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2.开展效益审计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已大大扩展。国家公共开支的成倍增长和公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众多人口增长,经济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的生长基础和社会的发展机会愈来愈受限制。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令世界刮目相看,我们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是如若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这种高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宝贵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某种挥霍?对政府受托责任的考评应该定位在投资效益上。投资不仅包括经济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安定、民心的凝聚力等。 

3.开展效益审计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 

现代社会是民主化的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钱,理所当然的为人民办事。在民主社会,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各项资源,并使各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尽快开展效益审计,是维护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现代化强国所必备的一个有力措施。 

二、政府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是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的,由于政府效益审计目标多样化、审计对象范围广泛,因此审计项目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也是无法固定的,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效益审计中都有可能用到。 

(一)审查和评价经济性的技术方法 

经济性是指投入的节约,即是否经济节约地获取和投入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审计人员在审查评价经济性时要关注资源获取和投入的时间、种类、数量、质量、成本和相关的决策、管理等方面。 

1.投入合理性的评价 

合理的投入要有助于产出,有利于产出结果。在投入合理性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项目的设立和批准是否符合一定的立项和审批程序,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办事,防止不合理的投入。 

2.投入充分性的评价 

充分的投入是项目及时和高质量完成的保证,包括及时投入和足额投入两个方面。在投入充分性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由于资金不充足、不到位而导致项目不能按时开工、工期拖长、逾期未建成、占压资金、资产闲置等各种损失浪费的现象发生;是否存在由于投入的不充分而变更设计、降低质量、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等。 

3.投入时机恰当性的评价 

准确地把握投入的时机是决定投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投入时机恰当性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在投入前是否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投入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 

4.投入管理和控制的评价 

规范化、科学化的投入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投入管理和控制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在项目管理方面,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如基建项目中的招标投标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是否对资金实行了全面管理,制定了资金管理具体办法和使用规定。

5.利用量本利关系对投入进行分析评价 

量本利关系是指数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利用量本利关系对投入进行分析主要是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法,来分析处于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水平,进而对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盈亏平衡点是指不盈利也不亏损时的业务量水平,即收入等于成本时的业务量水平。 

(二)审查和评价效率性的技术方法 

效率性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来反映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效率使用资源的特征是:一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一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更多的产出消耗更少的投入。审查评价效率性时可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成本收益法、成本效果法、价值工程分析法。 

1.成本收益法 

成本收益法在分析计算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比较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货币金额关系,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收益是否超过成本。成本收益是评价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均能以货币金额准确计量或估计的情况。 

评价效益性一般使用收益与成本的比值(收益/成本)。如果比值大于1,说明收益超过成本,比值越大收益越大;如果比值等于1,说明收益与成本相等;如果比值小于1,说明收益低于成本,比值越小资金的使用效率越低。 

2.成本效果法 

成本效果法分析成本和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每单位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来评价项目效益,寻找既定目标的最经济成本,或既定成本的最好效果。与成本收益分析不同的是,成本效果分析的成果用实物数量表示而非货币金额,适用于成果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效率性时,一般有四种方式:一是直接将成本效果比值与标准相对比;二是当成本相同或较固定时,可以只比较效果;三是当效果相同或较固定时,可以只比较成本;四是当效果提高(降低)成本也加大(减少)时,可以比较每单位增加(减少)的效果所引起成本变化,即使用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的比值。 

3.价值工程分析法 

价值工程分析法是用成果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来衡量所得到的价值(价值=功能/成本),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或获取它所具备的必要功能。与成本效果分析不同的是,价值工程分析以功能分析为核心,目的是在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成本最低价值最大。价值工程分析法适用于产出成果不能以货币金额和实物数量来计量,而可以按其实现的功能来分析的情况。 

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法时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是否存在既提高功能,又降低成本的途径;二是当功能相同或固定时,可以评价成本降低的可能性;三是当成本相同或固定时,评价功能提高的可能性;四是当成本与功能均提高时,评价功能的增加是否超过成本的变化;五是当成本与功能均降低时,评价成本的减少是否超过功能的变化。 

(三)审查和评价效果性的技术方法 

效果性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即产出的结果和影响达到或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审查评价效果性时可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目标评价法、目标成果法、标杆法、评分法。 

1.目标评价法 

在审查和评价效果性时,由于要将产出与预期的目标相对比,所以采用目标评价法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可计量且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或目标不具体,会导致许多损失浪费和效益低下的情况发生。 

2.目标成果法 

目标成果法是根据实际产出成果评价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该方法将产出成果与事先确定的目标联系起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程度,找出成果与目标的差距或成果的偏离程度,查找工作过程中的缺点、失误和问题,分析其原因,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 

3.标杆法 

标杆法是将被审计单位的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与同类事项中一直领先或做得最好的其他同类单位或部门相对照并借鉴其实践经验。标杆法的核心是确定最佳实践标准。 

标杆法适用于存在先进的类似单位或部门能够作为基准,对这样的单位或部门事先进行过详细周密的考察,并且能够确定需要对照或借鉴事项的情况。 

4.评分法 

新的审计法范文6

Abstract: The auditing works in Binnan community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design work meeting of the Authority, and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aud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serv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around the center, highlighting priorities, realistic and pragmatic principle",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serve community work as mission, and firmly establish the "four audit concepts, focus on system and operation,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team building, which promote community management,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s and improve operation quality.

关键词: 审计;社区;方法;途径

Key words: audit;community;method;pathway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152-02

1 抓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机制

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和运用,规则是准绳,是衡量工作的尺度,抓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工作的工具。在工作中,我们抓了自身的学习,注意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宣传普及运用。同时加强了工作规范和制度建设。规范的审计行为是搞好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条件和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规范审计行为,我们坚持了制度落实和完善,对以前工作制度中不适应的地方进行了进一步修订。

2 抓组织管理,配合重点工作开展,积极做好审计部门的牵头和协调

华滨新村小区维修改造是去年管理局在滨南社区的一项较大的投资项目,围绕这项改造工程,管理局安排了三项督导措施。一是局公共事业部牵头的对华滨新村维修改造的工作督导,二是局纪委开展的对社区投资项目监督小组的专项工作监察,三是中介结构的跟踪审计。华滨新村的改造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社区为此专门成立了华滨新村改造项目组,由一位分管领导专门负责,纪监审计部是配合做好以上三项监督检查的牵头部门。在工作中我们坚持眼睛向内的思路,把监督的工作放在内部基础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以及内部的有机配合与协调上。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和每项检查的内容,及时召集有关部门沟通信息,做好对上级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工作汇报和信息反馈。现在,华滨新村改造工程已经如期完工,工程的效率和改造后的效果得到了局领导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3 抓日常运行,认真组织开展了常规审计工作

我们在配合华滨新村项目跟踪审计和原有的审计项目不减少的情况下,根据领导的安排同时进行了以下几个项目的审计。一是配合开展了滨南医院手术楼、佳滨小区改造项目的跟踪审计。二是受社区组织部门的委托对20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在接近尾声,已写出了审计报告。三是开展了三级单位年度承包经营审计。承包经营审计是我们常规审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审计项目。为了按期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我们克服审计人员少和年底工作量集中的矛盾,将承包经营审计分为半年审计和年终审计两部分进行。半年审计重点放在指标控制进度和合法性以及真实性上,年底的审计则是对全年承包的最终审计。四是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油田非上市企业安装设备及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拓宽了审计领域,为今后拓展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 抓延伸,拓宽审计工作发展渠道

为将审计工作落实到基层单位中,我们做到“有离必审"同时拓展审计对象,积极开展对部分重点及四级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从三级基层单位拓展到部分四级单位。工作中,深入一线,做细审前调查工作。如专项审计调查工作中,审计组利用两周时间,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谈话等形式,深入到三、四级单位进行审前调查,为完善审计方案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撑。由点及面,深入探究问题原因。09年以来,结合油田及社区审计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审计部门及时分析总结,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整改措施得到了较好落实。

5 抓重点,突出审计工作时效性

准确地选取工作重点,合理地利用内部审计资源是保证审计工作不断深化的有效措施。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实事求是地看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慎重评价,始终坚持审计结论与评价的公正与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审计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互动关系,积极加强与各机关科室、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在真诚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取得了相关科室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审计部门积极协调配合上级和有关部门审计工作,对来检人员热情接待、积极配合、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沟通、按照要求提供各种检查资料,得到了各审计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局常委实施的小区维修改造是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投资来之不易,必须用实用好。为了确保投资效益。我们加大维修改造专项审计力度,通过实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和竣土决算审计,建立完善了实时,独立的监督评价体系。项目立项审批之后,在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对维修项目进行跟踪检查,认真编写审计日记,重点审计隐蔽工程,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保存基础资料。在验收过程之中,注重现场签证资料核实,坚持实测实量,对有疑点的项目剖析检查,保证结算质量,在结算审计过程中,对施工材料多方询价,严格套用定额,严格控制投资费用。

6 抓改进,确保审计工作不断发展

内部审计成果在共育中实现共享。开展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我们不断增强服务中心任务、促进审计增值的意识、要求相关单位及时反馈审计决定执行及审计建议采纳情况报告,确保问题整改及时到位,在此基础上,对近5年来内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建立了审计问题档案库,社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审计、纪检、财务、企管等有关部门和基础单位深入分析原因,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规律,明确责任,督促责任部门和单位制定整改措施。

我们将审计工作落实到日常监督中,针对以往实行年终经营承包审计,容易造成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及时改进思路,加强了全过程动态审计管理,一方面,着力加强事前审计监督,利用社区建立的综合考评机制,审计部门每季度确定一个审计重点,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掌握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发现审计线索,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经营承包审计关口,由过去年度审计调整为年中审计,对三级单位进行半年和年度经营承包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

7 抓队伍,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创造了条件

将审计工作是社区管理的一把手工作,管理中心领导对于审计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审计干部的工作充分理解,大力支持。在工作的组织运行上,在坚持行政一把手主管审计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增设了一名副职领导协助分管审计工作。为了充实审计岗位人员,去年年初调入一名具有多年财务工作经验的同志到纪监审计部,使专职专职审计干部增加到2人,审计工作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审计干部于去年十月份参加了局审计处举办的审计业务培训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抓好业余自学。通过业务培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人员少,工作量不减的情况下,我们克服困难开展了承包经营审计、专项审计、内控审计、工程审计及领导临时安排的其他审计等审计工作,有效的拓展了审计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宝贵经验,为下一步拓展审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守昌.对完善新形势下农村审计工作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