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渔业研究范例6篇

淡水渔业研究

淡水渔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 渔业;淡水壳菜;灾害;原因;对策;岩滩库区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02-01

1 岩滩库区基本情况

时,淡水壳菜则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未建设水电站时,红水河和盘阳河的水流比较急,淡水壳菜没有良好的繁衍环境;岩滩水电站建成初期,由于上游的梯级电站尚未建成,水位落差区正好是淡水壳菜繁殖和生活的主要区位,于是每年水位下降时,大多数淡水壳菜自然被太阳晒死,抑制了淡水壳菜大量繁殖。而梯级电站建成后,库区水流较缓慢、水位比较稳定,且水体中丰富的营养为淡水壳菜提供摄食,种种条件为淡水壳菜提供大量繁殖的温床。二是水电站建成后,堤坝切断了鱼类洄游繁殖的路径,以淡水壳菜为食的青鱼等鱼类得不到自然繁殖,淡水壳菜由于没有生物天敌的制约得到了大量繁殖机会。三是库区移民狂捕乱捞,使库区内的鱼类逐渐枯缺,库区的生态平衡进一步受到破坏,也为淡水壳菜大量繁殖提供条件。四是岩滩水站还没有配备相应的渔业增殖站。岩滩水电站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建设相应的渔业增殖站,渔业增殖得不到有效实施,虽然大化瑶族自治县原有1个渔业增殖站,但由于机构改革和资金等原因,每年的渔业增殖仍是举步维艰。五是没有建立库区生态平衡研究机构,库区生态失衡得不到及时预警。虽然每年政府部门都有一定数量的增殖放流,但没有库区的生物量研究作为依据,增殖放流无法有的放矢,对库区的生态修复起不到积极的有效作用。

5 对策

一是加强渔政管理,预防狂捞滥捕。由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统一协调管理,增强渔业执法力度和范围,库区县渔政执法人员开展联合执法,保证休渔期间无人捕捞;开捕期间,坚决取缔非法渔具渔法,控制捕捞强度,预防库区渔民狂捞滥捕,保护渔业资源,遏制破坏库区生态平衡的行为,为库区生态平衡保驾护航。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唤起全社会对库区生态平衡的关注和保护,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良好的渔业生产秩序,对青鱼等淡水壳菜的生物天敌鱼类达不到商品鱼规格的一律不得捕捞上岸,不断巩固库区生态平衡。三是建立岩滩库区生态平衡调查研究机构,为恢复岩滩库区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成立岩滩库区生态平衡调查研究小组,对库区开展全面的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库区种群数量,测定库区生态平衡情况,将库区种群数量、捕捞量和达到平衡点数量等作为有效增殖放流的依据,尽快恢复岩滩库区生态平衡。四是建设渔业增殖站,为库区渔业增殖放流提供保障。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从2009年至今连续累计投放青鱼鱼种250万尾,对治理淡水壳菜已初显成较,但在大型水库治理淡水壳菜是场持久战,只有建设渔业增殖站,建立长效机制的增殖放流工作,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库区增殖放流淡水壳菜的生物天敌鱼类提供保障。五是定期召开关于库区生态平衡的会议,及时沟通库区生态平衡发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地为库区生态平衡服务。

此外,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1个库区生态平衡研究机构作为牵头单位,以便制定实施规划,逐步贯彻实施。同时及时建设岩滩库区渔业增殖站,每年对岩滩库区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增殖放流,为岩滩库区生态平衡、渔业恢复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 致谢

本文中岩滩库区的水体浮游生物量等数据由广西水产研究所提供,在此谨表谢意。

7 参考文献

[1] 刘勇江,欧阳珊,吴小平.鄱阳湖双壳类分布及现状[J].江西科学,2008(2):109-112,128.

[2] 陈洪斌,梅翔,高廷耀,等.原水生物预处理软体动物的大量生长与控制[J].给水排水,2000(7):10-13,2.

淡水渔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一、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探讨

20世纪,我国淡水养殖技术虽然取得巨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经验教训,找出存在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渔业创造条件。

(一)、繁殖育种问题

我国除常见几种淡水养殖鱼类驯化较好外,许多水产养殖的生物体基本上是野生型的,未经过家化过程的遗传改良,因此,除保留了野生型对环境温度等变化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外,更多地表现为对养殖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如密度变化、营养条件、病原体的侵袭和恶化的水环境等。20世纪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变迁研究

(二)、病害防治问题

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国际间、区域间的引种频繁,使得鱼病发生频率高,具体表现为病害发生区域越来越广、防治难度越来越大、病害发生的时间提前、季节延长。这些原因导致淡水养殖业损失越来越大。

(三)、养殖环境研究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工业污水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在鱼类资源保护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轻资源、重养殖的现象。有关资源方面的课题很难列入计划,而养殖方面一些低水平的课题却大量重复。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四)、水产技术推广问题

我国水产技术推广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推广机构的职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产前市场预测分析、帮助服务对象筹集资金、产后帮助渔农销售鱼货、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二是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水产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一直较低。

二、对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思考

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实现21世纪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当前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及其养殖业。

(一)、加强渔业基础性研究

基础研究是一切应用开发研究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各领域基础研究非常重视,政府给予大量投入,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渔业,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淡水渔业基础研究,如分子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病害防治技术、营养饲料技术等的研究。

(1)加强分子生物技术研究

当前的水产养殖业在相当广阔的领域里都需要引进分子生物技术和其它先进技术。水产养殖生物技术可以被阐述为将生物学概念科学地运用在水产养殖的各个领域,以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生物技术所涉及的应用范围很广,它可用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和管理。

(2)加快基因技术的研究应用

实现养殖对象的良种化,不断推出养殖新良种,从根本上解决日前因种质衰退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确保我国苗种生产持续健康发展。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雌核发育、多倍体育种等都己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基因工程的应用潜力也可望给淡水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革命性的变化。

(3)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传染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正在威胁各个养殖品种。控制病害的常规方法如化学药物对许多新病菌无效漪别是病毒病)。分子技术在病菌筛选和鉴定方面受到日益的注意。另外,这些技术为发病机理提供更多的了解。对病害控制和防治(如DNA疫苗)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4)加强饲料技术研究

水产养殖发展中最热门的争论之一是水产饲料中鱼粉和其他动物蛋白的利用问题。虽然鱼粉具有优质蛋白质含量,但也有几个缺点,包括成本高,供应不稳定。野生鱼的产量在下降,日益受到环境(富营养化,过度营养的废料污染)、伦理和社会的关注。

(二)、加强政府对渔业科技的宏观管理和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

政府在利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政府及各职能部强化渔业科技宏观调控体系。具体表现为:增强政府管理渔业的科技意识,形成科教兴渔观念、知识资源观念和知识投入增长观念;制订渔业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规划的制订需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效益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明确渔业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政策措施;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开发资金保障机制,为增加技术开发与研究经费提供资金保证;完善法律体系,通过制订和完善有关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为鼓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尊重知识和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大力发展水产教育,提高渔业劳动者_的科技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渔业将发展成为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型产业,因此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长期的、首要的任务。做好技术的普及宣传和应用指导,采取广播讲座、电视录相、科技集市等途径传播科技信息、科技知识以及科技应用经验和应用成果,逐步引导渔民向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高效益方面投入。在办好现有高、中等水产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技术培训班,采取印发资料、制订技术规程、举办讲座等措施提高渔民科技水平。加强渔业科技示范场、示范户建设,集中力量解决科技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让渔民从科技成果运用中得到实惠,激发渔民自觉学习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四)、加强渔业科技推广力度

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因而加强渔业科技推广力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必须确保要稳定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稳固、人员稳定、待遇稳定。在各地的行政机构改革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撤并兼或脱钩断奶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在目前的县乡机构改革中,应确保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稳定,在机构设置上可以保留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与同样从有关单位分离出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合成设置农林牧渔综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包括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这个机构包括行政、执法和推广职能。有条件的地方或水产业发达的地方可单独设立水产研究科,疾病防治中心,监测站,增殖站等作为推广机构的组成部门进行工作,增强推广部门的职能,使得水产业的管理直接化、合理化和效率化。

其次要增强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在基础设施方面,除配备必要的实验设施,资料室,培训室等,增加配套仪器设备。这对于水产科技人员开展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水生动物检疫、水产种苗种质检测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工作很重要。

淡水渔业研究范文3

这是我国首次以淡水渔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展示交易会,这也是荆州在“三国名城”的历史荣耀之上,打造的一张现实新名片:淡水渔都。

客观的说,荆州获此荣耀当之无愧。荆州市淡水资源丰富,现有水域面积531万亩,占版图面积的四分之一。2009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达211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4万吨,渔业产值116亿元,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地市州第一位。

然而,遗憾的是,荆州淡水渔业在全国还缺乏知名度,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反观福建海水渔业,已诞生了海霸王、海欣、海王、安井等全国性品牌,市场优势明显。

荆州渔业的现状,恰恰是中国绝大多数区域农业的写照:有历史、有资源、有规模,但缺品牌、缺集群、缺价值。

一切正在改变!随着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等国策的推进,以及农业产业化、农业品牌化的产业政策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以安全、品质为核心的农产品消费升级的到来,引发了厨房餐桌食品品牌革命的兴起,中国第二次农业革命已经到来。

这是中国农业的历史性战略机遇,也是城市发展的新资源新载体新路径。城市经营者们也都积极思考和行动,重新审视自身,找寻撬动未来发展的新支点。荆州市的做法可见一斑。

交易会上,荆州市重点打造的企业品牌大明水产(渔悦品牌)以及集体品牌“洪湖渔家”精彩亮相,此次交易展示会共有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全国16个省市的293家水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以及沃尔玛等大型采购商参会参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省、市25家媒体对开幕式进行了报道。“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的旗号已经竖了起来。

当然,他们有更大的企图和野心: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渔业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水产强市、打造淡水渔都”为目标,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中国淡水渔业经济第一强市、长江流域绿色水产品加工先进市和江汉平原渔业观光旅游示范市。”

近年来,“农业搭台、城市唱戏”的城市营销模式在全国非常流行,现在,城市营销开始进入农业时代: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郑州农博会、攀枝花金芒果节、定西马铃薯大会、青浦白鹤草莓节、阳信梨花会、蒲江首届中国采茶节、肥城第九届桃花节等;

定西建设中国薯都、杞县建成中国彩色大蒜之都、浦江是绿茶之乡、西峡是香菇之乡等;

仿佛一夜之间,城市营销从“上天”到“入地”,纷纷进入农业时代。老娄认为,对于大多数有着特色农业和丰富地产的城市而言,这的确是明智而有远见的回归。中国本来就是世界农业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处在一个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经济升级、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农业是未来20年的黄金产业。正如温总理所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所以,这是大势。善借大势者,成大事。

当然,城市营销的农业化,绝不是一个口号、一个节日、一个活动就搞定的,需要缜密的产业研究、资源研究和市场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经营和农业发展的契合点,明晰战略定位,制定系统的战略、策略和战术体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而非政府导向),坚持连续性和创新性,做出深度和内涵,持之以恒,必定开花结果。

淡水渔业研究范文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宗淡水鱼类产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水平。1958年,我国水产科学家成功实现池养鲢、鳙的自然繁殖,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单纯依赖捕捞的历史,开创了淡水养鱼新纪元。上世纪80年代后,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作为催情剂,使淡水鱼类的繁殖技术逐步趋于完善。1987年,全国人工繁殖鱼苗超过2000多亿尾,比1957年(捕捞鱼苗最高纪录)的234亿尾提高近10倍,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后,我国淡水鱼类全人工繁殖技术及其理论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鱼类苗种90%来自人工繁殖。2012年,我国淡水鱼苗产量已经达到11181亿尾。人工繁殖种苗问题的解决,有效促进了淡水鱼类养殖业发展。

2012年,我国的渔业科研机构数为110个,共有从业人员6939人,科技活动人员5015人,目前的科技活动收入有15.76亿元,平均每个机构1432.5万元,从业人员人均为22.7万元。2012年发表科技论文2335篇、著作52种,授权专利301件,平均每个科技人员人均科技论文0.47篇。完整的水产教育、科研、推广机构体系的建立,使科技对水产业科学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池塘大面积综合高产养鱼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大水面“三网”(网箱、网围、网栏)养鱼和资源增殖、施肥综合配套养鱼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确立,以及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水产养殖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池塘养殖面积达到256.7万公顷,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43.5%,养殖产量1866.4万吨,占淡水养殖总量的70.6%,产出效率远高于其他生产方式。

而以叶轮式增氧机为代表的养殖装备科技成果的应用,则大幅提高了单位面积池塘养殖密度。颗粒饲料机、膨化饲料机、投饲机的研发成功也保证了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养殖集约化程度与经济效益。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较快,部分城市郊区和商品鱼基地的池塘养殖生产中,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业发展,2003年-2008年的5年间,我国水产品因病害致损量增加6.4%,直接刺激了渔药产业发展,我国渔用药物产值从24579.17万元增加到109824.38万元,增加了3.1倍,年均增长率34.9%,渔药产值在渔业经济总产值当中的比例从0.04%提高到0.11%,其在渔业第二产业中所占比例从0.19%提高到0.43%。近年来,在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药物研发、致病机理和防控路径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正在扎实开展,对健康养殖氛围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冰温和微冻保鲜、速冻加工、鱼糜生物加工、低温快速腌制、糟醉、低强度杀菌和鱼肉蛋白的生物利用等加工技术的推进应用使得大宗淡水鱼加工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而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助推了水产养殖业的大发展。

总体上,科技进步提高了水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测算,1990年-2007年,我国淡水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为60.87%,表明我国淡水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

科技基础薄弱,技术瓶颈问题突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进入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其高效健康发展将有赖于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持。但目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仍存在一些重大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整个产业未来的持续稳定发展。

鱼类育种水平不高

种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大宗淡水鱼产业的良种化水平和养殖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在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建立、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BLUP法育种方面仍存在滞后。由于育种理论及方法上的研究不足,我国在水生生物繁殖和发育机理方面缺乏系统研究,高效、定向、多性状的现代良种选育技术体系尚未建立。这主要体现在:基因育种进展较慢,在新的基因启动子、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方面相对落后。基因功能分析研究滞后,难与国外大规模的模式生物鱼类的研究相比。在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和基因打靶实现转基因定点整合方面研究尚不成熟。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大宗淡水鱼类良种培育中尚属起步。过去受计算工具限制,在育种上有很大实用价值的BLUP法的应用较之国外晚了20年。

养殖设施工程化水平落后

在各类养殖模式中,池塘养殖的集约化、工程化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我国小规模、大分散的池塘养殖特点决定了现有养殖条件与养殖设施向着工程化方向发展在实践中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首先,我国养殖池塘多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几十年的利用,大部分池塘老化淤积问题普遍,水污染问题突出,养殖户主要靠换水、机械增氧和生态制剂来调节水质。好水才能养好鱼。在水质状况不佳的状态下,养殖鱼类会出现应激状态,造成病害多发,药残控制和品质管理困难,也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影响。

其次,传统养殖池塘规模小,池塘布局仅有提供鱼类生长的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不具备废水处理、循环利用、水质检测等功能。总体上看,我国养殖池塘现代化、工程化、设施化水平较低,养殖环境生态化调控手段不足。

第三,对资源消耗型的水产养殖的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养殖户普遍使用投饲机、增氧机、水泵、清塘机、网箱、温室等,但在饲喂、摄食等环节的精准化程度低,在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装置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产养殖用水与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冲突将日益加重,水产养殖水质性缺水的局面会逐渐加重,目前水体处理技术缺乏实用性、集成程度不高、成本增加,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规模水产养殖用水难题的技术尚未攻克。针对养殖水域污染的研究和改进技术还基本处于空白,针对池塘底质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病害防控技术体系面临挑战巨大

随着气候和水体环境变化和养殖模式的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淡水鱼类各类病害呈多发态势,新问题和新特征不断出现,病害成为导致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与日趋严峻的病害防控形势相比,我国在疫病预防、检测、渔药科技方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研发能力比较薄弱。

1.新生疫病防控缺乏前期工作基础

目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害仍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养殖户。长期、大量用药,也导致病原产生抗药性,加大了防治难度。一些未曾报道过的病原近年来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如锦鲤疱疹病毒以前只危害观赏鱼锦鲤,近几年在北方鲤鱼主养区爆发该疾病;鲤疱疹病毒II型以前只危害金鱼,近几年在我国中东部鲫鱼主养区肆虐。对这些新生疾病的机理和传播途径之前缺乏前期研究基础,因而在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新生疾病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产业发展面临巨大风险。这需要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要未雨绸缪。产、学、研各部门应协力攻关,及时防控。

2.疫苗、绿色渔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不能满足需要

为保证水环境健康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是要减少化学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对疫苗和高效绿色渔药的需求会逐步增加。目前,大宗淡水鱼适用的商品化疫苗只集中在草鱼上,主要包括细菌、烂鳃和肠炎三联灭活疫苗及草鱼出血病减毒疫苗。其他大宗淡水鱼则为空白。疫苗研制需以强大的基础研究为支撑,难度大、耗时长,需要大的投入和持续支持。其次,我国高效、绿色渔药的研制进展缓慢,禁用渔药替代品的研究未能及时跟上,也尚无一例成功获得产品批文与生产许可。渔用化学药物至今尚未形成自主产品系列,专用型渔药研发不足,杀虫剂研发生产薄弱,抗生素的研究速度已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耐药性问题。中草药研究薄弱。总的来说,这与缺少科技投入、缺乏人才有着直接关联,但也需要整个产业从养殖方式上进行彻底反思。

3.药理学、药物安全使用方面的基础研究不足

目前,很多渔药缺乏严格而全面的毒理学数据等,用药规范等方面资料缺乏,养殖领域滥用药物情况严重。对渔药残留控制的基础科学研究、药物残留标准制定、检测方法等重视不够。

饲料营养开发不足

水产饲料业发展目前面临着原料紧张、原料价格高涨的问题,降低饲料成本和确保饲料质量是水产科技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中国水产饲料行业起步晚、投入不足、研究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人工配合饲料的普及率不足1/3,与水产养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方面,我国比发达国家晚40年。与渔药和疫苗研究领域的情况类似,在饲料营养的研究方面也存在基础数据不完善、配方水平不高、基础研究滞后的问题。大宗淡水鱼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营养需求、主要原料消化率、饲料加5535艺等基础数据,水产动物主要营养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的生理生化过程,不同淡水鱼类代谢、生长等分子调控机制和与养殖模式相适应的饲料配方与投喂技术的研发都比较缺乏。

配方技术是水产饲料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解决饲料成本高和废物排放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日本、挪威、美国等国的养殖鲑、鳟、鲆鲽鱼和鲤鱼饲料系数在1.0-1.3之间,其他鱼类及甲壳类的饲料系数在1.5-1.8之间。我国目前只有部分品种的饲料系数总体水平达到1.8。由于我国对水产品营养需求的研究不够,基本数据空白或残缺,技术盲点多,使水产饲料业配方粗糙。我国的饲料添加剂绝大多数是矿物盐和氯化胆碱,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生产能力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据产业经济研究室调查,饲料业对提高饲料中蛋白含量、减少原料污染、有效资源的开发利用、饲料配方的优化技术和成本控制技术、设备升级改造等需求强烈。

加工技术仍显薄弱

近年来,我国淡水鱼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明显提升。总体来看,在淡水鱼加工业方面,目前最大的技术瓶颈是淡水鱼加工增值和成本控制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加工下脚料以低价提供给鱼粉和鱼油生产企业,其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灰分等营养物质未被充分开发利用,企业急需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的副产物深加工产品。其次,劳动力节约型加工机械缺乏。目前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加工企业希望通过开发鱼体分割设备和干燥效率高、成本低的干燥技术和装备,解决鱼的剖杀、去鳞去腮去内脏、风干等工序的耗劳多、人工费用高的问题。第三,开发运输、贮藏中的常温保存和品质控制技术,减少存储费用,延长货架期。第四,开发淡水鱼糜加工新技术、开发调理加工产品。解决淡水鱼糜生产中耗水量大、废水量大,鱼糜凝胶强度低、土腥味重,蛋白易冷冻变性、易凝胶劣化、保质期短等问题,开发骨肉高效分离技术、节水技术、淡水鱼糜抗冷冻变性技术、脱腥技术、胶凝技术、重组技术等加工技术;以淡水鱼糜为原料,开发耐贮藏、适合加热的方便鱼糜系列产品等。

科技体制机制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

农业科学研究属于溢出效应明显的需要政府支持的领域。在我国,水产科技的核心力量一直是部级的科研院所。改革开放以来,水产科技体制经历多轮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转轨,但体制不顺、激励偏差、投入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针对产业存在的重大技术性瓶颈问题,在国家科技重点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十―五”和“十二五”期间,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聘用岗位科学家25人,设立30个综合试验站150个示范县,以点带面,重点解决大宗淡水鱼类优质高产、模式升级、提高养殖效率、延长产业链等技术问题。体系运行6年,已经在新品种培育、新养殖模式构建和养殖设备研发、新渔药研发、鱼病研究和快速检测技术、营养需求研究和投喂模型建立、开发加工系列产品和产业化、数字化平台建设及产业经济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毕竟产业技术体系并没有撼动原有体制,而更多的是在机制上做文章,理顺科技体制机制是回避不了的基本问题。

多头管理

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构架庞大,从中央、省级、地市级(甚至区县级)都有农业研究、教学和推广机构。此外,综合性研究院和大学有涉农研究,实力较强的涉农企业研发力量也在壮大。从管理部门来看,至少有十多个部委有涉农科技投入。

多头管理而又没有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容易造成多头申报、一题多报,导致重复投入、重复建设,有限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而科研“项目化”则带来了科研行为短期化,一些好的研究方向得不到连续稳定的经费支持,科技人员预期差,只得跟着经费和项目转,甚至导致科研积累的丧失。整体上看,科研投入是增加了,但投入效率不高。

行政化割裂

教育、科研、推广三者有各自的基本功能,但又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发达国家除了将一部分特殊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专门机构外,一般尽可能着力建立产学研紧密联系的机制。美国、日本等国家注重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建立一体化机构体系、将科研教学活动下沉的方式,将不同职能统一到一个体系之中。在美国,大学的渔业学院或系都有自己的研究所和技术推广任务,这些研究所构成了美国渔业最主要的科研力量。每个研究所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将研发成果直接与基层的生产对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不单纯是推广,而是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农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方法,加强了教育、科研、推广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到80%,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

从运行机制来看,我国科技体系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遗留特征,由政府组织开展工作,每一级组织围绕同级政府的工作开展有关业务活动。这种体制带来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脱离生产实际。农业科技机构的业务活动依据政府指令进行,科技资源相应采取行政化配置方式。科技人员缺乏深入生产第一线和转化成果的动力,科技机构很少考察解决渔业生产实际问题。由于很少与生产直接发生联系,技术使用者的需求也往往容易被忽视,不仅造成研究方向和重点发生偏差,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也不尽合理。二是三个体系割裂。与科技进步有关的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体化支撑力量。三是造成科研项目垄断。科技资源分配“苦乐不均”,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难,基层科研单位经费极度缺乏。四是研究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重学术,轻实践,重获奖,轻应用,科技成果多,但有效供给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服务对象评价制度,大量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的工作,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淡水渔业研究范文5

摘要: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总结了其渔业科技平台的建设现状以及在引领科技创新、促进成果产出、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面对渔业发展新形势,分析表明其存在着布局系统性不足、顶级平台不多、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系统布局、打造精品平台、开发平台网络管理系统等发展建议,旨在为渔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科技平台;现状分析;发展思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科技平台是指支撑渔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机构或组织,是开展渔业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1-2]。渔业科技平台按照功能定位分为科技创新、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三类,按照设立单位分为部级、省部级、地方等层级[3-4]。其中,科技创新平台是组织渔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共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肩负着源头创新、开展前瞻性研究、组织开拓性工作的重要使命;科技支撑平台是组织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和技术集成与示范的主要基地;科技服务平台是服务社会渔业生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公益体系[5-6]。截至2015年底,我国省部级以上的渔业科技平台已建154个,包括部级平台19个、部级平台54个和省级平台81个,涉及资源环境、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病害防控、水产加工、质量安全、装备工程、信息技术等八个渔业研究领域(以下统称为“学科”),为提升我国渔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引领渔业经济发展和培养渔业科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作为部级水产科研机构,是我国渔业科技平台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本文以水科院为例,概述其渔业科技平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渔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科技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1.1平台体系现状

水科院建院以来,按照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结合单位优势与特色,不断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现有渔业科技平台132个,包括部级平台4个、省部级平台87个、院级平台41个;科技创新平台96个、科技支撑平台19个、科技服务平台17个(见表1)。全院搭建起以“国家—省部—院”三个层级、“创新—支撑—服务”三种功能定位为基本框架的渔业科技平台体系。各级各类渔业科技平台为促进水科院乃至全国渔业学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1.2平台布局分析

从平台层级来看,省部级平台最多(占66%),主要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野外台站等;其次是院级平台,主要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平台;部级平台最少(3%),包括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共建)、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4个。从功能定位来看,科技创新平台最多(占67%),主要为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次是科技支撑平台(20%),主要为野外台站、水产加工技术中心及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科技服务平台站最少(13%),主要为质检中心及试验中心。从学科分布来看,资源环境学科最多(占24%),饲料营养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最少(各2%);从单位分布来看,黄海水产研究所平台最多(占21%),渔业工程研究所最少(无)(见图1)。

2科技平台的主要功能与建设成效

2.1优化院所战略定位,引领全国渔业科技创新

对于多位一体化的科研机构,如何布局院属单位在全院中的定位是一个难题。作为学科建设的宏观标志,高水平科技平台代表单位的发展定位。因此,布局高水平科技平台是调整多位一体化的院所战略定位的有效措施。对比水科院院属各单位的优势平台与院规划对其的战略布局,不难发现,水科院通过高水平的建设逐步实现了各单位的中长期发展定位。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之于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中心,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综合重点实验室之于东海水产研究所的大洋渔业科学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综合重点实验室之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国家湖泊生态渔业科学中心等。同时通过建设国家实验室和牵头三个农业部渔业重点实验室学科群等高水平科技平台,引领渔业科技创新,促进全国协同创新,发挥了渔业科研“国家队”作用。

2.2聚集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产出

对比科技平台与科技经费的数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虽然科技经费的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但两者成正相关(图2),表明科技平台的发展有利于科技资源的争取。随着科技平台的发展,科技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水科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十二五”期间,在各类平台的支撑下,水科院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课题)4727项,合同经费25.2亿;省部级以上奖励131项,其中部级奖励2项;获得水产新品种14个;获得专利授权2095项,其中发明专利1048项;发表学术论文6773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814篇;出版专著123部。

2.3凝聚和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科研团队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水科院各级科技平台现有工作人员283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4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部级、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0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8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2名,水科院首席科学家28人,研究生导师395人,已基本形成了由院士、部级专家、部级专家、水科院首席科学家以及中青年优秀人才组成的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2.4大力开展基础条件建设,硬件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在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农业部修缮购置等项目的支持下,各平台实验装备、基础设施总投资达5.08亿元,实验基础条件和工作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全院拥有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025台套,其中单价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30台套,单价2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台套,为支撑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科技平台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明确将“基地和人才专项”作为五大类科技计划之一,要求新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将科技平台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科技平台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8]。然而,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产品结构性过剩,信息装备水平落后的问题,渔业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渔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组织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9]。同时,更需要围绕渔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渔业科技平台的整体布局,使科技创新更加主动地服务于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面对现代渔业建设新要求,水科院科技平台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3.1布局系统性不足

一是学科布局不均衡。如水产饲料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50%~80%,是渔业科学的重要学科,而水科院水产饲料营养学科力量薄弱,相应平台数量仅占2%(见图1),成为水科院发展的短板[10];又如渔业的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重点向集约化、生态化陆基养殖和深远海渔业进军,亟需先进的装备工程和信息技术支撑,而渔业信息技术和装备工程学科平台数仅占2%和5%(见图1),不利于渔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二是区域科技平台“占位”不够。全院9个研究所主要按海区和流域布局,分布在7省市,其中所处的上海、湖北、江苏等省市级科技平台仍为空白,在促进区域渔业发展、引领区域渔业科技创新的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基础性工作平台布局不够全面。渔业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原始科学数据是渔业科学事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目前水科院野外台站总体数量偏少(占13%)并过于离散,而且监测指标不够全面,仅包括部分天然渔业水域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数据,缺乏对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品种、病害爆发、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渔业生产相关数据的监测。

3.2顶级平台不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水科院全院132个平台中,部级平台仅占3%(见图1),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仅有1个共建的国家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面均为空白,多个优势和特色学科未能占领高水平平台,如海洋工厂化养殖、淡水渔业养殖、远洋渔业,与“国家队”和“一流科研院所”的定位不匹配;二是现有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平台相互交叉重复。如农业部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与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与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几乎均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3.3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运行活力不足

在科技平台管理方面,管理体系不够成熟,如院所上下两层的管理队伍主体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缺乏一套关于“建什么、如何建、如何管”的有效建设方法等;在科技平台运行方面,机制较为保守,缺乏全院统筹管理和共享平台,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挖掘利用机制有待创新,没有稳定运行经费保障平台的运行,缺乏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

4水科院渔业科技平台发展建议

面对新形势,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加快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平台体系,努力提高渔业科技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水科院科技核心竞争力。

4.1系统设计,优化布局

针对平台布局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建议围绕国家战略、现代渔业和院中长期发展目标等需求,制订渔业科技平台发展规划,指导全院平台建设。以“三级三类”为基本框架,构建资源环境、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病害防控、质量安全、水产加工、装备工程、信息技术等渔业科技平台体系,系统布局,促进协同创新,打造渔业科技平台“全院一盘棋”。重点加强饲料营养、信息装备学科平台的建设,培育薄弱学科;设立建设配套资金,鼓励省级平台的申建;整合优化现有野外台站,建设全国渔业科学观测网络体系,建立渔业大数据中心,提升渔业科技原始创新水平等。

4.2打造精品平台,提升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建议围绕海洋强国、绿色生态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凝炼重大渔业科学问题,争取建设一批部级渔业科技平台,如“深蓝渔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淡水生态渔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水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国家工程中心”、“工业化水产养殖国家工程中心”以及“渔用疫苗国家工程中心”等。

4.3开发水科院科技平台网络管理系统,提升管理运行水平

针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运行活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开发水科院科技平台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展示水科院平台建设现状、发展规划及近期重点任务;二是展示各个平台档案、发展目标及动态信息;三是实现所内、院内、本区域及本领域平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院所两级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四是明确平台管理团队、平台技术支撑团队;五是建立平台年度上报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管理与高效运行,使科技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信乃诠.关于当前农业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3-5.

[3]刘彦,程广宇,段小华.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与需求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4):5-10.

[4]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3):17-21.

[5]蔡彦虹,刘平,李仕宝.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4):18-21.

[6]刘爽,熊明民,刘建安,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分析与发展思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1):49-51.

[7]钟汝杰,王玉梅,孙昭宁.中国渔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23-26.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5-09-25)[2016-08-20].

[9]农业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EB/OL].(2016-12-31)[2017-02-20].

淡水渔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北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技术应对

中图分类号:S9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79

我国北方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淡水水产养殖业,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的不断产生,致使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一直是裹足不前。因此,相关的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尤其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重视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就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1 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h境污染严重

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实施高换水率、高投饵率、以及高密度等模式进行养殖,虽然可以提升养殖的效率与产品的质量,但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养殖地附近的水体,恐怕已经无法恢复以前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

1.2 爆发性疾病

在北方的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繁殖季节,会出现很多爆发性疾病,已经严重阻碍到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北方的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爆发性疾病的危害极其严重。爆发性疾病具有治疗困难、类型广泛、以及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这种爆发性疾病一旦出现,立即迅速传播,会导致淡水鱼大面积的死亡。

1.3 养殖技术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比较落后,由于大部分的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对于先进的养殖技术的要领也掌握不住,因此,无法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融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致使养殖业的产量低、发展也不稳定[2]。

1.4 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一直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很多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养殖人员的技术得不到提升;养殖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养殖户与养殖人员技术脱节;养殖户得不到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养殖技术;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无法与时俱进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 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应对措施

2.1 加强绿色渔业的发展

面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养殖户应加强绿色渔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对养殖户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无公害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开发新的鱼类养殖品种,并严禁使用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养殖;加强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共同进行绿色渔业的发展[3]。

2.2 主动学习新技术

对于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爆发性疾病,相关部门必须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并有效掌握与判别各种鱼类的病症特点,并进行追踪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鱼类爆发性疾病的规律与原因,沉着应对,可以提前进行保护或预防。与此同时,养殖户还要不断对养殖饲料的选择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以此减少鱼类爆发性疾病的发生。

2.3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对于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户而言,必须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与科学管理理念,可以定期参加一些相关的技术培训或者技术探讨等活动,进而参观一些优秀的养殖产业并学习经验。与此同时,养殖户还要了解当下消费者的特点以及市场行情,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提高渔业的产量,进而增加经济效益[4]。

2.4 完善管理机制

对于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的发展而言,应在短时间内快速完善水产养殖业的管理制度,确保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在各大淡水水产养殖户中加大管理机制的宣传,确保养殖户可以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积极地进行淡水水产养殖业,进而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以此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3 结论

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若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引进新的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现有的养殖技术,以及从本质上完善淡水水产养殖的管理机制,进而可以有效的把握好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加强绿色渔业的快发展,才能促进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盖春雨.淡水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应对措施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23,25.

[2]韩坤煌.我国水产种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福建水产,2015(09):49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