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例6篇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文1

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更是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时一所部队的幼儿园,这更让我们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有一定得便利于优势。坚持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认真开展了轰轰烈烈、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到了制度完善、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效果明显,使我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园里成立了专门的国防课题组,并且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展开适合其年龄段的国防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以此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 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途径经过在幼儿园里“国防启蒙教育”工作的开展,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国防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21世纪钢铁长城捍卫者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认识,我园利用幼儿园教育和教学的主渠道,采取“结合、渗透”的教育原则开展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幼儿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孩子们的红歌传唱活动,普及了孩子们的国防知识,也使家长们进一步了解了国防教育的意义。从而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为幼儿园开展“国防启蒙教育”有了很好的氛围。

为了确保国防教育在幼儿园顺利开展,幼儿园里成立一支由园长负责,各年级组长组成的“国防启蒙教育”课题领导小组,形成了“国防启蒙教育”网络。认真研究分析“国防启蒙教育’下半学期的工作的要求、任务、制订计划,制订管理措施,落实教育阵地,保证了“国防启蒙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各年级组长和各班教师负责落实计划,研究和设计活动方案,并且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保证“国防启蒙教育”的正常开展。

3. 开展国防教育要坚持不断探索,形成特色

3.1发挥宣传手段的优势。 针对大多数家长认为参加国防建设是大人的事,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我校注重发挥宣传手段的优势,利用国旗下传唱军营歌曲、举行国防亲子活动、定期更换布置国防教育展板,利用“国防教育日”对全园孩子和家长进行国防教育宣传,普及国防教育的知识,增强孩子的国防意识。

3.2抓好国防教育进课堂工作。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的里必不可少的,集体教学活动既是解决幼儿园师生比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幼儿有效发展的策略之一,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寻求有效的途径坚决问题。对我们的课题开展意义十分重要。

3.3紧抓时事教育,营造积极的国防学习氛围。幼儿园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历史上的纪念日,就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学习雷锋日”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主题活动,7月1日开展爱党活动,活动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开展国防教学活动《我是勇敢小空军》时,刚好我们四川雅安地震,新闻的播的都是地震的相关报道,孩子们课余饭后也会讨论这一话题,老师们也关注到了这一时事并与《我是勇敢小空军》结合起来,把在这次地震中空军是如何救援的一些相关报道制作成视频进行教学活动。这是一节孩子们感兴趣的国防教学,孩子们由衷地感受到了空军叔叔的威风,更能萌发孩子们对军空叔叔的热爱,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时事。真正地做到国防启蒙教育的意义所在。

3.4积极开创幼儿园、孩子、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之路。“国防启蒙教育”光靠幼儿园和老师的努力是势单力薄的,重要的是我们孩子的参与与理解,当然我们家长支持与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让家长们对幼儿园开展的“国防启蒙教育”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开展的国防亲子活动。收到了家政们的一致好评。听到家长和孩子们这样的提议,我知道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也认可了我们开展的国防教育活动。对于我园的特色教育,家长们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不再是空话。

3.5开展精彩的主题活动,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无论什么样的活动,单一的形式永远不能深日人心,我们的“国防启蒙教育”也一样,所以我们开展了精彩的国防主题活动,如,组织孩子“徒步拉练”、带领孩子参观军营活动――“小宝进军营”。通过以上的活动培养了幼儿徙步行走的能力,初步具有坚强的个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到战士宿舍参观部队整齐划一物品摆设、棱角分明的被子叠放、窗明几净的清洁环境,请战士为小朋友表演示范叠被子,强化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的国防实践活动,以“学习军人作风,发扬军人精神,” 通过参观军营,让学生体验军人生活,感悟军人气质,推动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

4. 开展国防启蒙教育的意义

4.1开展国防启蒙教育后孩子们的转变。在我们的课题组里主要围绕“学做”“军人叔叔真神气”两个主题展开国防教学活动。围绕主题我们开展了“徒步拉练”、“红歌传唱”、“小宝进军营”、“国防亲子活动”、“教学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不仅保卫着我们的祖国同时也肩负着抗险救灾的责任。“徒步拉练”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心里素质。活动后孩子们不再向以前一样说“累”、说“你帮帮我”等依赖老师的话语,孩子们的耐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宝进军营”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走进军营的乐趣,一次体验胜过十次的说教,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家长的过分溺爱,在这一代的孩子身上暴露出很多缺点,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服务意识淡薄,通过这样的军旅体验后,孩子们起床后都说着要学一样叠被子,说着就动手开来,虽然他们不可能像战士们一样叠得很整齐,但是至少他们自己动手尝试了。平时孩子们的书包柜总是乱七八糟的,自从有了进军营活动后,开始学着的样子把书包理了又理,书包柜里摆放得整齐多了,看到有同伴的书包带掉出柜子,会说“你的书包带都掉出来了,一点也不像”。说完还会跑来和老师说“老师你看他学都没我学得好,是不是?”,同伴听到他这么一说,哪能落后于别人,立刻整理妥当。因为在班里说到学做是谁也不愿意落后的。

观看了战士们的队列训练表演后,孩子们在早操环节表现最不一样,做早操时,口号喊得更响亮了有力了,队伍也排得整整齐齐,偶尔有人没有对齐前面的同伴,大家都会争着告诉他“你要像我们看到的叔叔一样排队齐齐的”。不时的大家还会在个别能力较强的孩子带领下学着战士们齐步走、正步走、敬军礼走。好像他们就是一群正在操练的小战士。

最让孩子们和家长喜欢的是我们的“红歌传唱活动”,以前孩子们周一参加升旗仪式的孩子有些少,但自从我们开展了国旗下的“红歌传唱”活动,来参加每周一升旗的孩子人数多了,就连以前送完孩子就匆匆离园的家长们现在也会顿足看完升旗仪式后的“红歌传唱”环节才离开幼儿园。有时遇到天公不作美下雨了,孩子们会一脸失望的问“老师,我们今天是不是不能唱歌了,我们想唱?”看到他们有这样的热情,我们总会领着孩子们在教师里演唱军营歌曲。不止在幼儿园里他们特别喜欢唱红歌,回家了还要边唱边学着的样子齐步走、打枪、扔炸弹表演着唱给爸爸妈妈听。经常有家长和我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回家是如何学的样子,特别神气。家长们每每提到这样关于孩子学的话题,脸上总洋溢着自豪与神气。都说幼儿园就该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对幼儿园开展这些丰富精彩的国防教育反映特别好。

4.2开展国防启蒙教育后家长们的转变。在国防启蒙教育的开展中,班级里开展了国防亲子活动在园里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是我们第一次组织家长和孩子举行这样的“国防亲子活动”。和以往的亲子活动不同的是,孩子们参与的心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不再是讨论亲子活动时带什么零食来分享,而是谈论亲子活动我们是不是要穿迷彩服,那如果没有迷彩服的怎么办?有的甚至活动前就要求自己的爸爸妈妈准备了迷彩服。打算活动时穿上。看孩子们的积极样,小家伙们俨然就像要打算上战场的小战士。

在班级教师的宣传下,家长们活动前也特别期待这样的亲子活动。我们的家长虽然知道国防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但是对于我们是如何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他们更多的是参与了孩子们每周一升国旗后的“红歌传唱活动”,至于其他的环节他们是没有机会参与的。但就这样的每周一次的拉歌环节也是特别值得家长们期待的,每周家长们都会陪着自己的孩子参加完升旗仪式和拉歌环节才离开幼儿园。所以举办“国防教育亲子活动”家长们更是迫不及待。活动前就在班级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乐此不疲。

终于,我们的“国防教育亲子活动” 在家长和孩子们这样满怀期待中如期举行了,他们早早就穿上迷彩服兴高采烈地来到活动场地和老师们一起布置活动场地,脸上洋溢着过节一样的笑容。在“国防教育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国防小游戏 “勇敢小侦察兵”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游戏的过程有一定难度,特别对于班里几个能力较弱的孩子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刚开始我们的老师在商量设计游戏时,还为这个左右为难了一番。但在活动当天,虽然是在炎炎烈日下进行活动,孩子们都表现得特别勇敢,一个个像足了小战士,就连平时都不敢大步向前跑的小添,也勇敢跨上平衡木,独自渡过“小吊桥”,嘴巴里还小声地唱着我们学过的军营歌曲“我是勇敢小小兵,我会丢炸弹、、、、、、”看到他有如此的表现,赢得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掌声,比大家更兴奋的当然是小添的妈妈,因为平时小添在早操环节有跳圈都没能连续跳完过,现在看到小添这样表现当然更是乐到心坎里去,亲子活动结束后和大家表现得意犹未尽,妙赞了一番亲子活动。还提议这样的活动要是能一学期举行一次就好了,孩子们都说还想参加这样学做的活动。

听到家长和孩子们这样的提议,我知道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也认可了我们开展的国防教育活动。对于我园的特色教育,家长们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不再是空话。国防教育早已经确确实实围绕在孩子的身边,国防教育已经渗透在孩子们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我相信在家长们这样的支持氛围中,我们幼儿园的国防教育会开展得更加丰富、充实、精彩。

4.3开展国防启蒙教育后老师们的转变。经过这样一系列关于“国防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止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树立国防意识,也让我们老师和孩子一起展开了深入学习与研究。要知道给孩子一杯水,我们得有一桶水。这就逼着我们的老师们要作好充足的功课与准备,会在课前收集大量的有关上课的资料,在网上找得更多的是关于国防教育的,老师们在一起经常会分享有用的国防教育经验,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最新找到的国防知识。幼儿园的国防课题组还专门给老师们请了部队教导员到园里为老师们进行国防知识讲座。

我们平时会带孩子到部队大院参观战士们的营房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前老师们都会查找一些和活动相关的知识内容,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无限宽广的,我们常会被孩子们的问题问倒,所以为了能多给他们一些知识上经验,我们在活动前会愿意多一些了解相关的国防知识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

在国防启蒙教育的开展中,开展国防教学活动是比不可少的。这对于我们大部分老师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我们没有专门的教材,我们是通过成立教研组的形式来展开一系列的国防教学。老师们通过一次次撰写教案、修改教案、集体讨论、初步定稿、课前说课、开展教学。就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与说课来丰富自己对国防相关知识认识与理解。老师们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着、慢慢地成长起来。我们注重经验的收集与整理,通过一学期的国防活动的开展后,我们的老师都有撰写有关开展“国防启蒙教育”心得文章。并且在“幼儿园国防课题组”组织的“国防心得交流”会上作了交流。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更进一步提升。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少有人将这种改变的欲望具体化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所以,很多人的欲望就仅仅是梦想而已。职业规划教育因此应运而生。而我国长期以来,学校、家长和孩子都围绕着升学在转,无暇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规划,以至于到中学生填报志愿时比较盲目,进入大学、中专以后,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人生规划普遍存在被动性、盲目性、盲从性,学习动力不足,往往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要到进入大学才开始,具有滞后性。这些现实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职业规划教育应从小学抓起。需要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人群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小学生,第二类是初中生,第三类是高中(中专)生,第四类是18岁以后的成年人,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分工。而小学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小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的开端,将为小学生终身的职业规划奠定底色。

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高度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意识,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关乎整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大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负责对孩子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全社会有一个重视个体职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并且进一步形成职业规划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共识,充分认识到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要认识到当代小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发展、冲突、合作的社会环境中,小学生社会心理的早熟性特点比较明显,所以,引导小学生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开展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开启其智慧的必然要求。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文3

关键词:音乐启蒙;幼儿;作用

“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音乐,对教育来说是不完善的,这表明一定要有音乐教育”(柯达伊・佐尔坦,音乐教育家)。有专家指出,幼儿如果得到正确的音乐启蒙教育,当其成长后,无论是音乐水平还是智力水平,均能有良好的发展。因为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幼儿的思维也表现为一种具体形象,所以正确的音乐启蒙对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

一、研究的基础

研究表明幼儿的听觉器官一般早于其他器官,当幼儿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时,他就能够听,包括听音乐,而且能感受到声音中的情绪。如果是听音乐,可能幼儿在听到欢快的乐曲时会喜悦、微笑,听到柔美的乐曲就会平静下来,比如摇篮曲。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学、文学和音符”(雨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有诸多成果,比如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本性等特色。其可贵之处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这一教育理念在残障儿童康复领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历史中,也有许多著名人物为此做出贡献,比如恽代英家庭智育等。

但目前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时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出入各种培训机构,学唱歌,学乐器好像这样会很有“面子”。而且很大部分音乐启蒙教育在实施拔苗助长。这些现象均表明当前教育者和家长对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存在错误认知。不重视音乐启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十分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二、幼儿音乐启蒙的作用

(一)引导身心发育。医学和生理学上的研究表明,唱歌可以使心肺、呼吸等器官进行活动,同时引起幼儿血液循环加速,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器官的健康发育。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当幼儿沉浸在音乐中,特别是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中,幼儿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这表明在音乐节奏中,孩子的身体机能被调动起来,这能够有效帮助孩子身心成L,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幸存良好的品质,促进思维能力。当采取音乐活动时,孩子得到了锻炼。但要注意的是幼儿身体肌肉群很弱小,在活动中难免很笨拙,一些精细动作无法完成,心肺能力较差,所以要注意不能过度。

(二)促进智力发展。促进脑发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在于音乐,音乐可以使幼儿智力得到发展。音乐凝聚智慧,符合大脑机能活动规律。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的主要功能在于计算、语言等方面,比较繁忙。右半球的功能则主要是针对绘画、音乐、空间等的感知,相对比较清闲。很多人存在一种误区即大脑左右半球差距大。实则不然,在音乐启蒙教育中,音乐可以使大脑建立更复杂、更多的神经联系,这需要右半球的参与,而音乐性质这些较为理性的内容就需要左半球去感知。当孩子处于音乐活动中时,左右脑在同时运作,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大脑的健康发育。

(三)培养良好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幼儿同样如此,但不同的是,幼儿依赖家长和教师,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许会使孩子喜出望外。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提高,在一个集体中会逐渐诞生竞争心理,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很多时候在音乐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十分高涨,表现为唱歌跳舞都十分积极。虽然孩子可能唱得不是很好,也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有效保持孩子的热情,会使孩子在音乐教学中更专注,进而培养出良好的情绪。但如果去批评,则会导致孩子产生惧怕心理,特别是在对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有错误认识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自卑、自闭等不健康心理。

三、建议

首先,对于年龄很小的幼儿,需要家长进行音乐启蒙,比如1~3岁左右的幼儿,家长可以播放一些简短、旋律鲜明,悦耳的音乐给孩子听,也可以哼唱一些简单、活泼、轻快的曲调,促进幼儿产生对音乐的基本感受。引导其产生情绪反应,为了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有节奏的运动如拍手、屈膝等。还可以配合一些玩具在听音乐中活动起来,促进身心发育。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主要的音乐启蒙教育人变成了教师,可以采取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结合一些有趣活泼的情景,排除孩子的紧张感,引导孩子在音乐中学习、娱乐、游戏。

其次,要在启蒙教育中融入多种艺术形式,比如借助小公鸡等儿歌,结合美术,将歌曲和绘画结合起来。用色彩、线条表现歌曲内容,使音乐立体,这可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舞蹈,在音乐中翩翩起舞,调动孩子的身体,促进孩子成长。而对家长来说,则需要正确认识音乐启蒙教育,为孩子找培训班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拔苗助长,要配合好教育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通过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最后,打造游戏音乐课堂,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方法,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本身是天真的,拥有很多奇思妙想,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展开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孩子即兴表演。通过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孩子得到音乐教育,获得成长。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的听觉器官发育早,跟随音乐的节奏摇摆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均应该重视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排除错误认识,力求在音乐启蒙教育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文4

一、钢琴启蒙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孩子成为了很多家庭唯一的寄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习各种艺术特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天赋与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甚至有些家长存在攀比的心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孩子更显得优秀,逼着孩子长期进行钢琴练习,这样一来,让本来就辛苦的钢琴练习变得更加无趣,使得孩子们对钢琴更加没有热情,启蒙教育也就变得急功近利,甚至可能影响孩子后期性格的变化。

另一方面来看,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由于需要长期的钢琴练习,但是受孩子年龄特点的影响,在弹奏钢琴时很容易出现姿势错误的现象。在练习钢琴时,由于孩子的身高不够,双脚很难落地,为了保持自身的平衡,许多人会习惯性的用手扶着钢琴,这样一来弹奏时的姿势就出现了错误。时间久了之后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

此外,启蒙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兴趣培养。如今很多钢琴老师在教学时往往不太在乎孩子的天赋问题,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是幼儿很难自己产生对钢琴的兴趣,而且钢琴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乐器,短期的培养很难看到实际的效果。所以启蒙教育在最开始很难看到效果,时间长了很容易给幼儿留下枯燥无味的印象,在心理上让启蒙教育变成了被动学习,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形势下钢琴启蒙的发展要求

新形势下的钢琴启蒙教育要解决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钢琴启蒙教育与学生发展联系更加紧密,而不是忽略儿童启蒙的重要性。新形势下钢琴教育要求突出学生艺术与心灵的交流,练习曲目只是开发智力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应该注意到儿童个体的发展,给孩子适当的休息和鼓励,用兴趣指导儿童进行钢琴练习。

(一)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幼儿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只有以兴趣为教学导线,通过兴趣的培养来促进儿童对音乐以及美感的培养。让儿童将钢琴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事情,这样才能起到启蒙教育的作用,才能通过钢琴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进行钢琴启蒙教育时,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各个音符代表的节奏。结合动画片的效果让幼儿了解音符的变化。也可以教幼儿弹奏简单的儿歌或者是动画片主题曲,结合动画的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或者让他们进行演奏,给幼儿适当的鼓励,孩子们都是需要被安慰和鼓励的,通过动画的影响让他们在钢琴练习中能够参与到动画中,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来弹奏钢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启蒙的真正目的就是激发孩子身体中的潜能,而兴趣性的钢琴启蒙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跟着音乐想象场景,并利用钢琴来表现场景,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

有心里学家认为:“愉悦,是儿童最初的美感本能”。音乐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在儿童在耳濡目染中进入到音乐的氛围中来,并在音乐中感受另一种美的存在,也就是说,让儿童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下学习钢琴,能够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兴趣。再加上优美欢乐的曲目联系,也有周培养儿童的心境,让他们保持一种愉快美好的心情。在平常的钢琴启蒙教学中,可以刻意让儿童多听一听优美欢乐的曲子,固定练习钢琴的时间,通过规律性的学习,能够保持儿童练习的稳定性,让他们能培养起自己的认知能力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三)适当的肯定与表扬

另一方面来看,儿童都具有渴望引起关注的被人肯定的心理。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学会认真的聆听孩子的弹奏,并给他们适当的鼓励。亲切和蔼的感情能够让儿童产生那个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也能够让他们更有认真练习钢琴的热情。如果儿童长期压抑的独自练习钢琴很容易封闭自己的内心,变得孤独沉默,因此,家长和老师能够参与到儿童的练习中,并给他们鼓励表扬,将促进儿童积极的心理状况的发展。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文5

一、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职业启蒙教育”原本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词,相似的概念多见于“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生涯指导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所以有必要从分析“启蒙”、“职业启蒙”的概念开始探索“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一)关于“启蒙”

“启蒙”一词在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早在元代刘壎的《隐居通议•论悟二》就有记载,“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朝龚自珍在其《哭郑八丈》诗中也提及“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橙曰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其意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启蒙”包含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对教育内容和程度的要求低。第二,实施的对象年龄低。第三,有改变偏见和纠错的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它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潜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儿童在接受新理论时还无法通过大量实践来证明新知识的科学性,只能通过直接告知的方式使他们记住某种定律,这种省略证明过程的传导方法便是为人所常用的启蒙教育。古往今来,各种案例已足够证明,接受过启蒙教育的孩子比未受过启蒙教育的孩子,在接下来的人生历程中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二)关于“职业启蒙”

在“启蒙”前加上“职业”是对启蒙内容在范畴上的限定。纵观国内外关于职业启蒙的研究,多是基于如下四个路径。一是从“职业生涯指导”的理论出发,将职业启蒙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职业探索。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以美国学者最为突出,包括舒伯的“五阶段”说:职业成长阶段、职业探索阶段、职业确立阶段、职业维持阶段、职业衰退阶段;金斯伯格的“三阶段”说: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施恩的“九阶段”说等等,他们认为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内容和重点有所区别,但职业探索往往在成年之前已经进行。二是认为职业启蒙等同于职业意识的培养,这种职业意识包括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主体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主体意识与职业的统合。该观点认为儿童职业意识启蒙的重点是对自己与未来职业匹配度的把握。三是从劳动技能的习得出发,以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为代表,强调一方面要将劳技课作为一门独立科目,另一方面要在其他科目中贯彻劳作精神,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四是从职业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启蒙的内容应涵盖五点:让儿童产生劳动是光荣的情愫;让儿童树立起职业无贵贱的意识;让儿童学会与人相处的能力;让儿童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让儿童具备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力。

(三)关于“职业启蒙教育”

通过以上对“启蒙教育”和“职业启蒙”的认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概念,即职业启蒙教育是以青少年儿童为实施对象,从培养职业思维能力出发,从对职业特征的描述、对职业类型的判断、对职业技能的习得、职业规范的养成、职业道路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智力改造。具体分析可建构出以下职业启蒙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在时间维度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学说可知,3-12岁儿童的任务是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而12-16岁青少年则是发展自我的同一性。所以职业启蒙教育应以3-16岁之间的幼儿、中小学生为实施对象,帮助青少年儿童顺利通过这两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人生特殊任务,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在内容上,主要是以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为主,这种教育活动能引导学生从对“自我”的认识转化为对“职业”的认识,帮助他们经历职业感受、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几个阶段,达到沟通职业态度与职业行动的目的。职业感受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能产生规划未来的意识;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阶段的目标是了解职业的意义,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正确意识,并能洞察自己的性格、兴趣以及特长;职业探索阶段的目标是根据自己总结的价值观形成初步的《职业清单》并开始付诸行动;职业规划阶段的目标是针对职业目标进行通道设计并能持续不断地总结探索。每个阶段不是单方向的进行,而是以循环上升的方式进行。这一过程具有筛选功能,可以帮助个体提炼职业目标,过滤掉不合理的职业导向,从而聚焦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职业启蒙教育需在儿童阶段开始,作为漫长职业道路的职业预备期。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职业”两字的表层意思,而是需要从更深层次地考虑,通过“职业”的开展而赋予人的社会性,让孩子更清晰地知道如何才能更真实地投入到社会中生活。在实施方式上,职业启蒙教育是通过职业体验、职业角色扮演等进行开展的,与各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家长、学校、社区等组织联合起来,利用相互的作用优势,整合社会组织资源,通过游戏、小组课程、实践体验等方式帮助儿童了解自己、认识职业世界,增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建设,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建设。

二、当前我国发展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诉求与意义

在国家重新燃起对职业教育的热情时,职业启蒙教育似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它不论是对社会发展、学生个人成长,还是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启蒙教育是合理分配社会劳动资源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最难就业季”频频成为夺人眼球的新闻标题。媒体调查发现,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职业岗位变化,另一方面则在于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普通工作。而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还没有从精英化定位向大众化转变,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虽然不能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一棒子打死,但不可否认这种指导一方面是应急性的,另一方面是技巧性的,有临时抱佛脚之嫌,显然不是万全之策。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改变其就业观念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不同时期就业观念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如果能在教育启蒙阶段形成基本的职业意识,辅以职业技能,就能为将来的生存与发展未雨绸缪,让他们对将来的职业选择有更确切的倾向性、更合理的匹配性、更充分的适应性。学生接受职业启蒙教育后,合理地评估自身价值,就会避免好高骛远,对各行各业都秉持尊重的态度,对社会分工有正确的认识,便不会觉得自己屈就了某项工作。因此,职业启蒙教育能从一定程度上调整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人才和劳动力配置,从而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失衡、职业偏见等社会问题。

(二)职业启蒙教育是合乎个体身心发展的理性需要

教育最朴质的目的在于让人生活的更好,脱胎于教育母体的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培养在职业世界中更完满的职业人。“教育若不能授予学生谋生的技能,他们连生存和物质生活都保障不了,何谈对知识、道德和审美等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此乃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者黄炎培先生所言,他想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中的人,需要生存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的统一,而生存性需求是发展性需求的基础。据此,在青少年儿童阶段就教以部分生存技能,强调谋生意识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经济智能化发展的社会,普通人要想在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的职位变迁洪流中游刃有余,还必须具备除了适应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之外的职场应变力。职业启蒙教育便是这样应需而生的一种教育,它能教予青少年儿童专业技能以外的涉及到职业情境的处理能力。另外需加以说明的是,在青少年儿童时期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一方面,儿童的生理上需要进行适宜的体力劳动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上集体意识和自我认同感逐渐增强,在这一阶段围绕职业生活所需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对儿童进行熏陶,能增强他们对职业相关知识的获取效果,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普适性能力。

(三)职业启蒙教育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

根据国家十二五中长期规划发展纲要的指导精神,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实现内部各级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外部两种教育类型的多元立交。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应具有自我延展性。在确保中、高职规模合理的情况下,“一方面向上延伸,包容职业准备教育层次以后的职业继续教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广泛性需要,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建立职业准备教育层次以前的职业启蒙教育,以供给个体发展的普适性需要”。因此,在学生接受教育伊始给予职业启蒙指导,贯通职业教育这条轨道,而不是在普通教育升学之路行不通的情况下才“出轨”到职业教育。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仅实现从中职到高职再到与本科的衔接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能够融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高职到本科的衔接问题,认为职业教育高移是一种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的做法。然而,对于是否把职业启蒙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战略中来,我们还没看到多少顶层设计。笔者认为,开展职后技能提升培训,比职前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因此,不如将受众面更广的职业启蒙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另外,从社会评价角度来看,倘若中专、技校里的生源曾受过职业启蒙教育,他们以成为高级技工为荣,自发选择在职校里开拓人生道路而非被普高普本所淘汰,那么职校生的身份还会被低看吗?如此,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反作用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由来已久,但职业启蒙教育一直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状况显现为:

(一)萌芽早,整体规划起步较晚

梳理我国职业启蒙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就有黄炎培等有志之士以“职教救国”的口号来开启民智,他们从1919年开始以《教育与职业》为平台,撰文介绍西方职业指导的理论与经验,并对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迫切性加以论证。1924年,中华职教社先后在上海、南京、济南、武汉等地举办宣讲会,对中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方面的指导。他们为职业教育的推广四处奔走相告,为职业科在《壬戌学制》中占有一席之地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在政局动荡的1918—1925年,全国职业教育机构逆势而上,从531个增加到1695个。民众的职业意识慢慢苏醒,但民间宣传的受众仍是小范围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并经历了四大阶段,分别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化、思想政治教育倾向化、与生产劳动结合密切化、被素质教育肯定化为几个阶段的特点。然而在1988年9月20日,国家教委印发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改革)》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适当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我们可以窥见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劳技教育并不是等同的范畴,它受到的重视也不如劳动技术教育,但我们可将其视作职业启蒙教育的一种雏形。我国第一次将职业启蒙教育(或称职业指导)以比较正式的形式提出是在1994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而国外早已将职业启蒙教育明确立法并普及。如英国,在二战后着力恢复社会生产,政府颁布《1944年教育法》,该法强调了在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中加设工业制图、木工等职业倾向明显的科目。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一直是学者研究的摹本。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把培养对象的范围拓移到1—12年级,企图将他们从“升学主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转而引向关注个人生计与未来发展的正道。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把学术学习和职业学习结合起来,目的是使高中阶段的学生能给自己规划一条职业道路。这项运动为中等教育和中等之后的教育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跨越迷茫的鸿沟,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二)实践中未形成长效机制

我国近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术研究并不少,而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东华大学曾对上海地区7所985、211高校的大学生做过调查,结果对于“自己树立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的问题,绝大多数给不出确定的答案。将近46%的学生对就业成才目标方向感到很迷茫,只有18%的学生能明晰自己的目标选择。我国的职业启蒙或职业指导几乎都是在大学才开展,少之又少地见于中学阶段或者小学阶段,且课程很少作为必修课,更无法谈及统一的教育要求。反观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人生各个阶段都有强调。从幼儿园开始,到义务教育再到高等教育一直延伸到继续教育,其生涯教育的理念与终身教育保持一致。如美国,其1989年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对小学生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有明确表述。初中的要求比之小学时更注重与职业世界的联系,如在“对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工作与社会的关系”和“对职业规划的过程”这三项上,从“认识”的要求提升到“理解”的要求。邻国日本也注重各个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连贯性,在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上,以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为线索呈现出明显的递进性。在大学之前就进行的职业启蒙教育,能为其后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留下继续深入和变化的空间。此外,发达国家的职业启蒙教育社会配合程度高,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有慈善机构捐赠,有企业与之订立发展合同等多种方式以促使学校提高竞争力。而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局限于学校老师教的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理论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单一的教育方式使职业启蒙教育课流于形式,无法落实便也无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启蒙教育体制。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在国内研究并实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还不多,仅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探索。而和我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的美国,在1974年已有9个州通过了实施“生计教育”的法案,有42个州已采取措施推行“生计教育”。英国也于2009年10月推行职业指导计划,率先在曼彻斯特、普利茅斯、约克等7个地区的38所试点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政策设计者可能出于这样一种考虑:认为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其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所以一直未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或普及职业启蒙教育。

四、我国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路径

职业启蒙教育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分阶段、多视角、全方位地加以探索,特别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形成三大合力,为职业启蒙教育的顺利开展推波助澜。

(一)政府方面

1.政府政策引领任何制度的改革与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尽完善,民间公益组织相对稚嫩,绝大多数较重要的机构设置及其专业、行业权威的形成与认可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职业启蒙教育推进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体系和行政力量可以提升社会机构的社会认同度。一方面可将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服务经费纳入社会工作财政支持范围,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扶持资金投向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扶持或引进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单位设立服务基地,配备服务标识和必要工作设施。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接受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服务提供便利条件。职业启蒙教育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发现并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职业倾向的教育活动。美国已经通过法律法规、课程设置、特殊节假日和心理分析等方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完善职业启蒙教育,其经验对发展我国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美国,一些学校定期设立“职业日”。“职业日”那天,校方请各行各业的人到学校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如有警察、律师、营销员、消防队员、拍卖师、运动员等等。学生们学到的并不是什么职业能赚多少钱,而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2015年5月国务院要求设立的第一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对职业启蒙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风向标。总之,政府需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使一定范围内的人、财、物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财政经费支持教育改革离不开经费,职业启蒙教育若要行之有效,必然需要一定的经费作支撑。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均由各地政府负担,只向学生收取一定的书本费,通常不会有剩余教育经费来支持职业启蒙教育。因此,政府需要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进行系统规划,增拨教育经费以使教育投入更加合理、平等。美国在教育投入上花重金,1971年,联邦教育总署拨款900万美元,资助各州进行“生计教育”实验;1973年又拨款1.68亿美元推广“生计教育”实验;1977年美国国会众议院还专门通过了一个“生计教育”五年计划,并拨款4亿美元支持其实施。得益于政府的财政助力,美国的“生计教育”项目实施起来才得心应手,教学设施得以完善,各种形式的教科书得以顺利出版,教职人员待遇提高教学热情高涨。

3.法律法规保障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体制相对完善的背后,多有着比较健全的法律做保障。例如,日本的《学习纲要指导》,美国的《从学校到就业法案》,瑞士的《联邦职业和专业教育及培训法》。通过立法,能明确职业启蒙教育的地位、政府的责任;明确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范围和条件保障;明确职业启蒙从业人员的资质;明确职业启蒙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等。同时,将职业启蒙教育立法也是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得以铺张开和得以操作化的捷径之选。

(二)学校方面

1.学校课程改革课程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育人质量保障的前提。课程设计与开发最基本的五个要素是课程目标、内容、媒介、活动、评价。首先,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学生的天赋、兴趣出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职业世界,增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建设,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其次,以职业兴趣激发、职业动机培养、职业技能体验、职业规划指导等几方面划分模块设置课程。再次,善于借助职业测评工具,从提升学生的生活职业技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和媒体技术三大方面来开发课程。最后,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请社会各界人士开展讲座,以各行业出彩人士事迹为题材,对学生形成职业精神的震撼;通过利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等媒介的宣传,使学生沉浸在职业启蒙教育的良好氛围之中。

2.教师课堂贯彻课程的几大要素需要通过老师的教学设计加以糅合。首先,教师在教好专门课程的同时要承担“职业咨询师”的角色,向学生普及相关联的职业类别。如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自己还可以选择从事编辑、主持人、作家这样的职业;数学老师可以向同学介绍金融类相关职业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化学老师可以向同学介绍食品加工行业或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前途。以此为学生创造对职业感知的机会,使其早期便能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利弊权衡。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兴趣挖掘。一个只知道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潜力,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闪光点的老师,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悲哀。老师可以留心平时的黑板报是哪些同学在做,然后推荐他们以后从事广告设计之类的职业。而不要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认知,即分数高的去学理科,另一些不得已的选择文科,再剩一批为了高考走捷径而读了艺术。再次,在具体的教学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围绕职业这一主题,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传授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都切身参与到职业普及的过程中来,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活动形式可以是话剧、演讲、辩论等,通过学生表现出的职业倾向加以总结,鼓励他们走自己向往的职业之路。

(三)社会方面

1.家长更新观念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阶段性的,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终身的。学前教育大师福禄贝尔在谈到儿童时期的教育时曾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妨说是在母亲手中。”儿童从被父母生育到被养育,每一阶段的智力唤醒与道德观念都以父母为学习摹本。父母要秉着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观念帮助孩子从兴趣、性格、特长等不同方面探求与之相匹配的职业。不要总是信手拈来老一套的说辞,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某些职业的排斥;也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与自己家的孩子相提并论,要注重对孩子职业意识的日常引导,让他们懂得“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比如,本身就有职业身份的父母可以与孩子交流自己的职业特点、福利待遇、工作感悟,尽早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此外,新闻媒体等报道的职业信息也可以让孩子去关注,从生活点滴处培养起他们对职业信息的搜集本领。这样既是对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也是让孩子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的途径。

小孩子国学启蒙教育范文6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