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经济发展范例6篇

城区经济发展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1

作为经济区的核心和重心,同时也是增长极的城市对周围地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通常把城市间的相互引力作为衡量影响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把它作为经济区划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由空间相互作用原理产生的引力模型来量化计算城市经济空间联系强度,它是根据距离衰减原理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构造出来的一个模型,其公式为。式中:Pi、Pj分别为i、j城市的总人口;Gi、Gj分别为i、j城市的经济规模(用GDP总量衡量);Dij为i、j城市之间的交通距离;Rij为i、j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引力模型只考虑了影响空间相互作用的少数因子,仅能粗略地估算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即以人口和GDP作为城市质量的度量方法显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完全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全貌,因为城市发展程度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决定的。事实上,目前许多研究中已经注意到区域综合发展质量评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城市的综合发展质量。此外,对模型建立过程中城市间距离问题的确定,起初很多学者简单地使用直线距离,但随着道路网络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简单地采用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标准,就会出现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在交通便捷的地方,道路直线距离已不具备可比性,因此本文用两地间到达的最短的时间距离进行代替。式中,Rij代表两个区域间的空间经济吸引力;Mi、Mj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的“质量”,代替人们常用的人口与GDP的乘积来衡量区域城市发展的质量;Dij表示两区域间到达的最短时间距离,本文采用google地图软件测度两城市间的时间距离;k为经济引力系数,为简便起见,本文取k=1。本文借鉴已有参考文献有关城市发展质量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指标[15-17],以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原则,将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教育水平等4个维度和24个指标(见表1)。

二、城市经济空间联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构建的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江西省2012年的指标数据为分析对象。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2013》,部分指标数据经过整理而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一)城市质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变量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的多元统计方法。一般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后计算其R阵、R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根据主成分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最后合成计算各主成分得到综合评价值。利用SPSS软件对所选择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教育水平各评价维度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SPSS分析软件的因子分析功能对表2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矩阵,见表3。如表3所示,方差贡献率累计是85.920%,根据累计贡献率需大于85%的原则,提取第一主成分F作为新的变量指标来计算各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由此,计算出江西省各个城市的城市质量,见表4.

(二)江西省城市联系度的测算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根据Google地图搜索得出城市间到达的最短时间距离,见表5。

(三)结果分析从城市质量计算结果(表4)可以看出,江西省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发展状况差距较大,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群中的要素基本流向了南昌市、九江市和赣州市,它们的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区内其他城市,其中以南昌最为明显。另外与前人简单以人口和GDP等指标进行测量相比,从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采取指标进行测量,其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更加真实反映了江西省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从城市经济联系结果(表6)中可以看出,以南昌作为核心城市而言,其对九江、抚州、新余、鹰潭的吸引力最大,这几个城市可以被看成一个以南昌为首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作为赣南的赣州,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高,但是它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却很有限,仅对周边城市吉安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大。处于赣西的宜春、萍乡、新余三市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城市质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对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也较为有限。从城市经济联系结果也可看出。以时间距离来代替直线距离,更能反映当前的交通发展现状,其结果也更加直观[21]。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2011年10月,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战略,江西省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大力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区域发展升级新格局。然而,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江西省依托两大国家战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江西省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以南昌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中心空间结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仍然不够紧密,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完善江西省的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动昌九一体化建设南昌与九江城市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要实现龙头昂起,进一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必须要做强南昌,做大九江,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方面要重点推进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其经济发展质量以及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度都较高,所以应积极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积极推进南昌大都市区建设,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南昌对省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与南昌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九江,应积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充分发挥门户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把九江建成具有鲜明赣文化特色的赣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总的来说,要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两地应进行规划统筹,实现规划上的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接轨,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结构推动双方产业调整,实现产业的互补对接、积极推进金融、通讯、公共交通一体化;实现服务一体化,最终实现昌九同城效应。

(二)积极支持赣东、赣西区域发展从城市发展质量和联系度来说,赣东、赣西地区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城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应以沪昆线为驱动轴,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优化两翼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具体来说,应根据两翼地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来推动各个区域的发展。处于赣东地区的鹰潭市可依托龙虎山这一世界自然遗产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另外国内最大、世界第三的江铜冶炼基地落户鹰潭有利于该地区打造“世界铜都”和相关产业的物流节点;上饶市光伏、光学、先进装备制造业相较于江西其他地区基础比较好,可以发展成江西整个地区发展这些产业的基地;景德镇市作为“世界瓷都”享誉海内外,依托该产业可以进一步发展瓷文化旅游观光等等。另外,应加快推进昌抚一体化进程,推动抚州的发展,同时实现南昌乃至江西省与海西经济区的无缝对接,承接东部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享受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溢出效应。对于赣西地区,从萍乡、新余、宜春三市的经济联系度可以看出,三市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应推进新余、宜春、萍乡的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发展,加快打造钢铁、新能源、新材料、锂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板块,另外拓宽西部城市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合作对接,真正实现两翼齐飞,促进江西省内的均衡发展。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会展经济;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11

会展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大型展会的举办通常需要城市经济发达、特色鲜明,能提供完备的交通及基础设施,还应具备成熟的第三产业以提供服务。会展业被称作城市面包,它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十分巨大。以杭州G20峰会为例,整个峰会举办过程中,杭州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提高了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区域会展活动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及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城市作为会展活动的举办地,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可以聚集区域优势资源,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1 城市为区域会展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没有城市经济的支撑,不可能催生会展经济的出现。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发展好会展业。一个城市需要为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诸如资源条件、产业条件、区位条件等基础条件,适时适当地促进区域会展业的发展。一个城市需要具备如下的必要条件。

1.1 独特的资源和环境

城市需要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文化底蕴,旅游城市的吸引力比其它城市要大得多,比如中国的会展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其次,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必须考虑在内,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的城市也是吸引力之一,诸如杭州、厦门等城市均具有这样的特点。

1.2 便利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区位及交通优势是一个城市会展发展的关键因素。会展是一个涉及信息流和物流的交换流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城市提供发达的交通才能实现。假设一个城市的可进入性较差,则不利于会展展品的运输及信息的传递,影响会展活动的举办及规模的扩大。诸如香港、新加坡这种城市就是典型的因具有发达的交通及明显的区位优势,不断发展起来的会展城市。

1.3 区域优势产业和市场条件

会展活动主题的选定和当地区域优势产业及市场条件密切相关,城市若具备区域优势产业及较大的市场规模,依托此优势的展会活动才能具备号召力,吸引参展商和观众前来参展,最终发展成品牌展会。

1.4 齐全的设施

展会的成功举办需要城市提供全面的设施,首先,大型展会的举办需要大型场馆,另外,还需要场馆具备完善的相关配套设施,如停车场、购物中心、酒店、会议中心等,齐全的设施才能保证会展活动的成功进行。

1.5 发达的第三产业

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与会展相关的各项服务,如旅游、餐饮、住宿、物流、广告等,均属于服务业,会展的成功开展离不开这些服务的提供,服务提供质量的好坏对于展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城市正是因为能提供优良的服务而得名,如美国的奥兰多就是如此,所有的接待人员都经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办事果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因此,中国的城市需要借鉴这一发展模式,培养一流的服务接待能力,才能承接一些全国性的大型展会。

2 区域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区域会展本身是一个具有较大利润的行业,其利润率基本能达到20%以上,利润率远超其它传统行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许多国际知名的会展城市通过发展展会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如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我国的城市也应该把握住这一机遇,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另外,会展活动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据统计,发达国家的会展活动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1单位的会展收入可以带来9倍的社会收入,会展活动可以拉动诸如旅游、交通、物流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增长,还可以间接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优势产业的进步,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既可以聚集区域优势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可以产生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2.2 拉动就业

会展业作为服务业,在举办期间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比如策划、设计、翻译、礼仪、宣传人员等,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例如出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大城市来说,发展会展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2.3 促进城市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会展业的集聚性很强,大量的物流、人流需要城市提供足量的基础设施,具备较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会展经济的发展一定会促进中心城市的腾飞。而城市的市政建设越完善,服务和管理水平越高,则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极化作用就越强。尤其是大型国际展会、如奥运会、世界杯、世博会等规模宏大的会展和赛事活动,更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实力、环境、服务设施、交通和服务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挑战,举办者在取得会展活动举办权之后,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政建设的完善,对相应的从业人员及市民进行培训,从而为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如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就是一个典范。要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努力保持会展业和城市发展的双赢格局。

2.4 促进知识、技术、文化交流

展会是一个平台,新产品和技术通常会在展会上展出,借以推广,如第一届世博会展出的大多都是新型的工业品,当然,各国的特色产品也是展出的重要一部分,如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很多发明,如电话机、飞机等,都是因为在展会上展出而得名。当代新的VR技术也是因在展会上展出,得出了大众的熟知。

另外,国际性展会会带来文化的交融。会展文化根植于城市文化之中,是对举办城市文化的凸显,具有极强的城市特色,同时,会展文化还将其它参展商国家的文化汇聚在一起,外来的文化会给城市带来一些新的灵感,通过不断的沟通,使得城市文化不断发展,形成全球性的视角,培育独特的城市魅力。

2.5 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会展作为城市的窗口,可以有效地宣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国际上把有没有召开过国际展会作为评判这个城市是否为国际知名城市的重要标准。以杭州G20峰会为例,通过举办国际会议,杭州向世人展示了其怡人的气候、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发达的城市建设、飞速的经济发展,充分展示了城市的风采,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宣传了城市特色,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因此,国际会展是最大、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像德国的汉诺威等国际上的很多城市,都依靠会展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总之,区域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没有城市,就失去了会展的立足点;没有会展活动,城市就失去了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区域会展与城市两者之间应该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因此,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产业优势确定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并借助会展这一方式进行有目的性的营销,使得这一定位深入人心;利用区域会展经济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成为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的集散中心,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又可以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把会展经济同城市开放相结合,会展活动目前越来越国际化,通过打造有知名度的国际品牌展会,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加强城市与世界的联系,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现代乡镇,2007,(02):33.39.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3

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城区经济发展潜力,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增强城区经济实力,提高城区经济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对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我省城区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区经济发展规律,完善城区经济管理职能,合理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空间,优化城区经济总体布局,调动城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激发城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城区产业结构升级,使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今后3年,全省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突出城区发展重点

服务业是城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取向。要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首要任务,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摆上优先发展位置,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落实。要童点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建设5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100个城区服务业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培育10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领军企业,形成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城区服务业发展格局。

工业产业集群是城区经济的发展引擎和支撑力量。要按照“总体做强、集群做大、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要求,紧跟世界技术创新潮流,重点发展以关键技术、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技术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及关联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世界级企业和国际品牌,做大做强100个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优势产业特色、集聚资金技术要素、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新型工业园区,促进城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增强城区对经济管理的能力

按照“合理划分事权、强化基层工作、明晰责权配置、事权财权对称、落实城区职责”的原则,赋予城区更多的经济发展管理职权。凡是应由城区管理的权限,应尽快到位;凡是能由城区管理的权限,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逐步到位,充分激发城区经济活力,建立更加富有效率和效能的体制机制。除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投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权由市政府统一管理外,可将其他涉及经济管理的权限,积极有序地通过多种方式授权城区管理,赋予城区相应的发展经济的自、决策权。建立并形成责权利相协调、管事与管人相衔接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地处偏远、相对独立的郊区,应当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权限。

四、拓展城区发展空间

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遵循“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域结构,理顺城区行政管理体制,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空间,增强城区功能,提升城区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改革发展振兴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聚发展、合理布局”的要求,增强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城区人口、户籍、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发挥城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功能。积极推进非集中连片、1万平方米以下的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等城区安居工程。

六、完善城区经济发展政策

从20*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8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城区给予专项补助,以后视省财政情况逐年增加。

为支持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省级财政相应增加社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专项资金。

七、强化城区经济发展责任

加快城区经济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各城区都要根据全省总体目标的要求,科学制定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要把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考核城区工作和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并强化严格规范的绩效考评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责任意识,形成真抓实干的责任导向,不断推进城区经济发展。

八、加强城区经济工作领导

建立和完善全省城区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制度,重点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总收入及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等主要经济指标,按季度和年度在全省进行通报。

建立准确反映城区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全面推行在地统计。城区政府要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尤其要加强城区服务业统计工作。

完善城区党委、政府对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协管职责。选择3至5个城区,探索垂直管理部门行政体制改革。垂直管理部门要建立向所在城区沟通汇报工作、列席相关会议等制度,干部调配任免、年度考核应征求所在城区党委、政府的评价意见。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05

推动低碳城市发展,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三五”期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自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借助区位和政策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2015年其人均GDP达到了54737元,是2008年的2.86倍,超过2015年全国人均GDP水平(49351元);2015年其城镇化率也提高到约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43元,正逐渐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区域。当前,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包括钢铁、化工等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特点的传统产业,其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因此造成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已不利于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合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改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借助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运用低碳技术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本文拟从2008-201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项污染指标分析入手,对比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展开论述,以期助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与长远发展。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成效及现状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结构的“资源化”和“重型化”现象对其节能减排目标的按期完成造成一定影响,经济区需要从工业治污、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方面寻求突破口,经济增长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转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低碳城市的发展。在我国的海湾中,北部湾水质优,与2014年相比,2015年北部湾水质不断好转,一、二类水质占比达98%;2015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85%;2016年防城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区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居全区首位,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同比提高5.3%;2016年1-11月,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南宁蓝”成为常态。

1.1“三废”排放状况

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也从2008年的26850万吨降至2014年的16055万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也增至72%,但是也要看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仍普遍不高。同时,北海主城区原有的191个雨污合流排放口,目前已消除135个,但仍有56个雨污合流排放口没有消除;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100%,水质为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增城镇污水收集管网150多公里,生活污水日处理量达7.38万吨;南宁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升至85万立方米/日,市区生活污水处理量在今年1至9月已达2.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21%,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6%,提前实现自治区要求的95%以上的考核目标。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由2008年的126404吨升至2014年的130079吨,用液化气人口也从2008年的4229000人降至2014年的2038800人,供气总量(人工、天然气)由2008年的2688万立方米升至2014年的12562万立方米,用气人口也从2008年的373300人升至1290100人,从占比率上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用气方式已经发生大幅转变,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8年的133600吨降至2014年的8138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为低碳城市的建设贡献很大力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4年的工业固w废物综合利用率也大幅增至98%,较2008年上涨了26%,对工业废物利用率普遍较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增至93.12%,北海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几乎达到100%的无污处理,钦州在生活垃圾无害化还没达到90%,防城港生活垃圾无害化也才刚达90%。

1.2建筑节能改造状况

“十二五”期间,广西重点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新建居住建筑节能178.6万吨标煤,新建公共建筑节能169.4万吨标煤,既有公共建筑建造节能17万吨标煤,节能型照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70万吨标煤,相当于节电130.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4万吨;新建绿色建筑146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12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64.9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值,但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69万平方米,较规划目标值还差11万平方米,其他民用建筑改造12.1万平方米,刚完成规划的60%。“十二五”期末,广西21个设市城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均完成了“限粘”任务(“限粘”是指限制使用粘土制品的墙体材料),有68个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完成了“禁实”任务(“禁实”是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心页岩砖);提前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任务,全区共关停淘汰762家落后烧结类墙材生产企业、25家蒸压灰砂实心砖生产企业、52家年单机单班在2.5万立方米及以下的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折算共淘汰117.5亿块标准砖,实现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的目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墙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3植被绿化状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绿地面积由2008年的37899公顷升至2014年的6838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由2008年的10477公顷增至2014年的21202公顷,占广西整体的绿化覆盖面积比也由2008年的42%升至2014年的49%,平均每公顷绿地日可以吸收1.767吨二氧化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4年植被绿化每日吸收二氧化碳量达到3.75万吨左右,年固碳能力为1349万吨二氧化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至39.26%,较2008年增长率增幅超过10%,2015年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森林覆盖率年超过50%,自然碳汇作用明显,但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其中防城港不断压缩围填海总量,增加生态保护空间,扩增红树林和海草床修复恢复工程,两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了26公顷,红树林面积共达3000多公顷,海草床面积扩大至70多公顷。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驱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动力及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2.1新材料、新能源推动和环境污染压力

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产值占比依旧很大,其比重从高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防城港(73.1%)、钦州(51.9%)、北海(50%)、南宁(39.46%)。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动脉,新材料、新能源的利用,是影响城市实现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地理特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直处于能源不足状态,培育发展新动能,对钢铁、水泥、矿产、电力等高耗能、高排污工业部门进行能源技术创新改造,开发新材料,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产业,进而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在眉睫。同时要积极推动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逐步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与供应量,改变传统以燃煤为核心的产业链,使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建设增添新动力,并成为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2.2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的第二产业占比都较大,其中,南宁39.46%、钦州51.9%、防城港73.1%、北海50%;且较2008年,J州、防城港的第二产业占比还大幅上升,而北海虽有下降但依旧很高。需要将城市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经济效益差、占地大、密度低的工业企业转移至符合规划的工业聚集区,推动钢铁、煤炭、水泥、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发挥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更新改良生产设备等途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能耗,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好地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构建生态绿色宜居城市需要

一个生态绿色宜居的城市,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资金等,更好地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而低碳城市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发展条件、经济基础等积极打造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如2016年南宁市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其坚持“生态立市”,全面建设生态南宁、中国绿城,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水城”;北海市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打造“美丽北海・生态乡村”;钦州市定位于建设枢纽港,发展国际贸易;防城港主打工业发展,但防城港铁腕治污,对环境违法“零容忍”,对违规排放企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依规罚款,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积极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城市,更好地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

3结论及启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在“三废”排放、建筑节能改造、植被绿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同时由于受到新材料、新能源推动,环境污染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

发展需要,构建生态绿色宜居城市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更具急迫性。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首先,应最大化发挥各城市自身优势,明确低碳城市的发展方向,集中人才、技术和资金,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对外平台,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加大投资力度和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第三,要加强废弃资源的回收开发利用力度,继续推广绿色出行、绿色交通,改变出行方式,加大对新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普及低碳思想,对家庭新建节能建筑给予适当的节能补贴,推广太阳能的使用。第四,企业要创新生产技术,升级技术装备,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设备,在工业垃圾、污水排放处理上,严格要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董友涛.创建低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研究[J].经济论坛,2013,(1):5862.

[2]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20160408.

[3]南宁:“南宁蓝”成为常态[EB/OL].http://,20170207.

[4]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主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口整治细化方案的通知[EB/OL].http://,20160809.

[5]防城港空气质量两年连居全区之首[EB/OL].http://,20170208.

[6]中国南宁.1―9月我市污水处理率保持96%[EB/OL].http://,20151022.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5

从全国看,中心城市作为经济核心区和重要增长极,不仅对地区经济,而且对全国经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经济运行工作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为城市培育新的增长点,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中心城市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任重道远。经济运行工作常常要忙碌在第一线,经济运行系统的同志在大量的组织协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阶段更高的要求,还要不断地开展学习,从交流中吸取养分,学会用更加宏观的视角观察环境、判断走势。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这必将对做好各方面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做好中心城市的经济工作一定要反复学习,认真贯彻。就中央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言,经济运行系统的同志对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应该赋予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周边区域实现更大规模和更好的发展。中心城市一般都是我国现代工业的集中地,不仅是工业中心,也是商业、金融、教育中心,文化积淀丰厚,同外界联系也很广泛。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多数中心城市已将周边区域整合为统一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综合优势明显。加快中心城市的开发建设,可以大大拓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发展的后劲,提升发展的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形成所在区域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大都市。

第二,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实现新的飞跃。中心城市一般地处区域中心位置,与周边地区经济互补性强,资源、市场联系紧密。加快中心城市开发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形成经济核心区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三,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加快中心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将加速这一发展进程,使东部地区更有能力支持、推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形成东、中、西互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四,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心城市工业发达,商业活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才相对集中,是吸引外资,促进国际合作的最佳场所。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开放与开发,可以推动周边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扩大开放的新局面。

城区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统筹;经济区域化;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条件

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地区之间建立经济合作,通过政策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在经济上形成一定程度的联合体,实现经济领域内的跨区域发展的过程和模式。经济区域化发展是适应国际竞争、国内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城乡统筹是历史选择和现实的要求

城乡统筹是指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发展模式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发展关系可概为: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政府强制性的“以乡促城”,主要特征是:工业导向、城市偏向,强调农业除了解决基本的吃饭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积累。第二阶段:1978年-2000年市场导向下的“以乡促城”,主要特征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程度空前加强,在市场化趋使下,农村低廉的农产品、劳力、土地等资源纷纷流向城市,城市通过工业经济的低成本获得快速发展,但提供低成本资源的农村却由于传统体制遗留影响和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制而变得更加落后,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强。第三阶段:2000年-2012年,中央开始注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着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先后提出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种粮补贴、减免农业税、农机具补贴、免除学杂费等,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城乡差距拉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据统计: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由1988年的0.341到2000年的12年间扩大到0.417,超出国际警戒线;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距拉大,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结果表明,普通高中招生8303384人,其中城市学生2935470人,占总人数的35%,农村学生595318人,占总人数的7%,普通高中毕业生8237220人,其中,城市2903867人,占总毕业生数的35%,农村627150人,约占总毕业生数的8%;农村与城镇医疗保障水平差距大,城镇医疗保障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重从2004年至2007年一直维持在13%-17% 的范围内;而农村医疗保障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重从2004年至2007年一直维持在0.4%-3.1%之间。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到当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知,缩小城乡差距,实行城乡统筹既是历史选择也是现实要求。

3 实现经济区域化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关系

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城乡统筹指:在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发展思路的指引下,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使相邻村与村之间、城与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建立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相邻地区间互通交换,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

实现城乡统筹和经济区域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诚。其中实现城乡统筹,是实现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经济区域化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方式和途径。总而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城乡统筹为手段,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实行经济区域发展,在经济区域发展中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国有13亿多人口,农民就有8亿多,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区域化将是无源之水,实现农村发展,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是基础。

4 推动经济区域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措施

推动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既要总结传统经验,也要着眼当前地区、城乡各自特点,关注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4.1 打破条框思维,建立联动发展思维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自闭、孤立的特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严重,有时出现地区封锁,成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打破封闭,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联动性,对传统思维进行清算。在此过程中,要求必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提供引导和做好服务上来,并逐步完善市场统一、联动、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投资,有效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平衡,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基础。

4.2 实行区域互补,打造龙头产业

发挥区域互补优势,要求首先对各区域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找出互补的客观基础,这样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业、资源的整合,最终为打造跨区龙头产业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通过龙头产业带动地区联动发展。

就当前来看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如:我国东部地区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可以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利用中部地区区位优势和大宗农产品集中地的优势以及西部资源优势,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的协调下,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逐步提升中西部产业档次和水平。中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东部地区的支持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政策)推动下,在发展本身经济的同时,为东、中部提供资源支持,有效扩大对东、中部地区设备、材料、资本的需求。

4.3 改变传统农村经营,推进农村现代化

数千年来中国都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初级的农业形态带来的最多只能是解决温饱,而要实现富足则很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农业发展模式转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4.3.1 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3.2 通过产业化经营,把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产供销、贸工农、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4.3.3 把加快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

4.3.4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4.3.5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4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目前城乡人口素质差别较大,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的境况必须改变。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首要的是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是重视农村人才开发, 培养一大批有文化、 懂技术、 善经营、 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村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中的带头作用。 三是发挥农民工的作用,农民工是沟通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制定措施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同时又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样既可提升他们的素质,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也为农村带回技术、 信息和资金,为推动农村发展贡献力量。四是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发展,通过乡镇企业大批吸引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强农民市场观念,逐步打破封闭观念,在企业管理制度的激发和督促下,打造现代农民素质。

4.5 创新农村发展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城乡关系,必须创新制度建设。在制度创新方面,可作如下探索:

4.5.1 在保证农民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原则,改革试行土地流转政策,有序逐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经营向工厂化转变。

4.5.2 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优化投资环境,健全投资政策,增加农村吸引投资的魅力, 使城镇产业向农村转移。

4.5.3 加强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农村基本保障制度,有效解决农民小病不看,大病不敢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为农民致富奠定基础、增强信心,为点燃农村消费市场提供启动基础,实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