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例6篇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文1

   二、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

   三、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

   四、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集团公司XX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县XX年普法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为单行标题,如《推动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资源》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例如: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能否选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围绕支部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配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着力走好“选人”、“育人”、“用人”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3、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例如:

   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支部书记和班子整体作用的发挥。不少村支部书记提出“任职一届、致富一方”,也出现了一批“舍小家,顾大家”的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五、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回顾的理论性”,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事情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按内容可以分为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总结、季度总结等;按范围可分为个人总结、党支部(小组)总结、单位总结等;按总结的内容所涉及的面又可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共4页,当前第1页1

   

工作总结可不拘泥于"格式"和"框框",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括的:

   

(1)标题。总结的标题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

   单标题又可分为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

   公文式标题:单位名称十时限十总结内容十文称。如标题下或文末有单位署名,标题可省略单位名称等。

   文章式标题一般是直接标明总结的基本观点,常用于专题总结。

   双标题是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标题,一般正题用文章式标题;副题采用公文式标题,补充说明单位、时限、内容等。

   (2)基本情况。应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明在本总结所包括的期限内的工作根据、指导思想以及对工作成绩的评价等内容。它是工作总结的引言,便于把下面的内容引出来,只要很短的一段文字就行了。

   (3)工作回顾。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 "

   (4)经验教训。应从工作回顾中很自然地归纳提炼出采。一定要写得丰富、充实,并选用具体事例适当地展开议论。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论点,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5)结语部分。主要写明今后的打算,也只需写很短的一段话。写得长了,反而冲淡了主题。

   (6)总结正文写完以后,应该在正文的右下方(指横行文字),写上总结单位的名称和总结的年月日。

   写工作总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总结正文,有两种不同写法,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好。一种是以工作回顾连带谈及经验教训。基本上是按工作展开的程序和步骤,分段说明每个步骤和阶段的工作倚况,夹叙夹议地引出相应的经验教训。这样写,主要着眼于工作过程的回顾。

   另一种写法是总结经验教训为主,用工作回顾阐明经验教训。一般是先归纳和提炼出几条经验或教训,分别展开论述,把工作过程、工作办法、取得的成效等等穿插在里面写,使经验和教训看起来更加充实。但是这样写,整个工作回顾会被拆开来分别为阐明观点服务,显得零散。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在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中适当加以详述,使人对工作概貌有一个总的了解。

   (2)总结必须实事求是。事实要准确,不能报喜不报优,不要夸大其词。

   (3)总结的观点要正确。一定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观点正确,是总结能否站得住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光有正确的观点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够说明观点的丰富的素材和具体的内容,这样的总结人家就喜欢看,看后也能有所收获。

   (4)写总结文字要力求准确、生动、活泼。总结是概括实践,反映客观事物的,因此用词要确切。"总结要尽可能地多用群众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语言。写总结切忌年年老一套。

   (5)要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大量材料,各种类型的矛盾,要反复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本质特点、来龙去脉来论证其发展的趋势。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就是单位或个人把对某个问题调查的情况,向有关领导部门或群众报告。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目的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大量的情况和材料,然后作认真的分析研究,努力找出事物的本质,弄清它的发展规律,有根有据地写成的报告。

   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事、某一人、某一单位、某一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是揭示经验或揭露问题。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和矛盾的调查,某一事物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等。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写法不尽相同,大体情况是:

   (1)标题,主要有三种形式:

   公文式标题。一般由介词"关于"加调查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情况的调查报告》。也有的省略介词"关于"和文种,如《农民负担情况调查》。正副式标题。正题揭示调查报告中心思想,副题说明调查的事由或调查范围,并写明"调查报告"或"调查"字样。

   文章式标题。这类调查报告的标题比较灵活,标题中不写出"调查报告"或"调查"的字样。有的是概括出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如《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有的是采取提问的形式,如《这里的干群关系为什么这样好?》。

   (2)开头,各类调查报告的开头,主要有以下写法:

   第一,交代调查本身情况。包括调查的起因、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等。

   第二,交代调查对象情况。包括被调查者各方面的概况或有关自然情况等。

   第三,对全文内容作出概括。包括点出调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或主要经验等。共4页,当前第2页2

   当然,有些调查报告可能是某两种写法的结合。也有的调查报告没有开头语,在标题下面分几部分直接写下去。

   (3)主体,各类调查报告的主体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观点材料的组织;二是布局结构的安排。

   第一,观点材料的组织。写任何调查报告都要确立明确的观点,全篇要确立总观点,各个组成部分也要确立服从总观点的分观点。总观点应当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应当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社会现实的主流,应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教育意义。总观点要包容分观点,分观点要说明总观点。总观点和分观点都是从调查的材料中经过分析研究而得出的,但要根据总观点和分观点去组织材料,使材料为观点服务,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布局结构的安排。调查报告是文字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体,应当精心地安排好布局结构。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结构主要有:第一,横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分总关系、主从关系等,都应妥善安排。第二,纵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按调查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加以阐明。第三,综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安排是兼有横式、纵式的特点,相互结合地安排材料。

   (4)结尾,不同内容的调查报告,结尾的写法也不同,一般来说,有以下主要写法:

   第一,针对调查的内容,提出意见或深入研究的问题。对某些问题的调查,多以表明意见、建议作为结尾;对某些新生事物的调查,多是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结尾。

   第二,概括全文的基本思想,深化调查报告的主题。对某些方面基本情况调查,推广某些成熟的典型经验,多采取这种写法结尾。

   第三,补充式结尾。有些情况和问题,与调查报告的中心内容和主旨关系不大,在正文部分没有提及,但又需要讲清的,可以在结尾处附带加以补充说明。

   (5)落款。写明作者名称,如果是联合调查,亦应标明。在作者名称下面写清年月日。有些调查报告有附件,应在结尾处标明附件名称、份数。

   写调查报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深入群众,了解调查对象各方面的材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现实的,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为分析研究提供大量、可靠的事实依据。

   (2)要善于作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对掌握的大量材料作"去精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真面目,抓住它的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3)要选用切实、可靠的材料说明观点。调查报告所揭示的结论,必须通过对具体情况、具体事实作客观的叙述和分析很自然地得出。要善于用精确、充足的材料来说明观点。不能脱离材料空发议论;也不能只摆一大堆材料,而不提出明确的观点和结论。

   (4)调查报告的文字要朴素、明确、实在。要注意把说理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善于用简要的议论总结经验,阐明规律,说明政策。还要注意运用可靠的统计数字和群众语言来印证观点。

   关于调查报告的写法,由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写法也不完全一样。

   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是把先进集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或把犯错误党员干部、发生问题单位胡的情况加以综合整

理而写成的书面材料。整理典型材料的目的在于研究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典型材料应确实具有典型意义。

   典型材料包括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内容包括标题、正文两部分。包括单位或个人名称,典型事例的发展过程,典型事例的价值或意义,典型材料中的经验,以及有关编写者的批评、表扬、建议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先进典型材料的写法。先进典型材料又可分为先进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

   写作先进事迹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个人,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一是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如先进党支部、先进车间或科室,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等。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他们的先进事迹,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整理材料,不可能固定一个模式。一般来说,可大体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

   (1)要拟定恰当的标题。先进事迹材料的标题,有两部分内容必不可少,一是要写明先进个人姓名和先进集体的名称,使人一眼便看出是哪个人或哪个集体、哪个单位的先进事迹。二是要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例如《王××同志端正党风的先进事迹》、《关于评选张××同志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材料》、《关于评选××处党支部为省直机关先进党支部的材料》等o

   (2)正文。正文的开头,要写明先进个人的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是否党团员等。此外,还要写明有关单位准备授予他(她)什么荣誉称号,或给予哪种形式的奖励。对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要根据其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寥寥数语即应写明,不须用更多的文字。共4页,当前第3页3

   然后,要写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主要事迹。这部分内容是全篇材料的主体,要下功夫写好,关键是要写得既具体,又不繁琐;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动形象,又很实在。总之,就是要写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一看便可得出够得上先进的结论。比如,写一位端正党风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重写这位同志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先进事迹,在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中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又如,写一位搞改革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力写这位同志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的,已经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前后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在写这些先进事迹时,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的,都应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实来说明。必要时还可运用一些数字,以增强先进事迹材料的说服力。

   为了使先进事迹的内容眉目清晰、更加条理化,在文字表述上还可分成若干自然段来写,特别是对那些涉及较多方面的先进事迹材料,采取这种写法尤为必要。如果将各方面内容材料都混在一起,是不易写明的。在分段写时,最好在每段之前根据内容标出小标题,或以明确的观点加以概括,使标题或观点与内容浑然一体。

   最后,是先进事迹材料的署名。一般说,整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材料,都是以本级组织或上级组织的名义;是代表组织意见的。因此,材料整理完后,应经有关领导同志审定,以相应一级组织正式署名上报。这类材料不宜以个人名义署名。

   写作典型经验材料-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

   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9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选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文2

文章标题:先进女职工先典型事迹材料

梁丽同志自年担任向阳公路管理站会计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群众、为公司服务的宗旨,模范带领向阳公路管理站女职工开展大庆“二次创业”、“巾帼建功”、“家庭文化建设”、妇女参政议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提高素质,强化作风建设

多年来,她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自我加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结合工作实际,她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学习了市场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融汇贯通,提高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做到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通。工作中她做到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一班人中形成了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三是坚持廉洁勤政。作为班子成员,她能够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不向下面乱伸手。深入基层时,她注重了解妇女群众的愿望、疾苦,并尽职责所能帮助妇女解决实际问题。

二、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中,她坚持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三位交汇点为工作立足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开创了妇女工作的新局面。一是推动妇女全面参与经济发展。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联合涉农部门对农村妇女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了女农民技术员评选和“技术传递”活动,全市95以上的妇女掌握了3门以上实用技术。“村在绿中”活动中,组织妇女在房前屋后、村内空闲地、四旁栽植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速生杨。仅两个月时间,“村在绿中”活动普及到全市##个镇村,共栽植速生杨##万棵。深入抓好滚动扶贫工程。顺利实施了第一期第四轮及第二期第二轮的滚动工作。共滚动奶羊、兔等##只,扶持了##名贫困户。在企业女职工中开展了“巾帼建功”竞赛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立足岗位成才,加大了对女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女职工的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妇女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指导各级妇女组织对广大妇女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四有”、“四自”教育,开展了拥军优属、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禁赌扫黄、反对“xx功”等活动,陶冶了妇女情操。结合农村大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绿化美化活动,全市发展“四季常青、三季花开”的精品花村##个。大力普及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举办健身操培训班和“千人腰鼓表演”,全市村村都以妇女骨干为主体设立了巾帼文明队。为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市文明道德细则》,与市报社联合开展了“拥抱妈妈、关爱妈妈”有奖征文,开展了评选“十佳母亲”、“十佳父亲”及“爱书家庭”活动,评选出20名“十佳父(母)亲和10户“爱书家庭”。开展社会妈妈“虹桥拉手”活动,资助孤贫儿童##名。三是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协调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基本完成了纲要规划的各项指标。进一步完善特邀陪审制度。选聘了##名特邀陪审员,全年参与陪审重大侵害妇女儿童案件##起。成立了两个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组织。与市政法委、法院等##个部门共同成立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小组;与市法院、检察院等六部门共同成立了争创“优秀妇女维权岗”活动领导小组。为权益受到侵害且经济困难的妇女提供、代书等法律援助。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依法维权水平。四是全面加强妇联自身建设。指导建设了高标准的妇女之家,全市新上高标准的妇女之家#个,同时都配套了大众读书点,其中有5个读书点分别购买了新图书1000册。加大了经费基地建设力度,提出“用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经营妇女工作”,基层妇女组织开展了代办储蓄、保险业、种植、推销日用品等形式的创收活动,一年来,共创收经费##万元。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妇女干部,将一批年轻化、知识化、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的女干部充实到妇联队伍或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公开招考了##名##级以上女干部。市妇联有两名妇联干部分别提拔为副主席、副主任科员。有#名镇妇联主席提拔为副镇长,#名破格提拔为镇党委付书记,有#名妇联主席进入了党委班子,打破了以往部分妇联主席未进班子的历史,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妇联队伍的建设,推动了妇女工作的开展。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文3

在图书馆一般的参考咨询工作中,为读者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有关人物资料的查询,包括生卒年、籍贯、职务、经历和作品等;二是检索读者所需要的有关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的史料;三是提供有关书目文献的查阅与考证。特别是寻找已佚的文献,难度很大,假如能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年谱,就能事半功倍地做好参考咨询工作。

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年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年谱这一历史文献体裁始终为学界所重视。各朝各代均有人在修撰年谱。年谱在我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唐人的年谱情况不明,而宋人所编的年谱却不少。由于年谱的重要性,在中国古籍中它与方志、家谱一样,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最重要的文献源之一。

中国的历史著作大致有三种体载,即记事、编年、传记。在人物传记中,主要有记事和编年两种,记事的如二十五史中的记传类文字,可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编年体著作则是将一代历史按年月日顺序编成,可以孔子所著的《春秋》为代表,从鲁隐公元年始一直编了242年,这种编年体的方法被中国史家看重,在旧时学人的眼中,编年体著作地位低于纪传体,而真正能和司马迁《史记》相当的编年体著作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了,实际上该书是把前人的记传体改为编年体,从许多著作中汲取史料编纂而成。但此书偏重于历代臣君事迹,对许多文人不记,对非正统的事不记。另外“通鉴”一类的著作只在“通”不在“专”,尤其不能反映个人的详细情况。钱穆曾指出《资治通鉴》在年号记载上也有许多事例可以商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规范。[1]因此到宋代,反映一人生平活动大事的记载文体出现了,这就是年谱。年谱继承了编年体的传统,它是按传主的生平事迹以年月记事的一种体裁。清代史学家章实斋说:年谱之作,“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而已。”[2]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泽说:“余治史六十多年,深知年谱于史学研究之重要。早年尝读先贤年谱,常叹其考订事迹之祥,引经据典之专,排订年月之细,非它书能比。”[3]

由于年谱说明了文献资料源的所在,并且细心的去发掘文献上所没有记载的资料;而且年谱采用资料的丰富、考证的严密、选用的恰当,真正做到了考订事迹祥尽,引经据典专门,排订年月细微,是参考咨询的好工具。

年谱实是为人树碑立传的。年谱的写作当然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绝大多数的年谱都基本按此要求编写。编者在写作时,有事即载,无事即阙,有对写对,有错写错。但有些年谱往往带有强烈的褒贬意识,当然《春秋》一书里也有褒贬,只不过笔法不同,所谓“春秋笔法”一词即来源于此。

2 年谱是检索人物一生活动的简明档案,可以理清许多复杂的线索

2.1 年谱是图书馆进行历史人物参考咨询的最好工具书

年谱是历史人物一生的简明档案,有些年谱长编实际上就是个人资料的数据库,年谱为人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就一般意义上来说,年谱收集了有关个人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理清人物活动的许多线索。人物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更是弥足珍贵。而年谱对于人物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对于研究者来说,更显得重要。钱仲联先生说:“年谱是否精善,关键在于对材料是否“多方考信,祥瞻精确。”[4]大多数年谱都努力这样做了,给读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对于现当代人物,因为距离我们历史较近,在资料的考证与把握上,相对方便一些,而对前代人的资料特别是古人的事迹,收集起来就困难一些。所以钱仲联先生说,为当代人做年谱易,为前代人作年谱难。因为前代人时移世远,载籍或遗失,或彼此乖迕,必求多方考信,详瞻精确。”[5]例如盛宣怀是近代洋务运动中最为活跃的人,一生经历丰富,有关他的资料多而复杂,要作好有关盛宣怀的咨询工作,用他的年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例如夏东元先生编撰的《盛宣怀年谱长编》,就包含了以下三方面资料:一是盛宣怀的档案资料,俗称“盛档”,其中大多是盛氏的亲笔稿件,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盛宣怀一生;二是涉及盛宣怀的相关人物的资料,如李鸿章等一批洋务运动主要人物的材料,不下数千万字;三是政府机关团体有关材料。这些资料庞大而散乱,而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盛档,共几十万件,资料来源极其复杂,其中既有正规的官方文档类型,也有极不规范的民间文档类型。年谱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盛宣怀年谱长编》,“为学者和后来者提供比较重要的第一手原始资料。”[6]

年谱不但反映了一个人的最详细资料,同时还反映了一批与之相关人物的材料。还是以盛宣怀年谱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年谱不但收集了盛宣怀的资料,还收有许多与谱主相关人物的材料,反映了当时政经各界的情况,如郑观应与盛宣怀过从甚密,几乎所有有关盛宣怀经商的史料,皆涉及郑观应。这部《盛宣怀年谱长编》中即收入上百封郑观应未公开过的信函,此谱可谓是研究郑观应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史料。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文4

一、活动主题:“迎接党的,做好学生引路人”

二、活动内容:

1、抓好学习宣传,弘扬尊师传统

(1)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以“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为主题的教育宣传学习活动,并与宣传学习本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与党员“两学一做”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师,构建新时期尊师文化,使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长前景,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3)教师节当天组织师生收看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

2、组织庆祝表彰,树立教师标杆

(1)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拒绝有偿家教,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总体要求,评选表彰学校2017年度优秀教师,召开优秀教师座谈会;

(2)推荐莲城园丁、师德标兵、教育教学能手、优秀青年教师参加xx市、湘潭市第33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座谈会,接受上级表彰。

3、开展慰问走访,完善惠师措施

学校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利教惠师政策,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保证教师身心健康。重点关注教师中特殊人群,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4、落实强师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全面推进师德建设,探索开展教师宣誓等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学习黄大年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优秀教师典型,弘扬主旋律;同时加大对违反师德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教育引导教师不忘初心、潜心育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教师培养培训改革,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要深化教师准入、职称、评价、薪酬等方面改革,改进教师管理,激发教师活力。

三、工作安排

1、按要求认真做好相关人选的推荐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层层推选,并在校内进行公示。推荐到学校的优秀教师需填报《表彰奖励推荐审批表》(一式1份),于2017 年9月1日下班前交校长室;

2、推荐为上级的表彰奖励对象需填报《表彰奖励推荐审批表》(一式2份),并附20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一式2份),事迹材料须真实具体,文字简练。事迹材料标题统一用2号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字、A4纸打印。各学校推荐人选名单和材料务必于2017 年9月4日上午9:00之前报市教育局人监股(汇总名单需同时发送xx市教育局人事群。联系人:殴正清、熊立凯),逾期不予受理。。

3、上级走访慰问对象需填报《慰问对象个人信息登记表》(一式2份)。

4、学校优秀教师座谈会于9月8日召开,具体时间再行通知。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文5

全县庆“七一”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实施方案

今年是我县第二个项目建设年,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9周年来临之际,县委决定召开全县庆“七一”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重点表彰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项目建设、软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思想、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这对于展示新时期我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良好形象及在各项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实现“汪清发展、汪清富裕、汪清和谐”共同理想中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表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评选范围

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

二、表彰类型及范围

本次大会拟表彰先进党委10个,先进党支部(总支)55个,党务工作者3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

三、基本条件

表彰重点:要体现“五个突出”,即突出项目建设、突出软环境建设、突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宣传思想工作、突出新农村建设。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条件:应具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业绩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等条件,并在“五个突出”方面做出显著成绩。

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热爱和熟悉党务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能够结合全县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党务工作,并在“五个突出”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县委的重要决策,并在“五个突出”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其事迹突出、在全县或在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有较大影响,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好评。

四、推荐方式

采取自荐和部门推荐两种方式确定候选单位和个人。

(一)宣传发动(6月10日—6月11日)

县委成立全县评选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成员由县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督考办相关同志担任。下发《全县庆“七一”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实施方案》,并在汪建网上向社会公布,营造活动氛围。

(二)推荐人选(6月12日—6月16日)

各基层党委要结合项目建设、软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思想、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认真做好推荐工作,先进党支部按所属支部总数8%左右,优秀共产党员按党员总数1%左右掌握。推荐要经民主评选、征求意见、组织考核、党委会研究确定等过程,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推荐,必须征得其所居住社区或村党组织的意见;优秀基层党支部要征求所在党委的意见。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人选不交叉。(以上参照《吉林省委党内表彰暂行办法》)

须报送的材料包括:

1、基层党委的先进事迹(1000字)。

2、基层党支部先进事迹(1000字)。

3、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800字)。

4、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800字)。

5、相应的《推荐表》(附后)和《排序表》(附后)一式3份。

(以上材料须加盖本党委公章)

各基层党委于6月16日16:00点之前将上述材料报到县委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材料、软盘或电子邮件)。

联系电话:

e—mail:

(三)确定人选(6月17日—6月20日)

县委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推荐情况,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筛选后,报县委常委会研究批准。

(四)表彰奖励(6月27日)

召开全县庆“七一”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几点要求

1、各基层党委要将本次表彰作为近期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保质保量地完成推荐任务。要按照本《方案》相关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的推荐上报工作。

2、各项先进称号要向在全县项目建设、软环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思想、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倾斜;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应向基层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倾斜;推荐优秀共产党员,应向生产一线岗位倾斜。

3、各党委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评比和推荐工作。注重总结经验,树好典型,把推荐和宣传典型的过程作为激励先进、教育党员、促进工作的有效过程。为促进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奋发图强,以实际行动向建党87周年献 礼。

全县“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委副书记

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副组长:县纪检委副书记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委督考办常务副主任

成员: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县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

县委督考办一科科长

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员

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组织科。

第一书记典型事迹材料范文6

  一、素材与模仿

  《三国志演义》的素材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以及《后汉书》、《三国志平话》等史料和民间传说;《东周列国志》主要取材于《左传》、《史记》等20余部正史野乘,但两部小说有不少相似的故事 内容 或谋略描写。这既有列国故事对《三国志演义》的 影响 ,也有《东周列国志》对《三国志演义》的模仿。

  列国故事对《三国演义》的影响,首先是在史料方面。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出现相似的史料,而这种相似或多或少有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如《三国志》所叙“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他的“隆中对策”是效法管仲、乐毅和游士苏秦的。东汉末年,皇帝昏庸,群雄并起,与春秋战国颇有相似之处。后来三国鼎立,魏最强,吴、蜀俱弱,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联吴抗魏,合两弱以攻一强的大政方针。这正同管仲治齐,纠合众弱国以讨强楚的策略,也与乐毅联合赵、楚、魏、宋等五国之兵打败齐国,以及苏秦游说六国抗秦的策略颇为相似。当时借鉴列国经验,与诸葛亮所见略同而早于诸葛亮的,还有东吴的鲁肃,他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共抗曹操,鼎立江东。又如《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从董昭等建议迎献帝都许昌”,《诸葛亮传》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早有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假托王命”而谋大业。《左传·隐公九年》载“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后来又以周天子的名义,命齐、鲁等国助郑伐宋,开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河。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始终以“尊王”的旗帜为号令,终成霸业。从郑庄公到齐桓、晋文,再到汉末的曹操,“假托王命”作为一种谋略手段不断有所 发展 ,曹操则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型。这些都被罗贯中写进了小说。

  其次,《三国志演义》中有些虚构的故事情节,也可在列国史料中寻到故事的雏形。如《演义》卷十九描写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实则诸葛亮未摆空城计。有学者以《三国志》及裴注为据,认为三国时期的空城计或准空城计有:街亭失守时,王平所设的空寨计;赵云夺汉中时背汉水的空寨计;陈登在匡奇拒孙策的空城计等(95页)。如果寻其源头,《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就有空城计的雏形。楚“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子元曰:‘郑有人焉。’诸侯救郑,楚师夜遁”。再如《演义》卷十把黄盖“苦肉计”描写得惊心动魄,而史料仅载黄盖诈降曹操,未载苦肉计之事。但苦肉计的模特儿可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寻得:吴王阖闾要杀力敌万人的庆忌,伍子胥推荐了武士要离。要离为接近庆忌,请求吴王杀了他的妻子,然后诈以负罪出奔,投靠庆忌,后来刺死了庆忌。《三国志演义》中的苦肉计只是描写得更加纯熟而已。

  其它如《三国志演义》描写的先发制人、围师必阙、远交近攻、半济而击、美人计、韬光养晦、增灶减灶等计谋,在列国故事中都有成功的先例。《演义》中描写的假道伐虢、围魏救赵等计谋,本身就表明是借鉴列国故事。至于《演义》涉及的列国掌故,则比比皆是。可见列国故事不仅是《东周列国志》的题材来源,其中不少故事也是《三国志演义》的素材源头。

  冯梦龙虽然指责余邵鱼的《列国志传》“蹈袭《三国志(演义)》”,活套罗贯中的表现手法,但他辑演的《东周列国志》也留下了不少仿效的痕迹。如在情节构思上,第26回叙述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蹇叔后,公子絷假扮商人去宋国聘蹇叔,描写耕者庚歌之高雅,蹇叔居处的幽静,又有小童启门而迎,显然是模仿《三国志演义》描写刘备“三顾茅庐”而成。第69回“晏平仲巧辩服荆蛮”,描写晏子使楚,楚国君臣预设重重障碍,企图羞辱晏子一番,结果晏子挥洒自如,应答如流,加之冷嘲热讽,反使楚国君臣哭笑不是。这取材于《晏子春秋》,又模仿《三国》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场景描写而成。又如第76回描写伍子胥引吴军攻楚之麦城时,见村人牵驴磨麦,驴走磨转,麦屑纷纷而下,伍子胥遂悟出破麦城之计。这种讨谶之法,实为仿效《三国》中关羽罾口川活捉于禁的情节构思。

  《东周列国志》中的战争描写也有模仿《三国志演义》的。如第7回在《左传·隐公十一年》提供的素材1基础上,描写郑庄公校场阅兵,树蝥弧大旗,令有能手执大旗步履如常者拜为先锋,赐辂车一辆。明显有模仿《三国志演义》“曹操大宴铜雀台”中众将争夺锦红战袍的痕迹。其它如第87回,描写魏惠王遣人聘孙宾,鬼谷先生叫取黄菊一枝,为卜休咎,并授以锦囊一枚。这 自然 使人想起《三国》中诸葛亮向赵云等授锦囊妙计的故事描写。《东周列国志》虽然留下了这些模仿的痕迹,但除“锦囊计”和“磨麦计”稍有生硬之嫌外,其余都仿效得较为纯熟,比《列国志传》的模仿提高了很多。

  二、史实与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是颇难得到公认的,原因是难以把握其既不与史实相同又不能相违、既是小说又不能过多虚构的辩证关系。正如吴趼人在《两晋演义》第一回批语中说:“作小说难,作历史小说尤难。作历史小说而欲不失历史之真相尤难。作历史小说不失其真相,而欲其有趣味,尤难之尤难。”如果说《三国志演义》是虚实结合的典范性作品,那么《东周列国志》则是羽翼信史的代表小说。

  《三国志演义》的虚实结合,按蒋大器的说法是既“考诸国史”,又“留心损益”,按章学诚的 总结 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无论是“留心损益”,还是“七实三虚”,都只能是模糊测算而已,是无法作定量 分析 的。其实小说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关羽、周瑜、诸葛亮等,其 艺术 形象与历史原型的距离都是很难能用“三虚”去概括的。略而察之,《三国志演义》的艺术虚构有如下方式:

  其一,在史实的基础上展开虚构。如曹操杀吕伯奢、刘备三顾茅庐、关羽单刀会。

  其二,为使人物形象鲜明而移花接木。如张飞鞭督邮、关羽斩华雄、孔明草船借箭。

  其三,有材料来源(《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和金元时期大量搬演的三国戏)的加工虚构。罗贯中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如王允说貂蝉、云长五关斩将、关羽斩蔡阳、古城聚义、孔明借东风、死诸葛走生仲达。

  其四,无材料来源的创新虚构。此类虚构甚多,如桃园结义、关公约三事、诸葛亮舌战群儒、关云长义释曹操、落凤坡箭射庞统、孔明空城计、孔明烧上方谷。

  这些虚构几乎都是读者津津乐道的精彩故事,也多与作者“尊刘贬曹抑孙”的 政治 倾向有关。如小说开篇创造的桃园结义。《三国志·关羽传》仅载:“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而且汉末还未产生异姓兄弟的准血缘圈,没有结义的仪式(第1回)。这一创造,在读者心目中一开始就深深留下了尊刘的意向,后来不少重要的故事情节和刘、关、张三人的悲剧结局都与结义紧密相关。史料中的曹操是误杀吕伯奢一家,而未杀吕伯奢,虽然表现了曹操的多疑,但还情有可原。《演义》中的曹操已经知道是错杀,又在路上杀了吕伯奢,深化了曹操残忍的性格。三顾茅庐,在《三国志》里仅“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一句,《平话》中也只是一小段,到《演义》里则成了丰赡华腴的描写,凸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风范。历史上的诸葛亮长于治国,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在《演义》中几乎是百战百胜的军事家。为了表现关羽的忠和义,虚构他投降曹操前有三约,增添了过五关斩六将而奔刘备,又虚构了古城会和斩蔡阳等情节。小说还特别虚构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既表现了关羽的义,又渲染了曹操的狼狈不堪,还衬托了诸葛亮的智,起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这些人物形象中的虚构,虽然同他们的历史原生态大相径庭,但从小说艺术角度来说,是完全必要的。正如狄德罗所说:“假使事实不够惊奇,诗人应该用异常的情节来把它加强;假使是太过火了,他就应该用普通的情节去冲淡它。”经过罗贯中的创造,他们成了一个个艺术典型,寄托着作者的政治倾向和道德观念,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同时,也正因为“作历史小说不失其真相,而欲其有趣味,尤难之尤难”,象《三国志演义》这样的典范性作品,因其虚构易对读者产生混淆史实的现象,而被认为是它的缺点。鲁迅曾总结《演义》的缺点,首先就是“容易招人误会。因为中间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惟其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并信虚者为真。如王渔洋是有名的诗人,也是学者,而他有一个诗的题目叫‘落凤坡吊庞士元’,这‘落凤坡’只有《三国演义》上有,别无根据,王渔洋却被它闹昏了”。其实,被它“闹昏”的远不止王渔洋一人。如清初校勘学家何焯在信中也“有‘生瑜生亮’之语,被毛西河诮其无稽,终生惭悔”。今人在总结《三国志演义》提供的历史经验时,也有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几万人战胜袁绍七十五万人、刘备的七十五万大军惨败于彝陵作为正反例证,而于《三国志》中所载袁绍只有十万人马、刘备水陆兵约十万、孙权的总兵力却在十万以上无涉。难怪黄人在《小说小话》中说:“ 中国 历史小说……几成为一种通俗史学。畴人广坐,津津乐道,支离附会,十九不经试举史文以正告之,反讲辨而不信。即士林中人,亦有据稗官为政实,而毕生不知其误者。”如果说这些指责多少还有一点合理因素的话,那么《东周列国志》作为信史小说的代表,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种现象。

  蔡元放在《东周列国志·读法》中说:“即如《三国志》最为近实,亦复有许多做造在于内。《列国志却不然,有一件说一件,有一句说一句,连记实事也记不了,那里还有功夫去添造。故读《列国志》,全要把作正史看,莫作小说一例看了。”蔡元放这段话虽不完全符合实际,但他所谓“做造”和“实事”(即虚构与史实)基本上找准了两部小说的差别。而可观道人的《新列国志·叙》则概括了冯梦龙的 历史 小说观:

  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凡国家之兴废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往迹种种,开卷了然,披而览之,能令村夫俗子与缙绅学问相参,若引为法戒,其利益亦与《六经》诸史相埒,宁惟区区稗官野史资人口吻而已哉!

  这篇《叙》比较全面的涉及到小说的取材、倾向和文学加工等方面的 问题 。基于冯梦龙的创作观,他将《列国志传》中叙事与史无征、详略失宜、身世姓名谬误等一一改正,对有些部分作了大量的补充和润色,同时较多地删除了原书中采撷的民间传说和某些虚构失宜的情节,使《东周列国志》更符合史实,成了羽翼信史派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笔者曾细作考察,《东周列国志》每回 内容 均有或多或少的本事,不少地方几乎是史料的联缀和解释。如第4回叙述“郑伯克段于鄢”,与《左传·隐公元年》所载内容基本相同;第16回叙述齐鲁长勺之战,也与《左传·庄公十年》接近;小说叙述战国七雄之事,也多是《史记》材料的演绎。但是冯梦龙毕竟是通俗文学大家,具有深厚的小说 艺术 积淀,在大要不违其实的前提下,注意“增添”和“润色”,“其描写摹神处,能令人击节起舞”,是其它羽翼信史小说所不能比的。如鲍叔牙荐管仲、卫懿公好鹤亡国、百里奚认妻、骊姬乱政、重耳流亡、绝缨会、二桃杀三士、掘墓鞭尸、孙庞斗智、田单火牛阵等,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

  须辨正的是,《东周列国志》也决非蔡元放所谓“有一件说一件,有一句说一句”的记事之书。蔡元放强调《东周列国志》“是一部记事之书,却不是叙事之书”,是为了把它等同于史传,突出其“善足以为劝,恶足以为戒”的劝惩目的。事实上冯梦龙往往在史料的基础上或史家提供的线索中展开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郑庄公假命伐宋本是史实,《左传·隐公九年·十年》、《史记·宋世家》均有记载,但史料只是框架,更无周桓王赠黍、周公赠帛、祭足设计之载。小说第6回在简单的史料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郑庄公为报宋国东门之役,接受祭足之谋,朝见周王,然后假称王命加兵于宋。但周桓王怨恨郑伯欺君罔上,特别是两年前侵夺了周室的禾麦,故赠十车黍米,以寓讽意。郑伯本想辞粮不受,恰好周公黑肩私赠彩帛两车,祭足建议将十车黍米用彩帛覆盖,宣扬是周王恩赐宝物,假说奉命伐宋。郑伯依计而行,一路宣扬王命,传播宋公不臣之罪,煞有介事。同时又以周天子的名义,命齐、鲁等国助郑伐宋,连取郜、防二城。然后郑伯将郜、防二城交鲁管辖,并与齐、鲁结成军事同盟,既达到了报仇目的,又做了人情,而齐、鲁还蒙在鼓里。小说一荡三迭,栩栩如生的表现了郑庄公的奸雄和祭足的多谋。又如秦晋崤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仅有20余字的具体记载,小说第45回增加为2000余字的叙述和描写。

  但《东周列国志》的这种艺术虚构毕竟太少了,远不如《三国志演义》的丰富多彩。冯梦龙又是在不违背历史大要的原则下,对列国史料进行“润色”、“增添”的,故而不可能塑造出象曹操、诸葛亮、关羽等那样的艺术典型。

  三、艺术结构

  什么是结构?阿·托尔斯泰说:“这首先就是要确定一个中心,艺术家所注意的中心。艺术家——作家不可能以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感情,同样的激情来对待不同的人物,正如一个艺术家在一幅画面上不能有好几个中心一样。”罗贯中和冯梦龙不同的创作思想以及不同的历史素材,决定了两部小说有无中心的差别,也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结构。

  虽然在《三国志演义》中很难概括出罗贯中的创作思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遵从《平话》的爱憎感情,以“尊刘贬曹抑孙”的 政治 倾向作为结构故事的中心轴线、塑造人物的主导思想。《演义》开卷就虚构桃园结义,定下全书的感情基调,然后让曹操、孙坚次第登场。火烧赤壁的主角本是周瑜、鲁肃、黄盖等代表的孙吴一方,小说却把诸葛亮写成操纵整个战局的角色。三国鼎立之后,《演义》以魏、蜀两方的矛盾斗争为主干,而感情倾斜在刘备一方。由于罗贯中有明确的结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叙事和描写,所以众多的事件和人物都成了有机的整体,小说结构完整而统一。

  《东周列国志》以历史时间为结构线索,借鉴史传编年叙事 方法 ,叙写了五百余年的历史,事件浩繁,人物众多,但有条不紊,脉络分明;全书以五霸迭兴、七雄争霸为重点,显示了作者惨淡经营之功。但与《三国志演义》相比,它缺少一个叙述和描写的中心,前后人物和事件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未能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突出特点是散点透视,象一盘五颜六色的珍珠,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既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又有历史素材本身的客观因素。

  冯梦龙辑演《东周列国志》,是有感于余邵鱼的“旧志多疏漏”,“兼以率意杜撰,不顾是非”,遂“本诸《左》、《史》,旁及诸书”,“凡国家之兴废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在文学加工方面,“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结果只是把历史通俗化和艺术化,使普通读者“开卷了然”。本于“信史”的创作原则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意图,冯梦龙不可能象罗贯中那样确定一个中心来结构故事;没有结构中心,就不可能象《三国志演义》那样提纲挈领,抽出主线,提炼故事情节;故而人物和事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变化频繁,给人以散视之感。

  两部小说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历史素材本身。首先是时间跨度和人物事件的差异。鲁迅在《 中国 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因为三国底事情,不象五代那样纷乱,又不象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底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这说明三国题材对作小说的优越条件。而《东周列国志》的题材特征则恰恰相反:

  周自平辙东移,下迄吕政,上下五百有余年间,列国数十,变故万端,事绪纷纠,人物庞沓,最为棘目聱牙。

  一切演义小说之书,任是大部,其中有名人物纵是极多,不过十数百数,事迹不过数十百件,从无如《列国志》中,人物事迹之至多极广者,盖其上下五百余年,侯国数十百处,其势不得不多,非比他书,出于撮凑。

  《三国志演义》反映的是东汉灵帝至晋武帝统一中国,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这一百年虽然风云变幻,群雄逐鹿,但历史的主要线索只有魏、蜀、吴三条,人物事件“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相对说来,罗贯中比较容易确定中心。《东周列国志》则不然,反映的历史长达五百余年,列国纷争,此起彼伏,其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大小事件都远比三国时期错综复杂。冯梦龙既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作为敷演的重点,但也无法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找到主要人物,确定中心事件,所以他大致采用《左传》和《资治通鉴》的编年方法,按时序调整和敷演列国故事,以至于有些较长而又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显得分散而不连续(如齐襄公兄妹淫乱到齐襄公最终被杀的过程,赵氏孤儿的前因后果等)。正如清人李元复在《常谈丛录》中说:“为《列国志》者尤难,盖国多则头绪纷如,难于联贯;又列国时事多,首尾曲折不具详,难于敷衍,未免使览者厌倦。”

  再有史料及创作基础的原因。两部小说都是在世代积累的基础上,最后由作家据史传创作而成,但它们的创作基础和史料本身有很大的差别。《三国志演义》的创作基础是《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戏。早在宋人“说三分”中就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到元人的平话几乎是往蜀汉一边倒,魏、吴完全成了点缀和陪衬;元杂剧中的三国戏同样渲染了蜀汉正统观。罗贯中以刘备一方为中心轴线是顺理成章之事。而陈寿《三国志》及裴注征引的史料,不仅体例是单纯的纪传体,而且材料比较集中,又为罗贯中结构故事提供了有利条件。冯梦龙辑演《东周列国志》则不具备这些条件。余邵鱼的《列国志传》疏漏甚多,且全不连贯,更无中心和主线,其史料本身也很不统一。毛宗岗父子在比较两部小说的结构时曾说:

  读《三国演义》胜读《列国志》。夫《左传》、《国语》诚文章之最佳者,然左氏依经而立传,经既逐段各自成文,传亦各逐段各自成文,不相连属也。《国语》则离经而自为一书,可以联属也。究竟周语、鲁语、晋语、郑语、齐语、楚语、吴语、越语,八国分为八篇,亦不相连属也。后人合《左传》、《国语》而为《列国志》,因国事多烦,其段落处,到底不能贯串。今《三国演义》,自首至尾,读之无一处可断。其书又在《列国》之上。(《读三国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