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例6篇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文1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建设;管理机制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和谐、稳定。就露天煤矿而言,由于目前煤矿事故增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在这种环境下,其生产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安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更新,变得更加科学、完善。加大力度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管理,是露天煤矿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财产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管理人员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度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管理制度,以此推动露天煤矿安全体系的全面发展。

1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1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安全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安全管理在任何方面都有所体现。对于露天煤矿来说,安全是其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安全方面得到有效保障,煤矿才能更好地发展,相关生产活动才能顺利、有效进行。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制度体系,并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岗位职责,避免在发生问题时,出现无人负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人员,要把安全意识深入内心,以安全生产为原则,减少经济损失。另外,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认真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使用已久的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在生产设备上保证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煤矿生产质量。在使用大型生产机械设备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且在生产期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为露天煤矿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基础。

1.2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露天煤矿的生产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拥有众多的生产人员。基于此,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使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构以及环境等得到优化配置,加强安全管理。露天煤矿管理部门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生产活动的有效、安全进行,且监管人员要具有专业性,具备充足的管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制定管理责任制,明确生产人员的岗位职责,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露天煤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并改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露天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3建立持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

生产作业人员是露天煤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要做好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露天煤矿相关部门要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制定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的人员进行惩罚。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长期组织以安全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并保证安全活动的多样性。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正确的安全生产经验,规范生产人员的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建立长久性的旨在提高成产人员安全素质教育的培训体系,定期指定不同生产人员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全员参与,并互相交流和沟通,提升露天煤矿全体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2.1建立完善安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是露天煤矿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管理人员在制定安全机制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准则进行操作,嘉奖表现优秀的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同时约束工作人员的散漫性,提高全体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深化安全生产的主旨,使广大员工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为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2.2建立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制

以科学发展为前提,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结合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抓管煤矿生产的党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将此项管理机制进行全面宣传,让每位生产人员都铭记于心,做到群防群治。露天煤矿的各级领导、各级组织要以安全为核心,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善,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突出安全生产的主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3建立完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管理

露天煤矿的生产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风险的类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合煤矿发展,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及途径,才能降低煤矿的风险,且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煤矿生产安全质量的标准化,使生产过程安全、有序。在生产基层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广大员工的风险预防控制意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2.4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不断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是管理机制中最基础的体系,它可以保障在发生重大的煤矿生产事故时,有很好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在造成重大损害和危害之前,全面控制局面,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方案,减少资源浪费。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全体生产操作人员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为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阐述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煤矿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煤矿的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因此,露天煤矿的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对其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煤矿单位乃至国家节省资源。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比较复杂,属于系统性工程,生产人员众多、作业程序分散、生产环境复杂以及自然条件恶劣,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人员要结合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安全生产,为露天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着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陈安勇,郑开欢.露天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要点分析[J].采矿技术,2011,4.

[2]赵牡丹.关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矿井安全策略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 ]煤矿;安全;控制;实施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

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1.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神宝公司露天煤矿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确定开展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体系自2007年1月严始建设,到2007年12月31日初步建设完成形成了基本本安体系框架,编制了本安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针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制定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为规范岗位行为编制了《岗位管理标准与措施》对全矿74个工种298个施工工序的危险源进行了人、机、环、管四方面的辨识,共辨识出1446个危险源,并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制定了有效的管控措施,组织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体系考核评分标准》,为保证体系的实施制定了强有力的《本安体系制度汇编》,根据神宝公司的安全文化特点编制了具有神宝特色的本质安全《安全文化》。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认真开展培训学习工作。领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精髓和内涵。我矿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多次派出体系建设人员到神东分公司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培训。同时,在本矿各单位之间开展了全方位、全员的、分层次进行体系文件的贯彻培训,使各级员工充分认识到建设本安体系的意义,基本掌握了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为本质安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3.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危险源辨识。管理、操作等不同层面的人员基本掌握了本岗位、本工种、本工作地点存在的危脸源和潜在的风险。

4.确定了各煤矿生产单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完成及启动运行时间。2008年6月6日露天煤矿召开了全矿员工参加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启动动员大会”。拉开了全面推进和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帷幕,也标志着神宝公司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层面。预示了安全工作新篇章的开始。

2008年9月末神华集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推广培训班在本安体系的发源地神东煤炭分公司举行,神宝公司派出4名体系管理人员进行了学习。11月份我公司露天煤矿投入40多万元购置了全公司8个二级单位共用的体系软件系统和硬件。信息系统自12月21日开始录入本安体系所有文件,到2009年2月26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在露天煤矿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利用该软件我们自2009年2月26日至2010年7月25日的17个月中发现危险源显现4999次,其中巨警2次、重警2次、中警3203次、低警1779次、轻警13次。评价指标监测考核271项,其中考核现场254项、考核内业92项、考核相关项24项。

5.完善、修订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在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时,适时修订、完善所有安全管理制度,涵盖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2010年7月份我们印刷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汇编》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6.制定了明确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为了保证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下发了《神宝公司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评办法(试行)》,对各单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质量、会审、培训、运行和现场考核、内业相关项目提出了明确的考核内容。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将本安体系考核、质量标准化、安全结构工资量化考核合并统一纳入本安体系,建立了以月度本质安全管理考核为初评结果、公司季度考评为最终依据的运行考核机制。

二、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的体会和认识

通过2008年6月6日到现在的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对本安体系建设有以下体会和认识:

1.神华集团开展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广和实施活动。目的就是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事后对事故分析处理向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控制转变,变“亡羊补牢”为“防患未然”。

2.煤矿本质安全体系的内涵是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安全保障,是当前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3.积极推进本安体系建设,必须始终与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在认识上要进一步提高,在推广运用上要进一步创新,在配套的各种管理制度措施上要进一步完善。

4.通过软件的使用,既方便了管理也提高了效率,业务部门随时将检查存在问题录入系统,基层一线单位每班通过查询本安信息系统中录入的各类问题,在班前会进行通报及意识教育,不仅使管理人员,也使每一位员工及时、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单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有效的进行整改完善,员工的个体责任心及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自动分析、预警和评价,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透明度,也为危险源的闭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5.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各种隐患的防范也有了较大的加强。通过在现场设置危险源管理标志牌板,给员工发放危险源管理卡等学习资料,使每一位员工对各自岗位、工种的危险源有了更全面、更详细的认知,大大减少了作业中的未遂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频率,体系实施以来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

6.现场存在问题明显下降,有力地促进了现场的动态达标。通过体系的运行,使员工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有力地促进了现场的动态达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责任罚款数量下降了20%~30%:本着科技保安的目的。提高科技保安水平。我们为现场96台设备安装了防碰撞系统,并配备了对讲机,利用工业监控系统实施统一监控调动。有效的保证了现场安全生产。

7.现场的作业环境、各类安全防护达到了本质安全的标准,露天矿在所有电器设备的开关上安设了闭锁装置,完善了地面及坑下设备运转部位的防护,将手工工具、移动梯子、起重葫芦等纳入体系进行管理。使现场的作业环境、各类安全防护达到了本质安全的标准,保障了作业的安全。

8.通过体系的实施推进完善现场作业流程,强化过程控制,实现安全生产。

自2008年实施体系以来,我矿先后购进了电缆车、发电车、维修工具车等设备解决了电铲检修、走铲靠人工作业的问题,完善了供电走铲和更换电缆的工序。利用机械化作业避免了人接触危险物质的机会。购置了轮式推土机、平路机、100吨洒水车等道路养护设备,按标准修设矿区道路。使道路宽度、平整度、曲率半径等均符合设计要求,优化运输线路的设计,形成单向单线的运输道路:有效的保证了运输作业安全。为各设备配装防碰撞系统,在设备接近安全间距时对司机进行提示警告。减少了设备机械事故的发生。利用工业监控配合卡车调度系统,对现场作业设备进行监控、调动,有效的保证了现场的作业秩序和安全。建设职工强制性休息室。保证职工班前休息到位,确保职工作业安全。

9.实现了五个转变,现场管理从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管理方法从被动约束向综合激励转变:员工安全责任心从他律向自律转变:员工安全素质从思想认知向行为体现转变;员工安全工作态度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三、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严格执行落实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力度差。按照本质安全体系标准,对照现场进行了差距分析,并进行了整改落实。为了确保将体系的每一考核指标落到实处,矿里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标准进行了二次细化分工,明确了职能部门及各段(部室)责任。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落实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履行体系运行中的相关职责力度尚差。

2.在本安体系危险源进行再辨识过程中未认真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危险源的再辨识及全员参与程度不够。在本安体系危险源进行再辨识过程中个别单位的区段、班组没有严格按照本安体系的建设方法认真参与本工种、本岗位、本工作地点的危险源风险再辨识,造成部分一线员工对危险源辨识方法掌握不熟练。个别基层区段,生产技术人员既是风险辨识者又是管控措施的制定者,致使编制成册的本安体系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内容缺项、不完善,没有发挥一线操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失去了一次提高认知危险源能力的现场培训时机。

3.风险控制方面的预控管理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将高风险任务的管理作为日常重点进行关注,并为每位员工印发了《岗位危险源管理卡》,在作业现场设置了危险源管理标志牌。让每个岗位熟悉自己所从事工作任务的危险源及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及措施,知道哪些是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方面的预控管理的新的危险源的查找和再辨识工作落实的不够全面。

四、下一步推动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开展全方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年”的各项活动,促进本质安全管理不断深化。管理人员带头执行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应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落实相关工作,排查、治理各类隐患。增强落实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2.进一步明确本安体系建设的标准和方向,对业务部室及专业人员,在体系运行、达标过程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补充完善。

3.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每月组织一次本安体系知识考试,不断提高员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预控水平。从思想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

4.班组建设和“体系”实施要融为一体。为“体系”实施筑牢第一道防线。一是突出抓好班组长的选拔和素质的提高,结合危险源辨识和管控工作,严格班组长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突出抓好班组制度建设和落实。依据岗位、工种进一步完善操作程序和标准,把危险源辨识细化到岗位。分解到个人,把控制风险的措施、标准贯穿于每一道工序,把考核落实到每一个行为人。促进班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5.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强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员工的学习兴趣和自身修养,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知识。二是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利用行政管理、经济考核等手段,加强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三是现场安全文化建设。运用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标语、事故警示牌等手段。围绕安全文化、安全月、百日安全等主题开展活动。把牢行为文化建设、提高观念文化建设、促进物态文化建设、推进管理文化建设。

6.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加大奖励力度,以激励深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严格内部考核工作,确保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向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7.根据集团新制定的露天矿体系考核标准,认真对照推进执行,对照标准逐项进行检查,规范现场作业流程,强化对现场生产控制,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进行积极整改,明确奖罚、责任和权力,以考核促进体系的全面推广实施。

五、2010年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标成果

2010年是集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年”,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神宝露天煤矿明确提出了努力打造以“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核心的“五型企业”,工作目标是:达到三级本质安全型煤矿,力争下半年将“质量标准化、应急管理、班组建设”一并纳入本安体系考核范畴,使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统一。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文3

[关键词]露天煤矿;电气系统;事故隐患;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D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22-01

1 引言

煤矿开采中的危险系数非常高,因为在实施过程中所处的环境非常的恶劣,使开采过程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所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是露天煤矿建设与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更不可忽视电气系统在露天煤矿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因为,据不完全统计,露天煤矿在生产作业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半以上都是由于电气系统设备故障造成的。这样不仅给煤矿开采进度带来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存在的事故隐患

导致煤矿事故隐患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为突出且主要的原因则是电气系统等设备及设施不合理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气事故的发生几率,以下是做了具体的分析:

2.1 断路器及开关遮断容量不足

如果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断路器及开关遮断容量不达标,那么就会影响到分段短路的电流能力,从而引发由于短路故障增大热量而发生的设备及电缆燃烧现象,轻则导致一些矿区停电停产,耽误工程进展速度,重则造成财产巨大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

2.2 雷击过电压问题

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雷雨天气,其中雷电灾害作为重大灾害之一,给煤矿开采带去的危害至关重大,当云层的电荷与其他物体或云层发生闪电或雷击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就会快速消失,电容效应也随之不见,那么聚集在物体表面的正电荷也立即流向大地,由于电流较大,会在流动的路径上由于电阻的原因产生很大的电压。如果由于雷击过电压、电流产生火花或是击穿电缆设备,出现短路问题,电流产生的火花甚至短路问题带来的火源再将油污、电缆等易燃物品点燃,会直接引起火灾,这时配电室内没有充足的灭火设备或是没有及时安装通风排烟设备,会导致火灾很难控制,甚至可能引起事故范围不断扩大,停电、停产、人员伤及在所难免。

2.3 电源线路强度及主变压器容量不足问题

目前,很多的露天煤矿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主变压器容量匮缺引起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而引发的事故。另外,由于电源线路的强度不足,一旦遇到各种恶劣天气就会很容易发生电源线率断掉或塔杆倒下等问题,不得不将开采工作暂停,不然容易给露天煤矿的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危险,造成人身财产安全恶劣后果。

2.4 电气设备缺乏完善性引起的火花事故

从近几年我国各煤矿实际的发展情况了解后发现,露天煤矿中频发火花事故,其主因是电气设备缺乏完善性导致的。通常引发火花事故的原因分为:其一,电气设备在维修及安装过程中不符合标准要求,造成开关触点分合时出现电火花,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其二,露天煤矿带电电缆由于外力原因拉脱、破损、电缆绝缘下降容易造成系统短路、接地,引发电气火花;其三,露天煤矿电气设备保护失灵,当出现过流、短路、接地等电气事故时拒动,使设备、电缆过载、过热印发电气火花。

3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存在事故隐患的解决措施

3.1 定期检查,对不足进行及时的修复

电气设备在经历了长时间使用之后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为了不影响整体的运行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针对于开关遮断容量不足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够解决,如:更换灭弧介质,重合容量不足的开关停止重合闸的使用,经过调整降低系统短路的电流,满足开关的灭弧能力或更换全新的开关。而容量严重不足时,应改为“非自动”,作为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使用。

3.2 提高对防雷工作的重视度

这就需要露天煤矿在运营过程中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及要求配置有效的防雷装置,这一过程中还应结合地势环境、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以此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技术先进等目标;另外,建议换成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换成相吻合的避雷器;也可以进行二次继电保护工作,在继电保护调试中模拟煤矿电站短路情况,可以靠近电站的过留速断跳开,因其对保护断电系统具有可靠性,而且在输电线路时,降低了雷电对段杆塔的袭击,提高了雷击杆塔的抗雷作用。

3.3 安装有效的视频监控系统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局面下,越来越高科技的监控系统也接连形成,可以在露天煤矿中安装相应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开采作业顺利进行树立良好的保障,同时还能够促进煤矿产量、效益及安全性的提升。因此,安装电气系统的监控设备越来越成为露天煤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露天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作业提供保障,为露天煤矿开采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在事故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3.4 对电气设备的维修模式不断创新

传统的维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全新的时代需求,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电气设备中的故障问题,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转,那么露天煤矿就应该对电气设备维修模式全面创新,并明确做出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合理安排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以及检修机器数量等。一些陈旧的机器设备,性能较低,出现故障率较高,因此,可以成立管理检修小组,进行深入分析其运行状态,对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加大检修力度,确保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机器设备的安全性。

3.5 加大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当前,很多煤矿所具备的电气系统负责人员不管是在综合素质还是专业能力上都有所欠缺,种种原因也使得电气设备容易出现隐患。所以 应针对岗位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强化他们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依照不同岗位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对技能知识的讲解与技能实际操作,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培养全能型的技术人才。

4 结束语

总之,与其他工程相比较,煤矿开采工程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尤其是露天煤矿中的电气系统故障隐患,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护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受到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基于此,露天煤矿应积极应对电气系统的安全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和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结合现实状况不断改善,促进我国露天煤矿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广义.浅析露天煤矿开采中如何防治事故隐患[J].中国科技纵横,2014(20):177.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露天煤矿 运行管理 机电设备

中图分类号:T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39-01

1 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特点

一般情况下,在露天煤矿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开采和运送大量的煤矿及一些石料,因而不可避免的会用到推土机、洒水车、卡车、起重机、前装机等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然而在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矿工作的成本,也没有完全发这些机电设备的最大使用效能,所以必须做好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

露天煤矿的机电设备运行具有独有的特点,包括专业技术性强、设备种类众多、生产任务工作量大、价值昂贵、作业环境恶劣、分布广、机动性强等,并且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较多,而管理人员较少,并且操作人员多为多人倒班作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机电设备出现问题的可能。实际数据表明,因为机电设备管理不善、机电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煤矿井下事故占到了总事故的近三成。因此,管理人员必须首先要具备机电设备管理意识,认识到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不善所造成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并且充分考虑到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特点,包括设备众多、管理难度大、管理点分散等。尤其是当今煤炭能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矿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并且流动性大,在这些综合压力下,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露天煤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2 提升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的途径

2.1 加强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合理和健全的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是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首先要建立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并加强管理监督工作,使各项规范和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保证露天煤矿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

具体的管理制度如下:要实行机械设备统计制度,对所有机械设备统一规划,全面协调,达到供需平衡,建立露天煤矿机电设备明细表和使用台帐,为所有的生产设备、机动车辆、计算机、通讯设备、电铲钢丝绳、坑下供电电缆等设立全面的技术档案和使用更换台账,确保机电设备的账、卡、物相符;制定并执行机电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分管领导、相关机电管理人员参加的机电例会,总结上阶段工作,提出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下阶段机电工作的重点;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机电设备检查的内容,参照《煤矿安全规程》《机电运输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根据不同设备的使用地点、用途、环境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检查及验收内容、周期,同时对设备管理人员实行工作责任制,对于那些对设备检查后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应给予相关责任人一定的处罚。

2.2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预防性维修体系

还有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预防性维修体系,主要目的是对运行的设备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其是否可能存在潜在的问题故障,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实施预防性维修,防止设备发生故障时对煤矿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也可以避免机电设备“带病”运行,减短其使用寿命。

预防性维修主要采用监测技术,评估机电设备的部件或总成件的机械运行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预维修计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计划外停机的可能,保证设备停机时间最小,发挥出其最大运行效益,减少维修成本。预防性维修还包括定期维修和故障维修,首先要将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维护视为独立的过程,分别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对那些易磨损的零部件要定时更换;故障维修就是解决设备已经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维修措施,使设备恢复运转。在进行上述的预防性维修时,还要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管理工作标准进行,通过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制定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在内的预防性维修标准,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的机电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

2.3 积极推动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推动露天煤矿的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首先要充分利用井下的生产实时监控系统,并建立微机预警系统,从而对机电设备运行进行精细化管理。还要针对井下设备管理具有环境差、难度大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特点,尽可能采集大量的现场数据及管理信息,再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设备的全方位监管。预警系统要建立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流程,比如: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或在PC机上直观检查,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工作的疏漏及重复现象,使日常检修工作安排有序开展。

2.4 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机电设备运行队伍

露天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包括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和检修、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等,要选拔和培养出一批懂专业技术的机电设备专业人才,通过培训使他们理解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思维和理念,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以满足露天煤矿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要还定期组织机械设备操作和检修人员参加露天煤矿的机电设备操作竞赛,形成钻业务、比技术的良好施工氛围,并让那些佼佼者进行技术宣传,及时推广有效的操作和检修经验,以点代面,逐步提高露天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3 结语

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因此要充分结合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特点,针对性的建立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提高露天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晓萍.新时期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科学管理浅析[J].工业技术,2012(8).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煤矿企业;露天采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措施研究

能源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煤炭资源作为我国能源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煤炭资源的独特性质,在开采过程中对人员设备的依赖性非常强,在现今阶段,煤矿企业的整个生产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运行的好坏,运作过程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任务,所以,在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机电设备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此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1.加强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和运行过程中所需的人员管理

(1)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受企业制度的影响,煤矿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煤矿企业的运行中,不仅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是重要的,而且机电设备的相关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今阶段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煤矿企业必须加强管理维护机电设备的人员素质,在日常运作中,要有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维护体系,要对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人员有一个划分,在管理运作的同时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把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要从源头上杜绝。

(2)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现代科学技术是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的主要依靠,在煤矿企业的运作模式中,应该加入包含资产模型和设备台帐的基础应用系统,现今情况下,煤矿生产对机电设备的运用分析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时,要通过煤矿生产系统中的实时监测系统,对机电设备的运作方法和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发现问题时快速的对其进行解决,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对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力度进行加强

(1)在企业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实行责任制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套与之适应的规章制度,同样,在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运行中,也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赏奖罚制度。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生产管理的运行过程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所以,在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应该实现责任制的管理模式,把生产操作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责任到人的划分管理,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企业归属感进行加强,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奖罚分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2)定期对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煤矿企业对于企业工作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学习进步的平台,在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企业应该定期对相关的工作管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通过考核使相关人员对机电设备运作过程认知进行加强,通过把考核成绩进行公示对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形成一种鞭策的力量,从而保证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3.加强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生产零配件的管理

(1)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运行是依靠各个运行机构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的特殊性,导致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制约是非常大的,在露天煤矿的开采中,电锯铲大牙和大钢丝绳绳不仅不能缺少而且使用损耗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在露天煤炭的运行过程中,要加强矿井穿孔爆破的质量和电铲的采装效率,在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定期对零配件进行检修维护,及时更换把一些损耗严重的零配件进行及时更换,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煤矿企业也应该把替换下来的零配件进行统一收集回收,贯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现今阶段,在煤矿生产中,煤矿企业面临的问题还有运输问题,由于露天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加上煤炭开采后一般采用卡车运输的不规范,导致机电设备运行中轮胎损坏而产生的轮胎损耗费用也产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应该对生产运输路线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及时维护道路,清理道路洒块对矿区周围道路的路况进行维护,定期对动态跟踪监测轮胎适时损耗进行保养维护,并建立起与之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系,报证尽可能缩短卡车运输距离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从而同时达到资源运用的最大化。

4.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减少电能资源使用的浪费

在当下社会,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能资源的使用,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电能资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煤矿企业要对企业用电量进行科学的预算控制,要对露天煤矿的电力应用线路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全国各地的煤矿企业造成电能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在机电设备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的,所以,企业应该对机电设备运作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完善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加深其资源合理运用意识,要在使用资源的同时保证电能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源头上对电能浪费现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遏制。因此,企业要对电锯电铲和升、钻机等设备的生产应用进行组合理织规划,通过对使用方式进行规范操作人员操作设备,来节省电力资源的运用量。

5.小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露天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其管理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露天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改革方法。然而,由于本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在文章中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科]

【参考文献】

[1]黄安清,刘玲平,廖琦.非煤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J]. 中国矿山工程,2006(04).

[2]孙金灵.矿山机电设备的检测技术探析[J].科技传播,2011(22).

[3]王云玲.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采掘队组的安全正常生产[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4).

[4]谭瑞环.矿山机电设备检修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范文6

关键词:煤矿工程;露天开采;工艺;发展

中图分类号:TD8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煤矿工程露天开采的技术日臻成熟,使得煤炭露天开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工艺和新科技产品源源不断的注入,不仅成本大幅下降,开采煤矿的效率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本文主要从目前露天煤矿开采现状以及新工艺和未来煤矿露天开采发展的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1.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1.1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特点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煤炭工业现阶段发展特点是,依据本国煤田赋存条件超前发展露天采煤,世界露天采煤量占总采煤量的比重不断增加。开采条件好的国家露天开采比重均超过50%。加拿大88. 0% 、德国78.3%、,美国61.5%、俄罗斯56.1% 、南非52.9% 。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露天采煤工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及印度。

1.2我国露天煤矿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储量中适合露天开采的储量有641亿t,按经济剥采比褐煤4.0、烟煤6.0计算, 露天可采的经济储量约460亿t,主要分布在内蒙、云南、山西、新疆4大地区。其中内蒙250亿t;云南100亿t;山西70亿t; 新疆30亿t(其他地区10亿t)。储量勘探程度较高,均为精、详查储量,分布地区处在煤炭工业建设重点西移的战略规划区,可供特大型、大型露天矿区开发。可见煤炭资源并不是制约我国露天采煤发展的因素。我国露天采煤发展几经曲折,产量比重始终停留在3%―4%。近年来,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矿产量比重逐渐增加,由2002年的4%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9%左右。

2.现阶段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的特点

目前,露天矿常用的开采工艺系统主要根据开采的物料流是否连续进行划分,分为间断式( 亦称周期式)、连续式和半连续3 种,也有将其分为间断式和连续式2种的分类方法( 如美国露天采煤工艺分类法);也有根据开采工艺的主要环节(采掘、 运输、排卸)是否由不同设备完成分为独立式与合并式开采工艺系统两类。

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系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煤层的赋存条件和设备制造能力。 1980 年以来,我国新建的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 剥离以单斗汽车工艺为主,5大露天煤矿( 伊敏河、霍林河、安太堡、黑岱沟、元宝山) 均采用了此类工艺; 后续建设的露天煤矿也纷纷采用单斗汽车工艺系统用于剥离;

(2) 表土剥离在条件适宜的矿山采用了连续工艺系统, 例如黑岱沟、元宝山、哈尔乌素, 布沼坝;

(3) 煤炭开采以半连续工艺系统为主,表3所列生产能力在百万t 以上、开采深度超过100 m 的露天煤矿莫不如此;

(4) 大型矿山均采用了综合开采工艺系统,即单一矿山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开采工艺系统同时运行;

(5) 具备条件的矿山开始考虑引进大型拉斗铲倒堆工艺,如黑岱沟、哈尔乌素等;

(6) 开采运输设备大型化趋势加速,单斗挖掘机由过去斗容34 m3 提高到25~27m3;运输汽车载重由20~232t提高到154~2190t。

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的发展,取决于开采设备制造能力的提高程度。我国露天采煤的年生产能力在全国煤炭生产能力中所占比例不高,一方面是煤层赋存条件复杂,适合露天开采的储量比例不高;另一方面设备制造能力跟不上,国外设备占据大部分份额。实际上,我国探明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已经超过400 亿t,加快露天开采矿山的建设速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3、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使得矿产资源对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从而导致矿产资源自身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可以说这是由于以往生产力低下的状况所决定的。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需要抛弃以往的思想观念,充分了解和掌握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3.2过度依赖于市场配置资源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矿业权市场的建筑与地质队伍体制的改革成为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两条主线,地质找矿工作开始逐渐依赖于市场配置资源。由于地质找矿工作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仅仅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产业链,从而造成地质找矿工作的混乱局面。

3.4对矿业权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和其他资产一样,矿产资源也具有产权关系,一旦产权关系混乱就容易造成经济和社会的混乱局面,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对矿业权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地质找矿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3.5矿业权的发放不能按照预定方向发展,一些取得矿业权的企业没有有效进行地质找矿工作;对于获取矿业权的对象资格没有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

4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是露天采煤科技发展的主题, 露天采煤工艺是发展露天采煤技术的最活跃的因素, 露天采煤工艺和技术的创新, 则是露天矿安全及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大型、新技术、综合工艺、集约化生产、绿色环保开采、数字智能化管理是未来露天采煤工艺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

4.1设备大型化、开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

坚持对优势煤炭资源实行集中化开采, 发挥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提高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实行大集团经营战略, 实现高度集约化经营。由大型企业集团占有煤炭生产、销售份额,是煤炭集约化开发一个重要趋势, 露天开采可实现优势资源的集约化开采,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益。

4.2基于传统开采模式上的创新

随着与露天煤炭开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基于传统开采模式的创新是大势所趋。这种技术与矿山生产协调有序发展,将会越来越多的吸纳其他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促使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兴科技成果与技术手段。如,露天煤矿时效边坡分析与二次设计技术,以往露天煤矿边坡采用静态、均一、永久性设计,端帮边坡角缓;端帮设置运输通道,边坡进一步变缓,造成端帮压煤,并且多占用土地。

4.3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复杂、多样、特殊、敏感,由于特定历史因素影响对矿业城市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非常巨大。露天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是未来露天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4.4露天煤炭开采数字化、自动化

如今,已有多种新技术可以供应并且可以用于露天开采, 其中不仅有先进的数字计算技术设备,而且还有精密可靠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速高频双向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平面显示器等等。同时,这些新技术乃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各种矿山控制系统的基础。

矿山数字化是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矿山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数据基础。数字矿山建设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化解高危行业风险的根本途径。数字矿山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上的,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种因素,使企业实现整体协调优化,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其整体效益、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数字矿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矿山的综合自动化。

5 结语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一是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矿产量比重逐渐增加。二是露天煤矿开采特点正在向高度集中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开采工艺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和半连续化方向发展。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由以单斗―铁道运输为主导向以单斗―卡车运输为主导的开采工艺发展,尤其是连续开采工艺和半连续开采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吊斗铲倒堆开采工艺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三是露天煤矿开采装备正在向大型化、系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四是露天煤矿边坡稳定与安全技术也从初始阶段的认识不足、认识不清到越来越受到重视,边坡稳定技术与手段越来越成熟、先进、有效,保障了露天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这些,对发展露天采矿理论和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骆中洲. 露天采矿学[M] . 徐州: 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 1986.

[2] 张幼蒂,才庆祥, 李克民, 等. 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特点及我国露天采煤科研规划建议[J]. 中国煤炭, 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