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当地的民俗文化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发展

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凭借其多样性、独特性等特点曾经一度影响了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形势和走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社会争权逐利风气的影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精髓逐渐被人们淡忘、篡改,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日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色彩。保护原生态文明,发展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应当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社会文化学概述

社会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文化起源、发展规律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其综合性比较强、分支学科相当广泛。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的起源、积累以及变化过程;二是自然生态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对于文化产生、发展以及分布形态的影响;三是文化自身具备的诸如民族性、阶级性等社会属性;四是文化发展变化的周期、动因以及规律;五是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六是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只有对社会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够真正地在此基础上对民俗体育有所研究,才能够让民俗体育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二、目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一)人们认识不够,参与度呈下降趋势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工业落后,由于山区众多,其农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最近这些年,不少青壮年为了谋取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冶“留守家中冶。但是所留下的人员根本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参与当地的民俗体育,导致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后继无人,出现“文化断层冶的状况,也让当地居民对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认识不足,年轻人因为外出打工的现状,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更是相当匮乏,加上当地居民对民俗体育开展投入的不足,导致许多民俗体育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物质和人力保障,这些现实情况都让民俗体育在湘西地区的活跃程度逐渐下降。

(二)活动内容简化或篡改,民俗气息遭淡化趋势

在现代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笔者发现近期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被简化或者篡改的情况比较严重,失去了民俗体育活动该有的元素和特色。湘西地区当地的居民将定期开展的民俗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简化的情况,造成不少原汁原味的民俗体育运动失去了其原有的生机,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形同虚设,成为走过场一种表现。

三、社会文化学视角下实现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意识

到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从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角度来看,要想让湘西地区民俗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阶段当地居民的思想状态和意识,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群体了解到民俗体育的起源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改变现阶段当地居民被动参加民俗体育的现状,激发居民自觉主动地接受民俗体育文化的熏陶。

(二)保留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合理推陈出新

文化氛围是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是吸引当地居民自觉参与的重要因素。笔者从社会文化学的调研角度发现,文化环境是文化活动得以继承、延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氛围的建设,加大对相关体育设备的投入力度,健全相关管理、组织部门,使每期每个民俗体育文化活动都有所保障。另外,针对民俗体育被简化、篡改这一事实,一味单纯继承也会与现代文化相背离。因此,民俗体育要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满足了许多年轻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努力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在保留民俗体育的精髓推动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湘西作为重要的文化积淀基地,其在推动民俗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湘西地区民俗体育来说,其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和保护,需要从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规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对其予以把握,感受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魅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卫华,张继生.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起源及其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11(03):32-35.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民俗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51-01

一、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开发导致民俗变异

民俗有其固有的形式、内容、基本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有的开发商为了吸引游客,创造经济利益,不尊重民俗的文化特质,纯粹以商业眼光看待民俗资源,把民俗搬上舞台,使很多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丧失其本性。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猎奇的需要,只注重民俗的形式,甚至扭曲民俗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破坏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各民俗旅游景点制造了大量“伪民俗”,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整体性。另外有些民俗旅游景点照搬别处的景点与民俗资源迎合游客寻求刺激和猎奇的心理。这些做法污染了当地民俗,也误导了游客。

(二)忽视民俗文化环境保护,加快民俗的消亡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忽视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加快了民俗的消亡,使民俗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首先,民俗旅游地大多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代表的弱势文化和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游客代表的强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其次,通过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地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加剧了民俗资源的消亡,给民俗带来了生存危机。

(三)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健全

民俗旅游给民俗地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但是也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开发商、政府和当地社区,而且他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民俗旅游区最集中的表现在收入的共享和分配上。同时,由于个人知识、素质和能力不同,民俗地一部分民众可能会凭借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导致收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民俗旅游的看法会有所差异。此外,当地社区民众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了民俗地社会的和谐,进而影响到景区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二、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力求保持民俗的本真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把保护放在首位,保持民俗的本真性。充分认识到民俗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通过开展民俗保护工作,力求将旅游开发对民俗造成的隐形破坏降到最小。其次,民俗旅游的开发要突出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对于那些基础设施和客源状况不是很好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先将其保护下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切忌一哄而上,最终陷入困境,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二)重视民俗地文化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预防外来文化对本地民俗文化的冲击。要保护民俗文化,就要尽量减弱游客对民俗地的冲击。我国的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民俗保护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将因发展民俗旅游而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弱到最小,以保护民俗地文化。其次,要教育民俗地民众自觉保护民俗。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应向民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本地民俗的价值,辩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促进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在旅游收益分配的问题上,应由经开发商、政府和社区民众代表共同协商,制定分配比例。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在分配给社区民众的份额中,不仅要体现民众的显性劳动、服务成本,还应该包含一些在民俗开发中所承担的资源、环境等隐性成本,使民众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关。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通过组织参加劳动培训等途径,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力求每个符合条件的民众都有参与旅游业分工的机会。对民众在旅游活动中的收益,可以按不同的数额划定相应的比例,来提取一定的公共基金,用来设立旅游发展和民俗保护基金、修建一些公益设施。

借助于民俗旅游这个载体,民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熟悉。而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民俗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俗旅游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羡渔.有些民俗旅游变“味”了[N].中国人口报.2005.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3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金华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可行性

文化的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文章结合金华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深刻探讨金华如何在将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走在浙江省前列,从理论上与实践上论证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以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一、金华民俗文化以及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介绍

(一)金华民俗文化

《礼记》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可知,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是人类群体中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们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建筑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民俗戏曲文化等。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民俗工艺文化有威名远播的东阳木雕、浦江剪纸;民俗饮食文化有金华火腿、金华酥饼、义乌红糖等;民俗建筑文化有兰溪诸葛八卦村、东阳卢宅等;民俗戏曲文化有金华婺剧、浦江乱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软环境。

(二)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语言教学,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形成了百家齐放、百舸争流的景象。但是,对如何将文化教学尤其是民俗文化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招生以来,留学生招生人数多年来稳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在学校的日常语言教学中,主要开设精读、听力、口语、读写等课程,而较少涉及文化教学尤其是当地民俗文化教学,即便涉及也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面较窄,仅能面向部分学生。因此,文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仍有待重视与提高。此外,该校对外汉语教材长期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系列,缺乏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读本。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的原因与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发展。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总是与社会风俗、宗教、历史、人文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时,无形中总会透露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唯有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结合所学语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罗立言(JohnA.Rassias)谈到语言教学时曾说过:“你不是在教语言,而是教这种语言的文化。”对于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无论来华时间长短,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同时,无形中都会接触到很多含有当地文化元素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艺术、歌曲电影、礼仪服饰、茶艺烹饪等。语言同文化的结合,让学习者切身体验,可以促使他们对汉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汉语学习动机也因此增强。学习汉语不单单是为了获得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与中国人交流来往,并最终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中。语言教学同民俗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相影随行。

(二)金华民俗文化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华地处浙中地带,其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无论是衣食住行、节庆文化、买卖交易等传统民俗事项,还是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心理,都对整个浙江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与价值。作为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立足于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促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饮食,金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出了金华地区独特的饮食民俗文化。金华火腿是浙江传统名产之一,火腿具有俏丽的外形、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色香味形俱全,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勤劳智慧的金华人不仅火腿加工工艺技术精湛,而且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所以造就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金华火腿。义乌素有“红糖之乡”的美名,其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鸡毛换糖”最早形成于这里,义乌小商品的发展渊源也可追溯到红糖。金华火腿、义乌红糖都是生于乡土亲于乡土的,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传统习俗的力量。2.富丽别致的民间艺术金华戏曲以婺剧为代表,婺剧起源于农村,具有取材范围广泛、表演形式生动、注重手头功夫等特点,不但表现了浙中人民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更蕴含了浓郁的婺州文化,是婺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金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历史中,民间技艺文化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如木雕、剪纸等经过历代传承、师徒相授,在民间发扬光大,成为一张张金华的名片。金华民间技艺以东阳木雕最具盛名,它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蕴含了我们金华人民的智慧,融汇了当地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当然,金华民俗文化远不止这两个方面,金华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置身于这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更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但可以有效地向外籍人士推广汉语,继而传播经典文化,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

(一)师资培养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树立本土民俗文化理念

文化的对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是关键。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重视本地区民俗文化教学。然而,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并未得到相应的传播,究其原因,首先是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并非金华本地人,对金华民俗文化了解不够且对民俗文化敏感度不高,其次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的融合。为此,相关高校或机构应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适当的民俗文化培训,促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地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应树立起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汉语语言教学放置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引导留学生亲自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融入本地风俗

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动机。除了进行常规语言教学外,适时开设一定的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应当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即对外汉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传播而传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补充拓展文化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汉语学习者更可以直观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使其融入当地生活。

(三)可编写适宜本地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读本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言教学的教材很多,但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则显得稀缺,目前市面上专门为留学生编写的民俗文化教材有舒燕的《中国民俗》、祝健的《中国的节日与民俗》、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于金华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成果也较少,高燕(2016)在专著《金华民俗文化读本》中,从传统工艺、节庆、戏曲、建筑、饮食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金华的民俗文化。为继承弘扬金华民俗传统文化,为振兴金华文化产业,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者而言,我认为,可以专门为汉语学习者编写金华民俗文化读本,将金华民俗文化最经典的代表汇编成册,并结合金华汉语学习者的国际特点,出版汉语、英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我们的民俗文化走出国门、传播普及。相关机构及学校要支持鼓励开设更多中华文化课程尤其是民俗文化课程,举办更多社区推广活动,要面向汉语学习者大力开展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推广。此外更要加强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和派出力度,研发、翻译、出版更多语种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工作,为振兴浙中文化产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2]史笑非.山西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高燕.金华民俗文化读本[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5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6

一、用当代油画抒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感悟

(1)对民间美术的喜好。在当代,不乏有些油画艺术家深深地喜爱并关注着中国的民间美术,并将之中的相关元素和内容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直接应用,不但能够提升油画创作的亮点,还促使作品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忻东旺和宫力龙的油画人物造型借鉴了民间泥塑中滑稽夸张的造型;费正的《元宵夜》借鉴了民间剪纸的色彩和造型等,这些都是油画艺术家出于对传统民俗文化中民间美术的喜爱,从而将其灵活应用到艺术创作中,有利于充分保持油画创作的活力。(2)对本土民俗活动的感悟。一般地,艺术家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其对事物的敏感度比一般人要强。因而不管其是否在本土民俗活动中有直接参与,其心理都会受到民俗活动氛围的影响,使其对生活的意义、人文关怀等关系到人生意义的问题产生新的感悟,并进一步将这些感悟表达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本土民俗活动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艺术家个体本民族的民俗;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生活的民俗。人都是带有强烈情感的个体,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人总是对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域有着强烈的感情。例如,在中国油画写实作家中,有一个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代表,那就是王宏剑,他对于中原地区民俗活动具有自己的独特感悟,例如,《冬之祭》则是对当地丧葬礼仪的描述,揭示了人和土地人与土地、生命轮回的主题。又如,宫力龙的《探戈》《打台球》以及王维安的《王金庄农民的节日》等这些当代油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都是艺术家根据其周围的民俗活动进行创作的。(3)对异地风俗的猎奇。现实生活中,不同地理条件下人的文化环境会有所不同,人往往容易会对不同的异质文化产生好奇和向往,因而有些油画艺术家会对其身处的熟悉地区以外的生活环境或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产生好奇,从而进行深入探究实践和新鲜体验,为了提高油画的创新水平、增加作品的亮点,油画艺术家就将异地风俗体现在油画作品当中,这也是油画艺术家对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王晓明的《古尔邦节》、陈逸飞的《山地风》、刘秉江的《丝绸古韵》、韦尔申的《吉祥蒙古》等,都是在油画艺术家们受到异地风俗的感染和影响之后产生的。

二、当代油画融合传统民俗文化的意义及其展望

1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技巧与创作道路的拓展与创新

当代艺术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意识的重要体现,从架上绘画到装置、行为艺术,艺术形式在不断地更新和拓展。为此,在当今艺术多元化的年代,通过油画创作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变得十分必要且重要了。油画艺术家在创作当代油画作品的过程中,要灵活地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与作品相关的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更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民俗感情和信念,这对于当代油画创作来说是一条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道路。不论在描绘方法上借鉴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有利因素,还是在题材中描述具体的民俗事物,又或者是融入民俗审美欣赏等,对于当代油画来讲,都有利于不断地拓展创作道路,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在文化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当前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文化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或遗忘。而传统民俗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须要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适度的保护,这样能够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因此,在当代油画的创作中合理引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让人们通过欣赏油画作品来感受民俗文化,并使人们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让人们在享受精神文化熏陶的同时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将大大有利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油画的创作中将受到广泛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而人们更加关注和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中国的科技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猛,在通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与人们生活紧紧相连的传统民俗文化更应该受到重视。人们渴望用艺术的方式更好地把握生活,从而促进生活的理性又和谐。在物质生产异常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关注越来越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画作品应该将地域文化的特色、时代的格调等充分与艺术家自身的独特充分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艺术家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灵活地将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其中,这样会使当代油画创作受到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