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例6篇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价值观系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培育“理想人格”的价值指南。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的真实状况和辅导员“亦师亦友”的管理角色,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理工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先在优势。

本课题重点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缘性关系,理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的作用。分析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政策,实证调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最后,笔者基于辅导员学生管理的角色和身份,梳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通过对本课题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凝练,得出现存文献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成果。总体来说,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学者主要侧重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功能和作用、途径和方法、认同机制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状况和特点,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从学者对选取的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近八成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说明对其认同感较高。同时,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趋向功利性,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

学者主要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李明(2012)认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大学生主体出发,发挥主体自身的教育功能,从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大学生接触、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纪岩(2010)认为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培育的目标,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坚持四个统筹,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分层次建立培育的长效机制。高巍翔(2013)认为“通过凝练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路径”。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机制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视角审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实际,使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从而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践行的过程。汪立夏等(2012)认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机制、动力机制、体验机制和固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理论自信,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最后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研究培育路径时,涉及传统文化教育,但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部分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郭学利等(2013)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进而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问题分析

从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中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存下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从研究切入点来看,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重构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足;第二: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不足;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较少。从研究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仍不太理想,还需继续探索和发掘新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1] 吴莉,张杰,廖桂芳,黄亚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

[2] 郭学利,高红梅.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7).

[3] 汪立夏,李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4] 李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J].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2013(6).

[5] 高巍翔,方虹力.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2

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融合,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功能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教学设计,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整体,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提升教学实效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1.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时空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一个体验以及参与过程,重视实践的作用,实现精神以及立场方面的追求。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时,需要重视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关联,鼓励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感知以及领悟。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实践依据,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理论灌输,还需要重视社会实践,内化以及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形成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并付诸行动。

2.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倾向,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学生在思想理念以及心理诉求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接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促使学生主体意识更强,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意识,这就使得学生在自我学习以及选择方面具有非常迫切的愿望。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较为抽象,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抵触情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活跃,即将步入社会,更加希望能够离开教室,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融入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效衔接,能够突出学生的自我感受以及理解能力,以便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根据大学生性格特点,结合学生成长规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重视实践教学,转变教师在课堂中的单纯说教模式,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途径分析

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的主体,选择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特别是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性原则,更加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焦点问题,不仅选择正面案例,还应该选择反面案例,但是案例选择更多的应该是正面性案例。在选择案例时,需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更加生动、更加感性并且更加具有激情的案例,谨慎选择并不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负面案例。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在德育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借助熊向晖同志的故事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利用他打入国民党内部来获得情报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避免出现由于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现象,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选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彰显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以及焦点问题。考虑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焦点存在差异性,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2008年社会焦点问题是抗震救灾,2009年社会焦点问题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10年社会焦点问题是上海世博会,2011年社会焦点问题是建党九十周年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2年社会焦点问题则是党的十八大……这些社会焦点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典型案例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提升教学感染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非常重要,需要坚持灵活性原则,重视实践性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坚持正面与反面共选的原则,通过正面与反面教材的鲜明对比来设计冲突,这样能够实现学生在情感方面更强烈的感性认知,再借助理性认知来全面分析、全面把握案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陶冶学生情操以及端正学生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与社会焦点相关的正面案例以及反面案例的对比讲解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这样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形成知荣辱、辨美丑的能力。例如,可以选择2014年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立二拆四”案例来进行分析,通过正面案例以及反面案例来突出主流价值观念,发挥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在多元化思想认知中形成思想共识。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

实际上,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需要一系列心理过程,从最初的认知、认同,直到最后的行动体验以及反思调整,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全面的价值观。在整个心理过程中,反思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理论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内化。在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情节设计,诸如可以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布置作业,同时也可以结合典型人物以及典型案例来开展现场教学和讨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例如,可以针对“人是为了谁而活着”的论题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假设正在面临死亡,最后的时间只允许你完成五件事情,那么你会做什么”,学生需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来进行排序,还要求写一个50字以内的遗嘱,这样学生们会非常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决定,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思考时候的感受以及对自己今后的想法。在这项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首先会想到父母,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引子来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感恩和生命的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情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发性活动,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自信以及乐观的重要性。

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感悟式教学融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感悟式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具有引导启发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所谓感悟式教学,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案例来突出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教学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德育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需要保证案例具有鲜明的色彩,选择更加震撼人心的例子。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视频、音乐等形式来突出案例表达的精神内涵,在视频的选择上需要保证内容简短有力,图片的选择则需要视觉效果较为强烈、冲击性强,这样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迸发。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需要重视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实现二者有效对接,同时坚持从小到大、从个人到集体的原则,坚持层层推进,实现循序渐进的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表述语言的美感,选择更加诗化以及哲理化的语言设计,通过语言来不断激发情感,营造出更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感悟式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案例的选择,应从案例内容、案例性质、案例类别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是否可以作为课堂案例。已经选择好的案列要利用教学语言来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形成更好的认知。在感悟式教学中,需要重视情感的引导以及激发,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来形成更加积极的体验,提升信任感以及幸福感。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震撼中国的百张人物脸谱》,选择社会中的各个团体,诸如失学儿童、英雄母亲、伟大战士等等,配合诗化的语言来进行更加深入地讲解,运用多种修辞,诸如排比、对比等,以更加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思自我,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3

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受社会上各种负面思想的影响,价值观迷失、偏差以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事例,这些现象让人痛心不已。但是身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培育工作任务艰巨且紧迫。但是,我们更需要做到的是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理上的认同并且从实际行动上践行,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路径着手研究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目的是架构起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到践行的桥梁,分析实际情况,探寻其解决方案。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高度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道德建设中终极价值的高位要求与基础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面前,孙美堂在“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的崩溃。底线伦理崩溃表现为人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发生危机……在这种情形下,理论工作者撇开保卫最起码、最基本的底线伦理的任务,高谈构筑21世纪现代价值和文化理想,是不现实的。”[1]所以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得到坚守后,再构筑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理想,因此这条路径就是从道德底线到最终价值的转换。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所以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例如,现在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起来的问题,引起社会上广泛的舆论,在路过的众多行人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虽然也有报道大学生在车站紧抱倒地老人为其取暖并拨打120的事件,但是我们看到的也有漠视。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更深层面反映的是飞速发展的物质世界与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价值取向取决于整个社会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带头作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能反作用于大学生,从小部分群体开始做起,从老师们开始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榜样能给青年人以奋进的力量、成长的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2]用培育的方法是用氛围去影响大学生。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可以由以下几点具体实施。

第一,发挥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灌输给学生,并将其作为个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论接受和内化、价值反思和重构、行为实践和约束的重要任务。所以,首先,高校应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战略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中心任务。应将贯彻“立德树人”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将立德树人与管理教学体制、办学质量、党的建设并驾齐驱,力促立德树人实质突破,鼎力打造道德新高地,并且付之行动,建立建设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应建立“党委统筹、党政共管、系部组织、社团参与、学生覆盖”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立体网络,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系统工程,应建立系统推进平台。用德育引领适应教育平台。重点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爱校爱国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纪律教育等支撑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等,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校规、健康成长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心理认同,为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转变打好基础。德育培育重点是教育平台。注重课堂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党校马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重大节庆教育、民主传统教育等支撑模块。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坚定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建设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第二,主动制定约束举措。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更多的体验,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阶层结构的变动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利益体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整体的深刻变化等等,缺乏充分、深入的体验和思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约束举措,理应包括自身的行为约束和外在的措施约束。道德渗透专业教育平台。注重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特色活动、就业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撑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观、成才观,为全面成长成才打牢基础。道德模范典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意识,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形成。应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驱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多维一体、内心驱动、大爱无声的长期工作。创新学校育人主路径,由粗放式、粗线条向精准化、网格化转变。坚持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培育,坚持辅导员专职化带动,坚持学科潜移式渗透,坚持活动主题性陶冶,坚持文化内涵式引领,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把教学管理服务实践全过程,推动校园文化引领。创新社会实践主基地,由书本式、教条化向体验式、情境化转变。推动社会实践道德锻炼。强化社会调研道德观察,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农村、家庭开展社会调查,帮助排忧解难。增强实训道德孕育,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开展顶岗实习,培养爱心、细心、耐心。创新家庭参与主单元,由被动性、低效性向互动式、联动型转变。

第三,建立培育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公平机制建设、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和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以此建立健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有效的机制,并充分发挥信念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从而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机制。所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听入耳,记于心,表于行的效果。关于这个观点,众多教育家有自己的观点,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因此要求教师要能够处理需要讲授的专业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专业技能教育与品德政治教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课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学科内容和实际课堂的结合,注重充分发挥各专业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专业知识与德育、生活的结合点。要加强心理、课堂、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要充分调动品德教育的科研力量,研究编写思想教育的相关教材,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规律、学生接收能力以及接收水平,探索性地研发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逐渐建立健全高校的教育体制,在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中使特色德育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每个学校关于品德教育特色品牌。开展有关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空间主要是以校园,这种群体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组成的。如果校园文化健康高雅,价值导向鲜明,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构建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深入了解并且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真正地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资源,以此体现出教育理念。实施学校、网络多方面的建设,综合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加强培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需要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新平台,让大学生时时受到教育,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风气。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4

关键词: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分层培育

青少年存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有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应该针对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实施差异化的道德教育,才能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和内化吸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期,中学阶段是伦理道德观形成的最佳期,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期。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把握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层次规律,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和策略,与学生的最佳发展期耦合,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一、大中小学生阶段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把握学生接受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我们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全面而系统,但在大中小学校培育过程中没有对不同的阶段进行目标侧重点的界定,忽略了大中小学生在认知水平、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不强。

2.缺乏整体把握和系统梳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价值真理,其内涵丰富蕴意深刻。当前大中小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逻辑性、情感性缺乏整体的把握和系统的梳理,导致学生片面、粗浅、囫囵吞枣的吸收和接纳,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吸引力和价值感染力。

3.培育体系不健全。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实施和青少年认知水平耦合的培育路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与策略在大中小的层次是不明显、不清晰的,几乎都采取相同的策略和手段,没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路径分析和科学的策略引导。现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理念传输、课程设置、活动规划、文化熏陶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培育体系。小中大学生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的阶段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要因材施教。从权威要求下的被动参与到能动参与下的主动组织,从全员参与到部分参与和自由参与,从模式化的周期活动到灵活化的品牌活动,从应试评估到多元评估,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历过渡中,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接收方式也需历经被动到主动、刻板到灵活、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受教育主体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兴趣导向等差异迫切要求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阶段性、个性化和差异化。

二、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层次性剖析

1.目标分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严私德是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强调个体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德性品质”的内化培养,倡导通过“德育教化”促进个体的自我觉醒和人格完善。守公德是从个体层面的道德要求向社会层面的拓展和延伸,要求在自我修身的基础上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并按照社会价值共同体进行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做一名合格公民。[2](P9-11)守公德是“社会风尚”的整体引领,其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将自我的内在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结合,成为一名优秀公民。明大德是超越个体和社会之上的“意识形态”建构,核心点在于引导受教育者把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评判标准、理念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将“实现大我”落实在“完善小我”中,将“自我超越”融合在“家国大义”中。

2.内容分层。

区分价值观内容的层次性是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为教育提供了科学化的路径。[3](P160-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为大中小学价值观的引领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人到集体、从意识到信念的递进式发展路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差异而有所侧重。小学阶段应注重从个人层面进行美德培养和道德教育,中学阶段应注重从社会层面进行公民意识引导和公共行为约束,大学阶段应注重从国家层面进行集体主义激发和爱国主义唤醒。每一个层面的价值观,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育在内容上应该有所侧重。爱国主义有朴素的爱国主义观、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观的区别,在小学阶段的爱国观教育更多体现为朴素的爱国主义观,中学阶段要偏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观教育,而大学阶段主要是培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观。

3.途径分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质上是价值观内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实现由被动依从到真心认同再到主动践行的知情意行的转变。[4](P58-62)任何学龄段的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纳都可能经历上述三个阶段:首先是基于外界压力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的“心口不一”,其次是对价值观选择性接受的“半信半疑”,最后是进行认知结构调整以后的“心服口服”。内化调节机制在从“不信”到“半信”再到“全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情感认同、理性认同、行为认同、外显认同、内隐认同等几个阶段和层次。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的综合作用。认知因素表现为“能不能接受”,受制于主体的原有的知识结构,情感因素表现为“愿不愿意接受”,受制于主体的情绪易感性。[5](P189-191)行为因素表现为“值不值得接受”,受制于主体行为以后得到的内外强化。内隐认同和外显认同贯穿于认知、情感和行为内化的整个过程,前者表现为“无意识接受”,后者表现为“有意识接受”。

三、大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分层培育的路径

1.小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小学阶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重点是对私德的要求,强调道德自律和行为养成,从内容层面以偏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为主,在培育路径选择上主要从情感体验为主的情感认同和榜样学习为主的外显认同。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培育:一是生活事件体验促进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设计与生活事件结合的活动体验课程,如围绕中秋节来历、月饼制作的介绍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优良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二是观察学习榜样促进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少年儿童的模仿天性决定了在青少年时期以观察学习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小学生对榜样进行观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邀请榜样人物,特别是小学生榜样进行现身说法、事迹报告会;通过多媒体和“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和APP客户端)进行形象生动的立体呈现;教育者详细提供有关榜样人物的思想、行为的事实描述,要求小学生进行想象模仿。

2.中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应该逐步转向公德的培养,从内容层面以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为主,在培育路径选择上主要是以核心价值观知识教育的理性认同,思想参与、反省内化的内隐认同为主。首先是知识教育促进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一是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较为系统的知识教育,引导青少年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和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差距,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把原有认知图式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图式进行比对,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开展认知图式的重新整合和编码。其次是文化熏陶促进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即以节日文化增加核心价值观的庄严感和神圣感,以校园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3.大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大学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是建构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而教育内容主要以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主。知行合一是大学阶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旨归。培育的途径既要继续进行理性认同、内隐认同,也要以实践为落脚点,完成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首先,理性认同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引导大学生将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建立家国命运共同体,通过理性认知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将民族使命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切身体会个人与国家的互生共长,通过情感共鸣激发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深入灵魂、根植于心。其次,志愿服务促进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大力开展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等有益于社会的行动,同构社会命运共同体,引导大学生成为一个关爱社会,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分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再次,鼓励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示范作用,以青年人的青春朝气、昂扬斗志去宣传、影响和鼓动其他群体和个人一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社会良好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氛围。

参考文献: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N].成都晚报:2014-05-25.

[2]彭宗祥,汪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层与德育的整体设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

[3]佘双好.价值观的层次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变革[J].浙江社会科学,2015,(2).

[4]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是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储备力量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价值选择会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发展,在西方文化思潮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因为这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高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指:“我们必须拥有的终极信念,是国家和社会哲学中起主导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它影响与表明国家如何生存的立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的性质、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才能最终超越民族、语言、习惯、地域等差异而形成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选择进行正确的引导。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2012年,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新的概括,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自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内容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潮。在高校,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和有义务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

二、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我校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市,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每年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可靠的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当地的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复合我们调查研究的条件。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我们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375份,有效率为93.8%。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依次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共20道。在调查对象中,男生占28.18%,女生占71.82%;少数民族学生占63.59%,汉族学生占36.41%;大一学生占2.99%,大二学生占73.57%;大三学生占15.46%;大四学生占7.98%;专业中,文科占77.06%,理科占22.94%;家庭所在地,居住在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占18.95%,居住在乡镇的占12.47%,居住在农村的占68.58%,此次被调查的人员涉及的少数民族超过一半以上,女生居多,文科专业的比例也大于50%,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这对于我们的调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也符合调查的要求。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您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吗?”时,68.33%的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说明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不明确,甚至不清楚,这是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大部分民族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高度认同,对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信心,对祖国充满自豪感、民族感等,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少部分学生不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甚至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有待改进,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存在着宣传教育形式化、教育活动单一,枯燥无味,宣传内容生硬,学生不易理解,开展活动不结合实际等问题。

三、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因素

首先,西方腐朽社会文化和社会转型的矛盾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我国正处于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西方外来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传播。在这些思想文化当中存在着对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内容,这些腐朽的思想文化阻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他们出现了“自身价值偏好功利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削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虚无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淡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模糊化”等问题。同时市场经济利益的主体化和社会转型的矛盾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其次,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加上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选择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利用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来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目的,这些因素从不同程度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渠道、方式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教学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低下,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会遇到阻碍。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努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本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当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自身成长当中遇到的价值困惑,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思潮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别与关系,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当中出现的矛盾,更有利于他们接受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明确自身的理想信念与发展方向,进而实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为此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这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是指:“根据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要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要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要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案例,教学方法要有艺术性,课堂氛围要有感染力等等,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才能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让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部思政司《关于2006年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关通知》(教育部思政司函[2006]6号)也指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除了具有重要的育人文化功能,还具有激励、引导、塑造的功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通过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作用;其次,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党团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进而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当中走在前列;再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如今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包括大学生这一代表青春、活力、走在时代前列的群体,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健康发展;最后,由于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和复杂性,高校要努力创建互相尊重、包容、学习的校园氛围,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社会实践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48-02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点对点、线性的”传播方式,真正实现了“互动传播”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并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独特优势,极大地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也逐渐衍生出新的特点:教育主客体之间变得平等,教育主体不再高高在上,而开始扮演着网上宣传、信息传播与监控的角色,呈现“非主体化”的态势;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下,感知丰富的教育信息。可以说,新媒体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载体。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开阔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的形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观迷茫、社会责任感弱化等负面影响[1]。因此,全面审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双重效应,深入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将网络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各个角落,新媒体快速成为学生表达、交流、学习以及娱乐的重要载体。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关键。

1.交互性

在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受教育者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互动,学生能够主动获得信息,一旦接纳或认可信息,能够及时反馈或分享,这种看似“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却能够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地接受引导,能够极大地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2.虚拟性

新媒体的发展,也让教育主体、教育环境超越时空,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具有虚拟性。据了解,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传统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但是,这种虚拟性也延伸出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中快速有效地去伪存真,让新媒体不再是“洪水猛兽”,不仅考验着大学生,同时也考验着教育者。

3.时效性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而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第一时间信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们讲授的许多知识,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新鲜,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从电脑、手机上找到更多信息。因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今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教育者要做到密切关注网络,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起到教育的时效性。

二、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双重效应

1.新媒体遏制了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倾向,削弱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 信息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遏制了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的倾向[2]。但另一方面,传播者泛化,却又削弱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信息的传播缺少了审核与过滤这一重要的步骤,必然使得价值观多元化,极易导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强调的核心价值产生怀疑[3] 。这与传播主体泛化、价值观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导性淡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新媒体增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加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单一或无法形成合力的弊端。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可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个性化的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新媒体失范”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门槛较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也存在大量虚假信息。而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调查显示:“19%的大学生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重要,57.3%的大学生心中没有信仰问题,22.4%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某些西方国家也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侵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以所谓的“民主” “人权”为理由进行诋毁,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加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1.合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麻省理工学院讲师Shigeru Miyagawa在其公开课《个人媒体》中提出: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媒体正受到个人媒体的挑战。如果将传统课堂视作大众媒体世界,老师就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而在个人媒体世界里,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使用新的方法创建自己的媒体。因此,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影响力之大、传播范围之广,更在于其民主与平等、创新与效率的意识,开放与互动、共享与共建的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审时度势,善于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方可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观念上,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将新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塑造体现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典型。

2.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强化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点对点的、线性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交互性的传播,以个人为表达中心的新媒体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因此,强化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抽象的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核心价值观向学生个体的转换, 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已相当普及,相比于大学生而言,教育工作者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要薄弱许多,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甚至持否定态度,不能理性看待新媒体对教学带来的影响,因此,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了解新媒体,熟练应用新媒体,学着利用新媒体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传统教育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其次,要善于运用教育者的权威优势,灵活运用新媒体信息,从源头上引导学生,保证学生接触到积极正面的信息,减少不良信息的侵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是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学记》中所言,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亦有深刻的启发。新媒体环境下,不仅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学识,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与素养,要能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唯有此才能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有助于深化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科学化,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实践层面上来讲:第一,要完成好党中央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重大任务。首先需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因,科学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复杂化和多样性,因此,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冲突中不至于迷失自我。第三,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郁树廷.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北京教育,2011(7).

[2]刘邵宏.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N].光明日报,2014-07-02(13).

[3]王华敏,李晓娟,黄蓉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现状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4]万莉涓.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5]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