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例6篇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1

[论文关键词]进化论;文学达尔文主义;文学批评 教育教学

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重要学术趋势是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对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作家的创作活动,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研究的进行,都与人类知识活动的其他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跨学科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成为学者们瞩目的焦点。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注重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在方法上主要诉诸于想象和虚构;而科学则具有中立、客观、以事实(而不是主观意识)为根据等含义,是一种工具理性,主要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且更注重成果。由于拥有各自的领域和功能,文学与科学的关系貌似遥远,但是作为构成人类文明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联系是不容切断的。在文学发展漫长的历史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文学观念、创作手段及研究视阈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生物科学中的达尔文主义即进化论学说便是一例。

一、达尔文主义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于l9世纪中叶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即通常所指的进化论。他运用大量地质学、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现存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揭示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因,从而使进化论真正成为科学。

英国生物学家A.R.华莱士与达尔文同时提出了类似思想,并于1889年第一次把达尔文的学说称为“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冲破了支配生物学的“上帝创世说”的精神枷锁,彻底地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开辟了自然科学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进化论的影响又远远超越了生物科学本身,它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突破了宗教神学宇宙观的禁锢,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具有巨大的哲学意义。它用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合理地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唯心主义的特创论和目的论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长期宣扬的上帝有目的地创造生物的观点,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把它引为自己学说的自然史基础。唯心主义者则试图利用达尔文主义宣扬他们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庸俗进化论等流派。围绕达尔文主义所展开的哲学斗争,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达尔文主义的重要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而且对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中明确地把人类纳入生物系统中,将人类视为生物进化链中的一环,这一观点的产生随即撼动文学世界。许多作家将进化论的观点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产生了大量的自然主义作品。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是第一个把人类当作动物(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来对待的现代作家。在左拉看来,人即是动物,或善或恶由环境而定;动物性是人类的基本特性。此种人类兽性观就是19世纪达尔文主义影响下欧洲普遍的人性观念的反映。在《人兽》及《戴营丝·拉甘》两部小说中,左拉试图把当代科学融进文学,将达尔文的生物中心主义和机能主义浑然渗透于其中。 教育教学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托马斯·哈代对达尔文主义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评述的:“哈代的进化论思想并非表现在个别作品里,而是渗透在他的全部创作中。从小说到诗歌,哈代似乎都尽力按照进化的学说进行构思和思考。哈代以生物进化的科学思想为观察点,运用全新的世界观、生命观、宇宙观和方法论描绘和强调社会进化的规律”,对于达尔文主义的中心理论——“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进行了翔实的文学阐述。

最早将进化论思想与文学创作契合的形式是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它虽始于欧洲,却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是欧洲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自然主义文学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美国大众意识之中。威廉·迪安·豪威尔斯、哈姆林·加兰、斯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里斯、杰克·伦敦以及西奥多·德莱赛,这一连串闪光的名字给世界带来极目绚烂的作品:《一个孩子的城镇》、《破碎的偶像》、《红色英勇勋章》、《凡陀弗与兽性》、《马丁·伊登》,《嘉莉妹妹》以及《美国悲剧》,其中很多都是描写生存的小说,表达了作家们对于达尔文主义的理解。此后,在美国现代派作家多斯·帕索斯、黑色幽默作家冯尼格特以及后现代作家德里罗的著作里也都继续传承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理念。除小说之外,达尔文主义也同样活跃在美国戏剧舞台上:尤金·奥尼尔的《琼斯皇》、《毛猿》,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亚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以及萨姆·谢泼德的家庭悲剧三部曲《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和《真正的西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在不同程度及不同角度上都得以体现。

西方众多的文学创作者通过这些传世佳作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学阐释,进而印证了达尔文主义的正确性。他们重塑文学观念、聚焦新的“真实”,记录下社会价值观从理想化和人文化到物质化和工具化的变迁,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心理本质,即生产欲望和消费欲望的社会化过程,再现人们的情感行为和物欲追求一体化的动物本性。

中国的现代文学也同样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影响。1897年,严复翻译出版了赫胥黎全面阐述达尔文学说的《天演论》,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念引入中国思想界,唤醒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文学观,推动了五四的文学革命。当时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三种刊物《新青年》、《新潮》和《少年中国》都大力宣传“文学进化”的观点,为五四新文学奠定了人道主义的科学根基,成为一代文人学者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主导观念,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新的小说、诗歌、戏剧类型得以产生的一个理论前提。如果没有进化论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也许就会是另一种局面。达尔文主义对于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它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达尔文主义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研究大致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在17世纪以前,文学研究主要采用古典主义一人文主义的模式,研究者把古典作品作为衡量一切文学作品的尺度,凡事成功地模仿古人的都是上乘之作,凡破坏传统,不模仿古人的均被视为劣品。18、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中新思想、新方法的影响,文学研究转向了历史主义一实证主义的模式。这种研究对作家的生平传略、思想发展过分偏重,对于作品的处理也比较机械。第一次大战后,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历史主义一实证主义的模式被美学一形式主义的模式所取代。研究者认为,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封闭的系统,文学研究的根本是对作品在内的各种因素作审美的剖析和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批评界开始重视读者的参与作用,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以及产生各种不同反应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纳入其研究范围。此后,文学评论界更是空前活跃,产生大量“离经叛道”的文学批评理论。美国著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BrianBoyd)和著有《达尔文进化心理学、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一文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加洛(JosephCarrol1)以及《特洛伊的掠夺——重读伊利亚特》一书的作者乔纳森·高舍尔 (JonathanGottschal1)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文学达尔文主义,即将生物学中探寻生物体的发展模式运用于探寻文学作品中人类行为的内部机制,将达尔文主义与文学批评研究相结合形成文学达尔文主义。

首先,对于文学存在的目的,文学达尔文主义本着科学实用论的观点做出论述:第一,随着人类进化,智商日益增高,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猎奇心理日益增强,需要文学作品为人类插上想象的翅膀。某种程度上讲,是文学作品满足了人类早期的精神追求。第二,文学作品为人类构设了训练“适者”去“生存”的场景,从而使人类获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第三,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作家创作时的性幻想,是作家想取悦一位或多名假想中心怡悦异性的手段。第四,文学作品是文化整合的工具。进化心理学家认为,随着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人们的心理呈现出趋同之势,形成“基因一文化共同一进化”(gene—cultureeo—evolution)的文化大同局面,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发展。第五,文学作品始于宗教,并最终归于宗教,是人类精神领域永恒的慰藉。第六,文学作品中丰富辞藻的绚烂魅力使得它成为人类愉悦身心的法宝。 教育教学

其次,对于文本的分析评论,文学达尔文主义则立足于生物进化论的科学观点进行解读。传统文学理论通常把文本视为在某种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产物,而解构主义的创始人雅克·德里达则更为极端地认为,文学作品只不过是各种文本的交相印证,他曾指出:“文本外无他物”。因此,在文学达尔文主义者眼中,传统的文学批评研究不外乎在文本中寻找某种研究者所青睐的理论印记罢了。例如,受弗洛伊德主义影响的人,读小说是为了找出小孩想与双亲乱伦的暗示;而马克思主义者要寻找的肯定是经济与阶级的冲突。对此,文学达尔文主义者强调指出传统文学批评深受人的动机与认知偏见的影响,他们强烈呼吁文学批评中人性本质论的必要性,他们相信,文学所反映的是自然选择下的普世人性本质,因而,不能探微而要跳出文本,要从动物性的择偶、遗传基因、血亲关系及适境生存等角度来对文本进行宏观解读,要去分析人类各种行为的根本动因。

在解读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时,文学达尔文主义者不去考虑辞藻的优美、情节的曲折及艺术手法的巧妙等细节因素,而是更注重在阅读中去检验特定文化生态下形成的基本生物倾向。小说以“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开篇,以“班纳特太太两个最值得疼爱的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正是她做母亲的生平最高兴的一天”结束删,通篇无人能摆脱择偶及遗传基因等一系列生物问题。高贵而浪漫的伊丽莎自·班纳特(ElizabethBennett)与达西(Darcy)的结合便是以社交的优雅隐藏生殖需求:她一定要找到有权势的配偶以保证她繁衍后代;而他一定要找到年轻貌美的配偶以使得他的基因良性遗传,这便是人类择偶的生物进化标准。尽管在奥斯丁的描述中班纳特太太总是傻乎乎的 (invariablysilly),但是文学达尔文主义者却认为,她想方设法要把女儿嫁出去的根本原因是要完成她的生物进化使命——遗传基因。只有她的女儿出嫁、生子,她的基因能得以延续,而基因延续则是一切生物体的终极本能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生物意义上的)人类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对此,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荷尔登(J.B.S.Haldane)曾做出这样的评述:我可不愿为救一个兄弟而牺牲生命,但如果换成两个兄弟,或是八个表兄弟我便死而无憾了。

当我们耳边再一次响起哈姆雷特的踌躇话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时,我们头脑中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或许寻求复仇的机会还不够成熟?或许俄狄浦斯情结使他犹豫再三?又或许是丹麦王子自身赢弱的性格缺陷使之裹足不前?然而,文学达尔文主义者则将其犹豫不决的原因归咎于个人既得利益与基因延续的生物利益之间的矛盾:是要杀死自己的叔父进而继承王位呢(既得利益)?或让母亲与叔父的后代——同母异父的兄弟继承并延续他3/8的基因(生物利益)呢?我们姑且不谈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尚有几分,但文学达尔文主义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模式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达尔文主义总是选择通过生物学而不是政治学或记号语言学的理念来研究文学,以自然法则为最高指导原则,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理论基石去解读文学作品,将文本中的人类一切行为内在动因归结为三点:后代的繁衍、资源的获取、竞争与合作。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定义教学 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科学知识宝库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物理定义是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如果把枯燥的定义讲解变得生动鲜活,就能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物理定义的特点谈谈物理定义的教学。物理定义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定义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讲物理定义时,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

一、理解定义

物理量的定义是通过简练的文字准确地叙述其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理解其物理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理解记忆,最好抓住关键字句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叙述。例如,声源的定义为:正在发声的物体,强调“正在”两个字。

二、中学物理定义的教学方法

在中学物理中,许多定义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教学中既要注意某一定义的本身,又要注意不同定义之间的联系,采用找联系、抓类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定义模糊。

例如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力F=Eq是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电场中某一点的强度与该点的位置有关,而与检验电荷无关;电场力与电荷有关,还与电荷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有关,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而电场力的方向与正负电荷有关,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矢量,它们的联系是电荷在电场中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又如中学学过的几种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温度是大量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引导学生从这三种量度的类比中理解量度的意义。再如电场和磁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整体――电磁场。如果我们对不同定义异中求同找联系,同中求异抓类比,就能掌握定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深化理解定义的目的。

三、定义式的写法

定义式是根据定义写出的物理量的数学表达式,反映了它与其他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通常都是由物理量的符号组成,那么学生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表示符号。例如,比热的定义式为c=Qm・Δt;速度的定义式为v=st;压强的定义式为p=FS,等等。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有些不同的物理量会使用相同的符号,如时间和温度用t表示,路程和面积、压强和功率只有大小写的区别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记忆公式。

四、定义式的物理意义

物理量的定义式可分为两类:一类跟定义式中其他物理量之间没有比例关系,其定义式为量度式。另一类跟定义式中其他物理量存在比例关系,其定义式为决定式。如密度、比热、热值、欧姆定律、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的定义式为量度式,它们的大小由物质种类决定,不随定义式中其他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

五、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量除有国际制单位外,还有常用单位,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常用单位是g/cm■等。在比较两种物质密度大小时,首先要统一单位。

六、物理量的具体含义

通过对新的物理量的学习,学生应在具体的事例中描述物理量的实际含义。例如,水的密度是1×10■kg/m■,它表示体积为1m■的水,质量为1kg;冰的密度是0.9×10■kg/m■,它表示体积为1m■的冰,质量为0.9kg。由此得知,体积相同大小的水和冰,水比冰重。

七、物理量的测量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及定律都是从实验中抽象出来的,物理的教学不能离开实验而独立存在。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初中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中学物理实验大多属于测量型实验,即最终需测出某物理量的大小。通过动手测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理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初次融合,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对象化思想。梳理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揭示其主要内容,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对象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异化劳动是理解手稿的主线,所以人们对此研究很多,相对而言对于对象化思想较少涉及。实际上,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是马克思洞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关键,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创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对费尔巴哈的继承和超越。马克思虽然给予费尔巴哈人道的唯物主义很高的评价,但并不满意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自然主义、非历史性。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期间,接触社会政治问题和现实物质利益问题。随后在克罗纳茨赫期间,他潜心研究了法国大革命,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否定了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思辩唯心主义体系。这种对社会政治的持续关注使他不完全认同于当时的任何哲学。在1843年,他曾经指出,“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1](P.442)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天国的根源在于人间。他“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并且通过思维加以阐明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因此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 [2](P.96),用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宗教性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异化不仅仅发生在意识领域、宗教、哲学中,而且发生在现实的社会经济运动中;应当把异化用于分析经济事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2] (P.82)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马克思运用国民经济学的概念,从当前的异化了的经济事实、私有财产的运动过程出发,论证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共产主义的革命运动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

二是对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批判。由于建构哲学体系的需要,黑格尔用异化作为自己哲学的建构原则。他的哲学体系是无所不包的,它以逻辑学开始,以绝对知识结束。逻辑学是抽象思维,是从自然界和现实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逻辑学的抽象思维异化和外化到自然界和人,最后回复到抽象思维。所以黑格尔的整个体系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是抽象思维的运动史、发展史。“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辩的思维的生产史。” [2] (P.99)思维的异化或对象化造成的对立,实质上是思维本身范围内的对立,也就是说,抽象的思维同感性的现实或现实的感性的对立是形式上的,实质上是同一的,都是思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非常不满,运用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辩唯心主义,指出了黑格尔异化和对象性的虚假性。通过区分对象化和异化,马克思继承了其积极的成分,即肯定对象化,反对异化。

二、对象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认为,撇开人的劳动,对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形式的呈现――通常的物质工业视而不见,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

第一,对象化的主体是自然的、感性的人而非自我意识。这表明了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的唯物主义性质。在黑格尔的理论中,由于人等同于自我意识,人的外化、人的对象化设定了物性,所以人的对象性的本质――物性仍然是自我意识,不是现实的物,“物性因此对自我意识来说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性的东西,而只是纯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 [2] (P.104)由于自我意识设定的结果本质上仍然是自我意识,没有独立性,所以这种对象化是虚假的。马克思指出,人是现实的、肉体的,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本质上是对象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

第二,对象化的劳动形成人的本质。人与其他动物一样,要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靠自然界才能维持肉体的存在。然而,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是二重性的存在,不但有肉体生命,还有精神生命。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2] (P.57)人是劳动的存在物,在生产劳动中人把自身对象化,这种对象化的劳动形成人的本质,使人区别于动物。人与其他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然而劳动的对象化使人超出自然,体现人的超越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把自身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人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劳动表明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和超越的存在物。

第三,对象化活动塑造人的感觉和思维。对于一个人来说,“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2] (P.86)马克思举例说,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这种对象的不同正反映了人的对象化的方式不同、人的本质力量的不同。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由自觉的对象化的劳动。由于人本质上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使自然人化,就是主体客体化,同时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对象进入人,就是客体主体化,从而不断地创造人的感性,丰富人的精神。正是在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化劳动实践中,人与世界发生着互动,人的感觉才产生,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所以,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世界都是在人的对象化的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四,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对象化的劳动发展史。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实践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展示了人类劳动的力量,“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2] (P.88)以往的科学忽视人类劳动,没有看到全部人的活动都是人的对象化的劳动,所以都抽象地研究自然界。实际上,“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2](P.116)人类历史即人类劳动实践中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2] (P.92)人的产生是自我对象化的产物,人的发展也是对象化劳动的产物,人类历史就是在人改造自然、人化自然丰富着人的感性、人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前进的,呈现出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同时,人类历史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的历史,人们进行着生产劳动,同时不断地进行精神创造。“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 [2] (P.81)

三、结语

在手稿中,马克思既研究了异化劳动,也研究了对象化劳动。总体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占据核心地位。马克思创立了完整的异化劳动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实践,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性,论证了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现实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虽然这一理论设定了理想的人的本质,概括的历史发展公式即人的本质――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根本上还是人本主义异化历史观,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相比还是非科学的,但是马克思从现实社会中的人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把异化和扬弃异化都放置到现实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的共产主义则是完全的自觉地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显示出历史唯物主义正在形成之中。

对象化与异化是特定历史阶段中劳动的两个方面。马克思越是关注现实生产劳动,就越是肯定对象化劳动,否定异化劳动,就越是远离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越是接近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用实体即主体、否定性的辩证法建立了在绝对精神基础上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对象化理论则用自然的感性的人取代了绝对精神,大大推进了费尔巴哈对思辩唯心主义的批判,同时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时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2](P.101)人是对象化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这种对现实经济运动的关注和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的批判使得马克思认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真理。” [2] (P.105)终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以主客体相统一的生产实践为原则和核心创立了新的世界观。总之,由于《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还没有对现实历史的经济生产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对于作为人类主体性的确证的劳动――人的自由自觉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还持一种理想化的观点,我们对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不宜过高评价,然而应该看到其在马克思哲学理路的进展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目标探索;内容体现;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01-01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华丽转身”,即选择谁,信任谁,判断正确与否,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有一个质的飞跃。生物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的科研型决定了严肃性和唯物性。严肃对待生物,用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教学生物,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但要确实做好这一教学贯彻工作,很有必要进行一番探索。

一、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目标探索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二、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容体现

高中生物学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再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三、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表达方法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2、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306-02

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1]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4],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其成才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目前,在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欠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哲学学科中,“价值”是基本范畴之一,指的是主客体之间一种需求与满足的关系,在性质上是一种关系范畴。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5] 。可见,价值观念的形成不能脱离人们所处的客观世界,但对价值的判断,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其客观与否是由当时的条件决定的。因此,“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 [6]。而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意识活动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社会价值认同整体,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因而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都是复杂多元的,都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同一社会可以有多种思想价值体系并存。但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7]。而中国现阶段的这种主导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8]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任何事物的出现、存在和完善,都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意识作为指导,在中国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指导思想,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目前,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作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形成,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则具有阻碍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它受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会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形成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

因此,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是迫切的,而且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也乘机而入,这就需要用共同的价值理念凝聚人心,形成全社会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而大学生应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才能有效整合社会思潮,团结不同认识水平的大学生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要求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初级阶段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比如,对大学生中的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提倡无私奉献精神,而对一般学生,不宜做硬性要求。否则,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

内外因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重要哲学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矛盾论》中阐述道:“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10]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坚持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作指导。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方面,主要依靠学校重点地实施必要的教育,这是外因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还必须经由学生个体内因的积极内化之后,方能在学生内心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内化的过程就是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也即从被动认同向主动认同的提升过程。学生不仅要服从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而且还要给自己制定具体的行为准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为最终付诸实践奠定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基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建立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一方面,实践构成了社会意识的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并用形成的理论反过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还要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系统的学习,掌握其内涵和实质,并且在思想上得到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其次,大学生要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地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自觉地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途径。从而,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杜,2006:22.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党的建设,2007,(11):1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6]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9.

[7]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4.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萨林斯;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环节;文化环节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Sahlin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ulture and the Practice Reason, Sahlins held that Marxism consists of both cultural and natural link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presents the latter. For the naturalization in Marxism, its responsibility to be the grand cultural theory or historical philosophy is restricted. In broad sense, Sahlins′ du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not contradictory to that of practice in the Marxist philosophy.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anthropology, Sahlins illustrated the basic problem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Marxist philosophy. In his opinion, Marxism is no longer the covert but the overt competitor of the anthropology in contemporary age, and implicitly becomes the companion of the cultural criticism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signifying. Sahlins′ anthropology background provides a valuable and significant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Key words:Sahlin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atural link; cultural link

一、萨林斯与历史唯物主义对话的理论原因和基本逻辑

无论在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上存在着何种争论,文化或历史规律始终是它们共同的目标,所有争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与具有宏大抱负的马克思主义或隐或显地争论,亦是人类学理论中的普遍现象。不过,像萨林斯那样留下一本专门与历史唯物主义直接对话的著作,在有影响的人类学家中却十分少见。

那么,为什么萨林斯要把历史唯物主义提到如此显著的位置上来进行对话呢?在深层理论逻辑上,原因可能十分复杂,除了上述宏观的理论原因外,还涉及其师从莱斯利怀特(北美文化唯物主义学派人类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以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这是他1970年之后的主要理论依据,那些问题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复杂的关系。综观其理论历程,萨林斯经历了从进化论到结构主义再到综合论立场的显著变迁。而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步站到现代性批判和西方文明自我反思的基本立场上。这一立场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他所言,人类学的最高目标必定是与批判性的唯物主义相一致,这便是施米特对马克思主义的判断,“帮助人们脱出他们自制的尚未觉悟的经济决定论的牢笼”[1]2。尽管在提出这个观点时,萨林斯尚没有实现这一目标,但是他明显地描述了一种试图超越西方传统二元论的综合性文化观。

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萨林斯直接强调自己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动机在于,由于马克思阐述的那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在被搬来解释部落社会时存在着难题,他要研究这种难题的实质。[1]1在他看来,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文化和自然两个环节,因此,实质是通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屈从于功利实践论而并没有走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1]2

在第一个环节上,自然是一个文化范畴,即文化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性要素。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与现代人类学是同道。“从马克思的历史观中,民族学家会看到有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从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它是一个历史地给定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互动关系就是在这种意识中展开的。”[1]172

第二个环节与第一个环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将那个中介因素视为“有效生产的理性、物质的逻辑”。也就是说,马克思强调(特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对(特定)生产的作用,在这一种作用中,生产表现为社会自身逻辑的展开,人成为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特定角色的承担者,如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在萨林斯看来,马克思把文化从生产中撇开了,这也是他不认同的地方。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环节,也是萨林斯认为的问题所在。他追随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强调生产(劳动)忽视文化(交往)的做法进行批评,认为这样就把文化关系变成了自然关系,这正是形形色色的“实践论”所共享的秘诀。它带来的结果是把一种文化(西方文化)变成了事物的本质,或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来说,这样就把资本主义自然化和永恒化了,而这恰恰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客观上,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尽管在使用“马克思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术语时与职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家相比可能欠精确,但萨林斯比绝大多数论及马克思的学者更加严肃对待马克思。①这是因为,他虽然无意介入职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间有关青年和老年两个马克思的争论,但是慎重地对待了马克思文本内部的张力,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才能够批评“马克思主义者忽视了马克思本人”[1]51。因此,在总体上,萨林斯关于两个环节的说法不乏文本的和逻辑的依据。

不过,我们也看到,在萨林斯的解读中存在着多个难以协调的张力或没有展开的问题。首先,是在总体姿态上,一方面,他采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立场;另一方面,在多数时候采取了为马克思辩护的姿态。例如他肯定马克思属于首先认识到物质活动中象征秩序的人(这一观点源自列维斯特劳斯),他强调马克思的观点不是功能主义的简化论,不是幼稚的感性唯物主义,也不是粗陋的唯经济论,他甚至把马克思理解为他所认为的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之文化论的先驱。其次,他多次强调构成对马克思批评的正是马克思本人,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解释这一点,因为形成对现代资本主义实质批判并能够为批判的人类学提供资源的,在马克思那里是由《资本论》实现的,但这恰恰发生在萨林斯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环节之中。最后,如果说马克思在早期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论立场,那为什么又从文化环节转向了自然环节?对于这个问题萨林斯并没有合理地解释。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见证了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对马克思的解读有需要进一步澄清和争论之处。也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才能够评判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文化观是否真的如萨林斯断言的那样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同时理解他这种判断的实际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着内在的张力

在解开人类文化、制度或社会之谜以及提示它们的普遍规律的道路上,人类学逐步把问题推向底部:在人与自然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到底是什么?正是在这一点上,人类学必然要与马克思主义对话。因为马克思已经从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出发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回答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历史成为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尽管并非所有的理论家都同意这个框架,但其优先性却是无疑的。在这一点上,萨林斯强调:“在最根本的程度上,马克思看待文化与自然的立场——他把人类文化理解为人介入物质世界的方式——和后来时代人类学对此的理解相去不远。”[1]165

但是,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长期存在着的围绕实践的争论。这种争论,一方面把马克思置于人本主义阴影中,另一方面则把马克思打扮成唯生产力论者。由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根本意义,这种争论是如此广泛,以至可以说构成了全部争论的核心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列维-斯特劳斯在与萨特的争论中提出一种摆脱争论的方案,这便是区分实践与实践活动,并在其间安排一个作为中介的中介——概念图式,这个图式在直接的意义上是全部现实秩序背景后的“秩序的秩序”。[2]

萨林斯正是跟随列维斯特劳斯推进的,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解释,进一步把“实践”定位于满足物质利益的生产(经济)活动上,从而提出这个问题:“现实世界中的生产行动与经验的象征组织方式二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之间的问题之所在;正如它也是人类学学科关于实践理性和文化理性的局部争论的问题之所在。二者的分歧集中在,实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营造了人类秩序。”[1]5或者,更一般地说,“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的真正问题集中在实践和象征秩序的关系上”[1]60。

萨林斯实际上对实践采取了一种理解,并由此把问题从历史学的主客体关系转移到人类学的功利和意义关系上。如果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践是解决主客体关系的逻辑前提,而在“实践”的理解上同样存在着主客体两种路线,并因此给“实践一元论”带来实质性挑战的话,那么,萨林斯的上述做法恰恰是借由人类学理论重新把问题置于二元论背景中,并通过结构主义来超越它。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他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并且把实践理性与意义理性之间的辩论抬到现代社会思想关键问题的地位上。

当萨林斯把实践直接理解成功利活动而带来难题时,在马克思主义框架中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批判也就成了问题。在这里,萨林斯划了一个小圈,他指出马克思从生产活动出发在后期著作中把历史唯物主义自然化了,而这意味着存在两种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两个环节——文化环节与自然环节,前者代表萨林斯所认同的文化决定观,而后者则是与自然主义和功利主义无法分开的经济决定论,这两个环节正好对应于他所区分的两种范式的人类学理论——功利论(utilitarianism)和文化论(cultural account)。反过来说,他以自身人类学的理解指认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解释中的两种不同路线。这也正是他解读马克思主义两个环节的理论意味。

进一步说,如果评价这种解读需要进入20世纪有关马克思主义解读的争论背景中,这将把讨论带入本文无法终结的论题中。在此,我们紧扣萨林斯提出而未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存在从文化环节向自然环节的过渡,简要地阐明:这不是两种矛盾的文化理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层次——有关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有关资产阶级社会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张力隐藏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或文化观的独特价值。[3]

在萨林斯看来,虽然马克思已经“正确”地提出文化的环节,但在其后又发生了自然化,原因在于:“为了通过与商品拜物教的对比而得出商品含义的透明性,马克思不得不用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生物性事实来替换使用价值的社会决定作用。”[1]192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时回到自然主义基础上,这一危险隐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生产出发解释历史辩证运动的基本立场中。因为在那种立场中,谋生的必要性非常容易被置换成生产的结构性支配作用,从而容易陷入社会人类学批判的那种历史学追溯起源的错误做法,并进一步把生产的结构优先性转换成(历史)时间上的优先性。而他本人始终强调的是象征系统的优先性,因为这个系统构成了实践(生产)的必要条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既涉及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又与马克思有关历史生产的一般图式有关。然而,萨林斯的分析并不准确,在直接的意义上,他只是重复了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流行误解。

首先,从事实角度看,正如美国学者大卫哈维等人指出的那样,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是由社会决定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并没有用生物学事实来替换它。①其次,在逻辑上,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分析前提是:商品拜物教(或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历史的产物。萨林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物质生产是象征性生产的主要场域;而在原始社会中,则是一整套社会(亲属)关系。[1]275如果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那么,问题恰恰在于历史如何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的转换。遗憾的是,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仅仅指出两种社会形态的对立而没有能够解释它的历史成因。有趣的是,哈维正是在批评流行的从价值角度来解读马克思的缺陷过程中重申使用价值重要性的,他强调,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是“历史的事情”这个观点。他引证《资本论》及其手稿强调,“使用价值是由现代生产关系塑形的,并且反过来改变这些关系”[4]7。可以说,哈维从相反的方面指出了萨林斯那样的普遍误解为什么会发生。

由此看出,虽然马克思并非存在着一个从文化环节向自然环节的过渡,但是在马克思的实际思路中确实存在分析前提的过渡——在使用一些基本范畴时完成了从抽象向具体的过渡。基本原因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旨在描述广义的历史,而《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基本旨趣则在于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例如“生产”在《导言》中,已经不是一般生产而是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强调后者的资本主义条件是历史地形成的。

指出这种过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并非如结构主义强调的那样,是从形式向内容的过渡,而是结构的变换;并且正是借助于这种过渡,我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性质,它与早期社会之间的差异。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亦无意地接触到问题的实质。这便是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段落的分析以及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1857—1858年手稿》资本章第二篇)研究的理解。[1]189,203不过,这些主题的意义,在他后来的《历史的隐喻和神话的现实》和《历史之岛》等著作中才真正自我理解并展开。我们认为,也只是到后二本著作中,他才很好地协调了自己对结构主义依赖所产生的理论张力,进一步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并实质性地推进了他对历史与结构的综合。

从其后来思路的深化看,萨林斯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所做的只是一个重要的然而尚未完成的尝试。其中,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以及其他解读(例如阿尔都塞与哈贝马斯的对立解读)的评论,都隐含着一般文化理论这个人类学抱负,然而他始终没有意识到这种解读前提对于马克思主义并不适用,因为它们将马克思主义在一般历史科学或哲学层面上泛化了,而这正是马克思本人反对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要提及马克思把《资本论》的适用范围严格地限制在西欧范围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便够了。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判断上,萨林斯一方面继承了卢卡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认识,并对其现代社会拜物教批判给予充分的敬意,另一方面亦采取了哈贝马斯、鲍德里亚等人对马克思之“生产(劳动)”视角的批判立场。这也说明萨林斯的解读本身也是处于20世纪有关马克思主义争论的背景中。值得注意的是,萨林斯从人类学角度提出了问题,将之推到现代社会思想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试着由此来超越传统理解的有关精神与物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二元论争论。

三、简要结论

在《文化与实践理性》中,萨林斯基于人类学视角对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经济决定论)进行了批评,并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隐含着文化或自然视角的张力。实际上,他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一种相当矛盾的立场:一方面像其他结构主义者一样认为马克思揭示了象征理性问题,因此能够成为一种普遍文化理论的基础,并且有效地构成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认为它并没有实质性走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如福柯强调的那样)。

对于萨林斯,既可以不同意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解读,又可以否定其把马克思主义整合到结构主义框架的做法。但是,必须肯定的是,萨林斯事实上在历史研究的普遍性问题上把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的长期隐含的争论提到理论的前台,并基于尊重的立场进行了严肃的讨论。虽然他没有实质性解决问题,但那些问题本身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正是它们推动着对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的深入。特别是从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看,萨林斯为作为象征理性的文化辩护,试图解开的也正是到底是什么制约历史发展的可能性或潜力这个基本问题,只是他不再假设历史进步能够在人类追逐功利的过程中由生产力来自动实现,也不再指望虚假的多样性(主体)假设能够解决问题。当他转向作为客观社会存在的文化时,并没有打赌由此能够彻底解决问题,而正如其《何为人类学启蒙?》一文所表明的那样,他通过自己的道路指出:我们到目前为止按照西方传统进行的探索不仅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相反,对这种教条的迷信正阻止着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研究角度来看,一方面,萨林斯的学术思路以某种方式见证了马克思在现代社会思想中的独特作用及其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亦启示我们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的反思,注意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具有普遍性冲动的文化和历史理论的对话,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部张力,在此基础上,开放性地面对西方思想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萨林斯仅仅是一个个案,但在西方思想发展中,这样的个案并不少。事实上,所有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对话的个案本身都是一种邀请,它迫使马克思主义走出自我划定的传统圈子,面对新的问题。例如,列维斯特劳斯关于马克思提示了象征结构的论断,拉康关于马克思发明了征兆的提示等,不都是精彩的例子吗?这些例子不曾被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突然间散发出耀眼的理论光芒所遮掩,而隐含在马克思文本中的某种方法则凸显为现代社会思想的中心。

参考文献

[1]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