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独特的民俗文化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网络时代 传统 民俗文化 拍摄尺度 研究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各地更是具有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构成了中国有别于别的国家的独特的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传统民俗进行拍摄纪录,可以忠实记录和保留一些地方特殊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宝库。当前,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对民俗文化进行拍摄记录,也可以更加有效快捷地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独特传统民俗文化。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渗透无孔不入,人的私密性荡然无存。因此,加强对网络时代传统民俗文化拍摄尺度问题的研究,可以使拍摄者能够准确把握拍摄的尺度,营造既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的良好环境,不断让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1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沉淀,经历了五千年的积淀,经历了战争、灾害等的洗礼,始终能够一往无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引领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困难、奋勇前行。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突出的特征,有许多先贤学者都对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梁漱溟先生、韦政通先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等,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起来,中国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1中国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

中华文明延续近6千年,是世界主要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出现过中断的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上古时代,夏商周,还是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虽然充满着坎坷、外族的入侵,但都没能阻挡住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进程,一些外域文化的介入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能量,被中华文明所同化、融合。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民俗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性,绵延不息,体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亲合力。

1.2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民本性

中国民俗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尊儒术,体现了以人为本,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调子。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中国民俗文化具有人民的民本性,强调人的中心作用,要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纲五常”就体现了这种民本性特征,尽管这其中具有一定的糟粕,需要选择性继承。

1.3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国的多民族性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性,中国自有国之初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融合共生。特别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十里不同俗”,使得民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地域性特征,这些都使其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和复合性特征。中国民俗文化多元性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民俗,也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民俗。

1.4中国民俗文化具有阶层性

民俗文化的创造与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推动,因此,中国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众的思想认识,也留下了深深的民间烙印。民俗文化的根基来自于不同的阶层,因此,其也具有不同的阶层性,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俗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也造就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下层人民与其它层阶层之间的民俗文化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下层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生活来源,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形成了节俭、勤劳的民俗文化;而对于相对富裕的阶层,由于获得了生活的资本,民俗更加倾向于自由、奢靡。

1.5中国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

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的是由古老的祭祀传统、古老习风传承下来的,由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仍然存在,导致中国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特别是佛教、道教等宗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禅宗道法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更使得民俗文化呈现出神秘的特点,而且这种神秘性充满着复杂性和抽象性。古老的习风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神秘性,民俗文化与民众的生活、生产相互影响,民俗产生于人民之中,同时也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

2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国已有网民数量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给传统民俗文化带来的影响。

2.1互联网时代传统民俗文化传播更加便捷

网络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加便捷,无论是更新速度,还是传播容量,都充分显示了互联网的独特优势,互联网的更新速度由原来的以天为标准,变成以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作为标准,速度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给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渠道和途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更加自主地参与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之中,人民群众可以不受次数限制地获取相关信息内容,这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传统民俗文化相关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客户端进行有关的创作,拓展民俗文化的内涵。

2.2传统民俗文化受网络庸俗风气侵蚀

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由于其虚拟性,为一些不负责任的网民提供了宣泄的平台,有的传播一些不雅的信息,有的甚至是违背伦理道德、触碰底线的信息,严重玷污网络环境,影响社会风气。在这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也会或多或少受到这些网络庸俗风气的侵蚀和影响。有的乐于恶搞传统民俗文化,歪曲历史,不遵循历史传统,追求标新立异式的“创新”,以吸引网民的眼球,严重践踏了人们对待传统民俗文化的底线,与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的方向背道而驰。

2.3传统民俗文化的私密性受到挑战

传统民俗文化的本源是劳动人民在特定场合和生活环境下积累下来的,它具有差异性和一定的私密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渗透无孔不入,网络使许多过去无法通过视觉感知的信息,大白于天下,人的私密性荡然无存。一些所谓的网络意见领袖为了博得人气,从一些不为人之所耻的角度放大传统民俗文化,引发一些网络片面解读民俗文化的狂潮,一些高点击率、高回复率、高人气的微信公众号、帖吧、群等,都有些这方面的反映。这些不仅会影响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会对传统民俗文化产生一定的伤害。

3科学把握传统民俗文化拍摄尺度

传统民俗文化在网络时代如此强烈的冲击下,如何把握好拍摄的尺度和网络的呈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要科学把握传统民俗文化的拍摄尺度,努力营造既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的良好环境,努力让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3.1强化传统民俗拍摄的文化意识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传统民俗进行拍摄纪录,可以忠实记录和保留一些地方特殊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拍摄应当强化传统民俗拍摄的文化意识,突出拍摄的艺术品味。要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把摄影看作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文化关照方式。只有将摄影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联系起来的时候,摄影才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3.2突出传统民俗文化的特色

传统民俗文化由于受历史、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民俗文化地域间、民族间都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在进行传统民俗文化拍摄之前,要充分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及民俗文化的特点,对民俗的许多事象和器物进行调查研究,取得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传统民俗文化的特色,科学确定拍摄尺度,更加深刻地提炼主题,使拍摄的画面获得更高的价值。

3.3加强学习提升综合能力素养

传统文化既需要发扬又需要保护。作为一名摄影师如何正确地把握拍摄尺度,以及网络传播的方式是非常重要。这正是摄影师的道德尺度和素质涵养综合体现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关键所在。网络时代为民俗文化纪录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更大的挑战,面对传播速度快、内容更加丰富的现实,必须增强应对新媒体、网络技术的能力素质,为我所用,促进传统民俗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向[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2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部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3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风情已经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目前学术界就旅游对民俗风情所造成的影响,大多倾向于消极影响方面或某一民族文化某一方面而进行探讨。胡绍林对张家界民俗旅游发展中的民俗风情粗糙低俗的现象进行了剖析,马晓京则指出旅游对非常落后的民俗地区,消极影响重视不够;邢海燕以青海土族服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马福成对门源回族习俗进行了探析。由青藏铁路运营带来的“旅游热”对青海民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有关这方面的影响及合理开发与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欲通过对青藏铁路给青海民俗文化方面所带来影响的研究,探讨对策,旨在使得青海民俗文化之魅力能够永久的维持。

二、青藏铁路对青海民俗文化旅游的影响

(一)有助于促进青海旅游业和民俗文化的发展

2007年青海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幅比近十年的平均增幅要高出33%,入境游客也有类似的增长趋势;这也带来了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据2008年8月份西宁统计局统计,青藏铁路开通后,仅由西宁中转的客流量每年就将达到60万人次以上。因此,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大大地促进了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青藏铁路开通后,大批游客的涌入,为了发展旅游取得更好的经济收入的需要,当地一些原先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开发和保护,历史建筑等也得到维护和管理,如黄南的隆务寺已加紧修缮,塔尔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昆仑文化精品旅游工程等已列入青海省当前旅游规划重点项目。

(二)青海民俗文化被不正当的商业化、庸俗化、甚至被同化和消亡

青藏铁路开通后,大规模、长时间的旅游客流纷至沓来将成为必然,这将可能会给青海的传统民俗文化带来无法避免的消极影响,使其为保持独特的民俗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旅游景区并不是在挖掘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厚内涵上动脑筋,而是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使民俗活动完全成为赚钱的手段。有些民俗活动没有在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随时都会搬上“舞台”,活动内容被压缩,表演节奏明显加快,甚至在日月山景区文成公主馆中,外省汉人冒充当地藏族同胞主持一些宗教仪式。这些活动虽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其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由于过度的商业化而导致该区民俗文化趋于庸俗化。青藏高原素来被称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其民风民俗非常独特和淳朴。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现在不少少数民族群众以汉族文化为自己的模仿对象,人们在服饰、发型、节日、饮食、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汉族看齐,而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文化随着岁月的流失及游客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被同化、消亡,进而危及青海旅游吸引力的持久保持。

三、青海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青海民俗文化知名度

青海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较低,旅游吸引力较差。具体为:(1)借鉴一些通过各种方式而使知名度提高的少数民族的范例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如电影《刘三姐》而使壮族的知名度大增,《五朵金花》也使白族家喻户晓,丽江的摩梭族因其走婚制而引起很多学者,记者的注意并加以研究和报道,使其知名度大大提高。(2)通过青海卫视媒体、制作旅游宣传图片、画册、光盘等手段并结合开展旅游文化节等加大宣传,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扩大国内外的影响。(3)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名篇等来包装民俗文化的形象以此来提高知名度。如可利用西部歌王王洛宾及其家喻户晓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来宣传金银滩草原的藏族风情;

(二)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提高民俗旅游地区的可进入性

民俗开发除了较高的知名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从青海各市州2005-2009年年均旅游发展情况可看出主要有两个问题:(1)游客主要集中在西宁及其附近的海南、黄南等地,而青藏铁路沿线所经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的玉树等地的游客相对稀少。(2)从旅客人均消费量来看,西宁和玉树相对较高,与全国旅客平均消费水平大致相当,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的黄南、海西、果洛很低,只及前者的1/3甚至更低。这与大部分偏远山区的旅游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很薄弱有关。因此,应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强民俗地区旅游交通建设,提高民俗地区的可进入性,让潜在的民俗旅游资源变为实在的旅游市场。主要措施有:(1)在青藏铁路线上可增加2~3个客运停靠站,解决沿线500公里“有景点无人看”的状况;(2)离省会较远且对外影响较大的旅游区修建中小型机场。(3)在循化、互助、黄南等比较偏远且民俗风味较浓的地区加强“吃、住、游、乐”为一体的比较高档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解决“游客有钱没处花”的问题。

(三)以特引人,以特取胜

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方面,要在“特”字上下功夫,开发具有独特优势性的民俗文化旅游。土族、撒拉族风情在国内民族风情中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因此可以经过精心包装,打造成青海民俗旅游精品。具体做法:(1)对于土族,可选择民族形象最强,民族特色最浓的互助县进行开发,可在互助县建立规模大、档次高并且与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相结合的吃、住、游、购为一体的大型土族民族文化村。在此期间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要让游客真正了解和体验到土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并非是形式上的只是简单地表演几个节目而已。(2)对于撒拉族,循化被称为“撒拉族之乡”。可以在循化县建立具有“青海高原西双版纳”之誉的孟达自然风景区及黄河融和为一体的吃、住、游、购齐全的大型撒拉族文化村。把互助县和循化县打造成青海的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4

陕北民俗文化是古老的。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长期交通闭塞,这样的地形地貌虽不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却有利于陕北古老文化得以保存,成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陕北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人文初祖耕耘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古老的文明遗址,比如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石盘文化等。陕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还保留和呈现在许多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中,比如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对二十多个出土文物的原始文化符号的破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其造型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经过专家考证这是商朝民俗文化;此外,在陕北方言中仍保留着宋元方言,如后生(后辈)、先后(妯娌)等。陕北民俗文化是多元的。从历史发展来看,陕北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在这里,各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其间,各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得到了广泛接触,并相互影响和适应。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汉族文化所吸收,如鲜卑、匈奴、西夏等民族文化。陕北民俗文化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既有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的遗存。由此可见,陕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果。陕北民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在历史上,陕北地区通常是烽火连连,老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正因为流动迁徙才形成了陕北民俗文化的兼收并蓄。征战往往迫使一些人迁徙,这样的迁徙在陕北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陕北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自己开放的特性,移民们带来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使得陕北民俗越来越丰富多彩。陕北文化有时虽封闭但不僵固,各民族相融合的同时就吸收了外来文化,陕北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比如蜚声海外的陕北民歌既有田园韵味,又有马背情调。总之,陕北民俗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和其强大的吸附力和融合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区域文化。

二、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是彰显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1]陕北民俗就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就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各个方面。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陕北民俗文化进行译介有利于其对外传播和交流。

(一)陕北民俗译介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陕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识别文化身份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2]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陕北人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而鲜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为鲜明独特,与他乡和他国文化不同才称其为陕北特色文化。因而,译者在译介时应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语读者真正了解领悟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陕北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陕北以其悠久的历史、迥异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对其译介的过程中译者应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内涵。因而,保留陕北民俗文化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视。

(二)陕北民俗翻译的不可替代性

在陕北民俗的译介过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传播和交流,这是译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翻译陕北民俗时,要避免以他国、他乡的民俗词语替代陕北民俗词语。翻译中的异化是保留陕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陕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译者不能贸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陕北民俗中,不然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错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会使陕北民俗文化内涵失真。在译介的过程中应坚持求“异”存“意”的原则,尊重陕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内涵,使陕北特色民俗在译介中仍能再现其文化内涵,有效地促进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如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来呼唤对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这样的词语,如果译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话,就会完全弄错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实文化内涵,当然就会误传陕北民歌中的民俗风情了。可见,在进行译介的时候不能随意替换陕北文化中的民俗词。

(三)挖掘陕北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5

[关键词] 电影艺术;声画―视听思维;地域性;地域文化;电影化手段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疆本土电影地域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2XJJC760003)。

一、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性的元素

地域性是指事物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有了韩愈的‘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和古人那句‘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的论断。”①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们成为我国各类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因此有人说:“没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艺术创作也就没有多样化。”②电影艺术展示复杂多样的地域性是艺术多元化和丰富性的必然结果。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性电影的独特生命力是各地文化心理积淀所孕育的果实,但要使这样的生命力得到延续还要经营。”③所以在电影创作中,导演总是试图寻找最深刻、最有表现力的空间来实现审美的对象化。于是很多导演常常有意识地选择那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区域作为影片开展的现实空间和潜在文本,展现不同地域的特色成为电影导演们的偏爱。“20世纪80年代早期,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对地域文化的偏爱,尤其是对其所带有的风俗,也就是价值判断的偏爱。”④因此,那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影片总是带给观众一些别样的感受,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些地域性鲜明的影片也就成为中国电影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很多艺术中,展现独特地域性的艺术手法比较单一,比如绘画,既可运用多种技法画出美轮美奂的风景画,也可以一定的艺术手法画出惟妙惟肖的世俗风情画。而音乐只有通过旋律、和声与节奏来表现一个地域独特的情感特征。而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生动传神的文字细致入微地描绘一个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民俗风情,由此激发读者的想象来间接完成对一幅幅生动的异域风情画面的展示。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艺术是视听综合艺术,它兼具了视觉与声音艺术的综合优势,电影艺术在“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不仅具有直观迅捷的优势,而且能够声画结合,使得情感与表象融合。此外,电影艺术还可通过声画手段将文学中的间接形象转化为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在电影艺术“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不同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电影艺术从哪些方面呈现一个地域的地域特色呢?

首先,通过电影的画面,可以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民俗风情。如广西与《刘三姐》、云南与《阿诗玛》、江南与《苏州河》、东北与《红高粱》、西北与《黄土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在第一时间内就将观众导向所指的地域,能够将地域性最直观的感受瞬间带给观众,成为观众判断故事发生地域的第一要素。可见,这些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就成为展现独特地域性必不可少的本土资源。但是,如果电影艺仅仅是呈现这个地域表层次的自然风景以及民俗风情,那么这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并没有真正得到呈现。例如最近热映的影片《无人区》,该片展示了新特的戈壁沙漠风光以及新疆的一些民居场景,甚至片中人物还操一口地道的新疆土话,但是该片并没有真正展示出新特的地域性。这部电影只是借新特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简单的民居场景来演绎一个在“非正常奇特环境”中人性博弈的故事而已。在这部影片中,新疆的戈壁沙漠等只是一个假借虚构的“奇特环境”的虚壳,只是为了使演绎这个故事的环境似乎更可信而已。这部影片并没有挖掘出新疆这一地域独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无人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具新疆地域性的影片,新疆本地人看了也会感到陌生奇特的。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表现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导演在创作中还必须挖掘出这个地域深层次的地域文化。所以说,在电影艺术中,展示电影的地域性不仅仅在于呈现表层次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在于展示孕育于这片地理地域之内的地域文化,这些更为深层次的地域性的展现与表层次的自然景观、地域民俗等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展示出的迥异于他的地域性的本土元素。

虽然自然景观、地域民俗与地域文化都是展示一个地域独特地域性的本土元素,但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这些元素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如果说我们通过影像去欣赏某地域的自然景观,这种自然景观带给人的标志与差异性是直白的,显而易见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自然景观中可能包含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那么在按照导演意图融入故事情节的自然景观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往往需要更多的经验才能够正确地领会感受。”⑤所以说只有体会到导演在电影中展示的地域文化,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电影的地域性。“在电影作品中,真实的地域文化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中达成地域形象的标签化效果。”⑥所以,挖掘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电影艺术展现地域性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的环节。那么,如何去挖掘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呢?

二、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文化的方式

地域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结果,“地域特色是人性和自然结合的成果,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认识和发掘地域特色对于认识人生和艺术都是非常有益的”⑦。所以,导演要展现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就是通过电影的镜像语言,立足于“人与自然结合”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展示,也就是要挖掘出这一地域“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生命智慧层的信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导演竭力将这一地域生命智慧层的信息缝合进表层次感性形态的“本土元素”――自然地域与民俗事象之中,通过声画手段对这一地域人民生活情态的呈现,运用多种电影化表现技巧挖掘出这一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

电影艺术通过一个地域独特的“本土元素”来展示这个地域的地域性,这些本土元素在电影叙事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话语叙述功能。导演在创作中充分挖掘出这些“本土元素”的文化内蕴,以“声画―视听思维”的方式完成其对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像阐释。正如二人转的诙谐、信天游的高亢、昆曲的柔婉等,都是从内在骨子里透射出来独特的地域性。电影艺术要从骨子里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地域特色,必须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独特的“声画”手段,运用真正的“视听思维”方式才能够真切呈现出来。诸如《黄土地》通过影像化的手法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与奔腾不息的滚滚黄河水那静态与动态的情态隐喻性地激情展示,既揭示了黄土地贫瘠的深厚,又展示了滚滚黄河暗含的博大的力量,同时揭示了黄土地与黄河水对劳动人民深厚的养育之恩以及人们与黄土地和黄河水的相依关系。另外,黄河水与黄土地又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性,成为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展示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此外,那高亢粗犷质朴的信天游,又彰显了中华儿女独特的生存信念和朴实的人生情怀。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运用电影艺术“视听思维”的方式,充分利用电影“声画”效果,才能真正完成导演对这个电影独特地域性的阐释。所以,在电影艺术中,为了呈现这一地域深刻丰富的地域文化,影片中的“声”“画”呈现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就是富有深意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电影深化主题、刻画人物、完成导演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也是电影真正做到“从世俗走向神话”的资源。如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导演极力展现了新疆哈萨克草原的自然美景:绿色而连绵起伏的草原鲜花朵朵,苍翠的山岭白雪皑皑,白雪覆盖的苍茫大地一望无际,在皑皑雪原上矗立的阿吾勒、流淌着潺潺溪流的小溪……这些优美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美不胜收。此外,《鲜花》在创作中影片还极力展示了哈萨克民俗,努力打造出一部民俗风情的精品。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呈现成为这部影片的主体与核心,但是这些表层次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呈现并不仅仅是为了使电影更具观赏性,也并非是导演创作的初衷。“该片只是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励志哲理。”⑧其实,通过哈萨克独特的风光民俗是为了实现“鲜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出了新疆哈萨克族独特的生活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是为了展示新疆哈萨克族独特的生存哲学和民族精神追求,从而实现导演讴歌哈萨克族人民和励志的主题。

在电影艺术中如何更好运用“声画―视听”手段发挥电影艺术独特的造型优势来呈现地域性呢?很显然,仅仅是直观呈现显然是难以表达出深刻的地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借助多种电影艺术独特的修辞手法。如在新疆本土电影《大河》中,为了展现塔里木河流域人民与塔里木河的亲密相依的关系,影片开始伴随着深情舒缓的背景音乐《塔里木河》的响起,干涸的塔里木河的全貌缓缓呈现。在这里,导演高峰将声画以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塔里木河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以及人民对母亲河怀有深厚情感的思想。在影片结尾,当塔里木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电影展现了“野鸟归林,野兽归栖”的画面而且伴随着深情悠扬的呢喃女声吟唱的《摇篮曲》,塔里木河作为母亲河的形象被强化了出来。此外,在影片中,为了强化塔里木河母亲河的意义,有几个镜头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是婴儿时期的陈南疆躺在摇篮里,摇篮却漂浮在塔里木河上,在河岸上冬妮娅正缓缓地拉着绑摇篮的绳子,深情地吟唱着《摇篮曲》。另一个镜头是阿布杜拉大叔静静地死在塔里木河,河水宁静,微波不动,似乎是在凝视着他的孩子睡去。这两个极富情境的镜头具有深刻的隐喻含义,使得塔里木河养育儿女的艺术意蕴唯美再现。

在电影艺术中,导演通过“声画―视听”手段,运用再现、表现、隐喻、造境等电影化手段,实现了电影从表层次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的呈现向深层次地域文化的开掘,使地域文化释放出生动的艺术气韵,从而完成了“本土景观”从视听功能向话语言说功能的转化,实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电影主题的电影化阐释和地域性的全面呈现。

注释:

①⑤⑥ 刘丽媛:《论地域文化版图中的武侠电影》,河北大学,2013年,第4页,第39页,第4页。

②⑦ 伍帮军:《论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特征》,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第42页,第34页。

③ 王晓铭:《电影的地域特色与经营》,《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④ 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6

一、引言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天津作为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其民俗文化非常繁荣兴盛,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因此,了解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纵贯南北,自古就有鱼盐之利。有利的自然环境促使了天津渔业和盐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本土民俗。而随着漕运和军事建制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天津,带来许多外地的民俗。此外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又使天津民俗文化中出现了西方风情。各种民俗事像相互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天津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天津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得到整合之后就成为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另外,天津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据统计:从2005到2010年间,天津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6.8%,到2010年天津旅游业总收入为1248亿元;入境游客为16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7.5%;外汇收入为14.2亿美元,年均增长为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8%,相对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1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天津发展较快的产业和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外,截止到2011年,天津共有A级景区59个,其中5A级2个,4A级13个,3A级29个,2A级15个。

三、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天津的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具体有:

(一)天津民俗文化品牌不够突出

天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很高的现代化成就,但是与其在国内外的拥有的知名度及吸引力是不相称的。其与北京只有120km,但是与北京的民俗文化品牌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规模都相差太远,造成旅游形象遮蔽,严重制约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城市环境较差影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已经更加深化,城市环境的好坏、知名度以及魅力的大小,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天津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世界人口排名是第16位,市区人口密度非常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以及城市绿化面积不足也严重困扰着天津城的发展,其城市环境亟需改善,居民素质也有待提高,这些对于天津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天津优势民俗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开发

天津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几十年来,天津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并没有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起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不利于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针对以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存在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几点应对措施,具体有:

(一)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准确定位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以及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而且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元文化的汇聚地,这就是天津市最好的总体旅游形象。这不仅体现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又突出了都市景观与人文魅力。

(二)加强城市改造与精神文明建设

确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改造建设相统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展示天津独有的精神风貌,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突出特色旅游文化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培育地区信用,开展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活动。

(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内涵

针对天津优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情况,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调查小组,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这些资源,以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大力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附加值,提高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