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例6篇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 数学 侧重方向 知识点

1 高中新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的原因

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新高中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到高中之后,数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初中时,这些知识老师都讲过,有些没有作为重点来讲,只是了解。老师说高中老师会细讲的,但是现在老师也不讲初中的知识而是拿来直接运用。”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学习侧重点与高中的要求不吻合。

2 高中新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的问题分析

举个例子,初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开方法,二是配方法,三是求根公式法。在初中时重点掌握的是前两种方法,在高中,由于计算量和计算速度的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使用的是十字相乘法和求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初中教材中没有,初中数学课上不作重点讲授或根本就不讲。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导致新高中生不能满足上高中数学课的基本要求。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高一的学习以初中为基础,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数学的学习。假如知识侧重点衔接出现了问题,久而久之,学不会、跟不上数学学习也就是正常现象了。

随着高中教材改革和初中减负大刀阔斧的进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侧重衔接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那么,主要是在哪些知识侧重点衔接上存在问题呢?列举如下:①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②函数和函数图象的关系理解问题。③画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草图的问题。④二次函数的配方问题。

以上问题,为什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呢?分析如下:

2.1 函数图象是认识函数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函数图象是函数的具体,使函数具有形的可触性,降低函数的抽象性。函数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身份证号与本人关系一样,一个人对应着一个身份证号,一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仅仅看到一个人的身份证号是不会了解这个人的,要了解这个人就要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也就是看这个人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行为。类似的,什么样的函数有什么样的图象。函数图象的走势、形状、最值、自变量取值范围都直观地反应特定函数的性质。特定函数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图象。

2.2 画好一次函数图象和二次函数图象是掌握函数的基础。新高中生只知道这两种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具体到画图时总是画不准确,不能掌握基本要点。对于一次函数图象,新高中生知道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画直线时总是列出很多的点,将这些点都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再利用这些点画出直线,但不知道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会快速选出确定直线的两个点。在画二次函数图象时,先利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开口方向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定点,之后随意勾画出抛物线,不注意抛物线的开口的大小、函数图象是否关于对称轴对称。这样画出的图象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对函数的认识,更将影响以后的学习。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首先要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学习函数的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果对二次函数图象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就会有困难,在许多含有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要借助二次函数图象来解答。在学习线性规划问题时要求快速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准确快速画出直线是基础。对于这两种函数图象,初中要求不高,但却是高中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而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不包含如何快速准确画出一次、二次函数的图象。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高二数学;重要性;方法归纳

一、高二数学与高一数学的不同之处

与初中的数学相比,高中的数学相对来说概念抽象、习题繁多、教学密度大,高一过后,一些同学对数学望而生畏。高一阶段的知识点非常多,可以说高一阶段的知识比整个初中的知识点还要多,那么到了高二,是否知识更多更难呢?

首先,高一阶段与高二阶段对知识的侧重点不一样。高一阶段的知识侧重的是理解,而高二阶段强调的是技巧,而并非在于内容的难易程度。其次,高二数学的很多知识点是对高一知识的强化、深化与展开。例如:高一阶段学习的函数的相关性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单调性。在高一阶段时,我们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会用“比较法”判断单调性,并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来对函数单调性有直观的感受,到了高二阶段,就要学习一种新的T具――导数,也就是我们不用做函数图像,也不用“取点比较”的情况下能直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这种处理问题的新方法需要的就是熟练掌握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在几何方面的不同之处有:高一阶段我们学的是直线和网,属于解析几何的初始,但在高二阶段,对于几何的学习就更加复杂了,如类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图形复杂且运算的难度大大增加另外立体几何中还要引入空间向量的方法,实际也是把几何问题代数化,使同学用在复杂的立体图形中找辅助线了,当然,空间向量法带来的运算量也是相当大的。最后,在一些小的知识点上也有所深化,初学学习概率时,没有学习任何的计算方法,算概率的时候只能一个一个的数出来,如果题目的数稍微大一点的话我们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数数上,在高二我们学习了计数原理,将能彻底搞清楚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里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数学原理。

二、学好高二数学的重要性

高二数学的难度要比高一大的多。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高二阶段便是埘所学知识的巩同练习与深化的一个阶段。如果有些同学高一阶段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高二阶段便是唯一可能跟进与提高的机会,因为高二是深化学习、练习与巩同过程,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复习的过程。高中阶段学习节奏之快使得一开始落后一点的同学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可以再回过头来重新学习,也就是说如果想补救之知识漏洞,高中阶段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学习中复习。高二这个阶段是需要大量做题,大量练习的阶段,错过了这个阶段就再也没有机会超越别人。很多人想高三再努力也还来得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三的时候,人人都拼命的学习,强化,想要超越别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努力也只能保证你的成绩不下降。也就是说你若想追上别人,想超过别人,高二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三、学好高二数学的方法归纳

我个人观点是要学好数学最关键的是要学数学思想,那么,什么是数学思想呢?所谓的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的掌握基本概念,因为这关系到你看问题是否透彻。练习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只是深化和巩固你所学的认识。因此学数学是更深入地理解各个知识点,多加巩固每一道题都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在不断的做题过程中,把自己的认识和别人的思想结合起来就融汇成自己的思想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基础。

培养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数学的学习其实不难,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尝试。当你敢于猜想,说明你具备数学的思维能力;而当你能验汪猜想,则说明你已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认真地学好高二数学,你能领悟列的还有怎么用最少的材料做满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资源并投人生产才能获得最多利润……,因此,当你陷人数学魅力的“圈套”后,你已经开始走上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培养分析、推断能力。其实,数学不是知识性、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高中数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状态低迷而苫恼,请按如下要求去做:通过预习后,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对你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自己做出的作业太追求完美是很难达到的,出错并认真订正才更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并不是“题海”,在完成老师的作业的同时,应当做一些配套的练习;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因此,做题的时候碰到难题、应当及时放弃,转入下一题,及时避难就易放弃一些难题,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而郁闷,那么请接受如下建议:收集你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这些材料是属于你个人的财富;对于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能接受的底线,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计划性的学习,将使你的学习成绩稳固前进,因此,请指定好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下去吧,对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进行规划、合理的分配。术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步前进形成了很多同学都有偏科的现象,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学习出现“高原现象”。参考文献: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 创新教学 高等代数 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

高等代数是数学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可分为多项式理论和线性代数理论两部分,以线性代数理论为重点。在传统的高等代数教学中,主要以知识点的独立讲授为主,常常忽视知识点的应用以及知识点的关联;高等代数课程内容从知识模块角度可分为多项式理论、矩阵及线性方程组理论和线性空间理论,传统的教学中,经常忽视知识模块的完整性;传统的高等代数教学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针对传统高等代数教学的不足,笔者结合两年的教学实践,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高等代数课程的创新教学。

1 对知识结构的合理调整

我校高等代数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高等代数》第三版,讲授时间为一年。以往的教学中,从第一章多项式知识开始讲授,两个问题:其一,大一的学生学习高等代数的同时还学习解析几何,而解析几何课程一开始就要用到行列式相关理论,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在解析几何课程中讲授行列式的基本理论,浪费了课程资源;其二,第一学期只能讲授前三章,这样作为矩阵理论知识模块的二、三、四章就不能系统讲授。所以现阶段的教学把第一章多项式放到第二学期讲授,这样第一学期就集中教授矩阵和线性多项式理论模块二、三、四章,既满足了学生学习解析几何对行列式知识的需求,也保证了知识模块的完整性,同时方便了知识点的集中系统讲授。

针对高等代数课程课时比较紧张的现状,同时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规律,对一些章节的讲授做了适当调整。首先,对于相对比较抽象而冗长的证明,主要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进行阅读和理解,让学生主要以了解证明思路为主,例如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矩阵的行秩与列秩相等等问题和定理的证明。其次,教材中所有带*号的内容都不在课堂上讲授,把那些相对重要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后读物,例如最小多项式以及λ―矩阵相关内容。同时,把第四章等的内容进行调整,把初等矩阵的知识放在分块矩阵的前面,主要是希望学生能通过初等矩阵的学习,了解矩阵的行或列的整体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分块矩阵。

2 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点的关联

高等代数知识以线性代数理论为重点,而在线性代数中,矩阵理论是核心,所以以矩阵理论为主线,高等代数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何利用这些知识点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高等代数的知识结构是高等代数教学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抓住以下几个关系:

2.1 向量理论与矩阵理论的关联

向量可以看作只有一行或者只有一列的矩阵,同时矩阵的行或者列都分别可以看作行向量或者列向量,于是矩阵就可以看作一个行向量组或者列向量组;反过来,一个向量组又可以“拼凑”成一个矩阵。抓住这样的关系,向量与矩阵的知识就可以相互关联,例如:

例1:求向量组α =(1,0,0,a),α =(0,1,0,b),α =(0,0,1,c)的秩,其中a,b,c为任意常数。

2.2 矩阵理论与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关联

矩阵理论与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关联是很明显的,比如与线性方程组密切相关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可以通过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的关系判断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但利用方程组的理论解决矩阵问题却经常被忽视,比如下面的问题:

例2:若A B =0,证明:r(A)+r(B)≤n,其中r(A)表示矩阵A的秩。

证明思路:首先对矩阵B进行分块得到(β ,β ,…,β ),可得:

从而Aβ =Aβ =…=Aβ =0,这样矩阵B的每一个列向量都是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解,由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相关理论容易证明r(A)+r(B)≤n。

2.3 其它知识点的关联

高等代数中其它知识点的关联还有很多,比如:(1)矩阵理论与线性变换理论的关联,因为任何一个线性变换在一组基下都有一个矩阵和它对应,同时线性变换的运算和矩阵运算有对应关系;(2)多项式理论与矩阵理论的关联,一个矩阵是否可对角化与它的最小多项式是否有重根有关系;(3)欧氏空间理论与对称矩阵理论的关联,等等。

3 通过思考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数学的理论是抽象的,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要想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通常有两种做法:第一,介绍知识点的应用;第二,应用大量的思考题。下面就通过几个例子介绍高等代数课程中的思考题的设立。

在高等代数的学习中,学生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经常是片面的,这时候如果能够适当地提出一些思考题,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回答,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

思考题1:f(x),g(x),u(x),v(x)∈P[x],且d(x)=u(x)f(x)+v(x)g(x),那么d(x)是否为f(x),g(x)的最大公因式?

分析:这个问题是在学习完第一章第4节最大公因式的知识之后提出的,最初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认为答案为“是”,原因是学生知道f(x),g(x)的最大公因式d(x)都有表达式d(x)=u(x)f(x)+v(x)g(x)。教师最后给出否定的回答,并给出反例,让学生了解不是所有问题的逆命题都是正确的。

思考题2:f(x ,x ,x )=(x ,x ,x )123132133x x x 是否为二次型?

分析:这个问题是学习完二次型第一节后提出的,当最初接触二次型的知识的时候,学生经常对这个问题犹豫不决,主要原因是学生了解二次型的矩阵是对称矩阵,但是这个式子中间的矩阵不是对称矩阵,那这个不是一个二次型?如果我们回到二次型的定义,只要是一个二次齐次多项式,就是一个二次型。所以这个思考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这个二次型的矩阵为13/223/235/225/23。最终通过这个思考题让学生真正了解二次型的本质结构就是二次齐次多项式。

思考题还可以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思考新的问题。

思考题3:在二次型研究中,为什么我们只关注非退化的线性替换?

分析:这个问题是在学习了二次型第二节以后提出的,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了解非退化的线性替换赋予了二次型之间“相互”变化的能力,即若f(x ,x ,…,x)经过非退化的线性替换X=CY,|C|≠0变为g(y ,y ,…,y )。由于|C|≠0,C 存在,则g(y ,y ,…,y )可经过非退化线性替换Y=C X变为f(x ,x ,…,x )。

如何提高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以上的一些方法是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出来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在课后作业、学生科研等方面寻求教学改革突破。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高等代数(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文4

一、熟悉《考试说明》、完善知识网络

熟悉《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怎样考、考多难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要求》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我们可以通过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并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以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

例如,集合、复数、概率与统计、算法初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等内容几乎每年必考,且大多为容易题;三角一般出现两小一大,常出现在容易题与中档题,一般是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道小题,三角运算一道小题(有时与三角形结合)、一道大题,常可能与向量运算结合,考查三角的综合运用;立几一般是一小一大,常与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有关,立几大题一般是两证,但10年出现了一证一算,估计今后可能会出现证、算、探的题型,还不能排除小题中可能出现中低档的计算问题;解几一般是二小一大,直线与圆必考,另外圆锥曲线一般一年中出现两种曲线(09年出现了椭圆与抛物线,10年出现了椭圆与双曲线),代数中函数与导数一般出现3-4道左右,2-3道小题,1-2道大题,主要是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结合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导数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常见函数的导数及求导法则、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或是与方程、不等式结合的计算或证明问题;数列一般是一小一大,主要涉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不等式主要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但一般不单独命题,可能出现一道小题,大题中常与其他知识交汇;至于应用题一般还是集中在函数(含三角函数)与不等式模型中。

通过研究《考试说明》、《教学要求》和江苏近三年试卷,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复习,提高复习的实效。

二、搞好专题复习、夯实主干三基

第二轮复习则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是数学解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可以说,高考数学能否考高分,关键在于第二轮专题复习效果的好坏,对此要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轮专题复习主要有以下三类:

1.知识点交汇的专题复习。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对知识的交汇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导数、方程、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再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复数,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

2. 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专题复习。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1)函数思想:根据问题的特点构建函数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对构建函数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对称性、范围和图像的交点个数等的研究;(2)方程思想:通过列方程(组)建立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实现化未知为已知,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3)数形结合的思想: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相对应,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4)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即可出现在小题,也可以出现在解答题中,在解题中应明确分类原则,标准要统一;不重不漏;不主动先讨论,尽量推迟讨论。 对于数学中的一些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常数法、特殊化思想、化归思想等可以结合知识点专题复习,有机地渗透在题中,不必搞成专题。对于基础一般的班级,数学思想方法专题可不搞,而是将这些思想有机地渗透典型例题中。

3.题型(填空题、解答题)解法的专题复习训练、主要用于查漏补缺。

通过专题复习,进一步强化主干知识的掌握,夯实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三、搞好模块训练、查补知能漏洞

在每个专题复习结束时,可围绕本专题复习中学生的基础漏洞和能力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模块训练,如函数与导数专题复习中,学生常出现研究函数问题时不注意定义域,函数复习中对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的运用不过关,遇到分类讨论问题常无从下手,在函数与导数复习时,常不能自觉运用函数图像辅助解决问题,再比如,解析几何复习中,学生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常思考解方程组,不会设出交点坐标代入方程等。作为教师,在二轮复习时,组编一些高质量的模块训练专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轮复习最忌讳让学生做大量重复的低质量的套题。

四、上好高质量的讲评课、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高考二轮复习,一定要提高所讲、所练、所训、所测的题的质量,二轮学生接触的题可分专题复习的题、课堂训练的题、专题复习的练习题,模块训练的知识交汇点较多的题,综合模拟的套题,不同的题有不同的功能,教师要认真选题和组合题,一般来说,专题复习的题要知识点尽量覆盖到,题中要渗透思想方法,上课要带领学生共同审题、破题,要和学生一起探寻解题思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适当示范解题的表达和书写。课堂训练的题难易比例适度,让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提高,二轮复习不能顾此失彼,出现少数尖子学生的能力没上去,却出现了低分群体,即注意二轮复习的起点和坡度,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长进。课后训练的题中既要有基础知识巩固的题,也要有相近知识交汇的小巧题,还要有思想方法渗透的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作业可适当分层。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数学复习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很多高中生在对数学内容进行复习中,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并且复习效果不理想。高中数学知识点具有多、难、乱的特点,在有限时间内很难将这些复习内容理清。所以,高中教师从长期教学经验中提炼出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也就是思维导图的复习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习效率,下面就对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知识复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提出问题

(一)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产生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经常产生这样的普遍现象:一看就会、一听就懂、做题纠错,很多学生表示做题时想不起来使用的方法、性质、定理,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考试结束后教师在讲解试卷时,学生经常表现出很懊悔,一些题本应该不失分的题目,就差一点而失分,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两点问题:第一,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不牢靠,逻辑性不强。对知识结构认知不清;第二,思维性较弱,灵活运用知识性不强。

(二)高中数学复习课的特点和重点。讲课和做题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巩固知识点,是一种微观教学,但是复习不只是简单的加强记忆,更要从本质生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构造、整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反馈回大脑,在记忆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图。在结构图里,数学知识被分门别类,不再复杂凌乱,是一个排列有序、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做题时,根据题目所表达的信息,从记忆中的知识网络里提取与题目有关联的知识点,并进行最佳结构组合,使解题过程达到最优化,从而正确的认知机构被形成。

然而,高中数学在复习课教学中存在很大难度:第一,因为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忙于教授新课和习题,所以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复习课教学;第二,因为复习课通常是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的过程,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沉闷,同时,教师在复习课中对知识点的讲解较快,对于一些对概念模糊不清的同学,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较差,因此掌握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经常使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很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复习效率低下。

(三)提出问题。针对目前数学复习课上的教学现状,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建立知识体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在复习数学过程中建立怎样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在复习数学时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并能得到较大发展,这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师应马上解决的问题。

二、思维导体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简述思维导图。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提出一种使用图解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整体的方式,这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图文并用的方式,用相互隶属关系将各层级主题关系和各相关层级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将主题中的【关键词】 和颜色、图像等构件记忆连接,充分发挥大脑记忆功能,运用思维、阅读、记忆等规律,帮助人们在逻辑和想象、科学和艺术之间全面发展,进而挖掘大脑潜能。思维导图通过刺激大脑产生一种自然地思维方式。

(二)思维导图在教和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教学工具,在新课中使用思维导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将教师的教课转换成教育学,使用思维导图的板书形式,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晰的表现出来,有助于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动态软件,可以将每章知识点用知识网络图形表现出来,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将一些经典图形使用超链接,能够有效的激活学生记忆。学生集合自己的知识网络,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提炼与回顾。整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系统,提炼知识结构,实现灵活使用知识的目标。在很多高考复习中,很多学生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还能游刃有余,但在第二轮复习中就支撑不住,尤其是对换了情景的问题更是一脸茫然,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只对学生使用反复做题的工作方式。但是,结果很不理想,学生学过的知识通常是不经思考,被迫记忆的,从而导致知识点零散、概念模糊。所以,学生在使用知识点解决问题,时,不能做到灵活使用。而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改变了这一点,可以版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提高,因此复习效率自然提高。思维导图用于评价教学的两大优点是:第一,层级结构可以反映学生对已有知识点的掌握、产出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从具体例题中知晓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清晰度与广阔度。思维导图是评教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

三、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复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理顺,将凌乱的知识点系统化,并且倘若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时遇到了困难,还能激发学生弥补知识点掌握不足的情况。总之,加强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裴新宁,焦中明,赖晓云,熊伟,孟沪生,梁春燕,等.思维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08):273-274.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范文6

函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从函数的核心概念及呈现方式可以发现二次函数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数学问题因二次函数的介入和转化变得朴实而简单。因此,以二次函数的升级教学为重要切入口,从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几个方面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尤为有效。

一、借助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衔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研究函数的内容,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许多教师感到难以把握,主要原因之一是本节教学内容牵扯到的知识点较多,有大部分学生对旧知识点的掌握本身就不是特别牢固,教师对教学的深浅度不太容易把握;原因之二是本节中运用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对学生所要培养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初中代数各种知识与思想的集体展现,是初中代数的一个总结。

本节教学可采取先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简单回顾,再通过观察二次函数y=x+3x+2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x+3x+2=0的根有何关系,进而总结得出一元二次方程ax+bx+c=0,当=b-4ac时该方程的实数根与对应的二次函数y=ax+bx+c的关系。内容安排看似简单,实际却内涵丰富,需要教师大力挖掘,方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并从中深切体会到其中数学思想与方法运用。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领会思想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教学进行探讨。

(1)理解概念,抓住实质

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所有的值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利用根的判别式可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当=b-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4ac

(2)类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攻破难点

类比一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那么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由于抛物线与x轴可能会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或没有交点,那么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相应的就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者没有解;类比一次函数位于x轴上方则对应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大于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对应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那么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大于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其余类推。类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近似解理解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等等。

二、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衔接数形结合思想

对二次函数图象,在初中主要以描点法画出其“精确”图象,但是这种做法缺乏“参数意识”,即系数与图象特征的联系,就是要明确二次函数y=ax+bx+c中确定图象开口大小及方向的参数是什么?以及确定图象位置的参数是什么?学生还要清楚的知道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可以怎样快速的画出,并要理解完成这种过程的依据。对于此过程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可以从直观感受上升到理论认知。比如,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定义域有限制的图象画法与应用,图象随着参数怎么改变等,这些都是如何将初中二次函数过渡到高中的根本。

例1.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对于该题, 鉴于学生对图象画法的熟悉即可轻而易举解决,如果没有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升级”认知过程,自然解题方法就难以确定了。

三、借助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衔接分类讨论思想

教材是以y=x为对象来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学生从其图象的直观判断就很容易求出某一函数的最值,但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让学生对二次函数y=ax+bx+c在区间(-∞,-]及[-,+∞)上的单调性的结论用定义进行严格的论证,特别是结合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利用单调性解释函数的最值的意义。

例2.已知函数 ,求f(x)在[0,m]上的最小值。

分析:向这种含有参数又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单调性有关的问题就要考察学生有没有深入地了解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了。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并说说理由,今后才可能灵活地运用图象与二次函数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

四、借助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衔接函数与不等式思想

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在初中新课标中要求不高,常被淡化,但高中数学学习中却经常用到。若不熟练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这对学生来说学习高中数学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认识和学习,同时利用二次函数根的个数以及根与系数关系来解决一类几何问题就轻而易举了。这样一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从而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识有一个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