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商业模式范例6篇

跨界商业模式

跨界商业模式范文1

自1863年美国发明家伊萨卡·胜家和伊·克拉克创建的胜家(Singer)缝纫机厂,由于产品适销对路而打开欧洲市场以来,跨国公司已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众多企业跨越国界进行经营,其规模越来越大,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尽管它第一次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到底何为跨国公司、何为商业模式,何为跨国公司的商业模式呢?只有概念清晰,才能展开阐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概念入手,展开分析。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Firm)、超国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等。

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成了由知名人士参加的小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1974年做出决议,决定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名称。

社会各界对于何为“跨国公司”,由于标准不同,定义也不同。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1.跨越国界基础上的定义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指定专家小组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定义,认为跨国公司是“在它们的基地所在国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这个定义规定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同时在本国和国外从事经营活动,二是提出对国外生产服务设施的控制权,而不仅仅是贸易和商务活动。联合国的定义没有强调控制权的来源,表明控制权既可以是基于资产所有权,也可以是基于合约的资产使用权。而很多学者则强调控制权的来源应是资产所有权,因此跨国公司是“国际综合性生产体系,母公司以股本为基础对它进行控制,而母公司基本上由所在国的国民所有和管理。”

邓宁认为,“跨国的或者多国的生产企业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生产设施(例如工厂、矿山、炼油厂、销售机构、办事处等)的厂商。”他在1993年对跨国公司的概念又进行进一步补充:“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Enterprise)或跨国企业就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在一个以上国家拥有或控制着从事增值活动(Value-adding Activities)企业的机构。”

帕尔蒙特(Palment)按经营方向将企业分为三类:一是民族中心(主要面向母国本国市场)的企业;二是多中心(主要面向东道国)的企业;三是以环球为中心(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帕尔蒙特认为后两者属于跨国公司。

梅森劳基(Masonlocky)认为,跨国公司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在许多国家从事经营,第二个标准是它在哪些国家从事研究、发展和制造,第三个标准是管理必须是多国性的,第四个标准就是股票所有权必须是多国性的。

2.经营业绩标准下的定义

弗农认为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才称之为跨国公司;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1993年则认为营业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为跨国公司,即所谓的“10亿美元俱乐部”(Billion Dollar Club)。

3.股权意义上的定义

哈佛大学的学者认为,可以称为跨国公司的企业必须具备3个条件:(1)销售额方面美国企业必须超过1亿美元,美国之外的企业必须超过4亿美元;(2)最少要在6个以上的国家拥有子公司;(3)在国外子公司的股权不得少于25%。上述股权规定对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公司很适用,是因为美国企业的股权公众化、分散化程度很高,25%的股权往往意味着控股权。但从世界范围内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股权很集中,25%的股权很可能是非控股的小股东。所以由于各国情况各异,很难划一而定。

4.管理控制角度下的定义

叶刚在《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一书中提到,只有当总部和所有国外子公司的上层经理人都是或者主要是由母公司所在国公民或者居民担任的企业,才能算作是跨国公司。反之,如果这些高级职位由东道国当地人担任,则不能称之为跨国公司。

金德伯格已经不再把现代跨国公司视为一种传统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单个厂商,他认为,现代的所谓跨国公司并非是统一化的厂商(Unified Firm),而是由地处不同国家、地区的若干利润中心所组成的松散聚合体(Loose Agglomerations of ProfitCenters)。

(二)跨国公司划分标准

综上,目前对跨国公司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三种标准:首先是结构性标准,包括跨国的程度、所有权性质、决策和控制权掌握者等。其次是营业实绩标准,包括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雇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第三是行为特性标准,包括公司是否具有全球的经营战略,是否客观地对待和处理各国的机遇和挑战,是否公平地管理、激励和调节各子公司的经营,是否重视整个公司的资源优化组合与协调发展等。

其实,上述的三种标准之间是相通的。一个跨国经营的企业,自然会比仅在本土经营的企业在业绩上有变化,管理模式上和行为特性上有调整和变化。对于跨国公司的实际经营者来说,可以综合三个标准去界定自己的跨国公司标准。相对来说,结构性标准和行为特性标准的重要性和稳定性会更强。

我们认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概念也在与时俱进。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组织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城市的限制,逐渐地向全球网络化布局发展。2006年,IBM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介绍了根本性的新型业务设计的概念——全球整合型企业(GIE)。它是一个开放、模块化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将自己整合到网状经济的结构之中。这种变化如此巨大,有人甚至在追问:全球整合企业会取代跨国公司吗?同时,我们看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商业模式的变化产生的。那么,什么是商业模式呢?

商业模式

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一方面常被用于描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型企业是如何获取收益的,另一方面又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领域。

商业模式从学界到商界,有无穷多的定义。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能将各种商业模式内在的普遍联系特点凸显出来的,是商业模式的本质内涵,即商业模式是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同时,“世界又是变化发展的”,在200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形成共识,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在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创造价值。

(一)关于商业模式的含义

1.价值创造观

商业模式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或者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如何挣钱的。Geoffrey Colvin(2001)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方式;Rappa(2002)把商业模式描述为“清楚说明一个公司如何通过价值链定位赚钱”;纪永英(2009)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赢利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

2.经营思维和运作逻辑观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商业模式就是一种经营思维和运作逻辑,这种经营思维和运作逻辑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主张、业务范围和运作方式等安排,并最终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本结构、利润来源和盈利空间。(王琴,2010)

3.交易结构观

魏炜、朱武祥(2009)认为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

4.系统观

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组成部分、各部分间连接关系及其系统的“动力机制”三方面组成(Afush et al,2005)。从价值链的视角看,商业模式大体由五类九个要素构成:即协作网络(合作网络)、内容基础(企业内部价值链、核心能力、成本)、产品(产品或服务、渠道、客户关系)、收益(收益方式)、市场(目标客户)。

Weil和Vital(2002)将商业模式描述为在一个公司的消费者、联盟、供应商之间识别产品流、信息流、货币流和参与者主要利益的角色和关系;Richard和Allen(2006)认为,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一是战略层面,二是营运层面,三是经济层面,对于商业模式的把握需要问六个问题:怎样创造价值,为谁创造价值,竞争力和优势来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怎样赚钱,时间、空间和规模的目标等。原磊(2007)认为其大致包括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和整合类四种类型。

我们认为对于商业模式的概念理解,实际上是在说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方面而已。经营思维和运作逻辑与价值创造并不矛盾;交易结构观是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去界定其模式体系的;而系统观则有系统论的思维方式的支撑,形成价值链乃至价值网络的概念。总之,是形态和表述上的变化,其核心内涵——价值创造的逻辑——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二)商业模式的分类

我们认为,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也应该采取兼容并包的方式。既要瞄准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模式;既要考虑到新兴经济出现的商业模式,也要考虑旧经济的商业模式的特点,也要考虑传统产业;既要考虑已经出现的商业模式,又要考虑为未来产生的商业模式留下空间。

原磊曾经做过一个具体的研究(2007),建立了一个二维的坐标轴,从而将国外9种比较著名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考察。二维分类的一条横轴是逻辑推理与案例归纳的二分;另一条纵轴是从过于狭窄到过于宽泛的分类。见下图所示。

这种分类的好处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可以将很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并能从狭窄到宽泛,从而将各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做了一个较好的定位。但这种分类方法也仅仅是一家之言。

很多人怀疑,能否建立一个能够经受住时间变迁考验的“万能框架”,将各种商业模式放进去。我们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去寻找,终于从另外一个系统中借用了一个四分结构,并将之与上述分类结构进行组合式创新,形成了一个新的可以满足上述兼容并包要求的商业模式分类系统。

美国的肯·威尔伯收集与吸收数千本书,归纳古今中外各种知识与教训,得到一个四种真理结构的系统:人类全部真理不过是个人与群体、外相与内心这两组对象的不同组合与排列而已。这个结构的左上角探索个人与内心(意向)的主观学科(包括心理学、宗教等……);右上角探讨个人与外相(行为)的客观自然科学范围;左下角探讨群体与内心(文化)的主流思考(如伦理、规范……),右下角探讨群体与外相(社会)的系统科学领域。

他用以下的四种范畴以一个简单的四象限的四块图表示。

威尔伯所探讨的是处理了所有人类的知识学问的整合哲学,他的贡献在于:能够洞察到每一学说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接受当今系统科学的内涵,加上禅修的主观与历史实证,将系统演化的观念应用在个人与群体心灵的范围之上,采用归纳法将这些不同的系统、演化与学科整合在一起,将科学、心灵与文化做了前所未有的整合,可以毫无矛盾地解释各种现象。因而被称为“当代哲学思想界最为全面与深入的人”。

借用上面的左上角的偏重个人的主观、意向的内心世界与偏重群体的社会系统、外在环境的外相世界,结合偏重于理论推理与案例归纳的实践系统,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系统。如下所显示。

这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分类结构模型,其横轴表示理论和实践的二分,纵轴表示内心的世界观念与实际世界的商业模式的二分。这个结构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圆融无碍地将现有的商业模式放进去,形成一个很美的对应状态。纵轴表示“思路决定出路”,内在的主观的观念世界的状态界定了外在的商业世界的实际状态,横轴表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即理论和实践的一一对应状态,形成两者之间的无缝连接。而又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可以将未来出现的所有可能的商业模式放进去。

上述的结构,与道学大家胡孚琛提到的“两重世界,四个阴阳”的道结构对应,与《道德经》中的表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遥远对应,符合“函三为一”道本论的思想,因而是一个合道的结构。如果把上述结构的左侧理解为“知”,右侧理解为“行”,外在世界理解为“物”,内在心灵世界理解为“我”,则在上述结构的中间交汇处,形成恰如中国古人所说的“知行合一”,“物我一体”的完美的生命境界。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结构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商业模式的哲学观。

跨国公司商业模式

对于何为跨国公司商业模式,尚无明确定义。之前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互联网行业或者是创业企业,研究跨国公司的较少,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解构跨国公司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思路,上海财经大学的王琴从价值网络与治理逻辑的角度解读跨国公司商业模式,也有很多创见。学界也有人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基于价值链向价值网演变角度的商业模式,其中有很多方面涉及到跨国公司领域。总之,多种角度,不一而足。

对于跨国公司商业模式的定义难以确定,是由于跨国公司、商业模式的定义都在变化,因此,其组合的概念更是变化万千。在国内外,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学界和非学界的多种定义和多种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理论基础和研究重点上还没有形成聚焦的思路,也更没有公认的成体系的表述。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内心对价值观念的变化,会在外部世界有对应的变化反应,即个体心灵的进步与外部世界是同步进化的,就如同服务精神的兴起与服务业的兴起呈现对应状态的道理一样。理论上和实践的关系上也是如此,呈现一一对应、逐渐进化的状态。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上述结构对比从观念的角度与商业模式的角度做一个对比,会发现一种同步进化的状态,即人类内在的心灵的进步,与外在的商业模式的进化呈现同步进化的对应关系。同时,这四种事物之间呈现出一种同步进化的状态,越来越向坐标的的事物发展状态越全面,因而也意味着“协同观”已经不能完全将IBM的全球整合型企业(GIE)的商业模式进行很好的解释,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新的价值观念。

我们仅从观念与商业模式的变化做一个对分析。如下图所示,当我们处于盈利观念时,就会把企业理解为盈利的经济组织。而如果处于运营观去考虑企业,则以内部价值链为核心理解企业及其商业模式,就会追求价值链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共同创造价值(利润)的状态,并会考虑非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业务外包。当我们以战略观理解企业时,则企业会体现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链,如何塑造一个完美的链条并争取成为链条的链主,并成为商业模式的核心追求。而当我们以协同观去理解企业时,企业就是由若干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价值网络。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这几种观念都对,但又有层级和境界上的差异,也会有对比所产生的差异。就如同前文提到的,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处于价值网络的追求状态,而我们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基础上的产业链条的建构上,乃至有的企业还仅仅处在内部盈利上的追求:刚刚引进EVA(经济增加值)概念阶段,在内部价值链上还在追求“大而全”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模型结构,可以找到我们众多“大而不强”的国企的差距。

跨界商业模式范文2

【关键词】中国工厂制造业;跨界整合;创新;比斯特小镇

一、前言

跨界整合是一种新锐的策划理念和思维模式,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而进行创新,让原本不相干甚至相互对立的矛盾,相互渗透从而产生新的亮点,进而完成企业和品牌质的蜕变,即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带来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迅速提升,又实在扎实地开创市场新蓝海,创造销售奇迹。

本文所提倡的打造全新工厂商业模式正是主要利用了跨界整合策划的思路。在接下来的陈述中将会提出比斯特小镇(Bicester Village)为代表的商业模式作为与中国工厂对接的跨界整合对象。打造全新的“工厂购物村”的商业模式。

二、以跨界整合开创全新中国工厂商业模式

(一)比斯特小镇(Bicester Village)商业模式介绍

比斯特购物村,英文Bicester Village,位于英国牛津市附近的比斯特镇。每年吸引大量来自欧洲以及全球的时尚侈品追求者来此观光购物。比斯特购物村折扣形式吸引人群,而且打折的对象都是世界顶级大牌,比如Prada、Gucci、D&G等上百个世界名牌。

1.比斯特小镇的运作特征

(1)交通便利

便利的交通使得比斯特购物村有了先天的优势,与传统的奥特莱斯商场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奥特莱斯商场大多在城市郊区交通不便利即使做的广告再大,传播再广也使得消费者与商场之间有了难以逾越的距离障碍。

(2)契合购物本身的格局与空间设计

整个购物村并不大,但格局虽然简单,展现的确实欧洲最精华的建筑风格。雨棚与“居民独栋别墅”的店铺外观设计将品牌的格调与品质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游客眼前。到此购物的消费者目的很明确,就享受别处无法享受到得超低折扣。所以将所有品牌简单清楚地陈列在消费者面前就是最好的格局设计。

(3)完美的购物体验

所谓的“购物体验”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产物。是指消费者享受到商品之外的主观感受及精神文化层面的体验。比斯特打造的购物体验是和“旅游”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最极致的欧式文化的冲击。

2.与比斯特小镇商业模式的整合设想

采用大胆地设想与实践将比斯特小镇的商业模式与中国工厂所结合将会是这个充满竞争的商界下的全新产物。

“工厂购物村”的建设基本想法就是在工厂附近打造出如比斯特小镇类似的购物村,以该工厂的生产产品作为商品在购物村当中进行出售。如果工厂的性质是企业自主的制造基地那么便由企业自主经营该购物村,打造属于自己品牌工厂购物场所;如果工厂的性质是代加工生产基地,那么便与相关企业协商,由工厂出资地产,由企业自主管理购物村中自己的品牌与商户。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整个“工厂购物村”的打造水准与格调需要以比斯特购物村为蓝本,打造如同比斯特购物村一般的拥有完美购物体验的购物场所。

“工厂购物村”的基本商业模式就有了蓝图。其实说白了整合的最后结果是制造行业与商场服务行业的跨界整合。参与整合的两大主体是制造工厂与依赖这些工厂生产无数企业。

(二)开创全新中国工厂购物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工厂与企业整合的可能性

当今中国的整个商业环境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一些全新的创意进入消费者的眼球。所以所有的企业都在找寻全新的商业模式来适应生存,重新夺回消费者的眼球。此时的“工厂购物村”的理念如果进入企业家的眼球必然会引起注意,并且获得一些投资和实践,当第一家“工厂购物村”成功诞生,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场中国工厂制造业的大变革之中。所以工厂与企业达成一致是完全有可能的。

(2)消费者对全新工厂购物模式的接受程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跨界消费早已来临,并且已有了太多企业的跨界整合成功吸引到消费者的例子。就如2005年,蒙牛酸酸乳依托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进行跨界营销,获得了品牌的跳跃性发展,无论是品牌认知还是市场销售都获得大幅度提升。

看似完全不想关的行业整合都可以被消费者欣然接受,并且成功之后也给人一种无缝连接,移花接木的舒适感。这说明了消费者是完全可以接受工厂购物模式的来临的。

如比斯特小镇一般,整合后的工厂购物场所是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特色的格局设计以及完全人性化的购物体验,这才是需要从比斯特小镇案例中所学习的。消费者并不在意多复杂的跨界整合过程,那都是企业家和工厂老板的事情。消费者在乎的是最终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全新,便捷,舒适时尚的购物体验的购物场所。只要达到这些,消费者对全新工厂购物模式的接受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结论

确定以跨界整合的形式打造工厂购物的商业模式对于整个工厂制造业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让中国工厂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下有了新的天地。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商界的天色一直在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期全民经商的浪潮,再到互联网悄然无息地闯入了传统行业的商业帝国。整个商界在如同被海浪拍打的沙滩一样不断被抹平再抹平,改变再改变。中国工厂业现在需要的正是这样全新的机会。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整合模式仍然会被淘汰,待到那时我们又得去寻找全新的出路,至于出路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李屹立.苹果的哲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6)

[2]沈国梁.跨界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3]徐春梅.中国工厂只负责“制造”.中国经营报,2012(09)

[4]钟育赣.“整合营销”:概念辨析.当代财经,2006(10)

[5]http:///

跨界商业模式范文3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人才需求

[DOI]10.13939/ki.zgsc.2016.41.015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带一路”东起中国,贯穿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直抵欧洲腹地,是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经济大走廊。涵盖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影响力甚至到了美洲和大洋洲部分地区。在此范围内,国家和地区经济互补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凭借资源、产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优劣势互补,可以有效地拓展贸易与投资空间,给中国西部、中亚、西亚等地区带来深度开发的新机遇,同时对于中国金融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亦有积极的影响。在全球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缺乏动力之时,“一带一路”战略无疑给世界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

跨境电商是“一带一路”新格局的先导和突破点。中国的跨境电商网络平台为世界做出了榜样,以平台为核心的商业生态正在改变世界市场格局,“一带一路”的发展需经济先于政治、文化,以跨境电商带动发展是一个好的选择。新型网络贸易平台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途径。在“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互联网大潮的战略下,跨境电商已成为一条不可忽视的新网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相互呼应,相互补充。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当年国内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1万亿元,预计到2016年将增至6.5万亿元。行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即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时期。但是,跨境电商人才的严重稀缺已成为限制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分析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探索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前景

2.1 跨境电子商务的含义和特点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国家的交易主体,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谈判签约、完成支付清算,并利用跨境物流进行商品配送的一种国际商务活动。简单来说,跨境电子商务就是跨越国境的电子商务,即将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利用电子手段进行信息传递,使国际贸易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大了发展空间。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模式,将生产和贸易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产品展示、交易谈判和订立合同等环节无纸化,不仅能帮助企业扩大海外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而且对于提升国家品牌竞争力,实现国内贸易转型升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可以有效地绕过贸易壁垒的限制、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具有中间环节少、成本低、交易虚拟化、营销全天候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无国界贸易这为制造商和终端消费者达成了双赢局面。除此之外,跨境电商还具备了全球性、即时性以及便捷性等多种特点,使下单、付款都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高效率获取信息、及时便捷地与客户沟通,有效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同时,减免传统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烦琐的环节和费用支出也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空间。跨境电商的出现给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营销方向。

2.2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3.1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2.1%;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在中国“互联网+”“一路一带”战略时代背景下,以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敦煌网等跨境电商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新浪潮引领者来自外贸B2C,一批外贸B2C势力正在迅速崛起,我国的外贸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2013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从“转方式、调结构”的角度出发,亟需把跨境电商纳入规范化、阳光化、便捷化的阶段,跨境电商迎来了政策支持黄金期。2015年6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通过“互联网+外贸”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实现优进优出,扩大海外营销渠道,促进企业和外贸转型升级。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的高速持续发展,跨境电商逐渐成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而政策的支持促使了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的搭建,这无疑将进一步刺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跨界商业模式范文4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创新;发展趋势

我国的社会经济近几年来有着卓越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人们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与此同时,跨境物流的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其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跨境物流的管理模式及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寻求更佳的发展方式以及创新手段。

一、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概念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源于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融合。伴随不同国家对商品的需求与供应,借助互联网及其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分属不同国家的交易双方,可以实现在线商品交易、支付结算、金融服务等,以及线下跨境物流配送实现商品空间位移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即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具有鲜明的特点:电子商务突破国家的界限,由同国家扩散到不同国家;传统贸易注入现代电子商务元素,由传统线下的接触、交易、支付等方式,转向互联网络线上通道;物流突破了国界,除了国内物流外,还涉及国际物流和目的国物流,以及海关与商检。

(二)跨境物流的概念

跨境物流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进行的物流服务,是物流服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分属不同国家,商品需要从供应方国家通过跨境物流方式实现空间位置转移,在需求方所在国家内实现最后的物流与配送。根据商品的空间位移轨迹,跨境物流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与配送三块,与国内物流相比,跨境物流涉及输出国海关和输入国海关,需要进行清关与商检,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很少有企业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单独办理并完成这部分业务。

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方式与发展趋势

(一)积极发挥网络协同作用

跨境物流的运作流程一般包括境内物流、出境清关、国际物流、目的国清关与商检、目的国物流、目的国配送等。若再细化,则包括接单、收货、分类、编码、分拣、转运、装卸等,还会涉及支付、报关、纳税、售后服务、退换货物流等。这一流程会涉及多个国家、多个物流企业,其复杂性要远超国内物流。从影响因素来看,需要强化跨境物流网络的协同。尤其是多国间、物流节点的多企业间、跨境配合的多个物流企业间,需要导入协同意识,加强沟通,通过商品的分类、包装、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与配合等多角度、多节点,推动跨境物流网络的协同。

(二)重视边境仓的创建

边境仓的作用与海外仓的作用类似,只是这个仓库建立在本国。举例来讲,跨境电商可以将在热销于俄罗斯的物品存放于中俄两国的交界仓库之中,缩短物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距离。国内的跨境电商总部可能设立在广东、上海等地,但仓库的建立范围是没有限制的。跨境电商总部在收到相关订单之后,可以利用互联网将订单发给边境仓的工作人员,让边境仓的工作人员负责配货与出库工作。这样一来,与从电商总部发货相比,货品可以提前一周到达顾客手里。

(三)升级物流外包模式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复杂性,诸多跨境电商纷纷将跨境物流业务外包,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尤其是伴随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发展,这种物流外包模式逐渐升级,第四方物流逐步涌现,并呈增长态势。作为整合跨境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模式,在跨境物流中能够整合海内外数据和基础设施平台,不再局限于优化物流运输路线、配送和库存等单个功能的改进,而是为顾客提供差异化、集约化的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清关与商检的整合,提升跨境物流链条的增值。

(四)聚合多种物流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面向全球市场,交易双方涉及很多国家,各国的物流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加上交易商品种类众多,对物流的要求差异较大。与国内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很难以单一物流模式实现跨境物流。伴随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多种物流模式共用的跨境物流解决方案应用面更广。多种物流模式共用,多采用以上九种物流模式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如国际物流专线+海外仓,集货物流+保税区物流,国际邮政+国际快递+国际物流专线+海外仓等。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商品等,采用适合的多种物流模式配合实现跨境物流,能够有效凸显各种物流模式的聚合效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更倾向于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本文对于其发展趋势于创新模式提出相关措施,例如:积极发挥网络协同作、重视边境仓的创建、升级物流外包模式、聚合多种物流模式。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更先进的模式应用到电子商务物流当中,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好的为我们所服务,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升红.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9):88-90.

跨界商业模式范文5

社群电商是最近几年随移动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虽然它并没有颠覆传统电商或移动电商,但是在模式上对传统电商和移动电商做了较大的深化和延伸。在表现形式上,社群电商是一套用户管理体系,通过将用户社群化而充分激活沉淀用户,与传统的用户管理方式相比较,社群电商更注重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社交网络工具对用户进行社群化改造,利用社会化媒体工具充分调动社群成员的活跃度和传播力。在社群电商模式下,用户因为被好的内容吸引,被良好的情感所激励,极大提升了用户在电商平台中的信任度和归属感,因而促成了更多的交易,完成商业变现

二、社群电商的发展现状

1.社群电商整体发展情况

电子商务业绩突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相关统计,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金额规模接近5.6万亿元,相比同期增长超过26.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根据京东的《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显示,移动端订单量已经占到所有电商消费的近八成,在购买方式上已处于主导地位。

移动互联网发展驱动下,消费者的大量碎片化时间被智能设备占据,网络生活中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社交的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的比例,消费者对社交产生了依赖,社交圈层中购物体验的分享和口碑的传播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社群电商应运而生。首先,人们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实时在线,极大提高了人们在移动网络的时间,比如微信群的火热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纯Web技术的论坛社群和QQ群;各种社交网络的发展让很多行业专家等意见领袖积累起了庞大的用户“粉丝”,并且数量越来越多,通过意见领袖的强大影响力逐渐的改变了用户的购买决策流程,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听从意见领袖、社群的意见,以及产品背后的文化符号。

根据智研咨询的《2016-2022年中国社群商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社群电商的交易规模达18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社群电商交易额达2.4万亿,继商超、平台电商后,将踏上下一个十年风口。

目前社群商业有两种最主要的呈现形式包括自媒?w、社区两大类。自媒体泛指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信息传播者,传播平台包括微信、微博、直播等,而典型自媒体商业包括微商(个人、朋友圈、微商,微商,微卖、微店等)、淘宝红人店(比如张大奕的“吾欢喜的衣橱”等)、网红主播店(比如雪梨的淘宝店等)等。而社区指专业垂直信息分享“圈子”,根据兴趣将买家/卖家分类并聚合在相应社区及电商平台,通过交流分享撮合交易,如美丽说、蘑菇街、小红书等。

2.社群电商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有利的对外开放政策提升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金额达到了6.3万亿人民币,是2013年时的2倍多,“海淘”用户规模达到4100万人次。随着贸易全球化,跨境贸易业务链和业务关系网逐渐完善,在美国、英国和欧盟地区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业务往来平台,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逐渐深入沿线国家,跨境电子商务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但是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产品和渠道日益趋于同质化,供应链端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销售端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各大电商的必须思考的问题。社群电商的出现,在用户端展现出了强大了凝聚力、销售力,于是跨境电商有了海外代购等买手社群以及跨境电商的社群平台等,都是社群电商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大胆尝试。

目前,各个跨境电商都开始发展其独特的社群商业模式,比如:以“淘宝全球购”为代表的“买手代购模式”,以“洋码头”为代表的“直发直运模式”,以“京东全球购”为代表的“自营加平台并行模式”,以“唯品会”为代表的“闪购模式”,以“55海淘”为代表的“导购返利模式”,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区分享模式”等,每一种社群模式的目的都是增强与消费者的联系。

在目前的跨境电子商务中,社群电商目前有两种不同经营模式,第一种是基于分享购物的社区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进而形成庞大的分享社群,最终促使商品的销售。比如全球购物社区小红书利用自身天然的优势,将购物分享社区和跨境电商板块-小红书福利社进行完美结合,为用户开启全新C2B的消费模式。第二种方式是基于境外买手的代购模式进行商品信息的传播,进而形成买手的粉丝社群,淘世界、蜜淘就是典型的买手模式,买手负责在全球采购,淘世界提供平台撮合买手与用户之间的交易。

三、社群电商在跨境电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社群电商实力小、品牌弱,供应链整合难度大

面对激烈的跨境电子商务竞争,稳定的供应链是跨境电商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跨境社群电商的生命线所在。如果跨境电商对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及时响应,对消费者不能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将逐渐失去其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供应链整合是跨境电商必须跨过的“生死线”。

与国内三大巨头布局的跨境电商相比,目前国内的跨境社群电商普遍规模小、资金实力差,比如处于龙头位置的小红书、洋码头等社群电商在2015年的整体成交量也仅在7亿左右。而跨境购物的消费者目的是希望享有全球优质、低价的商品,因此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包含爆品标品,也包括非标长尾商品。而国外的供应链往往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状态,且单个单品的库存率较低,流转周期长,因此整合供应链的难度非常的大,而对于资金实力都偏弱的跨境社群电商更是一个大的挑战。

2.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维权难度大

近两年,跨境社群电商业绩突出,但碍于整体市场容量有限,竞争激烈,跨境购物在进口产品中多以奶粉、美妆品、酒类等国外著名日用消费品品牌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有的平台或者买手为了谋求自身更高的利益,转而从小型企业或者小作坊采购商品,甚至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来降低采购成本,致使进口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时有纠纷产生。

另外,“海淘”商品的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售后维权难度大。首先,免费退换货政策仅限于有限时间内,跨境商品退换货物流时间长、运费贵,消费者只能放弃维权。其次,售后维权时遭遇的语言障碍、时差问题,也会阻碍消费者维权。尤其是对跨境社群电商来说,通过分享机制的放大,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3.缺少有影响力的跨境出口社群电商

跨进出口电商中,倚赖阿里巴巴、中国制造商、速卖通、敦煌网等平台实现,社群模式电商并未得到发展。首先,中国品牌产品还没具备畅销全球的品质内涵,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认知停留在价格低品质差的阶段。其次,进口社群电商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境外游群体数量的支撑,而在中国的外国人数量还不能形成有效的群体支持。

4.跨境社群电商复合型人才缺乏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跨境人才要求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综合素质,单一的专业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作为其中的社群电商新模式而言,对人才的要求又要进一个层级,除了精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之外,还有对世界文化和品牌文化都要有更深的了解。因此,目前跨境社群电商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也阻碍了社群电商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快速发展。

5.结汇方式不合理

在结汇方式方面,跨境电商通常采用以下几种:(1)更多开设个人账户。(2)通过中介处理涉及到的外汇问题。(3)同时利用我国少数地区的特殊政策达到结汇的目的。部分跨境电商的销售额每月可达到数十万美元以上,同时也就受到了外汇兑换额度的限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企业会设法开通多个账户提高结算总额度。针对当前跨境电商在结汇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带来了更多的不规范和不便利之处,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和处理。

6.物流效率低下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靠着价格的优势吸引着客户,而物流方面,对其他国家表现的还是粗放型。我国的产品送达到其他国家需要一两周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一个月,这对于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制约因素。将物流效率提高,缩短物流送达时间,也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一种方式,才能与其他国家相抗衡。

四、社群电商在跨境电商中应用的发展对策

1.构建中小电商联合采购平台

中小型跨境社群电商实力较小、资金少,进行全球供应链系统整合上顾此失彼,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建议采取政府牵头、行业协会执行的方式,联合各中小型跨境电商构建中小电商联合采购平台,整合各家优势形成整体优势,促进跨境电商健康稳定发展。联合采购是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采购服务机构进行采购的活动,是企业变个体采购为集中采购的一种形式,形成大规模采购来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集中采购平台可以弥补中小企业资金有限、采购规模小、单位分散、采购范围窄、品目少、采购经验不足、对供应商无法形成吸引力等不足,有效理顺采购关系,创造规模效益。

2.构建全球快速物流体系

跨境零售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社群电商作为我国跨境进口零售的一种重要形式,急需一个全球快速物流体系,以缩短交易时间,促进电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全球快速物流体系建设包括几个层面:一是海外仓物流基础设施全球覆盖,各级物流节点,要进行完善和相互连接,全面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卖出去和买进来的双向需求。二是物流网络全信息化,通过各种信息枢纽、信息中心、信息采集点构建全球性物流信息网络,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信息和数据高效采集、处理和决策。由此构建通畅的全球快速物流体系。

3.搭建特色产品出口电商平台

随着国外游客和留学生的增多,发展出口型社群电商也具有了一定的群体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国内已具备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深受国外市场青睐。专业的特色产品出口电商平台,势必助推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4.完善跨境电商支付体系

在互联网平台上应用跨境电商对企业发展非常有益,一方面互联网上的电商支付工作简单,有利于快速成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能够让企业捕捉到虚拟世界中的消费者。总之,跨境电商的存在,促?M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然而,跨境电商中也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互联网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很多商业信息和消费者个人信息都在电商交易过程中被盗取,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消费者的隐私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跨境电商漏洞还会导致企业或者个人的银行卡遭遇被盗,又由于案件涉及跨境,很难将盗窃者绳之以法。

为了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的优势,避免跨境电商带来的麻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完善跨境电商支付体系。第一,要对支付体系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估和监督,从而避免电商支付体系工作人员倒卖商户或者消费者隐私信息。第二,要对支付体系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造成支付体系信息被盗的原因之一是技术不过硬,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够很好的防御、处理或者反击黑客的不法行为。第三,要对支付过程中的到账时间以及币种进行明确规定。由于人民币增值,在交易过程中,境外消费者可能通过延长付费时间来钻空子,从而造成了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损失。对此,可以规定支付币种为美元或者欧元等汇率不大的币种,从而降低风险。

5.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是当下外贸企业发展的核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第一,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定向培养人才。跨境电商工作者需要具备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电子商务的实战能力。这两项核心内容对应两个专业,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电子产品的更新,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还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跨境电商企业要配合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技能及时反馈给高校相关教研部门。高职教育中,重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跨境电商企业也可以积极为这些实习生提供平?_,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后工作的情况,便于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第二,企业形成一套自己的培训体系,应对当下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现实。第三,引进外来人才,带动我国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跨境电商的妙处在于国内外都有电商工作人员,并且国内外的工作设备和路径相同,有利于交易的进行。引进外来人才,能够了解到对方的电商工作设备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可以取其精华来优化我国的跨境电商工作。

6.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信誉

跨境电商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对于虚拟平台上的产品,大众还是抱着审慎的态度。社群电商模式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企业品牌和企业信誉是核心。因此,我国的社群电商在经营管理中要注重自己的企业信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在跨境电商中表现出来,以此来提升海外知名度。打造企业品牌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当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走出去”的阶段,也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期,此时将企业品牌与祖国文化融合,能够实现品牌的创新。树立企业信誉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二是要保证电商交易过程中没有欺诈行为。

跨界商业模式范文6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有关特征 

跨境电子商务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同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相区别,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跨越国界的商品贸的模式。相对于传统贸易来说,新形势下的商务避免了传统商业模式中对于商铺以及产品展示等方面上的硬性需求,转而将这些传统的商业步骤投放在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商品展示等相关步骤的完成。对于跨境电子商业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同繁琐的传统外贸模式而言,跨境电子商务有效的减少了在产品展示、相关贸易合同洽谈以及支付款项等方面跨国交易成本,进一步压缩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不仅能够减少相关跨国贸易的成本,对于外贸总量的增加商品交易的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贸易模式中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受地域环境的影响,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产品的范围扩大到全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贸易格局,推动现代贸易的发展。同时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支付模式和交易模式也得到了改进和发展,出现了网银、互联网金融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可程度。 

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中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模式,缩减了相关交易步骤,进一步简化交易的程序,促进贸易的发展。对于传统贸易而言其步骤繁琐,在交易时通过合同协商、备货发运、报关报检等步骤才能完成贸易活动,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而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些繁琐的步骤,只需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海关申报、联系物流、支付货款,形成集中管理和操作,这样进一步能够进一步节约相关社会资源,同样能不断提升有关部门在外贸活动中的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在当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今天跨国电子商务逐渐形成了全球化、无纸化、即时性、匿名性以及便捷性等相关特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将跨境电子商务划分为出口型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型跨境电子商务等两种形式。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我国外贸发展的主流。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当下我国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外贸发展也得到了了相应的重视。我国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对相关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一系列政策的支持辅助,进一步推动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据分析,未来我国电子商务还将不断扩大,相关高科技如云计算、大数据也将投入到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在未来几年将得到不断增长,在电子商务的总体份额也将不断扩大,这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跨境电子商务对于我国外贸发展路径的影响 

首先,跨境电子商务将推动我国贸易结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贸易活动的参与者将得到扩充,不在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型行业、大的生产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子商务的大潮中,进一步丰富跨境电子商务的主体。同时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下,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者还有大量的经销商和商加入跨境电子商务中,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规范化以及贸易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贸易形式在近年来发展势头逐渐减弱,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将会给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也对我国外贸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不断提升我国外贸发展能力和水平就不能安于现状,要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外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电商企业应当依据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有关方面的要求对物流进行调整,选择合理的物流模式进一步节约物流成本,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此外相关物流公司要不断提升运输能力和水平,服务于电子商务企业。政府也应当制定合理的行业准则,积极推动物流行业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相关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质量是产品的重要保证,相关企业倘若想得到长远持久的发展必须重视质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提升相关产品质量,满足用户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企业要想走出去必须重视自身品牌建设,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其客户面向全世界,想要在世界市场上立足品牌建设和与之相配套的产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要利用好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的多元化。 

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也应当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措施,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加强国际间合作,建立一套适用于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经济贸易规范,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专属的监管模式,大胆创新调整,不断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繁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情况下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合理认识这一新事物,积极主动的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以及社会环境,不断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相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应当加强自身的改革,提升其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能力,不断促进我国外贸的發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