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调研报告范例6篇

政协调研报告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1

一、紧跟政治形势,及时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指示精神,时刻保持清醒的思想觉悟。

一年来,本人认真参加各项学习活动,期间参加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系列宣讲报告会,学习了“两学一做”精神、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到革命老区教育基地接受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本人及时领会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本人关注国内外的社会动态,积极参加政协机关和党支部活动;参加市委组织的公务员培训,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素养和能力。

二、认真履职,协调统筹好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努力使每项工作都能取得好成绩。

本人组织本委委员切实履行好本委的工作职责。主要工作有:组织委员开展了“走双百”活动,即在xx市范围内对一百所中小学校和一百所乡镇基层医院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按照各专委分工,3月,本委调研了徐闻县的13所中小学建设及工作情况。6月,为切实了解“2015年xx市‘政银企’金融对接推介会”落实情况,本人组织委员调研组到zz市有关企业进行调研。8月,组织委员调研了徐闻县的15家乡镇基层医院的建设发展情况。9月,协助林家萍副主席督办了《关于严格保护xx港湾,严禁继续填海建设行为的建议》提案。此外,本人配合提案委,参加视察调研并负责草拟了《关于借助雷州半岛生态修复的契机,打造全国最大的最具特色的红树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扶持发展我市远洋渔业的建议》案;其中《关于进一步扶持发展我市远洋渔业的建议》案得到了王中丙市长的重视和批示。另围绕经济工作内容,协助接待省政协和外省地级市政协来湛调研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清白做人做事,立志做一位问心无愧的公职人员。

过去一年,本人始终严于律已,把工作作风培养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法,绝不做违法违纪的事。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2

根据市委推荐的调研课题,为推动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查并召开了政协委员、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代表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会后又结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非公经济36条”的实施意见和比邻地区非公经济发展情况,针对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环境立市战略,突出抓卷烟、石化、纺织、冶金和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xx年第三季度,我市共有私营企业826户,投资人数2910人,雇工人数9534人,注册资金13.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85%、13.1%、11.2%、17.1%;个体工商户7002户,从业人员13463人,注册资金1.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6%、4.36%、9.8%。非公经济对财税的贡献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总体趋势上是健康发展的,但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仍不甚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企业内部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规模小,实力较弱。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小型企业,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仅占15%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少,还未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在行业领域中缺乏支柱性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缺乏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企业及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意识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企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产品缺乏竞争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在我市私营企业中70%以上主要集中在商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从企业分布上看,商贸流通型企业多,生产加工型企业少;分散经营的企业多,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少。

3、企业管理行为不规范。我市的民营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集体企业改制而来;二是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三是新近创办的有限责任公司。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虽然管理体制健全,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从个体工商户发展积累而来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只是改改名称而已,仍实行过去“家族式”管理方式,不少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

(二)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尽管国家、自治区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在实际执行中还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奎屯市与之配套措施尚未出台。二是有的行业配套措施缺乏执行力度,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在落实具体措施时各部门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四是个别单位仅从自身部门利益出发,在审核、收费、执法等方面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推诿拖拉,态度生硬等问题。五是存在重招商轻服务问题,企业入驻后,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六是税费征收不尽合理,部分中小型企业负担过重。

2、融资渠道狭窄,贷款困难。我市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实力弱。个体、私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常遇到“求贷无门、担保无人”的问题。其原因一是我市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越来越小,审批程序层级越来越多。而很多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不透明等因素使银行贷款时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信誉评估困难,因而无法放贷;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我市只有一家担保公司,资金量有限,手续费用相对较高,对个体、私营企业来说,贷款担保成本高、数额小、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已制约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的建议

(一)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

根据新党发[20xx]8号文件第26条有关规定,理顺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属关系,建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奎屯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增加工商联(商会)副组长席位,办公室转设在市经贸委,办公室主任由经贸委主任担任。

(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政支持

1、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在我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根据我市财力情况,每年逐步增加资金用于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创业资助、技改项目和服务体系建设。

2、我市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科技三项费用、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科技兴农资金等各项专项资金,可采用贴息、补助和设立担保基金等方式,重点支持非公有制科技型、外向型、下岗创业型、劳动密集型等中小企业的发展。

3、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研究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允许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前按规定的比例扣除。

(三)严禁对非公有制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拉赞助

所有涉及个体私营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厅公布的收费标准收取。有关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和增加收费次数。不准强迫企业加入各种协会等社会团体,强行向企业摊派培训、报刊杂志等费用,要求企业接受中介机构服务。对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下限标准收取。

(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培训工作

要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工作纳入人才培训整体规则,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资助。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市行政学校、职业中学、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整体素质。

(五)建立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制度

由市纠风办牵头,每年组织一次非公有制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民主评议活动,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支持非公有制的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的给予表扬。对评议不合格的部门负责人给予相应的处理,并限期整改。同时将评议意见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中,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六)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的作用

发挥工商联作为市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工商联要做好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商会、协会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维护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3

渔业企业的呼唤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县级渔业市,荣成市现有渔业企业420多家,总资产80多亿元,从业者15万余人。近年来随着渔业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渔业企业由于多头对外、无序竞争,不仅严重损害了地方整体利益,而且所有渔业企业也饱尝了孤军作战、竞争乏力之苦。面对国外经验和市场现实,广大渔业企业深深认识到,组织一个强有力的行业协会,有效组织协调各渔业企业的健康运行,进而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一个拳头,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经政府、企业多方运筹,1998年8月24日,一个孕育已久的渔业行业组织—荣成市渔业协会应运而生,山东邱家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厚运被184个会员单位代表一致推选为会长。以此为起点,渔业协会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就以其崭新的风貌和优异的成绩,引起各级领导及全社会的重视。

大有作为的荣成市渔业协会

荣成市渔业协会是自发性民间组织,他承载着15万荣成渔民的热切期盼,肩负着荣成渔业经济中兴的历史重任,这就意味着要打硬仗,要付出艰辛。协会成立伊始,就选中了必须解决的三个硬目标:一是理顺海带销售市场秩序;二是规范对日本直运销鲜市场管理;三是积极开展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事实证明,协会确实没辜负政府、社会、企业对他们的厚望,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充分展示了在市场竞争和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

(一)讨巨额外债,讨出了“立体”效益

海带养殖是荣成海水养殖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占全市养殖业总产值的42.2%。因此,加强海带市场的管理,事关荣成养殖业乃至整个渔业经济的发展大局。近几年,对市场危害最大且最难解决的就是巨额外欠款难以回收,成为“呆帐”、“死帐”的现象。荣成市海带养殖外欠款达1.5亿元,其中70%以上基本成为呆、死帐,严重羁绊了荣成海带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1998年,荣成海带欠款大户、全国最大的海藻化工企业——某地一家公司为了逃避4000多万元欠款,假托改制名义,将原企业变为新、老两个企业,企图“金蝉脱壳”。为此,荣成市政府有关人员几年来曾多次与当地有关部门谈判交涉,使尽所有解数催还债务,却未取得多大进展。渔业协会成立后,决心解决这个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协会负责人前后8次前往当地,与该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展开斡旋,指出其借改制名义逃避债务的行为属违法行为,但仍无实质性效果。回到荣成后,协会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协调行业内各海带养殖单位,统一行动,立即断绝对其海带供应。这一“釜底抽薪”的手段,断绝了欠款单位的原料来源,极其奏效,有关方面不得不找上门来请求谈判。几经磋商,终于采纳了协会提出的可行方案,即荣成市29家债权渔业企业成立渔业合作社,以债权转股权的形式,把该公司所欠荣成的4275万元海带款转为该公司股份,并再注入资金912万元(共占总股份的51%),该公司的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及财务主管都由荣成市渔业协会会员单位人员出任,实现了对该公司的控股经营。一年以后,协会的这一举措使所有各方都绽开了笑脸,不仅解决了4000多万元的债务,也救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解决了1100多名职工的生计问题,而且荣成各海带养殖单位的海带售款当年全部得以按期兑付。尤其令人惊喜的是,由荣成控股的新公司1999年实现利润500多万元,*年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照此下去,不出三年,荣成市的股本将全部得以返还。

荣成渔协创造的这一成功模式,极大地开拓了其会员单位在其他战场上的作战思路。继完成对首家海藻工业有限公司的控股经营之后,会员又分别完成了对辽宁某海藻工业有限公司为期5年的无偿租赁改造和对江苏某海藻化工厂为期15年的有偿租赁改造,共解决欠款近亿元。

(二)揭自家“丑”,加强了行业内部自律

占全国海带产量40%以上的荣成市,近年来由于受全国海藻化工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海带销售难的问题日趋严重。不少海带养殖单位不惜降价倾销、赊销、赊欠,由此大大损害了行业和地方整体利益;而与此同时,少数海带养殖单位不惜损害对外形象和长远利益,在海带加工出售过程中掺假使杂,严重败坏了荣成渔业企业的声誉。渔协诞生以前,地方政府和同类企业对此类情况不是不想管,而是管理不了。由于这些“害群之马”的不良行为对市场破坏性极大,直接损害了渔业企业的群体利益。协会决定,在加紧对外“清欠”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加紧了对内“除害”,以便利用行业自律手段,规范内部行为。荣成市渔业协会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广泛征求生产单位意见,根据市场供求形势和养殖生产实际,议定了淡干海带最低保护价格,并在行内制定了《海带加工和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对以次充好、掺假使杂、降价倾销、赊销赊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严厉处罚。如有一会员单位无视渔协的管理规定,在海带加工过程中掺假使杂、以次充好,渔协发现后当即派人查扣了其运输海带车辆,并进行现场摄像,当晚便在各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按协会制度规定处以5000元罚款。此事引起了很大反响,有效地遏制了行业内部生产销售环节上的不良行为。从此,荣成的海带销售价格和质量都得以稳定,不仅销售市场进一步扩大,而且实现了现款交易。

(三)进军日本市场,消除中间舞弊环节

改革开放以后,水产品直运销鲜出口成为荣成市渔业经济的主渠道。各种鱼货在日本市场上价格倍增,仅此一项全市每年创汇达1000万美元。然而近年来,随着直运销鲜船只的不断增多,各渔业公司在日本聘请的销鲜商已发展到8个。这些商向我每条销鲜船收取鱼货销售额3%—5%的费,仅此一项,荣成市常年投入运营的134艘销鲜船,每年要向他们交纳费5000万元。不仅如此,有的商为了自身利益,或截留货、款,或报告虚假信息,或只管收取费而不到鱼市实地计价,如此等等,给我方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为改变其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荣成渔协自98年6月始,先后3次组团赴日,对销鲜地福冈市进行考察,拟在福冈设立驻日商会,委派渔协成员全权销鲜渔船。此举实际上是规范市场行为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步骤,但由于对日本市场和商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利益触动太大,他们群起阻挠,拼命破坏,企图通过捏造事实,编制罪名,让日方拒绝接受,让海关不予签证,甚至无端向我外交部、人大常委写信告状,一度使协会处于八面受敌、进退维艰的境地,但考虑到行业的长远利益,协会决定只能进,不能退。经过协会百折不挠的努力,代表荣成15万渔民利益的驻日机构—株式会社丰华商会于1999年4月8日在日本福冈宣告成立,*年2月10日正式营业。由于渔协3名会员坐阵丰华商会,监督8名销鲜商的销鲜行为,并直接掌握30艘销鲜船的权,大大地维护了在日销鲜市场秩序,鱼货价格大为改观。这样到年底,仅费一项就可为荣成市节约2600多万元。协会计划明年将由协会成员全部取代日本商,届时不仅会为荣成节约费5000多万元,而且可以避免许多隐形损失。

(四)排市场之忧,解企业之难

对虾养殖在荣成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93年全国流行性虾病连年大面积发生以来,荣成2.58万亩虾池连续7年损失惨重,累计损失约6亿元。为此,养殖单位纷纷改弦易辙,转养其他品种,大量虾池因此闲置。个别病毒较轻虾池由个体业户惨淡经营,但仍然逃脱不了连年余毒的影响。只要有的地方暴发了虾病,必然殃及荣成虾池,对虾病害成为困扰荣成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痼疾,单凭个体业户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显然很难医治这一顽症,荣成市委、市政府为此忧心忡忡却又束手无策。荣成市渔业协会的成立,对荣成的对虾养殖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先后召开两次对虾养殖专题会议,决定选择连年来病毒侵袭较轻的100公顷虾池做为示范基地,通过北京欧罗巴经济技术集团,邀请日本、美国专家开展技术攻关,由外方出技术、药品,双方共同投资100万元,采取利润平分的经营方式,共同完成对虾病防治这一巨大命题。此项协议已经签订。如果试养成功,荣成2万多亩虾池年可出产对虾3000吨,实现产值1亿多元。

荣成市渔业协会初露尖角,即显示出其巨大潜能,很快在当地办出了威望。在荣成市渔业系统,“有困难找渔协”已成了习惯。

1998年,荣成市某大渔业公司的一艘油轮受雇为天津某地运送机油,因偷换对方优质油,8名船员被天津某地公安部门长时间拘禁,并严刑拷打、虐待,长达8个月之久。公司负责人在北京四处奔波、投诉,始终不见效果。情急之下,请求协会出面斡旋。会长唐厚运带上由荣成市政府整理的有关材料,匆匆赶赴北京。他们以协会名义发了内参,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唐厚运会长还以人大代表身份,向人大提了议案,并以会长名义向公安部、农业部等写信。荣成8名渔民被拘事件惊动了人大领导,轰动了京城,最后在公安部的直接干预下,天津某地公安部门被迫放人。旷日持久的案件终于得到了依法解决。

1999年,荣成某渔业公司与乳山某单位发生经济诉讼,结果法院判定渔业公司败诉,赔偿乳山方7万元。可当法院前往该公司执行判决时,公司负责人不予配合。不久,该公司一辆大头车和一辆轿车路过乳山,被乳山法院扣留。该公司负责人请求渔协协调。协会在严厉批评该公司对法院不配合、不支持的错误行为的同时,多方奔走协调,最终依法妥善解决。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过去由企业找领导,走后门、拉关系,如今由协会出面,消除了许多社会弊端。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自由身01”为你整理了这篇政协关于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政协关于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临渭的重要举措。近期,区政协动员全体委员,采取分散调研、集中视察、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区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我区基层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我区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我区基层治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关于基层治理相关要求,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新途径,加强基层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加强。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街镇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17个,日间照料中心9个,智慧社区30个;完成部分社区“四社联动”示范点和信息化平台指挥中心;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5个,幸福苑99个。对城区 “三无”小区,采取物业服务企业进驻、小区居民自治和小区党支部兜底三种模式进行管理,实现了事有人管、物业服务能改善、长期服务有保障的目标,清除了基层治理的盲点。

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在村级组织中实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强化了村级组织党的领导。建立“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等制度,落实了区级各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运行规范化。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理清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组干部的职责职权,形成了权责清晰、程序规范、执行到位、监督从严的运行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异地搬迁社区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落实了异地搬迁社区内弱势群体的服务管理等。基层治理民主彰显。印发《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工作的通知》等,明确了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总体要求、内容范围、形式程序等,建立专题协商议事、重大事项工作监督等制度,基层群众民主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以社区、驻社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四方民主协商文明城市创建机制初步形成,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基层治理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法治不断健全。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活动,“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参与纠纷化解等常态化开展,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群众有事找“法”的意识不断提升,依法治区成效明显。基层德治能力有所提升。近年来,全区上下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开展了家风家训进万家, “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 等以评弘德活动,在社会上树立了一大批正能量的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作用。科技在基层治理中得到普遍应用。建成归属明确,拥有各级管理人员7000余名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配合智慧社区建设,初步实现了“人、地、事、组织”等基层治理全要素信息常态化管理,做到了对辖区基本情况底子清、情况明、反应快,有效提升了公共管理水平。建成公安大数据平台等,对渭南城区所有街道、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监控,有效提成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等,为基层治理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保障不充分。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现有设施设备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部分村(社区)办公住房紧张,设备短缺,村级运行经费困难等现象依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塬区各镇、村,在渭北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组织体系不健全。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作用有待持续加强,基层村(居)委会等群众组织有行政化趋势。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体系不健全,公益服务类、群众权益维护类社团组织较少。据统计,目前全区有各类社会组织436家,大部分为兴趣爱好类自发组织,每万人拥有登记、备案社会组织4.5个,其中社区社会组织仅有16家,其资源利用能力、自我管控能力、服务能力等参差不齐,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基层治理责权不对等。基层街镇自身没有法律法规正式授予的执法权,导致他们在履行监管、督办等工作职责时没有底气。如在安全生产、环保执法等工作过程中就面临没有执法证、执法权与处罚权,监管执法,只能通过个人私下关系劝导整改,工作开展难度大,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中心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持续加强。我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市,各类城市问题突出。由于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牵头部门,各部门、单位在基础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如城市道路建设、天然气、自来水、通讯网络铺设等过程中,朝建夕改,既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群众意见较大。城市物业管理,流动人口、弱势群体管理等公共事业缺少统一的服务平台,群众在反映供暖、供水等问题时渠道不多,由此造成的上访及群体事件,也给基层治理带来困难。

三、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以党建为引领,实现基层治理有魂。一是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强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二是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立村(社区)人才库,加强村(居)委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队伍培训力度,增强基层治理的人才储备。建立健全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制度,注重把思想素质高的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吸收进村(居)两委班子,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三是实施党建整合资源力量下沉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统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等下沉服务社区,增强工作活力;推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职权下沉基层,改善基层有“责”无“权”的现状;加大对渭北相关村级组织的扶持力度,尽快解决办公用房及设施设备短缺等问题。

以自治为基础,实现基层治理有力。一是保障群众基本权利。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力度、扩展公开范围,使知情明政得到最大普及,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和发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二是建立健全自治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有效防范矛盾风险,加强矛盾源头排查调处。三是深入开展自治服务。更多的依靠和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推动“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做,村(居)民能做的交给村(居)民做”,最大可能实现社区村(居)民权益和意愿的最大化。

以法制为保障,实现基层治理有序。一是以宣传“七五普法”“民法典”等为契机,持续开展法律知识“六进六送”活动,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小广场等设施,发挥村(居)民主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二是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将律师参与重大决策、重大事项法律风险评估和防控纳入基层治理考核。三是加大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的惩处力度,用生动的事例警示、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法制观念。

以德治为调节,实现基层治理有根。一是坚持依规立德。完善、推广乡规民约、城乡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和社区居民行为准则,强化规范约束,发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以文养德。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倡导良好的家风、家训,推动德治教育从基础抓起。三是坚持以评弘德。大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以群众参与、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实乡风文明载体,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带动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5

####政法委:

党委政法委是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加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为进一步规范党委政法委协管干部的工作程度,根据省委关于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局政法系统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局党委政法委协助党委组织部门管理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有关问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充分认识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意义

党委政法委是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协助党委组织部管理政法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符合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中央明确规定的各级党委政法委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适应当前政法部门和政法工作实际需要,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从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政法委协管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党委政法委协管政法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党委组织部与党委政法委要密切配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和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中有关沟通、请示、考核、审批等程序规定,积极落实协管干部职能和任务,并在工作中不断规范协管干部工作。

二、协管干部的管理工作程序

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支持党委政法委发挥好协管政法领导干部的职能作用。配齐配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严把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的提名、考察、审批关。党委政法委要加大协管力度,完善协管干部工作机制,理顺工作关系,推进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管理的规范化。

1、党委管理的政法各单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的任免、调整及交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政法各单位党委(党组)事前要与党委组织部、政法委汇报、沟通,由党委政法委向党委组织部提出建议意见;并履行民主推荐程序,确定考察人选后,分别报党委组织部和政法委,由党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后由党委政法委协同党委组织部对拟提拔、调整人选共同进行组织考察。根据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情况,党委组织部征求党委政法委意见后提出初步任免建议意见,由党委组织部,提请党委审批。根据政法工作需要及干部队伍状况,政法委可以直接向党委组织部提出政法各单位干部的调整建议。

2、对政法系统的后备干部,由所在政法部门党委(党组)研究,报送党委政法委,由党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研究同意后,统一报党委组织部备案。

3、由公安局任命的各科、所、队股级领导干部,要及时将任命通知和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报党委政法委备案。

4、法院、检察院的各科、庭、室、队股级干部的任免,要及时向党委政法委履行备案手续。

三、协管干部的范围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党委政法委协助党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范围包括: 政法各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含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四、协管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

1、协助局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做好政法系统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工作;

2、协助局党委组织部做好政法系统科级领导干部和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考察、考核、管理工作;

3、协助局党委及党委组织部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4、协助局党委组织部做好政法系统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5、协助局党委组织部抓好政法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政法部门落实党委各项制度的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局党委在贯彻执行《条例》协管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在民主推荐过程中有时存在参加推荐人数少和民主参与面窄的现象。二是干部交流调整较少,多数在当地提职,因此,显示活力不足,对干部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对试用期干部的跟踪考核和对后备干部的教育管理方面,缺少有效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的教育管理制度。五是在干部选拔工作中,有时存在跑风漏风的现象。

六、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协管工作措施

1、对政法部门的干部管理,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依法管理政法干部队伍的原则,要以《警察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有关法律条规为依据,建立健全适应政法部门任务、特点的政法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政法干部队伍的正规化和法制化建设。

2、政法系统的干部任免,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大力推行政法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聘任、交流制度。政法部门中层领导职位出现空缺,除特殊岗位经批准外,一律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任。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一般不超过5年,可连续聘任。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规定条件、程序破格提拔。政法委干部一般应从政法部门的优秀人才中选调,对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必须坚决调离。政法委干部要纳入同级政法部门干部交流轮岗序列,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实行政法委与政法部门干部相互交叉挂职锻炼,要选拔优秀的政法委干部充实同级政法部门领导班子。

3、领导职数(含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要严格执行省委关于干部职数设置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党委审批的机构编制方案。

政协调研报告范文6

11月上旬,郭楼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组织开展“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在政协联络室主任徐喆带领下,实地走访种植大户,并前往古城、村集体经济发展种植基地等地参观考察,广泛听取各界对发展我镇农业产业的意见建议,提出《推进我镇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郭楼镇位于济宁泰安两市,梁山、东平、汶上三县交界处,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58.3平方公里,人口5.08万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小麦单产550公斤左右,玉米单产600公斤左右,全年总产量4万余吨,是粮食生产大乡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实施了小农水项目、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现了农田水利林网全覆盖。但长年传统的一麦一棒种植模式,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近年来,郭楼镇按照“集中连片打造、集中效果体现”的原则,着力推进产城融合、镇村融合、农文旅融合,规划了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主要以镇驻地、光伏产业区为核心,以马东路、安流渠为轴,东起王府庄,西至小古墩,涉及20个村2万余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占全镇的35%,人口占40%,经济总量占70%,努力打造成人口聚集、产业支撑、服务均等、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9年,郭楼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项目代表汶上县迎接了全市新旧动能现场观摩会,荣获全市十佳项目,晋升为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郭楼镇先后荣获省文明乡镇、省生态乡镇、省绿化模范镇、省生态绿色示范镇、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古城村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村居、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市首批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聘请北京清华大学文化旅游创意学院、南京中设设计集团高标准编制规划,同步统筹产业项目、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确立了城乡融合发展“一镇三区”总体规划,构建起20平方公里城乡融合示范区框架。

(二)产城融合,以产促城,让农民变工人。东部依托便利交通条件,打造8个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步建设机械加工产业发展集聚区;中部依托镇驻地、新型社区和古城田园景区,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区,同步建设农民经济创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家具制造产业园等;西部依托阳城煤电、华能光伏,打造光伏新村,同步建设农光互补产业园、循环工业园区,让3500名农民就近就业变工人,出居住区就进产业园,形成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镇村融合,以镇带村,让村民变市民。人口向郭楼社区、万庄社区、美和佳苑社区等新型社区集中,计划建设营墙社区、美和佳苑社区二期,社区在镇驻地连片打造,带动人口向城镇聚集,持续扩张城镇规模,预计3万元在镇驻地居住。以镇驻地为原点,让设施向村庄互联互通,打通两纵两横4条主干道,新建改造16条镇村道路,新建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向村庄铺设供热、供气、供水管道,疏挖整治安流渠18公里,实现镇村水系环绕贯通。服务向群众全面覆盖,持续提升郭楼教育传统优势品牌,改造提升卫生院,新建为民服务中心、老年公寓、24小时图书馆、农民电影院、科技馆,让群众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

(四)农文旅融合,文旅兴农,让村庄变景区。打造“郕国故都、荣子故里”文化品牌,探索“园区+景区”新模式,让村庄景区化、园区观光化,把现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农光互补产业园、古郕科技观光园等产业园集中,把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科技观光、农事体验、林果采摘等特色景点,把古城村打造成田园景区,把市民引入田园,年接待游客达到50万余人次。

(五)党建统领,强基固本,让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先锋队。坚持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把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抓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同步安排、同步推进。抓好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村干部的先锋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奋发作为的内生动力。

(六)充分调动,全方位参与,让群众成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主动性,将村集体入股、企业扶贫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村民,实现分红收益。支持鼓励村民经营酒坊、油坊、手工坊,开办农家乐、民宿10余家,实现自主经营收益。积极探索村集体统一进行土地流转、闲置院落开发等,实现租赁收入,多方位增加群众收入。

(七)精准招引,创新驱动,让人才成为“领头雁”。实施人才精准招引计划,招引博士后、博士、专家15人,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现代农业技术普及推广中心各1处,社会实践基地2处,科研基地4处,培育出“草莓专家”徐建华、“菊花专家”郭玉来等农村实用人才300余人,构建“科技带头人+农业专家+乡土人才”的乡村振兴人才体系,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技术、新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一)农民思想理念逐步转变。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向镇村渗透,带动片区农民思想理念转变,推动了一大批会技能、会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的产生。带动发展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新型经营主体94家,土地流转率达到95%。

(二)农业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片区内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草莓600亩、油菜花500亩,建设温室大棚1万平方米、冬暖式大棚3万平方米、春秋棚30万平方米,发展地瓜苗拱棚500亩、韭菜拱棚1000亩。

(三)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涌现出一批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带动片区农民增收。以古城为例,古城村人口1700人,(含自然村陈楼),耕地1700亩,通过三资清理、闲置小学房屋对外租赁、以土地和基础设施入股、开展研学旅游、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农家乐民宿场所对外租赁等方式增加收入45万余元;群众通过发展草莓大棚、劳务公司、土地流转、旅游创收、现代农业产业等项目,年增加收入500多万元。

(四)对外影响力吸引力逐步提高。镇驻地面貌焕然一新,以古城、崔园为代表的美丽乡村逐步增多,正在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乡贤、客商来郭楼投资兴业,进一步激发乡村创新与创业的活力。2019年招引丰光制衣、轩安装配式建筑、纽恩泰风盘、杰西卡假发、哈嘉兹服饰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8个,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五)农民转移就业、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逐步融合。同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民营经济创业园和美和佳苑新型社区,既让农民住上楼,又让群众有工作。有序引导农民到城镇和产业园务工,实现就近转移就业,让农民变工人;在驻地建设美和佳苑大型社区,实现人口向社区聚集、村民变居民,城镇居民达到2万余人,就近安置农民就业3500人。

四、有关建议

(一)规划建设要适度超前。坚持“以点带面,循序开发”,深入挖掘区位、产业、资源、文化等优势,做到人、财、物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相协调,避免大拆大建、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