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的时候范例6篇

分别的时候范文1

关键词: 英汉问候语告别语分析与比较

问候和告别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日常礼节,它们为恰当开始和结束谈话提供了手段。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渊源,所以在问候语和告别语的运用上存在差异。本文着重对英汉问候语及告别语作了对比分析。

一、英汉问候语及告别语的结构

对话实例:

(1)A:Hello,Jane!

B:Hello,Lily!

A:How are you?

B:Just fine,thanks!

A:Fine day,isn’t it?

B:Yes,it is.

A:I must be off now.

B:Goodbye!

A:Goodbye!

(2)甲:你好,巍巍!

乙:你好,李海!

甲:好久不见,忙什么呢?

乙:在医院实习呢。你呢?

甲:准备考试。

乙:哦,我还有事,那下次再聊。

甲:好的,再见!

乙:再见!

从上面英汉两个比较典型的问候和告别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话结构包括问候语、会话主体和告别语。然而,上例是三大部分及其各小部分全都具备的会话,但是并非所有的会话都具备所有这些成分。有许多场合问候语或告别语是省略的。此外,问候语不一定引出会话主体。它们本身有时就是独立的社会语言交往,比方说两个人互道“Hello”或“Good afternoon”等,然后忙着赶路,不再进一步进行交谈。

二、中英问候语告别语比较

1.英汉问候语和告别语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1)结构类似

中英文化中的问候活动通常是从接触开始的,然后互致某些问候客套,表示欢迎或乐意会面,进而再作寒暄,它们的问候语和告别语的结构相似。

(2)语料来源类似

语料来源即是该信息缘何而来。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问候语和告别语不外乎是通过各种教科书、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播媒介中得来的。换言之,也即是学来的。

(3)分类类似

英汉中的问候语和告别语都可以按时间分类。如英语中的“Hello!”“Hi!”“Goodbye!”“See you!”;汉语中的“你好!”“嗨!”“再见!”等。这些称为全时问候语和告别语。而英语中的“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和汉语中的“早上好!”“晚上好!”“晚安!”等这类问候和告别语,称为实时问候语和告别语。另外,英语中的问候语和告别语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汉语中有书面和口头之别,二者很相似。

2.英汉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差异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英汉问候语和告别语的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更为突出。

(1)内容不同

在汉语中最常见的四种问候语:“你好!(How do you do?)”“今天你忙吗?(Are you busy today?)”“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吃了吗?(Have you eaten yet?)”。汉语中使用这类问候语通常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作一番寒暄。问的人并非真正在意对方吃过没有或对方要去哪,回答的人也不是真正如实回答是否吃过饭或要去哪儿,而是作一番客套以达到问候的目的。在汉语的告别语中,人们除了说声“再见”“一路顺风”之类的话语外,很多时候会说“恕不远送”“慢走”“走好”等表示关切、友好的话。说英语的人是不会使用这类话的,特别是主人说的“慢走”,他们感到很困惑:为什么要慢走?

英语中最常用的打招呼话语是“Morning!”“Hi!”“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同时他们也常用“Lovely weather,isn’t it?”一类谈论天气的话语和别人搭讪。这时说话人只需说句“Yes,it’s really a nice day!”一类的话就很得体。英汉语言在分手道别的时候,表达法也有所不同。英语除了“Bye-bye”“Goodbye”外,多半说些表示祝愿的话,如“Have a good trip!”或者“Good luck”;有时还表达彼此见面的愉快心情,如“It’s nice meeting you.”“Pleased to meet you.”。

(2)句子结构不同

英语和汉语的问候语和告别语在句子结构上也有差别。中国人喜欢用感叹句表达,例如中国人常说:“天气真好!”而说英语的人则往往会用反义疑问句,如:“Fine day,isn’t it?”在汉语中,人们喜欢用重叠的方式来表达惜别感和增强亲切感,例如“你好你好”和“再见再见”。而说英语的人则喜欢在问候语和告别语中使用缓冲词语来减轻言外之力,例如“Bye-bye,now!”“See you tomorrow”“Keep well!”等。

(3)具体含义不同

汉英词语很多在表面上看来是对等的词具体含义却不同。英语与汉语中的“你早!”在时间上并不对应。“Good morning!”用于早晨起床后至午饭之前这段时间。在汉语里“你早!”多用于起床后至早饭前这一短暂时间内。中国人问候“你早!”时,多含有“你起来得真早!”的意味。

(4)称谓不同

英语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另一个差异是人称代词的使用。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有两种形式,即“你”和“您”,后者更为礼貌,而英语只有一种形式,即“you”。不过,在英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中,人称代词比汉语用得广泛。中国人的等级观念较强,对长辈、地位高的人不能直呼其名,相对而言,在西方国家人们等级制度观念较弱,称谓上多以名字相称。

三、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变迁

英汉问候语告别语被广泛地应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问候语、告别语也经历了一些变化。汉语中的问候语内容经历了从“无它乎”――“无恙乎”――“饮食”――“寒暄”的变化过程(杨振国,1996)。古时候人们由于对生存环境担忧,所以出现了“无它乎”――“无恙乎”――“饮食”等问候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吃饭了吗?”使用得越来越少。而一些新的问候语随之兴起,如“工作怎么样?”“去哪玩啦?”“房价又涨了!”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西方文化影响巨大,一些新的问候语形式传入我国,并逐渐流行,如“哈罗”、“嗨”。在英语中常见的问候语:“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等。近几年英语中流行起俚语问候语hey,hey bum,howdy,word,yello,hiya等,相当于hello。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汉语中一些告别语,如“恕不远送”“慢走”“走好”等使用频率也大不如从前,现今人们往往使用“拜拜”等告别语。

四、结语

问候语和告别语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中西方一些典型问候语和告别语进行了对比研究,由于英汉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英汉的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差异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问候语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异,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从而在与英美人交流的开始能采取恰当的策略,以保证跨文化交际渠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1]李海琳.问候语与告别语英汉对比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李桔元.问候语和告别语的交际功能及使用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3).

[3]李玮.英汉问候语对比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钱厚生.英汉问候语告别语对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分别的时候范文2

【摘要】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法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众多症状、体征等指标中筛选出每个证候最有效的特征性信息,使RA证候的诊断更为规范化。【方法】将RA患者的症状、体征等54项指标输入计算机,通过马氏距离判别法筛选出有效指标。【结果】根据54个变量的权重值大小以及T检验结果,经过反复试验,表明17个变量判别准确率最高(马氏距离判别法),达965%。【结论】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对RA证候的判别结果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提示该法能使中医的辨证分型诊断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得以标准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 证候; 计算机模式识别法; 特征参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机复杂,病情反复缠绵,病程冗长,证候繁多复杂且多变,临床中医辨证较难准确掌握,妨碍了辨证技能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我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对RA制订了7种中医证候的分类标准,无疑对RA的临床研究有—定的指导意义,为了使RA中医证候建立在更为严格的、科学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我们拟应用计算机对RA的证候诊断中最有效的特征信息进行筛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RA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分类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实用中医风湿病学》[2]、《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3]等相关标准制定。

12病例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病专科连续收治的2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

13调查方法编制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相关中医症状、体征、关节功能分级、实验室检查(包括骨关节X线、类风湿因子、抗“O”、血沉、免疫五项、肝肾功能及其他血液生化指标)。中医症状、体征分为无、轻、中、重4级,中医辨证采用3级医师负责制,由住院医师先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根据诊断标准判别证型,再由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分别进行证型诊断,最后统一意见。

14统计学方法将上述数据输入计算机,用Dbase进行数据管理,用既往课题组研制并经过验证的用BASIC语言编制的模式识别软件(广东工业大学余煜棉编制的判别分析使用马氏距离算法)[4-5],结合指标的权重值大小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临床判断进行比较。权重值的大小由计算机根据各个变量在分类中的作用与积累贡献率大小自动计算出。

2结果

21一般资料242例患者中,男69例,女 173例;年龄15~72岁,平均465岁;工人 96例,干部45例,农民40例,其他职业61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9年,平均62年。按病情进展分级 (放射性分级):Ⅰ级 118例,Ⅱ级 86例,Ⅲ级38例;功能分级:Ⅰ级 135例,Ⅱ级71例,Ⅲ级 36倒 。以202例作为训练样本,40例作为预报样本:其中寒热错杂证候训练样本45例,预报样本12例;寒湿阻络证候训练样本41例,预报样本13例;气阴两虚证候训练样本39例,预报样本8例;湿热阻络证候训练样本41例,预报样本3例;痰瘀阻络证候训练样本36例,预报样本4例。

22指标的权重值RA最常见的54个症状体征(1.关节红,2.关节肿,3.触热,4.酸痛,5.刺痛,6.冷痛,7.活动后痛,8.麻胀,9.拘急,10. 晨僵,11.强直变形,12.结节红斑,13.重着,14.怕冷,15.喜暖,16.自觉发热,17.屈伸不利,18.局部紫黯,19.功能,20.X线摄片,21.发热,22.恶风寒,23.口渴,24.烦热,25.遇天冷湿发作,26.面色白,27.面色晦暗,28.眼睑浮肿,29.五心烦热,30.咽干,31.失眠多梦,32.眩晕,33.盗汗,34.午后潮热,35.倦怠,36.气短乏力,37.易汗,38.眼干,39.口干不欲饮,40.手足不温,41.胸脘满闷,42.纳差,43.遗精,44.月经量少,45.肌肤无泽,46.形体消瘦,47.腰膝酸软,48.耳鸣,49.尿黄,50.尿频,51.夜尿,52.大便烂,53.大便溏,54.大便干)的权重值见表1。所谓变量在分类中的贡献大,是指该变量能使不同类的样本点在多维模式空间中分隔得远,而使同一类的样本点靠得近,所以权重因子为该变量的组间偏差与组内偏差之比。组内偏差大相应于类内点的弥散度大,组间偏差小相应于类与类在空间上的差别小。所以权重值大小能反映该变量是否能使“物以类聚”,也就是反映了该变量在分类中的作用与贡献。权重值愈大,所含疾病的信息量愈多,对疾病的证候诊断愈重要。权重因子可增强对分类有明显贡献变量的作用和削减那些对分类贡献较小的变量的影响,从而改善分类效果,使规律性更明显。通过这种方法,可使RA中医证候中各类证候的特征性信息更明显,即依靠计算机选出特征参量,提高临床判断准确率,使RA证候的诊断更为规范化。

转贴于

23特征参量的决定根据54个变量的权重值大小以及T检验结果,对变量进行筛选,经过反复试验,结果表明17个变量判别准确率最高(马氏距离判别法),达965%,筛选出以下17个指标作为RA的分类特征参量:关节肿(X1)、触热(X2)、晨僵(X3)、强直变形(X4)、结节红斑(X5)、怕冷(X6)、喜暖(X7)、自觉发热(X8)、屈伸不利(X9)、局部紫黯(X10)、功能(X11)、X线摄片(X12)、口渴(X13)、遇天冷湿发作(X14)、倦怠(X15)、眼干(X16)、便溏(X17)。

24各特征参量对分类判别的影响计算减少某一因素后其余16因素对全体样本的判别率和各证候的判别率来判断该因素对各类型样本和总体样本判别的影响程度,见表2。

表2结果表明,对整体样本证候判别影响较大的因素为X8(自觉发热)、X6(怕冷),去掉此二因素时判别率最低,分别为8960%、8911%,说明自觉发热、怕冷对整体样本的证候判别作用最大,其次是X1(关节肿)、X2(触热)、X3 (晨僵)、X10(局部紫黯)、X15(倦怠)等,说明这些指标对证候整体判别的贡献稍小。

各类证型中对判别影响较大的因素:①寒热错杂:分别去掉X6(怕冷)、X2(触热)、X3(晨僵)、X8(自觉发热)时,剩余16因素对寒热错杂的判别率分别为8667%、9333%(后3项),可见怕冷、触热、晨僵、自觉发热对判别寒热错杂最重要。②湿热阻络:分别去掉X14(遇天冷湿发作)、X10(局部紫黯)、 X8(自觉发热)、X3(晨僵)时,剩余16因素对湿热阻络的判别率分别为8780%、9024%、9268%(后两项),可见遇天冷湿发作、局部紫黯、自觉发热、晨僵对判别湿热阻络最重要。③气阴两虚:去掉X1(关节肿)时,剩余16因素对气阴两虚型的判别率为7949%,分别去掉X6(怕冷)、X9(屈伸不利)、X15 (倦怠)、X16(眼干)时剩余16因素对证型的判别率分别为8250%;8462%(后3项),可见关节肿、怕冷、屈伸不利、倦怠、眼干对气阴两虚的判别意义较大。④寒湿阻络:分别去掉X6(怕冷)、X8(自觉发热)时,剩余16因素对寒湿阻络的判别率均为9268%,可见怕冷、自觉发热对判别寒湿阻络最重要。⑤痰瘀阻络:分别去掉X6(怕冷)、X8(自觉发热)、X1(关节肿)、X2 (触热)、X4(强直变形)时,剩余16因素对痰瘀阻络的判别率为8611%、8056%、9167%、9444%(后两项),可见怕冷、自觉发热、关节肿、触热、强直变形对判别痰瘀阻络最重要。2009年第26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表2各因素对判别的影响

3讨论

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基础上的一种非函数的方法。这种技术避免建立因素(变量)间的严格的数学关系,采用一定的数学统计手段去研究由数据组成的高维空间,寻找规律,为进行聚类、判别、预报等研究的新型统计手段。人类自身只能识别三维以下空间样本点的聚集状态,对于三维以上空间的识别要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高维空间的手段。它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将高维空间的样本点分布,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降维到人类能判别的一、二、三维空间上,让人们对样本点进行比较、判别及预报等研究,进而探讨变量间的关系。

马氏距离法是设有3个母体G1、G2和G3,均有m个特征值,分别有n1、n2、n3个样本,对这些已知分类样本数据进行识别学习,通过计算找出各类样本在高维空间的重心,建立判别函数(或规则),然后计算待判未知类别的样本点到各类“重心”的马氏距离,将待判样本判为距离短的那一类;或者将各已知分类的样本点从高维空间降维到二维平面上形成各类样本的二维区域,待判样本判为所落在区域的那一点。将已知分类的样本的多维空间数据(症状及生化、免疫、微量元素等指标)作为母体,按照一定数学模式降维到某一“平面”上,其优点在于因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并不牵涉到分布的类型,可以不要求母体为正态分布,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6]。

本研究通过对R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定性定量,将从RA的54个症状、体征等指标筛选出的17个因素作为特征参量时其分类最好,并采取减少某一因素后计算其判别率的方法判断17个因素对各类型样本和总体样本判别的影响程度,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求其规律性。结果表明,自觉发热、怕冷、关节肿对整体样本的证候判别作用最大,其次是触热、晨僵、局部紫黯、倦怠等。而在各类证候中,怕冷、触热、晨僵、自觉发热对判别寒热错杂最重要;遇天冷湿发作、局部紫黯、自觉发热、晨僵对判别湿热阻络最重要;关节肿、怕冷、屈伸不利、倦怠、眼干对气阴两虚的判别有显著意义;怕冷、自觉发热对判别寒湿阻络最重要;怕冷、自觉发热、关节肿、触热、强直变形对判别痰瘀阻络最重要。以上研究结果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说明应用该法对症状、体征等指标进行因素分析后,能阐明症状、体征对于证的贡献度;通过不同水平的剔选及比较,能确定有关因素对RA各种证候判别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中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对RA证候的判别结果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提示该法有利于中医对RA辨证分型诊断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得以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2]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 程绍恩,夏洪生.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邓兆智.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样微量元素水平及其相关分析[J].中医杂志,1994,35(12):743.

分别的时候范文3

我在北大的5年是一个无比痛苦的经历,后来我做了一个总结,就是我永远在看别人的眼光。因为我是从农村考进的北大,而且连续考了3年,很自卑。考上北大的一瞬间我非常兴奋,但当我走进北大以后发现,自己是如此土的一个人。新东方的创始人很多是我的大学同学,他们开口闭口依然叫我“农民、土鳖”。但今天的我已经看上去不那么土了,因为经过30年的风雨,沧桑已经掩盖了我的土气,但我的内心依然很朴素,因为我一直认为“土的坚持就是洋的胜利”。我进北大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胸怀,因为人的成长需要时间。

刚进北大的时候我还有一丝骄傲,因为我们班50个同学要分成三个小班来学习,我被分到了A班,因为我的英语考分接近满分。但过了不到一个月,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作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非常悲惨。人一辈子要找一个立足点,比如说,在同学面前如果你一无是处,你一定会自己看不起自己,但如果你有一个方面比较厉害,哪怕别的方面不行你也会有奠定自信的一点儿基础。请同学们一定记住,大学里,在某一个方面一定要把自己训练成在全班是第一位的,这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可以是踢足球、打篮球、游泳、唱歌、跳舞等。总而言之要有一样是胜过周围同学的,这样就奠定了一个自信的基础。

在北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往哪个方向突破都是没有办法的,不管是读书,还是体育。我后来意识到一点,就是我要学习。但我的智商是很一般的,我从小就发现任何东西我要取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成就,一定要多花半倍到一倍的时间。比如背课文,别人10遍就背出来,我要读30遍才能背出来,但我能把背出来的东西记得时间更加长久,因为你在一件事上花的时间和记忆的次数,跟你记忆的长度成正比。但我在北大的时候,在同样的时间之内,跟我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办法去比,所以到大二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五名。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两种状态,一种是你本来有这么高,但你把自己看得这么矮,当你把自己看成这么矮的时候,内心就充满了自卑,一个内心充满自卑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会非常敏感,甚至某个人的一个眼神你都会认为是恶意的或者是有点儿看不起自己的感觉;还有一种人本来就这么矮,但他非要把自己看得这么高,这就是过分的自傲和狂妄。大学中,过分自卑的人和过分狂妄的人大有人在。在毕业后未来能够取胜的,是能够非常理性地看待自己,内心对未来充满了奋斗精神并且是合理地自信这样的人。这一点,在大学的时候我并不明白,所以在大三的时候我就得了一场肺结核。医生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肺结核,在农村吃了那么多苦,18年几乎没吃过肉,都没得肺结核,结果在北大天天能吃到肉怎么会得肺结核。我说我学习特别刻苦,但考试成绩总是上不去,医生说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分别的时候范文4

2、首次砍价的朋友,都有一颗好奇的心都想砍到0元,先拿价格比较低的,比如几十元的产品练手,这样成功率都是很高的。

3、拼多多发起砍价的时间是比较关键的,一般的晚上9-10点,发起砍价这个时间比较合适,因为这时候大家基本上都有时间,该忙的都忙好了。

4、砍价一定要学会先帮助别人,然后才能成就自己,可以选择前几天帮助别人,找到诚信的人,帮助别人几天后,别人会帮助您的,这样成功的机率就很大。

5、就是平时说的换刀,换刀有个小技巧,就是砍价分为小程序砍和app砍,如果你用小程序砍可以和别人换app砍这样是不消耗小程序刀的次数的,不管是小程序还是app每天都有3刀的机会,不过最后分享给好友还能再获得一次,也就是4次机会。

分别的时候范文5

综合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大体可归纳为证候相兼、错杂、真假、转化等几个方面。

(一)证候相兼 八纲的证候并不是孤立的,常常是两种以上的证候相兼出现的。如表与里都可以与寒、热、虚、实相兼出现。就表证而言,可以有表虚、表实、表寒、表热之不同。对此,在前面已有所介绍。一般说,表虚是指卫气虚,表实是指邪气盛。就表证而言,表虚有汗,表实无汗;表虚常兼热,表实常兼寒。但也有表实热证者。以上是表证与寒、热、虚、实相兼者。

里证又有兼寒、兼热、兼实、兼虚之不同证候。如里寒证可见恶寒肢冷、口淡不渴、腹痛腹泻、大便稀薄,小便清长,恶心呕吐,舌淡苔滑,脉沉迟等;里热证可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烦躁不安,脉数,舌红、苔黄等;里虚证可见倦怠乏力,食少腹泻,心悸气短,或遗精滑泄,或二便失禁,舌质胖嫩,脉沉弱等;里实证可见发热烦躁,甚至谵语,气粗腹胀,大便秘结或稀臭,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等。

证候相兼,按理不应有表虚寒、表虚热、里虚寒、里虚热等。但因虚寒俱与阳虚有关,虚热均与阴虚有关,故表虚寒,实际即里虚寒,表虚热,亦即里虚热,后文还要介绍。

一般说来,相兼证候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当于有关纲领证候叠加的表现。

(二)证候错杂 在八纲辨证中,当病位或病证的性质相反的证候同时并现时,就称之为证候错杂。较为常见的有表里错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几种情况。

表里错杂,亦称为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同时并见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途径大体有三个方面:一种是发病初起即为表里同病的,如发热恶寒和呕恶腹泻同时出现(类似西医说的胃肠型感冒,或胃肠炎之类);一种是先有表证,由于饮食不当或情志内伤,而使外邪未解,又及于里,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尚在,继又出现腹痛、腹泻,或胸胁胀满等症状者;另一种是本有内伤杂病未愈,又加外感风邪之类。

由于表证或里证往往与寒热虚实有关,因而表里同病有很多证候。如表里俱热、表里俱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实、表里俱虚、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等。举例说,表寒里热(又称寒包火)证,既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又有烦躁、口渴、气喘等里热证。《伤寒论》所说的“大青龙汤证”便是如此。

寒热错杂,是指寒证和热证同时并见的情况。寒热错杂除上述的表里寒热错杂的证候外,还有上热下寒、上寒下热以及脏腑经络之间的寒热错杂证候。例如,胃中灼热、呕吐酸苦之物;或者牙龈肿痛、口干喜冷饮、头胀目赤等,都属于上热证,同时又见腹痛喜按、大便稀薄、腿重足冷等的下寒证;又如呕吐清水,嗳气吞酸,饮食不化,胸腹胀冷等属于寒在上,同时又见大便秘结或稀臭黏滞,小便黄短等下热证,便是上下的寒热错杂证。

寒热同时并见,除了要分清表里上下脏腑经络之外,还要分清寒热孰多孰少和先后主次。而要辨别这些情况不仅要注意症状、脉象、舌象,还要询问病史,身体有无偏寒偏热况,以及发病和治疗经过等等,这样全面考虑,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

虚实夹杂,即同一患者在同一时期存在着正虚和邪实两方面的病变,也称为虚实错杂。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正邪抗争相互消长的慢性病过程中,其中又有虚中夹实、实中夹虚的不同病机。前者以虚为主,后者以实为主。但也有虚实并重者,如鼓胀病人,既有腹部膨隆、青筋暴露、二便不利、舌质红绛的实证,又有四肢消瘦、疲乏无力、语声低微、食少腹胀、脉象沉细等虚证,这是实中夹虚证。又如干血痨病人,既有形容消瘦、肌肤粗糙如鳞甲交错、五心烦热、食欲不振等虚象,又有月经闭止、舌质紫黯、脉沉涩有力等实证,此是虚中夹实者。再如,病人既有痰涎壅盛、喘咳胸满的实证,又有动辄喘甚、形寒肢冷、小便失禁等虚证,则属于虚实并重的证候。总之,对于虚实错杂证的辨别,必须分析虚实的孰多孰少、邪正的孰缓孰急,才能决定治疗的方案。

以上证候错杂的情况虽然是分别介绍的,但在临床上往往是表里寒热虚实交错相兼出现的,例如表寒与里热杂见、表实热与里虚寒杂见等。特别是里证,由于范围极广,因而脏腑病之间的虚实寒热错杂的证候,也是极其错综复杂的,辨证往往相当困难,必须认真分析。

(三)证候真假 在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有时会出现与疾病的真实本质(即病机)相反的“假象”,这种情况总称为证候的真假。较为常见的有寒热的真假和虚实的真假。

寒热真假 寒热的病理表现为证候的寒热,这是不难理解的,临床也容易分辨。但是,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严重阶段时,就可能出现病机属寒反见热象,或病机属热而反见寒象的真寒假热(水极似火),或真热假寒(火极似水)的情况。

真寒假热 即内有真寒而外现假热的证候。这种证候是因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阳气被逼于外所致,所以又叫“阴盛格阳”、“寒极似热”证。其症状表现如:身热面红,口渴咽干,烦躁不宁,脉浮大等。以上看似热象,但详细诊查发现,身虽热而不高,且四肢清冷、喜盖衣被;面红如妆而非满面通红;口渴但不欲饮水或喜热饮;烦躁不宁但禁之即止,且疲乏无力;便秘而不干结,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脉虽浮大但按之无力,舌淡苔滑等。

真寒假热证较多见于暴吐暴泻,严重脱水或久病重病,心力衰竭时。

真热假寒 是指内有真热而外现假寒者。这种证候主要是因为热邪内盛,阳气被郁闭而不能外达于表所致。由于阳热内聚,阴气被格拒于外,故真热假寒亦称为“阳盛格阴”或“热极似寒”。其临床表现如:手足凉甚至四肢逆冷,脉沉伏,看似寒象,但身热,不欲盖衣被,手足凉而胸中灼热,或渴喜冷饮,口臭、龈烂,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脉虽沉伏但按之数而有力,舌红苔干黄等。

分别的时候范文6

二进出公共场合或其他大门时候,帮别人扶住门

三坐电梯时候帮未进来的人挡门以防关闭

四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

五吃饭不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把餐余物放到盘子里

六学会说谢谢你,这跟谢谢还是有点区别,是真的

七别人离开关门的声音尽量小,而不是用力关门

八不说不文明的话,言行举止要得体

九关爱老人儿童妇女,主动让座

十连累到别人的时候,道歉要有诚意,学会平息对方的怒气,而不是解释自己为什么做错

十一公共场合视频声音不外放

十二和别人在一起聊天吃饭,尽量不玩手机

十三不窥探别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十四不谈论是非,不传播谣言,远离负能量

十五公车上,地铁上人多拥挤时候勿占据整个扶住,以便他人可扶手

十六不在众人面前提他人之短,开没有分寸的玩笑

十七约别人的时候至少要提前一天告诉对方,小时候我们想对方的时候招呼不用打就直接到家里见面,长大后大家各自的事情很多,贸然去打扰,终究有些不礼貌和不周到。

十八不养成拖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