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例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文1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程标准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那么,透过这些表象的“尺度”,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语文课堂是否还应该具备某些本质性的价值追求?

没有“围场”的课堂

让我们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

师: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想想,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师:好啊,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树常青”。

生:确实,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为绿色充满活力,像一个少年,朝气蓬勃,热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运用被历代称颂呢!

生: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

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色——(生: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难道其他颜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

师:红色的大自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示着兴旺,传递着幸福。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

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

生: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大自然,怎么各人的体会就不一样呢?

生:肯定不是红绿色盲呗。(笑声)

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吧。

生:我想,是每个人对大自然体会的角度不同。

师:精辟!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否就是现实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关系?(生点头)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绿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流程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描述、初读、感受、交流、读诵”。周老师却如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指挥家”,启发引领、联想推演,用神奇的指挥棒经营自己的“乐队”——启程,抒情,转合,激荡。没有现代化辅助手段,完全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正视学生的关注点,不是居高临下的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蕴涵的外延和内涵却很广,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周教师没有把知识技能看成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合理承认其不确定性,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探究本位”、“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于是,学生才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

由此,我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场的——翠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周教师的课堂就是这没有围场的广袤的生态之地——教师挈领一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不同的认识:“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观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整理加工自己的语文积累:“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白色的”,或索性走入自己内心“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绿色课堂,才是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原来知识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同一个大自然,各人的体会却可以不一样”,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对话的平台已经建起,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可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仍然陷在“围场”内的探索上——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语文课已经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而是底蕴厚实的教师。

家常味的课堂

让我们再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另一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老师不是站在台上,甚至也不是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而是和孩子们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流程如一幅绿意浓浓的画卷,在谈话间次第展开。这节平常课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实朴素,平常普通的味道,然而却是一天也不能离开的真正有营养的米饭,而不是钙片、维生素之类的“补药”。这样的课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教师是在为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的人表演。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又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文2

打开课本,看了看我们刚刚学完的第四课,从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让我给你们讲讲吧!

这篇课文是写大自然的,让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大自然。里面写了祖国为我们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让我们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让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生活里充满了欢乐和温曦。祖国的山水要和我们相聚,听一听他们心中的声音。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情怀!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散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让我们保护大自然吧,如果破坏大自然,后果就是这样的:噪音会不断的传来。风沙会不断地起来。也不会再有小花和小草还有大树……我们要去探索大自然,同时也要保护大自然!

考院小学五年级:翟新柠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文3

【教材分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课题

绿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

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学

难点

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教具

准备

借助教育网资源,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2】(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板书:10绿)

4.全班齐读课题。

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课件出示3】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走进“绿”的世界。

谈话导入,出示春天的图片,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4】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5】

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四年级的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指挥:指导演奏的人。

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

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

(4)指导书写。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出示课件6】

教师重点指导“瓶、挤”

“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

“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夊”。3.

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7】

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

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

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

【出示课件8】

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

第二段(4~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

说主要内容,一是为了复习课文,二是为了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说得内容正确,语言流畅。

这是第一课时,不过多涉及课文内容的分析,这里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文字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分段并写段意。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

(2)课下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0、11】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shuǐ

pínɡ

jiāo

chā

zhǐ

huī

jiào

liàn

二、

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 _____(

) _____(

军 _____(

) _____(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

)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

)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答案】

一、墨

指挥

二、蓝

浅蓝

深蓝

瓦蓝

湛蓝

三、安 按(按时)

案(方案)

军 挥(指挥) 辉(光辉)

四、1.③

2.②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2.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出示课件13】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

节拍

整齐

集中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挤在一起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下面我们跟着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

出示并复习词语,温故而知新,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书: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出示课件14】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出示课件15】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自己轻声朗。指名读。全班齐读。

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

(板书:绿得发亮、绿得出奇)

6.齐读第一、二小节。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随机:第三小节:

(1)出示说话练习。【出示课件16】

说一说:

风中的

是绿色。

雨中的

是绿色。

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

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2)指名读,全班齐读。

第四节:

(1)

【出示课件17】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板书:挤、

重叠、交叉)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

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

(2)出示说话练习。【出示课件18】

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小草

,柳条

,树枝

(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三、

拓展运用,读写训练【出示课件19、20、21】

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2.阅读链接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绿,满眼都是绿。

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绿,艾青笔下的绿是有动态感的。

3.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春天到了,校园里

此环节的设置,一是为升华情感,使学生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一是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

公园里

田野里

4.试背课文。

板书

内容

绿

【出示课件22】

黑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对绿的赞美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对春的热爱

挤、

重叠、交叉

按着节拍飘动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23、24】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填序号)

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 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

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

2.你还知道哪些绿:(

)。

【答案】

一、

红得发紫

白得透亮

紫得发黑

二、1.②

2.① 3.② 4.①

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不足之处:

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作者介绍】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

《归来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走向胜利》《欢呼集》《艾青选集》《新文艺论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诗》《落时集》《雪莲》《海恋花》《启明星》《域外集》《向太阳》《吴满有》《黑鳗》《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的早晨》《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

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2.《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给太阳》

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看见你:

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

你把快乐带给人间,

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

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时间的锻冶工,

美好的生活镀金匠;

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

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

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

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

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经历了寂寞漫长的冬季,

今天,我想到山巅上去,

解散我的衣服,赤裸着,

在你的光辉里沐浴我的灵魂……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蹈(

练(

叉(

按(

稻(

炼(

又(

案(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

节拍()整齐()飘动()

重叠()

指挥()集中()出奇()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缩句)

2.所有的绿被春天集中在一起。(改为把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nèn)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

按要求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再仿写两种绿。

橄榄绿    __________绿

__________绿

2.春天的世界“到处都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写几句话。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

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的情景吗?选择一处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蹈(舞蹈)

练(练习)

叉(交叉)

按(按照)

稻(稻田)

炼(锤炼)

又(又是)

案(答案)

二、交叉(交织)

节拍(节奏)整齐(划一)飘动(飘荡)

重叠(重复)

指挥(指示)集中(会和)出奇(稀奇)

三、1.绿飘动。

2.春天把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

四、1.(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苹果绿;草绿

2.河畔是绿的,山坡是绿的,田野里也是绿的……

3.C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文4

在环保、绿色、有机大行其道的当下,任何物品贴上这些标签,我们都觉得理所应当,却不再感到新鲜和惊喜。

然而,当一所学校,冠以“绿色”之名,却并非一个噱头,而是真正开启了未来学校建筑新模型及学校教育模式新方向,且被香港设计中心授予了“亚洲设计奖”时,它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怎样的学校才能称之为绿色学校?让我们一起在巴厘岛中南部小村西邦卡加,一片远离热闹景区的丛林深处,20多幢竹楼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之中,一条小溪穿行其间。这里不是度假别墅,而是绿色学校所在地。

与大多数用钢筋水泥建造起来的方盒状教室不同,绿色学校以东南亚常见的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教室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稻草,颠覆了一般人印象中的教室形象。

学校创始人约翰·哈迪,曾是位赫赫有名的珠宝设计师,1975年移居巴厘境持续性的知识,但很少人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去建一个真正大规模的环保学校。但约翰做到了。构思两年后,2008年,命名为“Green School”的学校正式开建。

“坦白地说,一边把世界上仅存的热带雨林树木做成桌椅,一边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地球,是自相矛盾的。而竹子是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植物,它们从地底蹿出,两个月就长得跟椰子树一样高,4年以后就可以采收。用硼砂盐处理过的竹子,可以对任何昆虫产生免疫力,建造出来的建筑跟柚木一样密实强壮,可以支撑任何屋

顶。”约翰介绍他建造竹子学校的原因时说。35%的氧气,一公顷毛竹一年能吸收12吨二氧化碳。”

所有的建筑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是叫做“学校之心”的行政办公区。那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的建筑。约翰说,当时几乎所有巴厘岛的工人看到那张复杂的设计图纸时,都止不住惊呼:“这是什么?真的能造出来吗?”

在工程师做出模型后,木匠们开始用竹尺来测量。“他们用金属搭架,在此基础上用竹子搭建房子。当金属架拆掉后,我们发现,这就像一座绿色的大教堂。”约翰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80个工人用4个月建成了‘学校之心’。它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大的竹建筑,但很多人都相信它是最美丽的。”

建了极具当地文化和手工艺特色的同名珠宝品牌John Hardy(该品牌报道详见本刊2010年9月号)。正当品牌做得风生水起时,他偶然间看到一部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持拍摄的环保纪录影片《难以躲避的真相》,影片中揭示的环境窘迫让他触动、揪心。于是,他毅然卖掉品牌,在妻子辛西娅的支持下,将所有资金投入新项目——绿色学校——这个他视为后半生唯一的事业当中。

其实世界上也有些学校在传授有关环设计,但真正的主导还是他本人。在他看来,虽然学校只有200多名学生和不到30位老师,但基本的学校构成不能简化,不同功能的教室、图书馆、办公区、IT实验室、体育馆、教职工宿舍、咖啡厅以及澡堂……少一个都不行。

约翰最喜欢的可再生建材是毛竹,因此除教室外,学校其他建筑基本都由毛竹和当地一种名叫“阿郎”的草本植物搭建而成。“毛竹能比同等规模的植物多产生

在绿色学校,竹子几乎是万能的。它可以是教室,是桥梁,是屋檐,甚至也可以是书桌,是黑板。“孩子们在桌子上涂鸦,于是又多上了‘两门课’,一门是‘磨光’课,一门是‘重新打蜡’课。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桌子才真正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绿色学校的黑板是竹条打磨之后拼接而成,表面刷上了黑色的丙烷。每块黑板四周都留着一小片没有涂上颜色的竹框,告诉孩子们这是一块真正的“绿色”黑板。

绿色学校没有墙壁,一年四季,都能沐浴在巴厘岛的阳光和微风中,“微风就是我们的空调。”约翰笑着说。

在这里,学生们不用困在封闭的课堂内,当跟着老师朗读英语句子时,鸟鸣或蜥蜴的叫声仿佛在伴读。学校并没有围栏,学生们可以自由玩乐,甚至可以趟过小河。学术课堂完结的钟声响起,孩子们可以去学习制作有机巧克力,或者跟当地工匠学习用竹子制作家具。现在,八年级的学生亲手搭建了一个竹制俱乐部,出售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

约翰说,现代欧美的环境教育课有很多,但是在不可再生的钢筋水泥教室里宣讲环保理念,效果无异于隔靴搔痒,而未来的绿色领导人需要对绿色经历有切身体会。

抱着这样的理念,在建造绿色学校伊始,约翰和辛西娅就致力于建立一个以绿色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有学校、有家庭、有家禽家畜、还有菜地。

校园里养殖了山羊、水牛、奶牛、兔子、虾、鱼以及其他动物。一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发现围篱其实是用木薯做成的。他们就把木薯根拿到厨房,切薄做成薯片。校园里到处都是食物。

“我们故意在所有能种菜的地方种了菜,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菜园,每个学生都管理着一片菜地。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神奇。”约翰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到菜园里采摘,也和他们一起下地耕作。“他们在当地人带领下学会种有机米,学会自己收割、打谷脱粒,再把稻谷拿到磨房,将它们碾成糙米,自己烹煮。”

绿色学校每天要准备400份午餐,“那不是一般的午餐,我们不用瓦斯。这里的妇女用锯木屑炉灶来烹煮。烹调秘方是祖传的,食物超美味。”辛西娅乐呵呵地说。

在绿色学校的影响下,周边绿色产业也渐渐发展起来。人们建造绿色房屋,环保企业纷纷进驻,绿色饭店也相继开张。这个偏僻宁静的小村,正逐渐发展成一个绿色社区,朝着约翰夫妇的绿色梦想一步步走近。

微风轻轻地吹,我们仿佛看到孩子们飞出教室,在草坪上自由奔跑,在田间放声欢笑。

这样的学校,令人心向往之。

对话

绿色学校开设有幼儿园、小学(一到五年级)、初中(六到八年级)、高中(九到十年级)。绿色学校并非与世隔绝,而是与世界脉络相连的未来教育先驱。这里的课堂是自然与知识兼备,而且中小学课程均根据剑桥国际小学章程编制。课程主要分三类:

1.基本课:英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等;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文5

一、 打造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家园环境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互动中发展成长起来的。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两个主要单元,其环境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我们以这两个单元为主阵地,努力为幼儿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实施环境教育课程。

1. 让幼儿园成为孩子喜爱的绿色乐园。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精心设计了绿色主题墙。在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遵循“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引导孩子们对废旧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消毒并制作各种与主题相关的装饰,如饮料瓶做成花篮,雪糕棒做成相框,各种贝壳串成贝壳帘和风铃等,培养孩子们“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为了进一步营造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我们种植了多种观赏树和果树,开辟了宝贝花圃、葡萄长廊和迷你森林;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喜好和需求,我们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戏水池、玩沙池、轮胎攀爬墙和攀爬树……漫步其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宛若一个小型的生态园林,悄然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育人价值。

2. 让家庭成为孩子受益的绿色摇篮。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极其重要。所以,为幼儿营造绿色家庭环境,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我们充分利用家园联系栏、宣传展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家长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幼儿树立一个可供模仿的环保家长形象,建构一个利于幼儿发展的“绿色摇篮”。

二、捕捉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教育活动契机

丰富多彩的园内生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和教育契机。如何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同时挖掘教育资源,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捡拾一日生活中散落的“珍珠”。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及时捕捉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让生活中散落的“珍珠”焕发出璀璨的光芒。例如,以前小班的孩子洗手时喜欢玩水,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实,孩子们是对肥皂泡泡产生了兴趣;中班的孩子把纸片、插塑、小积木扔进水里,是对物体沉浮产生了兴趣;大班的孩子喜欢用手半堵水龙头把水溅在墙壁上是因为对水的压力产生了兴趣……针对上述现象,我们适时开展了“绿色生命的源泉――水”的主题活动,如小班主题《好玩的水》、中班主题《亲亲水世界》、大班主题《神奇的水》等有关水的教育活动。活动开展后,上述现象就渐渐消失了,幼儿对水的感情由陌生好奇变得亲切关爱,开始懂得珍惜、保护水资源。再如,根据孩子散步时喜欢踩小草的行为生成《青青的草地》;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撕纸,生成《纸的环保利用》……这些渗透在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 挖掘省编教材中潜藏的“绿色宝藏”。省编教材五大领域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只要正确挖掘,就可以成为有效实施幼儿环境教育课程的宝贵资源。我们以整合的理念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生成生活化环保主题活动。如,《不乱扔垃圾》等社会活动蕴含着环境保护的行为教育;《小鸟和小树》等艺术活动则渗透了爱护小树、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垃圾分类》等科学活动则让幼儿具备了初步的环保知识和意识。我们利用这些课程的环境教育特性,还随机设计了综合性环保课程,例如在进行《落叶飘飘》的教学活动时,我们带领幼儿去观察幼儿园的各种树木,形成了《我为大树穿冬衣》、《小树叶你飞到哪儿去》等环保课程;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的环境教育特性,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幼儿进行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

3. 共觅游戏活动中蕴含的“快乐源泉”。游戏是孩子们积累经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获得快乐体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与幼儿一起在游戏活动中寻觅快乐的源泉,从而生成系列游戏化课程。如教师发现美工区的地上常有纸屑,就和孩子一起把这些纸屑用废报纸团成球,开展“打保龄球”游戏,并设计延伸“好玩的纸船”“神气的纸枪”等系列“废纸玩起来”的主题游戏。同时我们注意挖掘幼儿游戏中感兴趣的主题,生成生活课程。例如:我们在开展“废纸玩起来”主题游戏时,孩子从最初对各种纸游戏的兴趣,突然发展到有一天关心起纸上面的字和画面了,“这些字和画是什么意思?”“上面的油墨是不是有毒的?”“我们画在上面的颜料有没有毒?”……透过孩子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同时生成了新的探索活动和生活课程。

三、建构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教育活动实践平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范文6

关键词:数学课堂;绿色生态;新课改;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31-1

一、创设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环境,学生、教师、课堂环境等就是其中的生态元素。只有创设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才能使各元素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1.形成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给予阳光。

没有阳光,种子的最后结局只能是凋落。每一个学生就如一颗朴实的种子,充满关爱的课堂能使这些种子自然的成长。在绿色的数学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我在教学“8加几”,让学生讨论8+3=?一名学生脱口而出“12”,真是郁闷,刚想教训他要认真思考,不要乱说。不过我还是压住火气,问他为什么是“12”?他说“我是想如果给8一个就是10了,3-1=2所以是12。原来他是想了九凑十法了,多好的想法啊,只是在运用时出了一点差错而已。我立即对他进行了表扬,又引导学生们对他的答案进行分析,在老师与同学善意的笑声中他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多给学生一点机会,多给他们一点笑脸,让绿色的课堂充满阳光,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自由自在地学。

2.构建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给予空气。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伙伴,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行地塞给学生。不以“己所不欲”而“施与人”,教师应该致力于构建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让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给予他们自由呼吸的空气,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以下教学片段:

师:你随便报个数,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整除,你们信不信?

生很疑惑,老师感觉正中下怀。不料,有名学生兴奋地大声说:“我知道,就是看这个数个位上是不是0、2、4、6、8……”真晕啊,结论都有了,还怎么往下教啊?老师立马打断他:“就你能,上课不要随便插嘴。”学生很郁闷地低下了头,整节课,他几乎没有再举过手。本来是一个很美妙的动态生成的闪光点,却被老师浇灭了。其实如果改变一下:“啊,你真厉害,能有这样的发现,那你的发现是不是能行呢,你敢让老师和同学们来出题考考你吗?”相信绿色的课堂会因充斥着自由的空气而变得活力迸发。

3.形成和谐的生态意识――防治虫害。

在绿色的数学课堂别要防治病虫害,否则绿色的课堂将会遭受严重的威胁。这里的病虫害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霸权主义和不正常的竞争意识。曾听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当老师要求小组合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再讨论它的计算公式,只见组长飞快地剪裁移动,一会就完工,然后他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旁边成员默默相望,洗耳恭听。长此以往,多数学生会如同寄生植物,失去自然生长的能力。

学生之间创新的思想不交流,怕被他人抢了头功。不正常的竞争意识让生态元素之间相互戒备,相互敌对,怎么还能自然地生长?因此,在绿色的课堂中要消灭霸权主义,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和谐的生态意识。

二、寻觅知识开发点――夯实绿色课堂的土壤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土壤,学非所用,远离学生生活,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能让学生在贫瘠的土壤上羸弱地生长。因此,绿色的数学课堂必须把教材当作范例,寻觅儿童喜欢的知识。

1.联系生活,重组教材。

如苏教版第九册“小数加减法”,书上的例题比较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可以在大胆摒弃原有的范例(1),在生活情境中探究例题1:这么多同学在校代伙,学校食堂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句容市开发区中心小学食堂价格表2005/9/9

编号菜名价格

1红烧肉5.24元

2红烧鱼3.15元

3西红柿蛋汤1.28元

………………

如果让你自主选择,你会选择()号菜和()号菜,这两样菜一共花了你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竖式?

(2)在猜迷激趣中探究例2:食堂准备了这样多的好菜,老师也想在学校代伙,中午一共打算花4.43元,已经准备买一份西红柿蛋汤1.28元,猜猜老师还选了一份什么菜?

学生立刻非常开心地自主思索、小组探究,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这样的生活土壤,才有了学生的自然生长。

2.开发富有情趣的意境。

如苏教版第一册教学“生活中的数”,在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让小朋友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亲身体验与感悟,为绿色课堂提供养料

养料的储备是植物丰收的希望。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悟,如同让他们在绿色课堂空间中吸收着养料,不断补充着能量。

1.在实践中体验――给予水分。

绿色的数学课堂的空间是延展的,它可以辐射到社会空间,在实践中体验,才不会让所学的知识因缺少水分的滋养而干涸。学习完打折后,正逢句容市新华书店、精华书社的各种书籍打折,而且因购买的数量的不同打折的幅度也不同,这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购书活动,要求用最低廉的价格买到最满意的书。活动后,学生交流购书体会。首先要设计方案、市场调查、书店的打折情况、自己购书的种类及数量、购书的时机……静止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生态空间中如鱼得水,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