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学设计范例6篇

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范文1

2006年地理学科成为南京市的中考考查学科,如何上好一节有效的复习课,即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或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中把握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及综合性特点,同时又简单易学?经过几年的尝试,笔者针对初二学生爱玩、爱动手等年龄特点设计一些专题复习以加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感,培养地理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本节课是初二结束新课程后的第一节复习课。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在学习两年地理知识后,建立心理地图仍有一定的困难,难以在脑海中建立世界地图分布,更难以建立国家地图与世界地图、中国区域地图与中国地图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用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方法学习地图。通过各种感观的体验让学生在愉悦、轻松地“玩”的环境中学习地图,建立心理地图,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复习有一个整体的地图概念。

三、课标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地域性与综合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七年级地理第一章为“地球与地图”,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为“从世界看中国”,都是给学生一个全球与中国的空间分布特点,作为以后地理学习的基础。在复习课的第一节,也应是从空间上构建全球与中国、区域与区域的分布及联系,以整个初中地理复习作基础并提升总结。地理学综合性不仅指地理环境本身即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同时组成地理环境的不同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位置是地理要素之一,它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掌握好地理位置特点对初中生把握地理学综合性特点具有巨大作用。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读图,描述某个地区地理位置特点;能通过地理位置特点分析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理解地理位置要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式学习,归纳总结出说明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进一步巩固应用地图;通过运用地理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理位置要素的学习,了解区域与区域、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描述一个国家及地区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地理现象的影响作用。

难点:理解地理学习中空间概念的重要性及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六、教学方法

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位置教学设计范文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了解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过程,理解分类、数形结合,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与能力目标

通过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图形中的两个数量d和r并加以比较。

四、教学方法

运用自主交流、引导发现、练习提高等方法。

五、教学设计

1.结合实际,情境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点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板书: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生答:(板书)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这三种位置关系如何用数量来表示呢?

(板书d>r d=r d<r)强调它们是等价的。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外,我们还经常遇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请欣赏下列图片:(课件展示插图)

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的位置关系;火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铁轨之间的位置关系。(边演示边解说)

导入课题: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板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出数学图形并进行描述,揭示直线与圆存在着不同的位置关系,自然地导入新课。设计的目的在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自然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2.直观感知,探索新知

(1)看一看

定位于上面第一幅图片。问题: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呢?(三种)如果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可以看出直线和圆会有三种位置关系。(强调并板书:三种)

(2)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一张纸上作一个圆,取一把直尺,把直尺的边缘看成一条直线,将直尺平放在纸面上,然后移动直尺,你发现直线和圆可能有几个公共点?(在同学们自主探讨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好三个圆备用)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直线和圆可能有几个公共点?(三种情况:两个、一个或没有)请一位同学上台画一画,这三种位置关系我们分别给它一个名称:(对应图形板书:相交 相切 相离)。我们试着给它们下定义好吗?先请学生试着说出定义后师生再共同总结:当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当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当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圆相离。

(3)议一议

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你能举出生活中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吗?请与同伴交流一下。(如把筷子放进杯子里,筷子所在的直线与杯口所在的圆是直线与圆相交;车轮滚动时,把地面看作一条直线,两者的关系为直线与圆相切;还可以利用教室中国旗、灯、天花板等采集信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我们能更好地指导生活。

(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

3.自主探究,形成规律

想一想: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中d(点到圆心的距离)与r(圆的半径)的关系,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三种位置关系能否用数量关系来描述?利用自己已画好的图形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r(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请一名同学上台画图,然后请该同学说说做法。(对应板书:相离 d>r 相切d=r 相交d<r )

重点提示:当直线与圆相交时,为什么是d<r呢?(可以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任一直角边或者点D到圆心的距离来解释。)然后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具体数值验证三种数量关系。(见课件演示)

通过观察和验证知道了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能推出d与r的数量关系,反过来由两者的数量关系可以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下面我们来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几个具体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思维碰撞能获得对数学最深切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4.及时反馈,学以致用

题组一:

圆的直径是13cm,如果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分别是:(1)4.5cm (2)6.5cm (3)8cm,那么直线和圆分别是什么位置关系?有几个公共点?

已知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求r的取值范围。( r>5 )

题组二:

已知o的半径R为3cm,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如果直线l与o有公共点,那么( B)

A、d=3cm B、d≤3cm C、d>3cm D、d<3cm

引申:若没有公共点呢?

已知o的半径为6cm,点P在直线l上,且OP=6cm,判断l与o的位置关系。

题组三:

已知RtABC中,∠C=900,AC=3cm,BC=4cm,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的长为多少时,AB与C相切?

以点C为圆心,分别以2cm和2.5cm作圆,这两个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点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求R的值。(用几何画板演示)

(当r<4cm或r>4cm时相离;当r=2.4cm或3<r≤4cm时相切;当3≤r<4时相交)

引申:如果有两个公共点呢?没有公共点呢?

(通过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中体会由“形”归纳“数”,由“数”判断“形”,加强数形转化能力的培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5.归纳小结,延续探究

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先让学生与同桌分享收获的喜悦,后与大家共同分享。

(师总结):类比,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类,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下图形与数量的关系。

6.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2、3。

六、结语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的理念,通过“观察――猜想――探讨――归纳”,把知识形成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观察、实验、发现、探索、运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认识自我,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位置教学设计范文3

一、知识目标

1.依据直线与圆的方程,能熟练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2.能熟练运用几何法或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两种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

一、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已有所了解,但不会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来判断位置关系;学生喜欢交流,但对数学学科缺乏耐心。

二、教法、学法分析

1.针对学生的特点,打破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常规。课堂环节设置为: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归纳总结。

本班有36名同学,将其分成六个小组。

2.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学生有机会去思考,并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应用。

【教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太阳冉冉升起的情景。(5分钟)

提出问题1:太阳与地平线之间的关系?

问题2:把太阳看作圆、地平线看作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又如何?

问题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问题4:如何根据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每种关系中直线同圆的交点个数各是多少?

新课讲授:

一、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问题1:判断直线l:y=x+2和圆O:x2+y2=2的位置关系。(第一和第二小组讨论)

问题2:判断直线l:y=6-3x和圆O:x2+y2-2y-4=0的位置关系。(第三和第四小组讨论)

问题3:判断直线l:y=x+6和圆O:x2+y2-2y-4=0的位置关系。(第五和第六小组讨论)

说明:5分钟后,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展示讨论的结果并讲解分析过程。

展示的结果各种各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如下: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直线与圆的图形来判断位置关系。

2.将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根据交点的个数来判断位置关系,称为代数法。

交点个数:0、1、2。

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

3.依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称为几何法。

当d>r时,直线与圆无交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离。

当d=r时,直线与圆有1个交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当d

二、巩固练习

1.已知直线l:x+y+C=0和圆M:(x-1)2+(y+1)2=4,问C为何值时,直线l与圆M分别相交、相切、相离?

教师提示:题中圆心坐标是什么?半径呢?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是多少?直线与圆有什么位置关系?

注意:解绝对值不等式易发生错误,要细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抽出两个小组分别展示,师生共同评析。(10分钟)

2.已知圆x2+y2-2x+4y=0与直线y=kx+4,问k为何值时,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自习时再抽出两个小组分别展示)

三、小结(4分钟)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代数解法。(解方程组)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解法。(比较d与r的关系)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四、布置作业(1分钟)

教材第100页习题第1~3题。

位置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可行性

1概述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

2必要性

首先,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会议报告中还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目前,我国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包括建筑学硕士(1993年设置)、风景园林硕士(2008年设置)、城市规划硕士(2010年设置)3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二级方向。这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求。其次,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助于大力培养具有城市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专业人才。今天,中国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专业学位设置方式也与世界上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系中设置的、作为非评估类第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接轨。目前,在职职业建筑师获得硕士学位大多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为途径。这样的方式部分满足了行业需求。但是,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设置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通过授予非全日制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职建筑师的学位层次,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而针对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也可以将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作为其第二专业硕士学位。事实上,不少已获得国内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选择了去国外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针对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系统地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建筑师中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最后,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的问题。我国在学士层次上设置的专业学位仅有一个,即建筑学学士。大部分立志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如果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只能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获得了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学硕士的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同时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这部分毕业生既包括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的学生,也包括在本科毕业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这是学位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部分建筑院校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使得毕业生在同一所建筑院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造成学位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丰富硕士学位类型设置,彻底解决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问题。

3可行性

首先,我国建筑院校已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开展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建筑院校从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他们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指导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丰富经验。在通过建筑学硕士专业教育评估的38所建筑院校中,特别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属于城市设计范畴或与城市设计相关联。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其次,我国建筑院校已开设大量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今天,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特别是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已将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城市设计引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成为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必修环节。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在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课程中,城市设计课程更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认为,已开设的大量城市设计专业课程,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奠定了基础。最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拥有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习培养环节。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对实践基地有着明确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领域的设计院、境内外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将学生的设计实践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又掌握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建筑师。特别是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体制化的设计实践基地快速成长。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新时期,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建筑院校可以和行业共同协作,大力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附录

4.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草案)

(1)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UrbanDesigninArchitecture,简称MUDA。(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相关行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5)城市设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以城市设计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应以设计课程为重点,贯穿整个培养过程。(6)城市设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7)城市设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宜由建筑院校教师和设计机构实践基地的建筑师担任。(8)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与城市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应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10)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设计实习并通过论文(设计)答辩者,由国家批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11)根据2015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4.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简介(草案)

(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城市设计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工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并重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学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双导师”培养,或学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本单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并聘请设计机构实践基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联合导师。(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城市设计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重视运用设计专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5)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位培养计划包括3个主要环节:第一,专业课程学习1年,以城市设计专题为主干课程;各专业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城市设计管理能力。第二,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城市设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第三,学位论文(设计)工作0.5年,学位论文(设计)应当针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开展研究,或与较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由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6)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英语一,全国统考。城市设计基础,由招生院校组织命题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建筑学基础知识、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规划史等。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要题型,考卷满分为150分。城市设计考试内容:以快题设计形式完成2~5公顷范围地段的城市设计。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卷满分为150分。(7)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用人单位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城市设计关注空间的形式与风格,其目标在于创造美好的城市风貌。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的境外建筑事务所,包括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都把城市设计作为其主要的设计领域。也就是说,建筑师是建筑行业中城市设计领域的主力军。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设计所、城市设计中心等专业部门,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不少建筑院校已经设置了城市设计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本地区和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4.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草案)

位置教学设计范文5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设计。

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述班级中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把同学们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第3组、第2个”描述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的。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学的位置还可以用(3,2)来表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正误;教师说“数对”,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对错。最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砸蛋游戏,把代表每个学生位置的“数对”输入电脑,同学们随机叫停,这位幸运的同学就到前边,在正确用“数对”说出想砸的金蛋或银蛋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后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后,电脑上会出现一句祝福的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享受了成功,体验了快乐。

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

(一) 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对学习者起始能力进行诊断,对学习者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还应关注学生是如何思维的。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十分重要,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的内容。

(二)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选择教学方法

位置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 典型岗位 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34-02

现代社会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企业网络工程的建设、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安全维护等方面都增加了对网络方面的相关人才的需求。随着网络建设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核心业务应用都依托于网络运行管理。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不同的企业对自身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也会多种多样,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拥有高级网络人才。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技能有了更加高的需求,并且对于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非常重视。这就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培养适合企业工作岗位的网络技术人才。

1 网络专业教学计划改革

高技能的网络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讲,网络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只需要1~2名网络管理人员,这就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既要掌握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技能,又要负责对企业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可见掌握网络管理与网站建设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将是企业急需的。

1.1 执行的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分析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的设置,不难发现课程设置程覆盖范围广泛,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需求,学生学习缺乏动力,课程主线过多,导致学生学得多但不精,教学效果不理想。综合分析现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滞后,课程没有创新,没有结合企业实际需求。(2)实训课程效果不理想;实训内容的组合与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有一定的出入。实训课(3)程间衔接不够精密,没有形成体系。(4)第一学年开设高等数学、英语、体育、新疆地方史等必修基础课程,造成了专业课(5)程可设推迟开课,形成了第3、4学期专业课密集开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6)教学的条件限制,包括实训的软件和硬件条件。(7)教学师资队伍的限制。

1.2 教学计划改革实践

针对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联合新疆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网络技术专业的新教学计划。这项工作不但包括在培养方案中适时增加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课程,删除过时课程,还包括根据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优化和更新。

根据现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产生的问题,经过认真的行业企业调研,结合专家的建议,收集分析毕业学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依据现有的师资和实训条件,科学合理的对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1.2.1 坚持企业典型工作岗位需求确定课程设置

目前,新疆行业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类企业,典型岗位群有网络工程实施工程师和网络设计工程师,专业能力要求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精通路由交换、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熟练掌握windows和Linux系统;熟悉网络架构、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管理;网络环境的管理,配置,排错,维护。网站与管理信息系统类公司,岗位群有网站维护、网页设计师、网站运营师等,专业能力要求熟悉windows、office功能;熟练手写HTML/CSS/JavaScript代码;熟练掌握Web标准、易用性、浏览器兼容性等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美工等相关软件;精通HTML/XML、JavaScript、CSS、JSP、Java语言及SQL;熟悉Web Service、AJAX等技术;熟练应用SQL或ORACLE等数据库;掌握、C#等开发工具。信息安全类公司,岗位群包括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专业能力要求熟练管理维护Unix、Windows系统;能熟练使用Unix、Windows系统平台下各种应用系统,如:MSSQL、Oracle、Exchange等;熟悉相关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IDS、防病毒,漏洞评估工具等;熟练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管理、排错、维护;掌握网络安全,网络质量及网络设备的监控,生成网络质量报表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为,新疆企业需求的主要是网络组建维护和网站建设高技能人才。因此可以确定教学重点就是围绕这两个典型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新的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以体现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确定教学能力目标的原则,为每个典型的工作岗位设置一系列课程(2~4门课程),形成系列课程链路。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网络工程,另一条主线为网站设计开发、网络编程。两条主线的设置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做到两手准备,两种选择,可硬可软,可以解决女生就业问题,同时满足大量中小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形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1.2.2 鼓励教学创新

诸多原因造成的教学主线过多问题,没有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执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受到传统的本科教育影响,造成了教学计划如同本科教学的缩减版,这不符合现在职业教育教学现状。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内上课时间只有2学年共4个学期,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优化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大量课程应该设置为选修课程,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和实训环境的作用。

建设开发新的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新的实训项目。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项目化教学更成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好的完善教学计划,使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需求,优化更新了专业课内容的设置。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造基础专业课程。如C语言课程,改造后的课程紧跟人才需求市场。教学场景仿真企业工作环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模拟企业工作岗位职责,教学内容设置结合企业工程项目,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结合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鼓励学生取得证书,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设置的课程基本都按照这种模式改造,实施项目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结语

高素质的网络技术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但是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已经非常理性,企业需要的一线人员不再是高学历,而是能直接上岗的技术人员。现在施行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日益成熟,专业建设计划还需要正对企业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符合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网络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另外,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