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范例6篇

祖父的园子范文1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读----)

二、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去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走了一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随着萧红那清新自然的笔调再次踏进《我和祖父的园子》!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快速地找一找。看看课文 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园子的景色?哪些自然段记叙了 “我” 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描写园中景物的自然段是2和13自然段。记叙园中趣事的自然段是3―12自然段。)

三、赏读,看景物之自由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真是用心读书的孩子,那让我们走进这个园子,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师: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出示句式

师:【课件出示句式】“ 这是一个----的园子。”

生: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板书 美丽园)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读书要用心去体会,开始吧!

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来说。

生: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师:对呀!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相机板书 自由园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体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自由的句子。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肖红为什么要写这些动物植物的自由呢?

生:他写动物植物的自由是为了突出他自己的自由。

师:写事物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一种(板书 借物抒情)

师:这种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生接----借物抒情

师:那这些句子都是围绕那句话来写得呢?

生: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师课件相机出示这段文字 )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他的自由。

生:生齐读。

四、品读,解“我”之自由

师:好,作者在这个美丽的园子,自由的园子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让她恋恋不忘呢?默读课文思考:

师:把你找到的一处读一读。

生: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师:这一段写得特别有趣,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作者小时候的可爱和天真!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 瞎闹 踢飞

师:第二处(停顿一下)请你

生: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师:多会学习的孩子呀!同学们,这小女孩真是在铲地吗?

生: 不是。

师:第三处?请你说。

生: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师:嗯 读着读着,让我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生接小猫钓鱼)对!真淘气!

师:第四处?请你说

生: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师:谢谢你,请坐,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好玩吗?请同学们站起来,

师:把水往天空里一扬(配上手势)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请坐,太好玩了。

师:还有一处,挺有趣。请你说

生: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师:你这样睡过觉吗?

生:没有

师:你这样睡过觉吗?

生:没有

师:把大地当作床,把天空当作被,想在哪里睡就在哪里睡,是多么自由呀!

师:同学们,在园子里发生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作者我的心情怎么样?

生:开心

师:或者说愉快 快乐,所以祖父的园子就是我的―“快乐园”相机板书.

师:现在老师把我和祖父的趣事归纳在一起我们来读读。

【课件出示这段文字】师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生:我就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生:我就栽花);祖父下种――(生:我就下种);祖父铲地――(生: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我也浇菜);祖父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生:我也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祖父喝口水――(生:我也喝口水)祖父抽袋烟――(生:我也……)(有可能补充抽袋烟)

师:这可不行!祖父抽烟的时候,你可以去吃 ---(生答 黄瓜)可以去追----(生答 蝴蝶) 可以去抓---(生答 蚂蚱)

师: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

生:小孩子非常天真。

生:小孩子挺淘气。

生:她和她的祖父非常亲热。

生:就像一个跟屁虫……

师:园子里的动物自由了,植物自由了,人也自由了。真的是“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齐读【课件出示这句子】

师:这分明就是一个(师指着板书,生答 美丽园 自由园 爱心园)

五、想像,悟祖父之爱

今天我们学的是――教师手指课题

生(齐):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课文的第一段是这么写的:【课件出示这段文字】

师:读----“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作者写这句话作为课文的开头有什么含义(停顿片刻)

师:请你读第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呼兰河这小城只住着我的祖父吗?

生:有我的爸爸,妈妈,祖母……

师:为什么只提到祖父呢?

生:因为她的眼里只有祖父没有别人。

生:因为只有祖父疼爱她。

生:因为她很爱她的祖父。

六、总结课文

师:孩子们说得对,在这样的家庭里,“只有祖父、园子和我,这三样一样都不可缺少的。”祖父用他的宽容和慈爱为萧红营造了一个美丽多彩、生机勃勃的园子!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一个幸福快乐的园子!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美丽园 自由园

祖父的园子范文2

关键词:《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教学略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为“多彩的童年生活”专题,精选了名家名篇,体裁有诗歌也有小说。“童年生活”是每个人难以忘怀的,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时代,如果教师能够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记录童年生活的兴趣,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好习惯,那么这组文章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分别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对永远回不去的童年的默默忧伤,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最终留在记忆深处,曾经鲜活的人们随着自己的长大消失在时间的尽头,一路走来,只剩下老去的自己默默怀念。《祖父的园子》是小说《呼兰河传》中少有的温情篇章,在“祖父的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是作家滴着泪的怀念,是萧红痛苦一生中难得一见的快乐章节。

《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这样一处文字值得教师注意: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父女俩讨论驼铃的用处,父亲的想法是成人化的,当然也是对的。文中的“我”则从孩子的角度展开联想,结合着骆驼实际的生活场景阐述了一套“更美”的看法。“我”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多彩童年”的“一抹亮色”,让学生从中体悟“我”的童真童趣,通过朗读感悟人物性格,扮演人物解说“更美”看法产生的依据,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创设一种新的“驼铃用处解说词”,比一比谁的想法更有趣。这样的设计,不仅将课堂教学更深入了,这一情节本身不也是学生成年后回忆美好童年“多彩的一笔”吗?

文本的最后也大有讲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傻事”,谁的童年没做过“傻事”?教师可以牢牢抓住“傻事”展开充满趣味的教学,让学生表演“我”做的这件“傻事”,分析做“傻事”的原因,透过这件事把握人物性格,再讲一讲自己做过的“傻事”。这样的设计由文本内渗透到了文本外,由作者到读者,产生的是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讲述自己“傻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祖父的园子》满含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让学生学习此篇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好词妙句,是教师需要关注的。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是文本的第一段,此段对园子的景物描写精彩极了,看似普通的生活化语言,却饱含了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温情笔触。先是总写,再是分写,分写中又有详有略,十分得当。这一段值得读,值得积累,更值得学生作为写作范本进行仿写练习。教师可以选择校园一角,带领学生回忆主要景物,再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确定详写与略写的对象,鼓励学生仿照文中的思路展开描写。

文中还有一段也是精彩至极的: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这一段的动词运用得很到位,将一个活泼好动、爱跑爱闹的小孩子形象写得生动可见,极富生活情趣。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圈画该段动词,鼓励学生在座位上揣摩动作,再在班级同学面前边读边演,在表演中再揣摩词语,深化朗读效果。

以上是对《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的一些想法。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还应择取小说其他的片段,带领学生共同赏读,定期交流读书感受,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祖父的园子范文3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选入了《呼兰河传》的节选一文,作者以她鲜活灵动的笔触描写了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飞蝶舞的后花园的一段生活,描绘了后花园里富有神奇生命力的景象,以及“我”在后花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去阅读,这篇文章只要粗读便可概括其大意,感受到后花园的特点。

然而,萧红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整部作品中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以后花园、祖父和“我”构成的温馨世界;另一个则是与这个温馨世界相对立的冷酷、丑恶的世界。本文写的是前一个世界,但这个小说里的后花园,也是萧红生命的后花园。从那个后花园走出来后,作者历经国难家愁、流亡生活与感情波折,在她漂泊孤独的时候,何以写出如此诗意的篇章,在她的笔下到底要传达怎样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教者深入文本,精心设计,带领学生探寻本文文字背后的魅力。

一、创意诵读,品味语言

A示例:如“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蜒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后花园?

生:这里有很多可爱的生物,蝴蝶有白的、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这里的昆虫色彩斑斓,明丽的颜色使后花园显得极为新鲜漂亮。所以我们觉得后花园是新鲜漂亮的。

师:你能用你的声音传达出后园的“新鲜漂亮”吗?

指导重读带色彩的词语。

师:这组的同学真正走进了后花园,从色彩的角度品出了后园的新鲜漂亮。我们曾经背过一段话:出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也善用色彩调出春天的美。

【板书:缤纷绚丽的色彩美】

B示例:如“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生: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大榆树在风雨天晴时的各种情态,很有情趣。

指导朗读的语气:轻松、活泼。

【板书:妙趣横生的形态美】

C示例:“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生: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后花园无限的生机,在作者的笔下,“土墙”也是有生命的了。

D示例:“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生: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生: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师:你有没有关注其中的一个句式:_____ 了,就像 。愿意______ ,就______。作者借助极丰富的想象,自由的句式,展现了一切神奇而自由的生命。联系实际,借助句式,表达愿望。在孩子的眼里,自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身边的一切也都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用儿童的口吻来描写景物,就充满了孩子的欢乐和真挚。

师:你认为那份自由如何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板书:灵活自由的句式美】

小结:后园色彩斑斓,后园生机盎然,后园更是自由快乐的。这样的后园,作者以丰富的色彩,有趣的摹状,鲜活的句式,赋予了后园独特的魅力。

过渡:后园再美,少了一个人可不行,那是——爷爷,为什么大家一致这样认为呢?

示例: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师:填写了横线的句子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极为慈祥、和善、宽厚,“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地。”

师:哪些地方写出“我”和祖父的关系?

生:于是“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也拔草;祖父______,我也______。”我与祖父的关系十分亲昵,“我”对祖父十分依恋。于是“我”可以“祖父浇菜,我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我”也可以“用锄头乱勾一阵”“踢飞了没被土盖上的菜种”。

小结:有了后园,有了祖父,我是多么自由快乐。

【板书:快乐温馨的人情美】

萧红的语言以缤纷绚丽的色彩、妙趣横生的形态、灵活自由的句式,描绘了一个鲜活、自由、温馨的后花园。萧红的小说淡化了故事情节,以她散文化、诗化的语言赋予了小说独特的风格,这就是萧红体小说的魅力。在各种诵读的方式中逐步体会了语言的魅力。

二、分工合作,相得益彰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如东县实验中学“协进课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ABCD四层次的学生。依据ABCD四种能力级进行分组,将学生前后桌四人合为“学习、作业、管理”小组,使小组成员在课堂表现、学习成绩、自律能力等方面多方面兼顾,设A为协调组长,B为作业组长,C为管理组长,D为发言组长。教师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在预习环节,有小组负责搜集与萧红有关的生平、简历,有小组负责概括《呼兰河传》的主题、特色及影响的整理,有小组负责萧红作品的归类及评价,等等事宜均在课前完成,为课堂的生成做足了铺垫。

本堂课设计了三处小组合作协进的环节:

(1)这是一个怎样的后花园?

(2)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

(3)命运坎坷、贫病交加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要传达怎样的情感?

在课堂上,小组的探究、交流、展示众采纷纭,其他小组的补充及时完整,教师敏捷地捕捉学生展现的亮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适时、巧妙地调整课堂策略,引导学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让学生有创新的激情,发展个性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组协进性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能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育教学方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良性的竞争中、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巧妙链接,引发共鸣

合理巧妙的链接不仅拓宽了文本蕴含的信息,更能使读者进一步探究作者的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内涵。

在后花园中,正因为有了可亲可爱的祖父,“我”的生活才丰富多彩,有情有趣,但如果祖父不在了呢?(停顿思考)祖父会不会不在了?(会)朗读文章第一节,你从中读出了萧红怎样的情感?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与祖父巨大的年龄差,注定我与祖父相伴的时间不会太长,怀念、寂寞、悲哀的感情由此产生。

链接1:插入视频《黄金时代》片段:祖父去世。剪切的视频把萧红失去爷爷的悲痛与寂寞全然渲染出来,教室里一片沉默,大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在此刻,再来听读《呼兰河传》的尾声: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蜒,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

这样的心境是否与后园童年的自由与快乐不太吻合?我们来了解一下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背景。

链接2:介绍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背景。

你能想象萧红是在怎样的处境下写下《呼兰河传》的吗?萧红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但也有着极苦的一生:萧红作为一个成年女作家,20岁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极不安宁,情绪波澜起伏。1942年创作本文之际,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在战火纷飞中她亡命香港,生活中又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故乡此刻已沦丧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为什么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对故乡、对童年如此的怀念?在当时十分艰苦的社会环境下能用如此诗意的语言把自己对亲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学生讨论明确:

正因为现实世界中作者得不到太多的温暖,那么童年的记忆中那份温暖的回忆似乎显得越发弥足珍贵。所以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后寄托。这个大园子及其里面的一切,是作家想像再造的精神空间,是她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一个现实生活中无家可归者的精神家园,表现了亲近大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原来,正如作者所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原来,文字背后的魅力正是在此!

通过“后园”,我们读懂了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她回到了那童年的呼兰河小城,回到了那个爬着倭瓜、开着黄花、长着玉米、飞着蜂蝶的后园里,把思念融化在了祖父那笑盈盈的眼里。

祖父的园子范文4

关键词:幼儿;隔代教育;“融”;“隔”;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92-01

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融”与“隔”,完善“隔”的策略,已成为当今社会与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论述隔代教育中的“融”与“隔”,以及平衡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策略。

一、隔代教育的社会背景

隔代教育,古已有之。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部分年轻父母育儿观念的变化,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当下隔代教育现象比较普遍。其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年轻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步加大。同时,女性的地位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提高,当代女性步入职场,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一大主力。因此,年轻父母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孩子,照顾孩子的重任自然就托付给长辈。在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隔代教育现象更加普遍。其二,有些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特殊的情况。比如有的家庭离婚,有的家庭夫妻工作在不同地方,长期分居。这样,父母没有时间、精力、条件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于是,祖父母辈不得不担负起抚养孙辈的责任。

二、隔代教育之“融”与“隔”

(1)隔代教育之“融”。其一,隔代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辈虽然有着比祖父母辈更为丰富的知识和适应当今社会的经验,但由于阅历较浅,经验不足,在抚养下一代时经常会碰到困难与疑惑。而祖父母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有较多的育儿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年轻父母。祖父母辈的实践经验和父母辈的知识经验结合,可以更好地培育下一代。其二,长辈分担育儿任务,年轻父母压力得到缓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而长辈因为退休,闲暇时间较多,便为子女分担育儿的任务。这样既缓解了父辈的压力,又可以消遣祖辈们自己的闲暇时间。其三,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祖父母辈对孙辈有着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地付出。这对孩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孙辈会受到祖辈各种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感染,父母辈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体会到祖父母辈的不易,更加感激祖辈的付出。这样,三代人情感融洽,有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

(2)隔代教育之“隔”。其一,“隔代惯”现象,阻碍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隔代惯”现象是很常见的,祖父母辈的过分溺爱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会使得孩子对祖辈产生过分的依赖,形成蛮横、骄纵、自私的不良个性,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一个孩子的奶奶对孙女宠爱至极,在这样万般宠爱的环境中,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其二,过多干预,阻碍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亲子关系中进行的。如果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超过了亲子教育,就会使得亲子关系的发展受到阻碍。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祖父母相处,与父母相处时间很少。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对祖辈的依赖远远大于对父辈的依赖,亲子关系就会变得冷淡。

三、完善“隔”的策略与思考

隔代教育在当前家庭教育中较为常见,隔代教育中存在着“融”与“隔”。我们要汲取其中的“融”,把隔代教育中的“隔”转化为“融”。

(1)祖辈实践经验与父辈知识经验相结合。祖辈比父辈有着更多的社会阅历与养育儿女的实践经验,祖辈的许多优秀品德对孙辈良好品德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祖辈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父辈要尊重祖辈养育孙辈的方式,积极向祖辈学习养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重视自己作为新一代父母的知识经验,正确引导与教育孩子。两辈人相互学习,取其中之精华,舍其中之糟粕,形成教育的合力。

(2)两辈人共同努力,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还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发展。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优秀下一代的有力保障,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祖辈与父辈一起共同努力。家庭层次关系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两代人协作,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两辈人在培养与教育孙辈方面,尽量向对方靠拢,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只有两辈人一起努力,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孙辈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3)强化幼儿园对隔代教育的引导作用。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后受到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幼儿园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隔代教育的不足,可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弥补。教师通过与祖辈的交流,可以更好地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祖辈可以利用每天接送孙辈时教师所反馈的信息,了解孩子的不足之处。幼儿园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一些家园合作活动,让祖辈亲自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引导祖辈更新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祖父的园子范文5

关键词:爱国主义 品德教育 平等互助 团结友爱

爱国主义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它被视为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品质,它的实质表现为自觉地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胜利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并积极地促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孩子的心灵就是没有污点的明镜,能映出周围社会的一切。环境和社会风气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和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我们应当从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起,不断地、悉心地去培养,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儿心中萌发。

但是热爱伟大祖国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那么,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何处入手呢?又有什么样的任务呢?

一、爱国主义的情感首先来自于对父母、长辈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眷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起点,这里有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关系,有劳动的志趣,有理想的追求,有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总之,家庭是激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摇篮。

要培养孩子热爱父母、长辈,依恋家庭的情感,首先就要教育孩子学会爱。幼儿年纪小,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父母和长辈要常常以美好的行为展现在孩子面前,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小强的奶奶生病了,全家都主动地关心,细心地照料,小强也学着把最大的苹果送给奶奶吃。别看这是生活小事,家庭中尊老爱幼,互相关心,爱护的良好行为,将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种和谐的家庭气氛的熏陶下,孩子懂得了什么是爱,应该怎样去爱周围的一切。

过生日,是幼儿生活中突出和愉快的事件,对幼儿的感情和意识有很大的影响,是让幼儿体验“爱”的情感的好机会。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形式向幼儿祝贺,可以赠送礼物,可以准备生日蛋糕,也可以去郊游……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父母、长辈对他的关心爱护,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幸福。这种欢乐和愉快的情景,将会长久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甚至一生都忘不了。

在家里,孩子可以尽情地享受欢乐和幸福,从各方面接受父母向他们倾注的挚爱情感。孩子置身在暖如春风的情意中,怎能不唤起他们热爱父母、尊敬长辈、依恋家庭的相应情感呢?难怪一些伟大的人物,在他们的回忆录和作品中,常常谈到对童年的感受、对故乡的怀念、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他们成年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正是在幼年时期孕育起来的。

二、培养幼儿热爱集体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孩子受到教师的照料和关怀,得到朋友的友谊和集体的温暖。幼儿一入幼儿园就成为儿童社会的一员。在集体中,幼儿尝到和小伙伴接触而产生的欢乐,学会友好地跟朋友一起学习、游戏和生活,懂得互相关心,爱护和谦让……这是家庭教育中不可能具有的优越之处。尤其是目前独生子女大大增长的情况下,幼儿园教育更有特别重大的社会意义。

要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首先就应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在入园前,家长就应该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环境、老师以及小朋友在幼儿园愉快生活的情景。有条件的家庭还可参观幼儿园,逐步使家里的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与幼儿园一致,以免突然的变化使孩子产生不适应。

一般来说,幼儿情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成人的情感激发起来的。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除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外,教师对孩子父母般无微不至的爱才是让孩子喜欢幼儿园的根源。

三、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

故乡是祖国的缩影,是自己生长的地方,让孩子感知家乡的自然美景和社会风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

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美妙的书,它有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形象,动人的声音,奇异的变化。”所以,当春暖花开时,让孩子去公园散步,到田野踏青,让孩子找找树上的新芽,观察含苞欲放的花朵,听听小燕子呢喃的叫声,看看田野上农民伯伯紧张而愉快的春耕……这些情景都会深深地印在孩子心中。

除了让孩子领略大自然与家乡的自然美之外,还应让儿童感知家乡人民的创造美的伟大。首先,让孩子了解自己居住的街道、地区、城市的名称,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认识家乡的土特产,品尝名小吃等等。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讲故乡的过去和现在,让孩子了解故乡宏伟的建筑,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家乡面貎的巨大变化。这样能使孩子为家乡人民取得的成绩感到兴奋和骄傲,为勤劳的家乡人民感到自豪。

四、培养孩子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爱祖国的教育对幼儿来说,应当从爱父母、长辈、家庭、幼儿园、故乡逐步深入。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从教育角度来看,不能忽略对孩子进行认识祖国各地的教育,不能形成只有家乡好,只有家乡美的错觉。一定要把认识家乡和认识祖国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达到由爱家乡过渡到爱我中华的升华。

总之,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是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培养,而这种情感的培养又是从幼儿周围的人和事开始的,也就是从对父母、家庭的依恋延伸到对人民的热爱,从对生活环境的喜爱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为了完成这一教育任务,除了采用儿童喜欢的形式进行教育外,至关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成年人要时刻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给孩子正面引导对祖国的美好情感,以高尚的人品为孩子树立表率。师长只有具备了这种崇高品德,才能胜任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项光荣而重大的任务。

祖父的园子范文6

师: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个风景优美、诗意朦胧的后花园,充满童趣、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是她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专属空间,也许很不起眼,甚至在常人看来,没有意义和价值,但它是你独一无二的小世界。想一想,有没有这个地方?交流一下。

生:我的书房。

生:卧室。

生:家乡的公园。

生:森林。

生: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路。

师:家里除了我们常待的书房,其实还有许多看似无趣,却很有故事的地方。比如,枕头底下,床底下,是否有你珍藏的记忆?比如不太乐意提及的卫生间,老师小时候经常会躲在里面看闲书,逃避母亲监督,在那儿跟她斗智斗勇。喜欢找一些秘密基地,然后跟一帮孩子在里面淘气;还有,找一些不被人发现,有点隐秘却又能收纳悲伤情感的地方……所以,我们的思路可以展开一些的。

生:乡下的田野里。

生:我的床头柜。

生:楼顶上。

生:一处粗水管子――我的秘密基地。

生:操场。

生:教室里的某一个角落……

师: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小世界的特点介绍给我,但有个要求,不能使用具有明显特征的词概括,而是要通过你的具体描绘,让没去过这儿的老师、同学有身临其境之感。(请大家先完成学案第一个要求)

(学生写完后交流)

生(储韵珊):这是一个不大的长方形阳台,阳光穿过窗户,把一些盆景的影子照在地上。我想,如果在这里放上一把躺椅,那一定是极其舒服的。阳台的左边,有一个鞋架,但架子上只是放了些杂物,鞋子全都散落在地上,东一只,西一只,顿时,就人的情绪烦躁了起来。这哪是阳台啊?分明就是一个杂乱的仓库啊!就在我因为脏乱的阳台而心烦时,窗外吹进的微风引着我向右看去。刹那间,嫩黄的绿、浓郁的绿通通向我冲来,我再仔细一看,有吊兰、芦荟、仙人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小花园呢。清风拂过,它们便抖抖身子,好似在炫耀一般,虽然没有朵朵鲜艳的花让它们斗艳,但它们依旧摆了摆身上的绿毛大衣。

师:小世界的东西肯定很多,笔墨有限,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要使这个小世界与你的精神世界相关,比如:兴趣、爱好、追求、理想、美好记忆或怀想等等,不相关的就要去掉,请你再修改后投影出来。(学生即兴修改)

生: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乐园,我的乐园是一片我与爷爷种的桃花林,我每天都会去看它。爷爷的桃花林在一座山上,每次春节前都会有许多的人来这里看桃花和买桃花,我也会在这里愉快地玩耍。春节前夕,桃花就开得十分灿烂了,一大片红艳艳的,像一个红色的海洋。许多人都到这里买桃花,他们在桃花林间穿梭,就像一群群鱼儿在这花海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村边的道路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特别是腊月廿八,车队就像一条长龙。那一天,桃花田上人来人往的,比市场还热闹。爷爷忙不过来,还叫上了妈妈帮忙,我当然也跟着去了。我的乐园怎么可以没有我呢!

师:我们注意学案的第二个要求。大多数同学在描述自己的小世界时,喜欢用自己的评价来概括其特点,比如这个桃花林,灿烂美丽是它的特点,但是我们要注意学习萧红的语言表达方式。

出示核心句:

1.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具体展开陈述: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2.但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具体展开陈述: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似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师:我们注意到,萧红是一个凭着感觉和天分来创作的作家,她用她独特而具体的感受写出了光芒四射的感觉和太阳底下花园健康漂亮的感觉,她往往是在核心句下面,用自己敏锐的感受来具体陈述出这种特点,希望你也能把你的感觉呼唤出来,具体陈述出你的乐园的灿烂美丽。(请马上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

生:我写的是操场:

泛黄的记忆经过几番梳洗,浮现出的那一页是那年家门前一望无际的操场。

对于它,我似乎只剩下回忆了。在那片操场上,我可以在地上打滚,可以坐在双杠上眺望远方的炊烟袅袅,可以把老一辈所谓的“规矩”抛到脑后。在那里,有尿湿过的被子,有我傻傻的笑,有我大大的自由,有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它对我那么那么重要,它是我最最专属的领地。

师:操场首先要能写出你作为男孩子的个性,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操场如何能体现出90后男孩子的精神风貌,二是在这个操场上的故事对于呈现你的精神世界有何意义和价值,你可以着重修改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故事可以留着慢慢改。(请马上修改)

师:我们现在请刚才几个交流的同学呈现一下修改结果:

(学生修改后投影并呈现)

(关于阳台)我喜欢我家的小小阳台,它没有过多的修饰,我在意的只是它散发出的自然的气息。每天只要闲着,我就会跑到阳台,去看看那窗外的美景,心里一些不舒服的事便烟消云散了。这便是我的精神小世界。

我比较喜欢养花,花是一种令人享受的植物。它需要你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绽放出漂亮的花朵,否则就凋谢在这片昏暗的小天地里。所以,阳台上常常被我装扮得花花绿绿的。我还喜欢太阳光照在阳台上的感觉。看一看那阳台上的植物,再看一看那路上过往的行人,顿时觉得自己特别像皇帝,俯视着朝廷下的子民。哦,可能我又在做白日梦了。

我的精神小世界,只有我自己才能进入。我可以在里面眺望,可以对着窗外大喊,也可以静静地冥想,总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关于桃花林)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特有的香味迎面拂来,让人神清气爽,舒服极了。随风拂过的,还有桃花的花瓣和一两朵开尽了的花朵儿。枝头上,朵朵花儿对着我笑,那开得特别大的桃花,几条像蜗牛触角一样的花芯在中间站立,上面满是花粉和花蜜,怪不得吸引了那么多勤劳的小蜜蜂呢。地上、小水沟里,粉红色的花瓣像一小叶又一小叶小舟,阵阵清风吹过,小舟在水里慢慢地航行着。

(关于操场)开头:它叫操场。春夏秋冬,它又叫大自然。蜻蜓翩翩,蝴蝶飞舞,它又叫自由。在我最困惑时,它还叫精神世界,诠释着我的向往。

结尾:操场,男孩子心目中永远不变的地方,它不仅能让你结识到更多的伙伴,也会让你见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总之,操场给了我太多。只有在操场,我的心才完全愉悦;只有在操场,我的梦才完全成真!

也许当时最爱的不是那片操场,而是我的自由。也许现在看到的操场是它的几倍,但它在我的印象中还是那么大,它所给予我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我想拥有的那片自由,我想追逐它,哪怕走在痛苦的边缘、生命的末尾,我依然执着追求。

师:同学们修改得都不错,这样一改,一些看似没有意思的选材,经过这么几个步骤:写出小世界的特点,写出其与你精神世界的关联,写出其对于你精神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你会发现,一下子变得有意思了。但是,老师对你们的要求还不止于此,另外还有几篇佳作,他们从这个小世界里,写出了人情冷暖,让人颇为感动,课后可自行传阅。

附读写结合学案:

《呼兰河传》“读读写写”学习任务单

(第一课时)

一、教学案例

呼兰河传

(1)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2)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3)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4)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删一删:删去这些加点的词,比较一下,并写出体会。)

(5)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记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课内链接:你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作品中,也有类似色彩感、动态感强的画面吗?可以摘抄积累并熟读。)

(6)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例:叫),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 )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 )了,它们闪烁( )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换一换:替换一下加点的词,比较一下,并写出体会。)

(7)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压缩一下:把划线的句子压缩得更简洁,“我跟着祖父戴草帽、栽花、拔草、铲地。比较一下,并写出体会。)

(8)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9)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10)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 )问我:“这是什么?”

(11)我( )说:

(12)“谷子。”

(13)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 )问我:

(14)“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15)我( )说:

(16)“是的。”

(17)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 )说……

(18)“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19)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 )说:

(20)“这不是一样的吗?”

(21)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 )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有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补充一下:根据你读的体会。在括号中加入描写性的词。体会一下,再来读一读。)

(22)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23)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24)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课内链接:我们初中课文中的《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约瑟夫、《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都运用了“儿童视角”,可以摘抄积累熟读。)

(25)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

(26)“下雨了,下雨了。”

(27)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归纳一下:请你归纳一下本文别能体现儿童视角突出的语句或语段,体会一下它的作用,写一写。)

(2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圈一圈:十一个“就“写怎么读,味道在哪儿。在《呼兰河传》中也有类似的“就”读一读,比较体会一下。)

例如: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

长大了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了,老了也没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

――《呼兰河传》

(29)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30)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31)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猜一猜:根据文章的开头,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感情,猜一猜,文章结尾会怎样写?)

附:

【关于萧红的一组数字】(9 ,20 ,23 ,31 ,8 ,60)

9岁丧母,在暴虐的父亲和继母那里得不到丝毫关爱,外祖母对她也很凶,曾经拿针戳她的手指,只有在年迈的祖父那儿能得到温暖,但后来祖父也过世了。20岁开始漂泊流浪,23岁开始文学创作,31岁病逝香港。8年的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

【课外推荐书目】

《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二、教学任务

1.借鉴(2)(3)(4)小节的语言描述方法,试着用富有色彩和动感的词语来描绘一下《我的****小天地》或《我心中的乐园》

2.核心句: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

具体展开陈述: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核心句:但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具体展开陈述: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借鉴(27)小节的语言描述方法(如上),请你试着提炼“乐园”或“小天地”特点中最核心的两个词语,然后围绕它,具体展开陈述。

3.借鉴(28)小节强烈的富有个人感彩的语言表现方式,在上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乐园”和“小天地”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予你文化和精神方面的价值,赋予你内心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不拘一格地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