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帧设计范例6篇

装帧设计

装帧设计范文1

关键词:书籍 装帧设计 作用

中图分类号:TS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33-01在大众阅读需求急速增长的今天,出版行业发展迅速,随着行业竞争的日渐激烈,出版社越来越意识到,人们对于书籍的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书籍本身的内容,书籍装帧设计的美感也渐渐成为了影响人们购书选择的因素,在此种背景下,书籍装着设计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下面本文将重点阐述书籍精妙的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加法”作用。

1 书籍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加法”作用

书籍的装帧设计具体是指巧妙地利用各种图形、语言及文字与色彩,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排列组合,使他们可以富于美感的传达一定思想。我们知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的设计最能体现装帧设计的思路与精神,是装帧设计中最为主要的方面,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将封面的版式设计作为重中之重。在封面设计过程中,要突出作者签名与相关信息的表达,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图案与色彩,并对他们进行巧妙的组合,使其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有这样才会很好的吸引读者的目光。但是对于书籍的版式、所选材料、封底等的选择也要尽量注意与书籍内容想呼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书籍装帧设计的内容也呈现出不断扩大、不断丰富的趋势。书籍装帧设计的此种变化,对于书籍来说有很大作用,使得书籍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色不少。下面本文将分条论述书籍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积极作用。

1.1?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功能

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者要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能有造境的功能,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力来完成一些相关要素的排列组合,使他们可以很好的表达某种意境。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关联想象来实现装帧设计的增值作用,关联性想象是指在人们原有的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比如看到红色想到火光的温暖,而看到绿色则想到春天的绿意盎然,当看到白色则会想到冬天冰雪的寒冷等,通过这种关联想象设计者可以很好的表达某种意境并可以使读者感受的到、体验的到。同时要想书籍的装帧设计能有造境的功能,设计者自身还要具有相应的素质,比如生活阅历丰富,想象能力较强能。书籍装帧设计在造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要尽量造一些可以实际观赏到的景物,造一些贴近读者实际生活的景物,造一些传达上进思想的景物,造一些平时易懂的景物等,只有这样,才会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造境增值的作用。

总之,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如果能合适恰当,就可以营造出一种立体的美感,使读者感觉到景物就在眼前,而且还会很好的勾起读者内心的某种愉悦感,使他们感到韵味无穷,从而激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1.2?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书卷气息

第一,要注意所选材料。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书籍装帧设计所选用的材料。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所选材料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书籍的整体质感,同时也是影响读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材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选择那些有手感、有质感、让人比较舒服的材料,只有这样才会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调动起自己全方位的感官,从而达到与书籍交融的境界。

第二,注意具体的装帧设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进步,书籍的装帧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封面的设计了,书籍的版式、封底、书脊等也逐渐纳入到了书籍装帧设计的范围之中。因此,在书籍的装帧设计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意封面的设计之外,对于封底等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只有很好的注意上述两点,才能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营造出一种书卷气息,从而更好的引起读者的共鸣,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

2 书籍装帧设计可以使信息的传达具有个性化,从而提高读者的关注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读者对于阅读书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了,设计者们渐渐意识到,传统的、单一的装帧设计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逐渐趋向了多元化,其中,很多设计者特别注意利用书籍的装帧设计来营造一种个性化的信息传达机制。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注意了文字的繁与简、前与后、详与略的排列,使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以引导读者在阅读时循序渐进,逐渐领略书籍内涵与书籍设计的完美结合。要想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能够个性化的传达信息,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还要注意要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将封面、纸张、书脊、封底结合起来的立体效果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感受到立体动态的效果。同时,设计者还要意识到,只有好的封面是很难营造立体氛围的,要想有立体的效果,书籍中层与层之间疏密要做到很好的结合,有关符号的变化也要彼此呼应协调,甚至内封与环衬之间也要有美感,只有这样,立体动态效果才会更明显,通过书籍的装帧设计才能很好的传达个性化的信息。

通过个性化信息的传递,可以使书籍作者的思想更好的为读者所了解,从而使读者在选择书籍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既可以节约读者的时间,又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便利。

3 结语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服,马靠鞍”,书籍的装帧设计就好比人的衣服,马匹的鞍具,可以起到美化书籍的作用。一本书籍如果有好的、精致的装帧设计,就可以很好的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即使其本来并不打算阅读此书,相反,粗制滥造的装帧设计,则会使读者产生反感,进而使其打消阅读此书籍的欲望。因此,我们可以说书籍的装帧设计如果适当,则会对书籍内容起到“加法”作用,相反,则是“减法”作用,因此,书籍的装帧设计要注意审美、立体、书卷气息等的传达,并注意相关数据、图形、色彩等的组合,使装帧设计能对书籍内容起到很好的增色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克,姜百强.书籍装帧设计个性化信息的传达[M].北京:北京服装学院出版社出版,2008.

装帧设计范文2

[关键词]书籍装帧;封面设计

书籍从人类文明产生至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发挥着它自身的作用。而书籍装帧作为书籍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直伴随着书籍的不断发展而演变。

因为我喜爱书,更喜爱漂亮的书籍装帧,所以我在从事艺术设计创作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容我拙论自己一些关于书籍装帧艺术方面的认识,希望能得到同行、老师的认同和指教。

从“书籍装帧”的完整意义上来认识,完全可以说,没有书籍装帧就不可能有书籍,这就像精神离不开躯体一样。即使把“书籍装帧”狭限在美术范围内,没有书籍装帧,书籍也将流于简陋而缺乏美感,白纸白皮的形貌是不难想象的。

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它是绘画、摄影、书法、金石等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需要设计者具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书籍的装帧设计,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还应赋予装帧设计的商业性。书籍是放在书架上的,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时,还应有吸引读者的功能。因此,它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要能刺激读者阅读书。

书籍装帧在我国历史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诸如早期的文字产生以前的结绳记事,到我国古代的简、策、韦编、丝编、籍、线装、书眉等等,相信熟悉书籍装帧的朋友也是知晓一二的。有些人把“书籍装帧艺术”误解为仅指封面设计和扉页环衬的设计,至多在把插图包括在内,这种理解虽不全面,但却也说明封面、插图和扉页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1 这里我主要谈谈在封面设计上自己的一点体会

1.1 封面是书的外貌,它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同时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还起了保护书籍的作用。封面设计它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装饰形象、色彩及构图。如何使封面体现书的内容、性质、体裁,如何使封面能起着感应人的心理、启迪人的思维作用,是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1.2 封面设计的造型。造型要带有明显的阅读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的特征。如对少年儿童读物形象要具体、真实、准确,构图要生动活泼,尤其要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读物,形象可以由具象渐渐转向于抽象,宜采用象征性手法,构图也可由生动活泼的形式转向于严肃、庄重的形式。

1.3 封面设计的色彩。色彩是由书的内容与阅读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征所决定的。鲜丽的色彩多用于儿童的读物;沉着、和谐的色彩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读物;介于艳色和灰色之间的色彩宜用于青年人的读物。另外书的内容对色彩也有特定的要求,对于读者来说,因文化素养、民族、职业的不同,对于书籍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

书籍装帧设计也是一个完整的流程。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需要向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假如你是一名编辑就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视觉生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视觉心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书籍装帧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这种立体是由许多平面所组成的。不仅从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书脊三个面,而且从外入内,随着人的视觉流动,每一页都是平面的。所有这些平面都要进行装帧设计,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这一连续的欣赏过程,犹如在游览中国的园林一样,进入园门,逐步引向深入,曲径通幽。最后进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过插图这扇窗户,看到文字中所记载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动、环境等。这种由外入内不断行进过程,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感彩比较浓厚的文艺书,变化形态应大些、活泼些;而严肃的理论专著,设计中则要求层次分明、有严谨的秩序感。

装帧设计范文3

书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的完美不仅在于其内容对人的感染力,而且在于其装帧的效果,不仅要能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要能给读者带来一种身心的愉悦。这种效果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的设计,封面是书籍的外衣,只有外衣的独特,才能使读者从众多书籍中选出此书,才能为读者所阅读。书籍装帧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为了通过设计使封面不仅有效说明书籍的主要内容,而且使书籍有较好的美学效果,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先进的西方现代设计思想。

封面的构成部分及设计原则

书籍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装帧结构及采用材料的差异可以分为简装版、半精装版和精装版。简装版封面只有护封构成,整体构造比较简单,护封主要有书脊、封面、封底以及折口;半精装版封面除了护封以外,还有未经包裹、未经印刷的硬封纸板构成;精装版封面不仅包括护封而且包括硬封,硬封的风格不注重广告设计,更加贴近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书脊、封底和封面三部分。

作为书籍外表的封面是通往本书内容的窗口,为使封面能够有效延伸并阐释本书内容,我们必须要进行封面设计。封面不仅要体现本书的主要内容,而且要体现一定的独立性,遵循的具体设计原则有:第一,设计新颖。要转变传统的习惯,从设计的颜色、构图手法、笔法、习气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使设计的作品具有独特性、艺术性、时代性;第二,表现形式易于接受。表现形式不仅有利于体现书籍的内容,而且能够易于读者接受、形象感人,这就需要在构思时充分考虑书稿的体裁、风格和内涵,使其感染力增强,构思切题、新颖;第三,注重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结合。充分考虑图像、文字以及工艺流程的搭配,实现书籍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结合。只有在设计封面时严格遵循以上原则,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作品,使其具有个性、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和鉴赏性。

封面设计的要点

1. 整体构想

封面设计需要具备绘画功底,具备绘画功底的人都知道绘画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整体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了整体掌控局部,并靠局部的精彩程度来丰富。依据绘画的原理,在进行封面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书籍装帧的设计形式,使其符合整体的设计风格。如果设计者经验丰富,那么可以凭借其长期的经验来掌控全局;如果设计者是尚无经验的新手,那么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进行设计,即参照正文版面进行目录的编写,然后依据已经编写好的目录进行书序、扉页以及环衬的编写,最后进行封面的设计。这样的话,制作好的封面既能够起到良好的广告效果,又能与书籍想要体现的内在精神相吻合。

2. 创意设计

设计封面离不开创意,创意是其灵魂所在。产品设计一般能够体现人与产品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封面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读者的内心感受与封面的融合程度,设计者企图通过设计使得封面给人的视觉感受能与书籍作者的内心情感融合,使读者见到封面就能产生联想,体会作者的内心。封面设计缺乏创意,仅仅单纯的拥有华丽的色彩、高级的材料和常规的平面设计,那么读者也会感到淡而无味。

上个世纪,我国的装帧艺术家陶元庆对《彷徨》这部作品进行了封面设计,该作品由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创作。在设计中,陶元庆运用日落的画面,并结合人物剪影的独特造型,使得整体构造简洁刚劲又富有力度;另外在色彩设计上选用黑色与橘红色,将这两种颜色交替运用鲜明的表现出了处于黑暗时代的人们急切渴望自由与光明,对当时处境的彷徨与愁苦;直线木刻手法的采用极具贴切的渲染出鲁迅在书籍中感情的宣泄,将鲁迅的先进个性与时代的落后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封面设计以其鲜活的造型完美的体现了本书的内容,成为装帧史上的辉煌一页。

3. 视觉效果的设计

书籍内容丰富,其中表达的作者内心情感也是复杂多变的,要想使读者深刻的领会书籍的内在精神,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封面时注意其视觉效果。为此,设计者必须具备丰富的视觉传达词语才能实现这一效果,展现丰富的画面场景给读者,在文字难以表达之处塑造形象的艺术造型来传达本书的内涵。设计者采用视觉词汇传达书籍内容尽管所用的也是直线和简单的构图,但是因为其位置摆放不同,表达的情感、展示的场景也各有差异。比如,画一条垂直线,一棵大树的形象就会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有一种向上的冲动和生命的活力;画一条横线,地平线的想象就展示出来,人们顿生和平、安全的感觉;画一个三角形,金字塔的形象就会使人想到旧时代的等级制度;画一个长方形,整洁、规整的形象就会浮现人们面前,人们就会有强烈的庄重、规矩感。

4. 色彩设计

绘画中色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色彩的不同应用体现了绘画者不同情感的表达,进行封面设计色彩同样重要。充分考虑读者与书籍传达内容的联系,设计者可以从读者易于理解的层面出发进行表现设计,最终再回到该层面上来。设计时要遵循大多数人的常规理解,比如,红色代表太阳、鲜红的血液、烈日炎炎,体现的是富有生命、积极、热情、冲动、喜庆、勇于奋斗的形象;绿色代表和平、成长、安定和谐,往往象征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平静的大草原、年轻的生命等;蓝色代表海洋、天空,给人以开阔、壮观、宁静的感受;黄色象征着硕果累累,展示的是成就、丰收、成熟、富丽堂皇的意境。只有遵循这样的常规才能更好的将书中内容展现给读者。

将色彩作为单一的个体很难展现复杂丰富的情感,因此,应该将多种色彩综合搭配设计。保证封面底色、书名、图形、文字颜色各有特点,做到主次有序、对比鲜明、强弱得当,并符合读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设计效果。

5. 广告性设计

对书籍封面进行设计是为了使读者快速的认识书籍,了解书籍中的主要内容并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购买此书。可见,封面具有广告的效果,因此,在对封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广告效应,在文字编排上,通过设计字号、字体的格式,并运用色彩和文字布局来吸引读者;在图形设计上,努力实现图文并茂冲击读者的瞬间视觉,以注意到该书。此外,还要考虑整体的加工工艺,使书脊、护封和封面协调、美观,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足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结束语

装帧设计范文4

关键词: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趋势

书籍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智慧积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书籍装帧设计从古至今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几千年来,中国书籍一直沿用古籍书的装帧设计风格,一直到20世纪初期受国外的影响,装帧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后,书籍的装帧艺术也随着很多艺术家、作家、出版家的参与很快繁荣起来,装帧艺术从古籍风格逐渐向现代风格的生产方式与设计形式转变。1949年建国以后,出版事业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书籍装帧艺术也有了进步和发展,但十年浩劫却使书籍装帧设计有所倒退。改革开放以后,书籍装帧艺术充分地展现了勃勃生机。书籍装帧艺术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书籍装帧设计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自1959秋季第一次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图书展以来,我国书籍装帧设计已经先后多次获得国家奖、金奖、银奖、铜奖,不仅证明了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具有世界水平,而且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并促进了中外书籍装帧艺术的交流。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书籍装帧艺术也在新的时代具有了更加快速而崭新的发展。

通观中国书籍装帧的发展演变过程,使我们认识到了书籍装帧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过程,目前国内的书籍装帧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当前浮躁的物质社会大环境下,在百花齐放、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各种风格、流派以及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使得设计师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认识模糊、迷茫,对设计方向把握不清,而流于模仿、追求时尚,眼看西方,自信心不足等等。因此,设计师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书籍装帧设计呈现的发展趋势是:

一、装帧设计理念的升华

最初,人们认为书籍的文字内容是主要的,能看明白文字就行,而且要节约用纸,字体密密麻麻的排列令人看的头晕眼花,只是因为内容的有趣才吸引人们阅读,认为装帧设计可有可无;后来人们认为书籍的内容是第一位的,书籍装帧是第二位的,明显还是不太注重书籍装帧设计;但是随着观念的改变,人们才发现书籍的内容和装帧都很重要,可以看做是一体的必要的,没有装帧的书籍或者装帧不合适的书籍其内容对于读者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装帧的质量、设计水平和美化程度影响着甚至左右着书籍的销售和读者的选择。同类书籍不同出版社的装帧设计不同,销售业绩也有不同,在市场经济下,不仅要重视书籍的使用功能,还要重视其审美功能,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引领潮流。

二、技术、材料与艺术的结合

书籍装帧设计已经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因素的全面的系统工程。

(1)设计内容包括:护封设计、封面设计、书脊设计、封底设计、环衬设计、书籍勒口设计、扉页设计、书籍插图设计、版权页设计、目录设计、版式版心设计、天头地脚设计、书眉中缝设计、页边距页码设计、切口插页设计等等。

(2)书籍的版式设计受到重视,舒适的版式设计让人轻松愉快。

(3)书籍的材料以及运用:包括纸张的选用种类、性能以及应用;封面材料的种类及应用等。

(4)书籍印刷与装订工艺。书籍的制版水平和印刷制作水平、书籍装订的工艺水平都影响着书籍的质量和美观程度。以后设计师越老越从各个方面注意细节的设计,不管是精装书籍还是平装书籍,都讲究其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让书籍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美观大方,令人对书籍这一精神食粮更加爱不释手。因此,新的时代下书籍装帧设计应体现技术、材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创新设计风格

中国风格自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更是大行其道,奥运会让世界对中国有所了解,中国的设计风格也初露端倪,因此,要想更加繁荣发展,中国风格必然要有创新,不能只是胡乱堆砌中国元素,而不讲究设计原则和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创新既有中国传统元素,又有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的东西,避免盲目自大,关起门来只搞中国风格研究。中国历史上富强的时代都是中西文化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当然有主有次,体现了能接受和包容以及科学利用外来文化的大国强国风范。全球化的程度下,网络使地球人近在咫尺,因此,多与世界交流,尤其是设计水平较高并有个性特点的设计国家互通有无,交流设计,共同促进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

四、与市场接轨

虽然书籍不同于一般商品,有其特殊的文化性和艺术性,但是书籍首先是商品,有其商业性,而且在将来的市场,这种性质将越来越明显。书籍的发达市场和有力宣传能促进人们的读书机会和学习机会,让人们提升品味和修养,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认识水平,因此应重视市场运作。市场运作中书籍装帧设计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步骤。很多畅销书都要经过一定的市场运作,加大力度宣传,用简明而精辟的设计形式深刻地显示主题,为其宣传和销售锦上添花。设计师是设计书籍装帧的主体,面对众多的书籍,必须要熟悉每一本书,熟悉书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还要和书的作者交流,了解其意图,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同类书籍不同出版社的不同装帧设计风格,对书籍市场把脉,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消费者设计不同的风格,做到以人为本,让读者手捧书籍爱上阅读,不仅享受内容的精彩,还能享受到优秀装帧设计的魅力。

总之,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优秀的装帧能为书籍服务,为市场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将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会更重视技术、材料与艺术的结合、重视设计理念、创新设计风格,并考虑市场因素,呈现以人为本的精美设计,设计师也要不断了解技术和各种知识,成长为素质全面的综合性的书籍装帧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装帧设计范文5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 民族化风格 沟通意识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历程

国内外设计师对于书籍设计风格的表现都比较重视,从版式到封面,甚至和书籍相关的配套设计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际的接轨趋势使得一些国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消失。1966年,德国平面设计家奥拉夫·卢指出,德国的设计已经没有任何民族性了。在一个时期里,垄断德国装帧设计的是由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和美国的平面设计风格。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德国,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书籍装帧设计

我国古代就有书籍设计的意识,注重书籍的包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经历了从龟册、简策、卷轴、册页、包背、线装等过程,这体现了我国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在这些书籍形式的变化过程中,也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作为设计师,首先应对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史有较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在设计中准确地表达出民族文化的特征。

(二)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书籍设计业已有了明显的进步,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人们已经意识到书籍设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我国设计家吕敬人等的设计作品就极具民族性和传统色彩。《中国记忆》是吕敬人设计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本书有很多元素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空间对立的概念。从外包装到书籍封面都很特别,它利用柔软的纸材和特色的中式装订,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更加完美,而且增加了阅读的层次感。我国香港和澳门等地的设计师由于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涌现出了许多颇具创造力、充满想象的作品。比如,澳门特区由于受到中国和葡萄牙两种文化的影响,既有欧式设计风格,又经常把中国和葡萄牙文化融合在一起,很有特点。我国台湾地区的设计则较为传统,大多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由于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工艺制作上比较严谨。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了书籍封面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装帧设计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为人类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如今,我国一些装帧设计师开始注重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把传统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努力重塑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形态的书籍。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传统的色彩与造型构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风格。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将会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新开端。

(一)封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书籍设计中的封面设计和插图设计是书籍体现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面设计是一本书的门面,也是一本书传达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如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和内容。封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推销的作用,它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购买欲望。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书籍的时候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分析,而不能单纯地为了设计而设计。在让读者了解书籍本身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品味到设计师为读者量身打造的视觉美感。

(二)插图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作用

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和对内容的理解,并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插图还可以增强书籍的形式美,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文字语言表达不足的视觉形象,从而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此外,书籍中的插图也是体现民族化的重要部分,插图中可以穿插传统元素以体现其中的民族风格。插图的诉求效果要视书籍内容与风格而定,设计师必须从书籍内容本身出发,在充分理解书籍的思想内容之后,借助视觉表现技法和技术,创造出恰当的视觉语言。

三、民族化和国际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一)对于书籍装帧设计民族化的理解

笔者认为,书籍装帧中运用民族化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书籍设计中民族化和国际化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书籍设计的国际化更容易让现代社会的人们接受,但是国际化风格并不适于所有的书籍。各个民族的童话故事、民间文化之类的书籍装帧设计就不适合走国际化的设计。比如,丹麦的《安徒生童话》,著作中有着浓厚的文学性、绘画性与艺术表现,展现出安徒生个人生命特质的宗教信念、爱国情怀还有民族主义。所以,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需要体现其民族风格。

(二)书籍装帧设计中应当重视民族化

社会的进步也带动着人们对于书籍装帧设计审美需求的提高,而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认为越华丽就越美,开始回归简单、淳朴、明快的设计格调,甚至于有些人更喜欢带有古代装帧设计元素的设计,比如带有传统文化元素或使用帛之类的设计元素,更能体现出文化格调和民族风格。虽然当代的设计师重视与国际接轨,但是也有一些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设计作品中民族风格的重要性,开始在设计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以此表现设计作品的民族性。而表现民间文化的书籍就更需要在设计中体现民族化的元素和传统文化。

装帧设计范文6

关键词:书籍设计;适度;互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79-01

一、书籍互动设计的研究背景

大陆书籍设计的一大进步就是对书籍认识的深化:“今天的书籍装帧已不单局限于封面钉装和版式编排,而更是内容与形式的整合,达至艺术创作的境界”当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注视着今天被书籍设计师以“构造学”的角度去诠释的书本时,不得不将书籍媒体与其他各种新兴媒体做比较。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购买、阅读图书的概率逐年下降,与此相对的是网络等电子媒体的飞速发展、大受追捧。面对来自于各种媒介视听感官的挑战,书籍设计不得不再一次面临深化认识、突破观念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问题。

杉浦康平先生“书籍五感”设计概念的提出,为书籍提供了一个可以与电子媒体抗衡的契机:通过设计书籍也可以“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但在当下,设计师错误解读“书籍五感”后,在实施设计的过程中不加节制、过于浪费的做法在大陆书籍设计界成为普遍情况。伴随这一情况的蔓延与扩大,大陆书装业又面临了更为严峻的形式:书本设计在过度追求技术与材料时忽视了基本的阅读功能。

由近些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所提倡的“集约”型路线、以及部分商家已经开始贯彻实施的“绿色包装”理念都可以预见:作为书籍的一种“包装”,合理、适度的设计才是适应市场、满足社会需求的首选,而书籍的互动设计正是探讨如何贯彻执行这样的设计定位。

二、何谓书籍互动设计

“互动”一词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书籍设计中,“书籍五感”也与读者产生了互动:设计师在全面把握书籍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对书籍整体形态的设计达到满足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综合感官的效果,并由此唤起读者的阅读趣味,达到书与人之间的互动,但本文所论述的“互动设计”则是特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将读者的参与行为也纳入到设计构思中,激发读者在阅读过程执行某些具体的行动:例如在书籍设计的引导下需要读者实施剪裁、折叠、刮擦、拼合等行为,是以触觉为出发点最终唤起读者多重感官体验的互动,书籍互动设计与“五感”体验既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大陆书籍设计中的互动设计

(一)大陆书籍互动设计的起源

书籍中的互动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在中国传承已久的线装书上。线装书多装帧朴素大方,内页版式稀疏有致,内容清晰易读,页面中恰到好处的留白还可以促使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标明重点或写下自己的观点看法,“批注”曾经是国人读书的一个重要习惯。分析这种阅读习惯背后的原因,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书籍设计中的某些环节可以促使读者与书本进行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交流是有利于书本信息传达与书本内容记忆的。中国延续已久的线装书中就潜藏着读者与书本的互动,是为书籍互动设计的起源。

(二)互动设计在大陆书籍中的应用

1.新颖的书籍形态。什么样的书籍形态会使人耳目一新,并唤起强烈的阅读愿望?――颠覆人们脑海中既定的书籍常态是部分采用互动设计的书籍给出的答卷。工序复杂、缺乏实用价值且价格不菲的异形书多为读者诟病。新颖的书籍形态建立在具有实用功能、不造成浪费且价格合理并能够切实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基础上,这样的书籍设计是受读者欢迎的。

2.有趣的阅读过程。当享受和舒服成为当今消费社会的重要特点时,市场就召唤带有欣赏、游戏、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品,而作为商品中的一员,书籍也同样需要具有这些功能。贯彻互动设计理念的书籍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起读者的参与行为。

3.自主的阅读选择。在消费社会中,实现自身自主性是消费的重要性质,因此让读者具有一定自主选择也成为书籍设计与时俱进的标志。一些贯彻互动设计思想的书籍往往将读者的个人阅读喜好也纳入到了设计构思中。阅读这样的书,读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最适应自己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单一选择、被动接受的阅读方式有较大差异。

四、结语

多样的材料选择、先进的装帧技术都是提升书籍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书籍的设计却不能因为过于依赖材料和技术而导致设计本身空洞无物。如果一本书脱离了奢华的外表、没有了繁琐的工序也依然可以凭借巧妙的设计让人乐于捧读,那么这样的书籍设计才能顺应时展、满足大众需求的,而书籍的互动设计正是探索、研究这样的设计理念。

上一篇协查通报

下一篇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