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范例6篇

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范文1

关键词:劳动关系同化;劳动关系异化;生产力发展;个人价值;社会福利;藏富于民

一、劳动关系异化与同化概述

1.1背景介绍

2013年5月10日是阿里巴巴CEO马云在任的最后一日,马云在其卸任演讲上说到,商人尽自己的努力完善这个社会,别人成功了就是自己的成功,更期待的是员工的微笑;阿里人快乐学习,认真工作。这两句话引出了本论文的话题之一:当前劳动关系异化中劳动者价值实现的研究;马云的演讲也从正面给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1.2劳动关系异化介绍

“异化”是一哲学术语,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成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直到19世纪黑格尔才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进哲学领域认为“绝对观念”。

如今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在法律秩序基础上的。劳资双方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而且以良好的秩序在运行着。但就是这种以法律为准绳的现代化法治理念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存在成为一种单纯无机的交换,劳动者交付劳动成果,企业支付工钱,看似平等,但实质却不平等,因为它否定了人的自我价值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将人等同于无机物的工具在使用。

1.3劳动关系同化介绍

劳动关系的同化,就是一种新的劳动关系秩序,即实现劳动者个体存在和社会福利的共荣是解决劳动关系异化的有力武器,是对市场经济的法治理念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劳动关系同化理念防止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纯粹为生产力服务的关系,纠正为一种有机的体现人性的关系。

人的出生那一刻,应该是平等的,但环境是客观的,存在贫困、富裕,可能享受到社会的福利就不一样。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应该尽自己所能保障劳动者社会福利。以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看,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劳动者的社会福利都是不够的,没有藏富于民,还没有完全充分的尊重劳动者价值。

劳动关系同化,即实现劳动者个体存在价值和达到社会福利的共荣。包含的内容有:劳动者要很好的生存,这就意味着劳动者自由劳动,自由全面发展,劳动价值得到肯定,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其次对劳动者要有所保障,是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带来的对劳动者的保障,分享发展成果,让劳动者切身感受到社会、企业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藏富于民。

二.劳动关系异化向同化的转换措施

2.1发展生产力

实现劳动关系同化的过程就是解决劳动关系异化的过程,这也是现代法治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劳动关系异化,我认为需要从两个层面解决:充分实现劳动者的主体价值;提高劳动者社会福利。

解决劳动关系异化,需要生产力作为支撑,生产力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需要承认生产力发展导致劳动关系异化的历史必经事实,尊重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基础上,将劳动力的配置一定程度上尊重市场规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关系,最终消除劳动关系的无机性,实现同化劳动在社会关系中的普遍化。

劳动者拥有的劳动力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因此企业应当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发展好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的长远利益。

2.2企业民主管理的改善

2.2.1概述

国际劳工大会1998年通过的《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确立了“核心劳工标准”。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局长索马维亚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战略目标。这些一定形式上都体现了劳动关系同化的理论。

2.2.2完善工会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发挥好工会在解决劳动者现实问题和推进厂务民主管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关键是要把企事业单位发展不同阶段的状况,特别是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原因讲清楚,把应对办法阐释明白,做到让员工知情,使职工有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群策群力共度难关、共创未来;也让职工群众真切体会到了推动企业有效经营和民主管理过程中主人翁地位。

2.3社会福利的完善

首先,需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转变人口管理方式,将依附于户籍背后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从户口薄上去掉,把全体社会劳动者纳入到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

社会保障立法很重要,是种具有浓厚公法色彩的保障。社会保障牵涉13亿公民的利益,已经完全达到可以达到立一部统一法典的程度,建立和健全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典,系统地规范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以使我国社会保障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在征缴、管理、运用、保值和增值等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三.总结

对于当今市场经济强烈的冲击,政府和法律一定要守好保护劳动者的大门,努力为劳动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福利的保障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社会和谐的要求,更是人权的要求。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劳动关系异化向同化的转变过程,实质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不平等,为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和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奠定充分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好尊重劳动力市场规律和保护劳动者之间的平衡,实现劳动者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及更好的和谐劳动关系,最终达到劳动关系的同化。(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荣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巢健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东岳论坛[J].2005(1).

[5]孙云.论同化劳动:广西大学学报[J].1994(2).

异化劳动范文2

关键词:异化劳动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

引言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当时的经济事实的分析。在《手稿》中,马克思密切关注弱势群体,从贫困工人的一般生活现象入手,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资本、工资以及利润、地租的形式和本质特点,揭示了劳动中存在的对立面,如劳动产品归劳动者所有与劳动者只能维持自身的再生产相对立,劳动是唯一的购买券与劳动者必须出卖自己相对立,劳动是人的财产与不劳动者支配财产相对立等等,在这几个对立的矛盾的思考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断扩张社会权利的要求导致了个人活动的感性特质被抽象为资本赢利的器官,由于分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机器成为人的劳动的主宰,这就掩盖了劳动作为自然对人的本质关系的真相,人被异化为资本的力量,工人成了劳动的动物。从这个经济事实出发,马克思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异化劳动是物的异化,即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按一般经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内在本性,劳动产品是劳动主体的对象化,主体应该在劳动产品中实现自己并理所当然地将其占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类劳动这一创造性活动反而变成了非人的外在力量,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劳动对他而言,变成了一种异化的、外在的、脱离了人的本性的东西。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不是同一的,而是对立的,工人成为自己产品的奴隶。造成了"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这种物的增值与人的贬值的极不合理的状况。

第二,异化劳动是自我异化,即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构成了人的内在本质,但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自觉自由的而是被强制的。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发挥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到摧残。"以至于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第三,异化劳动是类本质的异化,即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并指出人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即人类的特性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工人与产品相异化,工人与劳动相异化,也就使得人把自己的真正的本质贬低为仅仅维持生存的手段即人的生产劳动变成动物的活动。"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能力都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第四,异化劳动是人同人相异化,即人同他人相对立,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生产出感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生产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异化劳动造成的后果就是形成了异化世界,把工人阶级降到非人的地位。私有财产条件下的劳动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即私有制的扬弃,人本身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而达到真正实现或占有人的本质。同时,也指出工人阶级是反抗旧制度的最强大的力量,是消灭异化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的说,它是外化的结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说明了,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不是永恒的,它也必将在异化劳动的发展中被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联系着的,因而要扬弃异化劳动就必须扬弃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财产的运动集中表现为劳动和资本的尖锐对立,同时也为消灭私有财产和人的解放准备了条件。"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端,就必然是整个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当代意义:

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异化现象,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论断并没有过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和劳动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异化劳动也有了新的表现。人们看似生活得很富足,但是人们面临着更多的生存压力,异化对人们的危害,相对于以往,主要地已不是肉体上的物质上的痛苦,而主要是心灵的折磨、精神的痛苦。虽然生产力在迅速发展,但是工人却受到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商品的控制,逐渐地受到高科技的制约,逐渐地成为单向度的人,逐渐地失去了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否定的力量。这是一种新的异化现象。而且新的异化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有继续深化的趋势,这与统治阶级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他们更善于借助科学技术的"中介",将异化当作一种统治人民、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劳动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裕,而必须认清异化现象的危害及其深刻的根源,要寻找解放自己的途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着异化现象,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它也要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人对物的依赖性便在其运行中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性质",自然会产生各种异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产品要进行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市场经济崇尚效率,要讲求效率就必须注重激励,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中国逐渐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充分调动要素所有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热情,实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就必须尊重并保护要素所有者的权益,而这些做法不可避免地滋生了异化产生的土壤。

对于异化现象,我们不能讳疾忌医,既然它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就必须严肃的正视它,这样才能客观的制定科学的政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应该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来审视异化现象,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200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中国人民大学,1984:《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C],北京:人民出版社.

异化劳动范文3

关键词:劳动异化;教育异化;黑格尔;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9-02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详细论述了劳动异化理论,并且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劳动异化行为。一方面,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从而,推出人与人相异化。本篇文章从此观点出发,联系到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从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出现的教育异化及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异化现象进行分析。

“异化”一词,最早是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十七八世纪的卢梭、霍布斯等社会契约论者就是在权力转让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它被扩展为分析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因而具有了特定的哲学内涵,即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支配主体自身。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把“异化” 当做专门的哲学概念引进哲学,并赋予它以丰富的内容。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很显然,在黑格尔这里他把“绝对精神”看做是异化的主体。费尔巴哈高举唯物主义的大旗,从人本学唯物主义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并辛辣地嘲讽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外乎是上帝的别名而已。黑格尔的论述中清晰地界定了在基督教笼罩的迷雾中人成为上帝的附属,人被异化,要冲破宗教的束缚,还原真实的人、本质的人、实现真正的人。在真实、理性、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的实现中还原于人,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在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影响下对异化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与细致的分析,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裸的异化的社会,在异化的社会中,人与人是异化的,人的生产不能推进人的发展,反而束缚人的前进。人与劳动产品是异化的,人在生产劳动产品中不能成为拥有者,反而成为被控制的对象。人与劳动对象是异化的,人在与劳动对象的交往中异化为工具与被动的存在物。人与人自身也是异化的,人在发展中不是不断的肯定与蜕变、改进,而是不断的怀疑与否定,在人与人、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对象、人与人自身的异化中根源即在于劳动的异化,在劳动的异化中迷失的社会与人的发展。

二、教育领域中异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1.教育异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活动”,是产生生命的生活。而教育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自由为目标的活动。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同样应该是把人的培育、发展、自由作为其发展目标,以人的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最终的发展止的。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在与其他的因素发生作用时既影响自身,也影响其他要素。教育在总体的框架系统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协调性因素,其协调性既体现其独立性,也体现出其有限性,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原因,也要考虑价值、观念等原因,教育的自身发展及其异化也要置于系统的框架中以考察。

2.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

当代中国教育同样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首先,从劳动产品来看,劳动产品作为人在劳动中实现的对象化的结晶,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然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的情况下,工人反倒不是拥有的越多,而是被奴役的越多。从此角度推演到教育过程中,在教育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在不断压力与挤压、核心中,受教育者不但没有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反而被各种压力与不属于人的被动的活动中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单向性的人。

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人的自愿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不是劳动需要的满足,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手段;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领域中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上,受教育者应该在教育当中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活动,来使自己成为“完善的人”。而中国当代的教育,受教育者存在严重的人格缺失现象,人格培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强烈的失衡于附属于社会需要。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人与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的异化中得到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也将是异化的,即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不能利于人,反而可能成为人发展的阻碍。人与人的异化,通过对象化的活动,在教育形态的展现中,即表达为教育的异化,使教育不再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工具与手段,而可能成为束缚人、制约人的一种方式,异化理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上不可回避的一种生态,要消除异化,必须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加以破除。异化劳动不仅造成了人的类本质最终变成了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其个人生存的手段。而且造成了人与人的相异化,教育异化同样造成了人与人的相异化。

三、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教育异化研究的局限性

1.马克思劳动化理论的局限性

马克思的《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就其实际思想内容来说,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费尔巴哈而向唯物史观接近,但是作为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却还未能摆脱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当中,作为出发点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仍然带有抽象的、理想化的性质,而现实的劳动被归结为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丧失,共产主义则是对私有财产既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复归。这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说明社会历史的唯物史观,显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把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看成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黎明前的黑暗”,错误地把它当成是成熟的马克思思想的顶峰也是不正确的。

2.教育异化研究的局限性

教育异化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在教育领域中扬弃异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对教育异化思想的扬弃中,都不能得出教育异化研究存在内在的局限性。因此教育异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等,然而人的存在始终处于这二重矛盾的张力关系中,在二者间的动态发展中寻求平衡之点。人的复杂性与张力性决定了其研究的局限性,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现象源于人的矛盾本性,是人的矛盾本性在教育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因此在研究中很难具体掌握及解决这种矛盾。

四、结语

中国当代教育中的异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亟需解决的。西方的学者卢梭就提出“自然人”的培养教育、中国的蔡元培先生也提出“教育独立”与“美育”的思想,但教育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一定时期,人的不自由和片面化是不可避免的。异化的克服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只有认清目前的客观现实,才能积极地创造消除异化的社会条件。教育本身即是认识异化并扬弃异化的过程,在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以充分认识与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异化扬弃的方法论转换是当前对待教育中异化现象可行的途径之一。异化与扬弃异化这同一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扬弃异化的实践基础与历史条件,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层面认识到教育异化的表现形式,扬弃其异化的生成基础,发扬其健康发展的表达形态。在理论教育领域中异化与扬弃异化之间内在关系中,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出发,通过建构内在合理的实践机制来规范和引导教育领域中的各项建设。使学校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最终走向自由。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汝信,王德胜,谭好哲.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宗百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张晓鹏.论技术异化之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5).

[9]虞晓芬.我国居民购房消费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1,(9).

[10]陈红兵,周建民.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11]李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限度的哲学考察[J].兰州学刊,2007,(4).

[12]杨建文,冯一星,等.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0).

异化劳动范文4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制;根源;扬弃;劳动解放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45-0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社会经济基础方面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时指出:“我们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个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显然,马克思肯定了异化劳动决定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是异化劳动。私下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状况,它贯穿于整个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最终随着私有制的扬弃使得异化劳动彻底消失,实现全人类的劳动解放。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的产生及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

任何事物、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生成的,它必然有自己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根据。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形成同样遵循这样的原则和规律,它有自己得以产生、形成的条件。首先,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创立,同当时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密切关系,人们不得不对劳动的本质和形成,劳动的地位和作用,劳动的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其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植根于当时流行的各种异化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并在批判和借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它超越了以前的各种劳动理论,并把人类对劳动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

首先,它概括了劳动异化的三种主要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结果,针对资本利润则强调劳动产品越来越某种异己的力量与工人相对立,在研究地租时认为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的力量对工人的统治。可见,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都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并且利润与工资,地租与工资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由此,马克思发现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并指出,资本、地租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因而,异化劳动也必然导致财产的私有,资本、地租就是私有财产的直接表现,也可以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

其次,马克思在揭示异化劳动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与私有制的关系。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种劳动异化现象的基础上,采用逻辑的方法,从劳动出发,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把以前的抽象的异化理论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可见,异化劳动,即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其本质就在于这种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劳动,是一种对立的、敌对的力量。对象化转化为异化,也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支配的对象的数量就越少,他受自己产品的统治就越厉害。因此,马克思说:“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可以看出,异化劳动,它集中表现在劳动的产品同它的创造者相离和相违。对劳动者来说,它既是劳动者的创造物,又是劳动者异己的存在物;既是劳动者行为的后果,又是劳动者树立起来的对立面、敌对力量。这种异化性质,就是异化劳动的本质所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阶级关系还是私有财产都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和结果。他明确指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了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因此私有制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马克思是非常明确的肯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对私有制的根源作用。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认为,虽然私有制根源于异化劳动,是外化劳动的结果,但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表面看来,它却相反地表现为异化过程实现的手段,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可见,马克思在肯定异化劳动对私有制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同样看到了私有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劳动的异化。总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深刻的揭示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它肯定异化劳动的根源和决定作用,但又不否认特殊制度下的私有财产的手段和决定作用。不过,私下认为,这决不是马克思提出这种理论的真正目的,而是希望通过特殊制度的分析来发现最一般的规律,用特殊发现一般。因此,这种现象即异化劳动对私有制的根源作用并不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应贯穿于所有的阶级社会,并且是生产不断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是历史的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二、社会物质生活状况决定了私有制的产生根源于异化劳动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人类要生存,也就必然要进行劳动,从而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劳动是人用来增大自然产品价值的唯一的东西,劳动是人能动的财产。”可见,劳动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根据人类的发展史,最初的劳动必然形成的劳动关系的基础是一种公有制的原始形式,也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决不是人们理想的生活方式,虽然它比较符合劳动的本真状态,满足人们的平等要求和真实需要,可由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长期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不断的增强。在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根据马克思的思想,分工的出现是由生产的发展决定的,而分工又必然引起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的分离和对立,引起劳动的积累,引起产品的剩余,引起交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劳动的异化。马克思分析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就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可以看出,不仅劳动和资本出现分裂,而且还使劳动的现实条件同劳动者分裂了。这种现象实质就是一种异化的表现。但同时,马克思有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很显然,虽然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我们都很清楚的是人们只有先活动,然后才有活动的产品。活动的产品是分工的结果,分工是劳动的异化。所以,活动的产品即私有财产是分工的结果,也显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因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制。那么人又怎样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呢?马克思一方面研究了作为原始形式的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又研究了以雇佣劳动为表现形式的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马克思对这两者之间进行了区分,一个表现为个别形式,一个表现为普遍形式。马克思以异化劳动普遍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来分析私有制发展的高级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中得出异化劳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特殊性总是寓于一般性之中,原始形式的异化劳动虽然只是个别形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决定了它必然早于私有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劳动发展的产物,也既是马克思后来指出的是“劳动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私有制产生之后,它又加剧了劳动的异化。尽管原始形式的异化劳动只是个别现象,但它已经包含在分工之中,只不过当时的分工相对比较简单,知识,科技水平非常落后,因而私有制的普遍程度较低,劳动的异化的范围也相对较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样异化就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财富、资本也就越来越集中在个别的、少数的人的手中。这种财富的集中,又进一步加剧了劳动的异化。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物质生活状况。

三、私有制的扬弃有助于创造财富并最终消灭异化劳动,达到劳动的本真状态

我们明确了私有制根源于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状况,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制,并且使得私有制的发展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这绝不是人类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和最终愿望。人类的目的是最终消灭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使人真正回复到劳动的真实状态,一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自由的劳动的真实状态。而这个任务的解决,消灭异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必先使异化得到充分的发展,即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的、高度的发展之后,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使得异化劳动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样,异化劳动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和市场,自然的就会被全新的自由的本真劳动所代替。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直接后果就是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力的剥夺创造出了大量的私有财产,也可以说是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它甚至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时代的财富的总和。由于劳动的异化,这些财富不是为整个社会共同占有,而是被少数的私人占有、控制和支配。这显然不符合人的本质的要求,更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因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使得私有制财产在充分发展的同时,真正能够体现人的本质要求,也即不再被少数的私人占有,而是真正的为整个社会占有和支配,私有财产变成真正的社会财富。因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随着丰富的私有财产不断的性质改变而成为社会财富,也就逐渐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和必要,必将被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同样,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扬弃,人们再也没有必要使得自己的劳动成为异己的力量,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异化劳动也必将被历史的车轮所淹没。人类真正回复到劳动的自由状态,劳动成为人的快乐的源泉,劳动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社会、自然也会因人类劳动的自由、平等、快乐而更加和谐。

异化劳动范文5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4-0009-0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核心概念“异化劳动”是引起《手稿》争议的原因之一。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入探析,廓清其理论内涵,阐明其重要性,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异化劳动的源起及内涵

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批判过程中逐步提出的。《手稿》使马克思的研究方向从哲学转向了经济学,看到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理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进而又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的理论。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还原到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来看,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其深刻的理论来源:

首先,吸收黑格尔否定辩证法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合理因素。马克思结合自己的经济学研究切实领悟到:“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1]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是站在了与国民经济学家相同的立场上为资本主义进行着哲学辩护,马克思对异化与对象化作出了区分,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这无疑是对黑格尔的否定性解读。

其次,领悟接受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史观。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是高度赞扬的。“一般的实证的批判,从而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全赖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的。”[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勇于创新,不再从人自身,从个体和类的矛盾中探求异化,而是把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把劳动视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前进一步,虽仍沿用费氏关于“人类是类存在物”的提法,但赋予新的内容。从抽象的人过渡到现实的人。这显然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3]并受自己劳动产品的支配和奴役,这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阐释。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内涵层层递进:

第一,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本身是工人劳动创造出来的,可是,由于雇佣劳动它发生了异化,对自然界的占有变成自然界的丧失。第二,劳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点。然而,在私有制条件下,雇佣劳动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劳动。这表明劳动脱离了人的本性,对劳动者来说已成为一种异化的外化的东西;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是类存在物,“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然而“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4];第四,人和人相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与他人之间现实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而异化劳动本身就不断把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二、异化劳动是贯穿《手稿》的红线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两个“历史之谜”,即“人如何达到自己的劳动的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如何根源于人类发展的本质?”[5]《手稿》的全部论述就是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借“异化劳动”理论展开的。异化劳动在《手稿》中处于统摄作用地位。

(一)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

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时指出 “私有财产是外化了的劳动,既劳动者同自然界和自己本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归结”[6],为的是从雇佣劳动中推演出 “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面的衰亡,另一方面也必然衰亡。”[7]这一结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指出,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私有财产是历史地发生的,是由起源的。这一结论颠覆了国民经济学把私有制当作永恒的观点。两者都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的、暂时的形式,扬弃异化劳动必然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对“历史之谜”的回答马克思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已经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归结为外化了的劳动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的问题,因而我们已经为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许多东西”。[8]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私有财产起源的问题和异化劳动的产生问题联系起来,把他们看作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

(二)共产主义和异化劳动

在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中,马克思说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9]这样“整个革命运动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亦即在经济中,既为自己找到经验的基础,也为自己找到理论的基础。”[10]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因此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源于生产运动的必然性。既然私有财产的本质不在于物的形式,而在于其主体本质――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不过是异化劳动的感性表现,因此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能动的原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11]有关共产主义的这种结论显然是与异化劳动概念分不开的。

(三)其它范畴与异化劳动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不仅在以上两个方面作了集中、详细、深刻地论述,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作了阐释。如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工资问题的研究,了解了工资的性质,指出“在工资中,劳动本身也并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是表现为工资的奴仆。”马克思由此进而得出结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结果”。马克思通过分析从异化了的劳动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进而得出“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不过是这两个基本要素的特定的、充分展开了的表现而已。”[12]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如工资、地租、货币、资本等不过是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展开的表现形式。不仅经济范畴,而且国家、宗教、道德等政治范畴都与异化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

三、异化劳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

(一)异化劳动理论标志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开始创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立足点是经济事实。仅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来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表示:“我用不再来保证,我的结论是在对国民经济学的认真的批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完全经验的分析得出的。”[13]可见异化劳动概念的中心内容是政治经学的科学内容。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看到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的作用,使他认识到对社会本质性的认识不能在哲学中去寻找,而要到经济学中去寻找。从而促使马克思由对哲学的研究转向了对经济学的研究。

(二)异化劳动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雏形。《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地分析,把哲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进行了理论各方面的详细论述,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经济学方面,通过对工资、资本、异化劳动等经济范畴的论证,解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哲学方面,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观点。马克思还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作了若干有价值的论述。如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初步设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4]从上述的思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确立的雏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异化劳动奠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异化劳动学说源自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的追问,从而揭示了劳动的“自我异化”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导致人与人相异化的现象,这就以萌芽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一定的生产活动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理论通过解剖生产劳动以萌芽的形式表现了生产关系的思想,“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15];阶级斗争是唯物史观的客观要求,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说“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表现为劳动者的解放,因为劳动者的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16]。

“异化劳动”作为《手稿》的中心范畴,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的、意义深远的创造。异化劳动理论有着积极效应作用的同时也包含着消极的因素。对此,我们应作全面的深入的分析理解,返回到具体的语境中探讨,力求全面把握异化劳动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各种错误的评价议论中犹豫徘徊。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马克思.刘丕坤译.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16,2,46,51,56,54,55,56,73,74,85,55,1,73,53,55.

[17]李文成.马克思早期著作选析 [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

异化劳动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辩护

[作者简介]胡乾林,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科系硕士研究生;朱丹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科系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275

[中图分类号]A81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53-03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途中的一级重要阶梯。也正因为《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引发了对这一理论广泛、热烈而持久的讨论。目前,流行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不成熟思想,他创立唯物史观后就根本抛弃了这一思想,并用新的科学概念替代了“异化”概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早期《手稿》中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的“思想顶峰”,后来的唯物史观著作对异化问题的继续探索,是一个“创造力下降”的退化过程。这两种观点貌似合理,实际上都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曲解,他们都根本忽视了马克思后来的科学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对早期异化观基本思想的直接继承和重大发展。笔者就针对这两种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作一辩护。

一、“异化劳动”概念解读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tio和alienat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在近代,欧洲哲学家霍布斯是第一个提出异化概念的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异化(他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像狼一样,总是处于战争状态),异化主要是指转让。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异化思想反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表的《人权宣言》中,他主要从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这一思想,把异化看成是人们利己主义的结果。而真正从政治上探讨异化,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是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他的伦理学和社会理论中,汲取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积极因素,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的社会往往使人们行为的结果也发生异化,良好的愿望并不产生良好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近代,异化概念是唯物主义或启蒙学派的哲学家们用来表达反封建社会政治观点的一个工具。真正把异化概念纳入唯心主义轨道,还是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的。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是费希特。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一“自我”和“非我”中,异化是个基本概念。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在本体论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和退化;异化是正源的对象化或物化和客观化;异化是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建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的异化观;马克思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中得到启示,认为人的异化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这是人的一切异化的基础。只有把人的异化最终地归结为劳动的异化,才能展示人的异化的秘密,进而揭示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出发,分析了人类生存的基础即劳动对人的实际作用,从而揭示了人的异化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异化劳动,在历史上第一次确定了异化概念严格的确切的含义,赋予了这个概念以社会经济的实质内容,树立了一个正确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新起点。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概述

总的来说,《手稿》是马克思从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进行的初步分析。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同资本家尖锐对立的经济现实,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手稿》有关异化劳动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根据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论述,通过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考察,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结构和规律(中心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第二部分,马克思从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出发,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异化理论对社会基本阶级关系进一步作了分析,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这是人本主义哲学的本质批判。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总的批判,为他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确定了出发点,即“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1](P42)。而所谓的前提就是“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分离,以及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的分离,还有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当作前提”[1](P42-43)。其实质也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1](P44)。就是说,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而且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1](P46)。

(二)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1](P45)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1](P47)

(三)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1](P48),人的类生活、类存在就是劳动,即自

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类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使人类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P51)。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是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就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四)从人的社会交往看,人与人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P52)。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他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对他来说是苦恼,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1](P53)。至于这“别的什么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由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这样,马克思就解决了开始时所提出的任务――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学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私有财产)的任务。

马克思这里的整个思考线索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肯定的事实出发,分析了他们所说的劳动其实不过是异化劳动,然后由劳动的自身异化理解了人类的自身异化,理解了阶级关系和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其中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较深。但《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其核心概念劳动异化导引着马克思以后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向,劳动异化理论正是不成熟的马克思思想向成熟的马克思思想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主要在于为马克思以后发现并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异化劳动理论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历史的基础,为唯物史观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前提。以往历史观的根本缺陷之一,是不能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不能理解人类历史是个自然史过程,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相反,异化劳动学说却已开始把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转向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独特差别;并用这种观点说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现人类历史所以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是劳动自身性质发展的结果。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自身的性质、扬弃异化劳动,才能进入真正的人的社会――共产主义。

(二)异化劳动理论通过解剖生产劳动接近了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关系思想。实际上,异化劳动的规定已经接触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恰恰是在劳动中体现的;从主体方面看,生产关系就是主体发挥其生产能力时的内部结构。因此,“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1](P53)。这样,私有财产关系、工人与资本家阶级的对立不过是异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因此,可以说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对抗关系的初步概括。

(三)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唯物史观的结论――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制的对立物,认为,在实践上由于私有财产的运动突出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1](P60)。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因此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源于生产运动的必然性。在逻辑上,马克思引证黑格尔的异化观指出,任何现存的东西都确证自己的对立面,“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1](P70)。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的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于共产主义的能思维的意识说来,又是它的生成的被理解和被认识的运动”[1](P73)。所以,共产主义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无论“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对早期异化理论的否定”,还是“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颠峰之作”的观点都是没有道理的。第一种观点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即恩格斯在1884年所写的一段著名的话。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2](P120)“四十年前”正是马克思写成《手稿》那一年。因此,有充分的论据表明,异化劳动理论既是标志马克思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两个根本转变的最后完成,也是马克思创立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在内的科学体系的开端与诞生地。它不仅直接为《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做了理论准备,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为《资本论》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指导线索和方法。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所蕴涵的强烈的人类意识是使马克思最终得以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完成其根本任务――科学地解答历史之谜的钥匙。但由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复杂的理论背景和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刚刚起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这一理论固有的不成熟性、过渡性和人本色彩。所以,异化劳动理论也决不是马克思的颠峰之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