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课文范例6篇

白鹭课文

白鹭课文范文1

教材收录的文章又称文本,是一个多面体,它可以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字面上讲,它说的是: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而它的寓意则是: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从做人的伦理道德上看,它告诉我们:处人待事毋偏执;以佛家的立场,它的神秘意义又是:执滞者难悟佛门。再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然而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去评读之,你会发现那只是作者的白日梦。荷塘月色并不只是写景它实是江南水文化的象征,是作为与现实相对照的精神故里。《荷塘月色》所写并非眼前的实景而是带有一层梦幻色彩,是与屈原的千古一梦一脉相承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例子”作用大约也就仅仅着眼于它的字面意义这一层了。于是“照本宣科”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成了“传声器”,学生则是“接收器”。填鸭式、满堂灌、囫囵吞枣使得学生对教材只知其然,而不只其所以然。学习成了高度紧张的机械应付,缺少心理的安全与自由,造成学生文学素养、人文情怀的迷失,枯燥、乏味又疲惫。所以,教材的“例子”作用,决不能局限在字面意义这一层,必须向它的象征层、隐喻层甚至更博大的未知世界去开拓。

要想全方位、立体化地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笔者以为,一方面要动用教材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材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多的知识学习体系。

一、整体把握,运用教材对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还是应用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语文的工具性,教学中必然要求重视加强对学生“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必然要求为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方法、能力的基础,必然要求不能弱化“讲”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花哨浮躁教风的具体体现。基于语文的人文性,必然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意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精神熏陶,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然要求从整体上、细微处去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使教材的“例子”作用不仅表现在形成语文能力方面,也表现在陶冶美的情操和指导美的行为方面。

如《白鹭》(《郭沫若论文集·丁东草》)一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教学时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仔细领悟课文语言,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以增加积累,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一方面,也要启发引导学生从“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从“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从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鲜明对比中,体会白鹭的寻常;从“增一点则嫌长,减一点则嫌短,素一点则嫌白,深一点则嫌黑”中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从“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这一画面中感受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从“看来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悠然”和“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中想象并体会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美……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另一方面在深入品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还应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让学生去反思生活中对诸如“白鹭”一类的鸟的不公正行为,使保护鸟、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深入人心,指导学生美的行为。

二、一线串珠,通过教材构建起更多的知识学习体系

现实中,一个学期三四个月,仅仅二三十篇课文的阅读量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努力实现学“活语文”。有一段时间,不少人都在主张“亲近名著”、读“原汁原味的名著”,想法很好,可这样做现实吗?让小学生读《红楼梦》,知道几个人物的名讳就很不错了,这对语文学习有多大的益处,值得商榷。于是又有人说,让孩子们读《故事大王》、《米老鼠》、《奥特曼》吧。又如何呢?片面的一味迎合学生的阅读兴趣,那要老师干什么呢?教师和学生的区别就在于,如果教师更了解文本的背景,更了解文本的价值。如果教师不去引领学生阅读,又怎么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呢?

最现实的是:在充分尊重学生阅读趣味的前提下,语文课要进行“教材例子”的发散,把内容相关的、结构相识的,内容相同而方法相异的等等知识,引导、推荐给学生,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面状或球状的立体知识结构。

白鹭课文范文2

关键词:文天祥;白鹭洲学院;启示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19-02

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概被后人万世敬仰。千年绵绵不绝的江西地方书院中,白鹭洲书院以其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崇尚气节而闻名于世。文天祥与白鹭洲书院,二者在宋理宗宝三年(1255年)发生了交集,这一年,文天祥20岁,入白鹭洲书院就读。尽管在书院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然而,文天祥思想抱负的形成,生活道路的选择,与他在书院受到的熏陶教育密切相关,其后来常自称“某青原白鹭书生耳”[1]23。后人访谒白鹭洲书院,诗文多感慨系之:“自昔庐陵地,名贤史册香,文章宗永叙,节义重天祥,滟滟清波漾,振振白鹭翔,江公风范在,千古仰遗芳”。

一、白鹭洲书院的教育造就了后来的文天祥

江西地方创建书院,始于中唐而盛于宋。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书院大多是“民办公助”的形式,或由地方政府出面筹建。书院教育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书院教学与官学的不同,在于它的特点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仅仅为了应试获取功名(当然也不反对科举)。

白鹭洲书院由江西吉州知州江万里于南宋嘉熙五年(1241)创办。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江西都昌人。他是朱熹再传弟子,出林夔孙门下,“少神隽,性峭直,遇事敢言”[2]22,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正直官员。白鹭洲书院,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古称庐陵或吉州)东面的赣江中,因其地处江心,双水夹流,早在北宋,人们就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称赣江中的这一块沙洲为“白鹭洲”。白鹭洲江水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幽静别致,是求学穷理之佳地。书院创办后,江万里明白,育人目标与教师遴选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他给书院确立了读书做人的标准:要求学子诵书须心领意会,切莫为应付课试而心浮气躁,做人应坦荡廉洁,切莫为贪图名利而丧志失节。在没有合适的人担任山长(书院里主持讲学的人)的情况下,作为知州的江万里就亲自授课。后离任时正式聘名儒欧阳守道做白鹭洲书院山长。此后,接任书院山长的,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名硕醇儒,不只山长,邀请到书院讲学的也都是各界大儒名家。自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后,首开庐陵良好学风,使得学子能以读书穷理、针砭时弊、振兴国家为己任,这影响和促进了庐陵人忠直不屈品格的形成。白鹭洲书院开办以来最为成功的是培育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志士,如刘辰翁、邓光荐、罗开礼、刘子俊、王炎午等。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五月初二日出生于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顺化乡富田寨(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文家村)。文天祥自幼就在父亲文仪“蓄书山如”的“竹居”书斋接受着严格的家庭教育。理宗宝元年(1253年),文天祥18岁,在家乡参加了科举乡试,成绩优异。20岁那年,文天祥因为仰慕江万里而进入其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学习深造。

文天祥进白鹭洲书院学习时,正值欧阳守道为书院山长。欧阳守道字公权,号巽斋,吉州人,他品行正直,学识渊博,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吉州白鹭洲书院山长,长沙岳麓书院副山长。在白鹭洲书院,欧阳守道继承并发扬了江万里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品格,坚持倡导务实学风。在欧阳守道看来,把理想寄托于个人入仕而忘记国家民族的耻辱,是气节丧失的表现。他鄙视那种醉心科场,逐名图利的士风,认为学子们如果自幼在这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氛围中成长,自然为日后不能保持名节留下隐患。假如学子都以科举致仕为治学之鹄的,必将忘记求学之真谛,必然会成欺世之伪士。欧阳守道认为知识分子沦为游末之士、吏青之士与盗窃之士,成为蚕食百姓、鱼肉乡里之人,这是读书人的耻辱与国家的不幸。因此,他在讲学中一边抨击时弊,一边要求学子们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这种浩然之气人人有之,不必外求,只需内养,它能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物质利诱和困苦磨难而毫不屈服动摇。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被深深地烙印在门人弟子身上。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白鹭洲书院一年来的求学,文天祥在经史方面受到了严格、规范的训练。欧阳守道的教益及其高尚道德与精深学识让文天祥耳濡目染,日夜浸润,获益匪浅。其后来在给欧阳守道的祭文中赞扬先生之学“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以自标榜于一时”[1]23。可见欧阳守道的思想对文天祥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扩大了白鹭洲书院的声誉

宋代是个奢靡而积弱的社会。尽管当时的科技、文艺、经济非常发达,可从皇帝至士民,都崇尚纸醉金迷、肉林酒海的生活,国防实力却羸弱不堪。尤其到了南宋,国家更是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宋宝四年(1256年)正月,在白鹭洲书院受业的文天祥赴京城临安(杭州)参加省试。临行前,文天祥写了一首《次鹿鸣宴诗》。“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1]24。诗描写作者取得了贡士,但其抱负不在于徒取空名(高科),而是保持住清节。这与一般只以猎取功名为目的的考生相比,确实不同凡响。经过省试,二月初一日,礼部发放初榜,文天祥榜上有名。五月初八日,21岁的文天祥参加了集英殿殿试。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文天祥“读书不忘报国”,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在回答理宗皇帝殿试题中的“人才乏而士习浮”这一问题时,他痛陈时弊,指出了士习不正、气节沦丧与国家人才衰败的重要关系:“何谓人才乏乏?士习蛊之也……士习厚薄,最关人才。今之士大夫之家,有子而教之,方其幼也,则授其句读……父兄之所教诏,师友之所讲明,利而已矣!其能卓然自拔于流俗者,几何人哉?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厚今之人才,臣以为变今之士习,而后可也。”这个论述是深刻的:在唯利是趋的教育制度下,有几个能自拔于流俗呢?结果只能培养出趋炎附势之徒,而不是安邦治世之才,只有改变学风才能造就真人才。应该说,文天祥这一番对于人才与教育的论述与其在白鹭洲书院的亲身体会密切相关。从“心术既坏于未仕之前,则气节可想于既仕之后”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江万里与欧阳守道的教育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由于文天祥的“御试策”切中了时弊,提出了改革方案,表述了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是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1]32。凭借这篇策论,文天祥被理宗皇帝亲点一甲第一名――这造就了吉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理宗感怀于白鹭洲书院培养了文天祥这样优异的人才,特御书“白鹭洲书院”匾额赐给书院悬挂,自此,白鹭洲书院名扬全国。

尽管在白鹭洲书院就学的时间只有一年,但书院和先生对文天祥的影响却从未中断。作为江万里的再传弟子,文天祥后来在给江万里的信中说:“某在门墙诸孙辈行中,而所以蒙钧天造就,知爱绸缪,出乎诸先生之右。”[3]95这说明文天祥深受江万里思想的影响。后来江万里任湖南安抚大使时,仍不忘对时任湖南提刑的文天祥进行勉励:“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1]69。江万里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为国效力,把挽救危局的希望,寄托在文天祥身上。文天祥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老师的教诲:在国家危难、外族入侵、人心涣散、社稷将倾的严峻形势下,作为一介书生的地方官,文天祥毁家纾难挺身而出,以九死一生的气概,与元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当他不幸兵败被俘,又以浩然正气,顶住了敌人的威逼利诱,死节不降,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正气”。正是因为培养出了名动天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白鹭洲书院后来更是名震天下,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在白鹭洲书院的榜样引领下,遍及吉州城乡的千百书院相继建立繁荣起来。在千百书院培育下,“庐陵士子科举成名,学者成林,作家成派,仕宦成群,著述成山,志士成仁,使庐陵文化千年昌盛,成为江西文化的重心所在。因而世人称吉安为‘文章节义之邦’”[4]124。仅南宋宝四年一科,全国举进士360人,吉州就占39人。兹后一发不可收拾,仅状元就出过17名(自文天祥起),进士出过2700名。正如《白鹭洲书院志》所言:“自文忠公创书院,而后制科飙举,名硕云蒸,几宇内之半。”[3]94

三、启示

尽管当代大学面临的现状与古代书院已经大不相同,但在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上与古代书院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争取培养一流的人才,争取成为一流的大学。白鹭洲书院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像文天祥这样的爱国志士,影响了一代代后辈学人;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后辈学子们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与爱国之举,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反过来又让白鹭洲书院享誉全国。从白鹭洲书院与文天祥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书院这种中国古代大学形式中,书院大师们的办学胸襟与识见在人才培养与书院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反过来又对书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书院教育对我们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一是大学需要洞悉教育规律的教育家以及大师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二是好的大学校长能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三是优秀毕业生有助于提升母校的声誉,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友。

参考文献:

[1]修晓波.文天祥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高立人.白鹭洲书院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白鹭课文范文3

一、依物寄情,托物言志

物,本来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对物的讲叙中,将自己的认识感受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听了之后,不仅能如见其物,同时也能感同身受。如教学《路》:

路,纵横交错,鳞次栉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山有山路,人有人路,车有车路,豺狼有豺狼走的路,但我这里要讲的是人生之路。人要有理想,要有奋斗的目标,要走自己的路。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叹前途无限渺茫、路在何方,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你们是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不要犹豫不决、踯躅不前,不要再停留了,时间就是生命,别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光阴,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大胆地迈出你的脚步吧。

讲解《路》的巧妙之处,就是一下子抓住学生们最熟悉的脚步的路,对路进行描述,继而使学生们体验路的深邃寓意,使学生明白社会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托物言志,让同学们听后油然而生自己的奋斗目标、奋发之志。

二、借景即兴,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有时候要根据场合、环境等因素而临时进行即兴发挥。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景,激发其灵感,把自己的主观情意巧妙地融入具体的场景之中,因势利导,使学生融洽、相得益彰。

一天下午,我同平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刚将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突然靠窗前一位大男生大声呼喊:“白鹭!白鹭!”大多数同学不约而同地向窗外望去。这时又从东边飞起了两只同样大小的白鹭,同学们更加骚动,很多学生干脆离开位置到窗前观望。我没有劝说也没有发怒,而是将计就计、因势利导,来了一个真正的情境教学。于是我也走到窗子旁边与他们一起看,并问他们:“白鹭漂不漂亮?”“能不能经常看见?”“想不想经常看见?”……约2分钟,白鹭一起向山林中飞去了。同学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但似乎尚未尽兴。我因势利导:“还想看见白鹭应该怎么办?”学生们有的说:“到树林里面去!”有的说:“保护环境!”有的想得更远:“实行计划生育!”……

白鹭课文范文4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艺术内涵;挖掘;策略

《渔歌子》一文虽短,却以意趣轻灵、情思优美而引人入胜。在清新淡雅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描绘中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悠然脱俗的淡远情怀,可谓景情交融、含蓄隽永。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全文27字着手,反复咀嚼吟诵,充分想象体验,领悟其丰富独特的艺术内涵。

一、在咀嚼文字中品味语言美

前不久,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一诗,一个“对”字对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眠,着一字而意境全出。美的语言需要反复揣摩,从《渔歌子》一文中也可以看到张志和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如果引导学生抓住其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比较,细加推敲,这首词的美所传达给学生的便会更加完整。如,词第一句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飞”字,只是平常的白鹭飞吗?经过指导朗读,充分想象,学生不难体会在苍郁的西塞山背景下,这一飞,视觉由下到上,由近及远,思绪跟着缓缓腾空的白鹭飞到了蓝天,把学生带入遐想的空间,仿佛每一扇翅翼的抖动都扣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弦。这一飞渐近渐远,飞得很有韵味。再如,“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肥”字,通过咀嚼,形象逐渐清晰,不光是看到鱼肥,也可听到鱼儿欢蹦乱跳的水花声。师点拨:一个“肥”字引来了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恍然大悟,白鹭高空徘徊和渔人不须归的原因也许就为鳜鱼“肥”吧!一个“肥”字让我们嘴里生津。只有通过反复推敲,让学生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才能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领悟其词句的凝练和妙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二、在吟诵涵咏中感受音韵美

新课标特别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反复朗读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知觉,使他们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能感染他们的心灵,使其产生对词意的理性思考。

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引导他们正确的审美倾向,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审美情趣。《渔歌子》这首词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因为白鹭有的缓缓飞向天空,有的在高空自由徘徊,语调上也可作如下的处理:读“西塞山前”升调音量逐渐加大,力度渐次加强,到“白鹭/飞”语速放慢,语调放轻,语尾尽量地延长,似袅袅余烟吹起,又似几缕云霞吹散;读“鳜鱼/肥”力度从强渐次减弱,语速缓慢,即体现“飞”和“肥”的押韵节奏,又体现出两者音调的截然不同。就整首词而言,第一句与第二句语调配置交错,起伏跌宕,相应谐趣。在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时,可抓住“青”和“绿”、 “箬笠”和“蓑衣”的对仗,语速轻盈,语调轻快,体现出画中人的怡然自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词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对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仿读,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加深体验词美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虽理解了词句的美,但不一定都有深切的体会,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如,这首词的 “桃花流水”和“斜风细雨”四字之间平仄交错、琅琅上口,“白鹭飞”中的一个“飞”字,学生乍读不准,教师反复示范,学生不断模仿,方可意会神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仿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可吟诵一二,找到词人的感觉,体会词人的心境,对作者的情感体察入微,朗读才能形神兼备。所以,小学古诗词的学习应致力于诵读这个根本。

三、在启发想象中创造意境美

意境往往最能体现作者此情此刻想要表达的情感、愿望。古诗词的意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1.低吟慢诵,绘形

一首古诗词起初在学生心中的意象是零乱的,需要同学们缓吟慢诵、边吟边想,不断地编织成形,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在教学《渔歌》时,可让学生初读课文,抓住文中主要景物,想象意象构成的初始画面,学生不难找出词中的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还有箬笠蓑衣下的渔者。这样一幅画的主体逐渐生成,轮廓清晰了。

2.想象入境,绘色

苏轼曾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并非王维诗作如此,这首词最能体现“词中画”的意境。在绘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体现颜色的词语,如白鹭的“白”、箬笠的“青”、蓑衣的“绿”,但通过进一步地朗读和想象,学生挖掘到还有西塞山的“青”、桃花的“桃红”、鳜鱼的“白和淡黄”,多种颜色的组合和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编织成一幅多彩的画面跃然纸上。

3.创造词境,点睛

颜色的搭配和线条的勾勒给了学生一幅优美的画面,这只是视觉的投入。然而,张志和的这首词唤起的不光是视觉投入,而是我们的诸多感官。教学时,提醒学生词中所描绘的季节,通过桃花刚刚凋谢,画中人的箬笠蓑衣,推猜应该是春末夏初时节,那应该是蝉儿吱吱地响,蛙儿呱呱地叫,溪水潺潺地流,细雨咝咝击打着箬笠……通过课件的播放,同学们的听觉不断丰富起来,再加上微风细雨迎面吹,触觉也参与其中,似乎桃花的香气未散,隐隐还有一股香气,嗅觉也被激活。此时,我们已身在其中,不知道画中人是我和同学们,还是我们的课堂成了烟波画,物我合一,我们成了画中的主角。通过各种感官的投入和同学们的创造性想象,画面更丰富,更具立体感,嫣然成了一幅活画了。所以,只有通过挖掘文意,创造性的想象才能使学生真正悟其“神”,会其“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在师生和歌中体验人情美

白鹭课文范文5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白鹭课文范文6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在情境创设、想象说话中,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词说句,初识美

1.谈话导人。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朋友,咱们来认识一下吧!(多媒体出示一边飞一边叫的黄鹂的画面,相机指导“鹂”的读音,板书“黄鹂”;接着画面上出现垂柳,板书“翠柳”,特别强调“柳”的写法。)你们能把它们说成一句话吗?(如:黄鹂在柳条中捉迷藏等。)

(2)多媒体出示:“一行飞上蓝天的白鹭”,相机指导“鹭”的读音,板书“白鹭”,请学生根据画面说一句话。

2.出示课题,多么美丽的春天景色啊!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把这美丽的景色写成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绝句》(板书),多媒体播放画面,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形象思维非常活跃,也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情景。这首诗色彩明丽,教师将黄鹂的轻快、翠柳的美感在课始直观出示,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所学之诗稍知其意,初步感知古诗之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多读,说景谈情,感悟乐

1.自由读。多媒体出示《绝句》背景图及古诗,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生字,读好每一句诗。

2.师生接读。师读前四个字,生接后三个字,也可变化数字,如师读前两个字;也可变换组别接读;教师不断变换读诗速度,让学生在接读的时候能慢慢熟练、跟读,注意音准和节奏。

【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特别是古诗,只有在读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知其意悟其境。这一环节设计既是为学生的初读降低坡度,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创设情境,读出感悟。

(1)过渡:大家读得可真不错,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问你读,怎么样?并逐句展开师生问答式的教学。

第一句:教师先问:两个黄鹂干什么?学生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答,再以此启发想象:如果两个黄鹂是在说话,可能在说什么?(可能会说“春天,草醒了,花红了,叶绿了,好美啊!”……)换个角度想象:如果它们是在唱歌,可能会唱什么呢?(可能在唱“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即兴唱几句)

第二句:教师以问承接:黄鹂在说、在唱,那一行白鹭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理解句中的“青天”就是蓝蓝的天空,并通过多媒体,欣赏蓝蓝的天幕上,飞翔着一行雪白的鹭鸟的美丽景色,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教师叙述:美的不仅是会动的黄鹂和白鹭,还有静静的景物呢。你瞧,窗含西岭――?学生接下去将第三句诗补充完整。然后,围绕“一年有几个秋季?”“千秋指多少年?这里的千秋真的是一千年吗?”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的意思是指很久很久都不融化的积雪,进而体会到千年不化的白雪盖在西岭上给人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教师说“在明媚的春光中遥望那岷山上的皑皑白雪,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把这么美的西岭和白雪描绘成了打扮诗人房间的图画了(出示画面),这个字就是――含”,将品味语句的焦点集中到句中的“含”字上,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含”的动作,再结合画面感受“窗含”的独特之美,从中体会“含”字的生动和形象,最后把这种美读出来。

第四句:导语一转:站在窗前看,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而出门外,却是另一番景象――(门泊东吴万里船)再用语言呈现画面:一只、两只、三只……门前静静停泊的船只,有序地排列着,多像是――(即将远行的队伍、整齐列队的士兵,随时准备出发。)真是静中含动,动中有静,再连起来读后两句诗。

(2)引导想象: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用笔在诗中圈出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教师小结:读着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呢?你能用读把诗人的心情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都说学习古诗重在感悟,但感悟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让孩子手捧一首完全不知所云的古诗去感悟,恐怕有点为难孩子。但二年级孩子应该怎么感悟,需要慢慢引导。这一环节就是在师生情趣问答的游戏中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古诗的美,建立诗歌表象,并通过创设情景的读,体会诗人的喜悦心情。

4.对对子,理顺序。

过渡: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对对子,好吗?

师:两个黄鹂――

生:一行白鹭。

师:鸣翠柳――

生:上青天。

小结:谁能说说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是――

【设计意图】每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说前几次的读重在读通读顺,读中感悟诗意诗情,那么,这里的读,就是初步认识景物的描写顺序。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他们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学中主要采用对对子的游戏形式(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对子),在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中景物描写方法。

5.看图读诗:教师分别出示不同画面,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并让学生说说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

6.同桌一起观察课文插图,自己手指画面读诗。

7.师创设诗境,学生一边演一边背: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他正坐在草堂里看书,忽然听到――(生:两个黄鹂鸣翠柳。)陶醉之余,他正想起身细看,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直上蓝天――(生: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窗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回头一看,这次,他看到了门外――(门泊东吴万里船。)

8.面对这样美丽的春光,诗人还会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里,教师通过看图读诗、创情境背诗等形式,强化意义诵读,促进语言积累,实现目标达成。

三、质疑解答,指导书写

1.看着图,读着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