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迹读后感范例6篇

英雄事迹读后感

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1

【关键词】英雄人物;典型;主打;持续;多样;联动

英雄人物以其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被社会广泛关注,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可比、可学、事迹可迅速传播,能够迅速形成正能量,发挥引领作用。地市级晚报地方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在引导舆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理应在提升舆论的引导力、履行媒体的责任上下足功夫,重视和抓好英雄人物报道。《天中晚报》历来十分重视对英雄人物的报道,每有英模人物涌现,《天中晚报》都充分运用新闻手段,挖掘新闻资源,尽力把英雄人物的事迹宣传做足、做透。《天中晚报》先后成功策划报道了一系列平民英雄的事迹,其中尤以李国喜、张旭和李到信的报道最为突出。

李国喜,驻马店市遂平县堂乡屈庄村村民。2012年1月17日,李国喜在去县城工厂上班的路上,听到桥下有人呼救,原来是3名路人不慎落入冰冷的河水中。58岁的他立即冲到桥下,跳入河中救人。3名素不相识的路人得救了,他却因精疲力竭被湍急的河水冲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旭,驻马店市泌阳县羊册镇徐庄村人,大学毕业后在海警广东省边防总队第三支队任警官。2013年7月16日,徐庄村村民徐运学冒雨来到村前河中捕鱼,不慎滑落水中,不熟悉水性的他一下子慌了。正在家乡探亲的张旭看到了这一幕,立即跳入水中,用力将徐运学往岸边推。就在徐运学抓住一把水草爬上岸时,一个大浪将张旭冲走,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李到信,驻马店市西平县吕店乡烟墩村人,在深圳市龙岗区当保安。2015年2月14日,龙岗南湾阳基新天地花园15楼发生火灾,李到信巡逻发现后,立即和同事冲入火海搜救。因为缺少消防装备,他吸入有毒浓烟且被大面积灼伤,后被赶到的消防战士救出。4月14日,他因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1岁。

《天中晚报》对上述英雄人物的事迹都及时进行了报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回顾梳理报道过程,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我们总结和探讨。

一、要在典型性上下足功夫,突出报道重点

英雄人物报道之所以更能吸引读者,关键在于英雄人物的事迹突出。因此,对于英雄人物的报道,要追求事迹真实感人、人物可敬可亲,要避免脸谱化、同质化。典型性是决定新闻作品成功的首要因素。只有抓住千人千面的典型性,才能做到语言生动、人物鲜活,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一)要有高站位

典型是指英雄人物的事迹要有明显的闪光点,这是做好英雄人物报道的基础。与一般的先进人物报道相比,英雄人物的事迹更加震撼人心、感人肺腑,因此在宣传报道立意上应更高远、主题应更宽泛;报道内涵上应更加凸显人文关怀。《天中晚报》在报道中突出了“英雄大叔”李国喜冰河救人壮举背后的平凡人物的人性光辉、大爱情怀;突出了“最美海警”张旭舍生忘死行为彰显的新时期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突出了“救火英雄”李到信冲入火海救人行为折射的普通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传统道德内涵。

(二)要有低视角

晚报具有鲜明的亲民性,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大餐。英雄人物也是普通人,报道要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报道英雄人物只有把视角放低,把笔触和镜头对准英雄的平凡生活,才能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在报道李国喜、张旭、李到信时,《天中晚报》记者深入英雄家中,采访了英雄的家人、朋友、同事等,从点滴小事写起,从英雄的成长经历探寻,力争报道贴近、贴切,有冲击点。李国喜、张旭、李到信这三位英雄,一位是朴实善良的农民的代表,一位是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代表,一位是进城务工新型农民工的代表,他们的事迹都很突出、很典型。在报道中,记者将采写重点放在英雄壮举上,采用细节化、特写式描写,力争让读者在情景再现中,真切感受英雄行为的不平凡、精神的不平凡,在感动中受感染,在震撼中受教育。

二、要在抓主打上下足功夫,提升宣传效果

主打是指英雄人物的报道是本版乃至当期报纸最重要、最主要的稿件,而且要刊发在最突出、最抢眼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取得最大的宣传效果。版面是报纸宣传无声的语言,版序、版位都能表达编辑对报道内容的重视程度。英雄人物的事迹是党委和政府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无论从政治性还是新闻性,无论从彰显媒体宣传责任还是提升媒体影响力来说,都应当是重要位置重点刊发的“重头戏”。

(一)以头版和头题体现重要

报纸的头版是最重要的版面,头题是最重要的稿件。报道英雄人物要充分发挥头版和头题的作用。2012年1月18日,《天中晚报》在《城事记录》版头题位置刊发《“农民英雄”勇救三人献出生命》,报道了李国喜的事迹。2013年7月25日,《天中晚报》在头版用巨幅照片报道了驻马店市委书记看望张旭家人的新闻。2015年4月16日、17日和30日,《天中晚报》共用5个整版对李到信事迹进行报道,并在一版刊发导读。这些报道,篇幅大、冲击力强,社会反响好。

(二)以整版和通版体现重大

2012年2月13日《天中晚报》刊发了《“农民英雄”筑起时代丰碑》,以专版的形式对李国喜的英雄事迹进行报道。2013年7月18日,《天中晚报》刊发了《他把俺推上了岸,自己却走了》和《两岁多的儿子指着遗像喊“爸爸”》,用两个版对张旭进行了报道,并另用半个版报道市委书记看望张旭家人的详细情况。2013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天中晚报》又刊发了《“最美海警”张旭的军旅青春》,用一个整版对张旭的军旅生活进行报道。2015年4月16日,《天中晚报》刊发了《天中小伙儿李到信,火海救人感动深圳》,用两个整版对李到信事迹进行报道。17日刊发《一个天中人,感动两座城》,再次用两个整版进行报道。30日刊发《一座城迎接一个人》,用一个整版进行报道。报道除配以主照片外,还辅以2到5张组照。在对英雄人物的报道上,只要是有益于扩大报纸影响力,彰显英雄精神的,《天中晚报》历来是舍得用图,不惜版面的。

三、在连续性上下足功夫,形成集群效应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及时的报道。连续报道能够完整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在一定时间内聚焦某位英雄人物,不断推出相关报道,可以达到报道持续升温、影响持续扩大的目的。

(一)连续报道,让英雄形象更全面

《天中晚报》对李国喜的报道时间跨度为40天,刊发报道28篇;对张旭的报道时间跨度为21天,刊发报道16篇;对李到信的报道时间跨度为45天,刊发报道36篇,很好地做到了“连续”。这些报道,既有英雄救人时的事迹,又有英雄的生平及其家人、乡亲、同学、战友对他们的评价和回忆,还有党委、政府领导在他们牺牲后的动态消息等。

(二)连续报道,使新闻效果更理想

我们来看关于李到信报道的题目,就能明显地感觉到“连续”的效果:2015年4月16日《天中小伙儿李到信,火海救人感动深圳》,4月17日《一个天中人,感动两座城》,4月18日《一定要让好人有好报》等,4月20日《戚存杰就宣传李到信先进事迹提出要求:继续跟进,深度报道》,4月21日《深圳,向英雄致敬》《团市委授予李到信“驻马店市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4月23日《家乡来人了,温暖与大爱涌动》,4月28日《南粤含悲送英雄》,4月30日《一座城迎接一个人》,5月13日《一个人再次感动一座城》,5月15日《中央驻豫和省主要新闻媒体组团奔赴深圳采访李到信事迹 深圳,倾听英雄的赞歌》。这些连续性报道使报纸新闻采编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动态化,在引起受众关注和思考的同时,也能充分获取社会大众信息的反馈,克服了传统报道形式的平面性、单一性、静态性的缺陷。

四、要在多样性上下功夫,丰富报道形式

多样是指英雄人物报道的体裁要多种多样,既要有消息,又要有通讯、特写、侧记、图片,还要有评论。

(一)消息凸显时效

李国喜、张旭、李到信救人牺牲的第二天,《天中晚报》即分别以消息的形式对他们的英勇事迹进行报道。后续报道,如市委书记看望张旭家人、市委宣传部部长对宣传李到信事迹提出的要求、家乡人到深圳慰问李到信的亲属、《天中晚报》与社会爱心组织开展的捐助活动等,也都及时以消息的形式进行刊发。

(二)通讯突出厚度

除消息外,通讯也在整个报道过程中不时出现。《如潮关爱涌向英雄家》《“农民英雄”筑起时代丰碑》两篇通讯,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李国喜的敬仰,而且展现了李国喜的可贵精神。通讯《两岁多的儿子指着遗像喊“爸爸”》报道的是记者见到张旭的儿子的情景,仅看标题就催人泪下。通讯《“最美海警”张旭的军旅青春》则全面介绍了张旭的军旅生涯,是新闻背后的故事。《一个天中人,感动两座城》和《一座城迎接一个人》两篇通讯,紧跟李到信火海救人的消息,使李到信的形象更加高大,事迹更加感人。

(三)图片烘托气氛

一图胜千文。图片与文字报道的内容相吻合,能够与文字报道相映生辉,起到升华报道效果的作用。在报道李国喜时,《天中晚报》特意选用了一张李国喜的生活照片,照片上的他十分朴实。报道张旭时,则选用了张旭妻子的特写照片,突出了她的悲痛。报道李到信的通讯《一座城迎接一个人》则大胆地用了7张照片,既有市民列队迎接李到信骨灰的,又有李到信的亲人手捧骨灰盒的。看到这些照片,读者不自觉地对英雄肃然起敬。

(四)评论彰显高度

对英雄进行报道时,《天中晚报》还注重适时推出评论。李国喜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后,《天中晚报》策划连续刊发《有一种力量感天动地》《有一种行为感人肺腑》《有一种精神感召天中》等8篇评论。在报道李到信时也一样,在中央驻豫和河南省主要新闻媒体聚焦李到信的英雄事迹后,《天中晚报》策划向驻马店市社科联主席、市文联主席等人约稿,对李到信的行为和精神给予评价,并以专版的形式刊发。这些报道以策划牵头,各种体裁、不同版面板块交相辉映,让读者在充分的阅读中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精神产生由表及里的认识。这种高强度、强冲击力的持续报道,产生了强大的集群报道效应。

五、在多媒体联动上下功夫,扩大社会影响

一些英雄人物的活动轨迹并不局限于家乡,因此对英雄人物的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地新闻线索的挖掘、本地媒体的报道以及本地群众的反响,而应该把视线放长,将跨地区的报道统筹规划、联合发力,形成联动报道的最大宣传效果、最强社会反响。

(一)联动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英雄真实感人的形象

联动指在英雄人物报道的过程中,要与英雄人物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地方的兄弟媒体联合采访、报道,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英雄人物的事迹。《天中晚报》在报道张旭时,就与张旭服役地广东湛江的媒体联手,采访张旭生前所在部队的领导和战友,记者还亲身体验张旭生前舰上的工作和生活,刊发的《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千里传书,军地情深意切》等报道,都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与社会爱心组织联合开展救助活动,以实际行动体现对英雄行为和精神价值的高度认同

与社会爱心组织联合开展救助活动,则是为了让献出生命的英雄走得安心,让他们的家人感到安慰。报道李到信时,《天中晚报》与《深圳晚报》联手,采访了李到信当保安时服务过的小区和他的同事,刊发了多篇报道。在报道李国喜和李到信时,《天中晚报》了解到他们的家庭都比较困难,晚报编委会随即决定策划发起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家庭困难,也奏响了一曲爱的赞歌。

(三)与新媒体联合,全方位、多渠道报道,让更多受众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

《天中晚报》通过微博、微视、微信公众号,在第一时间图文并茂地了关于李到信的报道,《天中云报》、驻马店新闻网等新媒体也及时跟进,全程参与报道。《天中晚报》新媒体的报道也被中新网等多家网站转发,形成了网络传播的重要力量。众多网友跟帖留言,为英雄点赞,并主动表示,愿意为英雄遗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六、结语

英雄人物是道德的标尺,是精神的旗帜。英雄人物报道无论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还是政治宣传的角度而言都意义重大。好的英雄人物报道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新闻媒体做好英雄人物报道责无旁贷。《天中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贴近基层、联系市民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要更加注重发现身边的英雄人物,集中力量予以采访报道,以英雄人物的成功报道感召人们向上向善,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2

狼牙山五壮士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日寇、奋战、险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英雄气概的表达方法。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难点

领悟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生字词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冀”和“副”这两个字。;“副”读“fù”,不读“fú”。(2)从字形上来说,;“贯”的上面部分是先竖后横;“悬”的上面是个“县”字,里面只有两横。(3)本文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较多,可让学生积累并在课外搜集、摘抄其他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丰富词汇量。

2.阅读理解

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让学生边默读边画出自己觉得感动的语句,并在书旁适当批注;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拨,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位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课文中的插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图文结合感受五位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3.表达运用

通过品读课文,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已经立在了孩子心中,学生自然会在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教育。这时设计写话训练: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壮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宣泄情感的渠道。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课前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特别是关于五壮士的资料,有条件可以组织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日题材的电影。

(2)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初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话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交流资料。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1)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齐读课题。

(2)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3)再读课题。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升起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由课题入手,直奔主题。小小的一个“壮”字,一下子将五位战士的形象十分生动地立在学生心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检测字词。

(1)读准字音。强调“副”读“fù”,不读“fú”。

(2)巧换偏旁,识记字形。

溜——榴

抱——雹

轮——抡

佛——沸

幅——副

(3)理解词语。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山涧:山间的水沟。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形或傲视他人。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文中指班长毫不犹豫做出把敌人引向绝路的决定。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件出示:

第一组: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第二组: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横七竖八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仔细体会读第一组与读第二组的不同感受。(第一组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组是描写日寇的,感受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③齐读。

【设计意图】

分类出示词语,使学生能读出不同感受,有助于学生积累词语、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的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崖的事迹。

(2)概括小标题。

根据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突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1。

课件出示: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为深层次阅读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括号中的内容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填写,合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1)交流难写的字。重点指导“冀、贯、悬、沸”这四个生字,强调“冀”的上面是个“北”字,与“翼”区分开;“贯”的上面部分是先竖后横;“悬的上面是个“县”字,里面只有两横;“沸”的第六笔是竖折折钩。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书写。

【设计意图】

从学生自主交流难写的字,到教师范写指导,再到学生书写,步步为营,扎实有效。既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又增加了书写的美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领悟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听写词语。

课件出示:

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

2.谈话引入新授。

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回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

二、研读课文,品析“壮”字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感动的语句,并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品味词句。

(1)示例一:

课件出示: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画出关键词并理解。

班长马宝玉:“沉着”——神态描写

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动作描写

战士宋学义:“抡一个圈”——动作描写

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绷”“全神贯注”——神态描写;“瞄准、射击”——动作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的壮言、壮行)

带着情感读读这段话。(重读动词,表现对人民的爱,对侵略者的恨。)

④小结:学了这一部分,我们了解了描写人物要注意把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还应注意既要关注人物群体,又要兼顾主要个体,做到点面结合。

(2)示例二:

课件出示: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

②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热血沸腾——内心状态)(紧跟——动作)

③小结:这里,战士们没有多余的语言,只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做出了与班长同样的选择,表现出战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3)示例三:

课件出示: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①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②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什么?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配上动作,读读这两句话。

(4)示例四:

课件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深刻?

(“屹立”突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眺望”蕴含着对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的欣慰,“回头望望”写出了壮士们对敌人的蔑视。)

利用课文的插图理解词语“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③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引导理解“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④指导个性化朗读。

(5)示例五:

课件出示: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①“这声音”指的是什么?

②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③“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④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这段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⑤他们的行为堪称壮举!请读出五壮士高呼口号的壮烈豪迈。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就要有语文味儿。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关键字、词、句,让学生在语言精妙之处驻足品味,细心揣摩,直至领悟其中滋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深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同时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1.课件出示图片(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2.读写联动。

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的雕像,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3.读出写话。

请同学们放下笔,面对着五壮士的雕像,面对着纪念碑,读出你想说的话。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你还知道或阅读过哪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既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量;又能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抗日英雄的故事,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找“壮”称。我让孩子们找一找,文章的哪一部分是称呼他们为“战士”的?从哪一部分开始又称呼他们为“壮士”的?为什么?循着这一问题,孩子们认真地读着课文,然后他们真的有了重大发现:文章的前半部分,在介绍五壮士完成连队下达的任务时,用的是“战士”;而之后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并壮烈跳崖,充分显示了五位壮士的“壮志凌云”,称他们为“壮士”更为适宜。

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3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左右

   我酷爱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其中我最喜欢《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愤怒的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的罪恶,展示了北宋时期我国农民悲惨的生活;他塑造了一批不甘压迫、敢于反抗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和伟大力量,如“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等。

   梁山英雄的斗争纲领是“替天行道”,他们遵循的原则是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仗义疏财、平等互爱,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患难相扶,各无异心”的社会小学》,《水浒传》一书以英雄斗争的事迹热情的讴歌了梁山好汉反抗的斗争精神。《水浒传》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等。

   当然,还有很多人为《水浒传》谱写了名言,如“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总之,作者施耐庵动人的笔调,呈现了英雄好汉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左右

   今天,我终于啃完了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后觉得有点好笑,同时也深受启发。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鲁达是一位好汉,可是他一次为穷人除害,打死了一个人,鲁达见人命关天,便到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后来由于鲁智深喜欢喝酒,所以天天喝醉才回到庙里,犯了戒条,看门的和尚被他打伤了,门前的两个泥塑被他打坏了。长老只得让他到东京大相国去了。到后被分配到寺庙旁管理菜园,从此有了安生之处。但是在这个菜园里有二三十泼皮无赖,在这些人中有两个为头,他们一个叫过街老鼠张三,另一个叫青草蛇李四。他俩看见刚来的管理员,决定戏弄他一下。这两人先假装对鲁智深好给他送饭又送菜,然后两人一齐向鲁智深攻击,结果被鲁智深一脚踢倒粪窖里去了。其他人吓得脸色惨白,移动都不动了。有一次,鲁智深听到垂杨柳上的一个乌鸦窝叫得很烦人,于是鲁智深走到大树根部抱起柳树往上拔,只见柳树被慢慢的拔了出来,旁边的人吓得跑走了。

   读后我觉得鲁智深是个武艺高强的人,但办事有些粗。我们做任何是必须得人要静,心要定,要在第一时间内认清自己的处境,做完一件大事候不能骄傲。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左右

   《水浒传》故事情节曲折搞笑,事态的变化常常让人意想不到。

   认真品读《水浒传》,才能感受到梁山好汉的“忠孝义”。

   孝:梁山英雄身上不缺乏对父母的孝。李逵思母心切,便回家背老母,没想到母亲却被老虎给吃了,李逵怒杀四虎。这是危险呀,是对母亲的孝给了他力量。还有当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莲毒害的,为了替哥哥报仇,于是就割下潘金莲的狗头,掏出其五脏六腑,杀了西门庆,获罪被流放孟州,也在所不惜。

   忠:他们有对国家社会忠心。宋江宁愿死也不愿意让李逵造反,李逵几次想起兵造反,都被他阻止了。宁可朝廷负他,他忠心不负朝廷。这是“忠”还有林冲的妻子被高俅的儿子欺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4

在诸多现代视觉艺术中,影视既是“前读图时代”的先锋,又是“后读图时代”的中坚。它作为继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建筑之后产生的“第七艺术”,以自己独有的影像表现手法,集诸艺术之大成,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思想、感官、视觉的世界,正如法国著名导演布莱松所说,电影艺术的“风格并非只是技巧,它同时包含了作者诠释世界的观点与影像的独创性”。

传记文学与传记电影

进入“读图时代”后,以“烛照内心世界、透视思想的来龙去脉、信仰的皈依过程、理想的灰飞烟灭、精神的成长过程”为宗旨的人物传记文学,必然成为影像世界的宠儿,传记电影应运而生,制片人乐意用他们的摄影机挖掘、解剖传主的内心世界,他们通过“光波声波记录与还原”,借助音乐和场面的渲染,捕捉足以反映传主内心争斗的典型事件和这些事件在传主心灵深处投射的影响,浓缩传主传奇的一生,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有情的人物,使受众在两三个小时内重温传主生活的时代和环境,感受促成这一人物性格、命运发展轨迹的诱因和事件,对传主的生活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将荧幕形象定格在脑海里,成为永恒的记忆。

《阿拉伯的劳伦斯》便是这样一部制作精良、场面宏大、充满张力、主题多元的传记艺术片,该片获得1963年7项奥斯卡奖,被誉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传记影片之一。影片的成功,“不仅因为它吸引人的战争场面和精良的制作,更是因为它表现了崇高的主题一一英雄主义、友情、雄心和荣耀。”这部长达227分钟的电影以大写意的手法,记录下第一次大战时期一个英国人以超人的智慧、毅力和体能,带领一群阿拉伯贝都因人争取自由的英雄故事。这个关于光荣与梦想、求索与失落的理想主义英雄故事,塑造出一位骁勇善战的沙漠枭雄和英雄理想幻灭后杀人成性、沦为时代弃儿的复合体――阿拉伯的劳伦斯。影片把广阔的沙漠与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惊心动魄的事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配以激越、雄庄、低沉、抑郁的背景音乐,使传记艺术片像经典传记文学作品一样,感人至深。

如果说传记文学作品“不再是单纯的历史作品,亦不同与一般的文学作品,而是历史和文学的结合,是历史与文学嫁接产生的宁馨儿”,那么,可以说,传记影视作品是历史、文学、电影艺术三者杂交产生的宁馨儿。对于劳伦斯这样一位一生充满戏剧传奇色彩的另类英雄,大师级导演大卫・里恩(David Lean)没有把英雄神话化,也没有像自传和传记作家那样,冗长而乏味地叙述他的生平,而是以高度的热情为他注入人性化的复杂情感,充分利用电影独有的语言一场景和音乐,通过想像力和虚构,体现电影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丰富性和感染力。在叙事上,导演没有将有关传主的所有生平事迹和活动年谱依序罗列,而紧紧抓住“沙漠起义”和“挺进叙利亚”两件铸造英雄又毁灭英雄的战事,描绘出劳伦斯如何从“没有什么事是注定的”理想主义者,沦为协约国政治外交斗争的牺牲品,从而形成自己对传主的整体理解、认识和评价。在场景和音乐的转承起合中,观众看到了劳伦斯自我神化和英雄气概颓然崩溃的历程,揭示了影片的主题:理想和激情被政治击败,个人的命运无法与宏大的历史潮流抗争,从而加强了传主的理想主义悲剧色彩。

场景和音乐在传记片中的使命

场景和音乐是传主命运转承的电影表达方式。该片采取倒叙法,用英雄劳伦斯的生命终结作为引子,引出他传奇的故事:1935年他在英国某乡村小道上高速驾驶摩托车,发生了事故。俯拍的全景镜头具有一种阴沉压抑的色彩,暗示劳伦斯退役后郁郁不得志的情绪,似乎在预示劳伦斯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导演抓住。速度”,揭示劳伦斯英雄主义的生命特质,因为“速度”既成就了他阿拉伯式的英雄梦――他以神速和毅力,越过尼福德沙漠,到达亚喀巴港出其不意地抓捕土耳其驻军,创造了奇迹,同时,又葬送了这位英雄,他说过“速度是人性中第二种古老的”。

随后画面跳到在圣保罗天主教堂举行的追悼弥撒,各界名流的种种议论,是世人对劳伦斯这一另类人物的复杂反映,同时反衬了传主虽生前曾拒绝授勋之类的多次荣誉,隐世逃命于普通士卒之间,以此抗议上流社会华丽而虚伪的荣光,但他那天才的光芒总是不可遮掩地放射出来。电影运用闪回把观众带到了1916年的开罗英军司令部――“沙漠起义”的开端。对沙漠酷爱和对阿拉伯事务谙熟的劳伦斯中尉奉命作为密使,到费萨尔王子那里,设法利用阿拉伯人牵制土耳其的兵力。

观众随着长镜头来到广阔的阿拉伯沙漠:辽阔的地平线,冉冉升起的旭日,配上激昂壮阔的音乐,暗示劳伦斯的到来将给阿拉伯带来新的曙光,也暗示劳伦斯以激情塑造英雄神话的开始。随后,几乎整部影片都是在沙漠中完成。沙漠的空廓和虚无,那种远离文明的原始激情,寥远的星空,刺眼的日光,峻峭的岩石,飞扬的沙尘,坚忍的骆驼,这些场景元素投射出传主超凡的毅力、智慧和体能,与传主追求光荣与梦想却最终成为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的牺牲品的悲剧性相辅相成。大自然的庄严、险峻与傲岸在某种程度上是英雄人物性格的延伸。

沙漠场景带给人壮阔的情感,磅礴的气势,暗示劳伦斯的性格和命运与阿拉伯沙漠紧紧相连。因为只有沙漠的荒凉广阔,星空的清澈湛蓝,才能包容劳伦斯宽阔的灵魂,让他找到生命的真谛。他对沙漠的情有独钟,是对英国上流社会华丽而虚伪的反叛。当劳伦斯不堪英军把大马士革拱手交给法国人,感到欺骗了阿拉伯人,羞愧地离开阿拉伯朋友,离开沙漠腹地时,他的英雄梦也随之幻灭。他宁愿遁世逃名于兵卒之间,接受极其苛严的训练。正如他在致诗人格雷夫斯的信中所说:“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生命在真正的意义上,已然逝去”,他已“把遗嘱写在满天星斗之间了。”

关于劳伦斯,导演有这样一段阐释:“劳伦斯是一个极其复杂、超群出众的英雄人物。他为一般社会所不容,但身在茫茫大漠里却能大显身手”。导演用沙漠的雄浑暗示劳伦斯的光荣与梦想,反衬理想主义破灭后的落寞和沮丧。

导演对远镜、中镜、特写、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和圆熟组接,利用画框突出镜头中需要强调的细节,再配以适当的音乐,增强了电影叙事的感染力,保持了银幕故事的透明性,使观众意识不到创作者的存在。这也正是我们看这部电影所感受到的史诗般的结构和恢宏的气势,以及它营造出的理想主义英雄基调。

叙事――传主个性特征的聚焦

《阿拉伯的劳伦斯》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奇观电影,而且在叙事上也十分独特,展示了叙事电影细致严谨的风格。叙事的成功在于导演选择事件的眼光、配角和主角的映衬以及幽默、辛辣、感人的对话。

事件的选择是电影对传主个性特征的聚焦。影片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沙

漠起义”描写非凡的劳伦斯如何登上英雄宝座,后一部分则通过“德拉受辱”和“挺进叙利亚”描写他从“神”的高度一落千丈、仕途失意、退役回国的悲惨结局。

导演塑造劳伦斯成为阿拉伯人眼中英雄的过程,便是劳伦斯与贝都因人阿里(主要配角)由偏见、怀疑到理解、信赖直至被阿里及其部属们奉为“神”而被爱戴的过程。劳伦斯以刚毅、公正、法律、仁慈的品质为当时弱小、贪婪的阿拉伯人树立了榜样。

初见面时,两人不可避免地互怀偏见。阿里一枪射死了劳伦斯的向导,只因“他在贝都因人的井里偷水喝”,劳伦斯对阿里怒吼道:“就是因为有了像你这样的人,所以阿拉伯永远是一个弱小野蛮的民族!”但是当劳伦斯来到贝都因地区,看到在欧洲国家资助下占领阿拉伯的土耳其人,正用飞机大炮对付驼背上手拿长刀的阿拉伯人时,他被深深震撼了,一腔正义感和英雄主义情怀油然而生。由此,他以冒死的勇气,向费萨尔王子提出了由他带领五十人,穿越“无法穿越”的尼法德沙漠,从陆路进攻亚喀巴的计划。

费萨尔王子同意劳伦斯横越尼法德沙漠后,阿里仍然满腹怀疑。然而,当劳伦斯顶着酷暑、焦渴,把奄奄一息掉队迷路的嘉西姆带回部队,实践了他“没有什么事是注定的”信条,创造出奇迹时,贝都因人欢呼雀跃,把最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爱戴献给了劳伦斯,阿里亲自为他递上清水。交谈中,阿里得知劳伦斯是没有身份的私生子,怜悯和敬意油然而生。他烧掉了劳伦斯的英军制服,为他披上了一袭洁白的阿拉伯长袍,给了他阿拉伯人的身份。

劳伦斯带领的突击队不但成功地收编了沙漠里凶悍善战的哈威塔特部族及其头人奥达(另一配角),还穿越了尼法德沙漠,夺下了重镇亚喀巴。辉煌的战绩深入人心,劳伦斯成为阿拉伯英雄。

在这高潮时刻,导演配以两幅动人的画面,进一步衬托出劳伦斯铁面无私又侠骨柔肠的人性的一面。一是劳伦斯亲自枪决了肇事者,调停了哈里斯和哈威塔特部落的仇杀,主持了法律和公正。这件事让劳伦斯深感痛心,身怀内疚,他在回忆录《智慧的七大支柱》中写道:“如果凶手让死者的异族人自行处置,就会引起一连串的仇杀”,“我别无选择,让他站起来,对着他的胸前开了一枪。”战争结束后,劳伦斯独自骑着骆驼伫立在海边,汹涌的海浪暗示他内心的不平静,观众看到了劳伦斯侠骨柔情的一面。

另一个画面,是阿里为仁慈而公正的劳伦斯戴上英雄的花环,给予他征服者的荣耀,劳伦斯动情地说:“我爱这个国家”。导演在这里揭示了两种异质文化的亲密融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当劳伦斯创造了奇迹,实现了中世纪骑士的英雄梦,并神化为争取阿拉伯独立的自由战士时,命运却发生逆转:他在迪拉被土耳其人抓获受辱,继之,英、法以及费萨尔王子在大马士革谈判桌上分赃胜利果实,嘲笑劳伦斯是“骑在旋风上的英雄”。

在迪拉被俘极大地挫伤了劳伦斯的英雄气概,此后,他变得沮丧、自嘲、悲观,甚至变得嗜杀。但相比费萨尔王子的出卖,更令他肉体萎顿,心灵颓丧。由于阿拉伯内部的纠纷和协约国的阴谋,大马士革被法国接管,站在协约国与阿拉伯之间的劳伦斯,曾向后者保证战后的独立和自由,现在感到自己像个骗子,昔日的光荣都变成耻辱,理想主义灰飞烟灭,人们的赞美和宣传只会增强他的自责,他感到自己在战后英法和阿拉伯政治外交的博弈中,只是一个卒子,双方利用他的热情与理想完成了战争,又“都高兴地把他除掉”了。

劳伦斯的理想主义英雄悲剧在费萨尔王子尖锐的挖苦中落下帷幕。诚如劳伦斯在回忆录中痛苦地写道:“我们在那些疯狂的战役中出生入死,从未有所保留……青年可以取得胜利,却没有学会守住胜利,在老人面前不堪一击。我们结结巴巴地说,我们为一个新的天国和一个新的世界而奋斗。他们慈祥地感谢我们,然后就径自言归于好了。”所谓和平,就是政治利益的暂时平衡。劳伦斯的悲剧在于理想和激情必然让位与政治,中世纪的骑士梦在20世纪初的帝国瓜分潮流中不堪一击。

电影的前部塑造的劳伦斯是宏大、光彩迷人的,充满仁慈、英雄主义、友情、雄心和荣耀,后一部分则灰暗、消沉、疯狂、血腥,充满矛盾、沮丧、迷惘、和自嘲自虐。劳伦斯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导演紧紧抓住传主短暂一生中使命运大起大伏的重要事件,将史实、人物性格和艺术巧妙结合,既忠实于真实而又超出真实,虚构出各种形象和情绪,着重用恢宏的沙漠场景烘托出传主阿拉伯骑士式的英雄命运,使角色血肉丰满,特征鲜明。导演在光影中对传主的还原是“死象之骨”式的还原,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形象塑造和情绪的渲染使受众感受强烈,富于刺激性,从而为英雄最后的隐遁和死亡扼腕嘘唏。

这正是“读图时代”的视觉艺术比文本艺术占有更多读者群的原因。当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转变时,“观看比阅读更具直观和感性特征,也更接近文化”

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5

一、感激时间,学会安排。

每天能早起早睡,认真而有计划地完成暑假作业;坚持锻炼身体,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注意用眼卫生,有节制地看电视。

二、感激书籍,学会求知。

暑假是同学们自行“充电”的黄金时期。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扩大知识面,在好书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三、感激生命,学会珍惜。

不玩水、火、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不参与迷信与活动,严禁进“三室一厅一吧”(营业性的游戏机室、录像室、卡拉OK室、歌舞厅、网吧),健康上网。

四、感激父母,学会关心。

父母的含辛茹苦,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有切身的感受。平时学生可能会以学习忙作为无暇的借口。现在,在暑假里,这一切都不成为理由。他们可以陪父母聊聊天,逛逛街;帮父母拖拖地,洗洗衣服;和父母一起去探望爷爷奶奶等。用自己的行动让父母感到孩子的爱心,让他们欣慰地看到,孩子已经长大,已经懂得感恩。

五、感激社会,学会服务。

同学们要增强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和服务意识,健康生活,注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成长。

系列活动安排:

快乐阅读:(1—5年级)

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我爱我的祖国”征文比赛:阅读必读书目,写写读后体会、感想,读书收获,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等,体裁:除诗歌以外的任何文体。要求:语言流畅,清新朴实,故事性强,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参赛方式:每班至少3篇有质量的作文,统一上传到学校网络硬盘——暑期读书活动文件夹中,稿件应注明:学校、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征文时间:09年7月1日—09年8月25日。

快乐写字(1—4年级)

所有学生上交一张作品(作品内容自己定,1、2年级铅笔字;3、4年级钢笔字),开学后选择优秀作品在学校橱窗里展览。

快乐实践:五年级等

英雄事迹读后感范文6

怀古诗词是指作者因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及抒怀、抱负的诗词。怀古类诗词可分为咏怀古迹、缅怀古人、追忆古事三大类,这也是阅读这类诗词作品的切入点与抓手。

一.咏怀古迹

这类诗词旨在借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主题。

刘禹锡的《石头城》,诗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苍莽悲凉的氛围,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旧,明月依然,旧日石头城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的繁华已空无所有。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无不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眼见当年夜夜笙歌、欢声笑语、春光融融的舞榭歌台,如今却人去楼空、旧迹斑斑、萧索凄凉;当年热闹非凡、门庭若市、高朋满座、名流云集的王府侯门,如今门可罗雀、冷清萧条、光鲜不在,自然流露了辛弃疾面对消沉时势、寂寞江山时的愁苦悲凉、郁闷压抑。

“凭栏怀古,杨柳参差舞”的《扬州慢》,姜夔带着对“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热切憧憬,一路赶来,但当他“解鞍少驻初程”时,却发现往日游人如织、笑语喧哗的扬州城,满目疮痍、四顾萧条、杂草丛生、战火未尽,明月之下的二十桥都令人目不忍视,表现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亡国破家的悲愁,以及感时伤世的意绪。

二.缅怀古人

志士文人、迁客骚人往往在人生怅惘、功名难就、前途迷茫、国运不济时凭吊古人,在臆想的时空隧道中神交古人,惺惺相惜之间,一吐内心之不快,进而寻求一种精神寄托、灵魂慰藉,抑或理想出路。

因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下放到黄州的苏轼靠着赤壁的山水,纵横古今,与曹操、周瑜等历史名人煮酒论英雄,消解令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内心痛楚。日游赤壁,江水远逝、浪花如雪、山石峥嵘,雄奇壮阔的自然美景,让苏轼不由想起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更想到了少年立功、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智勇无双的赤壁英雄周瑜,思之,词人不免有相形见绌之感,于是生发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成就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夜游赤壁,风清月白,江水澄明,水天一色,晚风习习,赤壁夜色美,面对无限江山,苏子愀然,追问生命不永、人力无为的悲剧人生,叩问逝去的三国英雄曹操,英雄似已远去,但是苏子在江水明月中觉解,人生可以通过立功、立德、立言的方式如曹操一般声名永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豁然间书就《赤壁赋》。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诗歌一开始,诗人借助想象的力量,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由此引出名流千古、窈窕红颜,甚至有些惊天动地的王昭君。但杜甫并没有按传统意义将王昭君刻画成一个促成蒙汉一家亲的英雄形象,而是更关注她的不幸与悲剧。“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着力于“黄昏”,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了,消化不了,自然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画图”句更是直接指明汉元帝的昏庸,不识真昭君是造成昭君葬身塞外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怨恨”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至此读者不难看到志不得施、壮志无为、明珠暗投、穷困潦倒、饱尝飘零之苦的杜甫与昭君是何其的相似,与其说杜甫是在写昭君的怨恨,毋宁说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三.追忆往事

诗人词人对古人古事的追述,目的大多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古讽今、以史为鉴,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居安思危、忠肝义胆的社稷情怀,希望为权为国者能励精图治、爱惜民力、尊重人才、远离奸佞、勿蹈覆辙。

《马嵬(其二)》,李商隐选取的历史事件是唐代的重要事件――马嵬之变,初看这首诗似乎只写了马嵬兵变时唐玄宗的落魄,反复读过之后,我们则会为李商隐穿越时空的想象力所折服,他运用对比手法,时而写当年李、杨二人如胶似漆、相敬如宾、海誓山盟的恩爱场景,时而写马嵬兵变时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伦的诀别;时而写昔日宫中笙歌达旦、今年欢笑复明年、繁文缛节的淫乐生活,时而又写落难马嵬时唐玄宗的惶凄凉,悲惨可怜;时而写往日二人誓盟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时而又写玄宗乐往哀来摧肝肺的悲痛失落;时而写天子一朝得势、鸡犬升天;时而又写天子一旦失势,惶惶如丧家之犬,难比共叙天伦、夫妻相守的普通人家。在典型生动的事件中,读者不仅感动于李商隐将批判的锋芒全部指向唐玄宗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更感动与身逢黑暗动荡、党争纷扰晚唐的一介书生为唤醒国君、匡扶国运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上阕重在咏怀古迹,下阕则将表达重点转移到古人古事,按照时间顺序,先讲了南朝元嘉年间,文帝刘义隆大意轻敌,草率北伐,落得个仓皇而逃的典故,紧接着又将回忆的视角转到由于南宋朝廷长期奉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致使人民斗志松懈,在异族皇帝庙前,鸦飞鼓响,祭神活动正进行得热闹,看不到一点抗战气氛的旧闻。从容慷慨的叙事之间,一个有天地情怀的悲情英雄跃然纸上,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墨为南宋统治者呈上了不可草率北伐,要做充分准备、细致工作、积极对敌的忠心表。

上一篇野望古诗

下一篇母亲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