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传说范例6篇

影子传说范文1

我就是那个孩子。

父亲给了我一条船,一把剪刀,送我踏上征程。

海鸥,盘旋的海鸥已不是我的朋友。

突然有一天,影子来了。他告诉我他会帮我得到一切,条件是在必要时,我把它放出来就行。

我答应了他。

在蓬莱,他帮我得到了快乐。我发现有点像我,不过比我的力量大。

在聚宝盆地,影子帮我攫取了巨大的财富。我发现他跟我很像。他的力量更强了。

在爱琴海,他帮我赢得了爱情。我发现我的光彩越来越暗淡,他的却越来越鲜亮。我现在似乎已经不需要什么剪刀了,便把它扔进了船舱。

在终南山,他不费吹灰之力为我缚住了声望。现在,我,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切。突然,我发现我已经不太像人了,而他站在我面前狡黠地笑着。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你每一次利用我,都会使我更强大。我逐渐变成了你,而你就逐渐变成了我的影子。天亮以后,你就是我的影子了。哈哈哈……”他的笑声,肆无忌惮的撕咬着我的心,而我却已无能为力。

剪刀,我突然想起了剪刀。他用力拽着我,阻止我的行动。我用尽力气,终于爬到了船舱。

可剪刀已经生锈。我不禁悲从中来,绝望了。

在灯下,快乐、财富、爱情、声望,我把他们全都掏出来,将剪刀擦亮。

天就快亮啦。

我挥舞剪刀将影子剪碎。他怒吼着。很痛,我知道,因为我也在流血。

影子碎了。

当第一缕阳光照到我脸庞时,我突然感到一种异样——自由。

海鸥飞翔,我的海鸥又回来了。

我明白了,原来,过分的欲望就是挥之不去的影子,而理智就是那把剪刀。

影子传说范文2

说是意外,是因为《孔子》这个电影就类似于丹、易中天的讲座,都是想把传统文化的知识以一种轻松的形式传递给大家。但于丹和易中天收到的是普通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学术界的阵阵鄙视。具有同样性质的《孔子》却得到了相反的待遇。说是情理之中,则是因为我也算是半个专业人士,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在几个地方流下了眼泪,我可以说,我确实是被这部影片感动了。

一处是孔子厄于陈蔡,影片设计了一个师徒众人分一碗马肉汤的情节,这一情节属于电影的常用桥段,感人度并不高。但当我看到师徒众人在寒风中高歌起舞时,我突然想到了那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又想到了孔子对颜回的那句评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联想及此,我才恍然,原来这马肉汤和师徒狂舞的情节正是从这句话中来的。

第二处是子路结缨而死,影片在背景旁白那里出了个小纰漏,不太符合《史记》的记载。电影里说的是,子路是为了保护卫出公出奔才死的,其实在子路赶到之前卫出公早就已经流亡到鲁国了,子路是去讨说法的。但我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小纰漏,因为电影中的这一幕勾起了我对子路之死的怆痛之情。孔子曾经说过:“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君子死义,这一句评语足以告慰子路的亡魂,使我们看到儒家士人的刚烈一面。

影子传说范文3

以传播学的视阈对中国社会的文化空间进行文化考察,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是被电子传播文明所建构和影响的“传媒社会”。在传播学的向度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印刷传播可细分为古典印刷传播和现代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可细分为广播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等四个传播形态各异的发展阶段。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和古典印刷传播催生和孕育了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多元共生的文化景观以及风格迥异的审美趣味。由于文字传播的贵族性以及古典印刷传播的稀缺性,这两种传播只是在统治阶级、士大夫以及少数读书人等所谓的“文化贵族”之间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还没有对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民间社会形成大面积的文化浸透,其所形成的文化成果主要以文学作为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以文化积累的方式长期地对民间社会进行缓慢的文化滋养。到了近代社会,由于现代印刷传媒的发展以及文化启蒙的历史紧迫性,文化传播开始以文学的方式由文化贵族阶层大规模地向广大的民间社会扩张。整个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文学走向民间已经成为一起波澜壮阔的文化运动,特别是在意识形态的强力驱动下,以印刷传媒作为载体的文学,经过大众化和民间化的文化改造,日益广泛地深入到民间,尤其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几年,文学经历了历史上鲜有的“黄金时代”,文学阅读几乎成为全社会一致参与的文化活动,文学成为让人顶礼膜拜的显学。

不过,这一切“来得像风去得也像风”。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的光荣与梦想已经风光不在,转眼间由“文化显贵”沦落成“文化难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子传媒在20世纪90年代的神奇崛起,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已经彻底改变了民间社会的文化格局。作为一个文化空间,由印刷传媒所影响的传统民间已经置换成由电视等电子传媒所覆盖和呈现的传媒社会。电视以其直观、生动、逼真和现场的影像冲击力,占据了民间大众绝大部分的文化休闲时间。印刷传媒的文字符号在电子传媒强大的影像话语面前已经无可奈何地退到历史的暗角。

正如汤林森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电子传媒的影像符号与传统的文字符号相比,其覆盖范围不仅远远超过文字符号所共构的“想象共同体的边界”,而且也使全球化成为现实,“必须承认,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世界性‘同质文化’的诞生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这是任何文字著作所不可比拟的。”①丹尼尔·贝尔说:“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群众娱乐(马戏、奇观、戏剧)一直是视觉的。然而,当代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必须强调视觉成分。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见)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质,它包括渴望行动(与关照相反)、追求刺激、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视觉成分的了。”②因此,在现代电子传媒制作的影像符号的不断刺激与强化下,民间大众在日复一日的感官刺激与感官享受中,认同了电子传媒的话语权力,也认同了影像符号的“言说”。其结果是,大众对机械化的影像符号的归附必然导致对文学想象性的文字符号的反叛,文学失去了它赖以安身立命的接受主体与对文学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读者。

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传媒以其影像话语占居文化霸权的传媒社会,文学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英雄”不得不黯然谢幕。文学要想重新赢取已经叛离的受众,收复一部分原本属于文学的领地,不能不倚重影视。于是,文学开始大面积地“触电”,企图以文学“影像文本”的形式带动和支撑文学“文字文本”的生存。同时,文学本身也在叙事上积极进行影视化策略的转向。

感知客观世界的形象性,是影视艺术对现代审美文化的一个突出贡献。影像语言赋予稍纵即逝的生活图景以长久的生命力,用现实的“逼真”复制来对抗时光之蚀。因此,对以语言为媒介的作家来说,从影视艺术中获得的启示能帮助他以一种更形象、更生动而又别具一格的方式来描述客观世界或开掘思想主题。影视艺术所擅长的蒙太奇,作为一种含义丰富的叙事手段和思维观念,更是向文学敞开了在新的形式维度中建构自身的可能。③

影子传说范文4

论文关键词:历史 言语 文化

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发展、文学创作等方面。

1.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人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随着汉语文的流传,越南人创造了_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俗称“字喃”或“喃字”。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

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1.2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在越南销售一直火爆,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越南同样备受推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沈从文的《边城》以及近年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不少作品,如废都》、《玫瑰门》等小说及《手机》和《无极》等影视作品也颇受越南大众的欢迎。

越南文学《金云翅传》可谓是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影响的一个典型。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著名诗人阮攸(nguy荟ndu)n南京游学。将我国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文学名著——长篇叙事诗“喃传”ⅸ金云翘传)(truy~n k逾1),并搬上了越南舞台。该作品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可与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红楼梦》相当。

2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无论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越南语把茶称为“trd或“che”(汉越语词,酷似广东话),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对越南饮食文化方面的影响。试以筷子和食品名称为例。

筷子。筷子在中国古称箸或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在7世纪的时候,筷子传入了日本、朝鲜,并在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当然也传人了越南,越南古时在文字上也称筷子为“箸”,现代越南语称为“difa”。中国不仅仅向越南传出了筷子,同时还输出了“筷子文化”,越南人拿筷子的手指、用法与中国人基本相同,使用筷子的禁忌也与中国人大致一样。在动用筷子前一般会说“请用(xin m6i),这与中国的各位请”一样。

食品名称。越南有很多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小吃或小食品。像水饺(sjicao)、豆豉(矗u sf)、酱油(sidgiu)、烧麦(xium、ai)馄饨面为(mi v矗n than)、油条(quifyi等,这些词语的发音与广东话几乎一模一样。“油条“相传是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因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英雄岳飞,民间的老百姓为了解心头之恨,就用面捏成秦桧其妻子的模样放进油锅里炸,然后把他们俩吃进肚子。后来“油条”逐渐成为一种小吃,而“油条”在广东话里是叫做“油炸鬼”,越语直接取最后一个字叫“quay”(越语发音为“鬼”)。仅此一例,就足以证明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影响之深。

3中国风俗习惯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习俗与中国习俗非常相近。越南有与中国几乎一致的十二生肖。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个生肖与中国不同南没有“兔”,只有“猫”。那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变成“猫”了呢?真正原因已无从考证,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传入越南时,“卯兔”的“卯” 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兔”也就成了“猫”了。因此,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令人惊讶的是,在与越南人交往时,只要你说出自己的属相,对方马上就可以根据干支循环的计算方式推算出你的实际年龄,而且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民间传统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也基本和中国一样。

(1)春节与中国一样,农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其主要的习俗也是送灶王、备年货、祭祖先、放烟花、贴春联、守岁……中国游客如果在越南过春节,一定会有在故乡过年的错觉。过节期间,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2)清明节。清明,越南语为“thanhminh”明显是一个来源于汉语的词汇(其发音很接近汉语的“清明”)。过节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同中国一样,主要是祭祖、扫墓。

影子传说范文5

[关键词]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文化隐喻;魔衣橱;基督文化

隐喻在西方的语言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最早对隐喻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意义上的隐喻理论则把它看做是语言范围内的修饰手法,但随着语言学的逐步加深,许多读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当前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形式出现,隐喻较多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电影艺术的创作中,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属性。例如,英国文学家刘易斯在他的系列丛书《纳尼亚传奇》中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作品出版后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书中洋溢着流光溢彩的想象色彩,并包含了西方文化的隐喻特性。2005年,《纳尼亚传奇》也被改编为电影,成为一部集奇幻、冒险和家庭为一体的电影故事。

一、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

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是由迪斯尼公司创作的系列奇幻影片,其中第一部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于2005年底上映,故事背景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伦敦正遭受了敌军的空袭,佩文西家的4个小孩都被送到一位老教授家躲避危险,老教授的乡村大宅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露西偶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魔柜,只要通过这个魔柜就能到达一个新的国度,即魔法王国纳尼亚。于是彼得、苏珊等四兄妹一起来到了纳尼亚。这时的魔法王国被一个千年女巫幻化为一年四季都是冰冻寒天的世界,当女巫发现有四个人类踏入纳尼亚后。曾有预言说将会有四个孩子女巫对纳尼亚的主宰权利,女巫决定要把他们全都消灭。而四个孩子在雄狮阿斯兰的指引下,最终战胜了女巫并成为纳尼亚之王,纳尼亚也恢复了往日的祥和,冰雪已经完全消融了。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中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元素,而且这些典型的文化意象分别担负起不同的隐喻作用,让观众回味无穷。

二、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文化意象

(一)魔衣橱

在西方人的家庭中,衣橱是一件重要的摆设,衣橱内的空间较为宽广,且衣架上悬挂的衣服往往能增强衣橱的隐蔽性,尤其是对于小孩来说,显得尤为神秘。在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 I》中就描述了四个小孩为了躲避战乱,被送往乡下教授的老宅中,他们在房间里发现了一个具有魔力的衣橱,因为只要通过这个衣橱就能抵达纳尼亚王国,这个王国十分奇特,生活在这里的生物都会说话。露西首先发现了衣橱的秘密,但其他的兄妹都不相信她所说的话,后来在教授的指引下,苏珊和彼得才开始逐渐消除自己的理性,选择相信露西。电影《纳尼亚传奇》把衣橱这个平常的家居用品作为从现实直达神秘王国的通道,无疑是最符合西方传统文化的,衣橱在影片中蕴涵了丰富的意义,反映了西方的文化特性和群众的文化心理。

(二)狮子

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纳尼亚王国里会说话的动植物都可以划分为两种派别,即正义和邪恶。但正义的一方遭受邪恶势力女巫的统治,他们都在等待着狮子的到来,把女巫驱除王国,恢复王国往日的生机。影片中第一次提及狮子的时候是从海狸夫妇的口中得知的,他们都把狮子称为纳尼亚的统领,他们都知道狮子在很久以前就离开了,但现在已经回来了且正在集合军队,准备对抗女巫的势力。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狮子代表了力量和战斗,甚至在英国人眼中,他们都把狮子当做自己国家的象征,在英国历史上的查理一世就被称为“狮心查理王”。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阿斯兰的形象与狮子代表的力量不谋而合,在小说文本中,他是森林中的王者,虽然人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他,但只要纳尼亚出现危机的时候,它总会在关键时刻回来,而当一切都恢复平静后,它又会消失。因此,把狮子设置为纳尼亚的统治者和守护者,代表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又蕴涵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宣扬了西方的宗教文化。

(三)女巫

在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白女巫是代表邪恶的势力,她极其残忍凶狠,且对权利具有强烈的欲望,只要有人反对她,她就会马上把其变成石头。最让人愤怒的是,白女巫对纳尼亚施行了魔咒,把这片绿色的天堂变成了冰冷的雪国,常年都是冰冷刺骨,而且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已经有一百年没有举行过圣诞的狂欢了。白女巫把施了魔咒的土耳其糖用来对付爱德蒙,并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强自己的邪恶力量。事实上,女巫是精灵和巨人的合成体,可她却把自己当做人类,在纳尼亚王国中自封为女王。在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第一次提及女巫是爱蒙德跟随露西一同通过衣橱进入纳尼亚之后,白女巫第一次遇见了爱蒙德就告诉他,她自己就是掌管纳尼亚的女王,并用谎言欺骗他如果他愿意归顺她,就可以顺利成为纳尼亚备受尊敬的王子,但在此之前提出的惟一条件就是要求他把其他的孩子也一同带到女巫的面前。事实上,女巫的真实目的就是把这些孩子全部杀掉,因为她曾经听说过一个预言,当四个人类来到纳尼亚的时候,他们会联合狮子的力量把她下去,并重新掌管纳尼亚。

(四)土耳其糖

土耳其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象,在电影《纳尼亚传奇》中,当爱蒙德第一次来到纳尼亚王国的时候,女巫把它作为一种“礼物”送给他,实际上它又是被女巫施了魔法的迷魂汤,女巫试图在爱蒙德吃糖的时候询问出他来到王国的目的。一开始爱德蒙有意识地让自己管住自己的嘴巴,但没过一会就儿把全部都忘干净了,一心只顾着吃糖。但这种被施了魔法的糖只要他吃了,就越想吃,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想为什么女巫会问他这些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他把事实全部都告诉女巫了,他成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叛徒,出卖了他们的情谊,甚至因为他的贪吃,直接造成了阿斯兰的死亡,但他自己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因此,土耳其糖在影片中也担负起独立的文化隐喻作用,代表了夏娃和亚当不能触碰的禁果。

三、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西方文化的隐喻

(一)魔衣橱代表西方人所信仰的“灵的世界”

从西方的文化视角来看,魔衣橱作为通往纳尼亚王国的通道,它在一定程度上蕴涵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所说的“灵的世界”。在《圣经》中就提到过,“灵的世界”是超脱人类的理性思维的,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在这个灵的世界中,存在关于灵魂的说法,有些物质是无法通过我们肉眼看到的。因此,在电影《纳尼亚传奇》中,孩子们经过魔衣橱就能通往纳尼亚,它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隐喻了“信”的内涵,即一颗信任的心。魔衣橱在影片中正是对“相信”的实体诠释,这种信任或许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来思考,但苏珊等人到达纳尼亚王国后,他们也就不再怀疑了。在《圣经》中提出过,人如果没有信任就得不到神的青睐,因为人来到神面前就必然要相信神。因此,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魔衣橱意象隐喻了西方基督文化所说的“灵的世界”,这一文化意象为影片的故事叙述增添了神秘的气息,并吸引观众深入解读其中的奥妙。

(二)狮子代表西方基督文化中的耶稣

随着文化语言的逐步发展,隐喻已经不再局限为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也时常运用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在美国电影《纳尼亚传奇》中,文化意象的隐喻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影片中的狮子形象就代表了西方基督文化中的耶稣。《圣经》中描写了1 500年之久的历史,在这本书中就讲述到“救世主”耶稣的诞生,在影片中也植入了这一文化意象,人们可以从阿斯兰在动物口中听说的预言中得知,狮子隐喻了耶稣,因为狮子并不经常出现在纳尼亚王国,只有当王国面临危险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纳尼亚王国则被代表黑暗势力的白女巫统治,这一故事的构建隐喻了西方基督文化,从表面来看,撒旦是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是由基督统治的。电影《纳尼亚传奇》中描写了由于爱蒙德的背叛而被隔绝,这一文化意象隐喻了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也遭遇了与外界隔绝的惩罚。狮子的死亡则隐喻了耶稣为了解救人类的罪恶被钉在十字架上,从此也就洗涤了人类的所有罪恶行径,他独自承担了人类的惩罚,并战胜了魔鬼撒旦。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描写了狮子的复活,并齐心协力战胜了女巫,这一场景隐喻了耶稣在死亡三天后又复活了,并与撒旦进行了决战,他用生命为人类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影片中不难发现,狮子形象的构建与西方文化中的耶稣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并认为上帝是万能的,而狮子在影片中的其他动物眼中,也是拯救它们的“救世主”。

(三)女巫代表西方基督文化中的魔鬼撒旦

电影《纳尼亚传奇》中的“白女巫”是黑暗势力的代表,她对纳尼亚王国施了魔咒,让这个王国变成了冰冷的严冬,这个形象在西方文化中隐喻了基督信仰中的魔鬼撒旦,女巫对爱德蒙的谎言隐喻了撒旦欺骗全人类。在《圣经》中提到过,魔鬼本身就爱说谎,当夏娃和亚当偷吃了禁果之后,撒旦就利用一条蛇编造了一个谎言,最后亚当和夏娃因为没有遵从上帝的指令,人类也因此陷入了罪恶的包围中,整个人类世界都充斥着浓郁的罪恶气息,而撒旦则躲在背后肆意破坏。书中提到的罪恶世界与影片中被女巫施了魔法的纳尼亚王国是一样的,在这个王国里,没有一丝的春色,到处都是一片冰冷的寒冬。恶魔撒旦的形象是双面的,有时候他会假装成一个天使,这与女巫对待爱德蒙的两面性是相同的,虽然撒旦罪恶昭昭,但最后还是死亡了,影片中的四个孩子和狮子联合在一起,终于打败了女巫的邪恶统治,她和撒旦拥有相同的下场。这些相同要素的隐喻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女巫和撒旦的形象对应起来,满足了观众对魔鬼形象的塑造,尽显西方的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 言捷智.论《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中的意象[J].科技信息,2007(31).

[2] 曹敏.电影《纳尼亚传奇I》的英语文化背景[J].科技信息,2009(27).

[3] 吴东升.《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的隐喻性——圣经文学的跨域映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0).

影子传说范文6

不管《大圣归来》本身如何,这部凭借“全民公关”获得成功大反转的影片所承载的东西,已经远超越技术制作、剧情内容等范畴。

热点过后,让我们从传播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迅速反转局势的那些传播内容到底有什么特点,这些内容走的是什么样的传播路径,又是什么内在因素推动这些话题被“全民”传播?或对电影市场的营销传播有所启发:

一、传播内容四要素:有情怀、有格调、有态度、有诚意

一个被广泛传播的内容,往往具有这些特征:与有关,或与八卦有关,或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传播内容满足这些特征之一,那么内容在社交媒体上被多级传播的可能性就会大。

对网络和社交媒体上跟该影片有关的传播文章进行简单分析后发现,这些被广泛传播的文章向大众传达了四种情感:有情怀、有格调、有态度、有诚意。以这四种情感或任意组合作为故事基调的文章,大多都有较大的传播量。

有情怀、有态度:在影片上映前后,网络上突然流传出有关创作团队的幕后故事。这些内容主要讲述,整个团队制作大圣归来8年,期间遭遇动画师集体离职,还经历投资方因要改动剧本遭拒而撤资,主创人员最后自掏腰包,紧巴巴的坚持制作完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版本。

不管这些内容是否是片方的公关行为,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足以让人揪心和动情,同时也向大众传递出满满的理想和坚定态度。所以,这些传播内容告诉大家,这是一帮有情怀的人做的电影,这是一部有态度的影片。当情怀和态度成为内容传播的基调时,往往会引起大众的共鸣。

有格调、有诚意:除了讲情怀的文章,也有不少专门从制作水准和技术角度分析这部影片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大圣这部电影突破了多年来国产动画不温不火的魔咒,技术制作水平与好莱坞接轨,魔幻风十分炫酷。也有文章诚恳的指出,该片在技术上仍需打磨,但是每个小角色和细节都已经力求精致和认真。影片方有意无意透露出的精美原画也赢得大家的赞赏。

大众从这些内容中可以得出这样的信号:影片团队历时8年,闷头打造出有格调的动画,诚意满满。这些内容无疑让已经陷于情怀认同中的大众,对这部影片的认识更加立体,情感上更进一步贴近。基于共鸣的自发传播,当然也是必然的。

二、影片内容定位:

失落的英雄重新崛起

当然,即便在各平台上传播的文章满足情怀、态度、格调和诚意这些要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影片本身的内容定位和故事叙事方式。换句话说,就算广告吹上天,产品不对消费者口味,那么用户也是不会买单的。大圣这部电影单从内容定位来说,与以往类似主题的国产电影有很大区别。

回想87版的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大圣永远都是无所不能,永远没有哀愁和烦恼,永远是常胜将军,永远高高在上。而这也是我们惯用的讲述英雄的方式。在电影国际化的时代,这种故事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大众对此也早有了强烈的免疫力。

但是,这次的大圣是一个能够触摸和被人感受到的角色。他有血有肉,性格逼真和细腻,他有喜怒哀乐,有悲伤离愁,有消极不振,有内心挣扎,有仁慈也有小心思,有混沌中的觉醒,有突破和自我超越,少了自大,多了关怀……大圣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从大圣身上找到自己的某个影子。

因此,这部影片此次的内容定位就是:失落的英雄重新崛起。重点描述的是英雄重新归来过程中的痛苦,他的消沉足以让人揪心,我们恨不得很快把这个英雄唤醒,但影片却不紧不慢,等大众的期待和情绪达到最高点时,剧情突然反转。英雄最终归来!惩治邪恶!皆大欢喜。

在这种内容定位下的电影叙事手法有很强的好莱坞元素和色彩。一位美国朋友曾聊天谈为何好莱坞电影好看,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讲故事能力”,他们对编剧有“专业和标准化的训练”,甚至好莱坞大片的电影情节发展都有一套程式化的步骤。比如,一部电影每个阶段内容的比例安排,情绪分阶段分配,都有章法可循。所以,尽管我们发现好莱坞大片有着相同的路数,但这些路数跟观众的期待和情绪是吻合的,也因此能调动观众全身的情感细胞。从这个角度讲,大圣归来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跟好莱坞动画片惯用的叙事方式是接近的。

所以,失落英雄重新崛起的内容定位和相应的故事叙事手法相比于国内同类题材影视,会引起大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共鸣和认同就会引起链条式的自发传播。因为当人们强烈认同某个事物时,他们内心会希望将这种共鸣传染给更多人。这可能是很多人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自发加入“自来水军”队伍的原因,这种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众内心的认同和共鸣而驱使的一种行为。

三、主要传播路径:

微博和微信,但方式迥异

大圣归来的舆论传播活动之所以成功,除了上面所说的传播内容蕴含的四个因素以及迥异的内容定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传播途径,当然,主要的传播平台就是微博和微信。

但是,在这两个平台上对大圣归来话题进行传播的方式却有较大的差别。

这是一张微博上的话题传播图,从这张简单的路径图中至少可以看出该话题在微博上的传播方式和路径。

首先,大圣归来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那些大V舆论领袖,这些大V中有很多都是明星大腕,他们在观影后与影片有关的正面评价,这使得大量的普通草根迅速被号召起来加入传播队伍,因此,在舆论领袖的传播影响下,大量草根成为该片的公关部队。

其次,在普通草根观影后,他们在微博上生产了大量口碑评价,不过这些草根的评论只能影响小部分人,传播范围有限。所以,在微博上会形成许多分散的自来水军部队,他们的影响力相对也较为均衡。

然而,对“大圣归来”的微博官方账号在影片上映前后的微博内容进行连续观察后,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7月10日影片上映之前,该账号的内容多为原创,内容主要是该影片前期的预告,且转发量、评论量相对来说不大。然而,从7月10日影片上映后,该账号在随后的几天内,几乎全部是大量转发来自其他账号关于大圣归来的评价,并且这期间,其转发的每条内容被再次转发和评论的量平均有万次以上。这些被官V转发的账号包括名人大V,但很多都是普通用户。也就是说,只要你发了跟大圣有关的微博并@了大圣官方账号,那么你的微博就很有可能被官方账号转发,并且迅速引来更大量转发和被关注。

这说明,影片方在此次微博营销传播上是花了一些心思的,并且做的十分巧妙。官V对草根用户微博内容的转发,其实是一种肯定性的鼓励行为,让草根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的内容有价值,传播的积极性更高涨,同时也引发更多普通用户参与讨论,鼓励更多用户内容和传播内容。比如,如果你看到官V转发了一个普通账号的评论,并且迅速引来围观和更多转发,那么你也很有可能想写一条评论并@官V。官V在此期间,既满足了草根用户的心理需求,又借“他人之口”为自己提升口碑、形象和情感优势,这要比“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方式有效的多。

从这个角度上看,其实影片官V通过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在分散的草根自来水军团之间搭建了传播桥梁,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多级交叉传播和舆论声势。

整体上看,微博上的传播主要是以某个节点(某个名人、某个草根或官V)为中心,向四周逐渐扩充和交叉的方式进行。而微信则不同,同样画出一张简易图来说明。微信上的话题传播过程主要有3个关键点:

(1)小圈子内多个用户独立发表口碑评论,小圈子内互相点赞和认同,初步形成了小圈子内的自来水军团。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观影后的评价,那么你可能会点赞,如果你看到10个朋友都在朋友圈正向评价了这部电影,那么你会提前认同预设这部影片值得观看,你看完电影后的感受达到了预设,那么你会发朋友圈,你的内容也会受到圈子内其他人的评价。于是,对影片感受一致的自来水军慢慢形成,影响他人加入队伍。

每个圈子内的自来水军除了直接发表口碑评价,还会从外界转发与影片有关的传播内容(这些内容往往由媒体或自媒体公众账号生产),通过这些内容进一步影响小圈子内其他成员,拉动小圈子内的口碑活跃度。

(2)不同圈子之间相对独立,但不同圈子之间却会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主要通过圈子内成员从外界转发的传播内容进行连接,使得不同圈子之间能够达到舆论传播的一致和协调,最终引发整个微信圈子对该影片话题的大量传播。比如,你自己写了几句感想和评论,那么你的内容在小圈子内会小范围获得点赞或认同,影响力不大,并且别人也很难转发。如果你从别处转发的文章,那么你圈子内其他人转发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并且这些转发的内容会影响到另一个圈子的某个人,另一个圈子的某个人会在他的圈子转发和扩散,以此类推。

(3)起关键连接作用的是“从外界媒体或公众账号转发的传播内容”,这些内容连接了不同圈子,并且让所有圈子的话题在同一时间段迅速同步和一致。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内容会发挥这样的作用?这就是文章开头分析的第一点:传播内容的四要素,这些内容多数是媒体或相关账号撰写的有关这部影片的评论和分析文章,但内容蕴含了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赢得情感优势。所以,当这些内容流向不同圈子时,会一触即发。

所以,在小圈子内自产自销的内容在圈子内会产生小范围影响力,但这会酝酿对某个话题的情绪,一旦有“好内容”流进小圈子,不同圈子之间的交叉传播就会出现。

这样的传播规律其实除了出现在大圣归来此次事件传播中,多数的话题传播也有这样一个过程。

四、“全民公关”传播的内在心理:渴望某种骄傲

观察那些被广泛传播的事件,就会发现一个规律,总有一个能引爆大量群体进行传播的背后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可以是一种情绪(比如愤怒)、一种情感(比如同情/悲伤)、一种心态(娱乐/看客)、一种寄托(比如期望)等等。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微信朋友圈某段时间被大量转发的有关惩治拐卖儿童人贩子的信息,其推动大家传播的内在动力就是愤怒和期望。再比如瞬间在微信上成为热点的优衣库事件,传播背后的内动力就是娱乐和看客心态。对于大圣归来此次的现象级传播,背后仍然有这样一张无形的手在推动,那就是“一种寄托”或者“期待”――我们渴望某种骄傲。

该片导演曾在采访中说,

“片子这么火出乎他意料,可能是因为国人太压抑。”

“压抑”这个词或许并不准确,用“积压的渴望”来表达可能更形象。这种渴望有两层内涵,其一是对创新的渴望,其二是对文化象征回归的渴望。

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已经以指数级别快速增长,许多前沿技术均首先出自国外,在技术领域,我们似乎一直是追随者和模仿者。如果翻阅以往几年媒体的报道就会发现,我们对于国内跟随国外前沿技术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还有很多评论会批评中国的模仿。这种批评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无奈,另一种则是无奈背后的某种恨铁不成钢的期待。但批评是表象,对自我创造和创新的期待,或许才是隐匿已久的心理。

而大圣归来的制作水准的确在国产动画上是一种超越,即便有些评论称,该片技术上并不完美,跟好莱坞大片有一定差距。但重点是,它已经在现有基础上做的更好了,通过一种新方式让“大圣”归来,重拾了让人认为值得骄傲的东西。

如果从文化象征的角度来讲,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能使人凝聚的文化象征。人们对某种文化象征的认可和达成的共识,往往会激发他们对这种象征的热情和一致。如果把某种文化象征比作是明星,那么对这种象征认可的大众就是粉丝,因此,尽管这些粉丝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但是,他们对于明星的认同,足以引发他们的狂热和无条件支持/追随行为,以及提及明星时的自豪感。比如:粉丝自愿且自发的去宣传这个明星,去说服他人认可甚至喜欢这个明星,去传播跟这个明星有关的信息等等。所以,这些自发且一致的行为都有一条线在牵引,那就是对这些象征(明星)的认同而引起的热情和自豪感,热情和自豪感又会进一步带来“粉丝”的凝聚力,而凝聚力反过来又会促进“粉丝”的一致(比如说共同的传播行为)。

过去,这种象征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是四大发明,是神话中的英雄……这些曾经都是能引起人们热情和自豪感的“明星”。然而今天,时代的脚步又迫使我们渴求或不得不寻求新的优越感,寻求让我们感到自豪和凝聚的象征。因此,当大圣这样一个世代人都会传唱的英雄和骄傲以一种易于传统的全新方式呈现时,人们内心积聚已久的渴望似乎顿时爆发,积压的情感得到释放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