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例6篇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1

(一)工作是实现纪律的有效途径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给予参观者的印象多是“小大人”“沉思的法官”,意指儿童在工作的时候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沉浸于各自对工作的积极兴趣中,没有吵闹,没有争抢,整个教室和谐安静。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纪律并非外界强加的,或是迫于教师权威而被动呈现的表面服从,而是孩子们内在的对于秩序的主动的、积极的追求与渴望,是由内而外的真正纪律的体现。

(二)工作中的重复是根据需要进行的

“对孩子而言,发展生命的练习是由重复构成的,而不仅仅是对概念的掌握,当孩子到达重复练习的阶段时他正走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重复对年幼的儿童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蒙台梭利曾举到过一个关于“装沙”的例子,小女孩不顾保姆要求回家的劝告,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把沙子装进木桶,倒出来,然后又装进去,始终乐在其中,兴趣盎然。在此过程中,儿童在遵循“动即快乐”原则的基础上,获得了认知、思维、动作技能方面的发展。类似的重复并非是机械的原地踏步走,而是呈螺旋式上升,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成人应给予儿童重复的机会。

(三)儿童的工作有其特定的节奏

“孩子在第一次从事什么东西的时候总是非常缓慢,在这方面,他们的生活是与我们完全不同。小孩子为了完成什么东西都可以很慢、很有耐心,各式各样的复杂操作对他们来说都是惬意的,比如穿衣服和脱衣服,打扫房间,给自己洗澡,布置餐桌,吃东西等等。”体现出真正的耐心和细致。儿童工作的“慢节奏”要求我们学会等待,适应幼儿的节奏和步伐,放慢脚步,“牵着蜗牛去散步”。

(四)儿童的工作不同于成人的工作

对于儿童而言,工作就是生命,工作就是发展。他们的工作是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本能的引导的,他们始终不停地工作,直至完成自身内在的工作周期。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成人的工作遵循“效益至上”的法则,更多寻求外在的帮助、合作,区别于“儿童工作即生命的展开”的意义。儿童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要尤其注重幼儿自身工作的主体性,注重发挥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他们操作的机会,为他们的探索和发现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

二、不忘“自然人”的本性

自然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自然进行科学教育既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机内容,又是其有效手段。蒙台梭利通过自己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在借鉴了英、法等国自然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自然教育主张。蒙台梭利举到心理医生伊塔通过教育让阿维龙野孩成功适应社会文明生活的例子。伊塔逐渐引导阿维龙野孩从自然界走向社会生活并对其进行智力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伊塔并未采取任何强制手段,而是让社会生活像大自然一般以自身魅力逐渐吸引孩子,最终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功。“我们必须培养属于生物因而也属于自然界的人去适应社会生活,因为虽然社会生活是人的特殊工作,但它也必须符合人的自然活动的表现。而我们在培养人适应这种社会生活的时候,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在生命初期是自然生物的这一有利因素。”从自然人成长到社会人需要一个过渡和缓和,为此,“我们必须把自然本身纳入到教育工作之中,这好比不要突然强制性地把小孩从妈妈身边夺走并送进学校一样”。儿童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养成都需要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让儿童从事农业劳动,引导他们培育动植物,并从中思考自然,理解自然。”蒙台梭利还从英国莱特夫人利用园林学和园艺学对儿童实施教育以及法国巴黎对有缺陷的儿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教育、在学校建立“小教育园地”的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了自己自然教育理论,提出了自然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引导我国孩子观察生命现象

通过观察兴趣的逐渐增长,引导孩子萌发出关心生物的热忱以及对母亲及教师爱护的感恩之心。

(二)引导我国孩子们通过自主教育而具有预见力

当孩子们懂得播种的植物的生长要依靠他们细心的浇水,饲养的动物的成长要依靠他们勤勉的喂食,否则,植物就会干枯,动物就会死亡时,他们就会像一个开始感到对生命负有责任的人一样,变得有警惕性、自觉性,从而获得一种自主教育。大自然给与辛勤劳动者的报酬———绚烂的花朵、饱满的果实、小生命的诞生等,也是激发儿童自主教育的因素。

(三)引导孩子们学习具备耐心的美德和有信心的品格

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孩子能够感受到植物从幼芽缓慢生长直至开花结果的整个生命发展的进程,“这使得儿童最终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在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一种智慧,就像农民知道按时耕种那样”。生命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延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滋养,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明白:耐心、细心、责任心、爱心以及对生命成长的自信是优渥的肥料,是生命之花绽放的不可或缺的养料。

(四)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情

“大自然以其神奇造化之功哺育着这种感情,它付给劳动者慷慨的报酬。谁为他的生命发育付出了劳动,谁就会获得丰硕的果实。”孩子天然赋有热爱生命一切表现形式的特点,他们的心灵会在他们精心照料下的植物发展过程中获得一致性和信任感,同时也可以体会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与转变。蒙台梭利提出,最能培养对大自然感情的是栽培植物。其实,栽培植物也是幼儿园最方便可行的科学教育内容。

(五)儿童沿着人类发展的自然道路前进

“自然教育使得个体发育和人类整体发展协调起来,人类从农业自然状态进入工业状态,当人类发现土地增产的秘密时,他就获得了文明化的报酬,注定要成为文明人的儿童也必须经历这条道路。”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具体微观角度象征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繁荣过程,儿童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情景性的心理特点,因此,养护动植物的过程就成为了儿童了解人类社会进化历程的生动教材。科学的世界总是奇妙的,大自然赋予这种奇妙以生动的内涵和无限的可探索性,深入发掘“工作”思想和自然教育理论,有助于指导幼儿教师有效地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实践,对其他领域的活动也具有借鉴意义。

三、“工作”与“自然教育”主张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工作”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儿童活动的主体性,“自然教育”思想的关键在于明确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天然优秀教材,将两者结合,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给予我们在活动实践层面众多启示:

(一)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重要性的启示

1.让儿童铭记自然人的初衷。自然给予了我们生命,同样也赋予我们生命发展的形式。我们应当引导孩子明白,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自然,在接受教育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之初,我们首先是自然人。

2.让儿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热爱自然,谨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大自然回报给顺应自然规律的辛勤劳动者以丰厚的馈赠,使他们丰衣足食,给予违背规律破坏逆行的人一无所获的惩罚,甚至拿走他们的生命。

3.教会孩子学会感恩。主要建立在对于生命的认识的基础上,孩子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对呵护自己生命成长的老师的感恩。

4.养成儿童的自主教育模式。就如同“精心照料植物就能收获美丽的花朵”督促幼儿按时为它们浇水、施肥、修剪枝桠一样,儿童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付出才能有收获,勤劳才能有回报”的自主教育。

5.培养儿童耐心、细心、责任心和信心。在动植物生命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四心”是缺一不可的,当我们对待动植物的生命有了耐心、细心、责任心的时候,我们就能满怀信心地期待他们生命的盛大绽放。6.让儿童顺应人类自然发展道路。从植物生命的过程中感受人类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巨大变革。

(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厘定的启示

1.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理念,制定科学教育活动三维目标。蒙台梭利强调幼儿亲手培育动植物,给它们浇水、施肥、喂食、清理粪便等,在这个实际动手和细心观察动植物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儿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之情。在此过程中,儿童循序渐进地发展了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三维目标体系的生动体现。

2.关注个体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蒙台梭利指明了“重复”的重大意义,儿童不断重复在成人看来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事情,但实际上“重复”意义重大,它表明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其次,重复也并非是机械的,它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发展着的重复。《指南》中科学领域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体现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要求,譬如,3—4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4—5岁“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5—6岁“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同样都是观察、培育植物,但是儿童的观察和理解水平在不断进步,已有水平和经验在不断升华。因此,教师要依据个体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不断拓展加深。

3.关注目标的渐进式演变。这是关乎“慢”与“等待”给与我们的思考。儿童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节奏,他们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眼观察,直至完成某个特定的内在工作周期。爱德华曾指出“你总是害怕你将要失去那个焦点时刻。它实际是一个权衡性的举动。我相信干预,但作为我个人,我倾向于等待。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儿童常常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总是要我去告诉他们。儿童经常发现我从未想到过的解决办法。但有时候等到意味着错失良机。因此你必须快速的做出决定。”目标的递进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应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4.关注以儿童为本,生命为本的目标的制定。“工作”的思想强调了儿童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要性,切实以儿童为主体,为儿童创设探索与发现的空间与机会;自然教育尤其关注培育动植物,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植物的生命从萌芽到成熟到枯萎的连续变化的形态,从而对生命的真谛与意义有进一步的感悟。

(三)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示

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生活性。例如种花、种菜,饲养小白兔、小金鱼等,都是极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这些内容都是儿童生活中随处可见、方便操作的。《指南》要求我们“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指明了“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科学教育内容越是贴近生活,越是能带给儿童直观的丰富经验。

2.趣味性。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直观性、情景性、情绪性所决定的。幼儿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支配着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幼儿好奇好问,对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兴趣盎然,富有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增进注意的持久性。因此,自然中的花鸟虫鱼、光风雨雪、山水草木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天然内容。

3.生命性。儿童总是对生命形态的一切表现形式怀揣着极大的兴趣。譬如,观察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开花结果,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会带给幼儿切身的对于生命的直观感受和认识,对于最终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操作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儿童之家的孩子对于教具的操作,并指出了他们有“自动纠错”的能力。这也是儿童主体性的体现。

5.代表性。蒙台梭利指出培育植物是最好的进行自然教育的方式。植物的生长过程是生命极具代表性的样本,它的生长过程是直观可见的,并且可以很明确地以自身的状态告诉儿童:精心照料会获得大自然的丰富馈赠———绚烂的花朵、饱满的果实;弃之不顾会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枯萎衰竭,毫无收获。选取代表性的科学教育内容也应当考虑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和生命性的特点。

(四)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活动的设计应当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正规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预定性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区角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园内可统一设科学活动室,每个班级在室内室外可因地制宜自由创设科学区角。让幼儿感受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革新,从小培养科学的意识。(五)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的启示

1.观察法。蒙台梭利既强调儿童对于事物的操作、观察,强调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工作,又强调教师对于儿童工作的细心观察。因此,观察法既是儿童认识事物功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又是教师评价幼儿、研究幼儿的重要手段。

2.操作法。成人可以让儿童亲身种植植物、饲养动物,或者完成一些简单的种子发芽的实验,教师在充分做好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的基础山,给与孩子足够的实验操作的时间,并指导他们从中学习一些操作技能。最主要的是儿童能从自己的动手的过程中攫取大量的感官经验,提升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2

您好!

随着岁月的流逝,您的容颜遭到了人类的破坏,原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的美丽场景到如今变成了,唉!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原来一片茂密的森林,已经变成了一座座楼房,原本生活在森林里的小动物,有的已经被人们端上了餐桌,有的被关进了笼子,还有的被卖进了马戏团……

现在人类大量捕杀野生保护动物,东北虎,白鹿,熊猫,金丝猴等.为了建工厂,为了个人利益,江河水受到了污染,工厂排放废气,汽车排放尾气,使臭氧层破了个大洞,植被大量被破坏……。

当然,您也给人类了一些警告,近年来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如:特大级地震,水灾,旱灾,泥石流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们才如梦初醒,逐渐意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现在人类正在弥补当初所犯下的愚蠢行为。瞧!绿色植被越来越多了,河水都能照出人影来,都可以当镜子了,环保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一些野生动物也相继列入了保护动物的名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节日规定使您旧貌换新颜。

亲爱的大自然,您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相信人类也一定能在您的启示下将您变得越来越美丽!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3

胆固醇教育计划影响意义深远

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张立对“胆固醇教育计划”所具有的深远社会意义给予了肯定。张立说: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而高胆固醇正是导致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因,针对胆固醇发起全民科普教育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此次计划的发起方、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表示:我国目前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数目较为庞大,并且还有近9亿人存在着心血管疾病的隐忧,如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心血管患者将增加2000余万人,死亡人数将增加700多万,将会严重威胁国人健康。推出“胆固醇教育计划”,希望能为国人正确认知胆固醇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次“胆固醇教育计划”将推出胆固醇与心血管健康讲座、胆固醇全民自测大行动、胆固醇教育计划媒体专栏、胆固醇与心血管健康教育计划社区行等相关活动和推广项目,并预计派发至少10万册胆固醇教育手册,努力把胆固醇及爱护心血管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

关注胆固醇水平先从饮食入手

我国著名的营养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教授在会上表示,不管是新陈代谢正常的人,还是中老年人,合理搭配与调剂饮食都很重要。除了要注意荤素搭配,食用油的选择对心血管病预防来说也不可忽视,目前市面上的植物甾醇玉米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超过2400项临床实验证明,“植物甾醇”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天然活性物质,它的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可以通过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因此获得了“胆固醇天然克星”的称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开展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得出结论:“植物甾醇能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而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的含量。”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植物甾醇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以降低人体的胆固醇。而植物油是植物甾醇含量较为丰富的食品之一,其中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较高。

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造福300万中国家庭

“胆固醇教育计划”活动一经推出,立即得到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金龙鱼植物甾醇玉米油也成为“胆固醇教育计划”的独家支持产品。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4

关键词:结构 首饰设计 自然形态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10-02

一 自然对人类的启发

“自然是启发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最好教材”。自然是原生态的艺术,自然界中形形的自然形态是人类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组成艺术实现美的基石。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作为设计师或艺术家,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就是对自然的敏锐感。艺术需要元素来实现视觉魅力,而自然经过艺术加工可以成就其更高级的价值,洞察并理解生态自然中的种种规律,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一步。

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是从自然的秩序与法则中得来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个自然之中,但却有动物、植物等数以万计的,且各有千秋的物种共存,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看似混乱却又链条分明,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自然经历了多少个诞生、进化、毁灭、新生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个千姿百态的自然。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每一种生物都在残酷的自然法则中,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择了最适合生存的形态。给人类带来了莫大启发的这些自然物,我们要学习不单纯是其表面的形态,真正值得继承的是其成为这种形态的原因,从自然造物的大智慧中提炼出最根本的结构形态,这样才能创造出最美的事物以及最恰当的产品。

自古自然都与设计息息相关,应用自然元素的设计或者模仿自然的设计存在于多重领域,例如模仿猎豹奔跑流线设计的汽车外观,模仿贝类外形设计的现代建筑,模仿花卉植物生长造型设计的珠宝首饰等,自然为设计提供了表现方式,为人类提供了创造的启发,令我们创造出不计其数的作品来完善我们的生活。自然界并不混沌,反而秩序井然,自然物的生长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如果想从中发现令人惊讶的创意,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最细微的观察,将自然形态缩小放大,分解整合,这样我们才能够从自然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二 自然生长结构与首饰设计

1螺旋结构

螺旋结构在自然界的生命体中算得上是非常广泛的存在的一个基本形态,从昆虫到贝类,从植物到行星,螺旋结构一直在毫不掩饰地向人类展示其独有的视觉艺术和美学价值。螺旋其实是一种形状,它是以一种接连渐扩的曲线重复形式存在的,并且可以无限延伸下去。螺旋结构既包容又连续,它的生长形态永远也不会变化,自然界中最具代表的螺旋结构就是海洋中的鹦鹉螺,它的壳以拥有完美比例的螺线而广为人知,甚至科学家发现鹦鹉螺的螺线走向与“对数螺线”极为相似,可见,在人类的智慧之上,自然很早就在默默地提醒人类。

自然的启示不但体现了在生命和科学的过程中,也为人类设计提供了新鲜的灵感及不绝的素材。其中螺旋结构应用在人类设计上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应该就非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莫属了这是由设计师弗兰克・赖特在20世纪完成的。其主体是一个从下向上螺旋延伸的多层的圆锥体,参观者进入博物馆直接到顶层开始参观,沿着围绕着中心楼梯的螺旋阶梯向下走游览。另外,在现代很常见的螺旋式楼梯,代替了造型单调僵硬,并且从建筑上来讲占地面积较大的直线楼梯,成为很多很多室内配备的首选。

在首饰设计中,不管是二维的螺旋图案还是三维的螺旋结构都是备受珠宝首饰设计师喜爱的造型元素。螺旋形态向上蜿蜒的立体感深受建筑设计的喜爱,同样,首饰作为流动的建筑,佩戴在身上的雕塑,也十分钟爱螺旋形态带来的生命灵动性和艺术表现力。众所周知,人类的DNA分子,这个刻在我们身体最深处的本源,就是双螺旋结构。因此,人类对螺旋结构是天生的亲近,会给我们带来亲切自然的轻松情绪。如图这款Oscar de la Renta金色螺旋状项圈项链,整个项圈项链的风格粗犷,形态上参考了螺线的造型,使其在视觉上十分醒目突出而且极具现代感,简约大气。如图1

2骨骼形态

骨骼,是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动物和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生物非常重要的组织框架,只有内部骨骼和肌肉的相互支撑,才能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运动。骨骼结构实在是巧妙神奇,几块不同形态的骨骼的组合,竟能创造出细小如鸟类,庞大如恐龙各种各样的不同体态不同特征的生物体,并且给予物体超乎想象的巨大的力量。人类很早就发现动物骨骼的奇妙功能,这种几近完美的结构形态被人类的智慧充分的利用,建筑桥梁的曲梁结构、古代寺庙的木质结构等,骨骼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最大最充分的拓展,为现代文明社会创造了众多十分精彩的设计宝藏。

不同于骨骼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充分应用,在珠宝首饰设计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对骨骼形态的模仿和再创造。骨骼拥有无数的形态,每一个部分的骨骼都不同于其他部分,也因它们自身独特的功能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形态特征,这种纯粹自然、毫无掩饰的,甚至是有些许暗黑的骨头,成为现代许多年轻人极度崇拜、狂热追求的个性化代表。人类对骨头似乎是与生俱来地感兴趣,早在还没有衣服的时代,就有出现了由兽骨串连成的饰品,时至今日,人类更是将骨头形态的美学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图2、3。

3植物比例

自然界中植物种类千千万万种,姿态各有千秋。然而植物的生长受自然规律的影响,我们眼中看到的或美得令人惊奇,或形态千奇百怪,或看似杂乱无章,但实际上,植物的生长是有着十分严密的规律和比例的,通过科学的分析,植物生长的比例竟比人类计算的数字还要准确。例如,植物从根部开始生长的分枝数量,就与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达・比萨发现的斐波那契数列有着惊人的巧合,从植物根部开始,最先是1支分叶,往上一层也分出1支,第三层是2支,第四层是3支……以此类推,分枝的生长是规律的1、1、2、3、5、8、13、21……除此之外,很多植物的每一枝上的叶的大小也都有差别,因此在观者眼中呈现出的是令人舒服的美的排列,经过仔细的观察测定,会发现其中每片大小叶子之间的数比与黄金分割比是十分近似的。

像植物这样的有机形态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人类钟爱的首饰设计素材,人类也发现了自然界的植物生长本身的美的价值,盛开的花朵不必经过艺术加工直接拿来佩戴在身上都是无比精彩的饰品,但鲜花无法长久不谢,植物形态的首饰因此应运而生。尤其是在19世纪末,随着新艺术运动的浪潮,花草图案一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时尚流行标志,那段时期,花卉植物无处不在,特别是首饰,戒指、耳饰、项链、手镯、胸针等,无一不是以花草植物为元素来创作,当时也不乏出现了许多经典的首饰设计作品。例如下图穆夏的作品,首饰的装饰灵感显而易见来自自然植物,在设计手法上则突出表现植物的蜿蜒的曲线美和灵活生动的生气,和线条运动感十足的形式美,赋予自然形态一种生命力不断的象征意义。如图4、5。

三 取材子自然的必要性

自然形态的种种特性都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精神上对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人类也是从自然中来,是诞生于自然的生物之一,所以人类本心深处对自然是有着想要亲近的渴望。通过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产品,即可以实现产品的功能价值,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人类对自然的向往,使生存在现代社会,远离自然的人们感受到产品中表达出来的善意,使佩戴者心理产生愉悦、轻松、自在的情感。并且,首饰的创作中模仿自然生物生长或某一活动的瞬间,使首饰摆脱了冰冷的金属外壳,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情调,有利于激发佩戴者对生命的敬畏而开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唤起人类心中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对自然最成功的模仿,并不是外形的完美,而是把握自然“神态”的模仿,从最初的单纯形状的临摹、到通过科学思维分析自然、到主观地对自然进行新创造,人类模仿自然能力的不断进步,正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肯定和尊敬。设计伴随我们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成为我们创造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无需置疑。在设计中人类自知或不自知地对自然模仿,创造了很多有实际应用性和市场效益的产品,但对“自然设计”的系统研究很晚才提出,事实上,更透彻地了解自然与设计的密不可分能够帮助设计有更飞跃的发展。

结论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5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出现推动了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作用,加快了建筑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促进了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总体上还处在自愿发展的开始阶段,各个地域发展不平衡,数量较少,分布散乱。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受经济的制约,呈现出南方明显比北方快的趋势,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各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加快的趋势。

1项目概况

巴里•考克斯在新西兰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教堂的主要材料为绿色植物。这是建造者在周游世界,访遍各地教堂之后,得到的灵感。他决定用树木建造一座“原生态”的教堂,整个教堂设计采用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和一个液压树铲建造了一个有生命、会呼吸的房屋,能容纳100个人。这个教堂建成后将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与周边的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一个树教堂花园,花园将于2015年10月18日对外开放。这里的景点有3英亩的公园和一个迷宫。由军用投物伞建造、液压千斤顶支撑的一个大型遮篷为游客提供了另外的座位区和荫凉地。另外,这里还可以举办盛大的婚礼,开放后这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

2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概况

2.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绿化,也不是指建筑表面的颜色,它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并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功能上,绿色建筑又可被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同时绿色建筑也是节能建筑的一个方法和手段。200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台了我国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对绿色建筑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2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从古至今,人类这个社会一直在经历着各种不同的发展,从工业的革命到农业的危机,从起初的力图要征服大自然,到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人和自然之间要和谐的共同发展。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接下来人类社会想要更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遵循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特点,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发现,建筑行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消耗极大的行业,产生的破坏也最大。其中对环境产生破坏力最大的是在运输建筑材料以及生产这些材料的时候,在建造建筑时,会对基地以及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和土壤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考虑采用节能的材料、先进的技术等途径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各国就渐渐的出现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建造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本文就将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方向———利用天然的绿色植物作为建筑的屋顶和墙体,来代替钢筋混凝土,发挥建筑最大的生态效益。

3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设计分析

3.1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

我们常见的绿色建筑都是在建筑的某一部分将绿色植物与钢筋混凝土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设计。比如对建筑立面墙体的肌理进行设计,加入植物的纹理;或者在建筑的屋顶进行屋顶绿化,这也是近些年绿色建筑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而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是指除建筑框架外,建筑的其他材料均是绿色植物。利用植物的修建工具将植物修剪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并且将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个“纯绿色”的建筑。目前,这种建筑形式在绿色建筑行业还是一个新的形式,同时也为这个行业提供了一些启示。

3.2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以新西兰“原生态”教堂为例

目前,这种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在新西兰有个实例,即新西兰的“原生态教堂”。这种绿色建筑形式的出现带给人们一定的震撼,以前,对植物的利用也仅仅停留在修建成为绿篱、绿墙、各种造型,而这个建筑的设计者创造性的想到了将植物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进行利用,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设计者使用赤杨(AlnusImperialis)或楷木(CutLeafAlder)建造树教堂的屋顶,用Leptospernum或CopperSheen建造墙壁。其他植物种类生长在这个有生命的教堂上,如CameliaBlackTie,AcerGlobosum和ThujaPyramidalis。这个树教堂看起来很像一个真正的教堂,里面还设有板凳,供人们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狂欢。

3.3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分析

在以“纯绿色建筑”为主体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这种做法将建筑材料对大自然的污染降到了最低。这种建筑形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能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温度、降低湿度、提高空气质量、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等。在设计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研究,研究适合这个地域生长的植物。首先是植物自身的抗性要强,其次是不同植物之间组合的生态效益要高。

4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与不足

4.1对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启示

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行业很大的突破。以后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材料的选择问题上,我们又多了一种思路与方法。同时,我们也看到绿色植物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它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设计需求。

4.2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不足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6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千姿百态的叶片和万紫千红的花朵,其外形轮廓和空间排列都有一定的数学规律。

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儿,通过对茉莉花瓣和叶片轮廓曲线的研究,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这就是现代数学中有名的“笛卡儿叶线”。也称之为“茉莉花瓣曲线”。其他一些植物的叶片形状也可以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来描述,例如睡莲的叶子形状,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高次方程。

向日葵花盘上的瘦果排列,松树球果上果鳞分布,都是按照对数螺旋线的弧行排列,这样可以使果实排列得最紧密,容纳的数量最多,从而也就保证了后代的繁殖率最高。

车前草的叶片排列十分巧妙,不仅呈螺旋形排列,而且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37°30',这正好是圆的黄金分割角。其叶片如此排列,既不相互重叠,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阳光,结果就大大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合成出更多的有机物。建筑师们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建造了现代化的螺旋式高楼,每个房间都能达到最佳采光效果。

植物的外部形态也非常符合几何原理。比如,树干大都是基部粗、上部细、呈圆锥形,尤其是高山上的云杉,整个树形都是圆锥形。这是一种抗倒伏的理想几何形状,可以抵御狂风暴雨的袭击。古代的塔和现代的电视塔,都是模仿云杉的形态建造的,即使遇到12级台风,也岿然不动。由于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建筑师仿照云杉形态,设计建造了一幢43层的高楼,有极好的抗震能力,强地震时即使楼顶的摆动幅度在70厘米的情况下,仍可安然无恙。

大自然赋予植物茎叶的巧妙结构,则是力学家的好“老师”。植物的茎大多为圆柱状,其原因是以圆柱形作支撑物最为坚固。因此,古今中外的大型建筑物,大多数也都采用圆柱作顶梁柱,这是建筑师们向植物茎秆学习的结果。

小麦茎秆的坚固程度更是令人吃惊。它虽然细而中空,却能牢固地支撑着比本身直径大200~300倍的高度和沉甸甸的麦穗。根据力学原理。中空的茎与同样粗度的实心茎相比,两者的持撑能力是相等的。小麦茎秆的这种中空结构,以耗费最少的材料而获得最大的坚固性,是多么的巧妙啊!现在人们使用的中空电线杆,正是仿照小麦茎秆制作的。

至于植物叶片的巧妙结构,首先要说的是王莲的叶片,它又圆又大,直径可达2米左右,浮在水面上好像两个大碧玉盘,可以负载60~70千克的重物,即使上面坐一位五六岁的儿童也不会破裂或下沉。王莲的叶片如此牢固,主要是因为其结构非常符合力学原理。在叶片的背面有粗大的叶脉,呈多次二歧分叉,构成了坚牢的“骨架”,叶脉之间又布满了纵横交错的镰刀形小叶脉,这样就使得叶片非常牢固。英国建筑师约瑟,在王莲叶片结构的启示下,设计建造了一座结构轻巧、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大厅,整个建筑明亮而雄伟。

其次,再说说椰树、蒲葵、油棕等植物叶片的“之”字折扇状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张力,可以承受外界给予的较大压力,所以不易被狂风暴雨撕裂和折断。工程师们受到这种叶片结构的启迪,设计制造了波形板、瓦楞纸板等新颖牢固的建筑材料。

上一篇腾飞的祖国

下一篇影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