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范例6篇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范文1

一、LED背景动画的应用领域

LED背景可以应用在室内、户外的各行各业。在室内环境中,动画可以通过LED背景进行不同尺寸的展示,比起普通屏幕及投影显示设备,LED背景具有高亮度、画面清晰、省电的特点。从小型展厅、中型会议室到剧院舞台的演出背景,LED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小型展厅内通过LED背景动画进行产品、收藏品的介绍;在会议室中使用LED背景召开视频会议;而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播大厅里,无论是舞台背景、地板、立柱都使用了LED设备,配合舞蹈和节目播放相应的动画来渲染整个舞台的演出效果。在室外环境中,LED背景还被广泛应用在墙幕、楼宇上进行户外广告传播,其传播的信息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受众看到的不再是单一、静止的图片文字,动画的艺术魅力在于把二维、三维的图像图形用动态的方式传播出去。此外LED背景动画还可以应用到科技、医学、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例如在火箭发射的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用不同的LED背景监视发射的各个关键环节的状态;在大型会诊会议中,LED背景可以清晰地显示医学影像;在比较大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中,LED背景可以很好地展示教学课件等。

二、LED背景动画的制作原则

LED背景可以传播丰富多彩的动画,而在制作不同用途的LED背景动画时有一定的原则需要遵循,这些原则体现在动画设计的基础要素和不同设备环境上。总体来说,LED背景动画制作原则可分为画面显示像素比、空间维度的体现、图像设计、文字动画的使用等几个方面。要达到好的显示效果,画面的尺寸及像素比是制作LED背景动画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主流LED背景的显示像素比为4:3系统和16:9系统,如室内LED背景;对于一些特殊的墙幕、楼宇的LED,由于实际立面的限制,比例也可不同,但需要按照实际LED背景的大小设置动画文件的尺寸及像素比。常用的动画文件尺寸有720像素×576像素的4:3或16:9标清系统、1920像素×1080像素的16:9高清系统。如图1背景画面的显示比例所示,4:3画面显示系统属于比较传统的显示比例,适合显示类似于电视信号的画面;16:9画面显示系统是现今比较流行的显示比例,画面的宽度更加具有张力感。因为LED背景动画也属于屏幕显示设备,所以在制作背景动画文件时,动画文件的色彩模型也应该选择为RGB模式,即屏幕设备的色彩模式。

在LED背景上展示不同的功能动画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空间维度增强LED背景动画的效果,动画的维度主要表现在2D和3D上。一般的商业广告主要以实际的拍摄素材为主,大多是2D动画效果,这样的动画制作只需要在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图像和图形的设计,再将其配合文字合成动画。而某些功能动画需要使用3D来表现,3D动画更加真实和立体。例如在科技领域中,需要用3D动画模拟卫星、火箭的发射,通过LED背景展示、分析、模拟发射后各个阶段的状态;医学领域通过3D的形式来模拟骨骼、器官的真实结构,通过LED背景进行播放演示。当然,在很多商业广告中也会使用3D动画来展示楼盘、室内效果图及其他一些作品,另外很多优秀的LED背景动画是使用2D和3D共同完成的。制作不同空间维度的LED背景动画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工具,一般制作2D动画效果的软件有FLASH、AFTER EF-FECTS等;制作3D动画效果的软件有3DS MAX、MAYA等。我们可以根据LED背景动画的需求和功能,考虑不同空间维度给动画带来的不一样的效果。

创作背景范文2

摘要互联网在当今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培训工作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培训工作的创新做了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培训工作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企业培训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而如何做好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企业培训工作,实现企业培训工作转型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亟需解决,以下对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培训工作创新做了分析。

一、企业培训工作的创新体现

(一)创新企业培训工作形式

根据传统的企业培训,培训工作分为企业内部培训和企业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就是企业通过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外部培训就是员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各种公开课进行的培训。企业进行内部培训费用很高,可靠的培训师并不容易找到,培训内容一成不变,没有创新。外部讲师其实很少关注企业培训需求,很少参加到企业需求调研中,培训效果当然可想而知。在外部的公开课,其受众对象行业有很大的区别,各个人士水平参差不齐,参家培训的目标不同,所以培训的效果非常有限。解决这些难题,采用多种培训创新模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才能达到企业培训工作目标。

(二)创新企业培训工作考核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来改变企业培训模式,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而现在,多数的人员都不喜欢进行考试的模式,但是很多企业都喜欢利用绩效考核等方法进行员工考核制度,检查在岗工作人员的学习效果如何。这样做的目的是好的,然而很容易遭到员工的反感,让员工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而企业考核必须要做,否则不能掌握员工学习效率,为了改变这一考核模式。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了一个方法,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等进行考试,考试的题型设计变成可选择的,能够进行交流的,员工自主性更强,员工的接受程度会大大增加。

(三)创新企业培训工作思维模式

开展企业培训工作,需要企业培训管理者具有一个可以灵活变通的大脑,培训管理者还需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和创新的思维模式。那么怎样从大量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做好企业培训工作,实现企业培训效果。对于企业培训工作方面可以进行改进、突破。培训管理者要多多考虑培训计划,比如是根据每年还是依据长期的员工职业发展进行,培训是通过网上进行还是实际生活中进行。只有经过多方面的实验,才能找到合理的企业培训工作创新渠道。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培训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传统企业培训的结果差强人意,培训效果不好,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培训市场更是良莠不齐,没有过多的资源供企业分享,企业销售人员因为常常需要出去,培训人员经常不齐全,导致培训很难开展,员工学习比较被动,只管听从企业的安排,没有自己的想法,思维局限性很大,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培训创新。

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员工培训工作,比如碎片化学习,员工通过上下班时间在交通工具上也能接收到今天没有学到的知识,企业要根据员工的特点进行对症下药,把员工工作时间的方式和技能装变成碎片化学习方案,出现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得到改进,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随时拿来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碎片化学习还能让员工随时随地的学习,因为员工可以利用把自己的电子产品进行学习,比如人手一部的收集和其他电子产品等,无论是在家里或者上班途中以及下班途中,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学习知识,方便了员工也方便了企业。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培训

(一)企业内部培训

企业让负责员工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量网络信息,通过筛选,选择合适员工的培训资料,挑选出的资料进行网络办公软件制作成PPT或者视频。比如,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进行公司员工内部培训的时候,把制作的施工技gPPT展示给员工,在制作PPT或者视频的时候,要能够进行精简,以避免员工对于内容出现不理解的情况。根据员工绩效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视频或者PPT可以帮助员工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样做还能够帮助员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企业要充分利用内部员工培训师,这样做可以为企业节约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企业内部培训需要进行严苛的考试和考核,考试和考核可以通过手机微信上传考核内容,让员工进行相应的复习,之后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进行题型制作,让员工根据提前所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考核考试。对于不合格的员工进行严惩调薪或者降职处理,对于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与相应的奖励,考核一般的与暗共给与鼓励并且再接再厉。在互联网+背景下,施工企业培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从网络找到一些最新施工技术或是工艺资料,进行改编制作,再把这些知识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提高其施工整体水平。在现代化社会中企业都拥有自己企业微信群或者QQ群,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或者计算机传递到QQ群或者微信群,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视频或者PPT文件等,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也能提高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信息软件,减少很多的麻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在如今看来很多员工的思维出资按只要拥有资质证书就不用参加培训,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培训的实质是帮助员工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要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企业的运行计划和未来战略目标了解员工需要进行哪方面技能或者专业知识的培训。一定要明确员工的培训目标,以及预测培训见效的时间,避免出现自乱阵脚的情况。

(二)企业外部培训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企业外部培训工作,可以帮助员工进行选择合适自己的时间,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选取适合自己的培训公开讲座,员工自主选择的培训,乐意花自己的费用,进行自我修炼。而企业内部培训,员工特别反感花自己的钱进行培训,并且这种培训工作未必能够达到自己希望的效果,所以选择企业外部培训工作,对员工自身来讲是非常愿意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员工可以进行线上或者现场培训课程,可以通过一些建筑网站或是专门的课程网站,学习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员工还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上传到企业内部微信群或者QQ群,对其他员工形成帮助。

(三)把企业内部和外部培训相结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员工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事情,人们通过培训工作,培养企业人才,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要实行以人为本的观念,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培养人才,才能确保企业人才不会流失。企业培训工作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培训工作,所以应当把两者相结合起来,企业应当安排阶段性的公开培训演讲,通过公司内部多媒体教学或者电子计算机以及定期参加企业外部公开演讲活动。通过对课程的聆听,要求员工写上自己的感受,发到公司内部QQ群或者微信群以及微信或者QQ空间,利用微博转载等方式,汲取好的知识,弥补员工知识遗漏,提高企业工作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成为竞争的主要对象,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人们开始关注企业培训工作。企业对于培训工作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需要以此开展培训工作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作背景范文3

[关键词] 沃尔夫;艺术歌曲;创作背景

[基金项目]1. 陕西省社科界2013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探索》(项目编号:2013Z054)

2.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课题:《学前教育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项目编号:SGH13205)

【中图分类号】 J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338-2

在艺术歌曲的历史上,地位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一位是舒伯特,另一位是沃尔夫。舒伯特使艺术歌曲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确立。沃尔夫则对这一艺术体裁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思想内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挖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了艺术歌曲的表现力,确立了艺术歌曲的重要地位,也使自己的名字闪耀在艺术歌曲的历史长河中。沃尔夫在创作艺术歌曲的最初阶段,学习并继承了舒伯特、舒曼等音乐名家的创作观念与写作方法, 一生共创作了二百多首艺术歌曲,他对艺术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进行大胆改革,注重歌词的重要地位,坚守诗词的客观性,把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创了现代艺术歌曲的新局面。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既体现了古典浪漫主义的情怀,又具有现代音乐的色彩。沃尔夫认识到声乐的表现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创作的需要,因而他将钢琴伴奏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他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作用有时甚至经超过了声乐, 他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追求音乐的内在本质和自我提升,注重诗歌的内涵,强调情感的表达以尊重原诗的情感为基础,推进了浪漫主义音乐走向理性化的方向,对艺术歌曲进行大胆的创新,赋予艺术歌曲超凡脱俗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沃尔夫的音乐风格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的磨砺和提炼,最终独树一帜,。沃尔夫使德国艺术歌曲传统有了创新和发展,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的典型代表,是艺术歌曲演唱与教学的优秀范例,在沃尔夫去世半个世纪后,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给沃尔夫予以充分的肯定:“他完全是瓦格纳的化身……都十分明显的感觉到不稳定感和紧张度……舒伯特不会为这最后的继承人而感到羞愧的。”对沃尔夫高度的评价,突出了沃尔夫在艺术歌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一切与其创作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总是其所在的社会和生活也就是其所在的背景的产物。因此对其历史背景的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作曲者的作品,更好地走近作曲家本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环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复杂动荡的年代,经过普法战争后,昔日的老大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光辉已经不复存在,奥匈帝国仍然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列,在一个大帝国日益走向没落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兴起的历史背景下,以哈布斯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反动政治,在镇压了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后,使整个德意志完全恢复了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为了彻底打死毒杀民族血液的革命细菌,保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一系列迫害进步力量为主的反动法令被事实,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革命后的政治气氛时写道:“生不能,死不得,不能结婚、不能写信、不能思想、不能出版、不能开店营业、不能上学、不能集会、不能建设工厂、不能迁移。不经当局许可,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做。”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反动的专制主义,始终活跃在政治气氛中。

在奥地利,从19世纪开始,哈布斯王朝面对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的觉醒,露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来面目,对各种自由主义、非德意志民族采取高压和歧视政策,取消了言论自由,奥地利的广大人民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从70年代起,哈布斯王朝中各种各样的“泛德意志”组织纷纷在国内建立起来,到了80年代以后,公开投入德意志帝国的怀抱,寻找保护,它对内镇压,对外侵略扩张,连续几次与德意志帝国缔结防守同盟。

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在数量上占比例最大,工业化的大幅度推进,政治复杂、动荡,人民一方面渴望幸福生活,一方面又不得忍受政治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大多数音乐家对生活不满,对用音乐表现生活的热情已有所下降,战争、自由、民主、平等在人们生活中日益严重凸现出来,政治的复杂、动荡,使得一部分人对跟随政治事件的热情已不再像前辈贝多芬、舒曼等,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更专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政治动荡的时代,失败带来对自由更为残酷的镇压,使得知识分子更为觉醒,人们失去了对前景的希望,沃尔夫把创作放在艺术歌曲这一领域,沉浸在自己喜爱的诗歌之中,用音乐表达与诗歌的共鸣,而尽量避开生活中的压抑、动荡与无奈。沃尔夫曾自我评价说,他的艺术的主要目标是表达现实的“严厉、冷酷、无情的真实―达到凶残的程度地真实。”

二、经济环境

19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大发展的时期,火车投入了客运阶段,科学领域发明了电报和电话,交通运输不断改观,重工业发展迅速,物质和科技的发展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变迁,使得艺术界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的结构有了相应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给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同时,在这种表面的物质繁荣背后,却出现了与人的生产成反比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在深刻分析这种异化现象时指出: “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作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使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仍贫困。沃尔夫在当时创造出了优秀的艺术歌曲,使艺术歌曲领域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然而这样的一位创造了人类优秀文化艺术的艺术家,在当时的经济状况却非常不好,他经常借住在朋友的寓所,靠教授学生,朋友帮助得以维持生计,在他生病住院期间的医药费用,也是由维也纳“沃尔夫协会”来负担的。

三、文化环境

19世纪是大师频现的时代,沃尔夫充分吸收这些精神文化的营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这时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织,呈现一种复杂、多姿交织并行局面,文学上带有强烈主观主义,注重个人感情及内心的生活世界,喜欢大自然的景色和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民谣和传说等题材,传记和各种体验在创作中占有相当位置,这种局面也使音乐创作也更加注重个性及情感,文学与音乐的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交织、渗透的现象更为加剧,作曲家在创作中借助于戏剧、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形象寻求音乐之外的意义,沃尔夫充分发挥了诗词的意义,吸取了更多文化的精髓。德国在知识上的优势是一个从康德开始的新因素,不仅吸收了国际主义精神的部分,同时又以德意志一批优秀的文化名人也影响着西欧乃至整个世界。这时期也是伟人聚集的时代,在哲学上著名人物有黑格尔,拜伦,叔本华,尼采,马克思,恩格斯等。

在文学上著名的人物有歌德,雪莱,海涅,福楼拜这一时期文化名人济济,思想、文化的火花处处闪着耀眼的光芒,人们的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四、音乐环境

德奥人民对音乐有着难以置信的需求,剧院里无休止的轮流上演各种歌剧、歌唱剧和喜剧,人们热爱音乐,且音乐教育非常普及,“除艺术表演场所的演出之外,……公园音乐会也非常活跃,人们把交响曲、序曲、舞曲、进行曲经过改变的歌剧段落混在一起,……很少有人问:有谁爱好音乐,而是问:有谁不爱音乐……在上流社会,音乐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求接受音乐教育……在街头,有人一边像我们乞讨,一边给我们演奏,在各公园里只要我们到那里去,总会收到两个乐队竞相演奏的冲击”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派,“歌剧”与“乐剧”间日益加深的鸿沟,民族乐派产生新的界限。“对于演奏技巧的日益崇拜,工业组织对艺术,……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交响乐的霸权受到成功的挑战,……从舒伯特逝世到勃拉姆斯逝世之前这一段时期里,大约有几十部交响乐,这股潮流看起来微弱了。”

此时期的音乐也象文学一样,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局面。交响乐有恪守门德尔松古典主义,调和了一些舒曼的浪漫主义,同时又增添了北方德国交响乐的学院主义。如:约翰.温采尔.夫利沃达到舒曼,勃拉姆斯等,这些作曲家中有些人部分吸收了由新德意志派和法国标题交响乐传到他们手中的表现手法,一方面固守旧日的原则,同时,也采纳一些新的语汇,他们喜欢采取折衷主义的手法。另一派交响乐作曲家来源于伯辽兹和李斯特,写“标题音乐”。

在歌剧领域,除了有23家宫廷剧院外,还有不少于100家城市歌剧院和其他固定剧院,在歌剧创作上,瓦格纳的“乐剧”理论横扫欧洲,歌剧处于瓦格纳强大包围之中,“不论接受新的乐剧主张或反对之,都是微不足道的”。

钢琴音乐方面,浪漫主义时期诗意逐步消失,取而代之是严格的学院式的奏鸣曲、华丽的表现技巧,作曲家们吸收门德尔松、舒曼的传统,但同时也固守自己规定的界限。形成以李斯特为代表的炫技大师,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魔力和表现力。

而“艺术歌曲是19世纪下半叶最盛行的音乐类型。”[8]很多作曲家都从事艺术歌曲创作,大多数艺术歌曲吸取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

在这样一种大音乐环境中,沃尔夫专注于艺术歌曲的创作,尽管他童年时也写过一些器乐的习作,成熟期也写过歌剧《县太爷》,但他对文学诗歌的偏爱,对音乐的敏感,他将自己的创作主要置于艺术歌曲领域,充分吸收音乐的精华,舒伯特的优美,舒曼的哲理,发挥钢琴的复杂技巧,追求音乐与诗歌的综合,创造出曲风各异、风格繁多、各具特色的艺术歌曲,使钢琴伴奏既有钢琴领域复杂艰深的技巧,又有钢琴与声乐的交响性,对诗意的发掘更显出歌剧性的特色,每首歌像一首浓缩的歌剧,使音乐与诗充分融合。

参考文献:

[1]安德列阿斯・多尔歇.(Andreas Dorschel)《胡戈・沃尔夫传》德国汉堡:汉堡罗沃尔特・塔申布赫出版公司.(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Gmb H)1985, P140.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思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Mosco Carner.著晓兰译.沃尔夫歌曲[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16.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思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德]格奥尔格・克内普勒著.十九世纪音乐史[M].,王昭仁,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创作背景范文4

关键词:全媒体;编导;素质;创作技巧;提升

中国分类号:J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45-1

引言

由于网络技术和现代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更多种类的媒体之间形成了比较广泛而具有深度的融合,也为晚会(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大型歌舞晚会等)媒体开阔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对晚会媒体的编导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编导就相当于整个晚会节目创作的主导,在进行晚会创作的过程中,既承担着沟通协调与统筹规划的任务,还承担着执行操作的重要任务,对于提升整个晚会节目质量和晚会媒介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晚会编导应具有的素质

从节目的前期准备、中间的制作录制乃至后期的合成播出都需要晚会编导的把关和负责,晚会编导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晚会节目的质量。在晚会媒体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的今天,晚会编导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开阔的媒体视野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广大观众所接受和了解到的信息咨询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而对于应走在信息时代前沿的晚会(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大型歌舞晚会等)编导来说,则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开阔的媒体视野、极为敏锐的新闻触觉,以便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鲜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以此来确定晚会节目主题,设计节目制作方案,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美味”的信息盛宴。

(二)复合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晚会编导只有具备更为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当代晚会媒体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掌握相应的晚会节目制作知识之外,还应当具备一些其他社会领域或与大型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是晚会编导制作出高质量的晚会节目的必备素质。

(三)传播艺术和媒介技术

媒介融合时代,广大受众对晚会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型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创作过程中,晚会编导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借鉴其他类型媒体的创作技巧和手段,丰富大型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的表现形式,满足广大受众的观赏要求,提高其收视率。因此,现代晚会编导还应具有跨媒体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传播艺术和媒介技术。

二、全媒体时代晚会编导的素质与创作技巧的提升

(一)素质提升的路径

对于当前全媒体时代所提出的素质提升的要求,晚会编导必须要积极响应,并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媒体视野。在全媒体时代下,公众所接受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来源丰富、更新快速的特点。因此,作为一名晚会(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大型歌舞晚会等)编导,就必须具有更为开阔的媒体视野,从而以敏锐的新闻触觉来选取新鲜的信息资源,使节目更具价值,满足受众口味的变化。比如,作为以“英雄河北”为主题的大型交响音乐会编导,正是抓住了河北旅游资源丰富、而外地游客却对河北旅游资源了解不足的话题,有针对性地开发河北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从而形成一个个旅游外宣节目。对于晚会编导而言,要精通晚会编导本身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与晚会节目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满足大型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制作的需要。

(二)创作技巧的革新

创作技巧的革新,是全媒体时代对于晚会编导素质提升之外的一项更为迫切的要求。因为素质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创作技巧的掌握却在实践中能够很快实现。具体的革新要求:①明确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确定选题。受众的需求永远是大型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发展的根本。作为一档晚会受众节目,完全是根据受众需求支配的。在当前时代,受众的需求不外乎放松身心、提高认识或者感情宣泄。晚会编导在创作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受众需求这一指向,同时立足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使命,将选题确立在受众需求的范围内。②利用全媒体渠道构建互动性节目。对于晚会编导而言,节目的编排恰似商品的营销,而受众就是消费者。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体因其互动性强、时空限制弱而大行其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当前是媒体所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各种媒体的融合为晚会节目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所以,对于广大晚会编导而言,需要不断发挥其创作的热情,严格把关晚会节目的质量,提升晚会创作的技巧,牢牢抓住发展的契机,积极应对所面临的挑战,为我们的观众提供更好的晚会节目作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在乐.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2013,(24).

[2]王洋.媒体融合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J].科技传播,2012,(23).

[3]王小平,裘龙.媒体融合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

创作背景范文5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写作 创新

    所谓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合作。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业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它的显着特征包括:新闻无处不在,在全球各地都可以得到信息,报道迅捷,互动性强,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和完全按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内容服务。从很多方面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新闻事业,因为它可以重新吸引越来越怀疑和疏远媒介的受众。但同时,它又是对新闻业最珍视的价值和原则的挑战。在任何一个拥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人都可以成为面向全球的出版人的媒介环境中,内容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否核准过消息来源都值得怀疑,同时许多严重的问题也会侵害文明社会,比如对隐私权的巨大威胁,媒介所有权垄断的加剧,多样性声音的减少,新闻报道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接触信息技术和数字新闻媒介的不平等性。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写作能力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文字写作能力,而是体现为与各种新闻传播方式相适应的、具有融合特性的能力。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变化,对新闻写作也提出了多样化的更多、更新、更高需求,使得新闻写作获得更多写作自由的空间的同时难度也加大。适应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是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写作成功的前提。

    三、新闻写作应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趋势

    1.新闻写作要针对不同传播方式的需求特点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地域、时间、文化、政治、民族、语言都已不再是人们沟通的障碍,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轻轻动一下鼠标就可以实现交流。新闻的传播从此不再是报纸、广播、电视的专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这意味着新闻传播更加快捷和便利。网络传媒是以跨媒体的手段来传播新闻的,它要融合报纸、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实现文字、图片、声音、镜头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其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要求新闻写作改变思维模式,以新的融合性思维和写作理念从事新闻写作。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工作者需要用独特的网络话语形式来传播新闻内容。网络新闻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受众,因此新闻写作不能有狭隘的、地域的、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局限,要以更开放的眼光、全球的视角进行写作。网络传播比任何媒体都要快,需要新闻写作者以最快的速度采写第一手新闻,同时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还需要有极强的鉴别能力。新媒介记者不仅仅应该具备新闻写作能力,还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的,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与受众的互动

    网络传递快速便捷,给网上新闻传播带来了互动效应,它使新闻写作由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变为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递。这种互动式的写作,加大了受众的参与性,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与受众的对话,受众可以及时地就网上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供新闻事实,补充细节内容等。网络上的新闻写作必须要求心中有受众,要有强烈的新闻服务意识,了解受众的需要,选择好新闻话题,同时还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受众提出新问题时要及时给与回应。

    3.在结构编排和文字运用上的创新

    网络新闻的文字表达必须要考虑电脑屏幕的特点,因为受众是通过电子网页来接受新闻,阅读的思维和状态与读书读报大不相同。电脑屏幕容易使人眼睛疲劳,而网络上的图画、动画、视频、音频更具有诱惑力,所以受众对文字的兴趣会大大降低,经常是如蜻蜓点水式阅读,阅读范围广泛却不深入,这就要求新闻写作在内容选择、篇章结构、文字表达、版面排版上都与传统新闻写作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在众多诱惑状态下去读你的新闻文字,就必须要具备更大的魅力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要以最醒目、最突出、最新奇的文字标题来吸引网民,要让读者急切地盼望一读。但是标题好,并不代表读者会把全篇文字读完,大多只是读开头或前半部分,如果一开头没有吸引力,读者就会放弃阅读。

    因此应该把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放在前头,采用倒金字塔的方式展开全篇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网络新闻的语言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语言,网上浏览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新闻的表述风格应该是醒目、鲜明、简洁。文字报道应多用简短的语言,用词要精,网络注重娱乐性和草根性,所以多用通俗的语言,同时网络语言使用频率很高,呈现一种口语化风格。

    4.对于外语的运用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成了信息交流、文化互补的重要手段,各国媒体也由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对新闻写作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了解外国文化,能熟练运用一门或者几门外语,成了这个时代记者必备的素质。双语新闻写作,不单纯是语言表达问题,也是一种国际性的新闻交流,因此,要有全球的眼光、世界的意识。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告别以往陈旧的形式和思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未来的新闻写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些都对新闻写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在新媒介新闻写作者的必备素质。相信经过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新闻写作会在新媒介的传播实践中不断拓展新的空间,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创新[J]今传媒,2008年第10期

    [2]施小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跨媒体写作[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3期

创作背景范文6

【关键词】表现主义;创作背景;引起共鸣

中图分类号:J2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68-01

一、创作背景的重要性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在其艺术背景下产生的,那大家所熟悉的鲁迅来说,把他放在现在他还能写出那些艺术作品吗?还能有孔乙己吗?从中国古代绘画史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宋朝的繁荣经济我们就不会有张哲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果不是有“黄家富贵”我们怎么能看到“徐熙野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当时艺术家们的创作背景所决定的,正是因为有这些创作背景才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经典的艺术作品,才能让观赏者去感受他们当时所处背景下的最为真实和直观的艺术情感。我们在很多时候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往往只感受到它的色彩构图和画面所表现的主观感受,很多时候都忘记了作品创作的背景,就像大家都在捐款,一个人捐了100块,大家觉很少,其实如果告诉你那是他现在全部家当,那这一百块的分量就完全改变了。一幅画的创作背景也是如此,它能强化主观情绪,调动情绪,引起更为深刻的共鸣。

二、表现主义画家如何在创作表现情感

说到表现主义,我们不得不想到蒙克。受到尼采哲学和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使的他的绘画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压抑、苦闷、不安、烦躁都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大家对他的绘画作品中最为熟悉的就是《呐喊》,这幅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表现主义的代表,灵魂的高度统一。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时常会在夜晚、安静时或者离别时感到一种孤独,但是很多人因为忙碌和沉醉而忽略了这种最为真实的感受。这幅作品创作灵感来于主人翁和友人相聚分离之后,一个人独自走在桥上,他说“听到了自然界的喧嚣”,人在越吵闹的地方越感到孤独,就像中国传统思想里所说的一样物极必反。画面中那些疯狂变形的人物、扭曲的线条、触目惊心的色彩不正是作者当时内心最为真实的感受吗?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作品,正是那种无法抗拒的孤独感,正是他内心烦躁时所奔腾的色彩,正是他心慌意乱时繁琐的线条,当这三者汇聚在一起时便是作者内心的呐喊。正是因为我们和作者有同样的经历才会让我们在看到这样一张完全脱离“客观”主体的绘画创作时能产生一样的共鸣,这种经历便是背景,这便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点,他找到了这个点,并点燃了它。

另一位和蒙克一样的早期表现主义画家是恩索尔,他完全没有蒙克那样的早年精神创伤,他是以怪诞和恐怖为特征的表现主义风格为主。说到他我们不得不提到《1889年基督降临布鲁塞尔》这幅油画作品。在19世纪末的北欧国家并没有政教分离,这意味着宗教也是统治者,画面中哪些人民麻木的表情,站在最前面的红衣主教张嘴大笑,骑着瘦驴的耶稣,一切显得多么讽刺可笑。那些带着面具的人们原本目光狰狞,表情恐怖,可是他们却带上了伪善的面具,就像一场骗子的狂欢。他们又像木偶一样被人牵着线往前走着,这不正是当时社会最为真实的写照吗?如果不是艺术家看到这些带着面具生活的人们真实的丑陋,他怎么来向我们描述?如果不是我们也能在身边看到这些形形的假面人,我们也不会知道艺术家到底在思考什么,表达什么,恐惧什么。这就是艺术创作背景的魅力,再一次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我们都感受过、经历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