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互译范例6篇

中英互译

中英互译范文1

,这些事物在西方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佛慈悲”、“借花献佛”等习语;而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时世间万物的变换、运行也是在上帝的主宰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习语往往与上帝有关,比如“God be with you”、“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 历史传承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东西方的历史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习语、谚语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下积累出来的文化精髓,所以历史传承的差异也是导致东西方习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原因。比如汉语中的“叶公好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故事,而将其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可能再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所以就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将其翻译出来,那就是首先理解其意图,再用英文表达,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是现在比较认可的一种翻译,“声称喜欢而其实是恐惧”,这也符合典故中的含义。同样的道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翻译则为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3、 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由于的差异以及历史传承的差异,势必会导致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比如对待“龙”这一事物的差异,在东方,龙是神圣、高贵、美好、皇家的代表,例如“卧虎藏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龙则是一种恶魔,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所以比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翻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dragon,那样就是咒人家的儿子成为像恶魔一样的人,而是应该根据原有的意思进行翻译: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希望某人的儿子成为重要人物或有名气的人物。

4、 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在我国,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河水大多向东流,所以也就有“大河向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说法,而在西方是有不同的体现的;另外,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冬天是“凛冽的北风”,春天则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即“东风”是受欢迎的、受喜爱的,例如“紫气东来”、“东山再起”等等,而在西方,比如英国,他们的东边是欧洲大陆,自古由于战乱频繁,他们对“东”是十分厌恶的,相反,他们喜欢“西”,例如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即《西风颂》,其中的一句“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成为经世名言。

二、 英汉互译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翻译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原话的意境,所以既要简单,又要保持原意,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就是在不改变原句的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的情况下,同时保留原句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的翻译方法,例如“Well began,half done”就可以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直接互译,其意境没变;又比如Easy come , easy go就可以与“来得容易去得快”直接互译,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

2、 意译法

由于某些语句含有特定的典故或是案例,直接翻译比较麻烦,所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意思相同的翻译就可以是译文简单明了,比如常见的“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是直译的话就是“在罗马就按罗马的规矩来”,而其实它的意思是“入乡随俗”,所以采取意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西方人在祝寿的时候往往会说“As old as Methuselah”,Methuselah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非常高寿,就如同中国的彭祖,直译是“像玛土撒拉一样高寿”,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如果直接翻译为“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就会使读者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中英互译范文2

摘要:在英语作品中存在大量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英语动物成语应用广泛、形象生动、感彩浓烈,英汉语言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有相通之处,也存在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差异造成的不同解读。在英汉翻译中,必须了解这些词的文化背景,来源和习惯用法,做出准确翻译,使语言更富表现力,使译文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本文从英汉成语的功用出发,结合动物形象在两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采用分析归纳的翻译方法,展现了成语翻译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英汉成语互译;动物成语;动物象征意义;翻译方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句。作为文化沉淀的一种特殊形式,成语的意义早已不再仅仅只局限于该词的字面意义,比喻意义已逐渐成为成语的主要意义。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以动物设喻,或成语中含有动物名词的成语,即本文中所指的动物成语,为数不少。客观存在的动物,如猪、牛、羊、马等在中国和英美国家都存在。但含有这些动物名词的动物成语在中英文中含义却有许多不同。这就使得这类成语的英汉互译不可能实现传统的对等翻译。在英汉互译时,实现成语的对等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揭示出人类思维的共性和中英文化差异,从而得出适合于动物成语翻译的方法。

1.对应

尽管英汉语言中成语运用的语境与动物形象的解读有诸多差异,但仍然存在一小部分语义与动物象征含义类似的英汉对应成语。如:

例1.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例2.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骑虎难下

例3.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2.直译

一般而言,遵循简洁、生动、准确的原则,即可达到翻译目的。

在浩瀚的英语动物成语库中,有一小部分借用了动物形象某一特定象征意义,而此象征意义在汉语中有相似的文化解读,对这类成语,英语学习与工作者只需从字面理解,在无对应成语的前提下,直接照字面翻译即可。如:

例4.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犬首,不作狮尾

例5.Every horse thinks its own pack heaviest.每匹马都认为自己所负的背包最重。

例6.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

3.意译

由于成语中的动物形象是民族社会化符号,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既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汉语成语,也不能生硬地照字面直译,让读者或听者不知所云。根据等效翻译的原则及动物象征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英语学习与工作者可在英汉成语翻译过程中采取意译的方法,解析英文源语言成语所表达的意思,并使用目标语言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

英语语言中,带有dog 和cat 的成语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泛。Dog 在英语世界里是人们最忠诚的伙伴,享有家庭成员的地位;cat 在西方世界里是极受欢迎的家养宠物。我们在英语电视电影里可以经常发现dog 和cat的形象,以他们做主角的动画和电影广为流行;英语中谈及dog 和cat 时,会使用带有性别含义的人称代词,she/he,而不是中性的it;dog 在英语世界里象征着Loyalty(忠诚)、Intelligence(智慧)、Protection(守护)、Cooperation(合作),cat 则象征着Mysterious(神秘)、intuitive(直觉敏锐)、watchfulness(警觉)、independent(独立)、Supernatural(超自然,灵异)(Venetia)。与之相对应,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及生活方式的差别,汉语中带有猫的成语屈指可数,带有狗的成语多为贬义,因此,带有dog 和cat 的英语成语汉译时,猫和狗的形象经常隐去,换成能够被中国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意译是比较常用的翻译方法。

成语意译分以下两种情况:

1)英语成语在汉语中可找到意思对等的成语、习语或俗语,但所使用的动物形象或喻体发生变化,如:

例7.If you lie down with dogs,you will get up with flea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例8.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例9.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例10.Be 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英语成语在汉语中找不到意思对等的成语、习语或俗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解析源语言成语的含义,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如:

例11.Be the cats whiskers 了不起的东西/人/主意

例12.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秘密泄漏

例13.Horse of another color 完全另一回事

例14.White elephant 昂贵又无用之物

4.异化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与碰撞愈多,相互渗透的现象也愈加突出。社会开放对语言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族语与外族语接触与碰撞的机会愈多,渗入愈多,相通之处也愈多。在双语学中,由于语言接触而引起的本族语对外来语的同化、吸收现象称为异化(alienation)。异化现象拓宽了双语之间的共性,消除双语之间某些具体表达方式的差距,延展了可译性,这其中包括英语动物成语汉译。这类成语有一部分来自历史或神话典故,因为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在中国读者中深入人心。如:

例 15.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例 16.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比喻假慈悲

例 17.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害死猫――比喻多管闲事就是自找麻烦

例 18.A dark horse 黑马――比喻出人意料的获胜者,有不为人知的卓越才华或想法的人

英语动物成语翻译绝非易事,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成语的翻译问题,我们既要考虑到成语在英汉语言中应用的不同语境及功能,又要考虑到动物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的差别;既要理解正确,又要注意上下文、语境、场合,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既要尽量用目标语言传递源语言动物成语的精炼、生动、褒贬义、态度与幽默感,又要避免望文生义,轻率地把一些语言形式和所使用的动物形象相近的英汉成语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与动物成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本着一丝不苟、弄清原委、细致入微的治学态度,全面深入的探寻动物成语翻译的多种思考角度与表达方式。(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New 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中英互译范文3

关键词:宗教文化 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207-01

不同民族通过语言沟通的深度,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对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翻译已成为一种转换各民族间文化模式的手段。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从英汉互译的一些个例分析中,我们也能对两种语言所依托的宗教文化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的差异

在文化策略上,宗教文化团结人群、增强思想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在政治作用上,宗教文化帮助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维护秩序;在宗教意义上,宗教文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幻想性的安慰。在目的论上,中西宗教是一致的;不同在于,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中国人则以信佛为主。现代英语的形成与宗教改革运动和《圣经》的英译密切相关,"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s begin to breathe",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因此"creation"被译作上帝的创造而"clay"指人;汉语中的"谢天谢地"经常被译为"Thank goodness","天地"对应"goodness(上帝)"。

二、宗教概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帝"、"阎王"、"龙王"和"老天爷"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西方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从某种层面看,"老天爷"和"God"并不对等,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但由于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基督教徒之嫌,从受众的角度看,译文称不上原汁原味。为了如实地传达原文反映的宗教文化,杨宪益将"天"直译为"Heaven",再现了原作的文化特色,保存了其道教概念。

再之,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译者都把"afterlife"理解为"来世"或"来生"。"来世"或"来生"为佛教用语,指人的生死轮回,基督教义中并无此概念,而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或升入天堂,或堕入地狱,没有轮回之说,因此"afterlife"应被译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三、宗教意识的差异

在宗教文化方面,某些词汇虽然历来在汉语和英语中被视为相互对应,但有时候它们所体现的宗教意识不尽相同。比如"龙"与" d r a g o n ",虽然本义(d e n o t a t i o n)相同,但引申义(connotation)和所体现的宗教意识则大相径庭。"Dragon"原意为"有翼巨兽、恶魔、悍妇",是恶的象征;而"龙"自古以来就神圣高贵,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可转换喻体,转译为"four Asian tigers",成语"望子成龙"可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近年来,公众逐渐提升了对于"dragon"负面含义的意识,获选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的并非事前为海内外华人普遍看好的中国龙,北京奥组委对此的解释就是"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在来源、神性、意蕴和功能等方面多有不同"。更有专家提议,可将"dragon"直译为"劫更",将龙译为"loong",以便在发音和字形上更准确贴切地展现中国龙的积极内涵。事实上,此前英文中对华人姓名中的"龙"字也多音译为"loong",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就被译成"Lee Hsien Loong"。

中西不同宗教文化浸透在两种语言的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寻求合适的译法,使译文在意义和韵味上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才能避免错译、误译,发挥翻译巧妙的文化交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锦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28(6):101-102

[2] 曹湘萍. 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25(5):128-129

[3] 柴亚萍,楚红燕,屈小荣.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 中国成人教育,2009(4):143-144

[4] 高翠红.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2): 153-155

[5] 黄律环.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等值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2):98-99

[6] 李小园.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14[7] 钱伟红. 谈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 职教与成教:374-375

中英互译范文4

关键词:英汉互译;不可译;语言;文化,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存在巨大差异,再加上文化的干扰,从而使得一种语言中的很多表达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这就是不可译性。奈达在《对等的原则》一文中提到“语言间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对等,因此也没有完全准确的翻译。译文的总体印象只会接近原文,而不可能在具体内容上一致。”英国语言学家、翻译家Catford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学上的不可译性”(1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本文就将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不可译性在英汉互译中的体现。

一、语言上的不可译性

语言的不可译性指在语言形式方面,译语没有形成与源语文本相对应的形式特征。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1)源语的多个词汇或语法单位共有一个语言形式,这无法在译语中得到合适的体现。(2)源语的一个词汇或语法单位有多个语言形式,同样,这也无法在译语中得到合适的体现。英语和汉语这两种非亲属语言在进行转换时,必定存在很多障碍,也就是不可译。本文所指的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 语音的不可译性

英语和汉语隶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拥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些语音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对应的形式,导致翻译的不准确。

谈到语音的不可译性,许多研究者都会以赵元任先生著的《施氏食狮史》“石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为例。此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限制性地使用一组同一读音但字形不同的汉字来行文,四种声调以及卷舌音等汉语特有现象使该文成为不可译典型。该段文字用汉语口语尚且无法表述清楚其意思,翻译成与之具有同等意义和语音特点的英语更是不可能。

又如,英语中的句子:“Cat,cat,cat,catch thefat rat fast.”如果将其直接翻译成:“猫,猫,猫,快抓住那只肥老鼠”,就只能将其意思翻译出来,而失去了源语中的那种语音效果所表达出的着急、催促而又朗朗上口的意境。

2 文字特征的不可译性

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英语是表音文字,两者在书写上大相径庭,故两者的文字特征无法互译,如:“于是,暮色中匆匆的人群里,总有我赶路的身影,雨里、雾里、风里、雪里,只盼着早些回家……”,原文这四个“里”字结构简短又对称,读来有一种节奏感和旋律美,读者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步履匆匆和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而在英文中却无法再现。

再如:汉语中有一种拆字的写作技巧,具有明显的方块字特征,基本上无法将其转译。有人就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这首诗的不可译性就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结构特点,拆开表达,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组成诗句,却仍然传递一定的意义。不论如何将它翻译成英语,修辞效果和原诗的语义不可能同时保留。

3 语法结构的不可译性

英语属于屈折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为分析语,从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形态变化。因此,在英汉对译过程中,一种语言用语法手段表达的内容,另一种语言有可能用词汇手段来表达,反之亦然。此外,与英语相比,时间顺序原则是汉语最普遍的语法规则,有独立的理据和很高的诊释力。汉语语法参照逻辑领域的原则多于参照语法的规则,而英语参照的多是语法范畴内的规则。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等值”,这在英汉语长复句的对译中尤为突出,

例如:“But though all increases of power andknowledge depend on human effort, the idea ofthe Progress of humanity, from which all theseparticular progresses derive their value, raises adefinite question of fact, which man' s wishes orlabors cannot affect any more than his wishes orlabors can prolong Life beyond the grave.”这个长句包含四个从句,在翻译时有些从句如果直译,肯定会造成译语的歧义,因此在翻译时,只能将其拆分开,变成几个独立的句子。译文为“然而,尽管力量和知识的全部增长依靠人类的努力,但人类的进步的观念(所有其他特定的进步均从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却激起一个关于事实的明确问题。人类意愿或努力无法对其产生任何影响,正如人类的意愿或努力无法延长人类在进入坟墓之前的生命一样。”

4 语言修辞的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正是有了各自的修辞手法,才变得生动、耐人寻味。在翻译实践中,“译文若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忠实地表达源语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但是,要把源语中的修辞译成另一种语言就相当困难。

例如:A ca/1Don ball took off his legs,s0 helaid down his arms,如果将此句译成“一发炮弹打断了他的双腿,所以他放下了武器”,岂不忽视了arms的另一个意思“上肢”,又怎能表达出“……,他只好垂下了双臂”的双关谐意呢?此外,英语回文无论以单词形式出现还是以句子形式出现,在汉语中体现或表达都极其困难。如: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这是英语中的著名回文。它充分利用了英语的特色,以字母“R”中心向两侧展开,字母完全一样。有人籽其译为:在看到埃尔巴以前我曾极有能耐。这大概只能是句子意思的顺译,而其回文的妙味及雅趣如何表达则成了问题。类似madam,radar及rotator这样的单词回文,在汉语中绝无仅有,它们翻译转换成汉语回文的可能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修辞形象,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追求其意美、形美,又要苛求其语音上也体现出源语的效果,几乎很难做到。以我国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及我国翻译大师许渊冲的译文为例。原

词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it is,I feel so sad,so dear,so lonely,withoutcheer,……On parasol-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原词为七对叠词置于词首,描写女词人在秋日黄昏的那种孤独凄凉,难以言传的愁情。许渊冲大师的译文确实传达了词人愁绪满怀的苦闷。韵律的处理也很巧妙,然而原词中的叠词效果却鲜有在译文中体现。

二、文化的不可译性

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风俗民情、社会条件、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结构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文化词汇的空缺

文化词汇的空缺是指译语缺乏表达源语反应特有文化现象的对应语。以一种语言为参照,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场中都有可能有“词汇空缺”,由此产生不可译现象。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很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父系与母系双方纵向和横向的亲属关系分明。这就导致了汉语亲属称谓上的具体性和繁杂性,与西方较简单的、笼统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英语中的aunt在汉语中的等值成分有“姑姑”、“姨妈”、“婶婶”、“舅妈”以及对一般长辈的尊称,若无特定的语境,aunt一词无法找到对应的翻译。再如汉语的“饺子”、“麻将”、“磕头”等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翻译。

2 指称词语义的文化冲突

这里的冲突指的是词语文化信息符号的语用意义在语际转换中呈冲突形式。源语中某些词语所指称的事物在译语文化中存在并有相应的指称词,但一种语言文化对该事物所赋予的联想意义与另一种语言文化所赋予的联想意义不尽相同,甚至相反。英国诗人雪莱在诗作《西风颂》里对“西风”大加赞美,但“西风”在中国人的眼里不是什么“水波的灵动”而是寒冷和凄凉,难以使人产生美好的憧憬。相反“东风”在中国才是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暖风,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憧憬,如“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化雨”之类的习语。

3 指称词语义转义

中英互译范文5

关键词: 习语 文化 负迁移 翻译技巧

一、习语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石。习语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从广义上讲,汉语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英语习语不仅包括谚语和俗语,还包括部分俚语。英汉习语是英汉民族生活生产劳动的结晶,是经历了长期的约定俗成并见于典籍流传确定下来的,蕴藏着各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众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哲理,素有民族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英汉习语,我们可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同时,透过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语中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迁移与文化负迁移

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M.S.James)。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迁移可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在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当本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目的语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冲突时,人们下意识地用本民族文化中的某些语言规则和模式套用目的语,导致语用上的错误,造成交际的困难和误解甚至失败。这种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被称作文化负迁移,它对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多方面的影响。

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由于英汉习语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在意义与表现形式上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英汉习语互译常使英语学习者感到伤脑筋。习语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影响到英汉文化的迁移,影响到英汉双方能否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若要避免英汉习语互译中可能引发的文化负迁移,我们首先就要找出隐伏在习语背后的可能引起误会和文化冲突的因素,然后加以正确的理解。英汉民族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文化因素中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文化负迁移对英汉习语互译的影响不能轻视。

1.价值观念差异。价值观念涉及个性、谦虚、审美、时间、金钱及道德等,它植根于民族的思想观念之中,反映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同一种品质或事物,英汉民族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谦虚是优良美德,自古就有许多赞美谦虚的习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满招损,谦受益(Complacency brings losses,while modesty brings benefit.)”。英语民族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他们看来,谦虚是自信的反义词,是缺少自信的表现。有关“谦虚”的习语也常带有贬义色彩,例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肉吃)”,“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谦虚源于胆怯)”。如不熟知英语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把这些习语按表层意思逐字译成汉语,中国人就会觉得难以理解,从而造成文化负迁移。

2.风俗习惯差异。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约定俗成、一脉相承,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制于它,外民族常常难以适应,严重时甚至出现“文化休克”。各民族丰富的风俗习惯是习语赖以生存的基础。“民以食为天”是人类的共性,但“食”在英汉民族习惯中有很大的区别。英语民族的食物通常以面包和蛋糕为主,英语中就有许多与它们有关的习语,如“take one’s bread out of one’s mouth(抢某人的饭碗),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等,英译汉时为了避免英语对汉语造成的负迁移,这些食物名称由汉民族熟悉的词语替代了。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象征喜庆与吉祥,白色表示伤心与悲哀,在英语国家中,白色代表纯洁与明亮,如习语white handed表示美丽,white moments of one’s life为“人生最得意之时”之意。汉语“红白喜事”指喜事与丧事,但若把它按字面译成英语,则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英译过程中受汉语的影响,直接把它译成“weddings and funerals”更利于人们理解与接受。

3.差异。宗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汉民族宗教背景和信仰不同,在西方社会,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过去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出现了许多反映当时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之人),better to re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n(宁在地狱为王,也不在天堂为奴)”等。实际上,汉语中的“天”并非完全对等于英语中God的或Goddess。因此,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译成英语时,把习语中的God变成Heaven更恰当,这样可以避免受英语文化的影响。有的习语借用教堂作比喻,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把它译成“像庙里的的耗子一样穷”的话,就是受汉语文化的负影响,没有弄清楚英汉差异。中国庙宇里常摆放着供佛的供品,庙里的耗子常有食物可吃,不会穷得那样可怜,而西方教堂没有供品,把它直译为“像教堂里的耗子一样穷”“赤贫如洗”更佳。

4.思维方式差异。英语民族强调个体、逻辑和抽象思维,汉民族更注重整体、直觉和具象思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习语往往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喻体。英汉语言中有许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习语,但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在设喻时喜欢使用本民族文化中熟悉的食物。如汉民族自古就对竹子有好感,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蓬勃兴旺。“雨后春笋”常直译为“spring up like bamboo after a spring rain”,其实这是英译过程中汉语造成的文化负迁移,如用英语民族熟悉的mushroom来替代bamboo更容易让人接受。类似的有“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tread upon eggs(如履薄冰)”等。

(2)相似的喻体产生不同的联想。如汉语中“龙”在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与“龙”相关的习语比比皆是。但如果把“望子成龙”译成“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就是汉译英过程中文化负迁移的典型的例子。英语中dragon是“怪物、魔鬼”之意,如果说人有点“dragon”的话,则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因此,英译中把dragon换成tiger更符合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此外,还有一些像magpie(喜鹊)、turtle(龟)、peacock(孔雀)有关的习语,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都要防止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负面干扰。

5.自然环境差异。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习语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汉语中许多农谚就是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积累起来的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他们知道“斩草不除根,逢春必又生”、“根不正,秧必弯”。英国是个岛国,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大海息息相关,“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all at sea(知所措)”等习语就来源于水手的航海术语;海洋性的气候使英国伦敦成为著名的“雾都”,用“not have the foggiest(根本不知)、in a fog(困惑)”等习语形容人或事就不足为奇了。在汉译过程中,人们都看不见原来习语中的“海、雾”了,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对汉语的负迁移。

6.历史背景差异。英汉民族各自悠久的历史背景进一步丰富了英汉习语,但它们又为英汉交际和翻译带来了众多障碍。在翻译时,首先要弄懂典故的意蕴,注重民族文化特色,采取恰当的译法,以避免由此产生的文化负迁移。如“To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译成汉语典故“鲁班门前舞大斧”,两者结构和意义虽然相近,但给英语习语带上了浓厚的中国历史色彩。

四、教学中的英汉习语互译技巧

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英汉习语互译翻译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把一种语言中的习语所表达的信息准且无误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避免交际双方错误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对方,造成翻译中文化负迁移的产生?

1.直译法。在能确切地表达原义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为了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一般习语采用直译法。如“对牛弹琴”通常直译为“to play the harp to a cow”,它可以使英语国家的人望文知意,虽然在英语中可以找到同义习语“to 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但它出自《圣经》,明显带有西方色彩。

2.同义习语借用法。英汉部分习语不但意义和隐义相同,而且内容、形式和色彩及形象或比喻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截了当地借用同义习语。如“油嘴滑舌”(to have a well-oiled tongue),“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to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但在使用时仍需特别小心,如“pull one’s leg”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汉语中的“拖后腿”,其实英汉两习语的意义完全不同。因此,翻译时不要被英汉习语的貌合神离现象蒙蔽,切勿望词生义。

3.意译法。当英汉习语无法直译,或直译与原文整体不协调,或在目的语中找不到适当的习语可借用时,只好舍弃某些习语形式上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使用意译法。

4.结合法。在上述方法都无法把原习语意思表达出来时,可采取同时兼用上述几种方法中的两中来翻译,此方法有很强的灵活性。如“后台老板”译为“wire-pulling boss”,就是借用同义习语“wire-pulling”,再结合“老板”直译的方式;“眼高手低”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译为“To have sharp eyes but clumsy hands”。

总之,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英汉习语间的互译,实际上就是英汉语言间的交流与整合,就是英汉文化的相互传递。因此,教师要深刻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努力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负迁移,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

[2]秦秀白.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英汉双解)[Z].天津:天津科学出技术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

中英互译范文6

【关键词】翻译;互译;问题

引言:

无论英翻中,还是中翻英都是将一种语言通过个人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将其转换为最符合另一国文化和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的语言。从玄奘的西经引进到汉文化的输出,开启了中外语互译的先河。他将中国的文化通过翻译的方式传递到异国,又将外国的宗教文化带到了中国,至此中外文化的渗透具有了实质性意义。严复先生非常强调“信、达、雅”的翻译理念。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在翻译中要尊重原文的含义;“达”则是在翻译活动中使得原文意义翻译得最能符合原文本意。只要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无论是笔译口译,无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都要将自己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另一重语言中,而不是字字对应地进行生硬的翻译。翻译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并非字面对仗的被动思维。要想最佳地体现原文的含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意思

译文是一项思维活动在文字和语言上的体现。无论是口译笔译,都离不开对原文含义的揣摩和领会。中文和英文分属不同的语系,而且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做支撑,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字表面上有时具有鸿沟效应,所以用中西文对应的翻译方式势必会使得原文的含义轻则偏差,大则出现歧义和反义,这是最要不得的。翻译中,无论是涉及公共内容的文章还是科技文章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来做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文字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用较为达意的语言进行中英文的互译,由此而得到的译文才有可能是最符合原文意图的文字。

二、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翻译活动中最容易碰及的红线之一。它是翻译中最容易导致译文出错的原因。中文和英文很难有一一对应的文字,而将“竹子种在胸中”的译法已经成了翻译实践中的笑谈,让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活动中的望文生义产生了警惕。但文化背景和知识上的欠缺,最重要的是在翻译活动的认识上的差异,许多翻译却闹出了诸如“油炸齿轮”的笑话,可见翻译活动中望文生义的毛病是不能经意避免和克服的,而是需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进行钻研和认识,在不断提高翻译修养后才有可能避免的问题。翻译者要从字面的含义理解上找出对应语种中可以达意的文字,并用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翻译所应具备的翻译技能。

三、注意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是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文化差异之一是时间取向不同。中国人在时间上采取过去取向,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人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视。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与此相反。西方人在时间上是未来取向,因而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社会背景、及道德观念等造就了中西文化中价值观念的不同。在文化个性上,东方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崇尚个体价值;东方人讲究社会伦理,西方人则讲究个体道德;东方人性格内向、表达情感含蓄,而西方人性格外向、直率;东方人以形象、综合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西方人则以抽象、分析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都有体现,翻译应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一)情感色彩中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

英汉对基本颜色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各种颜色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译者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如:红旗red flag红糖brown sugar,红茶black tea等等。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十分嫉妒的“眼红”,应该译为green-eyed而不能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的纸币是绿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黄色yellow在英汉语言中的引申含义差别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的意思,例如:a yellow dog可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汉语中黄色一词有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如黄、黄色书刊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

(二)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识、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的习语体现了与的关系。佛教在中国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信仰佛教的中国人相信佛控制着世间的万物。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人们视圣经为其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例如,“sell one’s birth 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切不可硬要将异族文化向本族文化靠拢,一定要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娴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避免科技翻译中字词的直译

科技翻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必要的社会活动。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共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或将本国的先进技术传到国外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所以引进和输出都需要一种媒介的支持,那就是文字和语言翻译。科技翻译涉及翻译工作者对技术的了解。脱开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和学习,翻译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而技术是精细的东西,丝毫的偏差都会酿起大祸。所以科技翻译更需要在字意上准确。字意的含义并非是随便对应的含义,而是在技术层面上对应的意义。否则,一个词中错一个字都会引发巨大的偏差和错误,从而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使得翻译不是技术引进的桥梁而是成了技术错偏的祸首,这是翻译别要注意的事情。

总结: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越来越紧密的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要求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以某一种文化来一统天下,而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文化的背后都有着发展的渊源和存在的理由,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相通、相异之处。因此,我们在作翻译时,既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也要符合语言本身的习惯表达。从英汉/汉英翻译来看,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语言的表达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很多不同。翻译工作是一项学无止境的专业,需要我们以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适应和掌握这项活动,并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使之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江峰,丁丽军. 《实用英语翻译》[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 宋天赐 《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教程》[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青春

下一篇那一刻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