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范例6篇

中英文化

中英文化范文1

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捐赠文化的国家,父母不一定把财产遗留给子女,而是像比尔•盖茨一样,捐给社会。所以在美国,人们更看重孩子的个人奋斗,而不在意家庭出身,这和中国存在巨大差异。当学习EnglishStudy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WhyisEnglishthemostpopularlanguageintheworld?(为什么英语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结合问题,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得出问题的答案:英语之所以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与英国曾经的殖民史有关。英国曾是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版图的日不落大帝国,英国对殖民地实行统治的同时,它的语言、宗教与文化对这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他们甚至没有自己的国家元首,直到现在仍然以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为自己的国家元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结合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文化教育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英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与研究,把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评比,而不是死板地讲授单词、课文和语法。英语教学中,穿插文化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词汇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注意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而辅音字母在单词中往往发字母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一般都有规律可循,所以背单词时,重点背元音和字母组合,学生读三遍英语单词基本能背过,既教会学生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记单词,又提醒学生注意了两者的差异。当学生学习到America(美洲;美国)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单词的意思。而是提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美洲用America命名?这个单词的来历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索单词背后的文化。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美洲是新大陆,第一个到新大陆的探险者虽然是哥伦布,但是他误认为那是印度。后来的意大利航海家Americus再次来到美洲,发现并纠正了这一错误,所以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美洲以Americus的名字命名。学生在学单词的同时,还表达出为哥伦布表示遗憾,因为毕竟哥伦布是第一个到达新大陆的人,因为他的失误,美洲没有以哥伦布命名。当学习单词Indian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单词为什么既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出问题的答案:当年哥伦布做环球航行时,到达了今天的美洲,他误以为是到了印度,所以称呼那里的人为“Indian”(印度人),后来证明这是个错误,我们为了区别此“印度人”非彼“印度人”。汉语翻译时进行了区别,把美洲的“Indian”翻译成“印第安人”。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修养提高

中英文化范文2

关键词: 中国英语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流

1.引言

近年来,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研究逐渐引起语言界的重视,这些“特色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如何使用和研究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中国英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英语教学在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同时,有种倾向是只注重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不重视中国文化。而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我们不能单方面重视外国文化而忽视甚至牺牲中国文化去迎合西方文化的需要。如何解决强调英语学习与重视母语及母语文化的矛盾?在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介绍不失为一种解决途径。

2.中国英语的由来

英汉文化的差异使得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时,经常发现空词项,从而出现了表达真空。这时人们常通过诸多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从而形成了“中国英语”。因此,中国英语的特点主要是由中国人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是葛传规先生。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翰林院(Hanlinyuan,Imperial academy)”、“(May Fourth Movement)”、“赛先生(Mr.Science)”、“德先生(Mr.Democracy)”、“白话文(baihuawen)”、“双百方针(Two hundred Policies)”、“(people’s commune)”、“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等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葛传规,1980)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英语的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译借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

中国英语不同于“中式英语”。《译学辞典》曾对“中式英语”作出如下解释: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中式英语应予避免,而中国英语若应用得当,它能更忠实地反映原文;尤其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或现象方面,它有独特的作用。《红楼梦》(杨宪益夫妇译)等一批成功的英文译作,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上是杰出的代表。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3.中国英语的理论基础

中国英语应当被接受为英语的一种变体,并可作为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媒介;同时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要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因素。

Kachru(1982/1992:356)提出了英语的三个同心圆理论,并进一步区别了三种英语:1)内圈英语(English of the Inner Circle)。所谓内圈,指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外圈英语(English of the Outer Circle)。外圈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包括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3)扩展圈英语(Expanding Circle English)。扩展圈则指众多已经或正在大力普及英语教育的国家和区域,把英语作为一种外语来学习,如中国、日本、埃及、以色列等。

4.中国英语和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现状

从中国的英语测试的角度看,各种过级考试纷纷把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掌握好坏作为评价学生英语知识的重要标准,这看上去不无道理。然而,另一方面,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一旦遇到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引起了严重的跨文化交流障碍。例如:年轻一点的学生说起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头头是道,但是对外国人介绍起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时就显得词不达意,更有甚者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更别说用英语表达,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了。许多已经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诸如“炎黄子孙”、“文人墨客”、“中庸之道”等具有中国特色、蕴涵中国文化的词汇,更不用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解释了。

张为民、朱红梅(2002)对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中国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话题包括中国食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丛(2000)指出:“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就立即呈现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已故英语专家王佐良先生在1984年福建省译协成立大会上所作的发言报告中就特别提到了要重视中华文化和英语教学的问题。杨自俭先生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近年来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对本国文化了解太贫乏,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太弱,视野也太窄。”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几乎为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5.英语教育中引入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意义

(1)真正实现双向文化交流

Widdowson(1983)指出:“语言学习要确立学习目的,而大部分学习语言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流,尤其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从目前的大学生应用英语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可以较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然而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是以外国文化为基础的,远远还不能把中国文化通过英语传播出去。

(2)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

在以西方文化日益扩张的今天,如何反击文化帝国主义,如何在国际交往中不至于被英美文化的海洋淹没,是攸关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存在许多冲突。正视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至于被英美文化牵着鼻子走,才不至于迷失我们的身份认同感。我们深信,在英语教育中增加中国英语和文化的讲授,对于在21世纪增强中华文化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6.把中国英语和文化引入英语教育的途径

(1)用中国文化内容充实英语教材。“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教材选题应该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中国特色的文章。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一旦被确定为变体,就无对错或优劣之分。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为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培养进行中国英语和文化教学的英语师资。要加大力度培养“学贯中西”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在介绍、引进和研究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研究本族的语言、文学、历史、传统等文化。这样的师资培育出来的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会大显神通,会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智慧。现在许多国外大学都兴起了汉语热,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崇拜和浓厚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文化,用中国英语传授并且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

(3)将中国英语和文化内容纳入测试。当前,在我国,测试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把中国英语和文化列入考试的内容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另一个方面督促学生掌握好本国文化。在内容上,除了考查学生基础英语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添加涉及中国文化和文化差异的内容,如:中国本土词语的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现象的英语解释,如让学生解释“Daoism”,“Confucianism”,等等,甚至还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文化现象写短文乃至论文。

7.结语

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该是反思英语教育中中国英语和文化的地位的时候了,走出英语教育的误区,传播中华文化。中国英语是英语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英语和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如何学地道的英语。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用中国英语来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英语的特征和表现,无论是对于英美人士,还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中国英语中的中国特点有益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Kachru,B.B(ed.)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tures[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2/1992.

[2]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4]葛传规.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37.

中英文化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实施

著名学者王佐良说:“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也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才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才能让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一、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

由于中西文化不同,英语中形成了文化色彩鲜明的词语,有的词语与汉语词语一一对应,有的则只是部分对应。例如:a white lie不是“白色的谎言”,而是“不怀恶意的谎言”;black coffee不是“黑咖啡”,而是指不加牛奶的“浓咖啡”,而White coffee也并非“白色咖啡”,而是指加了奶的咖啡。又如英语形容词young,middle-aged,old虽然对应汉语的“青年”“中年”“老年”,但表示的年龄阶段却有一定差异,中国人一般把30至50岁定为中年,l8至30岁认为是青年,50岁以上是老年。而英美国家一般把40至60岁认为是中年,18至40岁是青年,60岁以上是老年。理解了这一文化差异后,听到英美人说“My uncle is 45 years old,still quite young”时,学生也就不难理解“45岁了为什么还很年轻”的意思了。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我们常用“癞皮狗”“走狗”“丧家之犬”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两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善意。如: a lucky dog(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

二、交际用语中的文化差异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词语的含义上,在日常交际中,也有巨大的差别。中国式的关心,可能被英美人视为“好为人师”与“多管闲事”。如英美人患了感冒,中国人见状,可能说:“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英美人要出门,户外天气寒冷,中国人可能会说:“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英美人来中国旅游,有个翻译对年岁较大的“老外”说 “You must be tired, you’re old……”诸如此类关照,中国人听了心里感到暖呼呼的,可“老外”觉得中国人太“好为人师”。特别是“You’re old”很容易让英美人看成“你太老了,若不休息一下,你要走不动了”。

中英文化范文4

一、基本概述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不仅是以一种语言的形式存在的,同时它也是宣扬中国文化一种途径,随着英语在社会上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质量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要将大学英语转化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工具。语言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仅是实现交际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言的,其主要包括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目前,随着学者们对文化教学的深入探究,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现状,高校应适时采取合理的措施,以便实现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二、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很多高校都将过多的目标放在知识的传授上,从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高校应从根本上加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以便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平衡发展。其中,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中国文化渗透的内容与方式针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要想实现中国文化渗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对教授的方式与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从而突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重点。由于中国的历史不仅有着广阔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因此,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博大精深,从三皇五帝直到今天,沉积的悠久的文化历史,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科技上,都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面对浩如大海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应适时选择与教学目标相符的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渗透模式中,应在把握好英语教学方向的基础上,使之与中国的国情发展相适应,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播。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一定差异性,因此,要想促使中国文化更容易被外国人接受,也应注重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表达方式。

(二)加强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渗透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课程标准不仅是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想实现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应在大学英语的课程标准中渗透中国文化。在目前的课程标准中,只是对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翻译文章中没有过多关于中国文化与国情的文章,这在无形中就忽视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中国文化与国情的文章更多的是在社会生活方面,因此,应从根本上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渗透。

(三)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对关于中国文化文章的学习兴趣,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切实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乐趣。英语教师可以强调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中国文化的学习列入到考试的范围中,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同时,英语教师在布置英语作文时,也应注重突出中国文化的主题。这些,都在无形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并且为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提供了有利的因素。

(四)加强关于中国文化的实践训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教材实现,所以,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想实现学生对跨国文化语言的运用,教师应加强关于中国文化的实践训练。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将中国文化渗透到其中的实践训练中,不仅包括教学中的听与说,同时也包括读与写,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技能,同时也实现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在中国文化的渗透中,英语与汉语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关于一些节气的词汇只存在于汉语中,而还有一些词只存在于英语中,例如,hippie与cowboy等词。因此,只有通过中国文化的实际训练,才能实现学生对跨国文化语言的灵活运用。

三、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不仅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逐步深化与发展,人们对英语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中国文化的渗透。其中,关于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跨国文化交流的技能和水平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步改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加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跨国文化语言的运用。英语教学虽然在学习外国的语言,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的母语。在与外国语言的比较中,更能感受到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性,从而发现影响交际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有了中国文化的渗透,学生更能深刻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有效地掌握中国的文化。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渗透,学生就会在英语的学习中忽视中国的文化,甚至会认为中国的文化不再重要,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心理。因此,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跨国文化交流技能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应从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出发,因此,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更要关注英语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因此,针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形势,加强与各国间的联系是实现我国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技能,同时也为弘扬中国文化构建了有效平台。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增加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辩证认识

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意识比较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渗透,他们会盲目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这在无形中就拉大了与中国文化思想的距离。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不仅增加了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认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辩证认识。

(四)促进学生与西方人的有效沟通

中英文化范文5

让学生能够将英语运用到交流中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目的,但是要想让学生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意向学生介绍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怎样才能更好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文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在英语的学习方面,语言文化因素会深深影响着语法与词汇。所以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就必须要对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语言教学最关键的组成是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文化意识,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会对语言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让学生知道中国文化和英美等国家文化的差别,感受英语中蕴含的文化与思想。

一、我国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这几年来,外语教学研究讨论最多的话题便是语言和文化在教学方面的联系。教育研究工作者们通过研究,倡导在实际课堂上要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但是从当前高中英语的教学状况看,依旧存在非常多的不足和缺陷。首先,老师及学生并没有感受到文化教学起到的关键作用。文化教学在老师及同学们的眼中只是一种促进语言学习的道具。老师在教学中也更加注重语法和单词的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将考试内容放在教学的首位,在文化知识的教学和文化思想的形成方面并没有予以重视。其次,学生们了解文化知识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从书本上获得相关的信息,但是教材中并没有对英美等国家的文化知识做出详细的介绍,因此教材并不能帮助学生对文化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不仅如此,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也不能促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最后,在目前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枯燥,仅仅是将考试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通常是死记硬背,仅仅是将考试内容记住,并不会主动去了解语言文化,也不会培养自身的文化思想,因此高中生们的交际能力普遍较低。

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策略

1、文化教学与教学理念相结合

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主体,要想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就必须要让老师对英语文化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所以,高中英语老师应该要在课下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积累并学习英美等国家的文化知识。老师应该要抛弃传统的上课方法,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融入文化教学,进而促使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2、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依托教材进行文化教学

教材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只有好的教材才能够确保教学的质量。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内容非常充实,并且涉及面较广,老师应该要充分利用教材,将其中质量高的部分提炼出来,并且可以将不同部分的教材进行结合,将相关的文化内容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有利于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2)依托课堂教学进行文化教学

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要注意结合实际文化语境,不单单要重视学生的词汇记忆,还要让学生可以正确的使用词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要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可以整体的阅读文章内容,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听说却能够让学生真实的体会英语交流场景,增强其交流能力。因此,老师应该要选择那些真实度较高、与生活较为贴近的、可以表现语言国家文化特征的听说内容。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文化教学融入进去,让学生将文章进行对比,从中感受文化的差异。

3、文化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老师应该要适当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用新知识来完成任务。依据实际的文化特征,来布置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情境对话,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对话,将自身学习到的语言及文化都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各个地域人们在交流中的差异,以及在各种文化环境中对自身的影响。

4、文化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文化知识是具有局限性的,并且学生受到自身阅历、见解、理解程度等影响,很难全部理解知识中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历史等深层次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认识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老师需要对文化进行拓展。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来扩大阅读面,听一些有关的文化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可以对文化知识有深层的理解,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从语言中能够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想让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就必须要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文化的普及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还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热情,使其对英语文化有浓烈的兴趣,有利于减少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这样学生才可以正确的运用英语知识,才能够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作者:吴小月 单位: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琳琳.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周广君.关于我国高中英语教育现状和政策的分析和建议[J].科技展望,2015,23:288.

[3]马晓薇,田桂玲.词块理论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8:74-75.

[4]李锡褛.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英语教师,2015,07:57-60.

中英文化范文6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却“quiteataloss(不知所措)”。论文百事通他们所说的英语使得老外感到很困惑、尴尬,甚至恼火。为什么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巧妙而适当地表达自己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美国用来打招呼的一个常见来源是问:“嗨,你好吗?”这个问题表示友好地受对方,并不要示具体回答什么,往往一说而过,如果真跟人家讲自己感觉怎么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尴尬。在韩国,人们经常问的话是“Odi-ga-seyo?”意思是“你去哪儿?”这就类似于英语中“你好吗?”和中文中的“你吃了吗?”只需回答“去那边”。然后继续办你的事。

二、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这些文化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等多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所要讲授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就包括这些方面,并且教师应更多地注重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和文化。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如一位女儿对其父亲说:“Dad,brokeupwithTomlastmonth。”父亲说:“Mydaughter,heisnotyourkindofboy,youwillfindyourMr。Right,andI’llwalkyoudowntheaislesomeday。”walkdowntheaisle是什么意思呢?这就与西方的婚礼习俗有关,西洋教堂的婚礼仪式中,父亲要挽着女儿的手走过红地毯,再把女儿交给新郎,这样的过程就叫“walkdowntheaislewalkyoudowntheaisle”这句话通常是父亲对女儿说的,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给嫁出去。再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have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sorry,Iquittedsmoking15yearsago,soIhaveno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It’sa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have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除了中西方语言的显著差异外,不同的英语国家之间的英语也是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经过两百年的分离,以及与多国移民的交互影响,美语自会发展出许多不同于英语的用法。并且由于两国文化风俗的不同,所以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拼写,词语的用法,俚语和习语的用法上的这些差异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

一些词汇具有最基本和明显的字面意义,然而许多的英语词汇除了本身的含义,还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词汇与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等。特别是一些颜色词、动物词、植物花草名、数字、姓名和地名具有联想意义。在英语中一些句子和词汇不能逐字翻译。它们的真正含义与其文化及背景紧密相关。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再如,与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asoldas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aspooraschurchmouse”由于教堂的清贫廉洁,所以人们通常用这个习语来形容一个人很穷,其他还有“Go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tohell(下地狱去)”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一些实用写作文体的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依照范文对英语应用文的文体式样、表现手法、写作思路,行文规范,进行分析,总结,讲解必要的技巧外,我觉得基于英美文化背景角度,

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式写,为什么用这样的思路和语气等,适当地与中文文体进行比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学习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I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can/coulddo……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再比如,写作中英文和中文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比方中文句子说:“他经常不打招呼就用我的东西,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这两个句子是用逗号连接的,把它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写成了“Shealwaysborrowsmythingswithoutaskingme。Itisveryimpolite。”用句号连接两个英文句子或也可以把后半部分改为定语从句。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三、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修养,培养其文化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达到其目地。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多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给予着重介绍,让学生加以了解。新晨

2.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除了利用课堂和教材外,教师还可用的更为多样的有效的方式、渠道、手段,让学生体验吸收异国文化。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多收集有关英语文化的素材,故事、图片、照片、实物等,其至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国家图片、实物,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其次,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来获得文化知识,就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歌曲常常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声,与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而且可以用更有效的手段如英文原声电影、电视节目、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一个更为真切的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民情习俗,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在节日里如何庆祝,甚至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等,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有所了解。

总之,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如何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语言教学之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