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范例6篇

小石潭记练习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1

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能静下心让学生去阅读,往往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体验,其实只要在教学时教师“懒”那么一点点,对学生多多刺激、多多激发,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制定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对中学生早期人文素养知识结构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设置上,教师应当具有最为广阔的知识面,并且要深入学习、传授,让学生既可"意会"亦可"言传"。如我在教学《小石潭记》确立目标时,师生共同研讨,最后将目标确定为:疏通文意,感知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就是学习的导向、思维的起点,有了目标学生就能直奔阅读课文要点,自主寻找答案。

二、加强阅读训练,激发学生兴趣

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作者往往以感情著文,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作者感情的波澜,流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我在教学《小石潭记》时采用了这样的导入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有人用音乐来消除心中的苦闷,有人则参加体育运动来消除烦恼。现在,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走进自然,亲近山水!这个办法是老师从我们老祖宗那里学来的。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名篇《小石潭记》。这则导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学生才会坦然说出真切的感受。如我在教学《台阶》时,由于文本距离的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文中父亲的一些做法,我在引导学生对父亲这一人物分析后,又将崔景浩的一首《父亲》引入到了课堂,让学生想自己的父亲为了家庭所做的种种努力,许多学生在歌曲的感染下泪流满面。无疑,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紧接着我又让学生以“爸爸,我想对你说”写一段话,学生的感情得以流露。

三、充分发挥能动性,鼓励学生阅读

在文言文《小石潭记》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我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自己的积累的文言知识自主疏通文意,让学生在翻译阅读实践中自悟,凭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充裕的阅读时间里努力实现各自的目标。在学生疏通文意的情况下,我说:小石潭的景色美吗?美在哪里呢?这时学生踊跃发言,答案更是精彩纷呈。

我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作者想寄情山水,小石潭优美的景色,闻水声如鸣佩环,观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确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冷的石头最终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悲苦,他也只能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他这种郁闷的心情在文中到处可见。你发现了吗?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说:“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生机,却人迹罕至,无人赏识,这象征着作者本人。”多么深的见地!教师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鼓励他们敢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如有学生问:作者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游览中为什么情感会发生变化?我就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出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再一次证明人文素养是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渗透进去的。

如今的社会,各类书籍泛滥成灾,许多书籍已不适应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因此,浏览、略读、精读的学习方法要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优秀学生的优秀也就体现在阅读量的多少上,而非做题的多少。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我认为这一明确规定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行之有效的。当然,学生看了大量的书籍就要有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我想这就是评价建议中的“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吧!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2

一、水之“字”韵

师:“水”是一个善变的精灵,它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字与水关系密切,它们是水的兄弟姐妹,是水的变形变化吗?

师:打开预习单,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课前思考。注意每个人只说三个汉字,给别人补充的机会,不要重复。

生:雨、雪、海。

生:洋、浪、池。

生:潮、沟、潭。

师:哪个“tán”?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潭”字。

师:好一个“潭”字!

(板书“潭”)

生:江、河、湖。

……

师:很棒!看来大家对“水”字还是颇有研究啊。请看屏幕,老师这里也带来一些“水”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

(师逐个出示,生齐读。)

师:有没有发现这20个字,从字形上看,有什么特点呢?

生:第一行4个字,都是雨字头,“雨”就是水变成的。

生:第二至第五行,都有三点水,“氵”就表示与水有关系。

师:哦,雨字头、三点水的字是和“水”字密切相关呀!

二、水之“词”韵

师:“水”还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汉字,汉语中有许多字,愿意和水紧紧拥抱,组成新词。你知道有哪些成语与水关系密切吗?请你选出预习单中的三条成语,和大家交流。

生:水平如镜、水天一色、山清水秀。

生:水到渠成、山穷水尽、千山万水。

……

师:实在太多,说不完呀!请看屏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一起读一读,注意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师逐行出示,生边读边猜。)

生:(齐)水落石出、水天一色、水到渠成。

师: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生:“水”字在开头,第一个字就是“水”。

生:(齐)细水长流、滴水穿石、鱼水情深。

师:这一行有什么发现?

生:“水”都在第二个字的位置上。

师:你们猜猜看,第三行词语的特点是――

生:(齐)第三个字是“水”。

师:是不是呢?请看屏幕,齐读――

生:(齐)山清水秀、镜花水月、风行水上。

师:果真!应该还有一行词语吧,“水”在――

生:(齐)第四个字。

生:(齐)青山绿水、行云流水、源头活水。

师:四行“水”字成语读完了,那有没有第五行呢?

生:(齐)没有!

(有一个学生说“有”)

师:我欣赏你的与众不同。你说“有”,那会是什么样的词语呢?

生:成语中没有“水”这个字,但意思和“水”有关系。

师:嗯,很有道理!请举个例子。

生:五湖四海。

(生顿悟)

师:让我们为他独辟蹊径

的思考,点个大大的赞!

(师出示第五行)

生:(齐)汹涌澎湃、清澈见底、碧波荡漾。

师:这么多与“水”相关的成语,我们要好好积累下来。

三、水之“诗”韵

师:古往今来,水一直是诗人文人的钟爱,他们为水写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你知道哪些诗句与水关系密切吗?选择一句经典的,和大家交流。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与“水”相关的诗句,这里的诗句中“水”都是有色彩的。

(师逐行出示,生边读边议。)

生:(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师:诗中的“水”是什么颜色?

生:绿色。

生:(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

师:什么颜色?

生:白色。

生:(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师:颜色?

生:碧绿色。

生:(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师:水的颜色是――

生:银色。

生:白银色。

生:(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师:这句中水的颜色,你看清了吗?

生:红色。

师:再读读,还看到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从哪儿读出“绿色”来的呢?

生:“瑟瑟”就是碧绿色的意思。

师:掌声为她点赞!嗯,一江之水,怎么会有红绿两种颜色之分呢?

(生沉默)

师:请看屏幕上的画面,谁看明白了?

(生思考)

生: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江

水是红色的,还有一半江水

阳光照不到,看起来就是碧绿

色的。

师:原来,夕阳西下,被霞光映照着的半江水面是通红的,而没有照到的这半江水面,就呈现出青绿色的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奇景,让我们吟诵诗句记住它!

四、水之“文”韵

师:“水”不仅流动在诗词中,也流淌在古文里。接下来,请大家捧起课前预习过的小古文《小石潭记》,先大声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古文,另一位同学对应着读译文,一段一段读。我们一边理解,一边思考: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有什么特点,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对应朗读,理解思考。)

生:这个小石潭“水尤清

冽”。文中第一自然段中间就写着“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师板书:潭水清)

师:除了这句话在直接写

“潭水清”,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这个特点呢?

生: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中,可以读出“潭水清”。你看,鱼儿在潭水中,就像在空气中游动一样,这水已经清到了完全可以忽略了,好像什么都没有似的。

生:从下一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中,也可以读出“潭水清”。不仅可以看到水中鱼的一举一动,甚至连鱼儿在阳光下的影子留在石底上,都可以透过潭水,看得清清楚楚。

生:从“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中,我读出了“潭水清”。水中的石头,位置不同,形状不同,都可以透过潭水,看得一清二楚。

生:从“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中,我读出了“潭水清”。你想,隔着这么好的竹林,传来这么清脆的水声,这儿的水怎么能不清澈呢?

生: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中,我也读出了“潭水清”。四周不仅有竹林隔着,还有绿树环抱,中间的潭水一定是被层层过滤了的!

师:发现了吗,这竹、石、树、鱼和“水”之间有什么关系呀?

生:水是中心,其他都是用来衬托水之清澈的。

师:是的,竹、石、树、鱼,从不同的角度,衬托出这一潭清水,这是一种“侧面描写”。难怪这篇《小石潭记》成为千古名篇。让我们再次朗读欣赏这篇奇文!

(生配乐朗读)

五、水之“笔”韵

师:读了这么多关于“水”的字、词、诗、文,是不是觉得这“水”灵动而可爱。其实,水不但流淌在文字中,也流淌在我们身旁。请看屏幕――这是“水平如镜的湖水”,你曾看到过;这是“波涛汹涌的海水”,你曾拥抱过;这是“欢腾奔流的溪水”,你曾抚摸过。

(师出示三幅画,第四幅留白。)

师:这第四幅画面,就是你们课前每个人准备的照片――“水的记忆”。请拿出来,观察图片,抓住特点,诗词文言,自由表达,让水流动在纸上。

师:怎么样,写100字的片段,有没有困难?

(生凝思)

师:若有困难,请看一位同学带来的照片――珍珠泉。再来读读由这幅照片写成的一段文字。

(师出示作品:泉小,水清,似一面绿镜。有鱼数十尾,各有姿态色彩,或红如烈火,或黑如浓墨,或金如霞光,或五彩杂染。泉眼在上,碧水下落,细水长流,如一小瀑,气势虽不宏伟,雅致却胜江河。丛林环抱,曲径通幽,唯有流水之音。泉旁坐之,悦耳悦目,不觉沉醉其间,流连忘返。――黄敏之)

(师指名朗读,生欣赏品味。)

师:怎么样,读了别人的文字,你是否跃跃欲试了?快拿起笔来,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

(生练笔,师巡视。)

师:请停笔,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所写的“水的记忆”,注意学会欣赏。

生:(朗读)那记忆中的海,记忆中的天,似乎成为一体。淡蓝色与青绿色奇妙地结合,水天一色,幽蓝沉静。那朵朵浪花,奔腾着、跳跃着,朝我们涌来。我一惊,往后退了几步,海水在我面前温柔地站住了,几秒后又渐渐退去。过了几分钟,新一波潮水,又像一匹奔腾的千里马一样,呼啸着,汹涌而来,再一次在我面前停下了脚步,缓缓地,温柔而谦卑地退去。

师:这是海水的记忆,你欣赏她的哪些文字?

生:海水像一匹奔腾的千

里马,比喻很形象。

生:海水温柔而谦卑地退

去,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很生动。

生:她先写海的颜色,再写海的动态,这样很有层次感。

……

师:欣赏别人的文字,也是一种学习。潘玺羽同学给我们带来的这段“海的记忆”,有色彩,有动态,有比喻,有拟人,写得棒!掌声祝贺!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个片段。

生:(朗读)青山环抱,碧水中流,“桂林山水甲天下”此言不虚。漓江之水平如镜,春风拂,水鸟掠,清波涟漪荡漾开。乘小舟游于此,但闻水声清婉,似銮铃乍响,如黄鹂百啭。江水澄净,纵深尤绿,拨水觉清冽。四周青山倒影,映入水中,宛如画卷,真可谓“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近岸,层峦叠嶂,树木葱茏,丛丛翠竹似凤尾。岸边多卵石,有芦花摇,碧白一片,分外幽深。江上柔波散,游船点点浮。人景合一,水天一色,竟欲乘风归去,仿佛飘飘欲仙,正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生惊叹)

师:从你们瞪大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惊讶、疑惑,这是季嘉滢自己写的吗?我证明,刚才10分钟,她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真有点不可思议!请问在这段精彩的“漓江之水”中,你最欣赏哪些文字呢?

生:“乘小舟游于此,但闻水声清婉,似銮铃乍响,如黄鹂百啭。”两个比喻,一个“似”,一个“如”,又生动,又有变化。

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是巧妙地引用王安石的词《桂枝香》,我们刚刚背诵过的。

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个结尾画龙点睛,实在太妙了!

生:除了直接写漓江之水,她还借青山、树木、翠竹、卵石、芦花等,衬托水的清澈碧绿。

……

师:我们的才女季嘉滢这段“漓江之水”,可谓妙笔生花,读来叹为观止!漓江之水,从照片中,真的流到了她的笔端啦!同学们,只要你再仔细观察图片,细致推敲文字,相信你笔下的水,也会这样流动起来。让我们再次拿起笔,向别人学习,修改好片段。

(生专心修改)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3

1 注重兴趣激发

1.1 巧导入。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可引入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学习《狼》可用故事屠户用肉钩吊死狼引入;《醉翁亭记》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

1.2 用媒体。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视频,FLASH,PPT等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习文言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距离,吸引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如《口技》可由洛桑学艺的录像导入,《三峡》《观沧海》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展示壮美的画面。教师通过这些素材可以很好的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走近古人,利用素材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给学生审美愉悦,提深对课文的理解。

1.3 多竞赛。争强好胜是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如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1.4 重激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不是随波逐流,这更能激活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或发给他一个“创新卡”,或授予他创新能手的称号等,都能促使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动机,进一步发展创新潜能。

2 疏通文意

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运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译,遇到不懂的字词由学习小组合作互译。最后小组解决不了的难字难句如“凄神寒骨”等就由师生共同来解决。

3 理解主旨

新课标指出“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了“整体赏析”的导读法。首先,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觉得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怎么样?”学生认为小石潭很美,水清,石奇,境幽。教师追问:“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很快得出是“石奇”,再让学生在文中找根据说理由。然后我根据学生讨论归纳小结: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确实是个“石潭”。“如鸣配环”形容声音清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树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姿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仅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写法特点:写景时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 鉴赏感悟

《小石潭记》一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这一环节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文意,含英咀华,培养审美情趣。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体会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理解了文中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描述自己亲眼见过的一泓碧波。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发言。有的说:“我曾在我的家乡看过这么清的水,水深达几米,可水底鹅卵石的纹路、颜色历历在目。”有的说:“我曾在我外婆家的门前见过这样的溪水,清澈、透明,美丽的小鱼在水中嬉戏。”还有的兴奋地说:“我们村子中央的那口井水也是清澈见底,里面的水草看得一清二楚,夏天喝上一口,如同喝冰水一样爽。”说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清悠悠的潭水在同学们的眼前、心中荡漾开去……

5 积累迁移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4

一、以目标激励人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对中学生早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形成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设置上,教师应当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并且要深入学习、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既能“意会”亦能“言传”。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师生共同研讨,最后将目标确定为:疏通文意, 感知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目标是学习的导向,是思维的起点,有了目标学生就能直奔阅读要点,自主寻找答案。

二、以情感塑造人

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往往以情感著文,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作者情感的波澜,流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如笔者在教学《小石潭记》时采用了这样的导入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有人用音乐来消除心中的苦闷,有人则参加体育运动来消除烦恼。现在,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走进自然,亲近山水!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名篇《小石潭记》。”这则导语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学生才会坦然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如在教学《台阶》时,由于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文中父亲的一些做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父亲这一人物进行分析后,可将崔景浩的一首《父亲》引入到了课堂,让学生想起自己的父亲为了家庭所做的种种努力,许多学生在歌曲的感染下泪流满面。无疑,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爸爸,我想对你说”写一段话,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充分地流露。

三、以“放手”鼓励人

在文言文《小石潭记》的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笔者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自己积累的文言知识自主疏通文意,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领悟文章的主旨,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充裕的阅读时间里努力实现各自的目标。在学生疏通文意的情况下,笔者进一步引导说:“小石潭的景色美吗?美在哪里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逐步探究,学生踊跃发言后,笔者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作者想寄情山水,小石潭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使作者忘记了忧愁,但这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冷的石头最终掩盖不住作者内心的悲苦,作者也只能是‘借景消愁愁更愁’,这种郁闷的心情在文中到处可见。你发现了吗?”学生在笔者的启发下说:“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生机,却人迹罕至,无人赏识,这象征着作者本人。”多么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如有学生问:作者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游览中为什么情感会发生变化?教师可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出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人文素养是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渗透进去的。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5

学生面临的诵读对象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现代文,一类是文言文。对这两类文章的学习,不论是反映的生活,运用语言的习惯等方面,现代文都距我们较近。学生在口头上就已经熟悉并理解了的。现代文的语言学习不是问题,难度较大的是文言文,文言是汉语在历史上的一种书面语体,学生没有学习文言的语境,平时无从听说,它的一些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用词语、句式、学生往往不熟悉,不理解,而这恰恰是文言文教学的训练重点。因此,学习文言文比学习现代文更重视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主要手段是诵读。

这里仅就初中文言文的诵读谈几点浅见。

首先,诵读与“量”。文题“读书百遍”是强调诵读遍数要多。但这里的量除了这个意思外,还有一层意思是诵读的篇数要多。要不断积累诵读量,凡是教材编排的文言课文都要熟读或背诵。基本课文尤其要背熟。在初中阶段,让学生熟读、背诵一批文质谦美、深浅适度的文言名篇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义。熟读背诵的文章多了,常用文言词语、句式的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就会装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难掌握其意义或用法。

其次:诵读与“理解”。学习语文一定要诵读以增加感性认识,但诵读这外还要加之以理性认识,否则即使诵读百遍乃至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的。如《三峡》的诵读。如果只是强调反复的诵读,那么学生读熟了,甚至可以背诵了,但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写景方法等文意没有清楚的认识,而达不到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再者诵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理解词义、句意、文意,进行语言训练,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手段。诵读只有以理解为基础和归宿,对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才会有意义。上例中如在初略诵读扫除字词障碍后,再拟就如下的诵读提纲:

文章顺序 景物的特征 主要内容

总写山势 峡长、山高 突出山势的雄伟险峻

写夏季水势 暴涨、湍急 生动描述了江水奔腾直下。汹涌湍急的气势

写春冬季景色 水退潭清、山水秀丽 描绘出三峡清幽隽绝令人向往留连的风光

“素”“绿”“清”“影”

写秋天景色 山野静寂肃穆、猿声哀婉写秋景的凄凉

“寒”“ 肃”“凄”“哀”

然后安排大量时间叫学生诵读,这样学生在这个诵读提纲指导下在诵读的过程中就不会只是“机械”地读,而会在头脑中产生想像。学生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作者当时描绘出的景色,但也会浮现出一幅幅三峡的壮丽图景,且抓住了关键的课文原词,对记忆的速度、准确性都很有帮助,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反复诵读也会感悟出作者的旷达的心境。

除此之外,诵读不与理解语言相结合则无法进行。

第三:诵读与辨音,断句。“断句”就是要掌握句的停顿,即句子内部的语法停顿和为了突出某个词语或成分所作的逻辑停顿,涉及词语、句子的意义和句子成分的辨析。

如教《周处》一文中的“或说处杀虎斩蛟”中“说”应读“shush”而不读“shō”是“游说”的意思。读音的不同,意义差别也很大,学生在读的时候,读准了字音、意义也掌握准确了,就不会把上句中的“说”“理解”为“说话”的意思了。

又如《晏子故事两篇》中的“其贤者〡使使贤主”意思是有贤才的使者派遣出使贤能的君主,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如读成“其贤者使〡使贤主”就没有准确理解句意,也不符合文言文组词造句的规律,更不能掌握两个“使”的含义。

第四、诵读与语调。把握语速与文体有关,也与课文的内容感情有关。句中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感情。

如初中文言文课文《小石潭记》的四个段落,在诵读的时候,每个段落的语调、语气是不同的,如果把握不好或忽略了这点,将很难把握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乐与忧的感情”。如果这样指导: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

惊喜 以与游者相乐 寂寥、凄神寒骨

语调、舒缓 语调轻快 语调缓慢

语气:欣喜 语气:欢乐 语气:低沉、压抑

那么学生在诵读时就能把握作者的先“乐”后“忧”的感情变化。乐是抑郁忧伤的暂时排遣,忧是作者寄情山水的原因。

第五、诵读与记忆。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记忆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好记忆的“支撑点”即记准段落的起结、衔接和提挈篇章,段落的关键语句等。

如《小石潭记》第三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右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个段中的“望”既为这段记忆的支撑点。后边的内容是望到的景物。

再如《观潮》一文的首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是这篇文章总括全文,点示题旨之句,是这篇课文记忆的“支撑点”。

会找,找准支撑点,是记忆的捷径。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6

舞之历史

开化龙顶茶原产于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的茶园里,关于龙潭湖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此潭原是一个干潭,某年一个高僧云游到此,见此潭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惊呼“好潭,好潭!”,于是在潭边居下,每日清理此潭。终于有一天,高僧挖到一块巨大的青石,用锄松动此石,从石缝中溢出清水,并隐约听到隆隆水响。忽然,大石碎裂,石下喷出巨大的水柱,清澈的泉水汩汩不绝,很快溢满了整个深潭。高僧在潭边广植茶树,开辟茶园,因这里有龙顶潭水浇溉,四周奇花异树,遍地芳草,茶树生长在云蒸霞蔚之中,终年被香气、雾气缭绕,日久天长,终于练成极品佳茗。

据《开化县志》记载崇祯四年(1631年) “上贡芽茶四斤”和“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清光绪三年(1877年)“茶叶开始出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化县志》记载,芽茶进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限时,专人献送。从道光至光绪年间(1821-1911年)为国内眉茶主要产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开化县志稿》“茶四乡多产之,西北多产者佳,其在谷雨前采,曰‘雨前’茶,俗名‘白毛尖’。”

舞在自然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的源头,邻天下奇山黄山;靠人工湖泊千岛湖;联江南名山三清山;处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的“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带,素有中国“亚马逊雨林”和“浙西林海”之称。

所谓“绿茶金三角”是指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安徽休宁三地,这里唐代就盛产茶叶。婺源绿茶在唐代的陆羽《茶经》就有详细记载,到宋代堪称茶中极品,并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休宁松萝茶是进贡康熙皇帝的贡品茶,同时也是1745年瑞典“哥德堡号”船上从中国运出的主要茶品;开化龙顶茶自明朝崇祯年间开始就被列为贡品,每当清明前夕就用快马、飞舟直送京城供皇帝、大臣们享用,深受宠爱。开化县境内山高林茂群峰秀,溪水环绕,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兰花遍地开,云雾常年润”,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驱之不散的高山云雾孕育和滋润着开化龙顶茶。

舞在锅里

开化龙顶茶选用清明至谷雨前、高山良种茶树生长健壮的的鲜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其制作流程是: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初烘理条焙干成品。

开化县的茶园构成大多数是山地丘陵,所以茶叶的采摘不适用于机械采摘,一般都是手工采摘,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大于叶,采摘回来后分级摊放;薄摊在室内通风避光、清洁、干燥蔑扁上8小时左右后,视天气情况而定增减摊放时间,待叶质变软,散发清香,鲜叶含水70%为适度。然后再在在平锅中手工杀青,控制锅温在200-220℃之间,投叶量200-250克,以抖炒为主,杀青后的开始双手轻揉,然后匀摊烘笼上烘焙,勤翻、轻翻、快烘,初烘茶叶紧握成团、松手即散,再摊凉后理条成形,八成干出锅摊凉;然后在炒锅中提香,出锅后均匀薄摊烘笼上低温焙干,烘至捏茶成末,茶香扑鼻,含水量5-6%时,开化龙顶茶就精制成了。

上一篇六一节日快乐

下一篇霍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