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小镇范例6篇

边城小镇范文1

关键词:旅游型小城镇开发策略

Abstract:The small Tourism Cities and Towns around Xi'an should tap its deep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enrich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improve overall tourism image. The article made from three levels of culture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atial layout, form a distinctive urban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experience-towns.

Key words:Small Tourism Cities and Towns, Development Strategy, Huayin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引言

2006 年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召开了全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工作会议,共同把握旅游小城镇发展潮流,体现出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城镇旅游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旅游小城镇,对于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安市是世界闻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世界城市之文化之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西安周边小城镇都不同程度地已经或正在纳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体系,这些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应在不同层面传承地域文化,兑现城市价值,塑造城市特色。华阴市距西安120 km,是西安连续运城到太原的重要门户,也是西安与古都洛阳连续的纽带,华阴市旅游发展及重点地蹲城市设计即是华阴市区旅游发展对西安文化古都旅游发展的呼应,也是华阴市学西安旅游发展的结晶。

二、华阴市概况

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地处秦岭北麓,距西安120 km,总面积817k㎡,总人口24万。华阴市是举世闻名的五岳之一——华山所在地。华阴市区位于华山脚下,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存有西岳庙、魏长城等文物古迹。2009年华阴市旅游总人次为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7.96亿元。

三、华阴市旅游业发展的困惑与出路

(一)困惑

2009年整个华阴市旅游总人次为200万人次,而华山景区旅游登山人次已经达到了169.7万人次,几乎达到了华山景区所能容纳的旅游人数的极限。因而华阴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华山景区内部人满为患、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华阴市城市特色不显著,旅游开发资金缺乏,城区旅游设施及景点匮乏,整体发展缓慢。

华阴市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文化传承和民间艺术,如古运河、古粮仓、古城墙遗址,杨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传承至今的华山太极养生文化,生动多彩的皮影艺术等。这些历史文化都独具魅力。而目前以登山游览为主的传统旅游形象过于单薄,因此,华阴的旅游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还须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利用人文景观来充实与完善整体旅游产业集群。

(二)华阴之出路

通过对华阴市城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结合华阴城区所依托的西岳华山所特有的道教文化,养生旅游市场的无限延展性符合华阴城区旅游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养生产品的体验性与健康性符合当代中国体验旅游时代,养生旅游效益的无波动性和生态型符合华山景区生态保护及华阴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笔者将华阴市城区定位为“心灵回归地,华夏养生城”,华阴城区将围绕养生业展开空间品质的营造。下文将从区域、市域及城区三个层面就该目标的实现展开研究。

四、华阴市城区旅游发展总体策划

图1 华阴旅游交通区位示意图

图2 华阴城市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图

(一)区域旅游

在区域层面,华阴市作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华阴城区旅游发展要充分利用以西安等重要旅游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三都两山”游线(沿郑西客运专线,依次为西安、洛阳、开封、华山、嵩山)及“古都—名山—母亲河”游线(依次为西安、华山、潼关、壶口等)发挥区域旅游重要节点的功能,实现由华山旅游服务基地到区域旅游服务基地功能的转变。

(二)市内旅游

华阴市内旅游要充分发挥华阴市内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建立多条旅游线路与旅游景区。其中华阴假日休闲度假游线以古柏行为主要旅游通道联系华山景区与城区,在华山脚下、华阴城区周边建设华麓景区、岳庙景区、温泉度假区。

华麓景区,作为华阴中心城区和华山风景名胜区之间的过渡联接区域,总体定位为旅游服务地。靠近城市的区块设置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靠近山脚部分定位为具有古城文化风貌的旅游度假小镇。开发魏长城景点,依托黄河厂旧厂房开发艺术创意产业园,同时开发工业旅游产品。

岳庙景区是老城区的传统商业中心,建设中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在此设置华山站,规划定位为以旅游、商贸、居住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区,是华阴市历史风貌的重点体现地区之一。

温泉度假区内有蕴藏富含多种矿物质成分的温泉,依托便利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可建成旅游度假休闲基地。

(三)城区旅游

华阴城区旅游发展主要提出了“为养生而旅游,在旅游中养生——道教旅游新时尚”的口号,打造“一环,五轴,七区,多节点”的旅游体系。

1、一环

一环是指道家养生通廊,是《华阴市华阴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规划的华阴市城区的交通外环,通过道路断面设计,创造非机动车环廊,联系七个养生主题区,形成城市形象外界面。

2、五轴

五轴是指联系各个景区、视线通道,城市文化画廊。分别为岳庙街道家传承通廊、华岳路城市形象展示轴、古柏行传统视廊轴、长城路道学演绎走廊以及太华路生命成长轴。

岳庙街道家传承通廊:集中反映城市文化、古建筑风貌等特色,也是岳庙城区的中心轴线,沿街建筑立面统一,突出中国古建筑景观特色。

华岳路城市风貌主轴:是城市生活购物、休憩赏绿的生活性景观干道,中心段为商业服务类用地,强化现代城市特色。

古柏行文化主轴线: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恢复城市古代风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创造新的城市景观。

长城路道学演绎走廊:联系有氧运动养生区和和乡村美容养生区,穿越国际温泉养生区,街道空间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演绎。

太华路生命成长轴:城市的主要街道之一,主要承担着行政、商服功能。太华路沿街有电力局、邮电局等行政事业单位,同时集中了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如影剧院、宾馆。城市向南发展,联系南侧华麓区的主要轴线。

3、七区

七区是指结合华阴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现存西岳庙,隋唐城遗址、文庙大成殿岳庙、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等分布特点,考虑周边自然环境特色,分别布局有国际温泉养生区、乡村美容养生区、民俗文化养生区、国际道产品研发养生区、成仙寻道养生区、中医药养生区、有氧运动养生区等七大片区。

4、多点

景观点主要有景观节点、门户空间及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包括有干道交叉口、公共绿地标志点、道路主要出入口、涧河桥头等,是人们感知城市的形象、环境、文化最直接的窗口。

西岳庙广场为西岳庙前的景观广场,采用庄严的对称布局形式,绿化以草坪、灌木为主,并种植景观树,对地面铺装进行色彩和图案的变化,强化广场庄重、纪念的气氛。

中心景观节点包括华岳路与岳庙街的交叉口节点以及古柏行与庙通路的交叉口节点,是城市中心区强化、提升城市形象的最佳地。应注重城市设计的要求,在建筑高度、形式、风格等方面统一协调,局部地段可设置高层,环境主题上体现地方城市建设的特色。

五、华阴市城区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为了落实上文的发展构思,该研究重点落实了华阴市城区中的城市入口门户的空间设计构思及城市设计。

1、项目定位

华阴市门户空间、城市入口标志和城市文化展示广场。

2、设计立意

广场整体考虑,统一在“道教文化”、“养生城”的概念之下。该广场是长涧河滨河公园的一部分,是华阴城市文化、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场所。以道教文化元素为载体,以养生文化为内涵,反映华阴城区追求慢节奏、可持续、豁达、乐活、生态伦理性的城市精神;以现代高新材料为载体,以当代高科技技术手段为依托,体现未来华阴城区高效、开放、多元、时尚、精明增长的生活气息;广场通过进一步演绎“道教文化”与火车站广场、宝莲灯广场等城市门户空间联系、呼应,同时追求差异性和互补性。

图4 城市入口门户区总平面图 图5 城市入口门户区鸟瞰图

边城小镇范文2

关键词:城镇;边缘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保证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质量,不仅是政府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社会和百姓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做好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积极献言建策。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更是实现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前进的过程,应当调动每一个成员的创造性、创新性,使之不断的、主动地开拓进取,但是这一目标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效。

一、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对于城镇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因此,在对于城镇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对于相关的管理部门来说,想要履行政府对于城镇的管理职能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说,县级的一些管理部门只能够在工作上给予城镇一些指导,但是具体的执行的时候,还是需要城镇中的一些政府部门来执行,这样就给政府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由于在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由于管理权限的问题,使得城镇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时候,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二)规划管理在实际的执行中存在问题。在对城镇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会因为这些城镇中的政府部门因为人手不足其涉及的方面又比较广,因此在实际的执行的时候,对于城镇中的一些不符合建设规范的建筑没有办法做出更加有效的管理,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危险建筑以及违法建筑的存在。另外,在小乡镇中,这些违法建筑会因为乡镇政府的庇护,根本没有办法实际的进行下去。

(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城镇来说,一些政府中的管理人员在对城镇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缺乏专业的知识,这样在对于城镇进行规划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定位,并对于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城镇的管理规划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严谨的素质。

(四)人力和经费不足。在一些城镇中,对于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根本就没有引起相关的政府部门的重视,这就使得在对于城镇进行规划管理的时候,相关的政府部门根本就拿不出足够的费用以及人力来对城镇进行规划管理。这就直接导致绝大一部分政府管理人员不具有专业的素质,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城镇管理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城镇规划要有法制效力,保障城镇规划的有效实施

我国是法制国家。因此,要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必须充分认识法律在城镇规划中的重要性,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中国历史悠久,中国城镇大多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及深厚的历史背景,城镇中的建筑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内敛、沉稳、以及持久的品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公共政策,城镇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以城镇规划为指导,不能超越规划进行。要切实加强城镇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各类专业规划由规划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编制的制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

(二)发展当地经济建立特色产业

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简而言之在于提升城市边缘区城镇当地人均收入,改善城市边缘区城镇生活环境与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发展当地的企业,通过促进企业的发展来增加城市边缘区城镇当地人的就业。①政府相关机构应当增加对城市边缘区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发展壮大;②城市边缘区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不断扩大就业与当地紧密结合,互相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城镇经济发展

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任何工程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正是阻碍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融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首先,要扭转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依赖财政拨款的思想,不能停留在城市边缘区城镇管理与发展的理念;其次,充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政府提供信息与政策上便利,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开拓城市边缘区城镇资本融资的快捷之道。但是,在发展多方融资的道路上,一定要控制了市场规则,禁止违法操作,地下操作的行为,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的发展以及人们合法利益。

(四)健全管理体系提升发展质量

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工程质量是保障国家和百姓利益的重要基础,在对建筑质量管理上首先可以建立以政府机构为主的组织,成立一个由建筑学方面的专家为主体的专门的考察机构,同时设立质量检查小组,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对城市边缘区城镇设计的环节以及后续的城市边缘区城镇施工环节进行监督考察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保证城市边缘区城镇设计的质量化;其次在成立城市边缘区城镇管理监督机构和考察小组时,更要制定和完善可操作性的城市边缘区城镇规划规章制度。此规章制度须结合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实际情况,做到细化细节、量化环节、具体化以及可操性,以保证制度运行的可用性和可信度。同时要规范设计人员的行为、职业道德、职业原则,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更要做到事前计划具体到位,事中控制措施有力,事后总结有效。

(五)节约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严格控制城镇规模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边缘区城镇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其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边缘区城镇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合理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边缘区城镇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边缘区城镇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储备不足,这就要求在城市边缘区城镇规划、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城市边缘区城镇总体发展目标、方向和规模,严格控制大城镇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镇和城镇,不断提高城市边缘区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搞好近期建设规划和长期整体规划的关系,城镇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切实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

(六)构建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应集中关注边缘区在打破原有社会生态系统,建立全新社会生态系统所出现的两类不同问题,实现村镇体系向街居体系演替过程中利益结构的有效调整。

结束语

城市边缘区城镇规划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稳健实施城镇化建设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城镇规划包括城市边缘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决定一个地区的城镇布局、结构和基本数量,应符合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所以,城镇建设必须有科学、高质量的规划,且要做到规划目标明确,规划审批一支笔,规划管理一个口,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不同的城镇风格。

参考文献:

[1]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2]汤茂林.对苏锡常地区城镇发展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2,S1:147-151.

[3]于立.英国城乡发展政策对中国城镇发展的一些启示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11:27-31.

边城小镇范文3

一、雄安新区在“京津保”三角形中的位置关系分析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津保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及周边的部分区域,该区处于京津保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要历经三个发展阶段,腹地面积从100平方公里发展到200平方公里,远期辐射面积达到2 000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要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整合在一起的面积的基础上还要将邻近周边县级行政单元的部分区域整合在一起。雄安新区将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任务: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新高地与合作新平台。[1]雄安新区的构建是2014年2月26日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举措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为京津大都市的非核心职能向周边疏解提供了更大平台。世界大都市的发展规律表明,从聚集发展向分散发展是一般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都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空间过分拥挤而造成的城市病。京津自从成为直辖市后,依托都市优势具有更强的资源聚集能力,在发展过程中,近京津的河北省区域内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随后在对北京发展方式的规划设计中虽然历经“大北京”、“首都圈”、“大北京经济圈”等多种设计,但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长期发展困局提供了契机,自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措施提出后,京津的部分职能开始向河北省疏解。河北省行政区划内的设区市也为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进行战略设计,行政区划调整就是这些战略设计中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河北省的11个设区市大多数都已经完成了市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保定市较早地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一城三星”发展格局下的“三星”即清苑县、徐水县和满城县调整为清苑区、徐水区和满城区等划入市区,市区面积扩展到原先的8倍,所以京津大都市的关系上也经历了从“对接”到“承接”再到“协同发展”的变化,保定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表现得积极主动,不但在城市规模扩展方面反应非常迅速,而且在城市的软环境建设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大保定”[2]周边的“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高阳县―博野县―望都县―顺平县―易县”组成的城市环成为了“大保定”的郊区县,大保定核心区域的影响范围得以扩大,“大保定”核心区域与京津大都市形成鼎足发展格局。为了推进“大保定”与京津大都市间的整合程度,需要在“北京―保定”、“天津―保定”间分别构建起“京保新区”和“津保新区”,这可以成为将京津保三角形的京保边、津保边高效互动的通道。

(二)雄安新区:京津保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的主体部分由“雄县+容城县+安新县”整合而成。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处在京津保三角形津保边上靠近保定的区位上。前文论及,在“大保定”的市区进行调整后,容城县和安新h由于近邻保定市区而成为郊区县。在雄安新区的城市化战略实施后,雄安新区就成为保定东侧的城市化增长点,这里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通过向东整合霸州、向西整合“徐水区+清苑区”,京津保三角形的“津保边”将会成为京津冀区域内发展最快的城市链。此前北京副中心布局在“通州区+北三县”①,北京的主体部分在向东扩展,为与天津整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图1可以看出,由“北京老城区+通州区+北三县”整合在一起的区域与雄安新区只隔“大兴区+廊坊市+涿州市+固安市+高碑店市”,而“涿州市+高碑店市+固安市”将是京津石三角形的京石边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区域,因此加上雄安新区,实际上在保定的北侧和东侧会形成城市化速度快速发展的两个区域。实际上此前定州从原保定市行政区划中独立为省辖市,并且在保定市区的行政区划由“三区”调整为“五区”②后,雄安新区是在保定行政区划内做出的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此前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在保定市行政区划内和河北省行政区划内做出的调整,而这次的雄安新区是在国家层面做出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前文论及,“雄安新区+霸州市”在津保边上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会进一步提升津保城市链的发展速度。津保城市链和京保城市链不但会将京津保三个城市连接在一起,而且会将城市链上的县级中心地以及乡镇中心地等连接在一起,使得京津大都市在功能疏解过程中,在京津保三角形内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尽快解决京津大都市周边长期以来存在的“贫困带”问题的同时,也使京津大都市尽快进入到分散发展的城市体系布局状态。

二、雄安新区城市团发展构想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举措的重要步骤,这里区位条件优越,与京津距离适当,同时这里也近邻“大保定”核心区域,雄安新区与“涿州市―高碑店市―霸州市”三角形互动,在“津保城市链”、“京保城市链”上会形成城市隆起带。雄安新区在城市体系的空间构架上需要尽早充分准备。根据雄安新区内三个县级中心地以及乡镇中心地的分布状况,需要在整个区域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城镇环即Cx1、三条城镇链即lx1、lx2、lx2,并且构建起“安新县―容城县―雄县”三角形,使三个县级中心地间得以高效互动。

(一)环淀交通链和环淀城市链

1.环淀交通链

根据图2,白洋淀在Cx1城市环内占有绝大面积,这是雄安新区内的重要资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镇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间便捷地建立直接联系从而进行高效互动,因此在雄安新区内需要以白洋淀为中心构建城市环。为此首先需要在交通网络的通达性程度方面做文章。根据图2,要尽快形成“容城县―北张庄村―大王镇―留村―西里街村―东杨庄村―西向阳村―北际头村―大寨村―南曲堤村―韩村―同口镇―高楼村―辛庄村―刘李庄镇―邸庄村―圈头乡―杨庄子村―赵北口镇―十里铺村―大阴村―龙湾镇―张岗乡”一线,同时要形成“容城县―大河镇―平王乡―雄州镇―大阴村”一线,两条线在将容城县、雄县和安新县等三个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同时,以白洋淀为核心形成环淀交通链,将安新县中南部区域的乡镇中心地与容城县大部分、雄县大部分区域整合在了一起,为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2.环淀城市链

通达性较高的交通网络是构建城市体系的基础,在如上交通链的基础上要逐渐形成Cx1城镇环。从图2上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依托前文论及的新建交通链,但城市环在安新县西侧的部分需要向外扩展,以便将更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城市环中,根据如上设计Cx1环即“容城县―小里镇―三台镇―寨里乡―安州镇―南曲堤村―韩村―刘李庄镇―七间房乡―龙湾镇―雄州镇―朱各庄乡―平王乡―大河镇―八于乡”构成的城市环。该城市环上的容城县、安州镇、“同口镇+西李庄镇”、“大阴村+枣林庄村”、“雄州镇+龙湾镇”等是Cx1与lx1、lx2、lx3等城市链交汇的节点,在构建城市体系过程中会优先得到发展。这些乡镇中心地作为节点中心地,要在不断整合腹地内的其他乡镇中心地,与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等三个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在腹地内形成多个次级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的发展格局,使得城市体系以分散发展的方式构建起城市体系,避免在城市体系进一步扩展过程中由于“摊大饼”式蔓延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二)城市弧链与城市链

雄安新区总体上为形状,为了将区域中心与区域边缘得以高度整合,就需要在构建如上城市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lx1、lx2、lx3等城市链。根据图2,lx1即“芦庄乡―老河头镇―寨里乡―小里镇―容城县―八于乡―晾马台乡―大营镇―米家务乡―双堂乡”一线形成的弧链,在lx1、lx2、lx3等三条城市链中,该条城市链跨度最大,连接起来的乡镇中心地最多,将安新县西侧、容城县中部与雄县北部区域整合在一起。lx2即“老河头镇―安州镇―北际头村―西向阳村―西李街村―留村―安新县―朱各庄乡―咎岗镇―米家务乡”一线,从图2上可以看出,安新县是这条城市链的中点,雄县和安新县两个中心地都位于该条城市链上,因此这条城市链将是lx1、lx2、lx3等三条城市链中发展力度最大的,但是在构建“安新县―容城县―雄县”三角形的“安新县―雄县”边时需要沿着“安新县―郭里口村―古庄头村―雄州镇―雄县”一线进行,这条边不但将“安新县―雄县”连接在了一起,而且会成为白洋淀上一道风景线,有力促进雄安新区核心区域整合程度提升。lx3即“芦庄乡―同口镇―高楼村―辛庄村―邸庄村―西里庄镇―圈头乡―枣林庄村―大阴村―张岗乡―双堂乡”一线,该条城市链将安新县南部与雄县南部整合在一起。如上三条城镇链将雄安新区全部区域整合在了一起,核心城区与腹地之间得以高效互动。

(三)“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三角形

根据前文设计思路,“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三角形是雄安新区城市体系的核心部分。耐2可以看出,该三角形及其周边区域涉及到的乡镇中心地包括“八于乡+大河镇+平王乡+朱各庄乡+雄州镇+龙湾镇+赵北口镇+三台镇+大王镇+南张镇”等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前文论及,为了提升三个县级中心地间的互动水平,需要沿着三角形的三条边尽快构建起城镇链:“容城县―北张庄村―大王镇―安新县”城镇链;“安新县―郭里口村―古庄头村―黄湾村―雄州镇―雄县”城镇链;“容城县―大河镇―平王乡―朱各庄乡―雄县”城镇链,这里将是雄安新区首先应该得到发展的区域。在雄安新区的城市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该三角形区域将成为雄安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最强的区域。该三角形的“安新县―雄县”边与津保城市链重合,借助保定向东的影响以及天津向西的影响力,该条边可能会成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中发展最快的城镇链。在此基础上由lx1、lx2以及“容城县―安新县”围成的区域将会以较高的速度整合在一起并得到发展,区域内的晾马台乡、大营镇、米家务乡、咎岗镇、朱各庄乡、平王乡、大河镇、八于乡、大王镇、雄州镇等会成为雄安新区向东北方向扩展的次级中心地,为将雄安新区的核心城区与腹地联系在一起架起了桥梁。

(四)雄安新区的周边关系

雄安新区作为京津西南侧的战略发展区域,与两个大都市距离相当,并且近邻保定,因此就从真正意义上将京津保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从图3可以看出,雄安新区的三个核心中心地将会成为引领周边城市发展的子核心,图中的X区、Y区、Z区和R区将分别依托雄安新区的三个县级中心地得到发展:在R区域内,徐水区将会成为“大保定”与雄安新区的连接点;在X区内的定兴县将与容城县整合在一起;在Y区内,“高阳县+任丘市”将会与安新县整合在一起;在Z区内,“文安县+霸州市+永清县+固安县+高碑店市”以C形环链与雄县整合在一起,雄县成为C形环链的核心。结合图1可以看出,“涿州市+高碑店市+固安市”相对于雄安新区更易以“北京市―天津市”轴线与“通州区+北三县”构成京津大都市的两翼,并且也能够在京津布局大都市的子中心,与大都市高效互动,从而使得发展过度拥挤的大都市进入分散发展格局。在如上论及的X区、Y区、Z区和R区等4个区中,Z区腹地面积最大,但跨越了保定和廊坊两个行政区划;Y区面积较小,但也涉及保定和沧州两个行政区划。这次雄安新区的设立,虽然涉及原保定行政区划的一部分,但由于已经站在了国家层面考虑该区的发展,因此已经远远超越了设区市乃至省域行政区划范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雄安新区涉及的腹地会进一步拓展,该区将会成为将京津保整合在一起的重要节点。从图3可以看出,雄安新区西侧的“大保定”、北侧的“涿州市+高碑店市”、东侧的霸州市等区域的城市化程度都优于雄安新区。因此,雄安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会通过“内生力量+外生力量”两种方式发展,内生力量即通过顶层设计对该区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外生力量即对周边资源首先进行袭夺而后进行辐射,在雄安新区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上论及的4个区域都将成为雄安新区的郊区。可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通过“软区划”[3]方式形成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联系,在该区域内形成新的城市(城镇)体系布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学界最初经常论及的是“京津石三角形”和“京津保三角形”,由于保定位于“京津石三角形”的重心位置,优越的区位条件使保定较石家庄更易与京津大都市整合在一起。在雄安新区战略举措出台后,学界开始关注“北京市―天津市―雄安新区”三角形,该三角形上三个顶点的距离近乎相当,这与此前“大保定”向东发展并在“五区”基础上将白洋淀纳为市区[4]的战略设想一致,这也为“双核+双子”[5]结构下“西子”保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保定”的分步发展构想[6]以及廊坊的“四层次”[7]城市体系格局设计等也都很快变为现实。雄安新区通过强化京津大都市西南侧腹地的发展力度,使得京津轴和京保轴围成的东南侧的扇形区域内[8]不同层级的中心地的整合程度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在该扇形区域内会创建大都市分散发展的典范,并在整合辽中南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雄安新区“子片区”城镇体系构建

(一)“双半月+双三角”:安新城镇体系构建

1.“双半月”城市链:整合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地

图4展示了安新新城镇体系的一般构建,在发展过程中最终要形成“双半月+双三角”的发展格局。根据图4,“双半月”分为纵向、横向两个半月形城镇环,前者由“la1+la2”构成,la1即“大王村―新庄克村―三台镇―增庄村―寨里乡―北头村―西马村―膳马庙村―王庄村―刘庄村―磁白村―同口镇―刘李庄镇”构成的弧链,la2即“大王村―大王镇―北六村―中六村―张六村―南六村―安新县―西里村―漾堤口村―南刘庄村―马村―边村―端村镇―刘李庄镇”一线构成的城镇链;后者由“la3+la4”构成,其中la3即“寨里乡―杨孟庄村―北何庄村―留村―西里街村―宋庄村―赵庄子村―季庄子村―赵北口镇”一线,la4即“北头村―西马村―白庄村―东角村―安州镇―关城四村―端村镇―北田庄村―大田庄村―圈头乡―赵北口镇”构成的弧形链。“双半月”城市链将安新县区域内的绝大部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

2.“双三角”城市团:城镇体系南北呼应

根据图4,“双三角”城市团即安新县中心地附近“三台镇―大王镇―安新县”三角形(“北三角”)与区域南侧的“老河头镇―芦庄乡―同口镇”三角形(“南三角”),其中“北三角”使得安新县中心地通过三台镇、大王镇两个镇级中心地与容城县整合在一起。“南三角”则将安新县行政区划最南端的芦庄乡与纵向的半月形城市链整合在一起。从图4中可以看出,“北三角”是“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三角形的一部分,在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同时,也将“北三角”内的很多村庄整合在了一起。芦庄乡位于安新县的南端,如果不构建“南三角”,芦庄乡将会在城镇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在构建起“南三角”后,不仅芦庄乡与城镇体系的主体部分即“双半月”城镇团能够整合在一起,而且三角形区域内的东涝淀村、北青村、王岳村、北马村、西辛庄村、苏果庄村、南边吴村、谢庄村等村庄也得到发展,与la1紧密整合在了一起。

3.城镇走廊:连接“双三角”城市团

从图4可以看出,“北三角”和“南三角”通过la5连接在一起,即图中的“老河头镇―西喇喇地村―坨上村―前亭子村―刘庄村―王庄村―安州镇―东角村―小寨村―北际头村―西里街村―留村―安新县”一线构成的城镇链(“安老链”),这条城镇链将“双半月”城镇链的la1、la2、la3、la4等串联在了一起,“北三角”与“南三角”也得以建立直接联系。区域内的核心城市安新县中心地对西南侧的老河头镇可以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通过la2与区域南部边缘的刘李庄镇也建立了直接联系,县域行政单元内的城镇体系框架就得以建立了。“安老链”与la4交汇处的安州镇会成为城市链上的节点城镇,该城镇位于“安老链”的中点位置上,从图4中可以看出,该镇与老河头镇、寨里乡、三台镇、安新县、端村镇、刘李庄镇以及同口镇等的距离相差不大,在安新城镇体系构建过程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安州镇也是“保定―老河头镇―安州镇―安新县”城市链上的重要节点。在安新县中心地与保定核心城区之间会成为重要的节点镇,对安州镇进行前瞻性的设计对于安新城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三角+外展链”:雄县城镇体系构建

根据雄县区域内乡镇中心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最终要形成“三三角+外展链”的城市体系构架,如图5所示,“三三角”即“北沙口乡―雄州镇―双堂乡”三角形、“大营镇―雄县―咎岗镇”三角形以及“咎岗镇―双堂乡―米家务乡”三角形。“外展链”即由lc1和lc2构成的包围在三角形外的两个C形城镇环。图中由“lx1+lx2+lx3”构成的“大三角形”将雄县区域内的绝大部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lx1将“北沙口乡―大营镇―朱各庄乡―雄州镇”连为一线,并将该城镇链上的“东龙堂村―南沙口村―西王村―西留侯村―杨西楼村―黄湾村”等连为一线,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大三角形”(“大”)的三条边中,该边上的乡镇中心地最多,大营镇和朱各庄乡会成为该条城镇链上的节点镇。图中的lx2即“北沙口乡―孔码村―板西村―米宁庄村―米家务乡―大魏庄村―邢庄村―双堂乡”一线,该条城镇链靠近雄县的北部边缘,将西北部区域与东部区域连接在一起。图中的lx3链需要依托雄县中心地和咎岗镇建立起来。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的各边建立起来后,区域内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仅仅沿着各边建立联系,就显得区域内的通达性程度不够高。因此还需要再构建两个小三角形:“米家务乡―咎岗镇―双堂乡”构成的北侧小三角形(“小北”)和“大营镇―雄县―咎岗镇”构成的南侧小三角形(“小南”)。与此同时还要构建lx4和lx5两个城镇链。根据如上设计,所有的乡镇中心地得以建立直接联系,同时也将“大”内的村庄以及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在图5中,“小北”与“小南”的连接点为咎岗镇,以咎岗镇为核心通过整合“高辛庄村+卢光寺村+咎王庄村”,将会成为雄县区域内与雄县中心地高效呼应的次级中心地,从而在雄县区域内形成“双中心”的城市团发展格局,咎岗镇中心地也将会成为雄安新区的一个次级中心地。在如上设计之外,在“大”的“北沙口乡―双堂乡”边与“双堂乡―雄州镇”边之外还要建拓展的C形链,以三角形的两条边为轴将更多的村庄连接在一起,强化轴对腹地的影响力。lc1链即“北沙口乡―大庄村―八西村―八南村―仁义庄村―上岔河村―张家巷―大魏庄村―邢庄村―双堂乡”一线,lc2链即“双堂乡―贾岗村―宫岗村―韩庄村―张庄村―张岗一村―高村―张岗乡―南庄子村―龙湾镇―大阴村―黄湾村”一线,双堂乡成为将lc1与lc2连接在一起的节点,lc2将“双堂乡―张岗乡―龙湾镇―雄州镇”连接在一起。如上两个C链是“大”的拓展链,使“大”与更大腹地充分整合在一起,避免了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边缘不能充分城镇化的问题。

(三)“4C城镇团”:容城城镇体系构建

如图6所示,容城区域内依托既有乡镇中心地构建城市团过程中,需要在南北两个边界处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充分整合构建城市链,使容城区域内的乡镇中心地建立直接联系,最终要形成“4C”架构的城镇体系,并以八于乡为次级中心地统合周边乡镇中心地,与容城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图6中的“4C城镇团”即由Cr1、Cr2、Cr3、Cr4等四条城镇链构成的城镇体系,其中Cr1即“小里镇―王村―西牛营村―西牛村―李茂村―段庄村―南张镇―北张村―沙河村―沙河营村―西张楚村―张楚营村―高家庄村―贾光村―北南蔡村―北南蔡乡―谭城村―马张村―王家营村―晾马台乡―猛进庄村―复兴庄村―赵村―咎村―平王乡―李小王村”一线形成的弧链,在四条C形城镇链中,该条城镇链最长;Cr2即“张家营村―西张楚村―大南头村―大八于村―八于乡―南文营村―北剧村―薛庄村―南王咎村―王家营村―晾马台乡”一线构成的城市链,在四条城市链中该条链最短,如上两条链的交汇处即“贾光乡+高家庄村+张楚营村+西张楚村”以及“晾马台乡+王家营村+南王咎村”将成为节点中心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Cr1、Cr2围成的“口”字形区域也将会具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图中的Cr3即“王村―西牛I村―西关村―小楼堤村―谷庄村―北关村―后营村―八于乡―南文营村―张市村―留村―西孙村―南阳村―大河村―大河镇―郭村―平王乡―李小王村”一线,从图上可以看出,“八于乡+南文营村”会成为Cr2与Cr3等的交汇点,该处与容城县中心地邻近,并且位于县域行政单元的中央,因此将会成为容城城镇体系的次级中心,该中心以八于乡为中心,通过整合“大八于村+南文营村+南河照村+张市村+大南头村”形成,随后逐渐向腹地扩展,将更多的村庄整合在一起,成为连接晾马台乡、贾光乡、容城县中心地以及大河镇等的节点,最终与容城县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容城城镇体系向东北方向以较快速度扩展;图中的Cr4即“小里镇―东小里村―新庄克村―三台镇―大王镇―两河村―大阳村―郭村―平王乡”一线,这是一条跨行政区划的城镇链,主导部分在安新县区域内,对于“容城县+安新县”进行充分整合奠定了基础,三台镇与大王镇成为两个县级中心地城镇体系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节点中心地,这为容城县的西南角、东南角等不易被核心区域“容城县+八于乡”整合在一起的村镇快速融合到城镇链以及以乡镇中心地为核心的次级城镇团中创造了条件。根据如上设计,Cr1与Cr2围成的“口”字形区域首先要得到发展,而后是Cr3城市链,在此过程中以八于乡为中心的城镇团会发展成为容城城镇团的次级中心地。随后沿着Cr3城镇链向东西两侧扩展,将小里镇、大河镇、平王乡等整合在一起。因此Cr1的“贾光乡―南张镇―小里镇”段与“晾马台乡―平王乡”段将是最后得到发展的区域。根据如上论及“分层+分步”发展秩序,容城县城镇体系在整体上得到发展。

四、关于雄安新区城市体系的进一步思考

(一)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分散发展问题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举措下的重大举措,在京津保腹地创建城市化的生长点,通过“安新县+雄县+容城县”的三期发展构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区,与北京副中心“通州区+北三县”[9]呼应成为“北京―天津”轴线两侧的两翼。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京津冀的区域内的城市发展格局会产生很大影响。此前学术界在讨论京津职能向外疏解的过程中,涉及京津保协同发展问题时,都是以“大保定”核心城区为中心讨论问题的。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从保定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这是将定州市从保定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并设立省辖市的第二次在行政区划方面“做减法”。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但使人们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从保定主城区向东转移,而且资源的流向也开始发生变化。行政区划变更对城市化的方向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外生力量影响下进行城市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市核心区域对腹地的资源袭夺,“大保定”的发展布局因而也会中断。自从京津成为直辖市后,就逐渐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行政区划导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这次雄安新区的设立,如果单纯在京津保腹地构建城市化的隆起带,而没有真正实现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很可能会导致“环雄安贫困带”出现,因此在布局雄安新区之初就应该基于“软区划”在更大腹地内实现协同发展,同时在京津周边除了“通州区+北三县”以及雄安新区之外,还要构建更多的分中心与京津大都市呼应,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在京津冀区域内出现“群芳吐艳”的城市发展格局。

(二)关于“大保定”不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被边缘化问题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保定积极做出响应,也在多方面做了准备工作,保定与京津的关系设计层面也开始从对接、承接到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都是以“大保定”为基点讨论问题的。雄安新区的设立,完全改变了此前对“大保定”发展布局,“安新县+雄县+容城县”由隶属保定行政单元变为单独的行政单位,而且行政级别高于保定市,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不是保定市主城区对雄安新区施加影响,而是雄安新区对保定主城区施加影响。辐射方向的变化使得保定成为雄安新区周边的子中心城市。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京津冀地区每次行政区划调整后,保定的发展动因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同样会使保定主城区的发展动因被弱化。在未来发展中,原保定行政区划的发展重心将会迁移到雄安新区,保定处于京津与雄安新区的边缘,此前热议的京津石三角形、京津保三角形也将被京津雄安三角形所取代,如果在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大保定”被边缘化,在京津冀地区就会又一次形成“吸收模式”[10]的城市化轨迹。因此,在着力打造雄安新区的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整合方式,使得腹地内的中小城市与雄安新区得以协同发展,要在新的区域中心城市得以建立的同时,在腹地内打造更多的次级中心城市,并形成多条城市走廊,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与腹地协同发展同步进行。

(三)关于突破行政区划构建大空间的广域城镇体系问题

长期以来论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从根本上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在大尺度空间内构建更加合理的城镇布局。雄安新区的建立,为京津保腹地迅速成长起都市隆起带提供了政策支持,为雄安新区周边城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京津保腹地的城镇体系需要以雄安新区为中心重新构建,这不但需要雄安新区周边在对接雄安新区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也需要雄安新区从发展之初就要在构建大尺度的城镇团、城镇链方面做文章。首先要构建起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间的整合发展框架,为京津保腹地、京津冀腹地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奠定基础条件。根据大都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聚集发展到分散发展是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解决大都市过度发展造成的诸多问题,也能够在更大腹地内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雄安新区的建立是推动京津冀地区与京津“双核”为核心构建分散发展的城市体系格局的开始,随后在环京津地区还会有更多的子中心城市得以形成,在不同层面分担京津大都市的职能。张家口、唐山等此前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做足了准备。这些不断成长中的子中心都会发展成为与京津互动的子城市团。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一个重量级的棋子,盘活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注释:

①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行政区划被分隔为两部分:南侧部分包括“固安市+永清市+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北侧部分包括“大厂县+三河市+香河县”,北侧部分称为“北三县”。

②“三区”即原先的北市区、南市区和新市区。“五区”即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竞秀区、莲池区、清苑区、满城区、徐水区,分别由原先的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清苑县、满城县、徐水县调整而来。

参考文献: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N].人民日报,2017-04-02(1).

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保定的发展依据与4+2+3发展构想[J].保定学院学报,2016(2):120-127.

孟祥林.“软区划”与京津冀一体化[J].中国经济报告,2015(6):96-99.

孟祥林.“一城三星一淀”格局下的“大保定”发展思路分析[J].城市,2012(12):9-12.

孟祥林.“双核+双子”理念下京津冀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唐山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2011(4):15-21.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一分为五”基础上“安国子片区”的发展思路[J].保定学院学报,2014(5):118-124.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发展对策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城市,2014(8):15-22.

孟祥林.“双核+双子”体系下廊―沧扇形地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分析[J].城市,2010(12):21-27.

边城小镇范文4

【关键词】沿海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协同化发展

1、前言

小城镇建设一直是国家城镇化中重要的一环,最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更是重点指出:“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在这种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所面对不仅仅是机遇,而更多的是挑战。与此同时,规划从业者们也正积极实践如何从规划角度更好地服务于小城镇发展建设。

笔者在2013年参与了《庄河市鞍子山乡总体规划(2013-2030)》的编制工作,在工作中发现沿海小城镇的资源条件较好,物产丰富而多样,无论从产业基础、空间景观还是生态资源都有着独到的优势。本文想基于此规划,对沿海小城镇的规划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2、沿海小城镇――以鞍子山乡为例

本文所研究的沿海小城镇是指普遍背山面海,且在沿海经济带上分布的沿海小城镇。

庄河市鞍子山乡位于庄河市东部,乡域面积约29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具体处在青堆子湾湾底,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北黄海区域典型的农业型乡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庄河市政府要求鞍子山乡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以带动庄河市沿海区域小城镇建设。

鞍子山乡有着代表性的沿海小城镇特点,以其为例做为研究沿海小城镇规划思路,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复制性。

3、沿海小城镇的优势

1)经济较好,产业基础强势

沿海小城镇因为有海洋、平原、山地的优厚自然条件,往往产业形势较为丰富,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鞍子山乡产业基础较好,耕地面积约为14万亩,占庄河市耕地总量的17%,是庄河的“三大粮仓”之一;由于青堆子湾良好的养殖环境,鞍子山乡年产海蜇、海参养殖业发达,同时也已经有一定的海产品加工、物流等企业进驻。

2)依湾发展,空间成组分布

海湾是海岸线重要自然资源,海湾奠定了沿海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因此同海湾小城镇共享海湾资源,形成一个整体。

鞍子山乡处在青堆子湾的湾底,同在清堆子湾的主要乡镇还有青堆子镇和栗子房镇,分别在其两侧。3个乡镇由丹大高速、201国道及滨海路连接,围绕青堆子湾形成一体。

3)山海格局,生态资源丰富

沿海小城镇一般均有“山-田-海”的空间格局,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利用优势可以带来多样的生态旅游体验。

鞍子山乡是明显的山海格局,其北部为山区,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水库;中部为平原,其大面积的盐碱地是水稻种植的理想地点;南部大量的湿地也给鞍子山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景观和水产养殖基础。

4、沿海小城镇规划初探

沿海小城镇的优势明显,但是如何利用是一项挑战。因为沿海小城镇沿海岸线带状分布,每个小城镇的情况都比较相似,那么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呢?依然需要从对比优势出发,而这个对比优势不是相对所有小城镇的优势,而是相对于周边的小城镇优势。

1)明确自身小城镇组团

如果想发挥自身的对比优势,就需要这个“周边”的范围需要多大。经过研究沿海小城镇的空间布局特点发现,在同一个湾内的小城镇往往联系紧密,共享的总体资源基本相同,但是每个小城镇都有这自己的侧重点。所以,应该把同一湾内的沿海小城镇统筹考虑起来,做为一个共享同一湾内资源的小城镇组团进行一体规划设计。

鞍子山乡地处青堆子湾的湾底,青堆子湾位于庄河东部,全湾总面积为156.8km?,岸线长约103km。注入的河流有英那河、湖里河和地窖河,滩地面积大,非常适合水产养殖。在规划中主要把青堆子湾内三个镇统筹考虑。

2)周边乡镇优劣势对比

明确小城镇组团后,需要对组团内的小城镇整体考虑,仍然从湾出发,分析湾及腹地的优劣势。

鞍子山乡西侧有青堆子镇,工业发达,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东侧有栗子房镇,有一定工业基础,同时也是文化重镇; 而鞍子山乡自身则拥有湾底最好的滩涂,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都是非常发达。

经过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鞍子山乡的优势为:优秀的生态本底资源、丰富的农业和畜牧业资源。同时鞍子山乡的劣势为:工业规模比较小、交通条件无高速公路出入口、政策支持较差。

3)优化山海资源,协同发展

得出相对的优劣势之后,需要根据“协同发展”的原则得出沿海小城镇的具体定位,并在产业布局、交通梳理上与周边乡镇进行协调。在规划与发展中应该充分优化利用现有山海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在区域内与周边乡镇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以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

鞍子山乡本着产业“协同化”发展的原则,确定定位为“庄河市都市型现代化农业乡镇,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海产品养殖基地,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小镇”。规划提出一产设施化、二产集聚化、三产完善提升化的发展策略。同时利用鞍子山乡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与青堆镇差异化发展,建设特点鲜明的北方水乡特色的小镇。

4)依托乡土文化的镇区规划建设

小城镇的镇区建设是重点内容,镇区体现了一个小城镇的整体水平。沿海小城镇的镇区规划中需要考虑挖掘一些本地乡土文化,注重建筑机理与自然机理的协调,充分考虑山海景观在镇区中的利用,合理布置开敞空间和标志物。

鞍子山乡镇区规划中形成单中心、十字轴线的规划结构。并且利用现有水系作为两条生态景观廊道。在具体规划布局中,以“山-田-海”为主题思路,营造远有山峦连绵起伏,近有乡土气息浓郁的稻田景观,河湖水系穿越镇中,既体现沿海小城镇特色,又差异化周边乡镇的建设风格。再加上合理的城市设计引导控制,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海边小镇。

5、结论

新型城镇化浪潮下,沿海小城镇发展潜力日益明显,对其的规划发展研究有一定的。本文意在借《庄河市鞍子山乡总体规划(2013-2030)》为例,引出对沿海小城镇规划与发展的积极思考。

文中从同湾沿海小城镇组团的统筹分析,到与组团中的优劣势对比分析,再到基于协同化发展原则的定位与产业发展,最后到体现沿海小城镇乡土文化的镇区建设方法,提出了一套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参考复制的设计思路,希望对未来沿海小城镇的规划发展有所指导帮助。

参考文献:

[1]《庄河市鞍子山乡总体规划(2013-2030)》

边城小镇范文5

一、我县济发展现状

小城镇经济发展概况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空间分布不均衡,我县小城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心县城与一般城镇等级规模落差巨大,相互间的职能关联度和互补性较低,造成城镇经济发展缓慢。虽然近几年小城镇及农村有一定的发展,且发展较快,但还没能构成经济发达、产业密集小城镇群。而我县大多数规模较小、位于农村区域的中心镇产业基础弱,城镇建设投入不足,缺乏经济动力。

二、当前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资源利用不足,区位优势不突出,造成整体经济规模小

我县地域辽阔,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农牧资源,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镇经济依托资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粮食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形成一定规模,一些产业成为城镇经济的支柱。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我县小城镇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足,我县城镇经济成分中涉农、牧、林加工企业规模小,运行效率低,对小城镇经济整体贡献不足,我县的城镇中还没有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型交易县场,大资源小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贬值。我县是西南北部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城县,巧蒙公路、巧鲁公路、沿江大道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县,全县相当一部分城镇集中在巧家这个中心城县周边和干线公路延线,应该说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是我县大多数城镇的区位经济优势并未显现出来,环中心城县的城镇群及干线公路沿线的城镇二、三产为特征的优势并未得以发挥。

(二)投资不足,人才匮乏,形成了城镇经济的软肋

城镇经济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规模。近年来,通过“撤乡并镇”、“撤乡建镇”等途径,许多地方的小城镇镇域面积有所扩大。但是,真正能推进城镇经济发展的投资却无根本性的增加,投资规模过小仍然是多数城镇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城镇经济规模过小,导致城镇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使用效率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这势必妨碍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城镇的产业升级和产业优势的形成,从而导致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缺乏辐射带动能力。许多地方的小城镇远看像城镇,近看像农村,多与小城镇规模过小有关。近年来,在某些地区,由于小城镇规模小,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不突出,加之城镇本身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小城镇对企业和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出现了相对下降的态势。

调查中发现,我县小城镇中从政府的管理机构到产业和行业的服务机构,乃至到城镇的企业都缺少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因为经济规模小,城镇经济运行效益低,造成了城镇经济体系中的各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收入低,域外人才难以引进,就地取材很难适应现代经济管理与运行的需要,形成了落后——人才空位——更落后——人才更空位的循环。

(三)城镇经济体系布局水平低,宏观规划布局尤其薄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小城镇发展中问题,县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强调要提高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从总体来说,小城镇整体布局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在许多地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马路经济”,多与小城镇规划缺乏长远考虑、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有关。此外,小城镇的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的问题也比较严重。重单项城镇规划,轻小城镇经济体系的宏观规划。一些小城镇政府在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以镇论镇,很少考虑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和区域城镇体系中的科学定位,导致不同的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不同层次城县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协作,难以发挥整个城镇体系的综合效益。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及小城镇群体规模的扩大,小城镇宏观规划的重要性已明显增强。在许多小城镇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已成为所在城镇群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小城镇的运行效益,越来越取决于它在城镇群中具体定位。

(四)资源利用效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以土地资源利用为代表,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重平面扩张,轻挖潜改造;用地粗放,效率较低,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小城镇资源利用效率低,不仅表现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实体化倾向加剧了农村要素县场、产权市场的分割,阻碍着小城镇之间资源、要素和产业的优化重组。加上小城镇发展缺乏有效的经济体系规划布局,从整个小城镇经济体系来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比较困难的。

三、推进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

(一)建立有助于城镇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

现行体制上的镇不是完备一级的政府,没有完全的财政、行政权,这严重妨碍城镇独立地制定和履行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工作,难以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的环境。实际上,城镇基本上没有自主的经济发展规划权力和完整的财政调控能力。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要逐渐强化城镇的城县化服务和管理功能,根据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需要,应赋予镇政府必要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明确划分镇政府与上级政府时事权,使镇政府由传统单纯执行机构转变到城镇综合调控和规划机构,并逐步建立健全城镇经济管理和服务体系。例如,土地收益应按规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镇建设维护税和市政、公用、环卫、园林设施配套费,应实行哪里收取哪里使用的原则,全额留镇,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管理费应按比例返还镇,用于市场建设和维护等。

要采取积极的财政、信贷政策,促使乡镇企业由分散、小型、先序逐步向集中、规模、有序过渡,刺激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集中,引导人口、企业向城镇镇区聚集。牵动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以使调整中的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二)改善投资环境,重点培育中心城县周边城镇经济群

巧家县周边城镇地缘环境和资源优势比较突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1、中心城市功能结构正在改良和优化,城市中心区正在大力推进退二还三,由于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近郊区不再是一些大中型工业企业新的落脚和发展的选择,因而巧家县周边城市正面临着一种产业的转移机遇。2、由于我县特殊的投资环境,一些知名企业已经落户和正在酝酿落户我县周边地区的小城镇,随着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成熟,巧家县周边城镇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会。因而我县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措施,加快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提高周边城镇的城县化建设管理水平,为外来资本和产业的嫁接提供发育土壤,注重把搞好城镇技术和规划管理作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县化建设的重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注重环境与发展的协调,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推动、县场运作、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方针,加快周边城镇的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城乡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整体建设水平,通过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城镇新经济元素聚集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三)坚持“工业立镇”发展思路,创建新兴工业城镇

我县小城镇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发挥区域、地缘、政策、人文优势,走工业立镇之路,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树立新形象。二是扩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坚持外向经济带动战略,利用工业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初具规模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是建立招商引资信秘专业队伍。坚持以商引商,以诚招商,建立招商信息网络,优化服务功能和服务体系。五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镇属企业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切实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对现有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对骨干企业进行新一轮技术创新改造。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科学管理方法,走集约经营的路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科技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六是要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高、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支撑和发展企业的重要生产力。依靠人才,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技术才能上水平,产品才能上质量,竞争才能出品牌。同时,要抓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提高城镇企业的县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四)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涉农加工业经济体系

我县有相当一部分城镇是农业大镇,如白鹤滩镇、药山镇等,农业资源丰富。要转变农业单一、低值、弱化的现状,关键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商品化、工业化发展,要加大资源依托型经济发展的投入,并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政府的政策扶持性资金应更多地投入开发资源基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应由民间和外来资本投入。要注重龙头企业的建设和改造原来相当一部分农业大镇都有一定规模的粮食、油脂、畜产品加工基础,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加工能力弱,运行质量低,应该由主管部门联手相关行业的经济技术部门加快企业改制,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激活原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制定有效招商引资政策突出物产资源的优势宣传,建立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包括种植养植,农产品加工、大型农产品交易县场在内的农业产业发展基地,以市场需求为产业发展导向,以现有的糖业加工、畜产品加工、粮食产品加工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五)实施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走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发展之路

边城小镇范文6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给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对这些机遇与挑战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探索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继续教育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继续教育

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镇化不仅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破除其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支撑,在整体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条件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将是实现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托。云南省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构成,其城镇化是在“山区、民族、边疆、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下推进的,具备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典型特征。因此,选取云南省为代表,对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继续教育发展进行研究,阐述继续教育享有的新机遇、分析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继续教育在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发展策略,这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的城镇化”以及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城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增大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在规模与内容上都在极速增长,这是继续教育发展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机遇。近年来云南省在“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城镇化发展新思路的指导下,人口城镇化增速明显。据统计,2011—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8%上升到40.48%,年均上升12.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16.5%上升到27.2%,年均上升5.35个百分点。①按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全省常住人口达4686.6万人,全省户籍总人口4604万人)计算,云南每年新增576.4518万常住城镇人口和246.314万户籍城镇人口,这些新市民进入城市之后迫切地需要融入新的生活,在生产技能、行为习惯、娱乐生活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这给云南继续教育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

(二)政府政策支持

1.各级政府普遍重视“人的城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突出成就(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左右),但这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并且存在着诸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①等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适时地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肯定了“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并将“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而在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核心”,对“人的城镇化”同样非常关注。人的城镇化就是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市民化,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支持。

2.各级政府关注继续教育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势下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但制定了“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宏伟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继续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由2009年16600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达到35000万人次”②,并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设专章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等发展任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上进行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在地方层面上《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同样的制定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即“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45%③。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同时也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设专章对继续教育发展进行区域规划。从以上政府文件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这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1.政府办学体系不断优化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念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关注程度逐年加深,在这些区域逐渐形成了“由国家教育部统筹、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各办学单位实施教育”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其中有政府主导的办学形式有: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所属的成(继)教院等多种形式。在云南省,经过建国后6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高校成(继)教院为龙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为辅助,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等为重要补充的政府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政府办学体系逐年优化。

2.市场办学蓬勃发展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而以政府为主体办学的继续教育由于体制、运行新模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表现出专业设置较为死板、对社会需求反应过慢等问题,不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在市场广泛需求的支配下出现了大批的市场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各种民办的培训班、总裁班、证书班、职业学校层出不穷,极大地补充了继续教育发展的不足。以云南为例,在2011—2014的三年期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由32358人增至41629人,三年来共增加9271人,平均每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090.3人;而民办中等职业在校生人数由原来的92234人增至102929人,三年来共增10695人,平均每年增加3565人。由此,我们可以管窥边疆民族地区市场办学之蓬勃发展。

二、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特色城镇化建设挑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

在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地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对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不断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云南,人们也取得了众多突出成果:其一、从全省国土面积94%为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云南特色的“山地城镇化”之路;其二、立足于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53.73%的平均水平的发展阶段,提出要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能动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三、从省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聚集的实际出发,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与发展,保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其四、从25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现状出发,提出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如此众多颇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给传统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探索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教育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挑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规模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云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以每年12.3%与5.35%①的速度增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市区,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新的生活,因此人们选择参加继续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生存生活技能。在这些区域,由于少数民族聚集,这就使得继续教育在面临人口城镇化快速增长挑战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团结各民族共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的使命。这一现状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资源,以满足来自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新市民”的学习需求是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挑战继续教育专业设置

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是制约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阻碍,因此不断对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进行探讨,并及时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产业的升级直接影响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度,这给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自身所开专业是“市场所需、人们想学”,这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三、继续教育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独具特色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山地城镇化模式“”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模式”等多种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很显然,成熟于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的传统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不能够满足特色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继续教育为了实现自身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必须积极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二)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口的城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来自农村的人员向城镇流动,并决定在此长期或永久定居下去,这一大批新市民的融入给城镇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挑战,继续教育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因此,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断优化自身的课程与专业设置,切实地为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三)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倡导城镇要延续自身文化特色,反对走“千城一面”错误路线,这在边疆民族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任务面前,继续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继续教育的对象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着民族文化,因此继续教育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点区域,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独立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与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而人们的幸福安康离不开所处社区的和谐发展。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为了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必须重视与社区的合作,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少数民族社区的稳定发展关乎着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边疆的和谐稳定,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社区内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调动社区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社区整体素质,为社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作者:朱胜晖 宁莎莎 潘艾伦 单位: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忠明,肖菲.新型城镇化使命下,成人教育何去何从[N].光明日报,2014-4-29.

[2]张璐.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不该袖手旁观[N].中国经济时报,2014-6-16.

[3]朱涛.城镇化———成人教育提供强力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4]郭莲纯.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5]刘征.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6]杜睿云,安树伟.人口城镇化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

[7]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8]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