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成人范例6篇

开心成人

开心成人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

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转贴于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 (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

[6]袁红梅,赵嶷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

开心成人范文2

2.构建和谐校园,让心灵洒满阳光!

3.健康心灵是人生进步成功的阶梯

4.呵护心灵,感恩生命!呵护生命,尊重自我,由“心”开始!

5.关注心灵 点燃激情 增强自信

6.关注自我,让我们从“心”开始

7.开发心灵,启迪智慧,成就未来的钥匙。

8.从心出发,智引最适合你的人生之路。

9.带你走进人生的下一站,成功的彼岸。

10.人生学会选择,选择心智,打开你的人生之窗。

11.放飞梦想,撒下希望,做自己心灵的巨人。

12.倡导和谐心态,崇尚健康心理!

13.这是一本你蓬勃的青春,送给你的礼物。

14.点亮心灯,照我远行;扬帆起锚,伴我远航。

15.解开万千缠丝,直达心灵深处,给桀骜不驯的心一片晴空。

16.关注心理健康,构筑阳光心桥

17.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引领青少年践行价值目标

18.真爱自我,关爱他人,明天会更好

19.透视心灵,关注成长,挖掘潜能,完善自我

20.放飞心灵之翼,塑造理想自我

21.养成良好的习惯,走向成功的人生。

22.交给你开启内在动力的金钥匙。

23.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引领青少年践行价值取向

24.挂上你迷人的微笑,洗礼昨天的阴霾!

25.由成长的心灵做舵手,成熟的心智做航标。

26.实现心理健康,获得幸福绿光!

27.接近那一点心距,成就那一份健康!

28.倾诉一分钟的烦恼,享受一小时的快乐!

29.爱心恒心自信心,心心相映;亲情友情师生情,轻轻关怀!

30.快乐吸收好,心灵更美好!

31.不要把自己定位为失败者,否则你永远是失败者!

32.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

33.探索心灵奥秘,展现个性自我。

34.青春之路,有心智的陪伴,路长情更长。

35.心智语音天天相伴,点滴成长时时可见。

36.成长为巨人的秘密,让你生活天天是阳光。

37.品心扉苦涩涌泉,酿百花甜蜜浓情!

38.关注孩子心理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

39.让智慧的心灵在青春的路上茁壮成。

40.让“心智”导航,助推你心灵的飞翔。

41.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你身边的心理健康专家。

42.走出心灵的雨季。

43.沟通心灵,让咨询抚平心灵的褶皱。

44.我愿意帮助你,因为你有困难会难过,你难过我也难过!

45.清除心灵垃圾,还心灵一方净土。

46.普及知识,调适心情,健康人生。

47.倡导和谐心态,成就健康心理!

48.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引领青少年践行价值准则

49.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进来。

50.为你推开心灵之窗,让心灵撒满阳光。

51.与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

52.交出你心,说出你情,解你之忧!

53.心灵的指引师,让你的青春唯美蜕变。

54.用心做出智慧的选择,心智开启人生方向标。

55.用我的声音剖白内心引导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56.我们永远是你健康自信的坚强后盾。

57.让心智陪着你成长,路途不会偏离方向。

58.智慧是心灵的港湾,让心智为你的人生领航。

59.认识自己的心,运用智慧实现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

60.播下一粒智慧的种子,为你打造枝繁叶茂的人生。

61.培养健康心理,走向成功人生。

62.为您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为我们的沟通搭起一座桥!

63.水一点一滴都是情,我们一举一动都有意。

64.让我们张开翅膀飞进“心理”。

65.当心灵衍生出智慧,梦想扬帆起航,这是给心灵的一堂课。

66.带来步履沉重的忧愁!带走心情轻松的快乐!

67.敞开冰山的底层—心理让阳光照耀进来。

68.揭开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69.阳光总在风雨后,快乐总在倾诉中!

70.通往理想的心桥,少年生活的智慧。

71.让无数青少年发现自我与成长的见证。

72.探索心灵的智慧,打开成功之门。

73.心智心理教育,用心扶持未来栋梁。

74.心灵的智慧,你不可不知的成功法宝。

75.心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76.用心聆听,用智引领,共筑美好未来。

77.敞开心中一片天,放飞心理健康梦!

78.开心笑一笑,幸福来报到!

79.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80.阅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

81.孩子,我无法规划你的未来,但能给你个美好的开始。

82.孩子,我们正在倾听你最真实的内在。

83.为你擦干挫折疼痛的泪水,与你共听心灵成长的声音。

84.心灵荡涤,打开智慧之窗,找寻成功之钥。

85.心里梦想的种子,需要青春一辈子的呵护,方能茁壮成长。

86.认识心理异常现象。

87.心灵约定与你您牵手,敞开心怀,拥抱快乐。

88.美好人生数少年,一切皆由心智出。

89.走进心灵的后花园。

90.心同文笔理合曲,智知少年映日寻。

91.迈向人生,走向成功,离不开心智开启和启发。

92.给你一份心理启迪,勇敢面对人生。

93.打开心灵的窗户,沐浴明媚的阳光;敞开心扉,缔造美丽人生!

94.笑容是我们的标志,青春是我们的力量。

95.从这里开始您的心路旅程,让您更强大。

96.开启青少年的心智,快乐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97.健康的心理,为你天上飞翔的翅膀。

98.选择心智,让我们向成功扬帆起航。

99.擦亮心灵的窗户,让你的孩子看到更远的人生画图。

100.在您的心灵里撒下一粒智慧的种子,去收获那枝繁叶茂的人生。

开心成人范文3

程炳皓出生在北京郊区的一户农民家庭,中考的时候,勤奋好学的他却不得不因为家境贫寒而终止了上大学的脚步。选择了报考中专,因为这样能更快地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毕业后,他开始了不断的奔波,直到1998年12月,时年26岁的程炳皓进入新浪公司,日子才算稳定下来。

在掉块砖头都能砸到几个博士的中关村IT企业里,出身草根、学历低微的程炳皓除了用勤奋好学来证明自己,再无任何捷径。从一个普通的网络技术员做起,程炳皓凭借着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于2003年成为新浪无线技术副总经理,进入公司高管行列。按说,一个农家青年通过自学成材,达到IT企业高管位置,已是很大的成功了,应该好好地守着这稳定的高薪日子,不要再折腾了。

可是,程炳皓天生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从2004年4月开始,他担任新浪企业服务副总经理,主攻新浪搜索引擎“爱问”。为了“爱问”,程炳皓拼命工作,一度眼睛得了干眼症,几乎看不清东西,文件需要打印成大号字体他才能工作。就在他呕心沥血玩命工作的时候,2006年,新浪开始调整发展战略决定放弃搜索市场,程炳皓开发的“爱问”被遗弃了,这让他心灰意冷,郁郁寡欢。

虽然程炳皓继续在新浪公司研发中心当主管,但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态度,慢慢地他领悟到:对于工作,在别人手下开发产品,总是受着不同的约束,不能发挥自己的天性;对于生活,没必要过得那么累,为什么不简单地生活,开心地生活呢?

新鲜社交风靡全国

2008年2月,程炳皓离开新浪,不久,他和伙伴们开发出一个以游戏为主的交友网站,既然自己出来创业是为了开心,也是为了开心地生活,因此把这个网站取名为“开心网”。

“开心网”从最简单的游戏开始,“偷菜偷果偷鸡蛋偷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去做的事,却在网络世界里轻而易举地实现,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日日束缚在钢筋丛林的白领们突然间醒悟到原来可以这样寻找快乐。随着身价的提高,游戏到了后面更增添了乐趣,你可以把你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朋友买来做奴隶,让奴隶劳动为你挣钱。想想看,你把你的老板买来在街头卖唱或者是把你心仪的女孩子买来做丫鬟,那是多惬意的享受。开心网甫一问世,就得到了一帮熟悉IT的年轻人的追捧。

如何推广“开心网”?程炳皓通过两种方式达到了宣传目的,一是口碑营销。开心网不像其他的网站写日记,贴照片,而是别出心裁地让注册用户玩游戏,而“争车位”、“买卖奴隶”都需要广泛的人群参与,并且最好是自己的熟人,这样就迫使用户在体验了产品的美誉度后,不由自主地拉自己的朋友加入“开心网”;二是通过强制性链接宣传,通过邮件直接给许多MSN、QQ用户发送来自朋友的邀请。这种传播在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类似“病毒”一样迅速蔓延。通过这两种营销方式,“开心网”先是在北京、上海普及,然后迅速地由北波及至南,在广州、深圳等地风靡起来。

“传统的熟人之间的社交方式,无外乎吃个工作餐或者一起参加单位举办的活动等,而在现代公司运作体制下,同部门的同事之间还有更深入了解的机会,跨部门的同事,除了某些人际交往的高手主动营造的机会,其实很难有深层次的沟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把认识的人发展成为熟悉的朋友呢?开心网的出现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位研究网络的工作者指出,“之前多数的SNS网站集中在学生用户,认为学生对于交友的需求最为强烈。其实当前白领们大多成长在剧烈的转型期,大家都在拼命地工作,每个人都有着多重的压力,忙碌的生活让这些白领无暇跟自己的朋友进行内心交流,他们才是需要认识朋友的群体。在开心网,用户在买卖奴隶、争抢车位时,他们行为的核心就是增进友谊。”

在游戏中增强友谊,恰因为此,开心网风靡各大城市。

快乐营销,开心赚钱

开心网迅速地聚集了人气和流量。2008年4月,“买卖朋友”组件上线,用户达到1万人;5月,“争车位”组件上线,用户达到10万人;8月,用户飙升至500万人……2008年7月,开心网世界排名1300位,到8月份就陡然上升至487位。开心网日均访问量达到72万。

当开心网成为白领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每个人的快乐将变成巨大的生产力,这使得开心网在商业上的探索出现了突破。开心网没有一般网站的那种传统广告位,而是别有心思地推出了植入式广告、组件广告和营销活动广告三种方式。植入性广告模式就是,广告主把产品无缝地结合到开心网上的各个游戏行为中,如新君威汽车就被应用于风靡的抢车游戏中,该车成为用户可以选择的第一款车;类似的包括摩托罗拉手机、兰蔻化妆品都成为朋友间互相赠送的虚拟礼物;万科也把自己品牌的房子集成到了开心网的小区中。而组件广告是指专门为特定用户开发完全跟产品结合的功能模块。如和路雪旗下的一款名为梦龙的冰淇淋就在市面上卖到脱销,因为用户凭借雪糕上的密码,能在开心网上获得加分、收菜等更好玩的游戏体验。至于营销活动广告,开心网组织过评选兰蔻粉领丽人的活动,引来开心网超过5000女生报名,评选出来的女生可以获得兰蔻的化妆礼盒。不同的广告营销方式,给开心网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仅仅新君威植人性广告一项。开心网每天就是5万元的进账。

开心网的窜红立刻获得了风险投资商的关注。2008年7月。北极光毫4投入股500万美元,获得开心网20%的股份。而就在2009年6月份,开心网获得第二轮融资2000万美元,也到了签约阶段。程炳皓和他的伙伴们都开心地笑了,因为他们都已经可以预见开心网的辉煌未来了。

很多人非议开心网就是模仿美国的Faeebook网站,程炳皓说,开心网不是做游戏的,也不是凭两个像游戏的组件成功的,让开心网成功的只是开心这种精神。这才是开心网最大的创新。如果说模仿应该被指责,那么QQ山寨了MSN、淘宝山寨了Ebay、谷歌(百度)山寨了Coogle,中国就没有了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全部都是山寨了。

开心成人范文4

关键词:社交网络 传播效用 病毒营销 缓解压力 保护隐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从美国人马克・扎克伯格2004年创立Facebook以来,社交网站风靡全球。社交网站不仅提供互动社交,还融合网络游戏等商业模式。现在许多Web2.0网站都属于SNS网站,服务也大多集中于网络聊天(IM)、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

一、开心网发展历程及其营销策略

2008年2月,程炳皓成立“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创办开心网(kaixin001,com)。开心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照片、日记、书评、影评等信息分享平台,短消息、留言、评论等沟通手段,事务管理、网络硬盘、收藏等个人工具,投票、答题、真心话、转帖等互动话题,以及朋友买卖、争车位、买房子、钓鱼、吸乐无穷等互动组件。。其最早注册用户出现在2008年1月,从2007年11月份网站正式运营到现在,开心网的流量和人气每一天都在飙升。从Alexa网站卜可以看到,2008年10月份,开心网日均网页浏览量将近8000多万,Alexa全球排名250多名。

2008年,许多网民一打开QQ、MSN,就会收到一连串开心网注册会员的邀请。起初以为是病毒,后来,接收到这样的邀请多了,经不住诱惑,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链接,没想到就这样成了这个网站的俘虏。其实,这种“骚扰”就是开心网的营销战略。

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定位,同时也决定了其营销方式。在SNS网站中,只有开心网一出来,就有了10多个API的功能组件给用户选择,在产品上很好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不过,开心网用户能快速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它把SNS网站最传统的病毒营销推广模式做到了极致。海内网、校内网,同样有MSN绑定、邮件邀请,但是开心网这个后起之秀做得更细、更专业。开心网针对用户不同的好友圈,分别提供了不同的“邀请台词”,告诉用户,不管你身边的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邀请进来,大有将娱乐进行到底的气势。再好的传播体系,不能让用户主动地去使用,也是白搭。而开心网却将病毒传播体系和产品功能互相配合,开发出了一条更好的营销之路。开心网里最火的两个游戏“朋友买卖”和“争车位”,都有邀请好友注册提成的功能。这样,很多人便在开心网慢慢地沉淀了下来,成了开心网的忠实用户。SNS网站的病毒营销推广,是个低成本、高转换率的推广方式,但也只比较适合SNS网站,这比拿大把的钱去打广告要来得实惠。

二、社交网站带来的正面效应

1.缓释压力,获取自我认同

通过SNS缓释压力、宣泄情绪、获取成就感,是许多用户钟情于SNS的原因之一。现代人大都怀有自我实现的梦想,渴望超越并得到肯定和关注。但人们的这种深层欲望,很难在现实世界获得满足,身心由此背负巨大压力。但在开心网上,用户可以享受种植、养殖的田园乐趣,“虐待”好友,“偷窃”好友的劳动成果,有效转移了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注意力,大大缓解了身心压力。不仅如此,用户豪宅名车的多寡、开垦土地的数量、收获果实的多少等虚拟财富的排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间相互攀比的虚荣心,有助于用户赢取肯定和关注。

2.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增加幸福感

对于传统的人际传播来讲,人际交往拘囿于时间和空间限制,难以跨越交流障碍。而SNS恰恰打破了这种时间、空间维度,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同物理空间、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相互交流。从社交行为看,SNS将人们的线下关系链迁移到网上,再与其他人的关系链交互而形成更大的关系链。现实生活中用户主要是跟熟人和朋友互动,而把现实中的社交搬到网络上,就低成本地维护和扩大了人际社交圈。

SNS文化作为一种透明社交文化和人缘文化,有助于用户建立可控且和谐的社会关系网,拓展社交广度,增加用户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3.开创了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站的融合与发展

2009年6月16日,新华社电视落地开心网。一向以严肃、权威著称的新华社,将电视业务融入一个以娱乐为主的开心网,这似乎是对传统新闻理念的一种颠覆,令许多人不解。其实,通过人际关系的传播与通过媒介组织的传播,是两种主要的传播类型,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编织起一张人类社会的信息网络。我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机构新华社入驻开心网,将发挥各自优势,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探索一条新路。“新华社电视进驻中国SNS的领先网站开心网,就是期望在几千万开心网网民中打造自己的‘粉丝’,逐渐形成忠实的目标用户。”目前,开心网拥有3000万用户,大多数属于知识层次较高的白领阶层。新华社通过在网络上电视新闻,利用“投票”、“留言”等功能,逐步形成新华社电视庞大的“粉丝’’群,让“粉丝”们对新华社所的电视新闻进行评价,编辑部门实时掌握“粉丝”们的需求,及时调整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站的交互性、评论功能和人气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下,每个人都如同一个个节点,网友通过添加“好友”在线交流,拉近了与记者、编辑的距离,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内容,整个传播过程呈现出了非线性、双向反馈、实时动态的特点。网络时代,公众既是信宿,也是信源,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由职业精英向平民百姓转变。网络上随时传递的信息,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或重要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以凸显和强化,真正开启了传播主体“泛众化”的时代。

新华社与开心网的合作正契合了当下新媒体参与互动的特性,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媒体信息的状况。在开心网上,通过网络的上传功能,“粉丝”们可以主动给新华社电视“报料”,还能成为新华社电视的业余报道员。通过下放话语权的方式,新华社的电视报道资源不断丰富,从而使报道更加接近受众的心理模式,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提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竞争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共同发展。

三、社交网站带来的负面效应

1.隐私权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

网民在社交网站注册个人资料之后,最容易遭遇手机号泄

露、MSN和邮箱账号密码被盗用等安全风险。瑞星互联网攻防实验室和瑞星客户服务中心的统计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网民的个人隐私泄露情况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非法盗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从“木马病毒小规模窃取”逐步转变为商业公司有目的收集。这些商业公司诱导网民泄露隐私,然后记录用户隐私并牟利。这种情况在一些社交网站表现得尤为突出。

以MySpace为例。MySpace能够发展成为社交网站的巨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得益于网站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使青年人交友更加开放。但同时,这种开放性也给他们的父母、老师以及他们自己惹上麻烦,隐私和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社交网站上个人信息可能使者受到侵害。为了测试MySpace最近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是否奏效,研究人员决定测试一下通过网络跟踪查找未成年人或者他们家长有多困难,结果却发现是轻而易举的。研究者首先浏览了中西部地区18岁女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即便不是MySpace用户也可以看到。在前50个个人主页中,有36个设置为“对所有人公开”,也就是说,即便不是MySpace用户,也可以看到这些信息。在许多个人主页里包含一些详细信息,包括工作地点、学校、姓名,更有甚者,主页上还有手机号码。在联系当地警察局并告知研究内容后,研究人员按照个人主页上的工作电话或者手机号给这些女孩打电话,每个女孩接到电话都感到十分震惊。受访者被提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当你你的个人信息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每个人的答案几乎相同。“我以为只有我的朋友才会看到”,或者“我什么都没想就这么做了。”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并不是个别现象。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在将如此丰富的个人信息向全世界的时候会如此大胆和天真?

2.其他的负面影响

半夜两点设闹钟起床收菜;80后丈夫因为妻子忘了给自己收菜而离婚;长期半夜偷菜而导致头发脱落、神经衰弱……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由交朋识友到深度依赖,网络社交模式的流行,使得青年男女们“一网情深”,变得更“宅”,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明显增强,甚至出现“开心网综合症”现象。由释放压力到流连忘返,不少公司为了杜绝员工在上班时间上开心网玩游戏而采取了封杀、屏蔽等技术手段(调查显示占74.17%),以恢复公司正常的工作效率。

四、社交网站面临的问题

1.盈利前景不明朗

SNS应该如何盈利,是通过新型的社交广告(Social AD)还是通过增值服务,抑或收取会员费?尽管已经吸引到风投的注意,但是在赚取人气的同时,开心网的盈利之路似乎并未明确。不要说开心网,即使是拥有3亿用户的Facebook也刚刚实现了正现金流。“现金流为正”,标志着一个企业已经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但并不能等同于开始盈利。开心网的正现金流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盈利,我们要期待多久?

2.用户忠诚度无法保证

开心成人范文5

关键词:心理资本;高层管理团队;作用机制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心理资本将成为比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更具开发潜能的一种资本,拥有良好的心理资本,如积极的工作状态、自信乐观的态度等,将为组织提供竞争优势,开发心理资本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 TMT)作为影响组织发展的核心群体,对组织的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资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新的研究方向,学术界多集中于对个体心理资本和团体心理资本的研究,暂未对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本文将通过研究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及其构成要素,分析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开发的建议,期望可以对高层管理团队建设有启示作用。

二、心理资本的内涵

(一)个体层面的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近年来,Luthans(2002)把积极组织行为学中的自信、希望、乐观、坚韧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合并成为更高层次的核心概念,称之为积极心理资本或心理资本,并特别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的核心心理要素,超出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通过有针对的培育与开发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Hosen等(2003)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通过学习等途径获得的一种具有耐久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内在基础构架。Luthans等(2007)又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提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1)自我效能,即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获得成功;(2)乐观,即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3)希望,即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4)韧性,即当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二)团体层面的心理资本

集体心理资本是美国学者Walumbwa等(2011)在个人心理资本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组织层面概念,指团队成员在集体效能感、期盼、乐观、达观四个方面共同的心理状态。国内学者邵建平等(2008)在基于心理资本对团队的创建与开发的研究中,将团队定义为一种新型、外向和适应性强的团队,认为其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团队目标与成员选择、团队规范与认同、团队权利与士气四个阶段。团队规范与团队认同都以心理资本为基础来谈及团队运作,团队权利和团队士气也是以心理资本为纽带来提升信息共享性及团队凝聚力与士气。当这四个团队过程要素都表现出色时,即用心理资本整合这四要素取得较好效果时,团队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与提升。于兆良等(2011)在对团体心理资本研究时指出,团体心理资本是在个体心理发展基础之上形成的,在团体层面表现为促进团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显示团体心理的特殊性和整合性。并提出了心理资本在团体层面上的四个要素:团体效能、共同愿景、共同合作以及相互信任。

三、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

(一)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涵义

高层管理团队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与组织的决策、管理、绩效等高度相关。借鉴Luthans等研究个体心理资本的衡量尺度,兼顾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与个体心理资本的四种状态的相关性,结合于兆良等对团体心理资本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涵义,并甄选出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我们认为,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是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在工作和相处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的核心心理要素。它由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个体的心理资本整合而成,是高层管理团队独有且不可简单复制的特有资本。本文建立了如下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四要素模型。

1.TMT效能。TMT效能是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融合而成,是自我效能感在高层管理团队内的升华和发展,通过高层管理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互动过程整合而成。TMT效能对其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发展和提升TMT效能有助于团队实现更高的绩效。

2.TMT期望。TMT期望是指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织沟通与协调所达成的共同目标和期望,是团队成员行为的导向,号召团队成员为实现TMT期望做出积极行为与决策。TMT期望是个人目标与团队愿景的结合,是团队成员通过互动形成的共同追求,是成员间达成的一种共识,并愿意自觉将自身的目标靠向TMT期望。

3.TMT凝聚力。TMT凝聚力是促使成员留在团体内的作用力的总和。凝聚力是团队在实现目标和期望的过程中相互团结一致,并保持一致的趋势,是成员对团队内其他成员的共同感情以及在团队中的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上的契约,成员间通过相处与沟通,协调与发张过程中维系起来的其他团队所不能复制的向心力。

4.TMT异质性。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及价值观念的成员组合在同一个团队中,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更全面具体,同时能在团队中营造学习氛围,团队成员互相沟通了解各自不同的观念,形成满足感,在工作之余提升自我,促进积极主动沟通分析问题的行为和构成认知多元化的团队。

(二)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心理资本在高层管理团队中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

1.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绩效。根据Fredrickson(2010)的正面情感扩展理论,正面情感可以拓宽人们的惯性思维和行动模式,提高人们有效组织生理、心智、社交等方面资源的能力,更专注地投入工作,以此提高提高工作绩效。张宏如(2009)指出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是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和新方向,也是现代组织在新的社会环境面对新的管理对象,提升管理绩效和满意度的有效选择。Larson等(2006)通过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 员工的心理资本与他们的工作绩效显著正相关。因此,通过开发高层管理团队的心理资本,培养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以正面情感对待工作,将有效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工作绩效。

2.加强归属感。共同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是增强团队聚合能力的动力。团体层面的团体效能、信任和合作等要素可以有效地影响成员的心理归属, 获取团队成员心理所有权的团队归属效应。Avey等(2006)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组织承诺是员工为组织所付出的努力和对组织的心理依赖。对组织的心理依赖即归属感。因此,心理资本的有效开发与管理,将加强高层管理团队归属感,增进高层管理团队成员间的感情,促进协作配合。

3.形成学习型团队。由于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存在认知差异,这将帮助团队获得从不同来源收集的信息以及对问题的不同见解。而这种团队内成员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将引导团队进入积极的讨论,对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危险、自身的优劣势、各种方案的利弊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有利于高层管理团队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从而提高其总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的存在使成员间及整个团队长期处于互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加强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使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将促进团队不断进步,保持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的高层管理团队。

高层管理团体心理资本与个体层面心理资本是相互作用的。团队心理资本在个体与团体两个层面是相互联系、共同提升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提高成员的个体心理资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团体心理资本,给整个组织带来变化;在提高个人绩效的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的整体绩效,使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高层管理团队中,高心理资本的成员通过示范效应影响整个高层管理团队,反之,彼此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改善成员提升个体心理资本。换言之,高心理资本的个体促进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而团队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又将促进个体心理资本的提升,高层管理团队与个体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路径,以此推进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心理资本的共同提升。

(三)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为了利于高层管理团队开发和培训心理资本,需要找出影响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因素,从控制和改善影响因素入手,提高心理资本开发的效率和效果。总结已有的文献研究,结合高层管理团队自身的特点,影响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因素主要有:

1.工作环境。工作挑战性对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有着显著影响。适度的工作压力对员工产生内在的激励并体验到积极的内在情感。适当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工作难度和挑战性能激发团队成员对抗困难的斗志,激励团队做出积极行为,增加团队克服难题的自信程度,从而使TMT效能整体上升。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影响着高层管理团队内部的文化、价值取向及认同感。如果团队认可并欣赏组织文化,在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驱使着团队做出积极地行为去迎合组织文化和需求,高层管理团队的行为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组织的作为。如果团队不认可组织文化,那么做出的行为将是消极的,与组织文化冲突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的绩效,因为这时,团队做出的决策及行为将受制于组织文化,无法达成一个与组织发展想承接的共同愿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TMT期望。

3.团队氛围。团队氛围是团队成员间沟通相处的模式所营造出的气氛。良好的团队氛围能让个体在团队中减少沟通的压力,促进积极互动,以及创造出开放的交流平台,减少矛盾冲突,增强高层管理团队的凝聚力。

4.团队成员选择。不同的成员受到的教育程度和人生经历各有差异,文化程度高的成员自身会产生优越感,从而更乐观,处理事务时倾向于产生正面情绪,不会因事务繁多而产生消极心态。

5.身心健康。良好的身体、平稳的心态有助于培养自信,让个体充满希望和乐观面对未来,个体日常生活的特殊能力、个体的强化能力和自身耐性都有助于个体形成坚强的韧性。个体的韧性在高层管理团队的互动中会感染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使团队整体面对危机和挫折的耐受力得到提升。

6.培训。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培训加以开发的。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进行情绪管理,提高成员的情绪智力。同时通过对心理资本的开发,使成员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扰的承受能力得到提升。高层管理团队对组织有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只有高效且有自控力的高层管理团队,才能更好的掌握整个组织的运营和发展。

(四)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开发

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是建设与发展高层管理团队的关键,也是创造竞争优势的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开发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

1.推进心理资本增值计划(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高层管理团队面临的工作和抉择都具有高压性,通过实施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增值计划,将有效缓解高层管理团队中存在的情感及工作问题,帮助团队成员掌握压力释放和沟通技巧,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

2.成立心理资本管理小组。为更好的管理与开发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成立心理资本管理小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成立专门小组,记录、分析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状况,提出具体的开发计划与策略,从而科学、有效、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开发。

3.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氛围是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沃土,可以在团队成员中达到和谐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工作氛围包括积极地企业文化、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团队成员间融洽相处的关系,这样的氛围有利于促进高层管理团队成员间相互沟通与交流,通过示范效应为成员提供机会,从而提升整个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水平。

4.学习、培训和实践操练。学习培训是心理资本整体开发最主要的形式,通过培训使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了解提高心理资本的重要性,并增强提升自我及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意识。

5.建立心理资本反馈机制。根据强化理论,好的结果将产生正强化。通过反馈,在高层管理团队中分享开发心理资本过程中产生的好的结果,这将激励高层管理团队及团队成员为更好的提升心理资本做出努力,促进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更进一步开发。

四、结语

心理资本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对人的开发不再局限于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的开发,要挖掘人力这一资源更多的潜能,心理资本将成为一个新的视角。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也离不开对心理资本的开发与运用。通过开发与培训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可以提高层管理团队工作绩效,提升团队成员归属感,这对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影响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开发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更好地建立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开发机制,提升高层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现阶段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多为理论研究,但对这一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期待本文能够对将来高层管理团队心理资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Luthans, K. W., Luthans, B. C. 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 [J].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2002,22(8):3-20.

[2]Hosen R, Solovey- Hosen D, SternI. Education and capital development: Capital as durablepersonal, social, en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on the happiness of individuals[J]. Education,2003,123(3):496-513.

[3] Luthans F,Youssef C M, Avolio B J. 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4]Walumbwa, F. O., Luthans, F., Avey, J. B. & AdegokeOke. Authentically leading group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trus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 1) : 4-24.

[5]邵建平,张建平.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X型团队构建与开发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8:173-176.

[6]于兆良,孙武斌.团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1.2:157-160.

[7]A Bandura, Ealocke. Negative self-efficacy and goal effects revisited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 95.

[8]Carron A V, Widmeyer W N,Brawley L 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J].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5.7:244-266.

[9]Bollen K A, Hoyle R H.Perceived Cohes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 Social Forces,1990,69(2):479-504.

[10]Finkelstein,S., D.C.Hambrick. Strategic leadership: Top executives and their effect on organizations[M]. St. Paul: West, 1996.

[11]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M].王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2]张宏如.心理资本的本土开发策略[J].企业管理,2009,(1).

[13]何威风,张兆国,杨怡.国外心理资本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1(4).

[14]吕新艳,李娟.心理资本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2.9:99-100 .

开心成人范文6

关键词:心理资本;人力资源管理;增值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事业单位深刻认识到,物质资本不再是有效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组织绩效保证的重要因素。在人力资本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组织和职员还出现了由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素质偏低等原因引发的各种各样身心问题,严重地降低了组织及职员个人的工作效率。因此,组织职员面对压力和挫折时,以怎样的心理姿态有效应对,促进组织资本的积累优化,提高组织效益等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职员的工作态度、精神状态等心理资源开始凸显起来,并且成为高绩效组织的重要源泉。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Luthans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不是财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因此,职员心理资本的开发、职业意识和组织认同感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和组织绩效的提高等等已经成为很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心理资本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它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积极构念、具备理论基础、相对固定、可开发、可测量、与积极结果相关)的状态类心理资源[1],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智能职业生涯(intelligentcareer)框架下的员工核心职业胜任力[2]。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有消极与积极的力量。当积极力量获得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就大大受到抑制,人就能够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3]。大量研究显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4]、工作满意度[5]和主观幸福感[6]存在密切关系,有助于克服职业倦怠和消极情绪等负性影响,能够帮助组织提升工作绩效与竞争优势。心理资本是集合人的积极心理能力的重要资源,能够通过对各构成因子培养开发而发生变化。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大学生和组织员工的心理资本进行短期的干预,发现心理资本水平明显得到了增长。心理资本作为一种新资源,能够帮助职员实现积极的组织行为状态,有效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帮助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等,能够有效地将个体潜能转化为现实能力等。

二、心理资本发展研究背景

20世纪末著名的心理学家Seligman发起积极心理运动,并首次提出了存在心理资本的问题。在Seligman研究的基础上,Luthans发展了包含心理资本理论的积极组织行为学[7],并指出心理资本主要由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恢复力等基本要素构成[8],心理资本各要素具有可测量性,通过管理能够无限发展。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在处理问题时,能够灵活地、适应性地运用不同的能力来满足工作的动态要求[9]。心理资本首先是在资本的不断演变进程中产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企业资本主要通过资金、技术、厂房、劳动力、市场等主要因素的增量和规模来实现价值量的增加,人是类似于生产资料的经济人,人的动机、需求、疲劳等心理因素开始受到组织行为管理的重视,劳动任务、劳动时间、劳动力管理和计件工资等物化资本的管理形式开始出现。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形资本消耗速度远远落后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舒尔茨针对物化资本理论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这种现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指出通过投入和管理人力资本能够创造价值,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及健康构成,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化、胜任能力、经理人、薪酬、教育等方面。梅奥霍桑实验以后,出现了社会资本,它包含社会规范、人际距离、关系性质、人脉、信誉、合作等基本内容,并在经济资本增值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行为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心理契约、群体领导、社会责任、合作能力等,而社会资本管理出现了社区合作、参与式和平行式沟通管理等重要形式。以上组织行为管理突出了组织发展和资本增加,有效降低劳资冲突,有助于提高效益,但没有重视个体内在价值,导致压力增大,出现自我迷茫甚至发生组织冲突。此时,经济学家开始提出了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心理资本,它包含影响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如动机、态度、自尊感及控制力等。其次,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使得心理资本得以产生[10]。随着二战后社会对心理治疗需要不断增加,人民越来越重视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心理危机等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压力过大、自控力缺乏、组织变革过快等会导致抑郁、躁狂、冷漠、攻击等心理异常,导致组织间更多的冲突、事故发生等。心理功能强弱密切影响着社会、人力和物质资本的消耗,积极心理因素在人员选择和组织设计中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Seliena倡导应关注个体的积极因素和心理健康[11],应进行幸福生活、有意义人生以及积极社会生态有关心理学研究思潮[12]。积极心理学提出幸福的生产、国民适宜指数、灵性和成功老化等积极心理特征的资本概念。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Luthans等人认为对个体和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心理状态都属于心理资本的内容,其内涵具有广域性,并能够进行针对性投入和开发,使组织和个体获得竞争优势。Luthans等认为心理资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在承担挑战性任务时能够拥有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努力应对;二是对现在或未来的成功能够进行积极乐观的归因;三是对目标充满希望,能够选择适合的途径坚持实现目标;四是面对困难或受挫时,表现非常坚强并能够快速自我恢复,直至取得成功[13]。心理资本不同于心理素质,它是心理素质中那些能够发展和改变的内容,心理资本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的人不一定拥有全部的心理资本。

三、现代心理资本的研究结构及内容

心理资本能够增加主观积极感受、积累自我精神财富以及促进组织发展,通过投入开发管理能够发生改变并且能够获得价值增值,它包括诸如适宜感受、幸福感、乐观、相信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以及能力。在反映水平方面表现为个体、群体、组织心理资本:一是个体心理资本,它是指个人在工作情景中产生的具有积极影响的心理成分。它主要表现能够积极推动问题解决的个体心理特质,诸如开放性、宜人性、稳定性、责任感、自我监控等能力、情绪和态度等人格方面的特征,甚至还包含个人的情绪智力、管理风格、生活品位等。个体心理资本能够通过教育学习和环境影响获得提高,其长期稳定地结合组织、工作和情景因素制约着个体的活动效果,影响着个体的问题解决。个体心理资本中的积极心理状态能够通过短期投入得到改变,诸如,降低心理损耗,提高生活质量,把心理调整到积极良好的准备状态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每件事情。二是群体心理资本,它是指对人群关系、工作绩效等有着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品质和群体心理状态。诸如归属感、支持感、成就感等积极的主观体验,群体智力、交际能力以及诚实、正直、热情、真诚等心理品质,理解、平等、宽容等合作共享心态,使个体形成群体效能感、群体信任感,增加人际吸引、亲密和归属感、提高人际满意度。调节人际失衡和人际关系利益异化,提升群体的凝聚力和复杂问题解决的质量,增长工作效果和精神幸福。这种心理资本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技术进行评估。三是组织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组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组织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的积极自我实现体验的高级社会心理品质。具体表现为个体对组织的高度忠诚、认可感和责任感,组织认可感、自我认可感与责任感三者高度协调一致。组织水平的心理资本是实现组织职能的强大推动力,能够带来高的工作投入和更有效的工作。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资本研究,凡有效促进组织、群体和个人发展的、符合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积极心理特质和状态甚至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都可以称为心理资本,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组织结构相互作用并共同作用于组织结果。投资心理资本有助于提升组织效率和职能效率同时,还能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尊严。Luthans最早根据实证研究明确将心理资本界定为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项能力[14]。随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的不少学者不断对心理资本的结构、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进行修正,并从主观需求的角度对心理资本进行深入探索。由于心理资本的内容因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除了四项能力外,心理资本还可能包括情绪智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感恩、勇气等因素,以及专注、忘我、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机,促进个体实现阶段性目标或追求更高目标。心理资本还应包括多元文化认同感,即理解各种文化,能够包容文化差异,认同多元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及新旧文化的更迭,文化变得日益多样。文化多元性与创造力密切相关,并且是积极的正相关,文化多元性是创造力的支撑性基础。心理资本结构至今没有获得统一的标准。国外有些组织认为心理资本由乐观、信心、坚韧、路径力和意志力五因素构成。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心理资本应进行事务型、人际型等不同结构性本土研究。心理资本是人的关键性基础资源,能够通过管理与调整使其他心理资源达到满意的结果。心理资本是一种核心心理要素,它能同时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它如同人的物质资本一样存在盈亏,正性情绪即为收入,反之为支出,如果正性情绪大于负性情绪就为盈利,反之就是亏损。幸福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够支撑其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心理资本已被看作除了财力、人力、社会资本之外的第四大资本,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扩宽管理视野,提升心理辅导技能,培养积极的情绪,激发团队活力,充分发挥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资本增值效应

(一)心理资本管理可以促进职员智力资本发展

心理资本与情商一样,可以促进人脑产生积极情绪,促进人的智力发展。高心理资本的个体往往其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对活动能够表现较好的控制感,对即将出现的后续行为能够很好地应对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能够做到行动与意识相融合,感知自身技能水平与活动挑战性之间的平衡一致性,能够有效缓解一些负面情绪导致的消极体验。心理资本管理能够更为深入地挖掘职工的工作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水平。

(二)心理资本管理有利于提高职员工作绩效

Peterson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可以影响绩效,但绩效不能影响心理资本[15]。工作绩效明显受各个维度的影响[16]。职员是企事业的工作主体,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实现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心理资本管理能够让企事业职工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发展状况,引导他们通过不断调整心理状态去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培养积极情绪以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通过心理资本开发增强企事业职员工作动机,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及时有效地对企事业单位职员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让他们理性分析工作困难,认清工作的价值,积极正性地面对问题,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促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三)心理资本管理有利于稳定企事业专业人才队伍

对企事业专业人才进行心理资本管理,能够有效调节他们的心理智能,改善他们与领导、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对企事业管理方式的满意度。帮助他们转变观念以保持对所从事工作的高度认同感。适时干预他们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不断调整行为来满足工作的发展需求,增强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以达到稳定企事业专业人才队伍的目的。心理资本也能提升团队领导人格魅力进而为高效领导创造条件[17]。领导行为是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来源,而心理资本在领导机制中可以发挥链接作用[18]。隋杨等人认为心理状态与领导风格相结合研究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19]。

(四)心理资本管理能够提高企事业的综合竞争力

心理资本是企事业工作生产成本中的软成本,主要指职工工作状态、情绪状态、满足感和价值观等,心理资本是企事业工作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企事业工作生产硬件设施的投入总是有限的,而心理资本的管理开发是无穷尽的,将精心组织规划的心理资本开发管理运用到常态化管理中,能够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最终提高企事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心理资本管理能够防止职工出现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职工在职业发展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情绪衰竭、工作动机不强和工作积极性下降等负性心理。诸如由晋升压力、人际压力等导致的心理疲倦以及由工作压力、管理风险等引起的精力衰竭。心理资本管理能够对职业倦怠进行有效的调节。通过外界疏导和自我调适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职工自我觉察能力,强调职工关注自我心理状态,学会压力和情绪管理,掌握心理技能,激发积极正性能量,积极心态战胜自己的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心理资本开发,提高职工的自信心、效能感、归属感、满足感、幸福感等,帮助职工成为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的人。

五、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资本开发现实思考

(一)心理资本开发理念落后

对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基本处于引用相关文献资料和初步探讨上,没有深刻的创新理论突破。对心理资本的培养开发依然处于萌发阶段。导致心理资本开发理念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目前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方法手段和思想观念上依然保守传统,在心理资本的开发方面明显表现出思想固着、观念落后等问题。二是企事业的领导管理层严重受到僵化的行政层级制思想影响,对知识观念更新换代的需求不高,对心理资本开发的创新学习和吸收运用等活动很少开展。除此之外,人们对心理资本开发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楚,如同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心理资本提出的时间短,人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接受,目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历学位、研究成果及经济发展状况,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很多企事业还看不到心理资本带来的积极有利的作用和影响,更不可能在心理资本开发上投入很多的人财物及时间。

(二)心理资本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人们对心理资本的认识还不全面,心理资本的国内社会认同度还不高。企事业管理层改革创新和开发心理资本的动力不足,仍然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能。管理研究经费更多投入容易出成果、快速见效益的领域进行。心理资本培养目标本身的不确定性是心理资本开发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对心理资本内涵理解还存在争议,心理资本的定义存在差异,心理资本结构维度不清晰,心理资本统一量化较难,这些都使得心理资本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学术界对心理资本还存在不同的认识,特质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很多学者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能力,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态。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不同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对心理资本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心理资本的维度分析不尽相同,明确心理资本包含的具体要素才能避免心理资本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

(三)心理资本开发主体缺位

开发心理资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深化创新,企业最早开始进行心理资本的开发运用,由于心理资本开发的时间短,心理资本在企业的开发运用经验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企事业单位、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由于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组织对心理资本进行开发。负责心理资本开发部门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并且很多权利缺失导致开发主体严重缺位。政府机构对心理资本开发也未足够重视。其重要原因是对心理资本的内容了解不多,怀疑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以及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甚至认为心理资本不是一种资本。随着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政府机关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心理健康工作顺利开展,规定相应的经费支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但是心理健康只是心理资本中的很小部分,政府部门的这些举措对心理资本开发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心理资本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家相当大的重视,但是心理资本开发的主体还是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四)心理资本开发保障乏力

心理资本的开发是一个由人员、资金、机构和组织等因素共同协调作用的系统工程,由于当前研究经费更多地流向成熟领域或热门领域,相对的冷门领域的心理资本开发得不到来自企事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导致心理资本开发不能顺利进行。心理资本开发主体缺乏科学合理竞争机制,也是导致其开发保障乏力的重要原因,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者,但不是唯一提供者,政府对企事业职员心理资本培养开发的过度干预对其他主体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不好的影响,导致培养开发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心理资本培养开发没有民办机构参加,心理资本培养责任完全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承担,企事业单位自身成了心理资本培养开发者,安排专人负责,导致竞争力缺乏,效率低下。行政管理的模式不利于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发展,不能满足企事业职员的工作与心理需要。因此,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不断创新培养方式,开拓新领域,借助其他社会力量,保持良性竞争,不断提升职员的心理资本水平,推动心理资本可持续发展。

六、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资本增值策略

(一)创新企事业心理资本管理理念

心理资本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正面意义,重视个体潜在正向品质开发,虽然心理健康工作解决了一些人的心理问题,但很难减少心理疾患的人口数量。心理资本的培养除了常规的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外,更应以积极、奋发、进取为出发点,转变培养思维,创新心理资本管理理念。心理资本培养应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用开阔的眼光看待每位职员潜能,抛开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关注他们,挖掘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自己能够自觉主动地改善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创新心理资本管理理念能够使职员对自身潜力有全新的认识,而潜力也会随着认识性的提高不断增大,进而对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心理问题也会相应化解。创新企事业心理资本管理理念就是要充分认识心理资本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观念,突出培养职员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对当前的新要求和新形势,虽然国内心理资本管理开发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可以结合企事业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有关心理资本管理开发的成熟经验和最新成果,在企事业内设立专门的心理资本管理开发部门和机构,使职工心理资本管理开发常态化及奠定坚实的长期发展基础。同时,加强相关企事业之间心理资本研究的交流合作,树立协同开发研究的新理念,及时灵活运用心理资本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管理开发责任主体并保证开发效果。

(二)对心理资本进行针对性干预

企事业要改善工作绩效,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中心理资本管理干预的力度。不少学者基于对心理资本的理解与探索,提出了心理资本的不同的开发干预方式和策略,如目标设置的弹性化,设计实现目标的途径,制定心理训练的计划、定期心理团体辅导等,实践结果发现职员的心理资本水平很大地得到提高,这也证明了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理资本。2013年,张阔等人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压力反应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并且是压力源与压力反应间的重要中介,开发心理资本是职员压力管理的重要路径。资源理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应对工作压力的重要资源,它能够弥补心理资源消耗,缓解压力反应,但是也会因为长期持续的压力导致减损。认知行为理论是目前重要的心理与行为干预理论之一,广泛运用在心理咨询中,干预效果良好,认知决定行为,通过认知调整、行动训练反馈等技术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转变对待职业的态度和想法,并能够进一步促进职员工作行为的改变[20]。对120名公安交通管理系统辅警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资本水平测量,获取评估数据,通过压力水平的自评测试,选取压力水平高的30名邀请参与心理资本干预训练组,而其余90人作为参照组。针对密切影响职工工作效能、成长与发展的积极心理资源加以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最后通过对干预训练组与参照组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行测量,对测量前后心理资本水平分别进行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训练组显著性差异明显。

(三)重视职工积极心理资本培育

企事业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重视积极心理资本培育,让心理资本的增值功效充分发挥,促进企事业和职工健康发展。首先,通过心理资本测量的方式,对职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也是企事业有效管理的基础,了解职员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消除不良的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其次,将心理资本作为新进职员的重要指标,保证职员良好的积极心理素质,增强企事业职员稳定性,在人员招聘中,注意考察应聘人员的心理特征,录用具有诸如自信、坚强、进取、耐受性好、计划性强、有理想等优秀心理品质的高心理资本人员。再次,加强心理资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树立职员对心理资本的正确认识,帮助职员掌握心理资本提高的方法,面对心理困扰能够积极寻求帮助,增强心理问题的抵抗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使企事业管理者掌握心理管理的技术,成为咨询式的管理者,面对压力导致的人际冲突、工作压力、负性情绪、异常行为及生理不良症状能够快速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帮助进行有效缓解和疏导。最后,开展全方位的心理预防和服务工作。企事业职员心理资本不仅能够为组织创造收益,而且也是个人的一种生存财富。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职员帮扶计划,其内容包括职业心理、心理危机、职业发展、健康生活等各个方面,随着企事业竞争压力的加剧,职工要不断尝试从非常规化的角度重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因而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这就要求职员学会利用心理服务所获得的心理技能对自我的心智、生态及形态等各方面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调解。实施全方位的心理预防和服务工作不仅能解决职员及其家庭的心理困惑,而且能够改变职员自身的弱点,提高其人际社会技能、组织认同感,构建组织职员的和谐关系,提高职员士气和工作效率,随着职员心理资本素质的增加,企事业也会获得更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