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大全范例6篇

田园诗大全范文1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理想现实

陶渊明可谓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历代也有不少人写田园诗,可后世田园诗人的作品中,可以说几乎未有逮及陶诗的。原因在于两点,其一是陶诗中体现出肃穆、和谐、优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折射着陶渊明理想的光辉,因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其二是陶诗中对田园生活真实、深入的描写,体现出人与自然契合的情境,是对现实田园生活的真切写照。

一、陶渊明诗中理想的田园生活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家拿一种第二自然奉还给自然,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必然。”陶渊明的诗便是描写经他感觉过的自然外物,他笔下那和谐、优美的田园,正是他理想的写照,平凡的乡村景色在诗人欢欣目光的沐浴下散发着无限的诗意。

(一)在陶诗的理想国里,田园景色宁静优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官,但他在官场中战战兢兢、格格不入,只有回到大自然中他才感到自由舒畅。刚欲归田时,乡村田园便是他的理想国,在他的想象之中,乡村没有官场与政治的黑暗和浑浊,清净淡远,那里是他最亲切的身心所安之居。他在《归去来兮辞》里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描写了他归田前悲伤怅惘的情景。接下来,他想象归田时的情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自酌自饮,无比自在,亲戚看望,叙旧道新,弹琴看书,忧愁烦恼不翼而飞;春天即将到来,农事也接踵而至,生活将忙碌而实在,归田后的日子安宁而美好。

归田前后陶渊明写了不少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些诗里,田园景色优美,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由自在,心灵得到了解放。例如,在名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中,诗人把他归田喻为羁鸟恋林、池鱼乐水,可见他对田园怀着多么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里,诗人还描绘了一个宁静、朴素而优美的世界: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绿树成荫,绕屋而列;远可见炊烟袅袅的村子,狗吠深巷,鸡鸣桑树,诗人身处田园,自由而快乐。在《饮酒》其五里也表现了同样的佳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庐在人境,能无车马喧吗?当然不可能。诗人却并不觉得,他以一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话道破了心中奥秘――“心远地自偏”,诗人的心中一片安宁欢欣,因而他看到的田园是那么悠然自在。这句诗可以说是陶渊明许多田园诗的解释:虽然事实上的田园也许并没有那么美,但正如辛弃疾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心境决定情境。在陶渊明的诗中,自然景色和谐静美,而且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如鸟与林、鱼与水。

(二)在陶诗的理想国里,呈现了真淳和谐的人际关系

陶渊明厌恶虚伪的社会风气,痛感“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认为移居田园、坚守自然可对抗庸俗世风。他在诗中表现了田园中人诚朴快乐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和谐共处的乡居图。如《移居二首》中的描述: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其二)

在第一首诗里,诗人说他想居南村的原因是听说那里多有淡泊之人,邻里往来,纵谈往昔,奇文共赏。在第二首诗里诗人说到春秋天好,登高作诗,邻人过门相呼,喝酒闲话,总不厌倦。这里远离危险的、黑暗虚伪的浑浊官场,人们相互之间毫不设防,和谐而真淳。作者在为官时盼望归田,认为淳朴友好的人际关系更适宜于人类生存,这可以说是他对人际关系的一个理想。诗人多次描写了这样的邻里关系,如“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酌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饮酒》十四)等。在诗人的笔下,披草来往,松下共饮,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亲切真淳之情。

由以上论述可见,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是美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上述诗歌大多是他五十岁之前所作,那时归田不过十年,生活也尚宽裕,田园曾是多年的梦想,因此他眼中的田园一切都很美好。诗中描写的读书耕地、弹琴赋诗、采菊饮酒、邻里相契这种田园生活正是诗人中年时的田园理想。

陶渊明具有自然、和谐、完美的人格,任真自得,固穷守节[1]。晚年他生活逐渐困苦,天灾虫害,屡有不幸,“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愈老愈困,甚至有时要靠乞讨生活(《乞食》)。但他并没有因此麻木,在对现实失望后,重建了自己的田园理想。这集中表现在《桃花源诗(并记)》里面,他描绘了一个桃花源世界,那里景色优美,没有剥削和压迫,“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男女耕种、怡然自乐,人与自然、人与人都是那么和谐自得,生气勃勃。它集中反映了陶渊明晚年的理想,也是陶渊明田园与社会理想的终极设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陶诗中,除田园诗外,咏史诗、抒怀诗、刺世诗和杂诗,常常也有描写田园的诗句,如“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停云诗》),“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归鸟》),“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拟古》其三)等等,这些诗句可以说是田园诗描写的补充,它们和田园诗体现了一致的感情。

二、陶渊明的田园思想和实践

陶渊明是个士人,读过很多书,曾经也是“猛志固常在”,在短暂的出仕生涯中,他对官场的黑暗险恶感到失望。在归田后的二十余年左右的时间里,他虽然也不时想起大济苍生之志,自感壮志未酬,因而伤感以致难以入眠,不过,他还是在农村待下来了,无论生活优裕还是困苦,他都固守田园。他的诗歌和行事显示,他不仅是一个执着于理想的人,还是一个踏实生活的人。正是因为他深入农耕生活,真正懂得田园的苦乐,所以其田园诗尤其是后来的作品写得愈加朴实真切。这一点正是后来的田园诗人难以企及的。

(一)崇尚自然的田园思想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具有抱朴含真的自然天性。《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集中体现了这点: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草木繁茂,环绕房屋,我爱我屋,或耕或读,没有达官贵人登门,也少了老朋友的拜访,清静悠闲,酌酒摘菜,雨微风好。只有对自然具有深切的热爱之情,才能把自然描绘得如此细致真切、富有情意。

由于这种质性自然的气质,陶渊明萌生并发展了崇尚自然的田园思想,在诗文创作中体现出浓郁的哲理意味。如《自祭文》中写道:“茫茫大块,悠悠高曼,是生万物,余得为人”,从天地宇宙的广阔视野中看到人只是自然万物的一种,人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委运任化随顺自然、居于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可以说,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返回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世俗社会和名教礼法的厌恶与鄙弃。虽然它的方式只是消极的逃避,其中却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2]。陶渊明对社会的不满与厌恶,主要是因为社会道德的堕落以及因此导致的人性的扭曲,他努力探求一个抱朴含真、自给自足的社会。因而,陶渊明不仅爱田园之景,而且尊重农人及其劳作,劝人耕种。如《劝农》诗中有: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此诗写道人们自古以来就通过种田,达到朴与真的境界;民生就该勤劳,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不仅劝勉农人,也有勉励自己的意思。诗曰: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藐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歇,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早年朴素的田园思想和劳动观。虽然儒家先师孔子早有遗训,要忧道不忧贫,但是陶渊明没有被先人的教训束缚住,他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强迫自己去接受先师的思想,不如背着农具欢欢喜喜地去干农活。

中晚年的陶渊明躬耕愈久,愈加深刻地体会到朴素的人间真理。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在收获稻谷的过程中感悟到人生之道衣食为首,这看似简单的常理,却往往被追逐功名和坐而论道的人们遗忘。

现代工业社会造就了诸多自然生态灾难和人类精神危机,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对于观照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二)农耕劳动,身体力行

陶渊明与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愿意身体力行,参加农耕劳动,很多诗歌都记叙了他的劳动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全诗叙述描写,十分真实:辛勤种豆,豆苗反而没草长得好,这真有点可笑而又无可奈何;早出晚归,道狭草长,衣裳被露水沾湿,惟愿收成不错。一个没有真实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这种情景的。

陶渊明四十四岁时家曾遭火,此后家境便逐渐穷困,但在困境中他仍然踏实地生活生产。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里他提到自己已归田,从事农耕多年,人渐渐老去,但仍然没有放弃农耕。在自然和劳动之中,人往往会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世界。正是这样,陶渊明的诗真实而深刻,无矫揉造作之病。

陶渊明身后有不少诗人,如王维、白居易、王安石、杨万里、范成大等,都写过一定数量的田园诗,描写田园风光和农人生活。他们的诗,对乡村生活大致有两种感情:羡慕和同情。他们或因政治上不得志而羡慕看似恬静的农村生活;或因见到农民劳作辛苦而且生活艰难,生出恻隐之情,这种感情是带有优越感的。或者说,他们是田家的局外人,并不真正懂得田家苦乐,因而感情相对而言是较为浅薄的。如王维的《渭川田家》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在第一首诗里,描写了乡村傍晚的景色,诗人觉得乡居生活很悠闲,因而想隐居;第二首描写了乡村秋日晚景,写到山水、落日、孤烟和听蝉人等景,并自喻为陶渊明,但他看到的只是乡村表面的风光。再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他在此诗里叙写观看农夫割麦时的所见所想。这首诗描写农家割麦繁忙辛苦,由一妇女抱子拾麦穗以充饥联想到自己不劳而获,无功无德,生出惭愧之情。这些诗歌对田园乡居生活是一种远距离的观察和同情,因而无法和陶诗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陶渊明田园诗兼具理想之美和现实之真。在陶诗里,田园自然优美,人们抱朴含真,物我相得,充满诗意和美感;诗人任真自得,自然,躬耕多年,对田园生活体会深刻,其描写真实鲜活,理想之美与现实之真在陶渊明田园诗中完全统一。这正是后来的田园诗人难以企及之处。

注释:

[1]李可风:《陶渊明的诗化人格》,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田园诗大全范文2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王维;诗中有画;以禅入诗

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讲述单篇诗词的同时有必要就某些类别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分析,以有利于学生尽快地吸收和深入地把握,比如乐府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宫体诗等。以下,我们以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为例,探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审美特征以及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审美特征。

王维,字摩诘,山西祁县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王维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王维正处年少轻狂时代,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为依托,极富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写出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名篇;后期,王维看透世事,避世自修,着力于描写自然风景和隐居生活,表达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佛教居士的隐逸生活,优雅、清丽、禅意和诗画合一等成了这一时期的主题,山水田园诗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部分,留下了《竹里馆》、《鸟鸣涧》等诗作。

在此,我们要探究的就是王维后期所创作的艺术成就极高的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并以此介入初中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去。我们认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两大审美特征:其一是诗中有画,其二是以禅入诗。其中,“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审美特征,“以禅入诗”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独特审美特征。

以下,我们就这两个审美特征展开讨论。

一、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审美特征:诗中有画

北宋大文豪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诗画兼通的才子,坡也是,两人可谓惺惺相惜,跨代呼应。因此,坡才能深得王维诗之三昧。以此,我们认为,“诗中有画”是诗人兼画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也是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审美特征。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笔下的秋日之美景,清新可人而又生气勃发,此诗中既有景物的描述,又有诗意的表述,诗与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令人为之倾倒。“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夜晚,细雨微停后的群山沉浸在一片宁静和柔媚之中,雨后初生的清风徐徐吹来,空气为之一扫多日的阴沉而变得清新怡人,大地洁净,人心涤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时,皎洁的一轮明月走上前来,洒下斑驳的清辉,清澈的泉水轻轻地流淌在山间石溪之上,如同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围绕着空阔寂静的群山,在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两句诗写景如画,读之如同一卷寂静清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此美景,怎能不令人为之倾倒呢?!而后,诗人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在此时,寂静的竹林里传来了银铃般的脆笑,哦,原来是美丽动人又勤劳淳朴的洗衣女子三五成群地下来了,莲叶浮动,顺水而下的渔舟来到人们面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这两句诗如同特写镜头,似乎不经意间写的“浣女”和“渔舟”为这幅山居图增添了很多的人气。最后,诗人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两句话化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而反用之,本意是劝服王孙走出深山、走上朝堂、为国效力的,王维在此却说虽然春天过去了,春花凋萎了,但是秋天美景也可以留恋,山中的秋光也是美丽可人的,王孙不必感叹惋惜春的离去,即使在这秋天里也可以完全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和人心的清洁。在此,诗人以“王孙”自喻,以“山中”和“朝堂”相对比,用诗的手法隐约的写出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迷恋,表达了自己志当存高洁、远离人心险恶之官场而留存纯净空灵之山中的坚定信念。

此诗中有情有景,可见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亦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这一主要审美特征。

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审美特征:以禅入诗

王维晚年好佛,素有“诗佛”之称。王维受佛理的启迪,把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思想渗透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把清净淡远的山水田园和空寂幽静的禅宗意境结合起来,写出了很多的传世名篇。清代学者沈德潜说王维“不用禅语,时得禅理” 。此即“以禅入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名篇《辛夷坞》:“木末芙容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花开放在深山之中,虽然象美丽的出水芙蓉一样清丽可人,却因为生在深山远涧旁而无人寇芳,静悄悄地随着春光而憔悴、飞落。此诗写了辛夷花开又落的整个过程,看似随意而为,却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诗人以平实的笔触烘染出了辛夷坞春景幽静而又寂寞的情调,令人产生了“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联想,让人想到了韶华易逝、美人迟暮,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呢!这些生长在深山远涧、无人问津、无人关心的辛夷花,完全依靠自然规律开落,顺应着自然的本性生死,既没有花开绽放的欢乐,也没有花落凋谢的悲哀。辛夷花华丽丽地开了、平淡淡地落了,无人知晓亦无人过问,这也就是禅家所修行的“亦空亦有,色空一如”的境界吧。

王维深得禅理,“以禅入诗”,把禅学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写出了意象空灵、境界清幽的山水田园诗,这是诗家之幸,也是佛家之幸。

参考文献:

田园诗大全范文3

[论文摘 要]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这主要是由其深层心理中的双重人格决定的。

陶渊明的诗歌多写于归田之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诗坛的情况下,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其诗中充分体现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

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而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引人的力量。再如《饮酒》第五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有当诗人远离了污浊的现实,避开了达官贵人车马的喧扰,回到田园,悠然自得地生活,才能拥有自由而恬静的心境,也才能感到获得了归宿。

二、对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这是其田园诗的可贵之处。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而且他对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还都充满了一种喜悦之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中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三、对田园生活贫困状况的描写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此类诗虽然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农民们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陶渊明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老庄和当时盛行风气的影响,爱慕自然、企羡隐逸。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

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仕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因此陶渊明在其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希望能做稷契一类的人物。当他壮志不得伸展而转托田园之后,虽然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或者用道家顺应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但这些都不能完全消除他壮志未遂的苦闷。《杂诗》第二首说:“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以看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极度矛盾不安的心境。诗人也一直没有丢掉疾恶与除暴之心。在《读山海经》第十一首中 ,诗人大呼“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用《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指出“肆威暴”的人必然会遭到悲惨的结局;在《咏荆轲》一诗中,诗人热情地歌颂不惜牺牲生命而勇于除暴的壮士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读山海经》第十首还歌颂了精卫和刑天虽死不屈的精神: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这说明诗人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熄的火,是诗人不屈意志的表现。这“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也是诗人性格和创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从《拟古》(其八)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和他听见关中收复以后在《赠羊长史》诗中写的“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等诗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关怀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

考察陶渊明生平可知,其曾祖陶侃曾任晋朝大司马,勋爵直与王谢相侔。陶侃之后陶家不屑子孙甚多,勋业不继。陶渊明乃陶家第四代,其祖陶茂只做过太守,声名已是不显,父又早亡,家中末世景象不必多言。因此陶渊明存在着双重人格: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理想人格主要源于家族血统积淀和东晋士人矫前代士风之失而形成的人格理想,其内涵是以任怀得意、傲然称情统一仕隐矛盾,追求入世功业与世外超逸相结合,解决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之矛盾。在这一点上,陶渊明无超出同时代人之处。不同之处表现在他的现实人格上。其首要因素是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这一倾向源于陶氏家族没落及陶渊明一支于陶氏中的卑微地位所引起的诗人的心志失落与不平,它决定了陶渊明一生无论出仕与归隐,都摆脱不了人生孤独的困境。然而,也正是现实中的孤独失志使他从历史中寻找到一个守节固穷的群体归宿,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又与他现实人格中的另一因素,即对优越感的执著及与之相关的人生诗意化个性倾向相联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人生优越感的执著与个体自卑情结有关,即自卑情结乃追求人生优越感的前提和基本动力。在陶渊明一生中,有三个因素导致他形成自卑情结:一是家族双重式微;二是曾祖陶侃不可逾越的偶像地位对作为陶家子弟的他的影响;三是自身体质羸疾。自卑情结的形成使陶渊明一生始终处于自我拯救、不断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化作他在人生优越感驱动下的自我理想化和生活诗意化。这一倾向又与其人格理想相结合,于是,我们今天才能读到一位于困境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于贫病交加中“融然远寄”的诗人和他的乱世中优美如画的田园诗及末世中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田园诗大全范文4

关键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世俗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09-01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写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是他晚年卜居苏州石湖时所作的一组田园诗。诗人按“四时”写诗,笔触涉及到普通农家各种琐事,使田园诗冲破了士大夫闲情逸致的狭窄藩篱,更具有了一层农家泥土和血汗的气息。范成大年少时生活艰辛,有切身的农家生活体验,这使他对农人多了一份感情,也为日后写诗搜集了素材。二十九岁时范成大中了进士,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仕宦生涯。官场腐败,使他抱负难以实现。他看透了统治者的昏庸和官吏欺上瞒下的肮脏手段,更加同情下层百姓的生活,以一种悲悯的情怀看待农民的生活,为后期田园诗注入了世俗情怀。周汝昌先生在《范成大诗选》的引言中也提到:“由于‘少孤为客早’,范成大这时大概为了生活和其他缘故,已经开始各地奔走流转。为了科考,他不得不驱驰于建康、临安等地。行旅虽然使他厌倦,但却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生活,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人民,这对他是极其重要的。”①这些人生经历都造就了范成大贴近人民生活的诗风,为《四时田园杂兴》注入浓烈的世俗情怀。

一、感同身受的农人乐

农家生活的希望全都寄托于粮食的丰收,而风调雨顺,天公作美才能保障来年的好收成。“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表达的是农人春夏之际对雨水丰足的期盼。“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是怕秋日收割时天不遂人愿,日日垂雨不得晒谷,而期望“甲子无云万事宜”、“直须晴到入仓时”。

农人辛劳农忙,他们引水浇地,煮茶剥茧,织布绩麻。虽然耕耘辛忙,但农人热爱劳动,他们挥汗时是酣畅的,收获时是喜悦的。“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里时时处处都洋溢着农人的喜悦之情,即使劳作再累心里也是欢喜的。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怀着美好的心情野外寻春,路上雨水还未全干,又有随人黄犬相伴到溪头。这首诗中人与动物之间意趣横生,逼真地写出农民悠闲生活之乐。“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冬至之时,邻里互相拜访,带来如霜雪般的“长衫布缕”,不论这份礼物是否厚重,光是“家机自织成”的情谊已经让人开怀满足了。

期盼丰收,生产农忙这种农家劳动中的快乐夹杂着闲适、温情的一面,这种细腻的关于农人幸福一面的描绘,如此细致,如此真实,模糊了农人与诗人界限,切身的欢乐是无法言喻的。

二、痛在己身的农人苦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也超越了以往田园诗的幽静清闲,以一种悲悯的眼光看农事艰辛,诗人置身于农家美好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乡间民俗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农人稼穑的不易和阶级社会地主官吏对农民的盘剥。将自己一腔关切、愤恨、忧虑的情绪全部投入其中。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由于催税的紧急,年轻妇人只好连夜上机织绢。“急”三个字将催税者逼迫农人交税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哭。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采菱的辛苦使农人枯瘦得像恶鬼一样,这是因为农人没有钱交田租,只好到湖面上种菱采菱,没有想到的是最近连湖面上也要收租了。“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农民辛勤耕耘、历经风雨,快到收割时最担心天气不好。无助的农人只好向上天祈求风雨和顺,不要突降狂风暴雨把这里仅剩的收成毁坏,因为还要靠它还债交租。看到此处不由得让人内心有如刀割,为农人凄惨的遭遇而愤慨不已。

统治者对农民日益深重的经济剥削,在这些诗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心痛、不平与悲悯的情怀。这份世俗的情怀使诗人透过农村表面的安详宁静,看到了一个充满艰辛的农村。

三、结语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这种世俗情怀,深深感染了世人,赋予这组诗以永恒的生命力。这些感同身受的苦与乐无一不是作者的精魂,无一不是这组田园诗的精魂。

注释:

①周汝昌.范成大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田园诗大全范文5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赏析

1.前言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诗歌开辟了新的意界,融情、景、理为一体,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的诗可以概括为哲理、述怀、田园三部分,大约60首左右,其中田园诗就有30首,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陶渊明有中国“田园诗人”奠基人之称,是中国诗歌田园诗派的鼻祖。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歌产生于东晋未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在东晋门阀士族制度的存在下,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使他产生归隐的另一方面也是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反映: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所以陶渊明田园诗歌的产生有其强烈的个人生活阅历与思想感情基础。年少时的农村环境,家乡故园风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养分与佐料。他后半身更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的大多是田野农夫,谈论的也是瓜果蔬菜。所有这些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当然这也就他从少就有志向于田园诗歌创作分不开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他从尚自由的秉性。

2.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诗境与诗心的浑融:陶渊明的诗歌常选用典型的景色画面,浓情寓于景,含蓄地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绘形绘色,诗情画意,生机盎然,悦人耳目,诗人常常把自身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陶渊明最为经典的那首《饮酒》其五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中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悠远的心境,纯洁的秋菊,高峻的南山,自由的飞鸟等都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操守与清纯高洁的理想。王安石对此诗大加赞赏,曰:“有诗人以来无此句”。

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在陶渊明自己心里构成一道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诗歌不管是描写景物,还是叙事,都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渊明诗歌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经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色彩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清新中带着闲逸,在动静描写中,透出幽幽禅意。如前引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我们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是写静景,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是写动景,这种动中观静、静中意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陶渊明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在这情趣的画面中跳动着生命的气息。钟嵘《诗品》在论及陶渊明时说:“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醉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田园诗大全范文6

在以“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文人普遍理想的时代,陶渊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从时代背景上考察,在东晋,门阀制度非常严苛,出身寒门的陶渊明不可能步入上流社会,他也无法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所以,在仕途中,屡遭挫折的他,便萌生退意。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固然跟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作为一个个体,他特别的性情,特别的形象。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试做探讨。

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

“少无适俗韵”,从文本看,陶渊明从小就不愿迎合世俗,不管怎樱他不愿失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不愿失掉真实的自我。在封建时代,人们为了既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而陶渊明一再远离官场,正是为了保全自己独立的人格。鲁迅先生说:“陶渊明代表着作为人的独立精神的觉醒。”陶渊明历千年而不朽,其伟大正在于此。叶嘉莹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他完成了自己最超越、最美好的一种品格。”这都说明陶渊明有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的自然人格。

二、厌恶束缚,渴求自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用“尘网”来比喻污浊的尘世,形象地写出尘世对人的束缚,而束缚的不仅是人身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一个“误”字,表达了陶渊明悔恨、厌恶而又清醒的复杂心情。在这里,诗人对自己多次出仕做官,下了个结论:错误。如果说以前为了生计多次去做官,诗人还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而此时,诗人用一“误”字,充分表达了对官场决绝的态度。由此可见,归隐田园,不是诗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觉悟后的清醒选择。陶渊明一生所经历的东晋时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到其晚年,更是血雨腥风,当时的官场险象环生,时有性命之忧,正如人们所说的:“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那些性情刚直的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的。所以陶渊明虽然身在宦海,但心在田园。田园是自由的,田园也是安全的。

三、坚守真我,远离机巧

“性本爱丘山”,“我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生活”,这是诗人对自己本性的真诚告白。“守拙归园田”,“守拙”意为“固守愚拙”,此说可以看作是别人对他的讥笑,也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嘲,当然也是诗人对官场中人的反讽。这个“拙”字用得好,“拙”不同于“愚”。“拙”的反义词是“巧”,而“愚”的反义词是“智”。当然,作者是说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机巧”,而非不像别人那样“智慧”,这是对讥笑他的人有力的讽刺。“我本性中没有机巧圆滑,相反,我的本性只有纯真,我只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那么,诗人到底在坚守什么?他坚守的是人之本真,坚守的是人格尊严;坚守的是不向世俗低头的勇气,坚守的是对官场的弃绝;坚守的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坚守的是做人的良知;坚守的是千百年来文人的精神领地。坚守是一种精神,坚守更需勇气。总之,诗人在乱世中远离机巧,只求坚守真我的本性。

四、回归自然,安享闲适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归隐之后,他的生活从此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官场的争斗;没有公务缠身,没有宾客盈门,没有迎来送往,没有为五斗米折腰。有的只是虚闲清妙,有的只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复得返自然”――我又能够重新返回自然的生活状态。“复得”可见诗人回归田园的庆幸、喜悦之情。他回归到“园田居”,更是回归到自然,回归到精神,回归到自由,回归到自己的本真。他不只回到了自然的家园,更是回到了精神的家园、人之本性的家园。回归到自然,虽然生活贫寒,但是他收获了官场所没有的安闲。

五、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一生没有建功立业,但他依然名垂青史,光耀千古,为什么?我们除了物质的世界,还有一个精神的世界。陶渊明正是以他恬淡真纯的人生境界,为我们营造了一座精神的家园。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吸取精神营养,从而在芜杂喧嚣的尘世中,能像陶渊明一样保持一颗纯真、淳朴的心,在万丈红尘中,为自己营造一片心灵的田园。假如我们面临进退两难的困顿,陶渊明会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与精神寄托。这就是陶渊明,像他笔下的一样高洁、淡雅,远离尘俗,光耀千古。在他身上蕴含着人生取舍深意的智慧、冲决尘网张扬个性的力量、融入自然享受自由的心灵与蔑视尘俗实现自我的生命,他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与力量源泉。

上一篇法律实务

下一篇高三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