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歌范例6篇

田园诗歌

田园诗歌范文1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田园诗;田园情结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所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他的田园诗作,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是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士庶之间壁垒森严。陶渊明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陶侃虽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望非世族”。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出的诗人注定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实现自己“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理想。

另一方面,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正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动,各种学派都进入了深化的阶段。陶渊明自幼受到儒家经典的熏陶,他“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形成了“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的人生态度。随着佛、道二教崛起,玄学之风盛行,陶渊明亦深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他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致远以及幽美的田园生活。面对仕途的黑暗,诗人深感“朝廷少贤主,田园多佳趣”,终于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把目光投向了乡村,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做重要的审美对象,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真切的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地生活方式,并以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发现并歌颂劳动生活中所包含的美的意趣,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田园情结得到了无尽的释放。他在诗中描绘农村静谧的风光,挥洒酒琴诗书的情趣,表达与农民交游的享受。陶渊明用优美的文笔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引人向往的田园世界,抒发了对这种安宁闲适生活的衷心热爱,表达了自己一生甘居淡泊、平和旷达、顺应生死的品格。

一、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劳动

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他们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与体验了。于是,劳动本身的美被历史遮蔽了。

面对这样的传统劳动观念和社会现实态度,陶渊明并“不以躬耕为耻”(萧统《陶渊明集序》),肯定和接纳了劳动,从劳动中发现了快乐和美,真切地抒发躬耕之甘苦。诗人不仅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更是亲自参加劳动,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他“含欢谷汲,行歌负薪”( 《自祭文》) ,写出《归园田居》五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肯定和接纳劳动的田园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不仅表达了与统治者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从诗中,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怀古田舍》)更洋溢着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中的喜悦之情。

二、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

陶渊明自二十九岁出仕,或仕或隐,最终解绶去职,归隐田园,息交绝游,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之一)。诗人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像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从此,田园生活使人生成为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归隐后恬静的心境,用、东篱、悠然等词,烘托出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田园风情和内心的平和淡定。诗人自在的活在诗意里,欣赏着田园景物的恬美,享受着田园生活的简朴,表达着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至高安慰和享受,也是隐居生活所含有的真正价值。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

三、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思想

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抱负,但终究不能如愿。“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二),真实的反映了他功业未竞的不甘与无奈。在经历了仕途挫折后,陶渊明选择了与“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的世俗决裂,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归隐田园。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归隐田园,本身就是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

陶渊明归隐田园,老庄崇尚自然的生命哲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崇尚自然” 是诗人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陶渊明自幼丧父,又丧母与手足兄弟,他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没有什么不死药,只有“投之醇酒,服之延年”的!在他的哲学诗《形影神》里,他明确表示草木有枯荣,人也不例外,最终不免一死,不如听从命运的安排,纵身造化之中,应死则需死,不必多虑。他一方面从田园中谋食,另一方面充分尊重了自然的独立性。他笔下的田园生活里从没有射猎野生动物的场景,他诗中的生命总是鲜活美丽,风景总是亲切如友。自然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意言。”(《饮酒》之五)这首诗是诗人人生理想的寄托,在这里,“菊”成了诗人的化身,从此以后,“菊”也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

四、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理想

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背井离乡,逃避山林。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长期相处,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归园田居》其四)应该才是诗人看到的田园真相。诗人在农村接近农民,了解农民的疾苦,他既无法改变社会的黑暗虚伪,只能虚构自己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诗人在这里描绘出了“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富庶、祥和、安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是一个与魏晋等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处处榆柳桃李,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既充满无限生机,又是那样的恬静和谐。它使人心灵得到解脱,并由此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

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这个空想社会,这个美好的“桃花源”,与当时的黑暗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魏晋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但是,这个桃花源毕竟是一个空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因此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诗人心灵的外化。诗人以陶醉喜悦之情的简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是纯粹理论描述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其诗歌创作中的田园情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亲自参加田园劳动;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开创田园诗风;在社会理想上,表现为虚构理想桃源。这种情结随着其优美动人的诗歌、散文等文学载体千古流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田园诗歌范文2

1、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二、论述题

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田园诗歌范文3

按着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唐诗的几大类来分析一下,唐朝的诗歌我认为主要有四种。宫体诗、边塞诗、田园诗、讽谏诗(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其中,宫体诗在初盛唐时期出现的较多,讽谏诗在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较多。而边塞诗与田园诗是两个阶段都有的,但在两个阶段诗的内容与“气骨”也有很大的差异。下面作具体阐述。

宫体诗的主要是人群体即围绕在唐太宗身边的是人群体所创作的诗歌,内容多为反映宫廷生活,多些宴饮乐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晒幸福”。这种诗歌在初盛唐可谓是盛行一时,但到了中晚唐,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急剧衰败,整天愁着怎么恢复大唐国运或者怎么应对国家动乱的局势,谁还有心每天描写宫廷宴饮和美人歌舞啊。再加上儒学复古运动,重视描写场面重视辞藻的宫体诗就渐渐衰败了。

边塞诗:边塞诗在初盛唐多表达扩土开疆的豪情和对战争的“渴望”,著名的诗人不出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在我看来,这种渴望是基于连年战争得胜,加上秦人好战的个性产生的对于战争的盲目的热情,像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无限渴望战争的将军们。所以这时候的诗总是表达着诗人内心的无限豪情,即便有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其结尾表达的意思也必定是想要早些战胜敌人才能回到家乡。像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总之,一切以战争为主。此时的边塞诗也多慰边大臣所做的歌颂戍边将士的诗歌。所描写的也大都为边塞风景,由于边塞的地域原因,景色大都壮丽广阔,再加上战事得力,就也激发了这些并未真正经历战争残酷的诗人们的“壮志豪情”,像是最为出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诗到中唐,安史之乱的阴云还没有退去,很多生活在盛唐的诗人们心中像是泡泡一样远大又有些梦幻的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被现实击碎了。这时的边塞诗,已然没有了盛唐时期的豪气冲天,而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故乡的思念。于是此时的诗歌就多是表现戍边战士思想情绪的了,从“醉卧沙场场君莫笑”直接变成了“一夜征人尽望乡”了。之前描写的边塞奇景是为了衬托战士们的英勇,而中堂之后更多的变成了战士们的抱怨了。这种转变不也是因为展战事连年不利造成的么,原来是心中有盼头,条件艰苦就艰苦点吧,但现在打也是输不打也是输,那还是别努力打了,呆着没事想想家吧,想想家里的生活再看看现在的条件,这种抱怨的诗作很自然就产生了。

总之我认为唐朝边塞诗由初盛唐的意气风发到中晚唐的忧愁思虑的原因就是特别简单的,战事不利。

再来看看山水田园诗。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无疑是王维和孟浩然。而中晚唐的山水诗人我想应以韦应物与大历诗人为代表。提到山水田园诗,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安逸舒适的画面。而唐朝的山水田园诗虽然表面上都是以和谐静谧的风格与画面构造为主,但是其内涵和原因却是截然不同的,先来看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中国古代的诗人都是“官”所以诗中所表达的都是和国家,和官场有关的事情,而这两位则不同,王维经历了早年的变迁,晚年官至右丞而亦官亦隐。就像是淡极始之花更艳,官当大了就不用每天考虑自己的生计、升迁。就自然有物质和精神条件来亦官亦隐,来论道论佛。而孟浩然本身就终身不仕,就自然没有那些官场倾轧带来的烦恼而可以真正寄情于山水之间。所以,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是诗人真的向往这种安静的生活而作出的,其意境自然是淡薄宁静。总之,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是真的心向田园而作。

到了中晚唐则不然,如果针对边塞诗安史之乱毁掉的是唐人的信心与雄心,那对于山水田园诗来讲,安史之乱毁掉的就是唐人和平富足的生活环境以及上文提到的只有国家统一才能带来的人民的稳定感。就像是在当今美国人活的要比伊拉克人安定一样。安史之乱后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心态无论如何也回不到初盛唐时期了,诗人自然也包括其中。上文说初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就是纯粹的诗人想隐居,并也真隐居了而写出的纯正的山水田园诗,那到了中晚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就都是基于诗人仕途不顺,或者对生活失望之后才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俗话叫“被逼的”。

比如韦应物,少年时期在盛唐度过,了解过盛唐的鼎盛于繁荣,所以安史之乱后还会作着恢复盛唐的梦,也写下过“丈夫当为国,破敌如催山”这样的有盛唐遗风的句子。而经历了宦海沉浮,少年时的雄心壮志已经被中年的理性与实际代替了。官场呆不了了,还是转向田园吧,在这样心境下写出的田园诗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无奈”。没有官作了,只能归隐;没有理由写官场写国家了,只能写山水田园了。

再来看看大历诗人们,如果说韦应物的诗中还能看出些宁静淡泊,那其他大历诗人的诗中,则表现的全是哀景悲物。总之,国力弱了,经济下滑了,诗人们生活的安逸环境被打破了,诗歌中所透出的自然的宁静也就消失殆尽了。

再说唐朝的讽谏诗,不知道这样的定义算不算准确,或者可以笼统的说成表现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歌。我认为中晚唐开始这类诗歌较初盛唐飞速增加,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就属白居易。无论是《卖炭翁》还是《杜陵叟》,用最为平易的语言写出了最下层百姓的生活现状。为什么这时候这样的诗歌忽然增多了呢?我想是因为使人对于现实社会有所失望,有所不满,但他们没有选择与隐居使人相同的路,而是开始思考国运凋敝的原因,而力求解决办法以恢复盛唐气象。于是诗人们,尤其是当官的诗人们开始把诗歌当作奏折来像天子反映百姓的生活。这样,一首首讽谏诗就诞生了。

田园诗歌范文4

关键词:陶渊明 归园田居 自然 消极 意象 语言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85-01

陶渊明深受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两种社会角色中做出选择。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士大夫提供一个精神归宿,引起后代诗人们的高度推崇。

“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证据的失望”,他坚决地隐居了。在《归园田居》五首中可以找到陶渊明的思想痕迹,也可以充分代表陶诗的艺术风格。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重要思想,是维系生命中的两大支柱之一,他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将哲人的思考融入生活之中,由此,陶诗的语言也就显得朴素平淡但又有警策和绮丽,这无疑是诗人融进了对生活的热烈情感。意象也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这些都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易感易触。

一、自然之下的“本真”回归

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一切生物都有回归自然的天性,在他的诗中就可以找到些许的天性流露。如: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中“少无适俗韵”这句就有所表达。逯钦立先生注:“‘适俗韵’指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性本爱丘山,也无非是说天性就是乐于自然之中的,在自然之中得到属于自己内心追求的真我。“尘网”是他不能适应世俗的束缚,“羁鸟”、“池鱼”这两个意象也是自己的隐喻。守拙是他回归自然的本源,“沃仪仲曰:有世俗之韵则拙不肯守;不肯守拙,便机巧百端,安得返自然。”这是他要通过泯去世俗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世界。这种本真回归是源于自然的,在他的诗歌中有对这种自然的描写。“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逯钦立先生注:“写与农耕者来往友谊”。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回归自然的意象,也可以体会他躬耕园田的喜悦。他乐于这种恬静悠然的躬耕生活。

田园的归隐是一种本真的回归,这符合他自身的一种人生追求和理想的生活状态。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就可以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二、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诗歌对人生的思考有着更多的不同态度,这是由于自身与整个社会之间有某种不和谐的因素。在《神释》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体现了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既然大化是自然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不再以生死名誉为念了。但由于他处在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带有消极的成分。“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这对陶渊明思想内核极为精准的评价。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人生思考的态度的诗句,如:“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私幻化,终当归空无。”这四句肯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又有一些消极的“空无”思想。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这也就是说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否定了这个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这就是一种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的隐逸绝对不是由于单纯的自身本性的原因,而更多是由于社会造成。在他的诗句中表现的就是无法释怀的寄托,是一种无法改变的逃避。

三、生活场景的意象呈现

陶诗中最能见到的是那众多生活中的事物,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接触。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东西,经过诗人的笔触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陶诗就是一幅生活场景呈现的图画,陶诗的意象是朴素的、平淡的,这是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绝不仅仅是表面的平淡朴素,陶诗的高处在于平淡朴素中寓于警策绮丽。如: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中的“豆苗、荷锄、草木、夕露”在这些意象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烈情感。

《归园田居》其五: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心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一条极为平常的山涧,一只鸡,一点照明的荆薪,经过陶渊明的笔触,有了诗歌的意境,生活的情趣。这些生活场景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正如前人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陶渊明的诗歌皆是平淡,但平淡中却有警策。陶诗就是在这种生活的简单呈现和表达的哲理中完成了陶诗真善美的统一,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关于陶诗这个艺术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十分精当。

四、平淡朴素的语言描绘

陶诗的魅力在于在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热烈的情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胜人之处就在于这显得平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特殊情感于对生活的热情,更接近了陶渊明所求的理想人生方式。

陶诗语言的妙处,在他的诗歌中,读来简单又有一丝深切的感受,在陶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细心和情感,真切的描述更是对自然地追求,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一种真美相容的纯美诗境。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陶诗语言特点的评价是极为精当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将田园诗与生活的真实相融合,采用诗歌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将生活融入诗歌的艺术形式,陶渊明的思想是在自然之下的本真的回归,并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现了积极的唯物思想,也有某种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将生活与诗歌融为一体,整体呈现出自然之美。他在这样的本性回归和矛盾中完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达到了某种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他是田园诗歌中无法超越的生活与诗歌相容的,并赋予哲理启发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的语言和其他表现手法影响以后的一群诗人。直至今日,陶渊明的诗歌还有着更多的可学习之处,泽被后世。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Y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田园诗歌范文5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赏析】

杜甫在成都浣花草堂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杜甫从南邻家走出,也许是在路上,也许是回家以后,写了这首《南邻》诗。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组成的一首诗。

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到了锦里先生家,这户人家给杜甫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再说“未全贫”,表明山人家境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三、四两句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户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爽《杜臆》日:“‘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而此时他要在如新月色下离开。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流连忘返。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体会到田园生活的安宁平淡与情趣盎然。

【方法】

赏析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 抓住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意境往往给人美的享受。山水田园诗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感。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主观的感彩。阅读这类诗歌应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 把握主题,领会诗人情感

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紧紧相连,我们应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分析山水田园诗,还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主题有:通过描绘山川美景,钟情山水,表达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歌颂劳动,反映农村朴实生活的美好;怀才不遇,厌弃官场黑暗,寄情山水田园,表达自己鄙视名利,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 分析表达技巧,品味语言

注意山水田园诗的常见的表达技巧:把握作者写作的立足点和描写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分析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感受诗歌形象;掌握山水田园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等。

山水田园诗在语言特点上常用的术语有:纯朴自然、情趣盎然、闲适恬淡、高雅含蓄、清新洗练等。此外,山水田园诗也很注重炼字。

【练习】

1 谈谈你对《夜归鹿门山歌》中“幽人”二字的理解。

2 简析《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与表现手法。

田园诗歌范文6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77-02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对于诗歌的教学,我们的一般做法是:古代诗歌赏析是"读读背背"讲讲名句;现代诗教学是"抒情加意象"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并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和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观念一直到上个学期我上了一节诗歌的区级公开课后,对诗歌的教学的内容确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有了新的认识后才有了转变。下面就本节公开课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为例来谈谈如何有效的进行古典诗歌教学。

1.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基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朗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把握好诵读的节奏、速度、语气和语调等,这可以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打好基础。如我在上《归园田居》(其三)就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设定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是朗读法。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环节上安排了"四读课文":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诗句;四读,读出感情。在反复地朗读中,学生读准了每个字的读音,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读准了诗句的节奏。有节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学生在根据诗歌的字面意思,能初步读懂诗句的表层以思。"三读"诗歌可以为下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打好基础。而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必须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进行酝酿,而不是在上课几分钟之后就能达到的,有时一节课上完之后这种诗歌的感情也很难酝酿成的。所以,在本堂课一开始就安排"读出感情"有些过于牵强。

2."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的关键

所谓"知其人"就是指读者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状况和写作动机等;"论其世"则是指读者要把作者还原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果不"知人论世"学生就很难对作者和作品做出公正的评价,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的感性思维常常会对诗歌的理解产生一定的误差。如果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身世和创作背景之后,就会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感情了。如在上《归园田居》(其三)时,如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学生了解背景之后就能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和"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学生对作者在本诗中流露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就容易理解了。由此可见,"知人论世"环节,在诗歌教学内容的确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加深刻的理解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感悟意象和意境是诗歌教学内容的重点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从而来表达情感的,而诗歌的意象不仅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还掺杂了所要表达的情感,想要真正读懂诗歌就要把这些意象揣摩明白。因而在诗歌的教学中就必须立足于意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来进入诗歌的意境。在上《归园田居(其三)》时,让学生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而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月亮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之情。而深深地享受其中的乐趣。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对意向和意境的分析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认识、归纳意象,感知体验意境,引导学生沉浸在诗人所创设的意象中品味其诗歌的意境,从而能深刻地感悟作品所反映的真实情感。

4.赏析语言也是诗歌中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诗人写诗时都讲究"炼字"和"推敲",讲究用笔简省、凝练。所以在诗歌教学内容确立的过程中,语言赏析环节也不容忽视,当然也并不是要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我们主要推荐抓关键字(诗眼)的方法。如在上《归园田居》(其三)一诗时,我抓住"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和"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的理解。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字,析中赏,赏中悟,就能准确地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悟出诗的感情,从而概括诗的主旨。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诗歌教学内容的确立中一定要注重朗读、强调知人论世、重视感悟意象和意境,还要赏析诗歌的语言。换而言之,诗歌教学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诗境当中,去体悟"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背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