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名言范例6篇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名言范文1

摘 要: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则更能体现出作家创作的航标。但由于中英语言上的差异,我们在研究海明威的艺术上的这些特点时多数是借助译成中文的作品来分析研究的。本文主要从英文的角度来重新市视海明威的语言特色,来体现一种更为纯正的海明威语言。

关键词:海明威;语言;特色

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一崇高的荣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一方面,他塑造的许多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脍炙人口的典型;另一方面,他在英语文体上的革新给英语乃至许多其它语种的现代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朴实的语言

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懂得“如何以最简单的词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意思,如向使语言朴实无华。”细读海明威的作品,我们会明显地体会到其风味与能量不是靠形容词堆砌,不是靠“修辞术”,而是出于其简短的句式和准确的措词。他偏爱英语里的基本词汇——即含义具体,音节不多的常用词,他侧重名词而少用形容词,侧重动词而少用副词。语言的朴实无华直接来自于准确的名词和生动的动词。用名词和动词直接触及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事物的基本色彩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他用词简单到了连小孩都能看懂的地步。所采用的句式,以简短的陈述句为主,常常一连用几个简短的陈述句,中间用连接词and连接起来,偶尔也用then和so,但是却很少用主从复合句。我们来看《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中一段写大鱼终于给钓绳勾着跳出海面,老汉抓住机会用鱼叉制伏它的情景:

“The old man dropped the line and put his foot on it and lifted the harpoon as high as he could and drove it down with all his strength,and more strength he had just summoned,into the fish"s side just behind the great chest fin that rose high in the air to the attitude of the man"s chest.He felt the iron go in and leaned on it and drove it further and then pushed all his weight after it.”

这段描述,作者选用诸如drop,put,lift,go,lean,drive,push这样十分常用的动词以及1ine,harpoon,chest fin,strength,weight这样浅显的名词,用了七处and来连接几个简短的简单句,中间没有任何的修饰,仅凭这样简单的动词和名词的组合便把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感觉整个过程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二、直观的语言

我们在这里分析海明威语言的直观性,主要是从他运用文字本身的角度去研究。当我们阅读一部作品时,最先接触到的不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而是表现作品内容的“符号”一文字。海明威通过运用文字本身给人从视觉上形成的第一感觉来达到表现情节的目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描述一个悲伤的场合时,还要用到happy(高兴)这个词,我们就可考虑使用not unhappy,虽然两者表现的意思都是相同的,但not unhappy给人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却会比happy更贴切,更符合悲伤场合的使用。因此文字的直观性要比它的内涵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海明威很是谙熟此法,在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C The Old Manand the Sea)中有一段描写老人桑提亚哥回忆当年和一位年轻黑人册腕子的文字:

“...They had gone one day and one night with their elbows on a chalk line on the table and their forearms straight up and their hands gripped tight...Blood came out from under the fingernails of both his and the Negro"s hands and they looked each other in the eye and at their hands and forearms and the bettors went in and out of the room and sat on high chairs against the wall and watched.”

第一句话作者用了28个词而后一句则达48词之多,一句话中间没有任何标点能达48词实属不多,然而作者正是想借助这种长句本身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来体现这次掰腕子时间的持久性,因为我们知道,整个较量持续了一天一夜。

三、口语化的语言

海明威的口语自有其特征,他写出了绝对“风格化的口语。”海明威把美国口语经过提炼,应用到书面文章中,给文学作品带来了生气。他不喜欢广征博引,摆出一幅学问家的模样。海明威采用净化了的口语,一是更容易体现人物的个性,因为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百姓,咬文嚼字不符合人物的身份;二是能够清楚地揭示人物心理,由于口语朴实贴切,避免了文字的晦涩带来的人为的模糊。

海明威的语言中单音节的词多,连接词and多,因为他符合口语习惯,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goddamn, bitch, baster, hell等类的“粗话”,这更表明了其不忌但语,俗语,语言贴近实际生活的口语化的特征。例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中白人猎手罗伯特·威尔逊的那段内心独白,文字的运用极其符合人物的特点,如果我们细细研读那段文字,就会发现里面的语法错误非常多,短句重复之处特别多,其口语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生动传神的再现了威尔逊这一“粗人”形象。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对话是最能体现其口语化的特征的。有的研究者指出,海明威最得心应手的是写对话,他不但追求对话的语调,语气,用词等方面的真实,而且追求对话者的感情,态度,性格等内在的真实。他可以用对话来暗示背景,说话人的思路,说话时的神情,直接用对话来代替别人要用叙述来交代的许多东西。口语化的这种特点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俯首皆是,我们仅举一例:同样是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中,麦康勃的妻子玛格丽特晚上出去与白人猎手威尔逊偷情回来后与麦康伯有一段对话:

“Where have you been?”Macomber asked in the darkness.

“Hello, ”she said,“Are you awake?”

“Where have you been?”

“I just went out to get a breath of air.”

“You did, like hell.”

“What do you want me to say, dar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Out to get a breath of air.”

“That"s a new name for it. You are a bitch.”

“Well, you are coward.”

“All right,”he said,“What of it?”

“Nothing as far as I"m concerned, But please let"s not talk, darling, because I"m very sleepy.”

稍微有点英文知识的人都能读懂这段文字,因为用词很简单,很口语化,然而海明威就是运用这么简单、口语的对白来表现了人物真实的心理,甚至都表现出了说话人的语调。妻子与别人偷情,麦康勃的愤怒可想而知,然而整个部分作者根本没有用表现气愤、恼怒之类的词来进行说明,中的所有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对话表现出来的。”You aye a bitch.”中的”are”斜体则清晰地反映出麦康勃恼怒之极的心情,而他妻子,反唇相讥的神态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总之,任何作品的语言特色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本文把海明威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主要是为行文之便。其实这些特点都是融为一体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说海明威的语言朴素,其实里面未免就没有简约,含蓄的一面,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其语言特点,才能品出其中真正的味道。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海明威研究》,董衡粪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海明威谈创作》,董衡粪编选,三联书店,1985年.

[3]《小说文体分析》,杰弗里·利茨,英国朗曼公司,1981年.

海明威名言范文2

作为众人仰慕的美国大文豪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曾外孙女,22岁的德莉拥有一个在年轻时就是好莱坞知名女星的母亲玛丽尔・海明威和身为知名演员兼模特的姨妈玛尔戈海明成。出生在这样明星云集的家庭里,德莉似乎想平凡地过活也很难,更何况她还选择这样一种特殊方式来挑战世人的传统目光。在这一组黑白影像中,德莉身穿华裔设计师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设计的2010年春夏新装,将运动风与魅惑性感尽情展现给世人。照片中的她自然而又狂野,性感却不做作,夹带露点的拍摄中丝毫看不出这位海明威后人的犹豫。她用自信的笑容向大家证明:我的特立独行绝不会被前人的光环或家族的悲剧掩盖!而正如德莉所愿,这组照片一经刊登,立即让出身名门的她名声大噪,成为美国时尚界的新宠!只是这一次海明威家族的旧伤疤必定又会再次被揭起,那么德莉-海明威到底是要终结这些伤痛,还是另给家族的历史增添别样的色彩?

时尚型女,另类的“迷惘一代”

傲慢、冷漠、不近人情,沉溺于酗酒与打猎,不断地追求女性和与斗牛士厮混……如果你熟悉这些对“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海明威的描述,那么对德莉这次的狂野出位、高调露点和无所畏惧就大可不必惶恐了。我们只是会问,是不是一个轮回过去,新的“迷惘一代”又再现了呢?

1987年,德莉-海明威出生于加州上流社会的聚集地――Westlake Village最负盛名的NorthRanch。她从小就开始学习芭蕾舞,十几岁时还入选过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芭蕾舞团,师从纽约著名的芭蕾舞者苏姗妮・法瑞尔。后来德莉又进入著名的私立学校“橡树基督中学”(Oaks ChristianHigh School)念了两年半书,但这些高级的淑女教育并不能让她按照家庭希望的那样去发展。小小年纪的她早早便继承母业进入了演艺圈,并先后在3部电影里扮演过一些小角色。直到去年秋天,德莉签约了一家法国精英模特公司,成功转行当起了模特,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国际超模TOP 50排行榜上排名第27位的红人2009年的纪梵希秋冬秀是德莉首登T台的处女秀,这让她很快就登上了各大一线时尚杂志的版面。随后她又相继出任Abercrombie&Fitch和DKNY等品牌的代言人,继而在今年的秋冬时节被Gucci选中登台。

德莉的迅速上位,不仅得益于她兼得的美貌与身世,更重要的还是她不寻常的穿衣品位。年纪轻轻的她能把“Grunge”风和“Vintage”风极好地融合,穿出不经意的独特感觉。令她与众多时尚创意超强的超级明星们并驾齐驱。这一切都帮助这位刚刚出道半年的T台新人迅速成为美国上流社交圈里的It Girl,并且还俘获了王薇薇(VERA WANG)的爱子埃里克斯的心。因此,美国媒体形象地称她为真正的“Gossip Girl”。

而当你近距离接触这位时尚型女时,你会发现她身上总有一种旁人不具备的气场,在她的许多街拍作品中,无论用什么样的背景,她始终能时刻跳脱出自己的风格来。属于80后的德莉从不喜欢把自己弄得像棵五颜六色的圣诞树,她曾对媒体说,她喜欢低调的黑白灰,而穿衣服的灵感更是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伊迪・塞奇威克。

奇情家族的魔咒

1961年7月,海明威把猎枪伸进自己的嘴里,然后扣动了扳机,成为自己手下最后一个猪物。他曾经写道:自杀,就像运动一样,是对紧张而艰苦的写作生活的一种逃避。然而海明威大概也没有想到,从他的死亡开始,这个家族将像被诅咒了一般经受无数苦难和波折,以致美国民众都用“海明威魔咒”来形容它。

在爱达荷州基特初姆市的那座海明威公墓里,除了海明成本人,还相继埋进了多名海明威家族的成员。酗酒、怪病、精神抑郁,他们几乎无一善终。海明威死后5年,妹妹厄休拉就因身患癌症和抑郁症服药自杀,而在16年之后,海明成唯一的兄弟莱斯特在得知自己身患糖尿病需要截肢后,又举起枪把自己结果在了自己的手中。然而这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德莉的外公,也就是海明威的长子杰克,虽然与妻子育有3个女儿,却是长期感情不和。夫妻二人双双酗酒解愁,直到最后德莉的外婆死于癌症。在杰克家这样环境中长大的3个女儿都备受伤害,长女穆费特离家出走后因过度服用,而常与父母激烈争吵,甚至还在爱达荷州的街头裸奔,最终被送往了精神病院;二女儿玛尔戈从14岁时便开始酣酒,虽然后来当了演员、成了模特,但还是在1996年自杀身亡;而杰克的小女儿玛丽尔,也就是德莉的母亲,在自己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家庭所有的变故,独自承受着亲人吸毒、精神失常甚至自杀所带来的痛楚。但同样身为好莱坞名演员的她凭借自己的顽强,终于成了这个家族的一位例外者,在同样经历了酗酒和的沉沦之后走到了清洁平静的新世界里。后来她在自传《Finding My Balance》中回忆,其实她一直对家族遭受的诅咒存在着强大的恐惧感,担忧哪怕是自己也终有一天会死于非命。但她很幸运地“活”了过来,而且还培养出一个比自己更勇敢的女儿德莉・海明威。

冲破魔咒,又如何?

海明威家族的血泪史几乎持续了4代人,这可怕的诅咒真是太过悲情和苦楚了。无论是谁,都希望有人能把这个家族可怕的诅咒冲破,而如今这个时尚圈的新宠或许就是那个将打破家族怪圈的天使吧!

德莉海明威的母亲玛丽尔曾经是好莱坞著名的女演员,大胆自我的她甚至还拍过一部片,并因此在1980年的奥斯卡上拿到过最佳女配角提名。2000年底,德莉的外公杰克去世,两天后她的父亲也被查出患上癌症,母亲玛丽尔勇敢地承担起了一切责任,照顾家庭、拯救自我并为丈夫四处求医。奇迹般地,德莉的父亲并没有像其他亲人那样离她而去,相反还痊愈了。“海明成魔咒”似乎首次有被破除的迹象,在2003年玛丽尔还因此登上了《People》的封面。

而经历了太多离奇曲折与生死无奈的玛丽尔,从德莉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努力给女儿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来阻断“海明威魔咒”的侵袭。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也许是因为德莉那年轻气盛的叛逆,总之这个22岁的姑娘绝不相信任何关于诅咒的事情,她也绝不能容忍自己被牺牲在家族的悲剧命运中。“我要用自己的成功捍卫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活在家族的悲情中。”

海明威名言范文3

1899年,海明威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橡树园。父母出生于上流社会,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父母都试图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灌输给儿子。海明威自幼接受父母双方的影响,但是他比较喜欢接近父亲。海明威3岁时,就同父亲一起完成了他生平中的第一次旅行。在10岁生日那天,父亲就送给他一把成人用的猎枪。在父亲的影响下。海明威成长为一个喜欢运动冒险、爱好垂钓、狩猎的行动派,爱“行动”成了他一生的特色。

14岁时,他已经长成一个魁梧的男子汉,跑去报名参加拳击训练。一年半后,身上伤痕累累,一只眼睛被打坏了。可是他仍然热衷拳击活动,不失时机地主动让自己接受这种残酷的考验。他说:“拳击运动教会我绝对不能躺下不动,要随时准备再次冲锋,要像公牛那样又快又狠地冲。”

海明威在17岁时,沉醉于读书和运动,并进行创作,写了24篇短篇作品。他的生活范围很广,经常和一些朋友到郊区聚会,很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都变成了他小说中的情节。

大自然给予了海明威许多生活上的启示。海明威悟出了强者生存的道理:人生乃是一场殊死战,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进行自己决定的事,一往无前,也许会因此而丧命,但人生的价值在于尽最大的努力,成为胜利者。

海明威的一生是强者通过不断奋斗取得成功的一生。他崇尚战斗,他在最有名的《老人与海》一书中,借老渔人的嘴说:“不经过奋斗而捕到大鱼,是软弱的人干的事。”

“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承受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他常说:“你可以被消灭,但你是不可战胜的。”于是“硬汉海明威”便名扬四海了。

海明威才华横溢,然而他的写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无数次的退稿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但他绝不灰心。他立志要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他要用自己的方式闯出一条人生之路。经过7年的努力,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来了》一炮打响,成了畅销书,从此奠定了他的写作地位。

海明威名言范文4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冰山原理 反战主题

对美国文学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海明威的“冰山原理”,不过海明威并非文学理论家,“冰山原理”不是抽象系统的创作论,而是他创作经验的总结。海明威第一次谈及“冰山原理”是在1932年出版《午后之死》后。在谈到小说家哪些有必要写、哪些没必要写时,他说: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东西,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一个作家因为不了解而省略某些东西,他的作品只会出现漏洞。”[转引自董衡巽:122]”

1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评论》记者的问题时,再次强调他的“冰山原理”:

“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描写。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露出来的那部分。”[同上]

他紧接着以《老人与海》为例,说本来这篇小说可以长达一千多页,写上诸如每个人物如何谋生、受教育之类的内容,但他统统删去了,目的就是要加深“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

不难看出,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作家在创作时应该非常了解自己要写的素材,力求做到厚积薄发,另一个是要文字精练,言有尽而意无穷,蔓枝杂叶务必删除干净。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才有余味。海明威的小说含有大量的潜台词,非常耐读,这正是他强调含蓄凝练的“冰山原理”的完美体现。

《永别了,武器》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整篇小说为五部,共四十一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通过美国中尉弗利德里克・亨利的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神、扼杀青春和爱情、人与人之间无谓的相互残杀的情景,鲜明地揭示出作者本人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主题。我们不妨从小说中节选几个片段进行“细读”。

且看小说开篇:

“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深处一泓蔚蓝。部队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洒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土飞扬,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荡荡,只剩下一片落叶。……

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来了。瘟疫得到了控制,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海明威:5―6]

众所周知,《永别了,武器》的出版使海明威跻身大师行列,而小说的这个开头更是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称颂,是体现海明威文体风格的一个范本。有位著名评论家在读了连载的第一部分后即写信给海明威,说:“你这部书开头如同托尔斯泰那样的写法――写得舒缓、深沉。第一章是一首华丽庄严的诗。”[转引自董衡巽:104]这一评语委实中肯。初次阅读这段文字,感觉像是欣赏王维的诗,有远山,有平原,有近河,还有纷纷飘落的树叶,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想在散文中写出诗来,认为这是散文的最高境界。事实上,确实有批评家在感动之余把这段文字改写成诗歌。

但是在第一人称叙事者客观的叙述后面,海明威真正想传递给读者怎样的信息?画面是明丽清朗的,还是晦暗不明的?清澈湍急的流水,飘零的树叶和行进的军队之间有什么关系?“树叶”(leaves)这个单词重复了四次,这其中大有深意。本来花开花谢、草生叶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但在这个语境中,却是非同寻常:副词“早”(early)透露了个中信息。为什么树叶会“早”落?我们可以从“尘土”(dust)的三次重复使用得到答案,而尘土飞扬的原因就是“正在行进”(marching用的是现在进行时,重复两次)的部队。实际上海明威要告诉我们的是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毁灭性的消极影响:自然界的时令变化因战争而发生混乱。这一切都不是作者直接叙述出来的,而是借叙事者亨利的眼睛看出来并以冷静客观的语气叙述出来。作者并没有主动明示其中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而是用一个个and连接的并列句将所见原原本本地录写下来[海明威:7―8]。这正是海明威文体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接下来看第一章的结尾。时令从开头的“晚夏”转换到了“初冬”,冬雨绵绵,霍乱肆虐,虽然疫情得到了控制,军中仍死了七千人。凄风苦雨,尸横军营,惨淡的画面触目惊心。叙事者给出了军方的统计数字,却用了一个修饰副词“只”(only)[同上]。前面说过,海明威在创作中对形容词、副词的使用少之又少,那么这里的副词当如何理解呢?还是用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来解释吧:如果说“军中七千人”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么潜在水中的“八分之七”呢?至少有两点值得思索:第一点,这里叙事者给出的是军方/官方的统计数据,“只”所采用的是官方的口气,而官方为了息事宁人,肯定要尽量压低数字,而事实上因霍乱死去的士兵和军官肯定要远远高出公布的数字;第二点,“军中”的数字是这么多,那么不在军中的平民的死亡数又是多少?不妨更进一步,一场霍乱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如此之多,那么在前线战场上的实际战斗性减员的伤亡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了。一个副词将战争的杀戮之残酷性质表现得如此充分,堪称神来之笔。这是一个巨大的反讽,而反讽也是海明威常用的手法之一。

由此分析不难看出,小说第一章为整部小说设定的主题――厌战、反战。不过,与其他反战小说不同的是,海明威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上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实战场面,而是把矛头直指向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请看小说第三部第二十七章的节选:

“……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有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还有某些数字和某些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放到一起,简直令人厌恶……”[海明威:203]

这段节录出现在第三部第二十七章。在这一章,亨利伤愈后离开了热恋中的凯瑟琳重返前线,在曾经激战正酣的战场培恩西柴高原上遇到了意大利小伙子吉诺(Gino),两人谈论战局、军事部署,以及意大利军队在夏季所遭受的损失。吉诺是个爱国青年,认为虽然节节败退,但意军“夏天的战斗可不能算是徒劳的”。亨利“一声不吭”,但“徒劳”一词却引发了他的思绪,于是便有了这段揭示小说反战主题的著名的内心独白。

《永别了,武器》发表于1929年,此时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有十一年,人们对于战争的本质的认识已经非常充分,而在美国厌战情绪达到了顶峰。美国人在一战开始时坐山观虎斗,同时供应交战国双方武器。当他们眼看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便撕下和平的假面具,声言要去“使这个世界的民主得到保障”,废除专制统治和军国主义,建立起一个国家间的联盟或协会去代替陈旧的外交上的角逐,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力图保持欧洲力量的均势[爱德华:27]。战争动员甚嚣尘上,“神圣”、“自由”、“光荣”等口号不绝于耳,广大优秀青年应该被送到欧洲战场去“磨练”,能上前线就要英勇作战,没到服役年龄的应该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海明威正是在这样的动员下去意大利开救护车的,而小说中的亨利则担任了救护队军官的工作,虽然工作上尽职尽责,但目睹的却是毫无意义的杀戮。在其后著名的卡波雷多大撤退的章节中,意大利宪兵的滥杀无辜,甚至亨利本人因美国口音被当成德军奸细差点被处死,他当逃兵、与战争单独讲和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基本上全是具体的专有名词,正是冰山的那“八分之一”,而深深地潜在底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的参与,给读者留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与德国作家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之类的反战小说不同的是,海明威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战后的和平生活上。他认为战争不仅毁灭了人们的幸福,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在他看来,人好比“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虽然“有几只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不晓得该爬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大多数还是朝火里跑,接着又往尾端爬去,挤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是全部跌在火中”[海明威:354]。在这幅“世界末日”的图景中,无人得以幸免:“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海明威:271]。因此,战争中的爱情也只是片刻欢娱。在小说的最后,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享受过短暂的宁静之后,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放过他们:婴儿胎死腹中,心爱的恋人死于产后大出血,只留下叙述者与“石像”般的遗体告别,然后孑然在雨中走回旅馆。海明威把主人公极度悲痛的心情外化为机械麻木的动作,留下充分的空间由读者去填补,可谓神来之笔,而将一战之后弥漫的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悲观迷茫情绪于无声处深刻地表达出来,真可谓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二十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各种派别的文学理论风起云涌,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从精神分析到结构主义,从存在主义到现象学、阐释学,再到后结构主义,从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再到生态批评,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各领。在这种背景之下,对海明威作品的评论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从早期的社会历史批评、传记评论,到中期的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的文体分析,再到后期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研究,文学批评家几乎涉及了海明威为人为文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理论,典型的有“重压之下的优雅”、“准则英雄”、“负伤/创伤理论”、“雌雄同体说”等,不一而足。但是有一个例外,这就是解构批评,海明威的作品无法解构,解构论者对海明威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文体上:他形成了适应新时代的“海明威风格”,对美国小说语言风格的变革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作用。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传统,将中西部语言引入小说,达到简洁、明快、含蓄的效果。他倡导的“冰山原理”则强调作家创作应该厚积薄发,精练文字。他的文风一反亨利・詹姆斯的晦涩冗长,独树一帜。他采用电文式的短句,删去可有可无的形容词,直截了当,平白易懂,对话简洁凝练,具有朴实无华的美感。他善于用声、光、色构造出纯真而深沉的意境。现任“海明威基金会与研究协会”主席艾伦・约瑟夫指出,海明威的文体是“独创性、省略与视觉化三者的结合”。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所说的:“海明威作为我们这一时代伟大文体的创造者之一,在近二十五年的美国和欧洲的叙事艺术中,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主要在于他那生动的对白、语言增减恰到好处,既使人易懂又达到令人难忘的境界。他又以精湛的技巧,再现了口语中的一切奥妙……”可以预料的是,作为二十世纪散文文体大师和虚构叙事作品形式的革新者,海明威仍将不断受到评论家的重视,《永别了,武器》也将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受到阅读大众的推崇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董衡巽.海明威画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2]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卷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海明威名言范文5

海明威以文笔简洁、明快著称,他大刀阔斧地削去一些花花绿绿的比喻,爱用日常语言,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明威风格”,《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作品。

我们不会写小说的人也可以想象,一部小说只有一个人物是很难写的。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可写他们的不同性格,写由于性格不同构成的情节,至少可以写对话,但只有一个任务怎么写呢?海明威动用景色描绘、人物回忆和内心独白、精确的细节描写、紧张的气氛等艺术手段精心地虚构成一部艺术作品。

《老人与海》在淡化背景、去掉一切时空限制下突出“硬汉子”精神,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个预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能是战争,可能是黑社会,也可能是自然界不可异己的力量,例如鲨鱼,但我们必须勇敢得面对这些势力,不能认输,即使失败了,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老渔夫在跟鲨鱼拼杀时,有这么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现在成了名言,经常被人引用,成了发扬英勇奋精神的座右铭。

《老人与海》篇幅不长,只能说是短篇小说,但是艺术含量很高,可以说是海明威的 压轴之作!

海明威名言范文6

姑不论故事真伪,《飘》的破坏力之大就那么吓人。1926年米切尔阿姨开始写此书,只为打发时光;到1935年此书出版时,广告语不过是“买本假期读读,5美元不亏”;发售一个月后,已经有人为了抢此书,去砸书店的橱窗了……电影播映时,开头用了开篇的那段句子来解释此书的命名,黯然销魂,但又严丝合缝。然而随你信不信:这书本来可能叫其他名字。

米切尔阿姨当年交书稿时,没想好书名,编辑催她,她就想以本书的经典台词来做书名:《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被编辑否了:“现在带‘明天’俩字的书名太多了!”米切尔一寻思,就换成《军号歌唱真实的故事》《不在我们的星球上》,又被编辑们一一否掉。最后,定下来了《飘》。很多年后,亚特兰大有媒体曾笑言:“如果真叫做《不在我们的星球上》,乖乖,我去买这本书时一定会以为,这是本科幻书呢!”

如此这般,挑书名实在是个大工程。比如,2013年恰好是《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当初简・奥斯丁写完这书送交时,定的书名是《第一印象》。这个书名如今看来,活像个新闻透视节目。但奥斯丁起这书名自有其用意:书里的几对欢喜冤家,尤其是男女主角达西和伊丽莎白,都是因为“第一印象”,互相别扭开了。无非是你嫌我陈腐,我恨你傲慢,把一个可以三五页结束的故事,拖成了一本书。但此书名一如奥斯丁的风格:又尖锐,又嘲讽,还带点不易理解的幽默感,所以改成《傲慢与偏见》。

海明威也经历过改书名的事儿。他在巴黎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时,曾想起名为《嘉年华》――很多年后,他将自己巴黎时期的生活记为随笔出版时,就叫做《流动的圣节》,其意思有相似处。但后来,因为受了作家兼评论家斯泰因阿姨的言语刺激,给小说改名叫《迷惘的一代》。到真出版时,又改了一遭,叫《太阳照常升起》。

上一篇奋斗的名言

下一篇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