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的名言范例6篇

尊师的名言

尊师的名言范文1

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

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5、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6、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7、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1、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黑格尔

13、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1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6、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

17、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尊师的名言范文2

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 华罗庚

5、尚自然,展个性 —— 蔡元培

6、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7、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8、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9、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启迪孩子纯洁的童心。

10、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11、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12、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看护儿童。(苏赫姆林斯基)

15、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

1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8、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19、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

20、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

21、师道既,学风自善。——康有为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24、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5、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2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7、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 夸美纽斯

29、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30、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3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佚名

3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33、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4、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35、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3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37、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

38、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9、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40、圣人无常师。——韩愈

4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42、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43、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44、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45、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46、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礼记》

47、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

48、要使一件工作获得最大的成就,尊重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49、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50、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51、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5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孔子

53、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54、心灵和心灵撞击,生命和生命对话。

5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56、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57、普通的孩子,用得法的教育,就会成为超常的人。

5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 马卡连柯

5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60、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 陶行知

61、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62、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63、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4、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65、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 亚里士多德

66、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 冰言补》

尊师的名言范文3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尊师的名言范文4

关键词:儒家 《侍坐》 体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反映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追求和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字里行间体现的儒家礼的思想和观念。在孔子看来,以礼治国不是空洞的,大而虚玄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自身修养上,言谈举止上,体现在人际和谐,相互尊重上,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敢于担当。而本文在这些方面均有所体现。

一.为国以礼的政治追求。这是儒家礼治思想的最集中概括和最简洁表达。本文篇末通过孔子之口直接表明其治国以礼的政治追求,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不仅如此,文中四位弟子的言志也都围绕以礼治国的宗旨。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富后教,礼乐治国。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但他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如此看来,师生五人的志向真是为国为民,志向高远,非礼勿言,言必涉礼。

二.言行合礼的儒雅风范。儒家的礼,是以诚敬为基础,以和谐有序为目的。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他老人家教育学生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文章开首,孔子不以为自己是老师便端起师道尊严的大架子高高在上,而是态度谦和、亲切热情和蔼可亲地对学生们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大点,就不敢在我面前说话,不要这样。“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对学生耐心诱导、热情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态度随和。孔子放下师道尊严,尊重鼓励学生,是他有礼的表现。

对学生的言行,孔子也是用礼来衡量。他对子路的不满首先在于子路的态度不够谦虚,因为按年龄大小都轮不到子路第一个发言,但子路似乎忘记了尊卑长幼之序,不符合礼,不是一个治国者应有的胸襟,故而“哂之”并批评他其言不让。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所以他对公西华的过分谦虚表示了不满,公西亦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认为他不够自信,也是不符合礼的表现。孟子“舍我其谁”的人生自信就是孔子这种积极入世思想的一脉相承。孔子对学生们的评价,不夸大,不溢美,不贬斥,实事求是,真诚热心,这样做才是符合礼的。

四位弟子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其他三位都是很谨持的,在老师的直接点名追问下,才谦虚谨慎地作了回答。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曾皙则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每个人的回答都得体恰当,彬彬有礼。总之,老师尊重学生,学生礼遇老师,师生关系和谐轻松,也正体现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三.小小称谓大有礼数。细究本文的称呼,你会发现,孔子称呼学生四位学生时是直呼其名为求、赤、冉、点。但记录的弟子们在称呼这四位时用的是字,而不敢直呼其名。这也正体现出儒家弟子们懂礼合礼尊礼。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称呼别人的名是厌恶轻视本人的意思。孔子直呼学生的名是合礼的,而后学弟子们称呼师兄师爷的名则是大不敬了,不符合儒家礼的思想。所以弟子们在记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时称字,称孔子为子曰,均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四.“侍坐”一词别有礼意。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学生陪从孔子坐着。这是一种古代礼的表现。侍长者闲坐,尊长坐着,己站立侍奉陪,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虽然篇首孔子对学生们和蔼可亲,但学生们不敢僭越师生之礼。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正因为孔子对学生有礼,学生才更加对老师有礼,冉有、子路、公西华侍坐于孔子身边,学生的态度是很恭敬的,内心表示的对老师孔子的尊敬,这就是礼的表现。后世弟子记录这事不敢不庄重,故称侍坐,既是尊重孔子,也是告诫后学,更是弘扬传承儒家礼之精神之需要。

尊师的名言范文5

然心意拳究由何人以枪而创,说法却不一,且各有文献依据,其中对寻源最具参考价值者有《六合拳序》、《拳论质疑序》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新安长理沟进士王自城所撰之《拳论质疑序》,是有关心意拳和形意拳起源的最早记载。序载:“拳之类不同,他端亦不如创自何人,惟此六合拳者传自山西龙凤,二老师乃明末时代人也,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而先师犹有虑焉,以为若身处乱世,出可操兵执枪以自卫可也,若太平之日,刀兵销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于是将枪法为拳法,而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为六合,约其要为前六势、后六势……予幸得学于郑老师,以接姬氏之真传。”文中对创拳人之姓名、故里、时代、创拳资格、创拳目的、方法、拳名、拳势、始祖、第一代和第二代弟子(一代郑老师,二代王自城)等,均作了记述。

另一文献《六合拳序》,是历代拳家奉为心意拳经或形意拳经的《心意六合拳谱》篇首之序,此序撰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河南洛阳马公书屋”。是某地心意拳大家途经洛阳拜访回族同道马学礼时,请马公协助撰写的。序载:“岳武穆王……当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数代鲜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清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此序明确指出,以枪创拳者,也即心意拳始祖是岳飞。此外,还着重指出心意拳的中兴传人为姬氏,名际可,字隆风,故里为山西蒲州诸冯,时代为明末清初。

此外,清末要文《心意拳自来》载有:“查此拳出自姬姓弟兄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凤,系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家住均村;二师以前,代远年湮,究无所考,惟二夫子,留此谱论,传于习武君子。”这段文字虽少,参考价值极大,不仅载明拳出姬氏龙凤二兄弟,且尊姬氏为夫子,还断言姬先公遗有心意拳谱,并指出姬夫子故里为蒲州均村。

将上述文献及先辈口传等加以研究校正对比,可看出彼此有同有异。同者有二:一、创拳方法皆以枪而创;二、姬先公为明末时代人,故里为山西。异处:前序指明心意拳始祖为姬氏龙凤二先公;后序则载岳飞创此拳,而视姬氏为此技的中兴传人。然因岳飞创拳之说终无实据,故可否之;因而心意拳在首考前可初断有三:一、心意拳乃以枪而创;二、姬先公是心意拳之始祖;三、姬氏故里在山西蒲州某地。

姬先公故里何址,归天何地?笔者自1969年起,着手探询之。当时山西太原曾盛传一说:明末天下大乱,姬际可字龙凤,为避世乱由其故里山西蒲州去陕西省终南山;后经高足曹继武之介绍,返回山西省至介休县瓦瓮村落户,姬先公故后葬于此村。村民念其德高艺绝,改村名瓦瓮为龙凤。昔日,一位与心意拳巨星李广亨有过交往的少林名家沈某,即曾去过此村考察,确信为真,并广泛相传。1973年夏,笔者与常某冒雨前往考察,在离介休车站约10里之高塔近处果见龙凤村,原名是瓦瓮;请问村中诸老人,告说:昔日确有外地善武者来村定居,后裔也在村;追问其姓究为何,答曰:是“纪”而非姬,可惜音同而字异,仍是一场空!

1974年秋,遥通心意拳源的僻门终于渐渐打开。这年10月19日,佳音传来,由“山西省永济县张营公社尊村大队”姬根全函告:“诸冯乡已改为张营,张营并无均村,有尊村,尊村姬姓者一百余户,占全村半数以上……”得此函,甚喜!显然,此张营尊村十之八九即久寻未得之拳源圣地了。故而再函,请问姬先公生平业绩等。当村民得知姬氏遗技非旦未消亡,反以中国武术之精华而为国内外万千志士所追求时,大为震惊,并竭力为笔者之探源尽其所能。

1975年2月1日,姬根全将带病调查来的材料寄给我。姬言:“当知武术界正考察姬氏先祖绝艺时,村民万分高兴,五天之内传遍全村。”并言:“姬际可正是尊村姬氏先祖,际可先祖家小康,自幼喜武,及长为秀才,武功更超群,曾入少林探其艺,复从山门打出,声震华中,名传晋豫,尤精大枪,屡令称奇,后辈尊为‘神枪爷’,先祖曾创际可拳,又名心意拳,并精传少林内外,少林寺有先祖遗像及生平记载;曾有家谱传村,时期已被红卫兵小将烧光……”得此函,极惊喜。可以看出,资料与业已得知的拳源口传及文献相比,可谓一致。显然,永济尊村正是心意拳之源地,姬际可先公是心意拳之始祖。至此,心意拳和形意拳源即告初及。

对于姬根全所言的姬先公曾以心意拳精传少林寺以及寺内有其遗迹的说法,笔者一直极为关注。难道与尊村相距甚远的少林寺之绝艺也与先公有关?1981年4月初,笔者之弟子、济南市鹿焕文前往该寺代为考察,可惜先公遗像碑文皆已荡然无存;有说毁于1928年奉系军阀石友三之焚,或言荡于“”之灾。

再看该寺是否尚存姬之遗拳,时值少林武术热,全国前往求艺者络绎不绝;留寺专习者八十人,成立一大班,住在天王殿,鹿焕文以比武之胜选为班长。当时,高僧素喜、素云(号称少林心意拳王)及其俗家师弟、少林名家梁以全等,皆曾热忱指导。该寺外功拳及内功拳计有朝阳、梅花、七星、罗汉、大小洪拳等,属长拳体系的外功拳系。而少林心意拳、心意把,以及心意十二大势等,则属内功拳系。据高僧素云言:心意把仅一势,虽有十二种变化也仅属这一势中的十二种小变化。而心意十二大势则各由数个基本势合成,各大势自以左右之形反复重练,各成一路短拳;这与形意拳和心意拳之早期拳法,诸如十形、十二形及五行拳之拳路结构和练功特点相同;显然,也是练功拳。

先看少林心意十二大势的第一势,观其是否为“金刚捣碓”;若是,则少林十二势自是尊村姬先公传于该寺的心意拳十二大势。因在心意门内古谱史料中早已载明,姬先公所创十二大势的第一势之名,即金刚捣碓。细看十二势之第一势顺势弓步、单手向前抖扑、后手松握护肋,继之,后拳“顾上则用冲天炮,乃是鹞子钻林”,前掌回贴上肘侧;同时,后足贴地前刮又卷起绕回,提至前膝内侧。上手“下顾则用握地炮,乃是起落沉捶”,以拳背下砸另手之掌心;同时,悬足直下抖踩于地,砸踩有力,手足同时。显然,如此动作正是金刚捣碓。这样,少林十二势之拳名拳势和练拳风格及第一势名,尽与姬氏遗技心意拳相同。如此看来,少林十二大势正是当年姬先公在少林所传心意拳十二大势。

可惜,而今十二大势在少林寺中已仅剩数势,各势之名众僧也已无谁全知。且就金刚捣碓而言,练功时应沉身抖踩,力避举足高跺,然今练者多只求震足之声大,实因不明真本之至。实则,功夫高低,一踩便知,力理深矣!

这里顺便指出,姬先公在少林寺所授之心意拳是少林内功拳,而非少林外家拳。与此相对比,在原较权威的太谷史料《车君毅斋纪念碑记》中,所载“戴氏祖传心意拳,少林外家支派”的说法,虽然是授受错位、内外颠倒,与其实际正相反。足见此碑文之撰者、太谷富翁孙丕基对心意拳源并不清楚。

为进一步究明拳根实情,笔者率学生潘章、刘义共三人,远涉千里,由济入晋,进行中国武术界对形意拳和心意拳源的第一次实考。1982年4月27日晨抵达尊村。但见村舍俨然,尖顶搭椽,巷路宽整,碧树参天;实属晋南富乡建筑。笔者当众言明来意,村民闻讯万分惊喜说:“过去从未听有来探姬家先祖绝艺者!”请问村之概况,言有200余户,1100多人,姬姓者过半,次以姚吕为先。古君舜帝即姓姚,尊村与舜帝村相毗邻。知情老者言:“尊村先祖姬际可,自幼聪颖,及长为秀才,武功尤神奇,弱冠访少林寺,壮年聘入该寺传绝艺,多年往返晋、秦、豫,至老方归里。”

经村民带路,由姬根全热忱迎至家中。八年间姬曾告我诸多珍贵资料,见后格外感激;姬以盛宴款待,席间,姬沉思而言:“村内可能还藏有仅存的一部姬氏家谱。”笔者闻而极惊喜,然家谱之事向为,尊村尤甚之;据姬言,昔日尊村某姬姓藏谱者,“因续家谱搞家族”受处分,并将珍谱焚为灰烬。前车之鉴,实令叹惋!然笔者那十余年之求源赤心,两千里之尊村之行,无不深深打动姬根全。笔者得“人和”之惠,年已53岁的姬根全,为力助艰难的拳源首考,挣脱禁俗,勇担风险,当晚找见尊村大队长姬天祥,共往藏谱老人姬兰廷家,以村领导者之威信借出本村仅存的姬氏家谱,返回姬根全家,专供笔者查阅。这样,由两位村领导借谱供查阅,也避单人私用之嫌。

姬氏家谱共六册,是乾隆五十五年开始写的,这年正是姬氏第十四世孙姬光璧喜中举人后的第二年。此谱是对乾隆十七年姬氏老谱的增订。第一册主要为“叙”,载明尊村姬氏之来历及业绩。由叙知尊村姬氏是中国周朝姬氏之后裔。翻至第二册首页见:“始祖一丁,明初自洪洞大槐树迁蒲,从礼,字恒信,亦户名”。

速翻阅,试看载否名际可,字隆风,或姬龙、姬凤等。在第二册姬氏第九世中,果真发现名“际可”,旁注“技勇绝伦,老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训次子,字龙峰,传艺河南,至今人以夫子事之。”全文三十八字,原来谜底就在这里。谱之名“际可”,首先证实确有如《六合拳序》中所载之心意拳传人姬际可先公。

谱之“训次子”,意为姬际可是姬训之次子。关于姬训,在家谱第一册第十页姬氏第八世中载:“训,中庸次子,字学古;妻,元张,继李,二子,长际时,次际可,二女俱张氏出。”

谱载“龙峰”二字,证实确有如《拳论质疑序》中所载之心意拳姬氏始祖,但非龙凤二人,而是龙峰一人。虽姬龙峰确有一兄,名际时,字奇峰,但其兄并不擅武,无论在家谱或尊村传说中,皆未告及姬奇峰会武功。龙峰二字,在此考前各有关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笔者突见,如获至宝,以此为准即可断知昔日各权威文献所载之隆风、隆丰、隆凤、龙凤等,皆属同音别字之误。龙峰二字,不仅昔日文献从未载及,而且尊村人也从未写示过。此次查谱前,连尊村最知情者也不曾确知际可先祖之字为“龙峰”;当时,笔者请问尊村秀才中医师姬祥和,他答曰:“原听说先祖名际可,字农丰,所传拳法为际可拳或农丰拳。”尊村尤其老年人皆知六合拳或称心意拳为际可先祖所创,当地俗名际可拳或龙峰拳;因读音相近,村民将龙峰拳说作农丰拳。

从资料中还可以看出,姬龙峰先公传心意拳(寺中心意十二大势)于河南少林寺,至今(指1790年左右)该寺僧众仍将先公作为心意拳始祖相供奉。1926年底,尊村姬氏二十世孙姬廉让,在河南省经营棉业时,曾顺道入寺观之,惊见姬龙峰先公之碑文、画像等,载其生平业绩及拳传;归里后,奔走相告众乡亲。

尊师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教师;内涵;修养;仪容;礼仪

中图分类号:K892.26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稚嫩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教师正是手握彩笔的画师,如何做出一副美丽的图画,是教师的的责任和使命。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提高自身修养,修炼良好礼仪,塑造幼儿教师美好形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组合起来的合成词。礼指特定民族、人群和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仪,指合乎法度和礼节的容貌,举止,风度等。表现为:法度、准则、典范、表率、形式、仪式、容貌、风度、礼物等。简言之,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二、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的文化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队伍年龄层次的年轻化,给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难免会留下一些缺憾:年轻教师,活泼开朗,思想活跃,不拘小节,追求时尚,审美观点与价值取向往往与传统习俗存在一定差异;年轻教师自我意识比较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太注重对方的感受;在穿着打扮上,喜欢追求时尚、前卫,容易忽略自己职业的特点;在人际交往中,不太注意细节,欠缺沟通的技巧;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也是难以避免的,而适时的礼仪教育,则可弥补诸多不足,优化教师队伍。

三、内强素质,中慧才能外秀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夜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三代才能成就一个贵族,这是说的人的气质。一个人的容貌是天生的,但其气质却是后天培养、修炼的。每个人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一个有内涵的人。个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加强内功修炼,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尊重。

首先要尊重自己,自尊自爱是最起码的要求。尊重自己,包括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选择,自尊才能被人尊重。其次,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的人是一种教养。

2、学会学习。

高贵的气质,是以文化滋养的。要提升自己的素养,离不开学习,用知识的源泉,才能为自己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我们不能选择出身,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善环境,我们可以营造书香环境,培养自己博览群书、广泛阅读的习惯。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更要有一眼活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赢得家长的尊重,孩子的喜爱,你必须是专业的教师,且必须是不断专业成长的教师。幼教的发展日新月异,幼教理论研究的宽度和深度不断推进,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技能。不断捕捉新的幼教信息,了解新的幼教动态,掌握幼教前沿的信息,是幼儿教师必修的功课。

3、学会说话。

说话作为人们最直接的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已经告别了“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狐狸能言,不离于兽”的人云亦云的时代。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学会更深刻地领悟语言的真谛,学会如何说话,是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教师,学会说话尤其重要。说话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

4、学会沟通

与上司沟通,不献媚撒谎,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与同事沟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胸怀坦荡,以诚相见,与人为善,做一个大度的人;与幼儿家长沟通,不卑不亢、真诚热心,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做一个家长信得过的人。

四、外塑形象,慧中也要秀外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实际效果,只有约20%的部分由语言决定,而另外约80%的部分则是由人的举止、动作、姿势、体态等所决定的。仪态是一个人知识、阅历、文化和教养的集合。教师的仪态被视为其“第二语言”,也叫做“无声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绝不亚于人的有声语言所发挥的作用。一位训练有素的教师,会不知不觉地以自己优雅得体的仪态,展示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美的风度,赢得家长的信任,孩子的喜爱。

教师,是为人师、为人表的职业,内外兼修尤其重要。而外在的仪容仪表要从以下做起。

1、 服饰礼仪。

服饰,是指人的着装、佩饰,它是仪表的重要部分,是师生交流的主要视觉对象。著名的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曾经说过:“你的服装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他们代表着你的个性。一个和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服饰在某种意义上好似个人名片,时时刻刻向对方传递着各种信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特征、文化修养、审美情趣。

2、仪容礼仪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交往中,应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微笑能起到有效的缩短交往双方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的效果。

3、仪态礼仪

挺拔、轻松、自然优美的站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的走姿,端正、文雅、自如的坐姿,优雅、含蓄的蹲姿,无不展示教师的庄重、典雅的风采。

4、化妆的礼仪

适当的化妆,可以美化妆容,也是一种礼貌。成功的化妆,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淡妆是教师的首选,忌浓妆艳抹,更要与肤色衣服相匹配。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处处体现自己的修养。而个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突击出来的,而是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应该是从内到外的一种气质,这就要求我们大家加强自身的修炼,做一个优雅的、有品位的、有气质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