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范例6篇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1

——读《资治通鉴》有感

火星马猴

人们说陈年往事会自行埋葬,或埋葬于皇天后土之下,或消散于时代旷野之中,乡野之间再无它的音讯,人来人往看不到一丝它的身影。其实这是错的,陈年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即使你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它却无时无刻不追随着你,因为这是人的记忆。然而记忆只有苦涩的才珍贵,因为甜蜜的感受经不住时光的深刻,就像一圈圈年轮的和风细雨,在命运骤然的惊涛拍岸下,必然显得苍白单薄。个人的陈年往事如此,对于一个民族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回首往事时,要多回顾苦涩的,那里蕴含着个人的经验和命运,同样读历史时,也要多读经验和教训的历史,而不只是看功劳簿上一统天下的的唐宗宋祖。

中华历史卷帙浩繁,光是正史就有二十五史之多,读下来怕是真的要穷经皓首了。所幸有这么一本历史书,专门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浩如烟海的往事中抽离出来,"撮取其要",用以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本书就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对于司马光,我们都知道他在儿童时砸缸救人的急智趣事,连带着对他的印象也固化在梳羊角辫的蓬头稚子上。其实司马光是北宋有名的大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两度为相,生前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主持编纂了这部"历代君王的教科书"——《资治通鉴》,死后谥号"文正"——这是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谥号。可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毛泽东同志就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

不同于《史记》的纪传体,《资治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写法,从公元前403年的周威烈王时期写起,到公元959年五代后周世宗停笔,时间跨度1362年,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因为是写给君王看的治世之典,"专取国家兴衰",所以撷取史料的视角主要聚焦在政治军事大事上,而书里记录的这一千余年历史中,除了两汉一统时稍微太平些,治多乱少外,其余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莫不是大分裂大混战的年代。相斫相杀的场景比比皆是:皇后被杀、太后被杀、皇太子被杀、忠臣被杀、奸臣被杀,皇上最后也被杀……天灾人祸屡屡上演:"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兵燹之灾野火不尽春风又生:因为打仗士兵多喜欢挟藏妇女在身边,将军王浚下令有在军队里私藏女人的斩,于是八千个少女被沉在易水河底……这一千余年里中国人记忆的苦涩映照在《资治通鉴》薄薄的纸页上,足足积攒了294卷。

如果历史都如"二十六年,王崩,子烈王喜立"这样,一年当中只有短短几行,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没有战争,没有权斗,那这1300年的历史,几百页就写完了。只因我们的历史太"精彩"了,充斥着故事,"满本都写着吃人",才会这么厚重,怎么都讲不完说不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孟德斯鸠说只有历史故事乏味的国家与人民才是幸福的。读《资治通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历史的不可承受之重。

除了战争与权谋,历史人物个人命运的因果也被司马光洞若观火地收录在这本书里,每遇到令人感慨的事件人物时,跟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太史公言一样,司马光也会"臣光曰",对其进行评议。例如三家分晋,司马光论述晋国智伯的灭亡时就才德关系和识人亲人说了这么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话:"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说的是世俗之人多分不清才与德,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到有才无德的小人,不如得到无才无德的愚人,因为愚人作恶,智力不济实力不胜,人还能制服他,小人作恶有勇有谋,危害更大。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尊敬的人却容易疏远,所以大家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观察他的品德。短短几句话鞭辟入里,于历史大事件中勾勒出个人立才与立德的辩证之道,令人深受启迪。

可见虽然《资治通鉴》后来被人断章取义为权谋之书整人之书,但其实司马光作为一代大儒,"道德博闻"的文正公,是始终强调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始终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道、臣道、师道的。书中写"太康之英"陆机被人诬陷将死时,释戎服,著白,为笺辞颖,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可复闻乎",遂被杀,夷三族。家乡华亭的鹤鸣声,还能再听到么?大丈夫志匡世难,既知将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读罢令人掩卷叹惋,感慨良久。这就是中国读书人一脉相承的世道人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读《资治通鉴》,拨开历史权谋的诡谲烟云,最终看到的还是质朴的世道人心。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2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史学家们为后人留下了《左氏春秋》、《史记》和《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成为历代帝王将相匡扶社稷、普济苍生的治国方略。历代从政者善于读史并用于治国理政。唐太宗善于读史、用史,唐朝社会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贞观之治”,流传下了警示后人的古训:“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朝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满腹经纶,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清朝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政声卓著,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倡导读史,以史为鉴,以史资政。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我党面临着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各种执政考验,应记取执政74年的苏共前车之鉴。领导干部要以史为鉴,建立起理性的文化自觉,通过读史,汲取为官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历史厚度。因而,读史修身是今天领导干部从政的现实选择。

――以史励志坚定政治信仰。纵观历史,凡是在政坛史册中以政绩著称的人,莫不胸怀大志。中华民族仁人志士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最根本的就在于在党的历史上始终活跃着一代代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共产党人,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有担当,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以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超然的革命乐观主义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信念,感召和引领着广大人民。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今天,在复杂的执政环境下,领导干部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既要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更要从学习党的历史中认识党的光荣伟大,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诚于党,敢于担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彰显生命价值。

――读史悟道增长政治智慧。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凝聚着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文明成就与经验智慧。人们从对历史的兴亡盛衰、前人成败得失的体察、理解之中,增长了聪明才智。作为政治家的丘吉尔首相因有历史学家的睿智,领导欧洲取得胜利;名将巴顿凭借战争史专家的底蕴建立卓越功勋。领导者读史,不仅在于启发智慧灵感,增长政治智慧,而且在于经世致用,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

――以史资政树立战略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从政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战略思维能力取决于思维及视野的宏观性、整体性与前瞻性。领导干部应通过读史,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既能够以宏观的眼光去看历史发展轨迹,从历史中发现社会发展变化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善于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要求,及时发现情况、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用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审时度势。既要放眼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全国发展大局,又要立足本地区发展实际,运筹帷幄,谨慎谋划,使工作规划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以史资政,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史修身提升道德品行。从政重德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强调从政者要常责己省身。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激励警戒后人。《大学》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强调的是修身,其精髓是明新至善。“止于至善”的途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道德期待是修身。《礼记・中庸》中所阐述的“慎独”,是儒家提倡的一种自我修养与治世的方法。东汉马融在总结为人处世、居官从政之道时说:“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则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被奉为为官者典范的曾国藩一生廉洁克己,常感叹“居高履危而能善终者鲜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他的自察自省,使他在功成名就时谦而不傲。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古代贤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今天领导干部学习、借鉴,一些领导干部因一时贪欲身败名裂的教训更应汲取。要以史修身,不断锤炼党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切莫背弃党和人民。

――以史为鉴履行党的宗旨。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黄炎培在抗战胜利前,曾向提出了历史周期律问题,他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乃至国家,都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都难长期的兴盛下去。答道共产党建立的社会通过民主建设可以跳出该周期率。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问题依然是今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乃至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思的问题。回顾建党90周年、执政62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3

主要讲叙了三强分晋到五代十国的沧桑历史,其中的改朝换代,人文风云令我感慨万分。

书中的人物不少,其中令我敬佩的人也不少。蜀国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一手缔造了蜀国;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使封建王朝达到鼎盛;女皇武则天,有治国之才,用人之术,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令我敬佩的人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我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充实自身,将来才能像他们一样有一番大作为!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历代虽有雄才大略之人,但臭名昭着之人也不计其数。秦始皇虽有统一六国的盖世功勋,但其凶狠残暴也是妇孺皆知的,他焚书坑儒,荒淫无度,建造无比豪华的阿房宫,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有隋炀帝杨广他心机颇深,虚伪做作,又荒淫暴虐,使得原本的繁荣盛世变得民不聊生。请君入瓮的来俊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们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唾骂。我更应该牢记前车之鉴。资治通鉴的本意也是如此。

这本《资治通鉴》令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我读它不仅丰富了知识更让自己终身谨记前人之事。记住小人的下场,学习圣天的品质,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小亭畅谈,纵论天下英雄,借此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小说借助富有个性的生动传神的对话,刻画曹操、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再现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未作必要的交代。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与家长探讨,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好课前提问,并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我眼中的刘备》为题写好自学读后感。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论证,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嫁接,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5

嗜书如命,史书为最。

早在1920年12月1日,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因之“劝大家读历史”,并指出。

正是在对历史典籍充分研读之后,他得出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走上革命道路后,更是以史书为伴,马背上读书,行军中读书,吃饭前后读书,夜深人静时读书,病魔缠身时读书,罹患眼疾时还“听”书。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一部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他反复阅读,直至逝世;一部300万字的《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之多。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不仅自己重史、读史,还号召和带领全党学习历史。延安时期,他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号召全党“都要读历史”,并多次强调,“我们是历史主义者”,“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上世纪50年代曾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回忆:1959年第二次郑州会议期间,一口气看完了吴晗主编的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并建议我们买一套,浏览一下。之后,我照办了。读后感到很通俗、很生动、很受教益。”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

早在童蒙时代,就史书不离左右。到南开中学后,开始涉猎西方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等的经典著作。走上革命道路后,他以历史作为革命武器,领导文化界积极开展斗争。历史学家侯外庐曾回忆说:抗战时期在重庆,“把我们一群渴望为抗战出力,有志于研究而困难重重的学术工作者组织起来……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学风正派、方向明确、大家同舟共济、人人脚踏实地的研究环境。”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他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1959年4月29日,他发表《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的讲话,强调“我们要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遗产贡献出来”。1971年4月20日,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时指出:要多出历史书,“不讲历史、割断历史怎么行呢?中国人不讲中国历史总差点劲”。

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笔下,浑身散发着中国古典文化气息,“他的教养,来自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和‘人上人’应具有的品德、智慧、尊严、宽厚、仁慈、决心、刚毅”。的读史状态同样令人颇多感慨。1973年3月26日,他在送给的一个报告中说:“凌晨读《史记・汲黯、郑庄列传》及太史公曰云云,深有所感,愧未能及。”要知道,两周前他刚刚写了治病请假报告。作为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在病重体衰之际依然坚持读史,一句“愧未能及”,足以见出以历史先贤为标尺磨炼和提升品格修养的不倦追求。

刘少奇:“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

刘少奇幼年时代酷爱读古书,小小年纪就成了方圆十里有学问之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九,同学和乡人送他一个雅号“刘九书柜”。20岁准备考大学时,他还阅读了《御批增补袁了凡纲鉴》、《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等。长沙宁乡纪念馆保存着他当年读过的《资治通鉴》,从其批注内容来看,他已注意到不少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他依然持之以恒地研习历史,书架上除了马列著作外,基本上都是文史古书。1951年秋天,刘少奇积劳成疾,让他到杭州休假一个月。动身时,他把厚厚的几本《中国通史》塞进了行李包,每天戴着老花镜,一边读,一边思考,不时在书上圈圈点点。刘少奇的“坐功”是有名的,有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地读书。几大本《中国通史》读完了,他的假期也结束了。

刘少奇多次号召党员干部要知史、懂史。1948年12月14日,他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掌握理论须先学习历史,“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不研究历史“就理论不起来”;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西方历史,不懂得西方史,就是“跛足的马克思主义者”。

:“找到‘了解过去和现在的钥匙’”

一生戎马倥偬,却笃爱历史。他回忆说:我小时候非常喜欢拿破仑,也喜欢乔治・华盛顿,“美国革命中农民志愿军的成功史大大地鼓舞了我,我知道将来总有一天中国农民也会像他们那样,为自由和独立而战斗”。1916年护国运动结束后,驻防四川泸州,随即利用这一相对安定的时间阅读史书,至今泸州市图书馆还收藏着1900多册他当年购置的经史子集。后来到德国和苏联留学,他特意购买一部德文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汇编,并研习苏联军事历史和理论。作为战友的说:在“长年的战争岁月里,经常手不释卷,熟读古今中外兵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去”。通过读史、研史,深刻地体会到:“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其他的研究和经验,我就找到了了解历史――过去和现在的一把钥匙。”

在四川仪陇纪念馆保存的一套33册的线装本《简明中国哲学史》中,留下了的大量批划,每册均写明阅读时间。如第33册末页用红笔写道:“自1976年3月18日至1976年4月5日阅完,共18天……建议同志们都看这本书。。”在即将走向生命终点时,的这些批注依然彰显出以史育人、借史资政的革命家情怀。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启迪想象 情境教学 情感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44-01

【正 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对学生加强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激励,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想象活动。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情感教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因此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加强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所在。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提出问题,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想象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情感。当然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同时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也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加强学生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对课文透彻的理解,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从科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不能只是满足于对教学参考的原意转达和概括归纳,否则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我积极组织学生在学习了本课之后,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在班集体的小范围之内进行演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情节发展脉络,使学生对鸿门宴的过程有一个形象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暗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生涯众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学生对课文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体会到领袖人物性格对于事业成败的至关重要。学生在把历史故事通过自己的创作排演的过程中,想象力得到了锻炼,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得到了加强,情感认识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在语文情感教育方面的发展。

2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教学对学生加强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和环境中自觉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情境思维的目的。 教师如果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能合理地利用语言的情境渲染、深情诵读等多种形式创造一种自然、恰当的知识情境,就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文,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情感的交流。在语文课堂中营造情感氛围和学习环境,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教师自身的艺术语言来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创设情境教学也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此也应该加以积极地利用。

例如在进行《雷雨》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通过播放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的相关片段,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故事的情节变化,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即小说环境描写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还可以是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在三十年代上演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对下层劳动妇女的正直、善良、坚韧以及资本家的虚伪、冷酷、自私有一个清楚的情感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对于学生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3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加强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本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充分挖掘包含于语文课本知识之中的情感因素,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对学生能够形成潜意识的影响和教育,让学生在心理受到情感的渗透,促使学生情感意识的加强和巩固,形成良好的人格。

例如通过《阿房宫赋》一课的学习,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从三个方面来对阿房宫进行描写的:第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第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第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宫,明白作者描写的意图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要明白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认识到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骄奢淫逸、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知识的教学可以使情感教育进行得比较实在。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联系可以立即感受得到,情感教学开展的并不空洞,学生也容易接受,避免了纯粹理论上的简单说教,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既学习了知识,又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还进一步使学生的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与鉴赏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的正确形成,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上一篇松鼠的英文

下一篇轮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