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连锁经营业范例6篇

自愿连锁经营业

自愿连锁经营业范文1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适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管理规范,采购同销售相分离,实行规模效益的经验组织形式。连锁店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构成。总部负责统一采购配送、经营指导、财务和质量管理以及市场调研、策划和培训等;门店按总部的指示和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配送中心则承担连锁企业的物流服务。

连锁经营有利于实现集中管理、规模效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连锁形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连锁企业总部与门店的联系程度。连锁形式包括三种:一是直营连锁,是总部与门店联系最为紧密的连锁形式,总部通过独资、控股或兼并等方式开设门店,门店作为分支机构一般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总部对各门店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美国的沃尔玛、瑞典的宜家家居、法国的家乐福和百安居都采用的是直营连锁形式[1]。

二是特许连锁,或称加盟连锁,由门店通过签订合同取得总部的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商品的特许权。特许连锁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门店与总部的联系较为松散,门店的财产所有权和法律责任均不发生转移,只是根据特许经营合同在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肯德基、麦当劳就是特许经营连锁的代表。

三是自愿连锁,又称自由连锁,是指通过签订连锁经营合同,总部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门店合作,各门店在总部的指导下集中采购、统一经销的经营模式,各门店拥有较大的自,可自由地加入或退出连锁体系[2]。自愿连锁在我国的运用并不太多。

二、连锁经营纳税方式的法律规制

由于连锁经营方式的不同,连锁企业纳税方式也存在差异。连锁经营门店地域分布广泛,且各地方税率和税收政策的不同使得连锁企业纳税方式非常复杂。鉴于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规范连锁企业的纳税方式。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企业增值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对直营连锁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批同意,即可由总店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对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企业,各门店仍独立核算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对于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对省内跨区域设立的直营门店,由总部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对于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则由门店就地预缴。但对外资企业跨区域连锁经营的,不区分连锁形式,统一实行由总机构向其所在地税务机关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方式。

可见,直营连锁和其他连锁形式在纳税方式上截然不同,这和连锁方式造成的管理方式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直营连锁采取由总部统一纳税主要是因为门店与总部统一经营、联网销售、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并且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这样门店实质上只是总店经营管理上的分支机构,并且一般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其在财务上也直接受总部支配,不单独核算,而且汇总纳税使得各门店的亏损可互相弥补,尤其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有利于企业汇总计算扣除标准,减轻了企业整体税负。而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则不然,由于这两种连锁形式总店对门店的控制有限,门店在财务上相对独立,总店并不参与门店的经营,不承担门店的亏损责任,只按合同收取加盟费或特许权使用费并给予技术支持,因此,采取由门店单独纳税的方式。

三、关于完善连锁经营税收征纳的思考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程序复杂,税收效益低

前文已提到,连锁经营的税款缴纳首先需要区分连锁形式,对内资连锁经营形式的,跨区域直营连锁由总部汇总纳税,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由门店各自纳税。根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和《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即使是由总机构负责统一纳税的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都要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税务机构的管理,总机构、分支机构应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年度终了后,再由总机构统一计算企业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已就地分期预缴的税款后,多退少补。这一规定和《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对连锁经营企业统一纳税、简化纳税程序的思想大相径庭。对应当汇总纳税的直营连锁企业,纳税环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即先由总店和各门店在各自所在地分别申报预缴,再在年终由总店汇总计算总店和门店的收支到总机构所在地清缴,多退少补,并且需要提供各门店已预缴税款的证明、分支机构纳税分配表以及总分支机构各自财务会计资料。而在总机构与分支机构各自应承担的预缴税款计算上,也有复杂的比例规定。

相比增值税直接由总店纳税的简单程序,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程序复杂而且烦琐,原因其实是地区财政利益分配问题。增值税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分享75%,地方只占25%,由于大部分税收直接入了国库,地方并不会有太大的争执。而企业所得税则不同,地方企业所得税属于地方税,连锁经营企业纳税地点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如果单纯地规定由总部纳税,那么门店所在地地方政府就将失去征税权。企业所得税如此,其他地方税种亦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为了平衡地方财政利益,国务院税务部门作出了如此复杂的纳税程序调整。很显然,这样的纳税调整在方便了财政转移的同时,忽视了税收效益原则。税收效益是指纳税人在依法纳税时使其纳税成本达到最小化,同时征税主体付出最小的征税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3]。而对跨区域经营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方式不仅违反纳税效益,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也违反了征税效益,使同一税收在总部和门店各自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预缴后还要到总部再实行汇总纳税,不仅过程烦琐,而且计算复杂,尤其是门店分布区域越多,所涉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越多,而汇总抵扣和弥补亏损后可能缴纳的税款很少或呈负值,征税效益极低。

简化征税程序,提高税收效益才能体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鼓励连锁经营的发展。在税收方式上,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就地纳税,税收程序不受影响。直营连锁的征税焦点本质在于地方财政的平衡问题,这完全可以通过财政调库进行协调,而不用影响到税收缴纳,即把显性的纳税复杂程序转变为隐性的财政处理,既不影响地方税收利益,同时也简便了企业的纳税程序,节省了税收成本。

(二)关于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即是对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额征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的规定,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的,视同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货物移送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于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由于其单独核算,总店向门店移送货物时实际上是对货物的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而对直营连锁门店是否应对总店移送的货物缴纳增值税则存有疑问。直营连锁由总店统一纳税,财务由总店统一核算,货物由总店采购和配送,而门店一般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只是作为总店的一个销售机构,总店采购的货物在没有被门店销售出去之前,一项销售行为还是不完整的,单纯的配送并未使货物发生增值。再者,即使对其征收增值税,其销项税额还要抵扣进项税额,而总店与门店间如果能谈得上销售的话,由于由总店统一纳税,实际上这一进一销只是在同一主体内部进行,自己既是买方也是卖方,却要对自己售卖给自己的行为纳税,实在是不合情理。且在向门店发送货物后,还会出现门店之间相互调拨货物余缺,向配送中心退回货物等情况,使得在这一环节缴纳增值税计算非常复杂。在会计核算上,对直营门店的商品配送也只认为是商品在企业内部地点的转移,所有权并不转移,不作为销售收入处理,税法在此问题上没有必要作出相反规定。

(三)跨国连锁企业税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建立连锁门店和外资到我国境内设立连锁门店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对于外资在我国开设连锁企业的,按照来源地征税原则,我国对其享有征税权。《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对从事跨区域连锁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由总机构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与内资连锁企业相比,对外商投资连锁企业由总部纳税并不区分连锁形式,这一规定是有疏漏的。对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如果门店仍是外资,包括与总店属于同一主体的外资和不为同一主体的外资,是否都由总部统一纳税?而广泛存在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外资连锁企业实际上除了全资直营店之外还大量采取加盟连锁形式,这些加盟连锁门店除了有外资品牌和管理背景之外,和其他内资特许连锁门店并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还是由总店统一纳税,显然既不公平也不现实。

对我国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则适用相关税法的规定。考虑到境外机构已在所在地纳税,我国税法允许其在国内限额抵扣,但境外机构的亏损不得抵扣境内机构的所得额。这是考虑到境外机构在向所在地国家纳税时已扣除了亏损,不能再在国内重复扣除。对境内总机构向境外分支机构提供货物、技术、资金等,后该境外分支机构亏损或破产导致的境内总部的损失是否作为境内的亏损于纳税时予以扣除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若作为境内机构的亏损,实际上就是用境外亏损抵扣了境内企业的赢利,若不作为境内机构的亏损,这部分损失又确实不属于企业所得。企业所得税法在此为了避免企业变相转嫁境外亏损,采取了一律不得在境内扣除的办法也是无奈之举。

连锁经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扩张也是必然的,连锁经营企业为税收的增长作出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因此,税务部门应当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税收征管,相关的税收法律也应当充分考虑到连锁形式的特点作出专门规定,既要方便企业纳税,又不能给企业逃避税款创造条件;既要考虑到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税收征管符合税法的基本原理,又要考虑到连锁形式的一些特质有利于鼓励其扩大经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怡.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晔清.连锁经营管理原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杨萍,魏敬淼.税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4]赵立新.连锁经营的法律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0,(4).

自愿连锁经营业范文2

欧洲最大的超级市场自愿连锁体系――国际SPAR机构(100037北京西城区阜外万明园甲四号华明商务中心116C张志强电话:010-6805382813910861060)与山东家家悦超市合作,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门店――SPAR威海旗舰店正式营业。自愿连锁,这种在欧洲等地广为流行的零售业形式,作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进入中国。

一个不断重复的声音:狼来了!

2004年12月11日前,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巨头,就已经开始大举“圈地”。除了大型超市外,家乐福还以迪亚为品牌,在我国经营着130多家店铺。这些店铺主要销售食品、日用品、清洁用品。目前,全球零售企业200强中,已有12.5%的企业进入我国,12%的企业正准备进入。没进入的,等的是全面开放。

狼来了,羊怎么办?自愿连锁,或许会让我们绕开狼与羊之争的生死决斗。

在国际上,连锁经营逐渐形成了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前两者已经成功了。而“能变竞争为合作”的自愿连锁,还处于萌芽状态。自愿连锁成员企业独立核算,自更大。他们有两张王牌:巨大的采购量、庞大的销售网。其组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零售店铺自发联合;另一种是由批发企业出面,将中小零售企业组织在一起。

SPAR机构总裁高登・康贝尔介绍,SPAR机构与零售企业合作,提供方法、技术。SPAR品牌,为所有参与的企业所有。SPAR要做的就是与众多的零售商合作,进而获取优惠的采购价格,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人口多、城市成长迅速快,超市数量少,食品零售,在中国空间巨大。

选择自愿连锁:理性与无奈的结合

中小零售企业有四大难:低效率的供应链和分销体系;高员工流动率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收购与兼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品牌资产和目前逐步下滑的消费者忠诚度之间的反差。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小零售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加盟自愿连锁是一条可行之道。

自愿连锁强调社区中心理念,这正是它的长处。家乐福、沃尔玛不可能把超市开到每一个社区,而一个周围没有家乐福的居民,决不会为一点便宜,大老远跑去家乐福买一袋盐。自愿连锁的特征使企业可以小本干大事,使他们面对跨国巨头时,不必矮人一等。

自愿连锁经营业范文3

[摘 要] 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促进了国际零售巨头制定进一步拓展 中国 市场的计划,他们逐步将竞争的关注点由东向西递级推进。面对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压力,西部零售 企业 应当立足于自身 发展 的现状,认清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 ,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探索出一条有西部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中国西部 零售业 连锁化 物流配送 本土优势 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按照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零售业走完了三年的过渡期,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零售巨头可以不受限制的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对中国零售企业构成了强大的压力,竞争由东部发达地区逐渐向西部内陆地区渗透。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的零售行业为 研究 对象,对当前西部零售业的发展现状进行 分析 、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西部零售业的现状和问题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我国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是甘肃省 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我们以兰州为分析基点,概述西部零售业的现状和问题。 1.总体规模小,连锁化程度低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领先是非常关键的。当年沃尔玛就是凭借运营成本始终比“凯马特”低2.5个百分点而最终打败了对手。兰州市除几家外来零售企业规模较大外,本地零售企业规模还都比较小。兰州市零售行业的连锁化程度偏低。虽然从业态上看,超市、百货店、家电卖场、专卖店等大多数业态都已经实现了连锁化经营,但连锁化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经营运作的不规范以及物流配送系统的不完善,很多连锁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规模效益。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对于规模扩张、连锁化经营方式的探索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有些企业甚至安于现状。这些观念极大地限制了零售企业的发展。 2.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物流配送系统不完善 西部地区零售业普遍存在着精通流通业务、懂得 现代 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员缺乏,流通 理论 研究和流通技术 应用 力量薄弱。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不仅如此,有很多连锁企业不注重建立配送中心,商品进货成本高,流转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看似连锁,实际上仍是单体店分散经营的方式,违反了连锁经营的基本原则,其结果必然是经济效益差。 目前 ,兰州市的连锁零售业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远未达到规定标准,配送系统的不规范导致连锁企业的规模效益很难发挥出来。 贫富差距过大或扩大过速,导致绝大多数的购买力掌握在少数消费者手中,因其消费总量的有限性使得社会总体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不高,而大多数消费民众的收入份额少,尽管其消费意愿较强,但购买力不足,有效需求还是不旺,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斜、大、乱”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消费大众的有效购买力。 2.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消费行为的发生既受到购买力的制约,也受到消费意愿的 影响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包括即期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意愿。如果即期消费意愿强于预期消费意愿,现实的消费就旺盛;反之,预期消费意愿强于即期消费意愿,现实的消费就疲软。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意愿此消彼长,受到对今后的预期信心强弱的左右。因此,需要通过增强消费者的预期信心,强化消费的即期意愿。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一要加强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通过广泛和主动的引导、宣传,使消费者树立 科学 而正确的消费理念,在心理上缓解消费顾虑,在行为上做到理性消费;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打破所有界限,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 网络 ,增强人们的保险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营运管理,提高社会保障的支付信誉和支付能力,减轻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增强预期信心,强化即期消费意愿;三要提高消费环境的保障力度,建立适应人们消费心理、习惯、水平和方式转变的需要的消费环境。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之机,促进消费硬环境优化,通过精心培育市场,营造一个安全与健康的消费软环境,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激发消费意愿;四要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机制。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要借助消费信贷机制参与运作,积极而稳妥地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规范操作程序,防范消费信贷风险,促进消费信贷发展。 3.厂商要切实增加供给创造需求。在研究国内消费时,绝不能忽视企业提供商品的品牌、品种、质量、价格、外包装,以及商品促销方式和手段等因素对消费需求及其变化的影响作用。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诱导需求和创造需求的策略与措施,发挥供给创造需求的功能,促使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厂商要提高增加供给创造需求, 一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根据自身的生产意志和能力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的行为和观念,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企业经营机制;二要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规律 ,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策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三要重视产品设计,不断创造新产品。改变传统意义上仅仅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做法,加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发挥企业诱导和创造需求的主动性;四要实行市场扩展策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消费者消费水准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存在尚未开发或尚未饱和的市场空间,通过实行积极的市场扩展策略,可以发现供不应求的市场亮点,通过增加供给创造需求,寻找企业的用武之地。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并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管何种因素,长期的市场疲软对经济的发展都极为不利。通过对消费市场疲软原因的分析,才能找到实现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对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增强国力,造福人民,实现经济发展的终级目标。 3.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落后,缺乏经营特色 相当多的零售企业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来指导营销活动,不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而是跟着市场热点走,人云亦云,倾向于短期行为,不注重战略规划,营销方式简单粗放。许多零售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千店一面”的情况严重。企业经营的商品、种类、价格及商店的布局、功能等缺乏经营特色,造成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的多家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企业往往重视眼前利益,竞争手段仍然停留在价格竞争上,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经营特色。

4.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落后,服务意识差 西部零售 企业 对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落后。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仅仅停留在卖出商品的层次上。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顾客与商家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随着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整体消费形态也从以往的“物美价廉”、“节衣缩食” 发展 到今天的“个性购物”、“健康购物”、“快乐购物”以至于“享受购物”、“体验购物”、“感受购物”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零售企业如果不摒弃传统的销售观念,着重于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全过程的销售服务,努力使顾客在购物中得到让渡价值最大,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二、西部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 零售行业的特点是发展前景诱人、大有可为,同时又风险极大。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大量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在适应消费需求、发挥经营特长和保持销售活力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大型零售企业所不能代替的。我们既要看到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凸现的差距,也要看到 中国 零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当前,本土优势是中国零售企业,也是西部零售企业具有的最重要的基础优势。准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比较优势,将其发展为竞争优势是西部零售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较量中,西部零售企业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市场的适应性优势 本地消费者和企业对当地的文化有天然的适应性,而外来企业要适应消费者的特点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跨国零售企业是外来者,其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与本地消费者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容易形成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 经济 距离、 政治 距离、 社会 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这些距离会妨碍其对市场的适应性。 2.本土化经营优势 西部零售企业在自己的土地上经营多年,在西部大中小城市乃至县城、镇以及繁华商业区、居民小区、 旅游 景区等较好的商圈内,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的门店绝大部分为中国零售企业所有。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与消费者的交往中更容易被认同,这种认同主要表现在对零售服务特色的认同和对购买利益的认同。 三、加快发展西部零售企业的对策建议 1.继续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1)在规范化经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连锁经营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实行规范化的经营和管理。在西部已开展连锁经营的企业中,不少只是走走连锁经营的形式,运作的规范性较差。为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连锁企业法,以保护连锁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权,并详细规定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和标准,规范连锁经营,真正体现起统一进货、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核心,防止连而不锁。 (2)政府适当支持,给予必要的倾斜政策,鼓励其迅速发展。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连锁企业的资金、税收、网点登记手续等现实 问题 ,并调整商业网点规划和布局,使其更有利于连锁企业的发展壮大。 (3)根据具体条件,选择连锁经营的形式。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直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每种类型都有其实施的条件,也有其利弊。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包括行业特征、经营特色、企业规模、环境因素等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连锁形式。 2.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学习 外资零售巨头先进的管理理念,吸收和培养一批具有 现代 流通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人才进入零售企业,提高西部零售行业的管理水平。加大 科技 投入,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引进一批先进的物流和信息设备,同时加强企业内部职工的技术培训,以提升西部零售企业的技术水平。 加强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单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零售行业应当充分利用与最终消费者接近,联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巩固、发展与供应商、批发商的共生关系,最终实现共赢的目的。现代供应链的建立和管理需要从软、硬两个方面加强:一方面要引进供应链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多功能、集约化的供应枢纽。企业应当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以扩大物流系统的规模。同时,通过先进的物流信息设备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控制,以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成本的 科学 控制,使企业在物流活动中真正实现利益最大化。 3.建立顾客满意的服务体系 随着商品的日趋同质化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过去仅仅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竞争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售企业只有以顾客满意为核心,不断创造顾客价值,才能真正提高竞争能力。 零售企业应当加强与顾客的情感交流,对顾客的要求迅速做出反应并加以解决。零售企业除了要让顾客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超值的服务以外还应提供人性化的关怀,让顾客感受到其他一些细节,如良好的购物环境、醒目的导购牌、清洁卫生的洗手间、宽敞的休闲厅、快乐的儿童乐园、优美的背景 音乐 、便利的提包寄存、会员购物优惠卡等等。 西部零售企业要想在跨国零售集团无处不在的环境中获得成功,就应在充分备战的同时认清一些积极的因素:跨国零售集团的进入不仅会带来竞争,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内零售企业尤其是西部零售企业共同开发消费者需求,并培训西部零售管理人员、开拓管理视野。竞争的关键在于要学会如何对跨国零售集团避实击虚,在一段时间内找到互利共存的 方法 ,从而在与跨国零售集团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快速发展。 参考 文献 : [2]李 敏: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统计局贸经司,2004 [3]韦 苇 姚慧琴: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陈已寰:零售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宋 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宋立刚:国际化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7]岑丽阳:西部零售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商业 研究 , 2005(24) [8]金 薇:我国零售业现状 分析 及零售业企业的发展对策建议,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1)

自愿连锁经营业范文4

[摘 要] 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促进了国际零售巨头制定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他们逐步将竞争的关注点由东向西递级推进。面对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压力,西部零售企业应当立足于自身发展的现状,认清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探索出一条有西部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中国西部 零售业 连锁化 物流配送 本土优势 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按照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零售业走完了三年的过渡期,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零售巨头可以不受限制的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对中国零售企业构成了强大的压力,竞争由东部发达地区逐渐向西部内陆地区渗透。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的零售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当前西部零售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西部零售业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进行,西部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零售行业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我国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以兰州为分析基点,概述西部零售业的现状和问题。 1.总体规模小,连锁化程度低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领先是非常关键的。当年沃尔玛就是凭借运营成本始终比“凯马特”低2.5个百分点而最终打败了对手。兰州市除几家外来零售企业规模较大外,本地零售企业规模还都比较小。兰州市零售行业的连锁化程度偏低。虽然从业态上看,超市、百货店、家电卖场、专卖店等大多数业态都已经实现了连锁化经营,但连锁化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经营运作的不规范以及物流配送系统的不完善,很多连锁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规模效益。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对于规模扩张、连锁化经营方式的探索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有些企业甚至安于现状。这些观念极大地限制了零售企业的发展。 2.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物流配送系统不完善 西部地区零售业普遍存在着精通流通业务、懂得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员缺乏,流通理论研究和流通技术应用力量薄弱。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不仅如此,有很多连锁企业不注重建立配送中心,商品进货成本高,流转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看似连锁,实际上仍是单体店分散经营的方式,违反了连锁经营的基本原则,其结果必然是经济效益差。目前,兰州市的连锁零售业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远未达到规定标准,配送系统的不规范导致连锁企业的规模效益很难发挥出来。 贫富差距过大或扩大过速,导致绝大多数的购买力掌握在少数消费者手中,因其消费总量的有限性使得社会总体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不高,而大多数消费民众的收入份额少,尽管其消费意愿较强,但购买力不足,有效需求还是不旺,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斜、大、乱”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消费大众的有效购买力。 2.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消费行为的发生既受到购买力的制约,也受到消费意愿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包括即期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意愿。如果即期消费意愿强于预期消费意愿,现实的消费就旺盛;反之,预期消费意愿强于即期消费意愿,现实的消费就疲软。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意愿此消彼长,受到对今后的预期信心强弱的左右。因此,需要通过增强消费者的预期信心,强化消费的即期意愿。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一要加强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通过广泛和主动的引导、宣传,使消费者树立科学而正确的消费理念,在心理上缓解消费顾虑,在行为上做到理性消费;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打破所有界限,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网络,增强人们的保险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营运管理,提高社会保障的支付信誉和支付能力,减轻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增强预期信心,强化即期消费意愿;三要提高消费环境的保障力度,建立适应人们消费心理、习惯、水平和方式转变的需要的消费环境。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之机,促进消费硬环境优化,通过精心培育市场,营造一个安全与健康的消费软环境,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激发消费意愿;四要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机制。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要借助消费信贷机制参与运作,积极而稳妥地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规范操作程序,防范消费信贷风险,促进消费信贷发展。 3.厂商要切实增加供给创造需求。在研究国内消费时,绝不能忽视企业提供商品的品牌、品种、质量、价格、外包装,以及商品促销方式和手段等因素对消费需求及其变化的影响作用。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诱导需求和创造需求的策略与措施,发挥供给创造需求的功能,促使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厂商要提高增加供给创造需求, 一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根据自身的生产意志和能力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的行为和观念,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企业经营机制;二要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规律,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策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三要重视产品设计,不断创造新产品。改变传统意义上仅仅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做法,加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发挥企业诱导和创造需求的主动性;四要实行市场扩展策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消费者消费水准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存在尚未开发或尚未饱和的市场空间,通过实行积极的市场扩展策略,可以发现供不应求的市场亮点,通过增加供给创造需求,寻找企业的用武之地。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并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管何种因素,长期的市场疲软对经济的发展都极为不利。通过对消费市场疲软原因的分析,才能找到实现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对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增强国力,造福人民,实现经济发展的终级目标。 3.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落后,缺乏经营特色 相当多的零售企业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来指导营销活动,不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而是跟着市场热点走,人云亦云,倾向于短期行为,不注重战略规划,营销方式简单粗放。许多零售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千店一面”的情况严重。企业经营的商品、种类、价格及商店的布局、功能等缺乏经营特色,造成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的多家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企业往往重视眼前利益,竞争手段仍然停留在价格竞争上,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经营特色。

4.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落后,服务意识差 西部零售企业对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落后。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仅仅停留在卖出商品的层次上。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顾客与商家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随着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整体消费形态也从以往的“物美价廉”、“节衣缩食”发展到今天的“个性购物”、“健康购物”、“快乐购物”以至于“享受购物”、“体验购物”、“感受购物”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零售企业如果不摒弃传统的销售观念,着重于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全过程的销售服务,努力使顾客在购物中得到让渡价值最大,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二、西部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 零售行业的特点是发展前景诱人、大有可为,同时又风险极大。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大量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在适应消费需求、发挥经营特长和保持销售活力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大型零售企业所不能代替的。我们既要看到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凸现的差距,也要看到中国零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当前,本土优势是中国零售企业,也是西部零售企业具有的最重要的基础优势。准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比较优势,将其发展为竞争优势是西部零售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较量中,西部零售企业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市场的适应性优势 本地消费者和企业对当地的文化有天然的适应性,而外来企业要适应消费者的特点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跨国零售企业是外来者,其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与本地消费者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容易形成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经济距离、政治距离、社会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这些距离会妨碍其对市场的适应性。 2.本土化经营优势 西部零售企业在自己的土地上经营多年,在西部大中小城市乃至县城、镇以及繁华商业区、居民小区、旅游景区等较好的商圈内,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的门店绝大部分为中国零售企业所有。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与消费者的交往中更容易被认同,这种认同主要表现在对零售服务特色的认同和对购买利益的认同。 三、加快发展西部零售企业的对策建议 1.继续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已有近14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以来,带来了我国零售业一场深刻变革。但在西部零售业连锁化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这种经营形式。 (1)在规范化经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连锁经营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实行规范化的经营和管理。在西部已开展连锁经营的企业中,不少只是走走连锁经营的形式,运作的规范性较差。为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制定出

自愿连锁经营业范文5

一、美国连锁经营发展的概况

(一)美国连锁商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连锁商业在美国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市场供应与需求扩大,对连锁商业的发展提出客观要求。战后美国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内制造业提供的商品更加丰富,这一切都有力地刺激了连锁商业的发展壮大。(2)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发展,为货畅其流创造了便利条件。美国的高速公路贯通全国,现在总长已达7万公里,占世界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使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配送非常及时便捷。(3)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为连锁经营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7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在流通业广泛应用,目前美国90%的连锁店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普遍采用了商品条形码、电子扫描、电子出纳设备等先进技术,通讯设施、商品检查、配送中心等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这就为连锁经营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4)连锁企业的规模优势和组织化程度提高,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据统计,美国5年内开业的商业企业的倒闭率为50%,而连锁企业的倒闭率只有5%。(5)形成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科学的发展运用,为连锁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美国连锁商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连锁经营的基本含义是: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企业,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按统一经营方针进行共同的经营活动,以共享规模效益。一般来说,连锁企业至少要由10个以上分店组成,必须做到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采购同销售相分离。从组织管理角度分,美国有以下三种连锁形式:

1.正规连锁(又称直营连锁、公司连锁)。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权统一,全部成员归属同一所有者。二是高度统一管理。总部掌握着全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和人事权,统一负责采购、计划、配送和广告等,所属各分店实行标准化管理。在美国正规连锁所占比重很大,零售业主要采取这种连锁方式。如著名的沃尔玛公司和科斯科仓储式商店即属于这种类型。

2.特许连锁(又叫合同连锁、契约连锁、加盟连锁)。其特点,一是以特许权的转让为核心,特许权批发商把注册商标和经营模式卖给特许权经营商。总部为转让方,加盟店为受让方。二是所有权分散在加盟店,经营权集中在总部。总部提供技术专利和商号信息,加盟店按总部统一指令经营。美国目前有40%的零售企业采取特许连锁的形式,餐饮业、旅店业等也广泛采用,如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和柯达胶卷冲印店,即为典型。特许权批发商约3000家,特许权经营商约60万家,年销售额8000亿美元,提供800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以来特许连锁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

3.自由连锁(又叫自愿连锁、共同连锁)。其特点,一是所有权、经营权、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二是在协商自愿条件下共同合作,统一进货,分散销售,成员店的灵活性强,自主性大。通常由一家较大的批发商作为龙头企业,众多的零售商参与,形成一个半松散的连锁集团。我们在洛杉矶考察的金证国际超市集团公司就属这类形式。这个公司是一家合作制的批发公司,成员多为零售商。公司成立已75年,1996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计划在本世纪末达到50亿美元。自由连锁在便利店中比较普遍。

美国习惯于从比较直观且便于统计的角度分类。零售业连锁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型态:

超级市场。主要经营杂货和食品两大类商品,以品种齐全、价格低廉、自我服务为特色,每个店平均面积为3.5—4万平方英尺。超级市场已全部实行连锁经营。

自愿连锁经营业范文6

【关键词】 物流配送;模式;B2C

2006 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新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和物流体系建设,要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1]。中央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农村物流配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对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减少农产品流通时间、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在流通中的附加值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1农村B2C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农村配送长期得不到重视、超市的配送水平较低、设施和技术落后、信息“缺、少、杂、乱”并存、配送方式较单一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县城的经销商资金有限只能配备少量运输工具,运输工具规格的固定和信息手段的限制导致运能分配不合理,过远运输、迂回运输、运力选择不当、返程空驶等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超市物流发展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息息相关的,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商品配送。由于农村道路状况差,会增加物流成本,尤其是有些较为恶劣的路段,遇到阴雨天气会直接阻断交通。有些配送部门事先没有预测到农村的路况,在送货的途中,致使部分货物质量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在双方权责归属方面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影响双方的业务往来,导致农村物流供给水平低下。其次农村的信息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很低,出现使农民不能够及时地提供自己所需商品的情况。

1.2经营规模小

连锁经营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企业商流、物流高效运转中的规模经济,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领先是非常关键的。由于经营运作的不规范以及物流配送系统的不完善,农村各连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1.3管理水平低

管理水平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现在一些农村连锁企业在店名、装修、开架售货上都做不到统一。管理上不适应新业态的要求,服务方式落后,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明显滞后;配送中心还处在起步阶段,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人员更是缺乏必要的培训。

2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创新与整合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连锁经营的核心枢纽,其物流运作模式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农村商品流通中,在配送半径很大,地理情况复杂的条件下,物流配送成为连锁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农村连锁企业可以在县城或中心城镇自建配送中心,也可以改造农村批发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增加先进的配送设施,同时也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2]。

2.1农村大型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实施自营配送模式

自建型的商品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独家出资建立,独立经营管理,为企业连锁网络和其他企业提供货物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这种类型一般由规模大,实力雄厚的连锁企业所建,主要为自身连锁体系服务。由连锁企业自建自营的商品配送中心,一般要负责若干个分店的商品采购、储存、分拣、流通加工、运输和信息沟通,根据需要在指定时间把定量的商品送达各连锁店。而大型连锁集团,向农村市场扩张时,由于雄厚的实力,比较适合这种方式。

自建的配送中心,在配送方式上应采用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本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其优点: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且对物流系统运作全过程具有自控权;加强了零售商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能够更为迅速地响应各连锁店铺的需求,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通过内部行政权力控制采购和销售,可不必就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问题进行谈判,减少交易费用;采取此模式可以避免商业机密外泄。在向外地发展扩张时,在县城建立直营店,再在周边村镇吸收当地经营者建立加盟店,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扩张。县城的直营店既是商品集散、配送的中心,又是加盟店的管理中心,同时还起到了向消费者展示的作用。

大型连锁超市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产生业务合作,即超市物流的部分外包,在配送方面实行厂商协作共同完成。特别是在长途运输、区域仓库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的优势较为明显。其次是在集镇、经济发达村庄发展特许连锁。

2.2农村中小型连锁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实施共同配送模式

当前农村中小零售商一般采取自由连锁和志愿连锁形式发展连锁经营。即多个小型的连锁超市与多个厂商一起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这样可以减少各自的投资,可以将节约的物流成本转化为利润,可以实现更多的利润让渡给消费者,同时有利于地方中小型生产企业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而连锁企业也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自愿连锁是农村广大中小型连锁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自愿连锁成功的关键在于共同配送。由供应商共同化配送是多家连锁企业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由出资方共同经营管理,为所有出资企业提供统一配送服务的一种协作型物流模式。多家连锁企业联合实行共同化配送能够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提升物流合理化程度;其次可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达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3]。然而,多个连锁企业间协调管理难度加大,也不易使各家企业都达到利益最大化。农村商业连锁企业多为中小型连锁企业,规模小、资金紧张,因此推行共同化配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苗生珍. 零售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 ——以连锁超市进军农村市场为例[J]. 中国商贸,2010(19):18.

[2]许芳. 浅析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选择[J]. 当代经济,2010(12):28.

上一篇实习任务书

下一篇光伏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