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物价范例6篇

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范文1

关键词:稳定物价;长效机制;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2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价值规律作用,价格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在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利益分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之其它主、客观因素影响,常常引发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异常波动,最终导致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不稳,甚至异常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大致历经七次震荡波动,物价(CPI)涨幅峰值与降幅谷值落差达25.5个百分点。

物价攀涨、涨速过快,尤其是持续高位运行,势必造成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生活压力过大、心理不安,甚至会引发恐慌,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反,物价下跌、跌幅过大,特别是持续徘徊于低谷,则会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滑坡,工业生产萎缩,市场供给减少,最终诱发新一轮物价上涨。

长期以来,围绕如何稳定物价,理论界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寻求对策。但是,物价波动不稳的态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调控物价频频陷入“控制上涨与遏制下降”交替轮回的怪圈。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波动的历史状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典型的实证分析,认为物价波动不稳的根源在于稳价基础不牢固,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调控政策前瞻性、预见性较差。本文主张立足长远规划,综合标本兼治,构建行之有效的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保持物价总水平长期基本稳定,实现促经济、保民生、稳大局之兴国大计。

二、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涵义

应深刻理解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涵义,主要两点:一方面稳定物价长效机制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而非冻结物价,另一方面这种长效机制是能长期发挥稳定物价总水平功能的制度体系。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而非冻结物价

物价总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年、季、月)内全社会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它的升降变化及涨跌幅度大小,取决于全社会所有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涨跌变化状态。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一方面,市场物价状况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决定了物价总水平不可能一直不变;另一方面,市场物价状况会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物价总水平的适度波动是协调经济发展的杠杆。因此,稳定物价不是冻结物价,亦非让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长期发挥稳定物价总水平功能的制度体系

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所谓长效机制,指的是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

稳定物价长效机制是指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具有长期性、系统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并能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

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与政府实施的临时性平抑物价措施不同,凸显两大特点:第一,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即稳定物价的每项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各项措施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套,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规范运行,而且这种运作模式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功能的前瞻性和长期性。即机制具有主动、预防式稳定物价功能,能够把引起物价异常波动的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甚至免其发生,具有较强的预见性;这种制度体系是长期有效的,各项工作要发挥的功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是长期的、持续的,而不是采取的临时措施。

三、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物价波动不稳、特别是异常波动,不利经济发展,影响居民生活,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千方百计稳定物价,尤其是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保持物价总水平长期基本稳定意义重大。

(一)实现物价长期基本稳定的根本所在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产品价格体系在整个价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农产品价格成为左右市场物价变动的“领头雁”。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之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每一轮物价波动都与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密切相关。1994年,由于粮棉提价,加之多年积累的农产品供求矛盾集中释放,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当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上涨39.9%,其中:粮食类上涨46.6%,经济作物类上涨44.4%,禽畜产品类上涨44.6%;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9.5%。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当年CPI涨幅高达24.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8%(粮食上涨50.7%,油脂类上涨61.3%,肉禽及制品上涨41.6%,鲜菜上涨38.2%,糖类上涨32.8%),物价涨幅创改革开放以来峰值。与此相反,1998年之后几年物价持续疲软与那段时期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不断下降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局限性和周期性是导致一定时期农产品供求矛盾恶化、价格异常波动的根本原因。而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又会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剧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历史上,粮食、棉花、生猪、果菜等主要农产品屡屡发生“买难”、“卖难”问题,致使价格异常涨跌,比价扭曲,进而引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及相关服务项目价格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物价波动不稳、甚至异常波动。因此,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和关键。

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市场供给,维持供求基本平衡,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不断巩固稳价基础,实现物价总水平长期基本稳定。

(二)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物价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价格总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最终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

从图1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在趋势和强度上都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物价波动越频繁、幅度越大,经济发展愈加动荡不稳;反之,经济发展会相对平稳。1997年以前,物价起伏波动幅度大、频率高,经济增长同样呈现出高震荡态势,振幅在5.2%到15.2%之间;之后,物价波动幅度收缩、频率明显降低,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经济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

价格总水平波动影响生产者行为,导致工、农业生产波动不稳;影响经营者行为,助长投机钻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影响消费者行为,遏制消费需求,导致需求不足;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严重浪费,从而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环节的调节作用:保护生产者利益,稳定生产,保障供给;规范市场秩序,营造有序竞争格局;合理调节社会集团、各地之间的收益分配,积累与消费的重大比例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合理引导社会投资与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只有物价稳定了,才能通过价格准确地计算和反映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才能有效利用价格杠杆,调整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三)落实惠民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的本质要求

保障改善民生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收入、物价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收入、物价问题,力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并以此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但增长波动较大,物价波动不稳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图2显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扣除物价涨(跌)因素后历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随物价波动而震荡。受物价波动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跨度在-0.8%到13.4%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跨度在-2.6%到13.5%之间;第二,物价波动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而不稳。1985年以前,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收购价格持续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之后,我国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总体高于农民人均收入增幅。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扩大直补范围,提高种粮补贴金额,却出现农民种粮收益增幅下滑、靠种粮增收困难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惠及农民的支持被农资大幅度涨价侵蚀较多。调查资料显示,2007-2011年,粮食主产区河南省每亩小麦生产成本年均增长7.9%,而每亩平均生产收益年均增长6.8%。长此下去,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滑坡,反过来诱发粮价波动不稳,形成恶性循环。在城市,由于近几年物价持续上涨,惠民政策落实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让利于民而修建的普通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可以说是一项惠民工程。但是,由于商品房价格持续飙升,大大高于经济适用房价格,一些人便利用手中职权,直接或协助中介倒卖经济适用房,严重影响安居工程的健康、顺利推进。

因此,只有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保持物价总水平长期基本稳定,才能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不断提高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对改革成果的平等、共享。否则,保障改善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价格总水平的异常波动和市场价格秩序的混乱,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物价过高,居民生活压力增大,涨价预期增强,对社会的满意度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物价下跌、经济发展迟滞、企业效益不好、下岗人员增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同样不利于社会稳定。物价异常上涨或下跌,往往成为一定时期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诱因,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988年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源于物价的大幅上涨,次年的与物价上涨不无关系。这两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分别高达21.8%和13.9%。物价高涨,货币贬值,通胀加剧,基于对涨价的担忧,百姓心理恐慌,纷纷抢购商品。抢购风导致囤积居奇和倒买倒卖猖獗,反过来助推物价上行,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1998-2003年,我国物价接连走低,各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降幅分别为2.6%、3.0%、1.5%、0.8%、1.3%和0.1%。由于这几年物价持续低谷徘徊,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收入增速下滑,工人工资甚至呈现出负增长,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国内一些地区因下岗问题引发的接连发生,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事实证明,物价稳了,民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异常变动往往是一定范围内社会动荡的导火索。因此,要维护社会稳定,尤其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首先保持物价稳定。在我国已经进入高风险的社会失稳期,社会稳定度比较低的新形势下,稳定物价的重要性更为显赫。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保持物价总水平长期基本稳定,特别是稳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主要工业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和谐气氛,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五)有利于政府干预和调节市场、走出调控物价的怪圈

众所周知,市场调节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和调节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能够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市场调节本身又明显存在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这种缺陷会导致价格与价值有时会不一致,甚至出现严重的背离,引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进而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市场不是万能的,依靠市场调节的同时,也要发挥政府适度干预和调节的作用。当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管理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克服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这也正是政府同市场必须共同工作、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的原因所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影响物价波动不稳,甚至异常波动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大大增加了政府干预和调节市场、调控物价的难度。长期以来,由于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措施短效足、长效缺,整体配合度不高,加之调控手段过度依赖行政指令,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调控物价频频陷入“控制上涨与遏制下降”交替轮回的怪圈。以一些地区的“限价令”来说,对农产品进行指令性价格管制,固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短期内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但人为地强行压低农产品价格,无疑会伤害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为后续市场价格的报复性反弹埋下祸根。

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生产、流通、存储、管理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着眼于长远,既能发挥短期效用,更能实现长期给力。要集中体现长期性、系统性、超前性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效发挥干预和调节市场作用,才能走出调控物价的怪圈,才能实现物价总水平长期基本稳定。

(六)有利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确保价格改革顺利推进

物价稳是人心稳、经济稳、社会稳的前提和保障。物价稳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价格改革顺利推进。实践证明,在物价相对稳定,供求关系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价格改革,付出的代价少、成本低,对社会的震动轻,对国家财政的压力小。改革较容易推进,成功的机率最高。1988年“价格闯关”之所以搁浅,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相继放开4种主要副食品和13种名烟名酒价格后,引发抢购风潮,物价大幅上涨,人心不稳,社会秩序混乱。国务院宣布加强物价管理,不再出台调价项目,已经通过的《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也暂缓推行。工作中心转向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控制通货膨胀。1992年,价格改革力度空前,经济社会没有出现动荡不安。当年新放开的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达648种,农产品价格50种(在全国844个县(市)范围内,放开了长达几十年由国家统购的粮食价格),放开了除盐和药品以外全部轻工业产品的价格。这次“价格闯关”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三年“治理整顿”后,物价实现软着陆,为价格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垄断行业价格监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不高;医疗、教育、房地产等民生价格监管不力。这些领域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不理顺,尤其是基础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和土地等)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民生的改善和其它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全面推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环境价格、社会体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发展体制领域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头绪多、任务重,而且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影响物价不稳定因素较多。要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最大程度化解因改革而产生的价格冲击波,必须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为改革孕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改革创造合适的机会和条件。

四、总体思路

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一套具有预防、破解物价波动不稳功能的制度体系,政府作为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协调、监督制度体系内部各要素的规范、稳定、配套运作,保证机制长期、高效、顺畅运转,实现稳物价、促经济、保民生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长效机制运转流程如图3所示。

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规范、稳定、协调的制度体系,关键是要有一个长期维持制度体系正常运行的“动力源”。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制度体系是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内在体现,是动力源发力的依赖和支撑点,同时会约束发力的方向;而“动力源”则是稳定物价长效机制得以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是监督、落实制度体系的耳目与动因,事关机制效果的显现。可以说,缺少了“动力源”,制度体系就好比无源之水、形同虚设;与此相反,没有相应的制度体系,“动力源”就如同水上浮萍,无的放矢。

实现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预期功能,政府作为“动力源”应发挥三大作用:一是根据物价异常波动成因,制定制度体系内部各要素自身运作机制;二是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协调制度体系内部各个机制规范、稳定、有序配合;三是充分依靠“有形之手”,推动、监督制度体系长期正常运转。

实现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预期功能,配套的制度体系要能打出“组合拳”。首先,内部各要素要对症下药,针对性解决物价问题。要立足生产,建立稳定供给机制,避免供给波动不稳造成物价起伏震荡;要畅通渠道,创新高效流通机制,遏制流通环节多、费用高助推物价持续上行;要依托仓储,完善储备吞吐机制,避免“谷贱伤农”或“抢购大战”;要规范经营,强化市场监管机制,严厉打击不法经营、哄抬物价行为;要预防为先,搭建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对价格变动趋势的预知和把握能力;要审时度势,创新宏观调控机制,避免因政策失误导致调控物价频频陷入“控制上涨与遏制下降”交替轮回的怪圈。其次,内部各要素要相互配合发力,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这就要求各机制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各机制之间具有关联性,各机制运作有条不紊、配套而没有矛盾冲突。

五、具体措施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配套措施,多措并举,综合发力,保障稳定物价制度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预期功能。

(一)大力发展生产,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市场供给

千方百计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一,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巩固改善农业基础;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二,不断完善、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第三,大力扶持畜禽、水产养殖、大棚蔬菜生产,建立长期鼓励、扶持政策机制,保证副食供应;第四,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坚持不懈稳定工业企业生产,保障工业品市场供给。在努力为工业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严格工业审批项目,杜绝重复投资、无优势可依投资项目上马,避免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维持工业品供求基本平衡总格局。

创新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我国公共产品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公共需求快速增长,正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市场需求的主流;另一方面,公共产品主要依靠政府提供,供给明显不足。而且,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公共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甚至出现“政府定价,企业赚钱,百姓埋单”的怪现象。因此,要在公共产品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变政府单一供给的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破市场垄断。要不断加大公共产品领域投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缓和公共产品供求矛盾。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不断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增强市场的有效供给,缓解结构性供求矛盾。

(二)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导致的“两头叫、中间笑”现象充分说明流通领域存在很大弊端。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级批发、多级零售,每一个环节均至少加价5%~10%,这些成本最终都会加入到零售价格中;7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要经过农民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多个环节才能进入最终消费,直接导致零售价格较收购价格成倍翻涨;2010年,我国物流总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远高于发达国家9%的平均水平,而运输费用又占物流总费用的50%以上,高运输费用成为助推不少商品价格高升的重要原因。因此,疏通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对稳定市场价格至关重要。

疏通流通渠道,必须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输政策,并不断扩大“绿色通道”辐射品种范围,撤销一切不合理关卡,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大市场新格局;要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农副产品骨干企业作用,扶持建立“场地挂钩”、“场场挂钩”和“农超对接”等各类营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拉近产销距离,消除层层加价;要通过切实规范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取消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等不合理收费项目,取缔二级及以下道路、桥梁等任何形式的道路通行费收费行为,严惩搭车收费等不法行为,降低流通成本,遏制物价“水涨船高”;要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菜店以及以存放农副产品为主的冷库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实施优惠政策,减少企业运行成本,降低产品终端价格。

(三)完善价格立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保持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近几年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主要是由于一些游资和不法经营者扰乱市场秩序,用不正当手段操纵所致。因而,必须完善价格立法,加大价格监管及执法力度,着力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有效稳定社会预期,避免涨价连锁反应。

要加强价格立法,完善价格法律体系,弥补《价格法》真空地带,真正实现价格监管能够以人为本,有法可依;要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以及变相涨价、串通涨价、价格垄断等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健全价格调控体系,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积极性,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促进价格平稳运行;要强化政府定价商品的价格监管,避免不合理费用计入成本、推高价格;要积极推进价格信息透明化,建立健全价格信息机制,公开曝光价格违法典型案例,营造有利于稳定物价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监测预警,狠抓储备调节,建立价格调控协调机制

要不断提高价格监测预警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价格监测是价格调控工作的导航仪,是制订价格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高度重视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严格执行价格监测预警制度,密切关注粮油、副食品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国内外重要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的跟踪监测,深入分析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特点及原因。依靠监测预警,预测、捕捉并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充分发挥储备吞吐和价格调节基金的作用。不断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充分发挥储备吞吐“蓄水池”功能,及时调节商品供给,缓解供求矛盾,平衡供求关系,稳定商品价格。通过吸储,缓解“卖难”,抑制价格持续下跌;通过抛售,增加供给,遏制价格节节上涨。不断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制度,确保基金征收及时、足额到位,着力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问题。要把握关键,滚动发展,并强化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政府调控价格的实际能力。

由于引起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复杂多样,平抑价格异动要打组合拳才会有效。价格部门能够调动的物质资源和政策资源是有限的,单靠价格部门自身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联手出击。因此,必须建立跨部门的价格调控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协作,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发挥“组合拳”作用,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五)提高中低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近几年来,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拉动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结构性物价上涨又反过来不断恶化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高收入阶层凭借强劲的购买力,不断拉动高档消费品、商品房及相关产品及服务项目价格节节攀升;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通过各种投资途径使资金资本化,不断聚集财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形成了“劫贫济富”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遏制物价结构性持续上涨。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不断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必须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调整长效机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遏制高收入阶层收入的非正常过快增长。要调整完善税收政策,加强对高收入者阶层的税收征管,向其征收累进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和特种消费税等。同时,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强化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分配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通过税收的方式有效干预市场,引导物价水平理性回归。

(六)构建多元储备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应对国际市场变化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的价格调控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合理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抵御、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

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的掌控能力,减轻对国内市场的传导影响。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产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改变被动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局面;降低我国在能源、原材料方面的对外依存度,以能源、物资等储备代替单一的外汇储备,加快构建多元的国家储备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抵御输入性通胀的能力。我国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具有能耗大、排放多的“高碳”特征。国际性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往往使我国面临极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减少对传统能源及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增强抵御输入性通胀的能力。

(七)深化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以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已经基本确立,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如资源和环境领域、公用事业、公益领域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必须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为抓手,深化推进价格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价格体系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理顺价格关系,实现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深化推进价格改革,必须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价格在调节供求、配置资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理顺不合理产品差价、比价关系,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要防止“一刀切”,坚持“调、管、放”结合,大力改进价格管理方式,该调的调,该管的管,该放的放;要坚持市场化取向信念,坚决放开那些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尤其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价格改革,切实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在引导资源流动、调节利益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和连续性,减少和避免改革的盲目性,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效率;要建立与新时期、新形势相适应的高效价格管理体制,强化发挥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的同时,建立权威性、综合性的议事机构,共同参与和协调宏观价格调控问题。

由于价格改革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推进价格改革,一定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承受能力,防止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八)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灵活性,有效缓冲物价波动周期惯性

一般来说,物价运行具有一定的惯性。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干预,物价上涨或下降变化趋势出现以后,就会持续下去,直到形成这种惯性运动的推力完全消失才能停止。因此,物价调控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灵活性,在惯性的消极作用产生之前将其控制,否则,可能因政策滞后而导致不良后果。

要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调整税收、投资等政策,抑制物价波动惯性。我国CPI在1990年走出低谷后开始不断上升,1992年上涨6.4%,1993年猛冲至14.7%。此时政府应当意识到经济扩张及物价运行的惯性,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适当控制投资的增长率。但实际上,1993年投资增长率却猛升至61.8%,其结果导致了1994年24.1%的高物价涨幅。因此,调控物价一定要全面分析影响物价变动的种种因素,把握物价运行的趋势、特征,抓住时机,实施必要的、合适的财政政策。

要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调整社会需求总量,抑制物价波动惯性。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异常变动也是导致物价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8年与1994年出现的两次物价异常上涨与1987―1988年以及1992―1993年货币的超量投放直接相关。再比如:1995年,我国CPI上涨17.1%,为遏制物价大幅上涨的势头,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1996年物价涨幅急剧回落至8.3%。考虑到物价变动的惯性力量,国家应该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防止物价持续大幅下降。然而,政府却继续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致使1997年物价涨幅再度大幅回落至2.8%。1998年上半年的货币供应量M1,比年初下降了1000多亿元,是历史上所未曾出现过的,与1997年同期相比,也仅增长了8.7%,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内需不足,1998年和1999年物价更是呈现负增长,分别下降0.8%和1.4%。由此看来,及时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对于调节社会需求总量,稳定物价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结束语

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制的最终目的是以稳定物价为总揽,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由于影响物价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这种长效机制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与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因此,研究稳定物价长效机制,一要立足长效寻对策;二要全面考虑重成效;三要因地制宜破瓶颈;四要创新机制求发展。只有这样,稳定物价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其预期功能和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武.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现代市场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毕井泉.切实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8).

[3]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构建稳价安民长效机制的思考 [J] .价格月刊,2012,(2).

[4]于学军.1998年货币政策效用解析 [J] .经济研究,1999,(3).

稳定物价范文2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物价部门要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价费优惠政策,清理整顿各项涉企、涉农收费,要规范农副产品销售、运输等环节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农产品运输车辆加油等价格优惠政策的监督检查,保障农副产品及原材料的正常供应。交通、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鲜活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副产品的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要加大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防止农副产品在经销过程中层层加码,人为过高地抬升价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与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实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制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资商品的采购成本。支持和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开展以“连锁配送”经营模式销售农资、农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规范农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收取行为,努力降低市场内经营户的经营成本。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的制定调整,在2011年春节之前一律不出台除上级规定外的新的调价项目。

三、加强价格监测、做好分析预警。增设监测点,增配监测人员,增拨监测经费,在原有的多又佳、仟佶超市和中心农贸大市场监测点的基础上,增设雅斯、百佳2家超市和北街农贸市场为蔬菜价格监测的直报点,物价部门每天要组织人员上门采集蔬菜及主要副食品价格,要确保监测情况全面完整,监测数据精确可靠。实行民生重要商品价格采集对比制度,按照报价与采价相结合的原则,每日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各类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并做到“每日一、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分析”,即每日在楚都网、电视台及其他主要媒体上统一农副产品价格、公开对比,确保老百姓“货比三家、选择购物、放心消费”;每周对农副产品价格涨幅情况进行一小结,及时了解价格波动情况;每月对市场价格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领导调整政策、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加大价格巡查力度,一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价格上涨问题,及时启动价格应急监测机制,并第一时间上报。农业、商务等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市场,加强对本地蔬菜等主要农副食品的产、需、供、销、存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

四、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价格秩序。物价、工商、农业、粮食等职能部门,要集中监管力量,加强市场监管。工商、粮食等部门要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落实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要对从事粮食、蔬菜、生猪等收购、销售、加工的主体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收购行为,要加强对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严格查处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物价部门要大力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活动,在检查范围上,既抓好对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的检查,又要抓好对小摊小店、个体菜农的巡查;既抓好对批发、零售环节的检查,又要抓好对生产、流通环节的巡查。在检查内容上,要以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价格欺诈行为为重点,查处市场旺销情况下多进少售、只进不售、囤积拒售、囤积居奇等人为加剧市场供应紧张、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的行为,对典型案件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一经查实,要坚决加大处罚力度,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开曝光。在检查方法上,要坚持疏导规范与诚信自律相结合,要积极组织召开超市、大型市场负责人提醒告诫会,下发《提醒告诫函》,《价格诚信倡议书》,引导他们加强价格自律,实行诚信经营。此外,要坚持畅通“”价格举报电话,组建应急小分队,确保一旦收到反映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的举报能够“当即受理、及时办理、妥善处理”。

五、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相关补贴制度。尽快出台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联动的实施办法,在新的联动机制出台前,由财政、民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低收入群体适度实行临时性补贴,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临时补贴标准按照市中心城区每月不超过20元/人,农村每月不低于10元/人执行(具体标准以民政局等部门详细测算后为准)。继续落实中央和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对城乡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临时伙食补贴。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食堂经营成本,确保学校食堂菜价基本稳定。继续落实好对低收入群体、福利院、学校等用水、用电、用气的优惠政策。

稳定物价范文3

关键词:物价稳定 ;宏观经济 ;经济稳定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strong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 japan,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may be affected by the crisi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wing clear signs of recovery are eliminated in late 1998 and early this year, the financial market turmoil on global the recession and deflation fears. while people in some countries, especially china and japan will be worried about deflation, but more general concerns about deflation are reduced. now, more and mor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asset price changes, particula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stock market.

key words: price stability; macroeconomic; economic stability

前言

现在许多的指标都表明美国股票市场价格被过高地估计了。这就存在着一种价格急剧调整的风险。人们担忧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可能过于具有扩张性。同时一些偶然和暂时因素,包括商品价格下跌和美元升值都使得美国一般商品价格的通胀保持在低水平,即使在过度宽松的政策引发股票市场火爆的时候也是一样。因为目前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是: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稳定是否足以保持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这些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合理的物价稳定,即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小,是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的害处是众所周知的。通过扭曲相对价格信号、增加对未来物价的不确定性,并逐渐减少价格体系的信息内容,通胀可以改变资源的配置并对经济效率和增长造成负面影响。高通胀往往是与通胀变化无常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对总体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水平增加了不确定性,这对产出带来负面影响。平均地说,在过去四十年里通胀较高的国家的通胀率变化都较大。而这些通胀变化大的国家它们的产出增长的变化也较大。

最能说明通胀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关系的事实就是在通胀上升后,货币政策往往会紧缩以控制通胀,这样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另外,对于一些实行钉住汇率的国家,如果它们的通胀率比钉住国的通胀率高,就会导制这些国家的名义汇率高于实际汇率、国际竞争力降低以及出现收支平衡危机。在一些情况下,由此引起的货币贬值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债务危机并使金融部门陷入困境。这意味着通过保持通胀的低水平和稳定,决策者可以降低经济衰退出现的频率、减小它的影响并缩短它持续的时间,从而达到增强宏观经济稳定的目的。这样还可以避免出现信用的过分扩张和过热。信用的过分扩张和过热常常会引起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

对国际上重要的产出波动很难作出解释,因为历史上只出现过数量不多的商业周期。因此为了作出一个有意义的样本,就必须要有覆盖几十年的数据。而更早的数据则质量较低或无法获得。战后的产出周期变化显然比战前要小(在大战期间(1914-1945)产出和其它宏观经济变量都变化极大。一般都把这段期间视为特殊的例子)。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战后的稳定性政策比战前更有效了。另一个原因是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的敏感性降低了--商业周期变得多样化了。经济的结构性改变--例如服务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崛起(这些部门不如农业和制造业周期性那么强)以及外部刺激的程度和频率的差异也是其中的原因。

价格行为的一些重要方面在战前和战后有着重大的差别。在大多数国家中,平均物价水平在战前(在1914年以前的50年左右里)只有很小的变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不断加大。虽然战前的平均通胀率水平低于战后,但战前并不是更加稳定。因为两个阶段通胀率的标准差是可以互相进行比较的。这两个时期通胀率的行为还在另外两个方面存在差别。首先,通胀率在战后变得更加持久,它反映出经济结构和政策环境可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一般人都预计政府的政策会反对价格的大幅度变化。第二,物价的波动从顺周期变化变为反周期变化--这就是说物价和产出的相关关系从正的变为负的。这可能反映出战后物价变化向非调节性转变。

如果只考虑战后时期,没有证据表明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产出的周期性变化得到了缓和。因为各国的情况太过于混杂以致无法得出严密的结论。虽然商业周期在近年来得到了缓和,但是工业国家(包括七大工业国和一些较小的工业国家)在战后时期的后半段出现经济衰退的次数要比前半段多。一些观察家认为美国自80 年代以来所经历的两次异常长时间的扩张是由于对总需求管理的加强造成的。对需求的管理使通胀保持在低水平并避免出现由政策引起的经济衰退。事实上在当前美国经济扩张的过程中,它的通胀率已经下降了,这与战后的其它经济扩张都不同。与美国的情况相反,日本的经济在90年代大部分时间持续下滑,同时欧元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高水平,而且没有迹象表明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得到了缓和。事实上,这三个主要货币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失衡以及逐渐加剧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人们对以后几年宏观经济稳定的担忧。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现在并没有多少迹象表明世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已经消失了。

但是如果过分地评价政策和外部刺激对经济变化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正确的。经济扩张并不一定会引起过高的通胀并要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同样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而上调官方利率并不一定会引起经济衰退。事实上,在商业周期的核心中,商业利润、投资和信用的运动都是相互作用的。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在缓解或引起经济衰退方面毫无影响。但是认为市场经济必然稳定的观点以及认为正是过度的刺激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异常变化,然后再控制它们从而导致实际经济活动降低的观点显然是没有完全反映国际情况的。

物价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关系的第二个方面在最近几年里变得明显起来,

因为各中央银行越来越把物价稳定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人们担忧这种狭隘的目标是否会危害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当不存在原来设想的对通胀目标的威胁时,中央银行可能无法及时地对一些可能会导致金融体制不稳定风险的情况作出回应。另外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物价水平的不稳定可以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不稳定。因此,目的在于稳定物价水平的政策也可以加强金融和经济的稳定。

这种观点还意味着物价的不稳定会导致无效的借贷。因为它增加了贷方了解投资潜在的实际收益的难度,也因为通胀使得评估借款人实际偿还能力变得更加困难。另外,持续的通胀会使人们认为物价将会不断上升,从而增加投机性质的投资和借贷。当出现意料不到的反通胀(disinflation)时,投资的实际收益将会降到比原来预计的少,名义债务的压力也会比预想的大。这就会造成贷方和借方无法履行合约的个案增加。历史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与这种观点相一致。

物价稳定还可以在另一方面促进金融的稳定:当通胀受到控制时,中央银行就有更高的灵活性来在需要的时候对危机作出反应。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新例子就是美国合理的物价稳定使美国联邦储备局可以果断的下调利率,以避免受到去年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当物价稳定加强金融稳定的同时,它常常还会诱发过度的风险。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的高涨常常是在通胀率相对较低的时候发生。但物价稳定在本质上却不一定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事实上,资产价格的高涨更可能会造成相对较长时间的经济扩张,这种扩张会造成信心过高以及过度借贷、过度投资和消费的出现。资产价格和经济扩张是以一种相互加强的方式共同存在的。同时,长期的经济扩张会引起通胀相对较低。提高股票的价格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来刺激投资,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资本,从而帮助推动经济的长期扩张。它还可以把部分货币增长转移到对股票的需求上,这样就可以控制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把增长集中在股票价格上。商业扩张,特别是长期的扩张最终会加剧一些不平衡因素,而这些不平衡因素可以使扩张难以持续。政策面临的一项困难任务就是要控制对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的投机行为。有时,在长期的扩张时,为了阻止可能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的信用过度扩张而助长了这种投机的行为。

表4.3概述了过去20年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的中期情况,并挑出了那些股票价格快速上升以及下降的时期。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股票上升的典型时期时间都较长,并伴随有快速的产出增长和稳定或不断下降的通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快速的股票价格增长时期经常都会伴随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内需的快速扩张--往往是以投资快速增长的形式出现,还会出现外部收支恶化的情况。股票价格的下跌往往是很突然的,并且常会伴随或导致实际经济的恶化。但是并不是在每次股票快速增长之后都会接着出现具有破坏性的调整。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在经济繁荣时期,股票价格持续快速增长之后突然发生逆转呢?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会在货币环境相当紧缩的时候出现。货币环境的紧缩或者是由于货币当局为了应付实际或将来会出现的通胀压力所采取的措施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大量跨国资金流动造成的,1994年的墨西哥和1997年的泰国就是这种情况。

稳定物价范文4

交易行为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便出现了,其标志就是“贝币”的诞生。这是用一种产自海边的贝壳作为等价物的硬货币,五贝为串,两串为朋。在进入青铜时代后,这种“贝币”才为铜板所替代。再后来,铜板与金子、银子并用。到了近现代,中国人才普遍使用纸币。贝币、铜板、金子、银子、纸币,就是我们现在谁也少不了的“钱”。

物价的稳定与否,都是通过花“钱”多与花“钱”少来反映和体现的。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的社会。其实不是这样,只是古代中国的商品交易相对单一,主要是粮食、衣物这类生活必需品,并不是没有交易,并不缺少“商品经济”,所以物价是否稳定也是古人很关心的一件事。

古代日常交易主要是粟、谷、豆、麦、米这些粮食,大宗的交易也有房产、土地、农具、牲口,此外重要买卖商品还有一个,就是“人”,有钱人会去买妻妾,买奴婢,买男仆(现在包二奶,养小三应该就是这种旧俗的遗存和变种)。对于妻妾、婢妾、男仆这类人口的买卖,1930年始出土于甘肃境内居延这个地方的“居延汉简”上,便有这样的记载,在西汉时花一万五千钱便可买到一名小奴,但到了东汉早期,则要花两万钱,这是《风俗通》上所记,价格开始涨了。等到东汉晚期,价格就大涨了,一万五千钱只能买到一头牛。据1966年在四川郫县犀浦一座东汉砖室残墓中出土的一块残碑所记,时奴婢价每名四万钱。举这个“买人”的例子是想说明,从西汉到东汉就有严重的涨价现象,物价不稳,通货膨胀,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的问题。古代的铜板面值与铜材是等值的,如以每千钱铜板8斤重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大概是120斤铜,以现在每斤铜25元来算,价格变化情况是,西汉时买一个人大约要3000元人民币,东汉早期4000元人民币,到了东汉晚期,要8000元人民币,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从汉代时,“钱”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诱惑,物价的问题随之而来。当时有识之士也充分认识到了,中国首个稳定物价的政策就是在西汉时期出台的,即“常平仓制度”,这个制度现在还在用,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就是这个汉政的现代版。

最早提出这一稳定物价政策的,是一个叫耿寿昌的人,他在汉宣帝刘询当皇帝(公元前74-前49年在位)时,担任大司农中丞一职。《汉书·食货志》(卷24)记载了这个新政出台的经过:“(耿)寿昌遂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便民之。”

什么叫“常平仓”?《汉书》的记载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运用价值与价格的规律,来调节粮食供应,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实际操作手法是,在市场粮价低贱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由国家财政大量收购入仓;在市场粮价上涨的时候,开仓放粮,适当降价出售。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堆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是仓廪充盈。

“常平仓”的实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老百姓得了实惠,欢迎;国家呢,稳定了民心,皇帝高兴。物价稳定了,国家也稳定了。现在国务院出台的许多“三农”政策,都包含这个“常平仓”原理。

到了隋文帝时期(公元581年~604年在位),稳定粮价又出现了一个新政——义仓制度,即“民办粮库”,它是在官府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要求每家每户在秋粮下来的时候,缴纳一定数量存到指定的仓库里,以备欠收年用。设在县一级政府所在地的仓廪,叫义库;村镇一级设仓,则叫社仓。“义仓”制度其实是在赈灾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古代人们赈灾的需要,它是民间荒年救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客观上起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提出“义仓制”的,是时任隋度支尚书长孙平,他是河南洛阳人,提出时间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当时,长孙平看到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闹水旱灾害,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便想到了这一赈灾方式,农村人称之为“有时防无时”。

“义仓制”是对国家层面上的“常平仓”制度的一种弥补,在国家财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十分给力的。所以,长孙平奏书一上,隋文帝马上就同意了。

稳定物价范文5

去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稳定物价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为了稳定物价水平,全力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社会和谐,根据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1、进一步抓好国务院、省、市政府扶持蔬菜和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把各项补贴资金发放到位。积极实施“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提高生产水平。要把蔬菜基地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确保每年新增设施蔬菜1500亩以上。积极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政策,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县政府设立蔬菜发展专项基金,扶持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3、落实优惠价格政策。严格执行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农业用水、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的优惠价格政策,进一步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充分调动蔬菜种植户积极性。

二、重视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4、加强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市场,改造和新建批发市场、直销市场。

5、发挥蔬菜直销店(点)的作用。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县城区“农社对接”平价蔬菜商店不少于2家。

三、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6、实施支持性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大型农贸市场执行工业用热、用水价格,用气执行非居民用气价格;大型农贸市场和蔬菜冷链物流中的冷库用电执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支持性价格政策。

7、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县范围内所有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蔬菜、活猪、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的“绿色通道”政策。对符合要求的配送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车辆,要允许24小时城内通行和便利停靠。大力开展公路收费监督检查和公路交通秩序整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运输环境。

四、积极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工作

8、加强地方储备粮油和粮食应急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粮油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粮油加工、运输、供应网络。认真落实好国家确定的粮食和油菜籽收储政策,确保市本级成品粮储备指标的落实,确定和建立应急粮油储备。

9、完善副食品应急保障储备制度。认真落实猪肉、蔬菜等副食品应急储备指标,强化市场监测,针对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实施政策性投放,保障市场供应,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五、切实加强市场收费管理

10、加大市场收费管理力度。对超市进场费、集贸市场摊位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按照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清理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取的各类不合法、不合理收费,规范合同内收费,提高零售商、供应商交易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11、规范农副产品市场经营示范合同。合同要列明经营户位置、经营品种以及摊位费标准和收取形式等内容,在市场醒目位置予以公示,接受监督。除合同列明的摊位费和代收费项目外,严禁农贸市场等投资主体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随意变更收费标准或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六、妥善安排困难群体和在校学生生活

12、做好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工作。当全县单月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超过5%时,应向低收入群体发放基本生活费用临时价格补贴。连续发放基本生活费用临时价格补贴达到或超过9个月时,应研究提高城乡低保和失业保险的标准,并适当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13、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学生食堂监管力度,严格饭菜价格调整报批制度,坚决杜绝食堂随意提价和变相涨价行为的发生,保持学校食堂价格基本稳定。

14、落实困难学生生活补贴标准。认真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继续实施好学生“蛋奶工程”,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不受影响。

七、不断强化市场价格监测预警

15、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物价、农业、工信、粮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日常监测预警制度,重点加强对价格涨幅较高的生活必需品的监测,跟踪调查市场供应、生产成本、销售数量、库存和价格动态等情况,坚持信息月报送制度,为政府调控市场提供重要参考。

16、完善价格信息制度。建立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拓宽信息渠道,增加信息频次,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澄清不实报道,稳定社会预期。

八、认真做好价格调控工作

17、审慎出台调价项目。要按照从严审慎的原则,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对政府管理的提价项目,要把握好价格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今年3月底,除国家和省上统一出台的调价项目外,全县暂停出台政府管理的提价项目。价格主管部门在出台政府管理并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调价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困难群体生活的影响,配套措施要同时出台。

18、强化价格应急管理。必要时依法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临时价格干预。采取限定差价率或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制度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遏制涨价势头,促进经营者和行业组织规范价格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完善成本监审、社会公示、明码标价、价格诚信等制度,积极引导市场价格合理稳定。

19、依法征收价格调节基金。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价格调节基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调控市场,稳定价格。

九、大力整治市场价格秩序

20、加大市场价格秩序整治力度。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要密切协作,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囤积居奇、价格欺诈、价格垄断、操纵价格、变相提价压价、强迫高价交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21、切实加强民生价费监管。继续深入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医药卫生、教育、银行、粮食、物业等涉及民生的价费专项检查,降低群众生活费用负担。对查处的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

22、畅通价格诉求渠道。物价部门要畅通“12358”价格举报电话,耐心解答群众价格咨询,认真受理价格投诉,及时化解价格矛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价格环境。

十、高度重视价格舆论引导

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上级精神,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促和谐、惠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稳定物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得力措施,切实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十一、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23、县政府建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局局长、县物价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工信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粮食局、县供销社、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物价局,负责我县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综合协调工作。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有关情况,分析会商价格形势,分解价格调控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十二、认真抓好任务落实和监督检查

稳定物价范文6

总理两周三问猪价 稳定物价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7月12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总理最近两周以来第三次过问猪肉价格。此前,总理于7月3日在辽宁本溪了解储备肉投放和销售情况,9日又到陕西省咸阳市走访农户和超市,就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他强调,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去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对价格总水平贡献度为21.4%。同一天,总理在咸阳调研生猪市场时明确表示,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这是本轮猪价上涨中,中央高层首次明确表示政府要干预猪价。

值得注意的是,7月4~11日,总理还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部分省政府负责人、企业界负责人和经济专家意见和建议。总理多次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中美物价讨论折射人民心态 须防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

近日,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一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居全球第20位,甚至高过纽约。这份调查报告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各方对中美物价水平的热议。专家分析认为,美世咨询公司报告考察的是跨国公司海外派驻人员在各地的生活成本,据此认定“北京物价高过纽约”纯属误读。不过多名专家表示,相对于国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而言,“国内物价确实高了点儿”。

有专家指出,“中美物价大讨论,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当下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真实心态。”正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感觉到物价偏高,生活成本增加,才引发了如此热烈的讨论。

总体来看,近几个月CPI的强势上攻,最主要的促发因素是短期内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的通胀形势的确比较复杂,既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一长期刚性因素的影响,也有流动性过剩这一中期因素的困扰,还有输入性和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等短期因素的制约。更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的物价上涨正在从食品领域向更多的消费品零售行业和服务业扩展,开始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

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下半年怎么走?7月2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国的物价正处于一个相对温和上涨的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物价始终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夏斌建议,当前短期的调控政策要着眼于长期问题的解决,面对未来物价可能持续出现温和上涨,政府需要及时出台政策,以重点帮助低收入群体确保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未来应尽可能用市场、法律的手段替代过去积累下来的行政措施,同时要采用多种政策工具,并防止其效应互相抵消。7月21日,《人民日报》又援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的观点认为,目前的通胀大致是在中度以下,基本可控。预计未来十年内CPI平均升幅为3%~5%。通胀对中国而言是个短期危险,不要因为控制物价而放弃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有形之手”亮剑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去年以来,为了让百姓不为吃菜发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多管齐下,“绿色通道制”、“农超对接”、取消“进场费”降低“摊位费”、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鲜菜价格出现了可以感受的明显回落。但是,由于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从开始明显上涨到涨幅出现明显回落时间通常需要18个月左右,因此下半年猪肉价格难以明显回落,稳定物价任务依然艰巨。今年以来,各地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二季度以来,为了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准不受到物价上涨影响,多省已启动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一周声音

不需要领导永远“游第一”

――7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和市长万庆良与2000多名市民一起成功横渡珠江。最终张广宁第一个游抵终点,万庆良随后第二个游到终点。有意思的是,横渡珠江活动刚刚结束,17日,大量水浮莲就覆盖了广州市区的珠江江面。对此,18日的《新京报》评论说,市领导横渡珠江,并不表明珠江水质就可以高枕无忧。

定价太低会伤害到市民,可能公司会裁员、管理不到位,最后司机服务的质量肯定会下降,车辆的安全性可能会受到损害,原来一个礼拜要对车辆检查两次,现在可能就检查一次,或者不检,最终受害的也是市民

――广州市出租车听证会职能部门代表、交管处副处长黄迎进对出租车涨价进行如此辩护。7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评论说,这是裸的要挟。

不怕资金缺口就怕人心缺口

――新华社曝光的景德镇市防洪大堤,原计划5年左右完成,至今10年过去了,资金花去大半,工程只建小半,成个“半拉子工程”,暴雨、洪水仍旧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