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徐志摩范例6篇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1

论文关键词:伊是清涟独映我心,徐志摩,林徽因

 

徐志摩、林徽因的爱情,想来大家是非常熟稔的,但知道这结局的,是否有跟我相似的,就仿佛曾目睹过一件举世无双的玉器但又亲眼见着它破碎了一样的心情。正是心里总是被这种心情所纠缠,我忍不住把卷也轻吐一语。

观徐志摩的照片,品他的诗和信笺,想他的举止为人,不禁让人觉得他就像一尊古希腊时期的俊朗的雕像,不是让人直眼相看,而是用心去赏。上天赋予了他绝美的品质,他是天上的一片云:轻灵、缱绻、飘逸;他的天作之合,当是林徽因,她有着水的韵致:柔婉、静幽、深沉。他俩的邂逅,有着童话一般的唯美浪漫。那时十六岁的林徽因,姣好如初春之花,令这位多情细敏的诗人只觉得“一道神异的光亮”在眼前扫过,他觉得“幸福”,深深感到他那“飘零的生命”找着了归宿。我们看资料文献,徐志摩的发妻不可谓不端庄贤慧、知书达理,但在浪漫诗人的心里,这“小脚与西服”的结合是不合适也不合意的。所以他们的这偶然的一遇,使诗人坚信他在茫茫人海中访寻到了“唯一灵魂之伴侣”,这就注定他的心要追逐这一池清涟,为这“爱、自由、美”的化身终其一生。

林徽因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奇女子论文网,面对诗人的爱的波澜,她既没有被世俗的虚荣所淹没,更没有迷失在少女懵懂的情愫里,她纯真而且自尊,对爱,她不能容忍丝毫的瑕疵。她惶惑,母亲的命运,是她生命中无法挥遣的阴影。她理性,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被“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爱的对象,所以,面对诗人的火热、痴迷,她用“沉静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仍然》)”。康桥的不辞而别,乃至后来的执手他人,让曾“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徐志摩蓦地承受着“在梦的悲哀里心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读徐志摩的传记,当我们悲悯地体味诗人那漂泊无依、孤苦无告的怅惘时,上述所分析的或许可以让我们探究出当年林的真实心境吧。

但徐志摩毕竟有着他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充满诗意的灵魂、孩童般纯净的天真、对艺术的痴迷、对理想的热忱,特别是他是林徽因步入文学殿堂的引路人,林徽因对徐志摩是感佩敬仰有加的。许多人常常会问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其实她的心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据费慰梅的叙述可知,林徽因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 所以林徽因才会“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林徽因《仍然》)”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林徽因的心里没有一丝被爱的柔风吹皱的涟漪,像林徽因坦承的那样,在英伦那段孤独的岁月里,“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毋庸置疑,那时的林徽因对爱情是渴望而憧憬的,徐志摩的到来,犹如灿烂的阳光冲破了英伦阴霾的天空,洒在少女的心田,孕育了爱的奇葩。这一点也在她的《山中》得到了印证:“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只是明月如旧,清风依然,两个人最后还是定了各自的方向与生活的模样。(林徽因《那一晚》)

只有到了美国,林徽因才慢慢咀嚼出徐志摩对自己的真情与深情。这就像再去听从前的一首歌,原以为喧闹,现在却觉得热烈;去观从前的一幅画,原以为缭乱,现在却觉得繁富;去品原来的一壶酒,原以为辛辣,现在却觉得甘醇。如果说原来的徐志摩是匆匆被林徽因囫囵吞了下去,那么现在,林徽因是想从新把他含在嘴里,去细品他的人、他的情。1927年在致胡适的信中她说现在“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

只是这份想了解、想悟透的心不能不说已经迟了,罐里的清泉已经淋湿了指尖,再如何能捧起?林徽音最终要和梁思成携手已是不能更易的结局,而1926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缔结连理,这对璧人真正分开了。此时的林徽因论文网,应该也是怅然若失的。可是人在这一世的命途当中有多少次能了悟命运,能把握住自己呢?对于林徽因而言,她只能很沉定地说“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她选择了把这份深情埋藏心底。

“永远纪念着”,对徐志摩又何尝不是呢?虽然在林徽因远赴重洋后,他迎娶了陆小曼,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铭心!再看他写给林徽因的《你去》,不就将自己始终不变的真情热切而坦荡地呼唤出么?他宁愿目送着她远去,直到消失了她的踪迹,他忍受着寒风荆棘,但终无惧怕终无悔意,因为支撑他的是全部的信仰“我爱你”!这真像洪亮的交响乐冲击着我们的耳膜,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这种痴情的眷恋一直到1931年的深秋,徐志摩的意外遇难。没人能再现当时的场景了,但没有人不作这样的联想,他的心该是蓄满了几多期待朝着那梦想的天空飞去……

徐志摩的死,对所有爱他的朋友来说,是巨大的悲痛,但我却愿将这位爱美、爱自由的诗人的归去带上些许童话的色彩。“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徐志摩《想飞》)这童真的道白应验了,上天真让志摩的灵魂在他的肉体消殒以后找着了他期待的归宿,他的痴情在这池清涟中投影下永恒的光晕。

我一直在想,如果徐志摩依然活着,他和林徽因将还会一直做伯牙、子期那样的知音,性灵上的朋友。虽然林徽因以前曾深深伤害过他,但随着时间的逝去,这种歉疚感会慢慢减弱乃至消失。可徐志摩的突然离去,就使得林徽因隐隐的伤口急剧地撕开,由歉疚、懊悔而汇聚的痛苦的大海也随之将她淹没。所以应当说在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才重新真正面对了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情感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总结或是反思他们“太是匆匆”的相爱(《给秋天》)。这时候她不再是冷静地审视周遭的世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深夜里听到乐声》)”而是要勇敢地“应和”那一直萦绕耳边的凄凉的弦声!林徽音回复到一个易感的诗人。她写了许多诗追忆过去,这些诗或隐或显,凄婉是它们的主调,但有一点是确证的:徐志摩活在她的诗里,在她的心里被“永远纪念着”!

确然如此。当诗人“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展缓》)时,思绪的潮水滚滚而来。这里有往事如烟的凄喟,“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谁都/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记忆》)”;有触景伤情、无人倾诉的凄苦,“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对残枝》)”;有咬啮灵魂的痛苦自责,“我苛刻的咒诅自己/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除却严冬铁样长脸/阴雾中,偶然一见(《给秋天》)”论文网,以及对当年抉择的默默悔悟,“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展缓》)” 而更为激荡人心的,则是她发自肺腑的声声呼唤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这是林徽因对爱的最好的回应,她让已在天国的徐志摩坚信他们的灵魂相拥!

我还要特别说一下,那就是林徽因做了一件让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甚至不敢去做的事,在徐志摩死后,她一直将徐失事飞机的残骸碎片悬于卧室,直到生命的尽头!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我感佩的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如此透明、坦荡而又深沉,从而将世俗的鄙薄和浅陋击得粉碎!

1955年,林徽因,这位在文学殿堂中款款信步、吟哦穿行的女诗人在北京仙逝。让我穿过时空隧道,在她的弥留之际,停在她的身旁,做一诗相送:

这一池静水

微风过,

涟漪点点。

看头顶上响晴的蓝,

白云舒卷。

只一朵缓缓的,依洄

向我,

笑靥依然。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世情缘,引得多少人感慨万千。美不管以怎样的故事结

尾,它都会长存心间。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2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事,从最初提起,到最终达成,整整走过了十年才修成正果。在这十年里,梁启超安排他们见面,接来徽因就学,挡走徐志摩,安葬林长民,还支付林徽因留学费用,供给林徽因的亲娘、弟妹,投入了巨大的情感和财力。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关系,可以说是由梁启超一手打造,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玉汝于成,该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林徽因终于做了梁家的媳妇。

几乎不用怀疑,单凭梁思成自己,可能压根儿娶不到林徽因这样的女人,而林徽因若是没遇到梁启超,人生也可能达不到后来的高度。

林和梁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梁启超策划下的两个知识分子家庭双赢式的结合。

几乎从林、梁相遇的那一刻,梁启超的心里,似乎就已然朦朦胧胧摆好了一个局,一边是起点,一边是终点,中间过程,则需要他一点儿一点儿去实现。

身为前辈,梁启超呕心沥血,亲手将梁思成打造成了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知识分子,国之栋梁;身为父亲,梁启超舐犊情深,亲自为梁思成挑选了一位无可挑剔的太太林徽因,成就一段佳话。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人生的许多重要关口,梁启超都及时出现,打点一切。

他的身影,成为林徽因和梁思成从相识到结婚过程中最关键性的注脚。

他看中林徽因,一手促成林、梁相遇相恋

1918年,梁思成第一次见到林徽因。彼时,他们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一个十七岁,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稳重幽默,一个十四岁,玲珑可爱,神采飞扬,明眸善睐。

这样的相遇,绝非偶然,它有点像预热,彩排,仪式性的,不是相亲,却胜似相亲。

梁启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安排儿子梁思成和林徽因见面,力图成全一对他看好的姻缘,但他却并不着急。他深知,强扭的瓜不甜,强配的婚不顺,与其强行安排,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不如顺其自然,让他们自由地培养感情,水到渠成。梁启超是睿智的。他在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中找到了一条中庸的途径:见面包办,交往自由,循序渐进。他的妥协式改革家的气质,在梁、林相遇、恋爱这件事上,居然也意外得到展现。

但相遇只是一个开始。

1920年起,林长民带着女儿林徽因游历欧洲,遭遇徐志摩,父女俩都被徐吸引得心神大乱——父亲林长民和徐志摩时常一起玩乐,而徐志摩又弄到要为林徽因同正在怀孕的原配张幼仪离婚。纠结之下,林长民带着林徽因回了国。

林长民告别徐志摩,带着林徽因返乡,梁启超的推动作用不小。

1921年,林长民带着林徽因回到上海。梁启超立刻便派人把林徽因接到北京,仍旧安排林徽因回培华女子中学读书。接林回京,梁启超一来是照顾朋友的女儿,义不容辞,二来,他是想为梁思成创造机会,与林徽因多接触。

果然,不久,梁思成先生开始“登门”拜访林徽因女士了。他们已经有几年不见,亲密谈不上,更何况,没见面的这段时间,他们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都很大。彼此的感觉很懵懂。林徽因与梁思成是同龄人,在精神层面,没有她与徐志摩交往那么深。梁思成和林徽因比,要晚熟一些,他始终有些男孩子的天真气,在情感上,他则更依赖林徽因。梁思成后来回忆说:“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可见,是林徽因把梁思成领上了建筑之路。

与梁思成不温不火的拜访相比,徐志摩的追求显然要热烈得多。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到上海,聚会、游览、讲学等事项把他的日程填得满满的,但他从未忘记过林徽因。正巧,梁实秋邀请他去清华文学社讲演,徐志摩星夜兼程赶往北京。此时,林、梁并未订婚,徐志摩更有信心了。

他一手挡开学生徐志摩,催促林、梁尽早定婚

婚约尚未履行,尚不保险。半途杀进来一个徐志摩,梁启超怎能坐视不理?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学生,相比之下,梁启超显然更偏向儿子。他一方面给徐志摩敲警钟,一方面督促梁思成和林徽因互定终身。前后就那么几天,梁启超便安排好了一切。1923年1月2日,他写信给徐志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放弃对林徽因的追求。他写道:“若沉迷于不可求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无可惧耶!无可惧耶!”

梁启超的“善意”劝诫,徐志摩并不理会,而是据情力争,全力回击,“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如泣如诉,如歌如哭。梁启超无法,只好抓紧催促梁、林定婚,以期“生米煮成熟饭”,绝了徐志摩之念。

仅过五日,即1923年1月7日,梁启超在给女儿的信中便说:“思成与徽因已互定终身。”其动作简直迅雷不及掩耳。徐志摩急得写诗:“这颗裸的心,请收了吧,我的爱神……”接着跑去北海快雪堂松坡图书馆,找在那里约会的梁、林二人,直逼得梁思成挂出抵抗牌——他贴了一张字条在门板,上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要单独相处)。徐志摩见相恋无望,心才渐渐冷了。

绵柔运力,排开夫人李蕙仙的阻挡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3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 徐志摩 情感导向

林徽因和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

优雅才情林徽因。多部影视作品试图演绎林徽因的形象都未能引起轰动,因为其塑造的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林徽因相差甚远难有共鸣。现代演员虽有其漂亮,但难有其才情、深度、厚重、灵性与气场。单薄塑造厚重,终难驾驭。

林徽因的魅力让身份特殊的林洙――梁思成的续弦,抛除忌妒之后来赞叹:“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热情的光泽。她是这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①

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者。她才华横溢,优雅灵动,性格率真,建树卓著,堪称女性中的极品。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了徐志摩。一个是知心爱人,一个是蓝颜知己,一个是初恋情人。

爱的炽热徐志摩。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在剑桥留学时,青春朝气的他缘识妙龄林徽因。徐志摩坠入爱河,浑身的每个细胞都燃烧成火炬,一发不可收,焚了家庭焚了责任焚了社会舆论,也几乎焚了他自己。

林徽因美丽、活泼,洒脱的谈吐,空灵的感觉,常常激发出徐志摩思维的火花。最让他难忘的是暮春结伴剑桥漫步。“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诗人的激情澎湃了。然而,八年之后再回康桥,形单影只物是人非,诗人伤感无比,于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又有精妙绝伦的《再别康桥》问世。

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人在她情感的白纸上支起了彩笔,她被感动了。而她的身世和经历又使她不愿伤害别人。翌年回国相识梁思成并相爱。但徐志摩怎么也拉不回自己感情的烈马。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伴随始终。那是徐生命中最幸福的几天。告别时,徽因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他百感交集,直到胡适一声低唤:“志摩,你怎么哭了?”他才意识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他把满怀的愁绪洒在纸上:“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就是泰戈尔为他们纠结的情感慨出的无奈。

爱的深沉金岳霖。金岳霖,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始人,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为林徽因终身未娶,只求咫尺能见,永做邻居。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彼此又都钦佩敬爱,心灵沟通非同一般。一段时间徽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哭丧着脸把苦恼对思成诉说“自己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毫无忌讳的坦诚是出于对丈夫的信任,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似的率真透出泉水般的可爱。梁思成痛苦并思索了一夜,第二天尊重地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金的回答更是真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金岳霖发乎情止乎礼,终身未娶,他爱着林徽因,也爱着林徽因的全家,只做邻居。

林徽因后来在病魔的蹂躏下,卧病在床,不复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金岳霖依然每天雷打不动,下午三点半准时出现。天妒奇才,林徽因英年早逝,追悼会上他悲恸欲绝,送上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②的对联。之后对林徽因的真情深埋,再不表述。“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岳霖郑重邀请一些至朋好友赴宴,众人不解。席前他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爱的大气梁思成。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建筑学家,北京古城的保护神。徽因和思成年龄、出身、教养门当户对,文化构成相似相近,性情趣味投缘默契,这构成了他们婚姻的坚实基础。徽因的秀美、灵动、气质、见识,无一不让思成倾心,思成的笃诚宽厚也让徽因感到踏实。他们共同的事业是他们人生结构的第三个支撑点,彼此深情的目光除了相互凝视,更多时候是向同一个方向注视。即便是激情转化为亲情,夫妻在精神上依然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正因为此,梁思成明白他们夫妻的任何一方注定不会被别人替代。所以林徽因向他诉说自己情感的困惑时,他坚定地把选择权给了林徽因,一方面他自信,另一方面他是真爱林徽因。真正的爱就是让爱人按自己的理念选择,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种自信和真爱的搅拌就浇铸成了梁思成胸怀的坦荡和大气。

爱的智慧林徽因。林徽因浪漫但骨子里冷静。她能理智地面对婚姻,如同理性地面对爱情。

初识徐志摩,她朦朦胧胧的情感启动中,多多少少掺和着世俗及理性的不合适。这与她童年的际遇分不开。作为二房的母亲在有了三房之后的被冷落,以及二房所生之女对母亲的遭遇深感无奈之经历,使她的成熟超出了她的年龄。虽然志摩身上的那种诗性品质,也是自己诗性灵魂的一种回响,但不愿伤害别人的理性和善良,使她选择离开现场。关于金岳霖,林徽因的诗人气质,使她渴望极端的感情,但本性善良又理智清醒,使她不可能伤害梁思成,也不可能玩弄感情。

历史教训与经典范式

在离婚频仍、闪婚不断、责任缺失、婚姻动荡、情感没有安全感的当今,来温习和厘清林徽因和爱她的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确立。

(一)历史教训

徐志摩放弃责任,教训沉痛。

始爱林徽因的徐志摩,已是一个孩子的爸爸,第二个孩子正怀妻腹。为了方便离婚,他逼着妻子打胎。林徽因和梁思成订婚,他又把感情转向陆小曼,拆散陆小曼原有的家庭而实现结合。陆小曼美丽多病,爱排场喜交际,为了治胃病,又抽上了鸦片。陆小曼在上海的挥霍,迫使徐志摩在北京拼命挣钱:在三所大学兼课,课余写诗作文,还做房屋中介,仍入不敷出。他奔波于京沪之间,经济和情感一起拮据。最后因来往京沪缺路费,坐邮机失事而命丧。

那么徐志摩极力要抛弃的糟糠又怎样呢?张幼仪离婚后,生下小儿并抚养教育两个儿子,担起了徐志摩丢弃的家庭责任。徐志摩死后,她出资编写了徐志摩诗歌全集,为世人献出了徐志摩的杰作。后来张幼仪在侄孙女张邦梅的帮助下,在美国出版了他的口述自传《小脚与西服》。遗弃使张幼仪成长。而现在看来,也许徐志摩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林徽因,而是错失了真正爱他的张幼仪。一元复始,九九归一。

家庭是什么?对当事人而言,家庭是修身立命之根本,以后的一切建树都仰赖于家庭的安宁、稳定与和睦;对子女而言,他们的孕育、出生及成长,依赖于土质肥沃、水分滋润、阳光充沛的家庭之花盆。可能由于父母任何一方的不谨慎花盆就会落地而轰然摔碎,从此幼苗似的孩子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或夭折或病身,何以健康成为栋梁?

婚姻其实到最后就演绎成了“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④的回忆。那么,割断历史,中止回忆,撒手路半的伴侣,使其情感如荒漠之旅,也是不负责任。性情男女,人与人相恋也都入情入理。但每一个冠以“人”的感情动物,在成熟为“人”以后,要有“人”的理性、“人”的情商、“人”的规范。要在能担当起婚姻责任的时候结婚,在能为人父母时生子,在婚姻努力冲刺的时候切勿把路戛然而止,要有责任意识。对大多数男人而言,如果没有徐志摩的才情,但只要心里有一份责任,同样是一流好男人。

(二)经典范式

金岳霖用哲人的理性,书写了爱的圣典。有时候的放弃,是一种对爱的责任,不论在不在婚姻。金岳霖精神上的终生守候,在生活上看似孤单,但他孤单并不孤独,精神和物质本不在一个层面。没得到的终究是物质,而可以自由翱翔的却是灵魂,他堪称是精神的富翁和圣人。金岳霖始终以极高的理性驾驭自己的感情,透射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行。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绝句评价:“极赞欲何词!”岂只是林徽因,应该给予“极赞欲何词”的还有金岳霖,他的精神悲壮以至崇高,是人们永远仰视的丰碑。

梁思成是真正的绅士,注释了老子的“大爱无形”。34岁的徐志摩失事,梁思成代表林徽因去济南收殓遗骸,之后专门带回一块飞机残骸让她珍藏在家,以表达对逝者永久的怀念;不忌爱着自己妻子的老金常年做自己的邻居,嘱咐儿子叫老金为金爸,让儿子梁从诫照顾老金的晚年直到金离世。他用真诚和博爱来化解尴尬,不忍让妻子受一点委屈;对朋友的笃诚和信任,又使他赢得了永远的尊重。这种大海似的胸怀,青天可鉴。

林徽因成就了拿得起放得下拎得清的智者。感情丰富而富有的林徽因,知性、感性又不乏理性。智慧让她厘清了纷繁的感情纠葛,然后全力以赴致力于事业,这正是她生活和事业双丰收的关键所在。爱情的规则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获得爱情的哲学是攒够魅力做到被动。用理性规范感性,这也是她极具魅力又魅力长存的关键所在。

男女思维的差异性,就决定了异性之间思维的互补。女性会因优秀的异性朋友而更加优秀。友谊的外延大于爱情,因此天地更宽。当今时代,男女交往多层面全方位,善待自己又必须关爱对方。交往是一定的,怎样交往是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不需要更多探讨,有现成的范式可鉴。

和谐社会主体价值的确立需要媒体的导向

在感情处理上,我们欣赏林徽因式的审慎、理性和智慧;我们崇尚金岳霖式的深沉、超凡和脱俗,更需要梁思成式的大爱、风度和气量。

在夫妻模式上,我们呼唤超越生活层面,上升到事业层面、精神层面、灵魂层面的梁思成、林徽因式的情感事业结合型的夫妻;在友谊空间上,我们期待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等高度信任的真诚友谊,由此给力生活、给力事业、给力人生。而这些,都应该是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分内事。

爱情是流动的,而家庭需要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依赖家庭的稳定。生活不能没有情感,但情感之水一定要搁在理性的渠道之内让其规范地自由流淌。让包括媒体在内的我们,用理性框囿情感,用责任引领行动,使情感和责任共同定位社会主义的婚恋道德,为和谐社会铺就基石。

媒体,包括新兴媒体在内的所有大众传媒,因其覆盖广、传播快,是书刊类载体无法比拟的。媒体渗透角角落落,影响力无与伦比。端正婚恋观念,夯实家庭根基,这就需要媒体――实际是媒体人,有正确的情感观念以及情感导向意识,在关注情感奇闻轶事的同时,给予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打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和谐自由、激情理性的环境声势,形成良好的氛围,影响人的生活以及足迹。

注 释:

①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②林徽因的代表作是《你是人间四月天》。

参考文献:

1.张清平:《林徽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宇:《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传记文学》,1999(2)。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4

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才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张爱玲不喜冰心是因为她的文字,苏青看不上冰心则是由于她的容貌。看来女人刻薄起女人来,比男人更甚。

说到冰心自己,她也有个明里暗里较劲的对象,那就是美丽又有才华的林徽因。

林徽因聪明、心直口快又好强,很难和女上朋友;而心高气傲的冰心在林徽因面前,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容貌自不必说,写作方面的才情也是有目共睹。更何况,在文学上,当年还有徐志摩为林徽因撑着,又因为与梁思成在一起,她在建筑史上也留下了一笔。由此,纵然冰心怎么努力,似乎都不能明确自己的才华高出林徽因。

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在老北京,由于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影响,他们家每逢周末便有一次文化沙龙聚会,被称之为“太太客厅”。“太太客厅”的座上宾都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胡适……林徽因虽为人妻,但那样的优雅大方也是让男人们为之心怡的。每逢聚会,几乎都以林徽因为中心,谈论文学上的问题。

冰心不去参加这样的聚会,也看不惯林徽因被众人捧的局面,便写了篇《太太客厅》的小说影射林徽因。连金岳霖也说:“像是30年代的少奶奶们不知亡国恨。”

林徽因看了文章,恰巧从山西回来,就把带的一瓶醋送给冰心,让其享用。看起来已是火药味十足了。

在徐志摩死后,冰心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徐志摩的女人,无非说的是陆小曼与林徽因。本来徐志摩的死就让很多人把罪责推在林徽因身上,冰心的这番话更是让两家的后代也心存了芥蒂。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5

《再别康桥》的“再别”告诉了我们,作者是第二次和康桥作别,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可是,诗歌开头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徐志摩应该不是想和康桥告别,而是要和“西天的云彩”“作别”。“云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东西,诗人则把它用作了诗歌的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表明诗人似乎不想张扬,这明显与诗人的个性相悖,似乎满怀着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他当然不想直白地告诉别人,甚至是见证诗人心中秘密的没有生命的康桥,诗人也不想和它倾诉分享。那秘密也许有些苦涩,也许在苦涩中还带着一丝温馨的甜蜜。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潇洒的基调,哪有离愁的伤感。和云彩告别只是作者为诗歌抒情而确立的一个意象,通过这个意象来为自己回味内心珍藏的秘密创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果然第二节诗歌“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就在隐晦地讲述这个内心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了。“那河畔的金柳”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美好的记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字看,似乎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

诗人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沉淀”表明这梦是过去的,是留在诗人记忆深处,而且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彩虹似的”说明这是一个美好的但又是无法再实现的梦,诗人也许执著而徒劳地一直在追寻,也许诗人一直在自欺欺人,把梦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理想追求,但现在这个梦终于该醒了。梦虽然破碎了,但诗人今天就是来这里执著地寻梦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在诗人放歌的“今天”,这只是诗人的想像,不是诗人的一个实际的行动,那么诗人还要“漫溯”什么呢?所以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的“漫溯”,其实就是对如“青草更青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追忆。诗人在这天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因要“悄悄是别离”内心的秘密而“但我不能放歌”。如果没有了心中独享的美好的秘密,这条叫康河的窄窄的水道,风景再美也便缺少了一种诗意的灵动。诗人曾经在康桥上康河边吹奏起“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许多人认为“笙箫”吹奏出的一定是离别的伤感,实际上,笙箫也可以是为恋情为爱情而奏响。这样的风俗至今尚存于我国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就由此可以猜想诗人是来康桥上康河边告别他心中的爱情梦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轻松。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所爱的据为己有,才算美好?真爱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所以诗人虽然没有在今晚带走什么东西,但他带走了甜蜜而美好的回忆,尽管没有回报的爱有些苦涩和心痛,但那是甜蜜的心痛,值得永生回味的枯涩。也许在诗人心中,那样更为潇洒和美丽。记忆虽已成为往事,但往昔的美好却永存心中,永远值得诗人独自一人默默地自我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蓝棣之先生在分析这首诗歌时就精辟地指出:“‘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说诗人洒脱,他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说一片云彩也不要带走,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①可惜我们很少关注和鉴别这更为合理的读解。我们如果把诗人徐志摩的初别康桥即《康桥再会吧》拿出来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蓝棣之先生的解读是多么接近《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真谛。

那么,诗人徐志摩在这首诗里梦绕魂牵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世界呢?人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总爱引用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并据此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②。这也许是对的,但没有深究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意义。只有新颖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才会具有这样的魔力。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自己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为什么是在24岁那年,为什么偏偏是对诗歌来了兴味?是什么让他诗情勃发的呢?是炽热燃烧的爱情!也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成就为真正的诗人。

根据张清平的《林徽因》一文记述,1920年10月上旬,徐志摩(刚好24岁)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俩。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曾多次“结伴在剑桥漫步”。“当时林徽因十七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她长得像花一般娇艳,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的风度。加上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没有阻止他们的交往,使得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迅速发展。更有甚者,林长民与徐志摩也‘热恋’起。就在此时,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从中国来到了英国。她来英国是徐志摩自己的主意,希望能让她开开眼界。但她来的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正在热恋当中。张幼仪受不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日子,就独自一人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她走后,林徽因也从初恋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理智终于撞破了情网,要她做出明快的决断,要么中止恋爱,保持真诚的友情;若要论及婚嫁,则必须先要徐张离婚。”③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于1921年9月,林徽因结束在英国的留学生活,随父回国。最后在1928年3月和她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婚后,夫妇俩用6个月时间游历欧亚诸国,于8月归国。徐志摩则在同年6月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畅游。到英国时,诗人又去了剑桥,重游故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名作。据此,可以推断,徐志摩写此诗同他和林徽因曾经双双“漫步”剑桥有关联,是徐志摩对这段难忘恋情的甜蜜追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去发现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

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济。呵!我那时的甜蜜的单独,甜蜜的闲暇。

请留意作者的用词――“单独”,在“单独”上加了引号,后文又说这是“甜蜜的单独”,这正是《再别康桥》里“轻轻”“悄悄”的情感基调。“单独”是解脱了婚姻家庭之累的“单独”,还有后文提及的“自由”,也是心中已经准备解脱家庭之累的自由: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的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在诗歌里诗人不能明言的真正的甜蜜的秘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终于露出情感轨迹的蛛丝马迹。后来,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与此同时,即使过去许多年后,从林徽因方面而言,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感情,也仍然藕断丝连。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因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由此,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张幼仪,但依然什么话也没说出。不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致,才会达到徐志摩对林徽因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这正是《再别康桥》奔放洒脱的真谛所在。只有当我们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情诗来读的时候,关于这首诗歌的一切疑团才豁然而解,真相大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让我们在这些诗句中和诗人一起重温破碎了但却是美好甜蜜的旧梦。“虹”和“梦”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甘心”“揉碎”“沉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的真实写照。

①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P57

林徽因徐志摩范文6

正是基于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提出了把北京改造成新中国首都的建议:第一,北京市应当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第二,必须阻止工业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第三,严格保持紫禁城;第四,在老城墙里面的建筑物要限制在两层到三层;在城西建造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政府行政中心。只可惜除了保留紫禁城这一条得到采纳外,其他的都被政府否廖。彭真市长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南望对梁思成说:“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天安门上望去,下面是一片烟囱。”梁思成大吃一惊。他不敢想象,那个烟囱林立的北京城,那对于他太陌生了,也太遗憾了。

其后,北京城的面貌便开始了自明清以来最大的演变。古城墙全被拆毁,除了保留南面的前门和北面的德胜门以及东南角楼,其余的城门楼子也都被夷为平地……梁思成在他一生的最后20年里,一直遗憾地关注着这一切。在当时的北京,他恐怕算最心疼的一个人了。尤其城墙的拆毁,对于他肯定比拔牙还要痛苦,但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梁思成一直认为,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不能否认历史,更不能切断历史;只是在当时破旧立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中,他的声音太弱小了,很快就被推土机、起重机的喧嚣给淹没了,但这弱小的声音也是很宝贵的,历史会感激他的。真难得他能保持局外人般的清醒,也许不是清醒,而是出于对北京城似乎狂热的爱。

梁思成在“”期间曾遭受揪斗,据说,他当时胸前挂着一块黑板,上面用白字写着打了一个大大的“黑字”:“反动学术权威梁思成。”为此,他踉踉跄跄地游行。但他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建筑学家,最终还获得了姗姗来迟的肯定。他的老友费正清夫人费慰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结尾时记载:“梁思成于1972年1月9日逝世,终年七十岁。十四年后,在本来该是他八十五岁生日之际,清华大学举行了对他一生事迹的纪念会。一大批同事、学生、家属和朋友,以及一些官员参加了会。面对差不多七百名参加者,约有四十人致词颂扬他的人格和成就。”

梁思成出身名门,他是梁启超之子。但他又是北京之子――北京忠实的儿子。他虽然对中西建筑文化了如指掌,并且曾经留学美国,但他在北京,一直喜欢住在老式的四合院里。靠近东城墙的北总布胡同三号的一座四合院,就是他和林徽因20世纪30年代的旧居。

林徽因原是“新月派”诗人,后受夫君影响在建筑学方面也有造诣。她参加过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国徽的设计。1948年,女学生林洙是梁家的小客人,林徽因经常给她讲北京城的规划,谈建筑,培养了她对建筑的兴趣。林洙一直记得,林徽因特意向她看了哪些北京的古建筑,最喜欢哪几处,她回答最喜欢天坛和太庙,因为天坛经过长长的神道,到达仰视晴空的洁白的圜丘,真正给人以通向天堂的感觉;太庙门内的大片古松是那么宁静肃穆……

说来也巧,林徽因病逝七年后,林洙成为梁思成晚年生活的最后伴侣。她一直认为:“林(徽因)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生活的领路人。”

林徽因是1955年离开梁思成也离开这个世界的。用美国学者史景迁的话说:在寒风凛冽的北京,在最后一堵庞大城墙颓然倒塌之时死去的。

史景迁为《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写了“前言”:“我还看到,思成和徽因一道,乘火车,坐卡车,甚至驾骡车跋涉于人迹罕至的泥泞之中,直至最终,我们一同攀缘在中国历史大厦的梁架之间,感受着我们手指间那精巧的木工和触手即得的奇迹,以及一种可能已经永远不可复得的艺术的精徽。”对于梁思成与林徽因而言,古代建筑不仅是历史大厦的梁柱,也是艺术的祭坛。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于1924年访华,估计留下过不少照片,刊登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大小报纸上。其中一幅是他4月23日抵达北京后拍摄的,画面呈众星捧月之势:以白发、白胡须的老诗人为中心,其余人物分别是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及其父林长民……他们的身后是密集的树丛与花盆。仅仅依靠这模糊的背景,无法确切地辨别摄于什么地点。是故宫、西山,还是北大校园?似乎都有可能,总之是在北京吧。

出于礼貌,还是别有深意?徐志摩站在泰戈尔左首的最边上,中间隔着一袭旗袍、身材婀娜的林徽因,这三位诗人并肩联袂形成的完美格局,如同老树、鲜花与青藤,交相辉映。在泰戈尔的另一侧,站立着未来的优秀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

徐志摩是泰戈尔在华访问的全程陪同,最先于4月12日,抵上海的码头,迎接来自印度的老诗人。这老少两代诗人之间不仅毫无代沟,而且一见之下,即引为知己,成为20世纪诗坛上著名的“忘年交”。在来北京之前,徐志摩还引导泰戈尔去杭州看西湖,在一艘桨声悠扬的舳舨上通宵达旦地赏月、吟诗、谈心。志摩甚至向老诗人吐露了自己对一位叫林徽因的北京姑娘的暗恋,以至泰戈尔见到林徽因本人后,都忍不住想扮演中国神话里的月老,替心有灵犀的一对青年男女牵起红线。泰戈尔倚老卖老,很仗义地替志摩去做徽因的“思想工作”,可惜,一番好心最终并未促成好事:少女的情怀像深潭般矜持,没有答应。

这段感情虽是徐志摩单方面的,已足以感染作为旁观者的泰戈尔了,他相信自己面对的是中国的一位“情圣”。年轻的诗人即使在单相思,也依然喷涌出照亮夜空的岩浆与烈焰,这燃烧的激情,本身就是无字的诗篇。泰戈尔甚至比林徽因更快地读懂了这份意思。

而林徽因未尝没有读懂,并非心如止水,只不过作为传统女性,她不得不要求自己尽可能保持冷静:徐志摩是有过婚史的男人,他的浪漫令女人们着迷,他的多情又令女人们畏惧……

其实早在两年前,徐志摩就亲口向林徽因求过婚,并表示愿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婚。“这些年,徽因和她伤心透顶的母亲住在一起,使她想起离婚就恼火。在这起离婚事件中,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弃,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置。”

这是善良的林徽因无法做到的事情,甚至比让她爱上一个人更难。即使徐志摩真是所向无敌的“情圣”,也闯不过林徽因这道关的,毕竟,这是一道林徽因自身同样无法闯过的关:她有着先天性的禁忌与顾虑。林徽因选择了那张与泰戈尔合影里的另一个人: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她后来果然成了梁启超的儿媳,而且,1928年正式举办婚礼。

徐志摩还是于1922年3月离婚了。梁启超作为其恩师,闻讯后特意写了封信加以谴责,劝诫徐志摩不要“追求幻梦中的极乐世界”,不要“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徐志摩给恩师复信:“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灵魂的伴侣。要是我找到了她,那是我的运气;要是我找不到她,那是命该如此。”

其实,泰戈尔代徐志摩求情时,林徽因已“名花有主”,因而,老诗人的努力也是徒劳的。泰戈尔只能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罢了。他特意为林徽因赋诗道:“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