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感情句子范例6篇

结束感情句子范文1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音乐文化;美

“艺术歌曲”一词源于西方,是声乐歌曲体裁的一种。最初源于欧洲德奥地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种声乐体裁传入我国,它以我国古诗词为本体,融入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戏曲音乐、五声调式等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艺术价值极高且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语言艺术诗歌与表情艺术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诗词韵律美

唐代历来有“大唐诗国”的美誉,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诗歌艺术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由盛唐“诗仙”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一首近体七言绝句诗。

此诗作于开元盛世公元728年春,此年的李白只过加冠之年,正值年轻之际(27岁),在武昌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去广陵(今江苏扬州)时而作此诗。全诗言简意赅28字凝聚了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与诗人的离别情愁,诗歌中蕴含了诗词美、音韵美、格律美、中和美、气韵美、意境美等,这些也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表现。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由作曲家刘文金根据李白同名诗改编而成,该曲整体曲调风格讲究简、空、灵,多方位体现了我国古典哲学思想与传统审美观念。

诗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表明离别地点为长江边的黄鹤楼,所辞故人则是孟浩然。该句诗人简明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看似简短的七字中也带有诗人的一种心境。黄鹤楼也位于长江边,而此句诗人选择地点用黄鹤楼而不是长江边或者其他地名,显然黄鹤的意境美更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好友孟浩然此行如驾鹤仙人般自在的羡慕之情,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简”“灵”,追求意境之美。

诗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描绘离别地的景色和目的地。中国古代文人向来偏爱描绘自然之景,情景交融,是我国音乐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审美追求。在繁花似锦的暮春三月友人要顺流而下去扬州,在唐朝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此时长江边春色如画,诗人看似写景,其实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羡慕之情,同时美景与自己心中的忧情对比,但忧而不伤,体现了中国传统“中和”的思想,强调心性感悟。

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描绘离别后的情景,送行后友人的帆船越来越远,最后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个“孤”字点出诗人心情,诗人的不舍之情就如友人渐行渐远的船被越拉越远,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船”与“情”在慢慢流动,远近流动之间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气韵”美。

诗尾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继续写景抒情。友人的船走远后,诗人仍在江边,不舍离去,看着长江之水在天边处奔流而去。诗的末句本应该是情感抒发最为直接强烈的地方,而此处诗人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以情驭景,用“长江天际”描绘出一幅广阔的远景画面,看似留有空白没有具体抒情,实则营造出了含蓄悠远的意境感。

在整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的表达情感,而是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这体现了诗人李白“崇尚自然之美,强调真实情感和自然天成的意境,提倡清真”。1这也是我国文化内涵“写意”的特点。

总的来说,我国诗歌讲究格律音韵。在古代有四声:平、上、去、入,而在现在的普通话中没有入声,所以分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阴平与阳平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整首诗的平仄定格为:“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该诗为仄起入韵式,押平声韵,第一、二、四句的尾字都押韵在“U”上,分别是:楼、州、流。平仄是运用汉语的四声使语句抑扬顿挫,所以诗词本身也具有朗诵性和歌咏性。

二、曲调结构美

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在他中老年时期创作了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该声乐作品曲调韵味悠长,沉淀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且影响深远。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旋律采用我国传统五声音阶调式,整首歌曲为D宫七声调式。歌曲奏吟诵性强,节奏型多样,运用了较多的连线与自由延长等,增强了乐句诗歌的吟诵感与律动感。并且每一个乐句都运用了前倚音或波音等装饰音,加强了韵味感,使得曲调富有传统民族音乐感。全曲字少音多,融入了戏曲中“一字多音”元素。

全曲速度变化多样,歌曲开头引子部分为自由渐快的散板,由连续不断的一长串前倚音引入,紧接着是紧密震音和琶音,如行云流水般一泻而出,然后由节奏较稀疏的四分音符放慢速度,最后自由延长。这些节奏型都极具有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特色,歌曲在引子部分就自然的营造了一种古韵优雅的氛围。

在散板形式的前奏后紧接着进入了乐曲第一句,此句节奏上延续引子的散板风格,起音为波音,节奏上继续运用前倚音、三连音,增强曲调的婉转与韵味,结束在A徵音上。值得一提的是“辞”字虽然只有一拍的时值,但作曲家在用音方面特别讲究,此处并没有延长音的时值,但音乐效果并没有减弱,反而增强,瞬间将听众情绪集中,为后面抒情段落的释放做铺垫。

第二个乐句节奏由散板转为速度适中的慢板,节拍为归整的4/4拍,音程之间跳度不大,在三度以内,最后结束在升F角音。在这一乐句中,有两处休止的地方,运用得恰到好处,增强乐句抑扬顿挫之感。

第三个乐句音高由低往高,音程跳度相比前面几句加大,“远”字运用一字多音,有突出强调作用,也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此句为下句的推向高潮起了铺垫作用,最后结束在B羽音。

第四个乐句出现了整曲最高音G音,将歌曲推向整段的高潮,也突出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羡慕与不舍之情。最后一个“流”字拖了四拍的音高,然后结束在升F角音上。

最后一个乐句前面没有间奏,紧接第四乐句,此乐句重复上一句歌词,旋律节奏归整,此句结束音不同于前四句都是结束在中低音上,最后结束在主音D宫上。

接下来一段是重复上段诗词,速度上比前段较快,旋律上音较密,每一个乐句都结束在不同的音上,第一句落在B羽音,第二句落在D宫音,第三句落在升F角音,第四句落在的两个“流”字分别落在E商音与升F角音,最后结束句减弱,结束在主音D宫音上。乐句在调式的整体安排上错落有致,不单调,整体曲式结构归整。

全曲篇幅不长,但整个旋律总体来说是如诗一般富有意境,让人回味悠长,旋律与诗的结合恰当。

我国古诗词艺术随着时代沉淀至今,经过我国现代作曲家二度创作,更是锦上添花,再度完美诠释了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

【参考文献】

[1]李西林.唐代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结束感情句子范文2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境;神韵

许多古典诗词,常常因为结句的奇峰突起而增辉通篇。我们研究古典诗词的结句种类和艺术,对于把握诗歌意旨,提高鉴赏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以景结情,含蕴悠长

即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收束全诗。其妙处在于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诗人欲说不直说之意都蕴含在景中,耐人寻味。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前三句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表现这“不尽边愁”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于是,诗人无限的乡愁、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对现实的幽怨等无限情思穿透意象挥洒开来,从而比直抒胸臆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悠悠情思绵长深厚。

二、以事收束,暗含余音

古诗词的结句多为抒情,而以叙事作尾很少,但若能匠心独用,以事作结,亦会有出人意料之精彩。如郑谷《淮上别友人》: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有情韵的结尾分不开。结句“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叙事而已,若诗歌首联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令读者低回流连。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代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戛然而止,恰如四弦裂帛,愈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平淡的叙事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三、以情结景,词尽旨远

即诗的前面大部分叙事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抒情之一笔,旨在一笔点活全诗。这也是古诗词常用的收束方法。如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前面三联或叙事,或写景,而尾联才抒发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黯然神伤的情怀。诗人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这字里行间寄寓着作者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和壮气蒿莱等诸多感触。

四、想象作结,撩人思绪

诗人的情感很多时候由现实而发却又非依靠描景叙事等就能完整表达的,这就需要人为地构造一个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想象就自然发生了。以想象收束诗歌,常常令读者回味无穷、引人遐想。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雨淅沥,夜深难寐,独剪残烛,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可想而知。然而作者于字里行间,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而是从眼前景生发开去,诗人想象自己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驰骋想象未来的欢乐自然反衬出今夕的愁苦,而今夕的愁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诗歌结句通过想象,表达了作者渴盼归后欢聚和追话今夕的愿望。全诗虚实相生,起承转合兀然有致,含蓄隽永。

五、以理完篇,画龙点睛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能从中得到的某种人生感悟。若一首诗词以理收束整篇,定会令人沉思冥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此诗关键并非在说一个身居高位人的登塔感受,而是道出一个普遍真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才能不被浮云等遮蔽障目。尾句既是写实,更是透射着日常生活中的哲理,这也是此诗的理趣所在,令人虽掩卷而沉思。

六、以问作结,隽永回味

此种结句令诗歌留有韵味,让读者忍不住心中自问自答,存在一个意境和情感交流的空间,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最后的一问,惊心动魄,石破天惊,既有对朝廷的失望,又有深深的期盼!因此,这里留下的不仅是命如秋蝉、品如秋蝉的诗人的长叹,留下的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千年之问!

结束感情句子范文3

关键词:乐段结构;作曲手法;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92-02

引言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象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旺盛不衰的生命力。当人们登临长城时,放眼大好河山,心潮激荡,回顾光辉的历史,浮想联翩。它那雄伟壮丽的姿态,在今天尤为世界亿万人民所瞩目。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根据气魄宏伟的长城为题材谱写而成的音乐作品,是他继《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等优秀民族器乐作品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

《长城随想》在独奏乐器与协奏乐队这两方面都发挥得比较充分,所体现的“史诗性”和“交响性”都显得比较成熟。它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我国民族管弦乐创作走向成熟的一座里程碑。

《长城随想》共分四个乐章,《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遥望篇》。

《关山行》主要表现的是曲作者登临长城所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里面既有对长城雄伟气度的自豪,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回顾和厚重文化的畅怀,又有对长城内外气象万千的赞美与感叹。其创作手法受到典型的民族民间音乐影响。该乐章可分为四个乐段。

一、第一乐段是由引子和乐队奏出的主题乐句,以及根据主题乐句发展而来的主题乐段

以上谱例,可以看到引子的节奏型重复了的节奏,乐器采用了编钟,旋律为:

连续八度重复,速度为徐缓的广板,加之由弱渐强的处理方法,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历史的巨人,迈着稳健的步伐,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向我们走来。接下来由过渡引出了乐曲的主题乐句,分三个分句构成。为第一分句,为第二分句,为第三分句,第二、三分句与第一分句之间,既是下行和连续下行的模进关系,又各自相对保持独立的音调,自成一体,这种既有联系又有对比的特征,是我们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之一。

主题乐句中运用了极其富有动力的节奏型,通过连接句继续做上行三度的模进,进一步强化了主题乐句的音乐形象,之后发展变化为。在模进关系上,衍用了主题乐句连续下行的方法,在旋律方面演变为,第二分句演变为,第三分句演变为,接其发展为,其旋律传承发展脉络清晰可见。继而经过连接句,同时又是连续下行模进句,转到属调重复主题乐句(实际音高为上行三度),由过渡,在更高音位(再次上行三度)上模进(同时又是回到主调的过渡句),推进到主题乐句尾,结束了引子。

引子部分主题乐句的旋律庄严而厚重,节奏型极其富有动力,主题乐句和发展部分在连续下行的模进中,给人以庄重深沉之感,作曲家运用该乐句来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是十分妥帖的。主题乐段的结构,从主题乐句出现开始到变化重复句,再到转调重复段,又到主题乐段的高潮句,实际音高一浪高过一浪,对强化主题音乐形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外,运用调性转换的方法来强调主题乐句的形象,也是引子的特点之一。,引子末端中的出现,已经离调到下属调的去了。

二、第二乐段为二胡的主旋律

该乐段是一个复合乐段,前后各四个乐句,后四句是在前四句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成。,旋律缓慢上行落徵音,模进上行落宫音,模进下行落角音,依然模进下行落宫音,旋律来源于引子中的。之后乐句发展为落羽音,运用了民间鱼咬尾的作曲手法,分别咬住尾音向下发展,又采用环绕法,环绕羽音发展。

落徵音,用了和第一句完全相同的手法发展而成。

落徵音,由上四句的句尾重复变化而成。接下来合尾结束。第四句是由引子中的

变化发展,再加合尾句而来。

纵观以上二胡旋律,我们可以看出曲作者仍然衍用了主题乐段富有动力的节奏,旋律发展运用了模进法,主要部位的旋律均来自引子,音乐风格及形象得到了高度统一。该部以缓慢的速度,庄重深沉的旋律,呈现出凝重的音乐风格,表现出回顾与沉思的情愫。

三、第三乐段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为中速流畅的旋律,共四句。通过连接句 引出第一句,第二句 ,第三句,第四句。分析以上谱例,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句的旋律,均取材于之前的两个乐段,进而加以变化发展。第一句直接取材于第二乐段中,第二句直接取材于主题乐句,第三句,取材于主题乐段,第四句则基本上是第二句的变化重复。接下来出现了变化音变徵,为转到属调做好了准备,成为属调上的。

以上旋律和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节奏型,由庄重徐缓型变为轻松流畅型,表现了曲作者登临长城思绪万千的变化,由凝重的回顾转到对长城内外壮美气象的赞叹。

(二)第二部分的旋律在属调运行中开始,二胡和竹笛好像在一问一答,竹笛,二胡,竹笛,由于采用了重复充实的旋律发展手法,故情绪表现轻松愉快。接下来旋律的发展采用了高低对比的方法,,富有律动感。在之前的基础上,变换了节奏型,且在属调的基础上再次离调到下属调,给人以浮想联翩的感受。通过过渡句,结束了离调,回到属调,又回到主调。

上面这部分旋律,可以看到四个变化,即调式、调性、节奏型、旋律变化。

1、调式变化。这一段旋律为羽调式

,回到宫调式。

2、调性变化。由上一部分句尾的过渡句转到了属调,在旋律发展中又离调到属调的下属调,然后依次回到属调和主调,频繁的调性转换,带来了优美和富有幻想的感受。

3、节奏型的变化。由变为。

4、旋律变化。发展了新的旋律,,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旋律模进发展法、环绕模进发展法,重复,上行模进,下行模进。

(三)第三乐段的第三部分,取材于之前两部分的旋律素材,并加以变化融合而成是根据第一部分中乐句的节奏展开而来,之后发展过渡句 ,进而转到属调,继续重复转属调后,二胡与乐队的问答句。接下来是主题句在属调上的进行,再通过过渡,回到主调。接下来向下发展到主题句,再通过大跳模进,导出了乐队奏出的第四乐段――主题乐段,结束了第一乐章。

上述旋律有以下特征:

1、句首的节奏拉伸展开。

2、转调手法的继续运用。

这些手法均起到了加强音乐形象的作用,用于表现作者赞美长城的愉悦心情,不变的仍是旋律的模进和环绕发展,旋律发展到乐段尾处,用大跳模进的方法,将音乐的表现由轻松愉悦转为铿锵有力、挥度豪放,为导出下面的主题乐段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第四乐段是乐队与二胡乐队共同奏出的主题乐段,这里有再现引子的性质,音乐表现回归为庄严凝重。结束句 衍用上面乐段两个大跳小节,使得壮放豪迈的气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并增添了一份无与伦比的民族自豪感,结束了第一乐章。

纵观第一乐章,引子确立了音乐主题句、主题段、音乐风格、旋律发展手法,以及富有动力的音乐节奏型。其节奏型,旋律素材,,,被多次应用并加以变化发展,使整个乐章的音乐形象达到了高度统一。

第二乐段,呈现并确立了二胡主旋律,此乐段极具凝重的音乐美感,采用变化重复的方法组成复合段,对这一主旋律进行了强化,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回顾与沉思。

结束感情句子范文4

一些句子结束了,才发现停顿的短促,实际寥寥无几。月光从初一涂抹到十五,终于打成结缠成团,一点一点地抽离,剩下一丝下弦,再纺一轮新弯。可是自己内心里有那种不解不屑的表情,像乌云不言而喻的厌倦,龇起的牙比天狗更黑更暗,都想一口吞噬。

一些句子结束了,镜子里却是不识的音容,索性花了妆,改做油彩的花脸。剔净头发后,先涂掉唇齿,再割下耳朵,撕破眼角挖空瞳仁,最后抹平鼻子,我方知晓我是谁,我方明白我非我,我方忘却谁是我,我方混淆谁非谁。然后是混沌不堪,回归静灭。

一些句子结束了,才发现文字已开裂,心血平白干涸,我摸索回去的河床,源头里陷满了琐碎的沙子,不敢哭,怕泥泞,也不敢笑,怕飞散。困境里,他们想唱歌,我却听见雷雨。

杯子里的红酒是香甜的,色泽鲜美,光彩艳丽。晃动时的涟漪旋转得那样诱人,卷动着你的眼窝。

红酒的旋涡,印象与意想的漏斗,不论思臆如潮似海,只有一个狭口涓涓而出。而手腕的颤抖,免不得那些液体溅洒失落。碰翻了,打碎了,绘成灰尘里粘糊糊的斑迹,吹吐出酸涩的呼吸。

对阿,那都是一些幽怨的芳华,流淌中幻灭。温润柔滑,绵薄飘渺,无力承载你心情的锐利边角,更无法溶解你遗留的沉醉。只是虚掩你的喘息,朦胧你的低语,迷离你的眼神,教会你如何把紧握浸泡成手心,把指间绽开,把残存洗滤。

这,也是流年所钟情的作息。

如梭日月织就似锦年华。

我一想起,就不能止息。

把记忆缕成一行一行,拆成一经一纬,突然才觉得那些安插进去的抑扬顿挫,何等生硬。走过了就留下荒芜,是捏不起来的沙,怎样的巧妙精细,在它面前亦不过是一种蛮力。把存在洗褪了色,再把一片素帛撕扯得薄胜蝉翼,又能回溯那个方向的风?随之飘泊,足不点地,任风肆虐,就甚至不懂,什么叫做吹拂。

那一根根纤维的触感都是复杂的,如同笑的苦泪的甜,很难很难的,要用余生来理解昔日诠释过往。要把生活,每一寸每一寸对折。

今后的未知,是自由的水流,有着任意的方向与形状;那些枝繁叶茂的从前,已被煎炒成茶,只剩下珍藏的馨香可以发芽。用后来去浸润从前,让透明被渲染出色彩,除了热切的希望和滚烫的生命,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你看,我们的背影都结了霜,影子拖得再长也不过冰凉。抽拉成一线却不会勒嵌进肌肤,只有明天的曙光。每一条崭新的美好,都如沐朝露般灿烂。

你听,我们的心血潮起潮落,忧伤填得再满也终要倾空。想把名字写在沙岸上不被洗刷,只有每天重写一次。每一页执著的坚持,都有更美的蕴含,更深的向往。

于是,可以想象,可以任意想象,只要懂得,把梦想也编织进现实,就像把片刻编织成散文一样。

而且,可以领悟,可以深入领悟,但别忘记,把灵魂也注满了浪漫,就像把诗歌注满了深情一般。

冥想如针,感知似线,岁月能够穿针引线,这不是我的理由。

我曾想能这样参破幻象:“你的美丽告诉不了我这些。你跌入湖中,打破了自己的镜子。”

人人有天然的顽疾,如同流年钟爱的作息。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华丽的。都是燃起的华丽。

灼烧过的都不敢再触碰,因为我坚信它。

火焰确实存在,暖与闪,是证据。

当我不再唠叨一些句子,也不在相同的地方换行,能够苏生毫无粉饰的心情,让缠爬在上的词藻干裂脱落,等等等等。

那么这些语句终于衔接,吻过了遥远的仓皇与恍惚,相濡以沫。

不再计较谁开始谁退出,不再吼破喉咙,不再祈祷雨声。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追寻的借口,咬破指尖痛醒虚言。

结束感情句子范文5

关键词: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浅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259-01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 igvan Beethoven,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独领,由海顿、莫扎特创立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中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发展。由于他对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使他成为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音乐大师,后人描述他为“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也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钢琴曲的创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中心位置,尤其是他留给后人的32首钢琴奏鸣曲,堪称是音乐的“圣经”。其中出版于1799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1792年27岁时创作的,是献给卡尔•冯•里斯诺夫斯基亲王的钢琴奏鸣曲。这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也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之一。标题“悲怆”隐藏着作者对生命的磨难所流露出的痛苦,但是年轻的贝多芬怀着对理想的坚定和执着,勇敢同命运做抗争!因此在作品的音调中,我们能够完全感受到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犹如他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悲怆奏鸣曲》一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一个主调为c小调的引子和奏鸣曲式所写成,是整首奏鸣曲式规模最为宏大的乐章。第二乐章是?A大调的有两个插部所构成的回旋曲式。第三乐章是c小调的奏鸣回旋曲式。笔者将从第一乐章入手,着重分析其中的音乐要素以及情感音调的变化发展。

一、引子

引子是1―10小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小节,但结构却是开放的单二部曲式,A部分是1―5小节,其中1―2小节是一个动机发展,也可以划为A部分的第一个小乐句a;3―5小节是A部分的第二个小乐句a’,是由Ⅴ―Ⅰ的一个全终止结束A段,结束在主调的平行大调?E大调。B部分5―10小节是a的发展,由?E大调逐渐转到c小调,并由一级的四六和弦―Ⅴ7―Ⅰ的完全终止结束全曲引子并引出主部的主要主题。

引子的一开始就出现了给人以严竣阴森感觉的减七和弦并且不断的向上摸进,给整个乐章增添了悲壮严肃的气氛和对命运的一种无奈的叹息感。从B部分开始,音乐织体变为柱式和弦的节奏型音型,暗含一种不服输以及与命运做斗争的力量感。最后一小节是快速的半音阶下行引出主要主题的出现,给人以强烈的期待感。

二、呈示部

主要主题是11―27小节,是由两个乐句所构成的一个开放型的平行乐段,调式调性一直在主调(c小调)上发展,最后以重属和弦解决到属的开放终止结束主要主题的陈述。由弱开始逐渐渐强最后到强的一个力度给人以巨大的推动力。织体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左手八度的连续级进以及上方旋律音与音的极速推进表现了一种汹涌澎湃、不可遏制的热情,充满了一种斗志昂扬的动力以及与命运拼搏的决心。

连接部是27―50小节,其中27―37小节是主部主题的加固部分,左手节奏型的伴奏音型补充了主题的音乐形象同时也为副部的伴奏织体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加强了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38―45小节两次主题材料的上行摸进,并在43小节到达了副部主题的属和弦上。

副部是51―88小节,其调式调性代替了主调的平行大调bE调到了其同名小调be小调。其结构是由一个八小节的乐句以及及其三次变奏而成的乐段,这使得音乐材料在副部得到充分的发展。其织体来源于连接部,虽然是小调,但是给人的感觉也有一丝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这就和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在65小节转到的bD大调就更加突破了了情感压抑的封锁,使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音调的发展的左手的低音区和右手的高音区一唱一和,略带有一种舞曲的性质,让人们对命运充满希望和遐想,掀起了作者心底对命运不屈服的感情。

结束部是89―134小节,是由三个结束主题所构成的段落。第一个结束主题是89―113小节,是由两个重复的乐句所构成,在结束的部分变化了旋律并且提高了音区,所用材料来源与主部的材料,调式调性在稳定的?E大调上发展,两句的力度由弱到强给人以明显的推动感和层次感,把矛盾斗争推向了高潮;第二个结束主题是113―121小节,加固了了?E大调的调式调性,其结构是由两句所构成的乐段,终止式为Ⅴ―Ⅰ的进行,左手织体来源于是副部的伴奏织体,右手是切分进入的下行音阶,用以引出第三个结束主题;第三个结束主题是122―134小节,其材料来源与主要主题,是有持续音的乐句,?E大调,125―132是八小节的连接段落引出主部主题的反复,左手低音连续级进下行,133―134两小节引出展开部。

1闭箍部

展开部是135―196小节,开始的135―138小节是一个和引子材料相似的慢板引子,从g小调开始,在137小节运用了七级减七和弦的同音异名转换到了e小调。整个展开部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基本展开阶段和属准备阶段,是对主部主题的展开发展。整个展开部的织体异常丰富,将主部和副部的织体综合运用,发展了呈示部的主题材料。作为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贝多芬在这里大大的抒发了他的情感且整个展开部简练而紧凑,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和坚强的意志。从169小节开始,左手出现属持续的开放音调,以音阶下行的方式进入了再现部。

2痹傧植开

主要主题的再现是197―212十六小节,其中前前八个小节无变化的再现了呈示部的主要主题,其中第二乐句的后半部分旋律由两个小节的全音符的连音变为了注释和弦的向下进行,通过一级的四六到属和弦的进行进入到连接段落,让音乐自然的过度到了连接部。

连接部的再现为213―221十个小节,调式调性并没有转移到主调,而是?e小调转到了f小调上继续发展,音乐材料也没有用呈示部中连接段的材料,而是引用了主部主题的伴奏织体变为了右手和弦的二分音符进行和左手的八度连续进行,给人以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以及扑朔迷离的感觉。

副部再现为223―254小节,材料和主部相比是没有变化的再现,但是调式调性并不是直接进入主调,前12小节是在主调的下属调f小调上发展,从第二乐句的后半句才转入主调,才给人以回归之感。

结束部是255―296小节,其中第一结束主题、第二结束主题、第三结束主题在这里都规整的在主调上再现以统一全曲。

3蔽采

尾声是297―312小节,前五小节先引用慢板的引子中的材料,调式调性统一在主调c小调上,随后引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 305―307小节用渐强的手法,308―312小节用几个强而有力的和弦结束了整个乐章的陈述。

总之,细细的体会悲怆,我们能够感受到贝多芬对命运的无奈但却坚强拼搏的精神,其中有悲壮、有叹息、有痛苦、有反抗,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怕困难、勇敢面对生活的难关,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未来!

参考文献:

[1]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8月北京第一版

[2]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年9月第一版

结束感情句子范文6

一堂课结束时,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归纳,使学生从中学精华、得方法、找规律、受启发。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归纳总结也要抓重点,分主次,不是简单地把教学内容复述一遍,而要让学生在原先学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学习,再提高。进而完全理解,牢固掌握。因此,要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的语言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一致。

二、承前启后法

在课的结尾时,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有联系的进行串联,把旧课同新课联系起来。这不是简单的旧课连新课,而是抓住旧课与新课的内在联系点,在总结旧课的基础上提起新课,这就是承先启后的收束方法。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收束:

这一课主要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与成就。但有的说明文却主要地不用举例法,而采用概括说明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桥之美》如果把两篇课文作一番比较,就会明白各自不同的说明特点。

这种结课方式多用于同一单元的前后课之间或单元即将结束之时,其特点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三、情感激励法

一般在讲述文学作品课结束时,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节加以引申性的总结,创设一种诗一般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让学生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

例如《孔乙己》的结课:

孔乙己就这样在人们的笑声中死去了。孔乙己静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一点也没惊动这个社会,他的死就像树上无声地落下一片叶子,就像荒野中枯死了一棵无名小草。他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最后在笑声中死去。这个可悲的下层小知识分子啊,他的人格、尊严、价值被剥夺得干干净净,成了封建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

执教者以饱满的感情,诗一样的语言,对全文作了总结性讲解,昭示哲理,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四、设置悬念法

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预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渴盼“且听下回分解”,这样这课的“尾”就成了彼课的“头”,使新、旧课之间有了衔接,把一次次的课堂连贯起来。

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如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强烈愿望。

这种结课方式一般可运用在同一课文内容的上下课时之间。

五、名句品味法

名句主要指名言警句,是含义深刻,想象丰富,表现力强,给人以启迪的句子。在课文中一般是关键句和重点句。课堂教学收束时对名句进行品味,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例如《故乡》的收束: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是“我”思想振奋的表现: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希望本无所谓有”――光有美好的愿望,不去努力奋斗,这样的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无所谓无”――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奋斗,百折不挠,去做,去实践,希望终能实现。

这一收束,通过对课文结尾这段富于哲理的名句的品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其蕴涵的深刻意义,使之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信心有了深刻的认识。

六、幽默风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