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例6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 教材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除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类较丰富。

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过渡。

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

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然环保等话题。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述。

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大自然等。

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3]陈利.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J].四川教育,2007(5).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文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的高低。目前,新疆高校少?得褡逶た坪河锝萄а芯恳丫?开展得较为全面,近几年疆内有不少学者就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如《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教材体系研究》(李曙光,2004:1),《对新疆维吾尔族汉语教学的教材研究》(王洋,2010:1),《对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的三套精读教材的比较分析》(陈光友,2013:10)。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着眼于教材体例、课文素材选取的思路和原则,而对教材本体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统计比较研究仍显欠缺。《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对教材的编写有制约作用,而不仅仅是作为参照。为了明确《大纲》与目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材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大小,我们调查了目前在新疆高校普遍认可并广泛使用的汉语精读教材,并选取其中两套作为调查对象,以研究《大纲》词汇在教材生词表中的覆盖情况。

二、调查使用的文本概况

1.《大学汉语精读(维文版)》(1、2、3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以下简称《大学》)。

该教材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和疆内主要高校的数十名一线教师通力协作,历时五年完成,它结合MHK考试,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该教材分5册,分别对应HSK等级(旧)标准的1~11级,以适应不同水平阶段的教学。为满足MHK三级考试的需求,我区高校预科汉语精读教学基本使用的是1~3册。例如:新疆农业大学初级班使用1、2册,高级班使用2、3册;新疆教育学院使用1、2册。本次调查我们选取1、2、3册,适用于HSK4~7级的学生。

2.《发展汉语(民族版)》(中、高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每个级别分上下两册(以下简称《发展》)。中级(上、下)适用于词汇量不少于2500个,且掌握《大纲》甲、乙级字和词汇的学生;高级(上、下)适用于词汇量在3500个以上,且掌握《大纲》甲、乙、部分丙级字和词汇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

3.《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三级)》(以下简称《MHK大纲(三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MHK考试是在HSK考试的模式下产生的。作为考试依据的大纲,《MHK大纲》也是以《HSK大纲》作为参照编制而成,且二者在收字、选词等方面同多异少。

三、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以人工录入、检索、比对为主,采用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实验中心开发的CIPP中文自动分词、全文检索、统计工具(GBK版)作为辅助分析软件。

四、调查结果

(一)两套教材中所含生词数(以生词表列出为准,不含专有名词)

其中《发展汉语》包含课后对话部分的生词。

从表1可以看出,两套教材的单册生词量基本都在1000词左右,《发展》较《大学》更为均衡。《大学》单册的生词量随着教材级别的升高而逐级下降。

(二)《大纲》词汇在教材生词中的分布情况

我们先将两套教材的课后生词逐个录入,再与《MHK大纲(三级)》中的常用词汇表逐级比对,并计算出每套教材单册生词量在《MHK大纲(三级)》中的覆盖率。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两套教材对于大纲规定的2869个汉字,都没有完全收录,如《大学1》对大纲所规定的794个甲级字覆盖不到10%。《大学》和《发展》的编写均在《大纲》制定之后,且两套教材在编写时都强调“参照MHK和HSK的有关标准”。例如“难度以丙级语法和丙级词汇为主,根据选文内容和学习规律的需要,一方面重现、扩展部分甲乙级词汇和语法点,另一方面,注意吸收一定数量的丁级词、超纲词”(参见《发展(中)》编写说明)。表2显示,《发展(中)》上下册共计收录丙级词780个,占教材生词75%左右,但对于《大纲》的2285个丙级词而言,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丁级词和超纲词的比重明显偏高,达到了67%,而且对甲、乙级词的重现率过低,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发展(高)》中。但就整体而言,《发展》还是较为严格地按照其编写说明所强调的,做到了承前启后、稳步提高。尽可能地合理分配新旧生词的比例,保证大纲词汇在等级上的顺利过渡衔接。从这一点上看,《大学》的生词收录情况不如《发展》合理,特别是超纲词比例过高,平均每册为59%左右。例如《大学1》中超纲词比例达到35.7%,甚至高于教材中乙级词的比例,且对甲级词的重现率过低,仅为8%左右,对于预科新生来说,这无疑是有难度的。

总而言之,两套教材中的超纲词比例平均在40%以上,并且每册教材的超纲词数量和其在教材中的比例,随教材适用对象水平等级的提高而增长。我们认为,从对学习者认、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教材对《大纲》词汇的覆盖率越高,越有利于学习。

(三)两套教材的用字情况分析

1.两套教材分册用字情况统计

我们将两套教材的课文部分作为语料进行统计,包括主课文、副课文及课后对话部分。

字种数:指全部语料中字形不同的汉字。

字符总数:指全部语料(包含阅读)中汉字、标点、符号的总量。

表3:两套教材中的汉字使用概况

教材 册数 课文篇数 总字符数 平均每课字符数 单字总计 平均每课生字数 共用字种数

《大学》 1 30 17803 593 1504 50.1 1247

2 30 23069 769 1793 59.8

3 30 29819 994 2100 70

《发展》 中上 30 16161 538 1308 43.6 1373

中下 30 19785 659 1131 37.7

高上 28 35054 1251 1905 68

高下 28 46146 1648 2240 80

?挠锪狭坷纯矗?《发展》总体高于《大学》。一般而言,学生的正确输出有赖于一定量的语料输入。从表3来看,两套教材在语料的输入上都呈现阶梯上升式,即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无论是字符总数还是单课生字数也都显示出了同比增长的关系。且数据显示,两套教材都没有出现断层式激增或骤减,体现出编者对于教材相邻级别间衔接性的重视。但是每个阶段的单课字符数和生字数多少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

《大学》的共用字种数为1247个,《发展》的共用字种数为1373个。这从侧面说明,掌握1300个左右的汉字,差不多可以认识中高级教材上的90%以上的文字。当然,这不代表掌握如此数量的汉字就能理解教材所有语料的内容,因为还要牵涉到词汇量、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但是,这一调查也为我们带来一条新思路,对照《MHK大纲(三级)》常用字表收录的2910个字,选出使用频率高的1300个,对于进入预科学习,特别是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集中并有针对性地掌握这1300个高频字,在保证对教材语料覆盖率的基础上,有利于听、说、读、写训练的全面展开。

2.两套教材教材词汇表与《大纲》字表失收情况统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文3

汉字教学是启蒙教育的起点。识字是儿童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掌握书面语言的基本环节,是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开端。民国时期教科书的识字量较低,其分布有的呈倒“U”型,有的持续递增;字序主要依据课文的内容,即字从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基本采用随文分散识字。因此当时的教科书识字编排具有一定的特色,重温经典将为现代识字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字量 字序 识字 教学

民国时期是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识字教学作为教育领域基础学科的基本任务,其探索历程也一直延续着。笔者从民国教科书中选取了五套不同时期出版的国语教科书,有中华书局1917年出版的《新式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的《新法国语教科书》、1927年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1933年出版的《复兴国语教科书》以及国立编译馆1948年出版的《国语常识课本》。通过分析识字的相关内容,从而揭示民国时期各阶段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识字量

1.识字量的比较

笔者通过统计五套教科书的识字总量以及单册识字量,以发现其识字量的区别。

从识字总量的角度分析:《新法国语教科书》的识字总量最低,只有1743个,《新时代国语教科书》识字量最大,高达2451个,《新式国文教科书》、《国语常识课本》以及《复兴国语教科书》的识字总量较为接近,均在2000以上。由此可见,当时学者们认为小学阶段儿童掌握两千多字即可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由图1各套教科书识字量柱状图可知,民国初期(1912年~1927年),纵向看1917年出版的《新式国文教科书》,随着年龄的增加,识字量递增,在第五册时识字量达到最高峰,突破400个,随后识字量递减,其中第一册识字量最少,只有211个;1921年出版的《新法国语教科书》,在五套教科书中柱状图最矮,单册识字量中第三册最多,有271个,但仅以27个生字高于《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的第三册,随后《新法国语教科书》识字量渐渐下降,从第四册开始每册识字量均在其他四套教科书之下,可见其识字总量最低;1927年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的识字量分布与前两套不同,一年级的识字总量比二年级的识字总量高,相同点是三年级识字总量仍然最多,其识字量的排列呈现波浪状,柱状图的高度与其他教科书比较,总体较高,因此《新时代国语教科书》识字总量最多。从1927年至1937年间称为统治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出版的《复兴国语教科书》,其识字量的分布呈阶梯状,数量循序渐进地提升,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都得到提升,因此儿童的识字能力也得到提高,与之相对应的识字量增大。从1937年至1949年间,前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后四年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内革命时期出版的《初级小学国语常识课本》各册识字量分布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第七册达到最高数量,且第三册和第七册识字总量接近,第八册数量又下降,其柱状分布图波动较大,但分布数量总体来说较为平均。

通过分析图1柱状图高矮的变化规律可知,《新式国文教科书》和《新法国语教科书》的识字量呈倒“U”型排列,《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常识课本》的识字量呈波浪状排列,《复兴国语教科书》的识字量呈阶梯状增加。

2.识字量的发展取向

通过统计民国时期五套教科书的识字量,发现每套教科书中各册识字量的安排没有一致的规律性,而且识字量的确定也缺乏科学的参照标准。这既反映出教材编写者编写理念的不同,也反映出教学大纲对识字量要求的模糊性。

1961年语文教育家辛安亭曾做过一次统计:“从1904~1959年间的小学语文课本里选30种教科书,统计了一、二年级所教的生字数量。结果最多者两年共教1807字,最少者只教910字。教1100~1300字者统计有14种教科书,几乎占了30种的一半。可见过去一般课本两年只教1200字左右,平均每个学习日学不到三个字”[1]。这就是所谓识字教学的“三、五”观点。

综上所述,在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中识字总量较低,字量的排列没有明显的发展规律。这样较低的识字量将不足以满足儿童的学习欲望,也不能适应实际生活所提出的要求。

二、字序

研究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字序,是为了发现其排列规律及特点,从而分析五套教科书字序方面的异同点。通过整理排列五套教科书第一册和第二册的生字,结论如下。

1.字序的比较

(1)相同点

从字序上看,各套教材单册内的生字没有严格遵循笔画由简渐繁的顺序排列,主要依据在课文内容中出现的顺序。五套民国教科书在第一册前半部分均出现了笔画较多的合体字,但是比对册与册之间的生字,发现生字的排列符合有简渐繁的规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的增强,笔画增加,生字的难度增大。

从生字的意义看,低年级呈现较多富有趣味的生字。如《新式国文教科书》第一册中选了紧贴儿童生活的事物作为识字、学习的素材,并配以直观的图画和简明的语句加以解释。

(2)不同点

首先,《复兴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常识课本》生字的编排具有时令性。所谓时令性,是指根据教科书的使用时间和学习进度编排课文,学习生字。这样既易于直观观察,可以真实体验,也方便随时识字。如《复兴国语教科书》遵循了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中关于教科书编排的下列要求:“依时令季节排列,以便随时教学,易于直观”。其次,从字的构成出发,每套教科书中独体字及合体字在低年级阶段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下面将对六套教科书中的独体字以及合体字数量进行比较。其中主要选取每套教科书的一、二两册,主要原因是:第一,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阶段,其识字的特征在低年级中更为明显;第二,每套教科书由八册构成,统计的工作量较大,所以只选取一年级的两册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如表1。

通过分析表1可知:每一套教科书中第一册独体字的数量明显高于第二册,继而每套教科书第一册独体字所占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第二册,数量是第二册的两倍左右。因此独体字主要分布在低年级,在第一册中的数量最多。主要原因是独体字笔画少,易写;独体字构字能力较强,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尤其是对于有构字规律可循的独体字,易于学生触类旁通,所以独体字的学习较多放在低年级进行。

其次,从统计合体字数量出发,每一册中合体字的数量占大多数。在3500个现代常用字中,独体字只有280个,主要由于独体字本身数量就少,所以在民国时期的五套教科书中数量占少数。

通过观察上述图表,发现每套教科书中低年级独体字所占的平均比例不同。《新式国文教科书》与《新法国语教科书》第一册至第二册的独体字总量在一年级生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两者有近三分之一的生字是独体字,这样在低年级学习笔画较少的独体字,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好稳固的基础。其余四套教科书中独体字的数量均在10%至15%之间,具备此数量的独体字已具备学习合体字的能力。

2.字序的发展取向

首先,按笔画的繁简确定生字的前后顺序。这五套教科书均是第一册中独体字数量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合体字数量增大,生字的难度递增。汉字中独体字大多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字的数量虽少,但它是学习汉字重要的基础部分。独体字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字形简单,笔画较少,易认;(2)一字一义较多,字词合一,词义反映的内容多为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易理解;(3)字音早在儿童言语中已出现,易读;(4)构字频率高,既能独立存在,又可做偏旁部首等部件构成合体字;(5)包含基本笔画和和笔顺规则,是写字的基础[2]。因此,先学这部分独体字可以为识字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汉字发展的起源。

其次,生字的编排注重时令性,有意识地把国语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例如《新式国文教科书》第一课则是看图学习生字“人”;而《初级小学国语常识课本》第一课呈现的是上学的图片和课文,与学生上学第一课的体验同步,因此在对应的阶段选取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感知教学,则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易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最后,注意儿童识字的心理特点。字序的编排依据儿童的生活经验,随社会的发展趋势而选定生字,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选文的视野不再仅仅拘泥于个人、学校、家庭的小范围,而是放眼于整个民族、国家,甚至于整个世界,因此生字也渐渐有了明显的政治倾向。

三、识字教学法

1.识字教学法的比较

在民国时期的五套国语教科书中均配备了相应的教授书,使教师教学有章可循。每套教授书中识字教学的方法不同,这与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息息相关。下面对这五套教科书识字教学的方法作简单的比较。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五套教科书均主要采用随文分散识字法。在《新式国文教科书》中的识字教学方面,其生字的安排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即改古代“分进合击”的教学方法为“齐头并进”,此书前十课先进行集中识字教学,然后从第十一课起采用随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从而体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改革思路。后四套教科书均采用的是随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把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别和运用,从而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特点,寓识字于教学之中。

从教学的步骤来看,《新式国文教科书》《新法国语教科书》以及《复兴国语教科书》在教学的步骤上具有相似性,均从教学字音入手,然后讲解字义以及笔顺,最后练习书写。《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在教学上较注重文字、挂图以及句篇相配合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创设一种语言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因此其方法是学生先看图,再读句子,然后学习从句子中提取的生字,讲解字义。《初级小学国语课本》较注重生字的发音和含义的教学,而书写时的笔顺以及字形的讲解上均未涉及。

从各自的特点来看,《新式国文教科书》是唯一一本在教授书中提出要注意学生的执笔法、姿势以及笔顺,其他教授书在教授法的注意事项中没有明确指出。《新式国文教科书》和《初级小学国语常识课本》采用了教师辅导和自学辅导两种方式进行生字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五套教科书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生字的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2.识字教学法的发展取向

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小学的国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3年实行“新学制”而制定的《课程标准纲要》其变化主要有:一是废除小学读经科;二是改文言文为语体文,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三是注重儿童文学及日常用语,以增进儿童读书的兴趣和学习汉文的实用性。小学国语科教学的改革反映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变化最大,如采用分散识字方法,边识字边阅读,识字、阅读并进,每课的识字量减少[3]。

在教科书的编纂形式上,《新式国文教科书》采用先集中识字,逐步过渡到随文分散识字;而其余四套教科书均以随文分散识字为主,改变了过去集中识字的传统方法,由过去的一两年识两三千字拉长为五六年识两三千字。

在识字教学的步骤上,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均较注重生字音形义统一的教学。从教师教读字音入手,然后讲解字形,理解字义,再反复进行音形义的整合,以至巩固为止。

四、民国识字教学的启示

通过思考民国时期识字教学的问题,旨在为现代的识字研究指明方向。

1.识字量的启示

第一,课程标准的研究者要严格界定其数量。明朗的识字数量,有利于识字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二,并行多种识字教学法。由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要想提高识字量,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第三,研究者们要探寻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只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才能实现高效教学。其中两头小、中间大的识字量分配是有一定依据的。从现代来讲,小学生新入学,要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并且语文课首先要讲解拼音教学,因此不宜安排过重的识字任务;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小学生学习习惯逐步养成,识字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比一年级有所提高,此时正处于识字高潮时期,每学期识700~800个字不成问题。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则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初步的读写训练上,识字数量可以稍减下来。

2.字序的启示

在民国教科书中,其生字的排列顺序主要依据课文的内容,所学汉字并不是刻意安排的,而是作为表情达意的符号存在于篇章语段之中,即字从文。这样的编排,使单册生字的出现难以按照由易到难排列。

第一,低年级遵循“文从字”的原则,中高年级遵循“字从文”的原则。因为低年级是以识字为重点,所以课文的选编应围绕所学生字;从中年级开始,要注重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使学生具备欣赏文质兼美课文的能力。

第二,按笔画的繁简确定生字的前后顺序。因为从整个辨认汉字过程来看,儿童首先辨认的是字形的大致轮廓,然后才是组成部分。如果字体轮廓简单,如笔画较少的独体字,则儿童学起来就较为容易。

第三,生字的编排应注重时令性。在民国时期编排的教科书中,已经开始注意到生字编排要注重时令性,如《复兴国语课本》,这样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促进学生们的感知,有利于提高生字的教学效率。

3.识字教学法的启示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林指出:“自1922年实行新学制以后,有30多年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盲目模仿外国,走了一段弯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识字基础打不好,读写能力不高,这个历史教训,应引以为鉴”[4]。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小学国语教科书,大多数的识字量减少,每课书随课文学习三五个生字,即传统的分散识字。这种方法主要是识字进度太慢,影响了语文这个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同时波及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

第一,识字法宜应百花齐放。识字的具体方法不宜整齐划一。例如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并行,但要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识字教学要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加强字的音、形、义的联系等。

第二,识字教学应符合语文教学之规律。语文教学有章可循,识字教学从属于语文教学,因此识字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齐头并进,加强识字同学习语言的联系。

第三,识字教学要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加强识字与认识事物的联系,将有助于在规律的指导下,实现识字方法更加科学化和多样化,进一步提高识字效率。

第四,识字教学对学生之心理发展意义重大。从识字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来讲,识记繁多复杂的汉字,将有助于学生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同时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字的差异以及启发学生理解地识记字的音、形、义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识字教学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也有重要意义。

总之,透视民国时期识字发展规律,将为现代识字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重温经典,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 辛安亭.论语文教学及其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

[2] 张田若,陈良璜,李卫民.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7).

[3] 田本娜.识字教学的传承和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文4

转眼新的学期到来,面对苏教版全新的教材,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教材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教材,超越教材。

结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共入选24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二)本学期将重点训练四个项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者们,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将进行“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而不是把语文学习搞成“三张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8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篇目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等练习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或综合练习。

“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如上文在“统筹安排”中谈到的例子也体现了这一编排思想。

“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

(三)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文5

评价性内容是指与评价有关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非课文内容部分中能够体现学生评价、判断的相关语句。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的教科书应当呈现一定的评价性内容,促进学生对学习,对内容的评价,提升其学习质量。基于此,探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评价性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选择与归类

依据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笔者翻阅现行苏教版全套小学语文教材(2011年版)共计十二册,对这些教材进行了仔细的阅读与认真地记录,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归类。因此本文所呈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都是非课文内容部分中与学生评价和判断有关的语句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第7课中的“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再抄一抄”[1]。以及一年级(上册)中出现的“说一说,上面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2]这些内容均属于笔者的研究内容。

对评价性内容进行的分类,具体从其分布、呈现方式、具体内容及评价方式这四个方面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进行。

在评价性内容的分布分析中,按分布位置,将评价性内容分为三类,属于课后习题中的评价性内容、属于单元练习中的评价性内容、属于习作中的评价性内容。而在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中,按句式分为三类,属于陈述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属于问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属于组合型的评价性内容。在评价性内容的具体内容分析中,按其内容属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关涉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另一类是内容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关涉对课文内容及课文中人物的做法行为进行的评价;还有一类是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评价性内容。而在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中,按其评价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比较进行的评价性内容;另一类则是不通过比较的评价性内容。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具体分析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分布分析

按分布位置不同,将评价性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课后习题中的评价性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第24课《问银河》中课后的第四小题“你见过‘斜拉桥’和‘拦河大坝’吗;大家都来画一画,看谁画的好”[3]。一类是属于单元练习中的评价性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练习6》中的“听老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然后再把故事讲给同学听;比一比,看谁讲得好”[4]。最后一类是属于习作中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习作7》中的“请你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到学校里来,摆一摆,玩一玩,再编个童话故事;先把故事大意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比一比,看谁写得有意思。”[5]评价性内容分布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

经统计,位于课后习题板块的评价性内容共22处,位于习作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共5处,位于单元练习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共18处,从评价性内容的数量上来看,位于课后习题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最多,其次是位于单元练习板块的评价性内容数量,而位于习作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则最少。

位于课后习题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内容数量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增多。

位于习作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从三年级上学期评价性内容开始在习作板块中出现,直至五年级上学期止,基本都处于第二学段。

位于单元练习板块中的评价性内容数量,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第三学段时内容数量到达最高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内容分布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分布区域较多,不论是课后习题、单元练习或习作板块中均有分布,有利于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练习;分布范围广,除二年级上册之外,每一册均有分布,尤其是从一年级上册便出现关于评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培养进行评价的意识。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显示出以下不足之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的分布较为零散,不论是横向的每一册中的内容分布,或是纵向的每一学期的内容分布,均无固定的板块及数量,就分布位置的固定性及分布的平均性均较差。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在分布的固定性及稳定性方面有待加强。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笔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按句式不同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陈述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听老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然后再把故事讲给同学听,比一比,看谁讲得好”[6]。一类是属于问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如四年级(上册)的“你最喜欢这首诗里的哪些诗句”[7]。还有一类是属于组合型的评价性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的“你见过“斜拉桥”和“拦河大坝”吗?大家都来画一画,看谁画的好”[8]。评价性内容呈现方式的具体情况详见表2。

经统计,以陈述句型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有27处,以问句型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有8处,以组合型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有10处,从数量上看评价性内容最多的是陈述句型,其次是组合型,而问句型出现的最少。

陈述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第二学段时内容数量达到最高点。

问句型的评价性内容,内容分布并无明显规律,甚至有些杂乱,有些学期并无相关评价性内容出现。

组合型的评价性内容,其分布较为杂乱,在第三学段时出现的评价性内容数量最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呈现方式多样,有包括陈述句、问句的句式,并且句式排列较为多样,从句式的作用来看,陈述句表述直白,内容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字内容,问句表达的语气更为强烈,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于句子意义的思考,并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而一年级(上册)中便已出现带有句号及问号符号的评价性内容,这一点十分符合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标点学习的规定。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存在不足之处:句子较长,而且句子理解的难度并没有依据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依次递增,如一年级(上册)中的评价性内容就比四年级(上册)中的评价性内容,总体上学生理解起来要更困难一些,因此依照学生学习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评价性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更为科学合理。此外,笔者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标点的标注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为什么”后面既有“。”标注,又有“?”标注,这也给分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不仅要考虑评价性内容的呈现形式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规范标点的形式,做到准确、统一。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具体内容分析

笔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按其具体内容不同分为三类:

一是学习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有评价自己学习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中的“读读下面的词语,加点的字可要留心呦;读后再查字典,看自己读得对不对”[10]。也有评价他人学习情况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中的“收集几个小笑话,讲给同学们听听。看谁说的笑话最有趣”[11]。

另一类是内容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及课文中人物的做法行为进行的评价,如二年级(下册)中“看图,说说下面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跟谁说话,说话姿势是不是正确,为什么”[12]。以及一年级(上册)中的“说一说,上面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13]。

还有一类是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主要是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评价性内容,如对学生个性特长的评价、学生参加活动的评价等。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读了这两篇习作,你一定会想,我也有我的长处,我的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下来”[14]。评价性内容具体内容的分析详见表3。

经统计,学习型的评价性内容有17处,其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仅1处,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共16处。而内容型的评价性内容有23处,其中对课文词句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共11处,对课文整体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共7处,而对课文中人物做法行为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有5处。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仅有5处。

从内容数量来看,内容型评价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学习型内容,而生活型内容的数量则相对最少。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仅有一处,并且在第二学段中才出现;在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第二、三学段中的相关内容明显较多。两者从比例上来说极不均衡。

在对课文词句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同样也较为集中在第二、第三学段;在对课文整体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几乎仅在第三学段出现过相关内容;在对课文中人物做法行为进行评价的评价性内容中,则只在第一、第二学段出现过相应的内容。

而生活型的评价性内容,则基本分布在第三学段,一共仅出现了5处,占总体数量的比例也较少。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内容具体内容的编排有其独特的优势: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既包含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评价性内容,也包含了与学生相关的评价性内容,内容的类型多、范围广,这样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评价,丰富学生对评价内容的认识。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中具体内容的编排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尽管教材涉及的评价内容类型较多,但有关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的内容很少,直到三年级上学期,即第二学段时才出现相关的内容,并且仅有2处相关内容。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相关知识:我国儿童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为3—4岁之间。[15]这一结论正说明了处于第一学段中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也应该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学生在1至3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适当增加有关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并且应该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能够使得评价性内容的内容编排更为全面、科学。

(四)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

笔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按其评价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比较的评价性内容,即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的“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16]。另一类则是不通过比较的评价性内容,即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如三年级(上册)中的“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大家说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17]。而有无对比的评判标准,笔者则是依据评价性内容中有无“比一比”、“看谁”、“谁最”等一些含有比较性质的词语。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详见表4。

表4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分析

经统计,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共19处,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共26处。从数量上看,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多于有对比的评析性内容。

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总体呈现递增的趋势,第三学段时内容的数量达到最高点,但六年级时并无相关内容出现。

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的趋势则相对平稳一些,第二学段及第三学段时所占比重均较多,第一学段时内容数量最少。

尽管从数量上来看,无对比的评价性内容多于有对比的评价性内容,但从内容出现的时间来看,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就已经出现让学生进行比较的评价性内容,过早让学生进行比较,这一点是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仍需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内容具体内容的编排有其独特的优势:体现的评价方式较多,学生能够得到不同锻炼机会,并且通过比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但从教育评价及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评价性内容的评价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尽管评价方式较多,但其中大部分评价的进行需通过比较的方式,并且还让学生通过比较他人与自身的学习表现,从中选出表现较好的一方,这样的比较方式、结果,以及比较次数的过于频繁,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同学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学生评价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中也并未提倡或鼓励过早的让学生接触比较性的评价,因此关于选择何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注: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大陆与台湾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12YJA88006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8.

[2]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8.

[3]张庆,朱家珑.语文第四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5.

[4]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8.

[5]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3.

[6]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8.

[7]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七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8.

[8]张庆,朱家珑.语文第四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3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10]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07.

[11]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93.

[12]张庆,朱家珑.语文第四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8.

[13]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一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5.

[14]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七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40.

[15]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420.

[16]张庆,朱家珑.语文第五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55.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范文6

一、了解教材中每组课文的知识结构

1.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学段的课文编写都有很强的系统性,都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每一组课文的知识结构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编排。各年级的语文教材,每一组课文的编排和知识结构,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低年级注重字词的学习掌握,中年级注重词句的阅读掌握,开始习作,高年级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2.各个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组课文教学中要落实标准学段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三、四年级的课文时,我们要结合课文的词语特点,重点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在教学五、六年级的课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

3.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大类型,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有不同的要求和方式,如人教版教材中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上水》和《七月的天山》这两篇课文中,《桂林上水》属精读课文,我们在分析教材时,一定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课时,必须精讲多练,把握课后练习和拓展训练。《七月的天山》属略读课文,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大意,逐步掌握略读技巧,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独立阅读的能力。

4.在语文教材中,根据不同的学段,都编排了诗歌、古诗、文言文等,诗歌突出朗读、背诵。古诗和文言文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己读懂。根据学段的不同,各个年级古诗教学在理解和感悟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如,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鹅》一文,重点突出读读背背,识字写字,就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这几首古诗要突出读读背背,解词解句,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高年级应突出自主感悟,朗读欣赏,如,六年级语文下册中《七步诗》这首古诗,一定要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主感悟每句诗的意思。

二、掌握每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分析教材得知,每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一文,教学目标是:(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教学重点是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三、分析教材要仔细体会课后思考练习显示的编写意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册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识字课、阅读课、语文园地、回顾拓展都围绕本组主题合理安排,相互联系。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都设置了精炼的训练习题,如,四年级语文下册中《桂林上水》一课,课后的练习是:写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要把课文背下来;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把课文第二自然段抄下来。从教材课后思考练习来看,注重从“文体”向“学体”的转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了解每一组课文的知识结构,掌握每一组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弄清每一组课文作者的编写意图,就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教材,真正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化疗药物

下一篇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