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例6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1

关键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学习兴趣;培养

1引言

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些事物总是带着愉悦、喜欢等肯定情感的认识倾向,它是人们积极参加对应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如果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它将促使学生怀着喜悦的心情主动积极地开展物理学习.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知识,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规律,既是深入学习后继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品位和保护人们身心健康必备的知识.

2.1利用实验,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1]敲击音叉,音叉可以发声;奇怪的是:用手抓住音叉,声音立即停止.

[教师演示2] 事先准备一个真空杯子、一个单层玻璃杯子和一个小闹铃.使小闹铃发出声音,将开着声音的小闹铃放进单层玻璃杯子里,慢慢拧紧杯盖,让学生感受小闹铃发出声音(现象是:当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再将开着声音的小闹铃放进真空杯子里,再慢慢拧紧杯盖,让学生再次感受小闹铃发出声音.(有趣的是: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明显变弱最后消失)

利用这两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构建活动,探究声音产生

[体验活动1] 给每两个同桌的同学发一根橡皮筋.一个同学将其拉伸,另一个同学对橡皮筋进行拨动,观察橡皮筋来回振动,同时聆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用手握住橡皮筋,橡皮筋停止振动,它发出的声音随即停止.

[体验活动2]学生将刻度尺一端按在桌子边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伸出桌边的部分,观察到刻度尺发生明显的振动而发声;刻度尺的振动停止时,发声随即消失.

[体验活动3]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触摸自己的喉头,朗诵一段课文,感受喉头发生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体验声音的来源,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亲切、有趣.

[体验活动4]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接触水面,观察音叉可以溅起水花,感知音叉的振动;再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接触发声音叉的顶部,感受音叉的振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物体虽然都可发声,但它们的振动幅度不同,有些可以看到,有些难以察觉.对于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放大或者转化的方法来展示.以此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渗透和训练.

[体验活动5] 取一个小孩子的玩具――“喜洋洋小鼓”,敲击鼓面发声,但看不到鼓面振动.要求学生思考并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检验鼓面是否振动?(可取的办法至少有:方法一,用手指轻轻触摸鼓面,感受鼓面是否振动.方法二,将鼓面放置水平,在鼓面上放一些细纸屑,通过观察细纸屑是否跳动来判定鼓面是否振动.方法三,将小鼓竖直放置,在鼓面上端固定一段细线,在细线的另一端吊一个乒乓球,乒乓球静止时接触鼓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可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在跳动来判定鼓面是否振动.)

设计意图:利用“检验鼓面是否振动”这一问题,构建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又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放大法或者转化法,利用它可以展示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w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物体就不发出声音了.

[实验与讨论] 有一种烧水壶,在壶中的水被烧开时壶嘴就会发出尖叫声,以此实现报警.现用此水壶进行烧水实验,观察并讨论:该水壶为什么会在水沸腾时发出声音?(参考答案:在壶嘴上套着一个开着小缝的“帽子”.烧水时,把壶盖盖严,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只能从壶嘴的小缝喷出,气流迫使壶嘴附近的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将新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亲切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3创设情境,体验声音传播

[思考和讨论]若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内,聆听闹钟的声音.学生思考并讨论:现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步抽掉,如果听到的铃声不变,这说明什么?如果听到的铃声变强,这说明什么?如果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弱,这又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感受和总结] 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步抽掉,感受铃声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步进入玻璃罩,感受铃声又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思考和讨论,可以总结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但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我们平时能够和他人自由交谈,是由于空气帮助我们传播了声音;在没有空气的太空,航天员哪怕离得再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提问] 实验已经证明,一切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那么,液体、固体是否可以传播声音呢?请设计可以用于检测的实验方法,与同学交流并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法,并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和总结.

设计意图:以具体问题为牵引,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演示实验] 用塑料袋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指导学生感受它在空气中的声音;再把它放进水中,感受是否听到的声音,并与闹钟在空气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对比.

指导学生分析和交流,得出结论: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学生体验]学生用笔头在课桌上写字,感受是否听到写字的声音?(没有或者很弱).再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倾听,感受是否听到写字的声音?(奇怪的是:居然能清楚地听到了写字的声音).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推广,并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最远,能量损失最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受奇特的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2.4开展自学,学习声音速度

[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什么是声波?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何规律?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物体振动会带动其周围的介质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也就是说,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因此,声音也叫做声波.

(2)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具有确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在固体中最大,声速在气体中最小.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在常温的水中声速是1500m/s,在铁棒中声速是520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讲解] 1976年7月28日的我国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导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是迄今为止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人们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当时被淹没的人们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更远(因而更容易被营救人员听到),他们就会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及时向营救人员发出求救信号,从而可以得到救助获得生命.

设计意图:用悲壮的历史故事说明声学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2.5利用问题,研讨新知应用

[学生讨论1]在开始上课时,我们都看到:(1)用手握住振动的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会立即停止,为什么?(2)将开着声音的小闹铃放进真空杯子里,慢慢拧紧杯盖,会听到小闹铃发出的声音变小最后消失,为什么?[参考答案:(1)由于声音来自振动,用手抓住音叉,音叉不再振动,因而音叉不再发声.(2)这是因为小闹铃发出的声音要想被人们听到,它必须穿越杯中的真空区域,但真空不传播声音.]

[学生讨论2] 古代行军打仗晚上睡觉时,要求士兵经常将耳朵贴在地上,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军队在行进过程中,他的脚步会发出声音.如果是晚上,士兵正在熟睡,很难感觉到空气中的声音,如果将耳朵贴在地面,那么声音就会通过地面传播到耳朵,而且这种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更快,引起耳膜的震动幅度更大,因此,更容易感觉到异常情况,便于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偷袭.)

[学生讨论3]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m/s,试求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量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声音传播过去又返回来,所以声音从海面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只是总时间的一半,即2s,所以海水的深度1 500m/s×2s=3 000m.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基本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求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引导总结,把握知识要点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然后板书: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物体就不发出声音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最远,能量损失最少.

(3)声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也叫做声波.

(4)声速: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具有确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在固体中最大,都大于3000m/s;声速在液体中都大于1000m/s;声速在气体中最小.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在常温的水中声速是1500m/s,在铁棒中声速是5200m/s.

3教学体会

在此“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物理知识达到同步发展.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已经在岳阳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2

同学们要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和相关的探究实验,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还要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其中声音的特性是本知识板块的重点和难点。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重点考点:会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能够进行有关声速的计算。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所占分值较小,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出现。

中考常见题型:所有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注重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还往往通过创设情景来增加试题的趣味性,大家要学会在创设的情景中迅速准确地检索出有用的信息。

例1:(2013年 广东省深圳市)“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l08 m/s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解析:本题以“神十”上天、“天宫”中授课为背景,比较新颖。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A说法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的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B说法不正确;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 m/s,C说法不正确;王亚平的讲话声音大是指她的声音响度大,D说法不正确。

答案:A。

二、声音的特性

重点考点:会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能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知道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中考常见题型:音调、响度、音色这三个名词的区别是同学们不易掌握的地方,所以是难点,中考也经常考。

例2:(2013年 湖北省襄阳市)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 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声速

解析:不同的人在说话或唱歌时,发声的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但由于声带结构的差异,音色不会完全相同。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声音也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波纹”,即音色,所以“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答案:C。

例3:(2013年 山东省潍坊市)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

A.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解析: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的。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所以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例4:(2013年 江西省南昌市)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解析:本题让选出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鼓声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人,A说法正确;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说法错误;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说法正确;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D说法正确。

答案:B。

2012年再一次改革后的教材内容更加具体,教 材中可以变成试题的素材更加丰富,我们应重视和挖掘,比如课本上的小制作、小实验、图片等。

例5:(2013年 广东省佛山市)如图所示,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1”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 ,最右边的瓶子发出的是 (填“1,2,3,4,5,6,7,1”)音。

解析:这是根据课本上的一个小制作改编的。瓶子里盛有水,如果是敲击瓶子,瓶子和水一起振动,水越多,音调越低;如果是向瓶口吹气,瓶内空气振动,水越多,空气越少,音调越高。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瓶子中盛有水,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一起振动,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最右边的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与总体积最大,最难振动,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子发出“1”音。

答案:相同;1。

有些题目将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谚语、成语或典故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但这些题的落脚点还是考查基础的物理知识。

例6:(2013年 广东省广州市)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 脆如银铃――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解析: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人感觉声音很大,A正确;隔墙有耳,是指固体可以传声,B错误;掩耳盗铃,是指在人耳处减弱或阻止噪声,C错误;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错误。

答案:A。

三、声的利用

重点考点:了解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是本知识点的考点。

中考常见题型: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例7:(2013年 海南省)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 声呐探测鱼群

B. 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利用声波可以知道一些事情;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是指声波可以使物体振动,被用于碎石、除垢等。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答案:B。

例8:(2013年 江苏省宿迁市)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利用的是 (填“声波”或“电磁波”),这种波 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B超是B型超声诊断仪的简称,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声波;不能。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重点考点:能够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措施。

中考常见题型: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只要阻断噪声产生和传播以及进入人耳的任一个环节,就可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例9:(2013年 山东省威海市)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给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解析:给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控制噪声,B符合题意;戴耳罩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例10:(2013年 湖南省湘西州)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解析:摩托车的消声器能够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的隔声板能够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D。

答案:D。

声现象在高科技设备上的应用,既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科技的联系,又体现了物理的现实意义,同学们要关注。

例11:(2013年 山东省德州市) 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护航官兵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3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传播声音的条件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这些知识点在学业考试中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来综合考查,近两年也有一些探究性试题出现,并呈现增加的趋势.

例1 (2006年四川省乐山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解析: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故选项(A)错.人说话是由声带的振动,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声的,故选项(B)错.人们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000 Hz,不在此范围内的次声波和超声波人们是听不到的,故选项(C)错.选项(D)是对的.

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声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等,这种把多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的形式也是中考命题的一种趋向.复习时要注意把各个知识点弄清楚,不要似是而非.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考查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影响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乐音三要素的区分是历年各地学业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对波形图的考查是命题热点之一.

例2 (2006年济宁市)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解析:响度跟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选项(A)正确;“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快要把人的耳朵震聋了,而不是音调高,故选项(B)错误;“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选项(C)正确;“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选项(D)也是正确的.

答案:(B).

说明:本题考查响度、音调、音色三者的区别及它们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在学习乐音的三特征时,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结合生活中大量实例,从实质上加以理解,不能仅靠死记硬背.

三、声音的利用

考查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等.特别是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例3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______;②______.

解析: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上的超声波诊断(B超);超声波金属探伤;超声波探测;潜艇上的声纳系统等;利用超声波还可以进行杀菌消毒;超声波培育种子;超声医疗等.

说明:声在生活生产中有大量应用,比如:楼道里的声控开关;广场的声控喷泉;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工厂里用的超声波探伤仪;利用“声纳”探测黑匣子;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平常我们利用声音获取信息等.这部分题目一般不难,需要同学们记住一些常见的实例.

四、噪声及其控制

考查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控制噪声的三个措施:消声;吸声;隔声.由于人们的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如何控制噪声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例4 (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

(A) 使盆更加美观

(B) 有效增大盆的容积

(C) 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 增强其散热性能

解:用塑料盆或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是为了减少振动,减少噪声的产生.

答案:(C).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4

反观我们当下的科学课堂,有的教师只关注科学概念的学习,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的科学课俨然变成了说理课,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理”有余而“趣”不足。有的教师却过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这样的课又给人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的感觉。那么如何构建“有理有趣,理趣相生”的科学理趣课堂呢?

《声音的传播》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中的第二课,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传播的效果,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情趣。下面,我就《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时的教学谈谈如何构建“有理有趣,理趣相生”的科学理趣课堂。

一、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导入情景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自然、贴切的情景可以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加深对认知对象的理解。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导入情景。

案例一:

师:(出示:椰子)提问:认识吗?长在大海边的椰子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回答:通过海水。(PPT:水力传播)

师:(出示:蒲公英)提问:这是哪种植物?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回答:通过风。(PPT:风力传播)

师:老师在说话,同学们能听到吗?(能)贴板书:声音传播,你们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吗?板书:?

学生猜测: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固体传播;通过液体传播。

这样通过让学生将自然界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这样一个具体的概念和声音的传播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为接下来研究声音的传播介质打下基础,在后续的活动中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异常的高涨。

二、实验材料选择讲究,不盲目追求实验表面的活跃和热闹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从没接触过的实验材料会表现得过于激动、兴奋和忘乎所以,而忽略了实验的本质。导致对科学问题的解答游离于科学本质之外。这样的实验材料趣味十足但理性不足。在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冷静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追求实验表面的活跃和热闹。

案例二:

在探究固体能否传播声音和比较不同的介质传声效果不同的两个实验中,教师都提供了两个一次性杯子和一根棉线制作成的土电话,让学生通过土电话通话听声音来探究。

只选择了“土电话”材料进行研究,这样就避免了陌生材料带给学生的新鲜感。而且在苏教版《声音的传播》的教材上面就提供“土电话”材料,学生对“土电话”这个实验材料也很熟悉,有利于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多地思考与所探究项目有关的本质的问题。然后通过二次玩土电话,引发学生发现不同介质的不同传声效果,这是对传声介质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的进一步认识。从中我们体会到了有时候我们需要少一点“趣”多一点“理”,让科学教学回归本质。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上的探究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不是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一个辅助者,而不是主角。所以科学课程的探究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课堂才能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就能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因此,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课堂。

案例三:

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来研究声音到底能不能在空气、固体或者液体中传播?

师:老师给你提供的器材有抽气机、电铃、密封性能很好的塑料袋、大水杯和水、用一次性杯子制作的土电话,看看,用这些器材,能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声音究竟可以通过什么传播?你们组特别想研究哪个就先设计哪个实验,把实验的设想写在课堂学习单上。

请各小组一边讨论,一边画出或者写出本组的实验设想。各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意见,小组长负责汇总。

学生交流汇报:谁来说说你们组的设想?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第一个抽气的实验,待会儿我们一起看录像,先请同学们探究声音能不能在固体中和水中传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中你们发现什么、得出什么结论填写在课堂学习单上,现在开始。

学生交流与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做了什么?观察到什么?说明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发现声音能够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怎么知道声音还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呢?

(老师、同学说话,我们都能听见,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真空电铃实验)

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探究式 师生互动

在物理教学中,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与传统的物理教法相比,要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后,学会运用知识联系生活和技术中的有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探究式与师生互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下面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谈谈探究式与师生互动。

一、教学环节

(一)教学的第一环节即导入新课。上课开始,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有质量。

(二)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说:“老师再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三)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两位同学一组,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做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先后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结论。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哑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四)教学的第四个片段,也可称为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培养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二、反思教学

反思之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而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反思之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激起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与学生的距离。

反思之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

反思之四: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三、师生互动

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做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为此必须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师生互动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

通过这节课教学,我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增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6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10月27日国内相关专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28日上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分会场的议题分别是:音乐传播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音乐传播学的理论与文化发展策略;民族音乐文化与国际交流。其内容涉及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音乐传播教育,民族音乐的文化变迁,商业环境下的音乐传播,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音乐著作权,大型音乐演唱会的策划,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网络音乐传播,音乐传播声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

一、学科建设深化与教育体系建立

与前两届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与教育依然是代表们所关注、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学者们认为,学科的属性、定位问题应从学理的层面继续深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其基本方法应采用人文类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实证类研究方法(即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应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如传播声学、治疗学等;音乐传播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等。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曾遂今)基于“对音乐传播现象是怎样依赖于时空的?人类音乐传播活动的发展演变,又是怎样影响着音乐传播活动赖以生存的时空环境?在今天音乐传播时空变化的条件下,我们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的思考,将音乐传播方式归纳为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由此产生两种效应: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也是因为这两种时空效应观念,从而对音乐文化中的一些美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音乐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在研究音乐本质问题上的探究,为今天的音乐传播学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音乐传播现象的研究中,把握时空观念,以时空作为该学科的切入点之一,是音乐传播学对音乐传播现象考察的关键环节。

《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薛艺兵)通过对“声音景观”概念的界定和其理论引申的阐发,探讨了这一概念在音乐地域分布研究和地方音乐历史流变研究中值得思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中还提出“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并对其学术含义进行了理论阐述,指出音乐分布和传播研究应突破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视角去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作者认为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年来常用的“声音景观”一词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学术新概念,这一概念对于扩展我们有关音乐空间理念的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深化我国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在发言时,作者就音乐的时空语境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空间概念、时间概念、传播方式、音乐声音手段分类。

《再谈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汪森)用图表分析的方式,从我国现行的学科设置、体系出发,通过与艺术学、传播学、音乐学的比较,并就美国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提出:(1)音乐传播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地位。认为音乐传播学不属于横向交叉学科、综合交叉学科,而应围绕音乐与传播的本质构建其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框架。(2)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在音乐传播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可分为作为音乐美学的音乐传播和作为音乐社会学的音乐传播学两个层次。学科关系借助传播学的视角、观念、方法,结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进行研究,至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就更是传播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音乐传播导论》(赵志安)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指出所谓音乐传播,是指“信息化的音乐文化在社会环境中被交流与共享的系统活动过程”,进而提炼出作为学科范畴的音乐传播所具有的特征:(1)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内容就是“信息化了的音乐文化”。(2)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主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活动的展开受到多重社会环境的影响。(3)音乐传播是一种动态的系统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多种传播行为和系统活动过程。(4)音乐传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依托音乐艺术符号和共同的艺术经验,音乐信息在音乐传播的传播、接受主题双方之间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

有关学科建设的论文还有:《实践是音乐传播学的永恒话题》(陈荃有),认为音乐传播的实践性很强,应密切联系具体研究对象和实践活动,充分挖掘音乐传播活动的特殊性。《流氓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播》(陈镇华),运用跨越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多重论域,解析音乐传播过程。《“施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佟雪娜),论述了音乐传播调查方法的分类及步骤的重要性等。

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建设具有科学体系的理论条件还不成熟,学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传播学学科理论是建立在传播学基础之上,“对于音乐信息及其传播活动规律的深入认识,不仅要音乐学的知识素养,还需要依托一般传播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广泛吸收艺术审美、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乃至相关法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尽管传播学是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基础、观念基础,但音乐传播学毕竟还是音乐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更多地表现为“音乐学领域的传播学研究”,偏重于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传承、交流、传播。所以,从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治疗学等诸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从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来源,对于构建音乐传播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源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建元从我国音乐传播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音乐传播专业的定位,即以音乐学、传播学、管理学为基础,整合现代传媒、音乐文化事业 和产业等多种组合方式和管理手段,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传媒和音乐事业、产业的应用操作型、复合研究型的高级应用性音乐人才。对于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设想,他提出四个方向:一是培养音乐传播(音乐编导与策划)人才;二是拓宽音乐商务渠道;三是加强音乐传播研究;四是尽早开设音乐疗法专业方向。

宗晓军则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学科的成长历程,坚持认为实践是一个学科核心理论成长过程中的必走之路,新兴学科的理论形成与总结应该建立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基础之上,而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实践、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

曾原纪则主要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做了简单回顾,就该校在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培养人才的体系和模式做了简单分析。

《由南广模式引发的思考》(周烨)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近几年的办学经验和自己教学的分析,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特色,认为面对音乐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努力为学生寻求可持续多元发展的道路,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由于音乐传播所具有的跨学科性质,因此对于该学科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在我国现阶段,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表述,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有的专家认为,音乐传播人才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在立足于传播学研究的视角上,把对音乐传播这一特殊信息传播的研究,与多学科的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然而,当面对艺术管理专业或音乐传播专业学生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仍然很模糊。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就业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播现象分析与民族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之间实现的。音乐传播现象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对现实关注的同时(媒体新技术),离不开历史与传统(民族音乐),只有在音乐历史和音乐现实中充分地研究音乐传播问题,通过历史与当代的比较,才能发现音乐传播的规律,揭示音乐现象的本质。

《江南丝竹的传播》(伍国栋)通过江南丝竹历史的、现实的传播事实,尤其是对“天下彝家第一寨”迤沙拉的实地调查和对近现代江南丝竹的外传事实的梳理,运用个案分析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在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操纵音乐之主题成员流动,应当是音乐传播方向、途径、范围、影响诸多内容判断之根本的或核心的依据。根据这一乐种的传播现状而言,在现当代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物质的、人文的、精神的诸多因素,共同组成了音乐传播、流动、扩散的综合条件。现代音乐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化的人文学科,也就成为了一个艺术、传媒与教育结缘的综合性学科。

《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冯光钰)在特别强调实地调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下,对音乐传播中的“传者”与接受者的“受众”的研讨,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将众多的曲牌放在传播视野中进行考释研究,通过追流溯源,力求找出各种曲牌及其变体的血缘关系及变化规律。

《音乐传播媒介与原生态文化保护》(吴非)通过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栏目编导工作的体会,对原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曲包揽制”、非繁衍性传播与中国戏曲声腔的“太监化”》(周来达),通过对目前戏曲音乐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分析认为,只要强大的戏曲音乐自身的繁衍能力能继续存在,戏曲和戏曲音乐的生存就大有希望,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戏曲音乐“创作”、“传播”两个根本环节,改变策略,恢复民间戏曲的主体意识和音乐创作机制等,努力改变戏曲音乐的生存环境。

《南高洛古乐本土受众的观演及听闻状况之田野观察》(邓志勇、史东宁)通过田野个案的描述,以南高洛音乐会的本土受众为重点,考察当下古乐的观演和听闻状况,强调本土受众在民间音乐活动所显示出来的流动性和行为的多元性,并初步讨论了本土受众对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的多元化音乐传播》(曾田力)就作者自己在北京搭建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为例谈了体会,进而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重建的角度提出了应加强对中西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多元化的传播交流手段,最终建立文化生态平衡,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弱势的不利局面。

《试论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庄元),尝试用传播学的视角就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平台发展的与音乐传播直接相关的数字音视频、计算机与MIDI、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个人媒体和大众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做较为深入的分析。

《当中国音乐家遇到传媒革命的挑战》(冯效刚)从以数字化为代表的传媒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提出:中国音乐家必须面对大众流行音乐文化的挑战;中国音乐家必须争夺大众传媒的“话语权”。

《论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多重音乐语境中的比较视野》(张谦)力图将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还原到具体的音乐文化语境中,以多重语境的视野比较了西方艺术音乐、北印度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语境中典型的互动行为,关注互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音乐编辑学、新技术媒体、音乐心理认知等的角度,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的一个重大命题,运用音乐传播学的视角,或者立足于以民族音乐的土壤为资料源泉,针对历史的、当代的音乐传播现象和行为,来探讨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或者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当代的音乐生活,结合现代高科技,诸如媒体、网络、电视等来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新发展。尽管上述每位专家、学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层面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殊途同归,都会促进民族音乐传统和现实的研究与发展,深化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意义的认知。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在研究文化变迁过程中,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必将大有可为。

三、音乐传播事业与文化产业

“音乐除了拥有文化产品的特质之外,还有商品特质,音乐产品尤其是大众流行音乐产品更多地成为以商业利益为主而产制与分销的商品。”但是,盗版、侵权的发生不仅因为暴利的驱使,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大众媒介,尤其是广播、电视、网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音乐传播环境,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音乐发生关系。在我国,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科技与版权夹缝中的音乐产业――从P2P技术所带来的音乐侵权问题谈起》(姚 杰),以P2P网络传输技术为例,认为音乐产业的前提在于传播科技的发展,而版权问题又是传播科技中音乐产业遇到的根本问题。作者从音乐传播科技发展的历史趋势、音乐艺术功能的社会共享性、音乐版权产业的利益博弈行为等综合角度出发,提出国家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版权法的建设,积极引导传统唱片业与新生技术之间相互整合,构建一种和谐的利益分配关系。

《盗之道,非常道――对中国音乐传播活动中侵权现象的思考》(冯玲),以“音乐传播产生权利”为基点,运用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视域,试图在音乐传播活动背景下,来探寻音乐作品使用中的各种侵权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了在传播中加强音乐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播从业人员张正军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公司在运营方面的困境,建议音乐传播要与商业紧密地结合,希望各位专家把好的理论导人到市场中来,以便规范文化市场运营,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律保护机制;建立良好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知识养成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讲诚信、不浮躁。

《音乐出版界的思考》(杜晓十)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在文化产业上是一个弱国,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相关的体系保障还不健全。通过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近几年的发展,比较了国外专业音乐出版社的出版与经营状况,结合这几年和国外出版界的横向合作情况,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出版的设想。

《文化产业与音乐的著作权》(谢涛)通过案例分析,就日本文化产业的运行、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做了详细介绍。认为日本的文化产业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下,他们不仅从艺术创作到所属公司再到所属的行业协会形成的一系列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还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支撑着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保障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分析及其发展》(黄德俊)从流行音乐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出发,利用产业理论对流行音乐产业的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梳理,尝试运用SWOT方法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流行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文化产业职业经纪人就文化事业和产业间的关系,原创音乐在网络交易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尤其是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唱片公司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等有关问题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期间代表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积极推动了音乐传播和音乐传播学的纵深发展。本次会议对于学科属性及定位的探讨,尽管个别问题(学科属性)还不统一,但是增强了大家对本学科整体的认识。针对诸多的音乐传播现象,观察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提高。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文化事业,关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得到与会代表的共识。其次,会议代表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硕士生、博士生、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对一些新的音乐传播现象,如“粉丝经济”、“3G音乐手机”等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表现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潜力和蕴含的活力。纵观此次会议,笔者以为还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参与的广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出席本次会议有部分文化产业的职业经纪人,有利于音乐传播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但是,对于一个学科来讲,参会单位比较集中,缺少师范性或综合性大学的参与,缺少政府文化部门的参与,缺少全国性的参与,不利于该学科的全面建设。(2)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音乐传播学既然是一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结缘的交叉学科,那么音乐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就必须清楚。如音乐与传播的关系,音乐传播的目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为什么会传播,传播的特性,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建立音乐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与学科体系,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方法论,音乐传播事业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等。(3)尽快建立完善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本科专业,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认识却不尽相同。学生认识模糊,社会认可率不高,似乎艺术管理的人才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懂。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不尽相同,更缺乏专业教材。要汲取好的经验,构建招生――教学――就业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合理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