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朗诵范例6篇

短歌行朗诵

短歌行朗诵范文1

正说着,西西也跑过来说:“老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了一首四季的儿歌,您想听吗?”

……

自从上周举办了“诗歌朗诵会”后,这几天,经常有孩子跑到图书馆,让我欣赏他们创编的诗歌,书架上那些摆放整齐的有关诗歌的图书也少了许多。我从心里感到高兴,看来朗诵会的成效还真不小。

以前,看着书架上一本本装帧精美的《四季儿歌》、《彩图名家儿歌》、《平安童谣》等图书整齐地摆放在那里,很少有人借阅。我觉得很奇怪,问过几位正在挑选图书的家长,他们随手翻翻我递过去的书说:“儿歌呀,念一遍就完了,没有什么意义。”“儿歌的内容太简单了,不能教给孩子什么知识。孩子一两岁时教教他们还行,现在都四五岁了,还是多看点童话故事或知识方面的书吧。”

真的是这样吗?回味一下,儿歌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比故事少,同时,它那简练的语句,上口的韵律,短小的篇幅,多适合孩子朗诵、记忆呀。怎样让家长认识儿歌的价值,让孩子喜欢儿歌呢?我决定组织一次“幼儿诗歌朗诵会”。

我按不同年龄对孩子提出了要求:3岁以下的幼儿可背四句左右短小的儿歌或古诗;四五岁的幼儿背诵一些传统民谣、较长的儿歌、绕口令等;五六岁的幼儿要有语气地朗诵篇幅较长的儿童诗。

朗诵会那天,三楼的报告厅里热闹非常。当天天朗诵完《下巴上的洞洞》后,我问台下的孩子:“小朋友们,太奇怪了,下巴上怎么会长洞洞呢?”吴奇站起来大声回答:“因为他浪费粮食,吃饭掉饭粒。”

“听了这首儿歌,吃饭时应该怎么样呢?”

“不东张西望。”

“不边吃边玩。”

“左手扶碗,右手拿勺。”

……

演出过半,我现场教孩子们学习绕口令《数数》,并带领孩子边拍节奏边朗诵。由慢到快,每一遍节奏都不同。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快速地拍着手,大声地说着,兴奋得不得了。

演出快要结束了,我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儿歌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

短歌行朗诵范文2

关键词:

一、活动过程

1、以游戏情境引入活动,初步感受儿歌内容

(1)播放《火车开啦》伴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开过来了?(边说边出示火车,并引出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分析:教师这一活动方式的导入很有童趣,形象、直观,目的性强,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唤起他们学习儿歌的兴趣,并且在“耳闻目染”的感官碰触中认识火车的外型特征及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当教师说:“原来啊,是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马上边拍手边按节奏念出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让孩子对儿歌的句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紧接着,教师又设置了悬念:“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的水果宝宝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它都请了谁呢?”将活动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小环节。(2)教师结合课件依次出示水果宝宝,幼儿初步感受儿歌。(引导幼儿学说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分析:在自然、轻松的课件欣赏氛围中唤起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点在于让幼儿学说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逐一出示可爱的水果宝宝,并逐句来学习,让幼儿对儿歌的句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它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而且,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教师还将各种水果拟人化。当充满卡通、可爱的水果宝宝在多媒体的大频幕上款款而下的时候,孩子们个个激动极了,脸上眉开眼笑的。这时候,教师适时地引导孩子跟水果宝宝打招呼,并告诉幼儿说老师要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请水果宝宝上火车,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一句儿歌:“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紧接着,我请幼儿也来用那句好听的话邀请水果宝宝上火车。在这种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孩子们边玩边学,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每句儿歌。并且,在这环节的提问中,我采取个别和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到个别幼儿,不会顾此失彼。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儿歌

(1)教师按一定的节奏完整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提问:儿歌叫什么名字?西瓜爷爷请了哪些水果宝宝去旅行呢?(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A结合图谱进行朗诵。B幼儿按节奏边拍手朗诵儿歌。C幼儿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儿歌。分析:在前面一个环节幼儿已初步感知了儿歌,并学习了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因此,在这一环节完整学习儿歌就显得轻松多了。况且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幼儿学习起来很轻松、很愉快。教师先是按节奏完整地示范朗诵,幼儿欣赏。接着,又借助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然后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结合图谱、按节奏朗诵、结合动作等)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先是有了形象直观的看图朗诵,然后过渡到结合动作朗诵,动静交替,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3、引导幼儿分析诗歌句式,启发幼儿扩散想象,尝试按原儿歌的句式换词进行仿编

(1)引导幼儿分析儿歌句式:儿歌句子中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2)启发幼儿扩散想象:还有哪些水果宝宝要去旅行?(3)幼儿仿编,师全面巡回观察。重点指导幼儿按原儿歌的句式,换词进行仿编,提醒幼儿互相交流并按节奏朗读。(4)把仿编的较好的幼儿的句子组合成一首完整的儿歌,鼓励幼儿在集体前朗诵。分析:尝试仿编儿歌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先引导幼儿分析儿歌的句式,让幼儿发现儿歌中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为仿编作铺垫。接着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水果宝宝也要去旅行?启发幼儿大胆地想象,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他们开动脑筋,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知道的、喜欢的水果宝宝也邀请上火车去旅行。并且用了那句好听的话,能与自己的好朋友大胆地分享自己仿编的句子。教师在全面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仿编情况很好,如有个小朋友说要请樱桃宝宝上火车,她还马上完整又流利地用了老师要求的句式来表达“樱桃樱桃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而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只要稍加暗示他们也可以完整地将自己仿编的句子朗诵出来,在这时候教师及时地表示肯定,幼儿信心倍增。活动过程中教师更多以接纳、尊重的态度去倾听、鼓励、支持,使幼儿参与仿编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孩子们大胆想象,尽情尽兴地仿编……。同时,教师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这环节中教师充分地给孩子创造了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4、 活动结束:师扮西瓜爷爷,幼儿扮水果宝宝边朗诵儿歌边按顺序上火车去旅行

分析:在活动的最后,教师以游戏《水果宝宝去旅行》来结束。当教师戴上西瓜爷爷的胸饰邀请“水果宝宝”去旅行的时候,孩子们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想要老师马上邀请到他。教师在组织游戏以前给孩子们说明了规则,要求要教师邀请到的水果宝宝才可以上火车,所以大家都极其认真地听着。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还渗透了乘车安全方面的教育。最后 ,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坐着火车旅行去啦。整个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二、活动反思

1、情况分析:在组织活动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水果拟人化,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充分地吸引了幼儿。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我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经验,将认知内容巧妙地融入各种游戏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形成了“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教育效果显著。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很快地学会了儿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孩子大胆地学说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而难点就是:结合儿歌句式尝试仿编。从活动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短句的掌握较好,所以在仿编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2、本节亮点: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活跃了气氛,拓宽了教学途径,符合小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给予每个幼儿创造了参与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地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短歌行朗诵范文3

论探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相似点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摘要:歌唱和朗诵都是人类用语言交流的形式,在发音状态、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感情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歌唱与朗诵相似点的概括,我们可以了解朗诵对学习歌唱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歌唱与朗诵 基本功训练 艺术处理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歌唱之前要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除了能更好地熟悉和理解歌曲内涵外,更重要的是朗诵能帮助学生练习歌唱基本功,提高发声训练的效果,增强艺术处理的能力。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它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二者虽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歌唱与朗诵都是口语的加工和提高,都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如今的歌唱与朗诵也都是在舞台上与观众较远距离地交流,需要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才能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以此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一、基本功训练方法的相似点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基本功都要求在声音上达到松弛、清晰、纯正,不能给人以紧张造作、吃力、声嘶力竭的感觉。所以,两者都必须在呼吸、发声、吐字上下工夫。

1.呼吸的训练

呼吸是声音的原动力,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呼吸,而艺术创作中的呼吸与平时生活大不一样,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声音的音量大小、音质优劣,还会对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极大的作用。

歌唱与朗诵中的发声都需要正确的呼吸,而这种呼吸姿态包括姿势和神态两方面,使形态与精神两方面都处在对呼吸有利的最佳状态之中。

(1)呼吸的姿态

头顶虚空肩膀松,直背收臀要弛胸,

眉宇舒展心欢畅,神态清爽脑集中。①

发音前体会“头顶虚空”“直背收臀”“弛胸”,就是要摆脱妨碍呼吸的姿势,同时神态也会影响气息。以心情舒畅、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练习呼吸,才会使气息通顺,找到正确运用气息的感觉。

(2)吸气的方式

兴奋从容两肋开,小腹微收肩莫抬,

扩展腰背七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②

在既兴奋又从容的状态下,两肋向周围展开,上肢仍然松弛自如。两肋展开似乎有一种“发胖”的感觉,但只要“胖”到七分满就够了。因为太满就僵,一僵气就“死”了。

(3)呼气的方式

丹田支点要扎根,气柱缓缓往上升,

不僵不懈控制好,两肋逐渐复原形。③

丹田是呼气的支点,不能懈掉,否则,气就失去根了。呼出的气要均匀、平稳,自我感觉从丹田到声门之间形成一股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柱。

姿态、吸气、呼气应统一成一体来进行练习。这种训练无论是歌唱还是朗诵,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练习。

2.发声的训练

“发声”讲的是声音的问题,声音好坏直接影响着歌唱和朗诵的效果,要求声音达到:集中、自然、圆润。声音集中才能洪亮、结实。声音自然,才能毫不做作;声音圆润,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的声音会给在朗诵和歌唱中增添绚丽的光彩。

(1)发声训练的方式

开牙关,要微笑,舌根松,下巴掉。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④

“开牙关,要微笑”,必然引起软腭上提,这就增加了口腔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加强口腔共鸣。“舌根松,下巴掉”,是指喉部要放松,以免紧张,妨碍气息的畅通而产生挤压声音的现象。“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是让声音集中,并具有穿透力。

3.吐字的训练

歌唱和朗诵的吐字训练虽有许多不同之处(朗诵有更多的基本功和技巧训练),但在吐字的清晰、咬字不能死、语言的规范化的要求上是相同的。

在歌唱教学和练习中,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状态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然而,歌唱的发声状态对初学者来讲,有些抽象,难以掌握。对于朗诵我们并不陌生。因此,我们通过对朗诵的基本功训练,从中找到发声的共同点,来寻找对歌唱中的发声技巧的掌握。

二、艺术处理的相似点

众所周知,歌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而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两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具体地说,两者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都可以通过二度创作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1.艺术处理的手段、形式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处理手段、形式非常相似,都可以用舞台布景、色彩灯光来加以烘托:可以有伴舞的形式,歌唱有独唱、二重唱、小组唱和合唱等;朗诵则有个人、两人对诵、集体朗诵和轮诵等。

2.艺术处理的过程

(1)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所谓作品的内涵,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朗诵时应从作品的立意、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词句、作品的风格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歌唱中也同样要做这些案头工作,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结构、乐句的长短、歌曲作品的风格等。

(2)有丰富的想象

在朗诵中要创造出鲜明的形象,必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获得。歌唱也如此,歌唱者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自己融入到作曲家的创作里或变成作品中的主人公。

(3)调整状态,力争忘我

朗诵艺术和歌唱艺术都是一种艺术创造,创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表演的效果。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不可能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的。因此,朗诵者或歌唱者除了深入到作品中去深刻理解、深切感受、丰富想象以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到忘我、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去体现作品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作品的积累、韵味的体现等。虽然歌唱与朗诵在一些艺术创造特殊技巧上不全相同,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基本练习,艺术处理手段、形式、过程存在着不少相同点。

由此看来,我们在学习歌唱的同时,应注重朗诵的练习,因为朗诵,在表达方式和抒发感情上更容易体现,练习过程中较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所以在歌唱教学中,让朗诵课作为声乐歌唱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朗诵练习的基本功训练,掌握呼吸、发声及吐字的训练,逐字逐句地运用到歌唱中;可以借鉴朗诵的处理方式来进行歌唱创作的部分艺术处理;可以利用朗诵时的心理状态来训练自我调整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短歌行朗诵范文4

关键词:歌唱与朗诵 基本功训练 艺术处理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歌唱之前要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除了能更好地熟悉和理解歌曲内涵外,更重要的是朗诵能帮助学生练习歌唱基本功,提高发声训练的效果,增强艺术处理的能力。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它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二者虽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歌唱与朗诵都是口语的加工和提高,都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如今的歌唱与朗诵也都是在舞台上与观众较远距离地交流,需要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才能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以此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一、基本功训练方法的相似点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基本功都要求在声音上达到松弛、清晰、纯正,不能给人以紧张造作、吃力、声嘶力竭的感觉。所以,两者都必须在呼吸、发声、吐字上下工夫。

1.呼吸的训练

呼吸是声音的原动力,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呼吸,而艺术创作中的呼吸与平时生活大不一样,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声音的音量大小、音质优劣,还会对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极大的作用。

歌唱与朗诵中的发声都需要正确的呼吸,而这种呼吸姿态包括姿势和神态两方面,使形态与精神两方面都处在对呼吸有利的最佳状态之中。

(1)呼吸的姿态

头顶虚空肩膀松,直背收臀要弛胸,

眉宇舒展心欢畅,神态清爽脑集中。①

发音前体会“头顶虚空”“直背收臀”“弛胸”,就是要摆脱妨碍呼吸的姿势,同时神态也会影响气息。以心情舒畅、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练习呼吸,才会使气息通顺,找到正确运用气息的感觉。

(2)吸气的方式

兴奋从容两肋开,小腹微收肩莫抬,

扩展腰背七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②

在既兴奋又从容的状态下,两肋向周围展开,上肢仍然松弛自如。两肋展开似乎有一种“发胖”的感觉,但只要“胖”到七分满就够了。因为太满就僵,一僵气就“死”了。

(3)呼气的方式

丹田支点要扎根,气柱缓缓往上升,

不僵不懈控制好,两肋逐渐复原形。③

丹田是呼气的支点,不能懈掉,否则,气就失去根了。呼出的气要均匀、平稳,自我感觉从丹田到声门之间形成一股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柱。

姿态、吸气、呼气应统一成一体来进行练习。这种训练无论是歌唱还是朗诵,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练习。

2.发声的训练

“发声”讲的是声音的问题,声音好坏直接影响着歌唱和朗诵的效果,要求声音达到:集中、自然、圆润。声音集中才能洪亮、结实。声音自然,才能毫不做作;声音圆润,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的声音会给在朗诵和歌唱中增添绚丽的光彩。

(1)发声训练的方式

开牙关,要微笑,舌根松,下巴掉。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④

“开牙关,要微笑”,必然引起软腭上提,这就增加了口腔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加强口腔共鸣。“舌根松,下巴掉”,是指喉部要放松,以免紧张,妨碍气息的畅通而产生挤压声音的现象。“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是让声音集中,并具有穿透力。

3.吐字的训练

歌唱和朗诵的吐字训练虽有许多不同之处(朗诵有更多的基本功和技巧训练),但在吐字的清晰、咬字不能死、语言的规范化的要求上是相同的。

在歌唱教学和练习中,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状态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然而,歌唱的发声状态对初学者来讲,有些抽象,难以掌握。对于朗诵我们并不陌生。因此,我们通过对朗诵的基本功训练,从中找到发声的共同点,来寻找对歌唱中的发声技巧的掌握。

二、艺术处理的相似点

众所周知,歌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而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两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具体地说,两者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都可以通过二度创作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1.艺术处理的手段、形式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处理手段、形式非常相似,都可以用舞台布景、色彩灯光来加以烘托:可以有伴舞的形式,歌唱有独唱、二重唱、小组唱和合唱等;朗诵则有个人、两人对诵、集体朗诵和轮诵等。

2.艺术处理的过程

(1)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所谓作品的内涵,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朗诵时应从作品的立意、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词句、作品的风格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歌唱中也同样要做这些案头工作,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结构、乐句的长短、歌曲作品的风格等。

(2)有丰富的想象

在朗诵中要创造出鲜明的形象,必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获得。歌唱也如此,歌唱者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自己融入到作曲家的创作里或变成作品中的主人公。

(3)调整状态,力争忘我

朗诵艺术和歌唱艺术都是一种艺术创造,创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表演的效果。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不可能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的。因此,朗诵者或歌唱者除了深入到作品中去深刻理解、深切感受、丰富想象以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到忘我、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去体现作品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作品的积累、韵味的体现等。虽然歌唱与朗诵在一些艺术创造特殊技巧上不全相同,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基本练习,艺术处理手段、形式、过程存在着不少相同点。

由此看来,我们在学习歌唱的同时,应注重朗诵的练习,因为朗诵,在表达方式和抒发感情上更容易体现,练习过程中较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所以在歌唱教学中,让朗诵课作为声乐歌唱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朗诵练习的基本功训练,掌握呼吸、发声及吐字的训练,逐字逐句地运用到歌唱中;可以借鉴朗诵的处理方式来进行歌唱创作的部分艺术处理;可以利用朗诵时的心理状态来训练自我调整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注释:

①②③④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8.第1版第15页.

参考文献:

[1]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9.第1版.

短歌行朗诵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朗诵

中学教学离不开语文,语文教学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诗歌对培养学生在文学方面的兴趣,比其他文学形式更直接、更合适、更优秀,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李道英教授说的: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它脍炙人口,对中学生来说,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学好诗歌,懂些诗歌尤为重要。

一、朗诵诗歌的意义

1.感悟人性、情感之美。诗歌能够为人类的生命找一个存在的理由,正如荷尔德林说的“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老年如散文,中年如小说,青年如诗歌,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朗读者应该以情入文,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如果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不但能打动自己,还能感动他人。通过朗诵诗歌,能够将诗心、诗意、诗性、诗情铭于心中,在朗诵的过程中多一份豪情与从容。

2.体味思想、语言美。朱自清先生曾说过“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也就是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半在于朗读的声音当中。朗诵将文章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文章对学生身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从正确的朗读方法入手,学生们通过反复的朗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使自己终身受益。

二、朗诵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1.细细品味诗歌内容,体会诗歌内涵意境。目前,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许多老师仅仅是将朗诵当作体会诗歌意境的初步手段,并没有予以重视,其实,朗诵应该贯穿在诗歌教学的始终。初次感知诗歌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默读,粗浅的理解诗歌的内容后,再进行朗诵,以此来了解诗歌中运用的各种手法以及诗歌的内涵,然后再进行朗读,以此来巩固朗诵的效果。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次课本中的《星星变奏曲》,首先通过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们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们默读一遍,以此来体验旋律的变奏,然后再让学生们通过朗诵,深刻的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们体会作者对美好、自由、光明的向往,以及愿意牺牲自我的精神。当学生们自己朗读完毕,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后,再由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们更进一步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并及时的更正一些学生因为偷懒,而生搬硬套的一些想法。

2.细细品味诗歌节奏,体会诗歌韵律之美。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节奏,都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的抒发,其韵律和节奏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诗歌朗诵的节奏有哪些呢?通常情况分为语调轻重、节奏快慢、音量高低以及气息强弱等,掌握了诗歌朗诵的这些内容,就能够很轻松的掌握诗歌的艺术效果。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声音平仄、高低音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满怀激情、不能自已,对与诗歌意境的理解更加充分、饱满。

3.不同的朗诵方法,理解诗歌的重点。朗诵的方法有许多,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组轮读法,在朗读诗歌的时候,通过将学生们进行分组,由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排、分行轮流朗读,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标注出自己认为的重点,然后通过小组内以及小组间的讨论,总结出诗歌中所有的重点内容;指名读,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由老师点名有一个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读完一句或者两句后,再指名让另一个学生读,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显性的体会出来;表情读,这种方法是学生们根据字句的长短以及诗歌的节奏,用具体的动作、表情、姿态、声调等方法进行朗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们身临作者之境,理解作者更深层次的内涵,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大地的声调低沉,谁主沉浮的高亢嘹亮,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与作者的感情起伏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以及朗读的声调,身临其境的朗读,更能掌握诗歌的精髓。

三、结束语

我国曾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至《楚辞》,从陶谢至建安七子,再从唐诗至宋词,名家辈出,高潮迭起。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也是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诗歌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处于花季的中学生们,应该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在文学的殿堂中徜徉精神,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

【参考文献】

[1] 闫继红. 朗诵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 金色年华(下),2010(8);149.

[2] 刘萍.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朗诵的教学策略[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6);352.

短歌行朗诵范文6

2011年,在北大繁星诗社的中秋雅集上,徐健顺老师拍着桌子、端着酒杯,吟诵太白的《将进酒》,试图展现出一个“痛苦以豪放出之”的李白形象。桌子听上去险些被拍烂,桌面上盛葡萄酒的高脚玻璃杯尚能安然。酒杯被他数度端起,却终未喝下。

今年暮春时节,去首师大拜访徐老师。对着照相机,徐老师整个人极不自然——眼睛不愿意直视镜头,即使目光斜视时,依然显得“羞涩”。他经常上电视和做讲座,经历过太多“大场面”,按理不至于此。回来看他的文章,里面说:“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表演就是假装,是娱人的”,“自己有了情感,抒发出来,才是艺术。”

徐老师每周在学校里和社会上讲课超过30小时,从无间断,每每带病上课。有学员在博客中说,徐老师是“用生命去挽救与弘扬中华吟诵”。

吟诵承载着声音的意义

《学习博览》:徐老师,你所致力推广的吟诵,是当今比较陌生的读书方式。请你开章明义地谈一谈,什么叫“吟诵”?

徐健顺:“吟诵”,应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在古人那里,“吟咏”的对象多是诗词韵文,甚至可作诗词韵文的代称;“诵读”的对象,既可以是诗词韵文,也可以是散文。“吟咏”多半有曲调,但也可以没有。“诵读”多半没有曲调,但也可以有。在推广吟诵的时候,我做了概念上的规范,用“吟咏”专指有曲调的,“诵读”专指没有曲调的。

汉诗文的“义”有三个层次:字义、音义和文化涵义。现在一般中国人都不知道“音义”了。只有吟诵,才能把长短、轻重、缓急、高低这些声音的意义展示出来。

《学习博览》:为什么非得通过吟诵才能理解“音义”?

徐健顺:因为汉诗文本身就是通过吟诵的方式作出来的。鲁迅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其中说“怒向刀丛觅小诗”,他怎么写诗呢?“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说明鲁迅作诗是先吟的,吟成后才要找支笔记录下来。鲁迅尚且如此,何况古人?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说“终日歌吟如狂叟”。中国人“作诗”的主要方式是“先吟后录”。作诗的时候,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所以叫“作诗”不叫“写诗”。这与今日之上来就写、涂涂改改或者敲键盘完全不同。

“吟”的总体特征是拖长腔,即“歌永言”。有的音可拖长,有的音拖不长,那么长的就更加长,短的就愈显短。在生活口语中,语音本身的意义不大。然而一旦拖长,声音的意义就被放大了,于是承载了作品的一部分意义。同理,高低、缓急、轻重,在吟诵中都被放大了。所以,当我们说某诗好,叫做“脍炙人口”,没听说“脍炙人目”的。

诗文格律的产生,也是因为吟诵的需要。在字音都拖长的情况下,要是都是高音或低音,会让人很累,而且难听,所以要一高一低地唱。汉语是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所以每两个字要变化声调,就形成格律的“平仄相间”原则。只有吟诵才能表达声律的意义,传达古人的心境。

吟诵不仅是诵读和创作方式,还是教育、修身、养生的方式,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是中国式读书法,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曾国藩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曾国藩是桐城派传人,吟诵的时候声震屋瓦,每日以此为乐。这是古代文人的基本生活状态。

朗诵是从老外那舶来的

《学习博览》:相比起来,如今我们所习惯的朗读,在你说的这些方面似乎都不太“讲究”了。

徐健顺:我每次上班经过一个学校旁,老听到里面的学生齐诵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因为这种读法,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讲这首诗的意思是积极向上、奋发图强,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你读读它的韵:“iou”,拉长3秒试试,还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吗?再看这个韵有哪些字呢?秋、悠、游、囚、幽、留、忧、愁……情感都很悠长,一般很忧郁。那么大的太阳都落山了,那么长的黄河都入海了,不回了。我的生命啊,也将流逝。我多么想抓住时间啊,所以我要登楼,再登楼。可是,鹳雀楼只有三层。可见,这是一首吟咏生命苦短的诗。从典故上看,杜甫说“花近高楼伤客心”,辛弃疾说“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有王粲登楼而悲。在古代,登楼是伤心的意思。

朗诵中每个字都很短,不超过一秒钟。但当我们吟诵时,体会就完全不同。朗诵可能误解诗歌的原意。

《学习博览》:既然古代诗文都是吟诵,为什么我们今天只知道朗诵呢?

徐健顺: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课本使用白话文。白话文要怎么读?当时谁也不知道。教学大纲中出现“两字一顿读法”的字样,当时有很多老师、学者撰文反对,到1926年就从大纲中删掉了。此后,西方重音语言的诵读方式随着话剧和白话朗诵诗进入中国,并在抗日朗诵诗中定型。

朗诵的基本方法源于印欧语系重音语言和节奏语言,全靠轻重、节奏、速度、架势,而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讲究高低、曲折、长短、声韵,二者有根本的区别。话剧的朗诵属于表演,需要放大声量才能让最后一排的观众听到。他们把“朗诵”、“朗读”这两个带“朗”字的词拿走了,我们今天被迫叫“吟诵”。

当时,北京和上海都有民间艺人说相声嘲笑过古怪的朗诵。汉语要如何朗诵,早期也是不清楚的。所以,台上朗诵,台下哄笑一片——见惯了吟诗,没见过这么念诗的,也没见过这么在台上说话的……一百年以后,台上吟诵,台下哄笑一片——人们反倒纳闷:中国的诗怎么叫他念得这么怪腔怪调的?我们的诗不是历来就是朗诵的吗?

三千年以来,作为旋律型声调语言,汉语一直是用声调来传情达意的。自从我们引进西方的模式以来,把汉语当英语教,把表情达意的方式仅当成字义式的,而不是声调式的,从而失去了汉语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朗诵强调从自己的理解出发,但很多是无根的乱解。

为什么会听错这些歌词?

《学习博览》:除了“朗诵”,唱歌跟吟诵似乎也有某些联系。

徐健顺:杨荫浏先生说,中国音乐都是从吟诵里流出来的。吟诵没有了,中国人已经不会唱歌了。

和吟诵一样,传统中国唱歌也讲究依字行腔,就是不倒字。不仅准确地发出声母和韵母,而且依声调的方向来走旋律。声调往上的就往上唱,声调往下的就往下唱,声调平的就平着唱,声调拐的就拐着唱。我教依字行腔,一般只需要10分钟,因为这是每个说汉语的人的本能。

《学习博览》:现在的歌,能做到“依字行腔”的很少,倒字反倒让我们习以为常。

徐健顺:有一个贴子叫《听错的歌词》,在网上流传十年了,大部分都是倒字问题:

“学习雷锋,好榜样……李昌坚定豆子香……”这个李昌是谁呢?为什么他坚定了,豆子也就香了呢?因为豆子也是爱国的吧……

《龙的传人》那句“永永远远地擦亮眼”,当初无论如何也听不懂,总听成“永永远远地差两年”,老是纳闷儿,为什么一定要差两年呢?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后两句小时候听成“河南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美国人脸上都笑开颜”,郁闷了好些年……

还记得游子费翔的《故乡的云》吗———“……鬼来吧,鬼来……(归来吧,归来)”,乍一听,真吓了一跳。

第一次在听童安格《耶利亚女郎》时,竟听成“……野驴呀,神秘野驴呀……”纳闷儿了好一阵子!

……

这年头,唱歌不讲究依字行腔,不打字幕就听不出来唱的是什么,听错歌词就在所难免了。

国学教育得更“国学”点

《学习博览》:这些年国学教育逐渐复兴。在读诵经典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或私塾也没能采用吟诵的方式。

徐健顺:是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中西语言的对比。西方语言是轻重音,所以有非A即B的“逻辑”;中国语言有流转的声调,所以有圆融流转的“道”。汉语说起来是婉转的、连绵不断的、圆润的、柔韧的。吟诵是拖长腔的,更放大了这种语感,所以文人在气质上大多似水、如玉。

现在很多孩子像机关枪一样地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能止于至善吗?这明明是RAP,是hip-hop!这样体会不到经典中的跌宕起伏、婉转迂回,体会不到圣人之意的深微奥妙、精切细致,读经之功、背诗之意就大打折扣了。如果孩子将形成非此即彼的世界观,形成刚硬的性格,而他的环境、根基又决定他成不了西方人,岂不是要矛盾一生?

现在一些地方在推行国学教育,除了课本换了,教法、模式、环境、理念好像仍是体制教育那一套。国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教法不“国学”仍不算是国学。

《学习博览》:那你认为国学该怎样教才够“国学”?

徐健顺:首先要强调吟诵。我采访过的很多老先生都说,几十年过去了,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几乎全忘了,但先生教的吟诵调却永远记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慢慢体会出为什么这个字高,那个字低,甚至先生的表情、动作、姿态,都清清楚楚地想起来——原来,先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编码”融进吟诵中,一股脑地传给了学生,种下未来理解的种子。如果只是朗诵,即使小时候背过,长大后也不一定能够自然理解,因为没有把理解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

其次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中国人相信没有两个一样的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所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吟诵的内容都不一样,极少出现大家齐念的情况。大家各吟各的,所以“书声琅琅”——就像不同的美玉相碰,发出美妙的叮咚之声。西方教育标榜个性,但使用一样的教材,用一对众的教学方式,成批地生产,恰恰是反个性的。

还有是早识字。反对早识字的理由是识字使用理性,对于理性未发育好的儿童是一种摧残。这是西方人的经验。西方是拼音文字,是逻辑文字,如果不会拼,就等于没学会这个字。汉语是图画文字,识字更多是用感性认识的。我们古代的教育是识字优先,就当图画来认,写字可以推后。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学习汉语主要用右脑,学习英语主要用左脑。中国的儿童恰恰要趁感性好的时候赶紧认字。有了吟诵这个工具,识字教学就变得很容易。

九十多年来不绝如缕

《学习博览》:九十多年来,吟诵逐渐式微,但不绝如缕。如何看待这段惨淡的历史?

徐健顺:1905年,清廷下令废止科举。1912年,民国成立,以新学堂为教育正宗,不承认私塾学历。吟诵是跟着私塾一起淡出教育体系的。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使用白话文教材。建国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朗诵遂一统天下。

不过,吟诵仍然“不绝如缕”。1927年,赵元任为自己的《新诗歌集》作序,开始吟诵研究。一大批学术大家,如叶圣陶、俞平伯、朱自清、吴世昌、王力、朱光潜、赵朴初、臧克家、周有光、卞之琳、朱东润、南怀瑾、叶嘉莹等,都曾撰文呼吁吟诵归来。唐文治先生主持上海交大和无锡国专,40多年坚持吟诵立校,大批江南才子受益。“唐调”源于桐城派,如今成为最大、最完整的吟诵调。

20世纪80年代,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们刚从牛棚出来,心境极佳,身体尚健,学术会议大家见面,总要吟诵一番。用半头砖录音机录的磁带,现在尚存不少。1988年,中华诗词学会拍摄《华夏诗声》吟诵专场录像,数十位先生纷纷吟咏唱和。1991年秦德祥先生采录常州吟诵,1992年王恩保先生采录北京吟诵,一时吟诵似乎回春有望。

但是,限于唱和的吟诵毕竟不能持久。随着先生们的年事渐高,吟诵之声又消沉下去了。

《学习博览》:这应该是你积极张罗成立吟诵学会的大背景吧!

徐健顺:近几年,为了抢救、传承和推广吟诵,我们团结了一批有识之士,赴全国各地开展了抢救、采录、整理、研究的工作。在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语用司的领导和支持下,2010年1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注册,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这是一个吟诵文化志愿者群众团体,也是唯一的全国性吟诵组织。

老先生的吟诵最是动人

《学习博览》:现在,全国还有多少会传统吟诵的老先生呢?

徐健顺:估计几千人吧,但每天都可能有几个人离世。最后一代会吟诵的老先生,年龄一般在80岁以上,而且没有向下传承。目前一个市(包括下属各区、县)如果有10位吟诵传人,就非常幸福了。如果一位也没有,也是正常的。

每一位吟诵传人都很珍贵,因为他传承的是那个特定地区的吟诵。在百年以前,吟诵就像民歌系统一样庞大丰富。今天,我们每失去一位吟诵传人,就可能失去一个地区的吟诵调。这个地区在将来发展自己的普通话吟诵调时,就失去了根,只能参考临近地区的吟诵调。所以,抢救、采录传统吟诵是目前最紧急的工作。历史只留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中华吟诵学会准备对全国的吟诵传人进行采录,并把信息汇总整理。目前已经采录了600多人,搜集了400多人的影音资料,总计积累上千位老先生的吟诵影音资料和采访记录,另有数百万字的吟诵文献。

《学习博览》:在采录过程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况?

徐健顺:我们采录老先生,经常碰到读着读着就哭了的情况。因为那个声音是真的,真的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老先生的吟诵,经常颤颤巍巍的,有时还跑调。但是,最打动我们心灵的,还是老先生的吟诵。比如坐到一个老先生面前,他开口就吟“李白乘舟将欲行”,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他的待人接物乃至整个生活,全在这里头了。

我们采录的那些老先生,个顶个的,全都很有特点。每个人都能讲一堆故事。他们表面上看没什么,但身上有一种和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至少要有所了解。

普通话吟诵的“矿泉水调”

《学习博览》:吟诵学会还开展了很多普通话吟诵的推广工作,情况如何?

徐健顺:吟诵自古是用雅言来文读的,雅言可以说是古代的“普通话”。所以,我主张并致力于推广普通话吟诵。普通话与古音虽然不同,但已经成为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吟诵,并不排斥传统的方言文读系统的吟诵。吟诵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让吟诵重新回到课堂,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学会两种吟诵:普通话吟诵,以及立足方言母语的传统吟诵。吟诵工作分两个方面:推广普通话吟诵,传承传统吟诵。

普通话吟诵受到各地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自从一些学校引进吟诵,有些从前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的学生,爱上了古诗文,也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学习文化。很多孩子变得高雅,有志向,有气节。校园里,在课间和放学的时候,到处是学生自发吟诵的声音,流行歌曲被湮没了。这就是吟诵的魅力!

《学习博览》:听说你的“矿泉水调”在很多学校很有名呵。

徐健顺:我教普通话吟诵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地方的人凑在一起练习依字行腔,开始的时候各自并不一样,但很快就会找到共同的调子。在全国各地的吟诵学习班上,这个调子几乎一模一样。没有事先的串通或准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大家一开口吟诵,必然是这个调子。这就是标准普通话吟诵调,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调子。

比如《静夜思》,大家的吟诵都是这样的:

61 61 61 16 1 — 61 16 16 16 1 —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原来,大家唱的是“11111,11111”这个基本调子。61、16这两个音程,是用来表示升降调的,6近似个倚音。所以,实际上唱的是平调,而且是主音的平调,有所变化是因为依字行腔。有的学员把这个调子戏称为“矿泉水调”——讲课时我面前通常放瓶矿泉水。我也接受这个名称,因为矿泉水是单纯的,正好可以代表标准普通话吟诵的主音平调;矿泉水又是富含营养的,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正如标准调可以变出无限的吟诵调一样。

真相的力量吹枯拉朽

《学习博览》:徐老师,最后想问一问,你是如何走上吟诵这条道路的?

徐健顺:我教过2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一度颇以此为自豪。2004年,我意外地听到了吟诵;两年后,我心中的古典文学殿堂轰然倒塌——不是说中国古典文学不好,而是太好、太美了。此前那个所谓的“中国文学”是假的,是丑的,所以倒了。吟诵的价值和魅力,就在于它是“真”的。真相的力量摧枯拉朽,无往不胜。

如今,中国人集体遗忘吟诵,只当汉诗自古就是朗诵的,把汉诗当成poem。Poem怎么能叫“诗歌”呢?拜伦、普希金、莎士比亚写的叫“泡艾姆”,如果他们写的也叫“诗歌”,难道杜甫写的叫“泡艾姆”?很多人拿来杜甫的诗,煞有介事地分析什么“象征”、“结构”、“转喻”、“中心思想”——我们哪有那些东西!

连这么巨大的历史事实都可以抹杀、遗忘,还有什么不可以遗忘、篡改、歪曲、隐藏、抹杀的?

《学习博览》:从吟诵出发,你要重新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徐健顺: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这一百年来的学者所说的样子,很多东西要分清楚。

比如,“novel”,要叫它“诺奥”,不要叫它“小说”。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如果叫小说,而我们的《水浒传》也叫小说,那就麻烦了。一谈《水浒传》,就情节、人物、线索、高潮什么的——哪有这些东西!小说是说书,一天一段。novel是私密的,小说是公开的,二者目的有差异。

比如,中国历史,不是“黑斯垂”(history),不是阴谋史,而是仁义与利益做斗争的历史。

比如,现在的流行歌曲,是“丧”(song),不是我们中国的“歌”。中国的歌有腔有调、字正腔圆,是即兴的、个人性的。现在的音乐,已经成为极少数人的职业。他们为大众制造“丧”,所以只能迎合流俗,不是他们的真实情感。我们大众享用他们的产品,那“丧”唱的也不是我们的情感。只是互相欺骗。

我们也没有“艺术”或“文学”——这些都是西方的概念。我们有的是琴棋书画、诗词文赋、礼教乐教、医卜数术。传统文化的真相,因为西学的阐释而模糊了。

《学习博览》:原来你大力提倡吟诵,并非只为吟诵这么简单。你这些“另类”的看法靠谱么?

徐健顺:靠不靠谱,你自己吟一段时间之后再去体认。和中医、武术等相比,吟诵的独特性在于,它还没有被西学解释过。它是极少数被抛弃的传统之一,反倒是原生态的。通过它,更容易接近传统文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