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范例6篇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范文1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2.自主讨论,交流展示: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歌中的表达技巧。(难点)

教学方法:

四读教学法(初读、意读、品读、美读);自主讨论、展示交流。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经得起历史的筛选而流芳百世呢?有一个人,在汉末大乱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他曾叱咤风云,死后功过成败至今争议不休。他就是曹操。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作为诗人的曹操。

二、依案自学(参考导学案)(5分钟)

1.作者介绍。曹操(155-220)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作品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2.了解背景。建安十三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3.解题。长短歌: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是根据歌唱时音节的长短的不同而区别的。长歌慷慨激烈、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短促、微吟低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乐府的别称,除此之外,还有歌、行、吟、引、曲、谣、辞。

4.自学检测(教师抽出导学案中部分内容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三、初读课文(5分钟)

1.自由朗读:纠正字音并完成导学案25页[正字音]相关练习(ppt):譬如朝露(pì);青青子衿(jīn);呦呦鹿鸣(yōu);何时可掇(duō);契阔谈(qì)(yàn);绕树三匝(zā);周公吐哺(bǔ)。

2.齐读。

四、自主讨论,交流展示(20分钟)

请学生结合导学案及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大意,找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1.(ppt)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作者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表达出作者想象到自己盛情宴请贤才时的欢乐、喜悦之情,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含蓄之美。

2.小组讨论:本诗共32句,小组成员每人翻译4句,并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及作者情感,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意读课文。(小组朗诵)

4.参照示例,交流展示:

参考答案:诗歌大意略。1―8句:作者用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清晨的露珠,表达作者因人生短暂,功业未成的忧愁;以杜康代酒表现出作者的这种忧愁连最好的酒都无法消除,可见忧之深切,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心之急切。9―16句:作者使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深切渴望之情,以及想象到自己盛情宴请贤才时的欢乐、喜悦之情。17―24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贤士比作天上的明月,想要却无法摘取,表达了作者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25―32句:作者运用比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将人才比作正在寻找栖身之所的乌鸦,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贤才的栖身之所;引用了《管子》的典故表现出自己对人才的渴求是无止境的,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实际上曹操是以周公自比,表达他欲像周公一样一统天下,群贤臣服的壮志豪情。

5.教师总结:《短歌行》写于宴会之中,按理来说参加宴会应该是愉悦的,但纵观全文作者多次写“忧”,忧时光短暂,忧人才不来,忧功业未成。但作者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想到如能宴请贤才是何等乐事;想到当他一统天下,群贤臣服时,那情景又是何等壮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是随着作者的想法改变而不断变化的。(ppt)

五、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5分钟)

1.女生读。

2.男生读。

六、课文美读(8分钟)

1.名家朗诵(多媒体)。

2.自由朗读。

3.美读课文(指名朗读)。

七、课堂总结(1分钟)

苏轼说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自己也说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人尚且如此珍惜时光,忧愁无法实现理想抱负,何况今人?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每一堂课,学好知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短歌行教案范文2

关键词:提升;学生;艺术语言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相信有很多的老师都和我一样有这样的困惑,当欣赏完一首音乐作品后,通常会有一些提问,但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总是五花八门,甚至是乱用词语形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运用较为准确的艺术语言中呢?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首先是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教师在向学生提问题时要有目的性,语言要规范,经常在常态课上听到老师这样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听的这首歌曲怎么样啊?很多学生自然地会说好听或者是不好听之类的话,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是要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美”,而“美”不是单纯的好听就能诠释的,而怎样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学会怎么去审美,那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艺术语言,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递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如,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所以引导学生在对音乐作品审美时,就必须先让他们学会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而不是一句简单的怎样去笼统地概括。而在运用这些语言时,难免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长江之歌》,欣赏后回答问题:歌曲的旋律具有什么特点?节拍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在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学生首先是将书上能找到的词语都丢给了我而不管是不是有用,于是,我引导学生从乐谱中寻找答案,从对音乐的感知中去寻找答案,并且告诉他们,其实书上是有选择项的,而在选择答案的同时,也还是带领他们分析问题,首先,《长江之歌》的旋律具有跌宕起伏的特点,不仅仅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去感受,且在乐谱中寻找大跳音程,感受大跳音程在颂歌类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再次演唱出现大跳音程的乐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对于音乐作品的记忆也更深刻。

二、设置问题时答案的引导性和选择性

音乐标准提出审美是核心,而在审美的初期,学生不可能完成我们制订的一些目标,比如你想让他自己去说出一首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具有什么特点,他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那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想出一些方法,让学生对此类语言有个接触和了解,比如可以用一些选择题,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欣赏蒙古族长调音乐和短调音乐时,我就采用这样的方法,我选择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和短调民歌《嘎达梅林》作为对比欣赏的内容,我让学生在欣赏完这两首音乐后能够总结出长短调民歌的一些特点并且能够简单的分辨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我制作了一张表格,并且将答案写在表格之外,让大家在听完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在这个环节,似乎没有任何的异议和困难,学生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并且能比较精准地的对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的特点做总结,在课堂的尾声,为了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我换了两首其他的民歌来让大家进行分辨,也都很容易地将它们分辨开来,这说明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已经真正理解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任何的废话,学生也没有出现其他稀奇古怪的答案,不管是问题还是答案都是在用音乐的语言,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在表述中艺术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的重要。

三、抛弃碎念,让每一句话说得有价值

有效地提升学生在表述中艺术语言的运用,并不是老师的喋喋不休就有用的,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这样上课,他首先和学生分析了这首歌曲的节奏型,xxx向前不断推进的节奏让歌曲形成欢快跳跃的情绪,然后在演唱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复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跳跃的,而一直到下课,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把欢快跳跃的情绪唱出来,而我认为,音乐的情绪是在第一时间就能被大家所感知的,而形成这样的情绪和什么有关系,这就又回到我们怎么用音乐的语言区表述它的时候,如果这位老师可以调换一下顺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形成这样欢快跳跃的情绪的原因,还是回到让学生去找出歌曲在节奏上的特点,重复出现怎样的节奏型,以及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音乐的语言去帮助大家理解,并且将重复出现的节奏型做一个范唱,这样是不是更能让学生理解呢?也可以避免了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一遍遍的提醒演唱的情绪,这样的碎碎念不但起不了任何作用,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疲劳感,所以,作为老师,要考究说出的每一句话。

总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在表述中艺术语言的运用,首先还是得从教师自身入手,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艺术性,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准确地用音乐语言去解读音乐。

参考文献:

短歌行教案范文3

一、应用文常识

【例1】(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卷)下面是张华同学写给德育处的一份要求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申请书,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申请书

学校德育处:

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这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培养学生情操的好举措。我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善长素描。我申请参加绘画兴趣小组,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请领导务必批准。

2009年6月20日

申请人:九年级(2)班学生?张?华

①?????? ② ?????? ③

思路解析:此题不仅考查了应用文常识,而且还考查了运用语言的基本功。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熟悉文体、格式,检查称呼、署名、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其次要看有没有错别字或病句,语言表达是否文明得体、严密规范。通过仔细审读不难发现,此申请书存在以下三处错误:一是署名应在时间前;二是“务必”一词含有命令之意,用得不恰当;三是“善长”一词有误。

答案示例:①“善长”改为“擅长”;②删除“请领导务必批准”中的“务必”;③署名应在时间前。

二、拟写通知

【例2】(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卷)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江海中学学生会决定于6月21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全校师生参加的诗歌朗诵会。请你为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写作通知的能力。通知的一般写作格式是: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有时可略);下一行空两格起写正文;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开会的通知要写清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会议内容,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做法。

答案示例:

通?知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兹定于6月21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

学生会

即日

三、编写短信

随着手机的普及,发送短信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交流、沟通方式,拟写短信类题目自然也就受到了命题老师的青睐。因为拟写短信不仅与生活实际接近,而且也有利于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3】(2011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卷)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2010年8月9日晚,“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经过36个小时奋战,成功横渡兴凯湖,完成了人类不间断畅游最长淡水湖的挑战。你作为一名中学生,请给张健发一条短信,向他表示祝贺。

思路解析:拟写短信最重要的是内容,而好的内容不仅仅表现在语句的生动精美上,还表现在是否符合情境及是否简明精练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短小精悍,含蓄有韵味;(2)要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3)要有创意。

答案示例:张健叔叔您好,祝贺您挑战成功!您勇敢无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要以您为榜样,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四、撰写辩论词

【例4】(2011年湖南省永州市卷)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观点是:

(2)假如你是反方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撑你方观点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50字左右)

你方观点的理由是:

思路解析:本题是观点辩论题,带有明显的议论性质。首先要针对材料和事件,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充分占有材料,由表及里发掘材料的本质,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及材料中的关键语句,阐明自己的立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要检验“材料能否证明观点”,不能牵强附会,无中生有。

答案示例:(1)①阅读经典名著更利于提升我们的素养。(2)经典名著是表现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不朽之作,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论语》《孟子》等。②经典名著有励志作用,让我们振奋、坚强,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

五、拟写开场白

【例5】(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卷)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娄底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唱红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设置了“红歌献给党”“歌唱祖国歌唱党”“童心向党”等19场大型红歌专场演出。如果你是“红歌献给党”歌咏比赛的主持人,请你写几句富有文采的开场白。

思路解析:写好开场白可分“两步走”:首先,紧扣题目所给的情境,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切入,分析各要素的内在特点,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其次,对照命题要求以及开场白的特点,将初步构思好的句子加以整理,解决好“怎么说”的问题。

答案示例:火红的太阳光辉普照,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在这欢庆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用真挚的爱来歌唱我们伟大的党。下面我宣布,“红歌献给党”歌咏比赛正式开始!

六、拟写颁奖词

【例6】(2011年云南省昆明市卷)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云岭丰碑”获奖者——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写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

杨善洲(1927~2010),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他在任地委书记期间,足迹遍布深山的村村寨寨,抓农业兴科教,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覆盖率达97%以上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上交给了国家。

附颁奖词示例:

“红军长征”颁奖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穿越雪山草地,突破腊子口……创造奇迹的是一支衣衫褴褛的工农武装,他们装备低劣而士气高昂,他们几入绝境又几度重生,是长征,铸就了这支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军魂。

颁奖词:

思路解析:颁奖词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及其对公众的教育意义,此外还要有文采和气势。语言应高度概括,简洁凝练;文笔优美,饱含深情;观点鲜明,中心明确。

答案示例:抓农业,兴科教,植树造林,尽心竭力为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鞠躬尽瘁为国家。从他身上,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

1.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短歌行教案范文4

一、2014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总体情况

由上表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呈现如下特点:

1.所选诗歌的时代分布。今年所选择的23首诗歌,周朝1首,唐代6首,宋代11首,元代1首,清代4首。其中选料最多的是宋代,其次是唐代,再次是清代,最少的是周朝和元代。清代作品今年考了4首,为历年来之首。所选诗词最远的是周朝,最近的是清代,历史的跨度为近年来最大的一年。唐宋诗词约占74%,显而易见,唐宋诗词仍然是考查的重点,毕竟它们是古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以此为题料,命题者可以把握好难易度和可信度,不会受到诟病。而其他朝代的作品只能是唐诗宋词的“影子”或“替补”,无法望其项背。

2.诗歌的体裁。所考诗歌中,数量最多的是诗,共17首;其次是词,共4首,再次是曲,共2首。诗的比例约占73%,可谓“独霸天下”,具体又分布为:9首七言绝句,2首五言绝句,2首七言律诗,2首五言律诗,2首古体诗。从入选诗词的篇幅来看:最长的诗词为孙周卿的《双调・蟾宫曲 自乐》(福建卷),也仅57字;最短的为两首五言绝句,一首仅20字;大多数诗词的篇幅在30至50字之间,是历年来篇幅最短小的一年。可见,短小精悍的诗词已成为了高考诗歌命题的首选。这样,一方面降低了阅读难度,另一方面突出鉴赏的重点。

3.作家的情况。23首诗歌涉及到22位作者(其中有二首诗的作者同为陈与义)。著名作家较少,一般作家居多。考生较为熟悉的诗人有杜甫、韦应物、李商隐、韦庄、刘长卿 、苏轼、陈与义、陆游等8位,不熟悉的却有14位。今年的试卷对作者进行介绍的只有一家,即新课标卷II。该注释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解题起了有限的提示作用。我们都知道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特别是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就往往要了解诗人的个性特征、创作风格、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等等。所以,从诗人和创作背景入手来剖析诗歌的情感和主旨,一向是诗歌考查的重点。而今年的试题,2/3左右为不熟悉的作家,绝大多数命题者也不太注重对作家进行补充注释和背景介绍。即使有注解也多限于词语的解释,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强调对诗歌文本的关注。从而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诗歌名家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反押题和回避已考诗文,这也是命题者无奈之举。

4.诗歌的题材。扫描2014年各地高考试卷诗歌的题材,我们发现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诗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达到了历史之最。除了湖北卷、新课标Ⅱ中的两首思乡怀人诗,新课标Ⅰ中的1首闺怨诗,广东卷中的1首送别诗,湖南卷中的1首的贺婚诗以及上海卷中的1首写人抒怀诗,其他均是写景抒怀诗。写景抒怀之作一般包含两类题材: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情感淡然悠远令人回味无穷,抒情较含蓄;一类是即事感怀类之作,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令人感慨万千,抒情议论较为明显。为方便设题,把写景咏怀诗作为考点也就自然而然了。总的来说,今年的古诗词鉴赏题还是很重视对学生文学修养与积淀的考查。重大社会题材的减少和日常生活题材的增加,是2014年试题题材选择的显著特点。

5.考点的分布。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今年鉴赏题仍然对表现手法、形象、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综合进行了考查。除上海(第14题)、北京(第12题①)设置了客观选择题,其余均为主观题。其中,表现手法共设题13题、思想情感14题、形象4题、语言4题。考查的重点突出,紧紧围绕着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形象)、怎么写的――表现手法(语言)、为什么写――思想情感,这样的三个中心,引导考生主要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同时,也兼顾了考查微观的诗歌语言层面。可谓点面结合、收放自如。同时,命题者在每份试卷中都设置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问题,问题的设置有具体、小巧等特点。设题密度大,考查内容全面,基本都是围绕着 “形象”“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来设题,如江苏卷的三道题就是如此。那种大而无当、泛泛而谈的命题方式已逐渐被命题者摒弃。诗歌鉴赏题命题形式已逐步走向成熟。

6.分值趋向稳定。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卷诗歌鉴赏题分值的比较,我们发现整体上保持了稳定,分值持续提高的趋势已经基本停止,并且各地的分值差距在缩小,说明命题者普遍对此题已有了成熟的定位。绝大多数省份的分值在都在8分以上。各地诗歌鉴赏题最低分为6分(福建卷),最高分为11分(新课标卷、北京卷、辽宁卷和江苏卷),分值差为5分,与去年一致,是近几年来差距较小的两次。今年的北京卷诗歌鉴赏题的分值定位也是最适中的一次,北京卷在2011、2012两年的诗歌鉴赏题都达17分,远高于大多数省份,2013年北京卷又将诗歌鉴赏题降回2010年的7分,成为2013年仅次于福建卷6分的分值,今年分值调整折中为11分,缩短跟其他省份的分值差距,也给予诗歌鉴赏分量上理性的定位。

二、备考建议

盘点2014年高考古诗歌鉴赏题,就会发现:命题紧扣《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在形象、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上都有所涉及。就考点设置、能力考查点而言,没有太大的变化。全国各套试卷没有怪题,应该说难度是适中的。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勾连教材,学会联想。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高考试卷有引导教师全面用好教材资源的功效。为了体现高考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所有试题的材料均来源于课外。但是几乎每个考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他们的影子。有些题目明扣教材,有些暗扣教材。这样真正体现题目在课本外,答案在课本内的命题理念。还有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生已经接触了几百篇古诗词,其中既有课本明确规定必读必背的篇目,也有课外读本和唐诗宋词选读,还有若干高考真题。这些都是我们考生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知识宝库。在解题时要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以熟带生,由已知向未知延展,从而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4江苏考卷的最后一问“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看到此题我们就会联想到诗词的简单常识:“结句”也称结尾,起收束整首词的作用,往往是一首词的点睛之笔,通常有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两种主要写法。前者如柳永《雨霖铃》的结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后者如王勃的《滕王阁》的结尾:“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很显然,本题属于后者,以景作结,借景抒情。本题答案为: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所环境,揭示其诗歌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

2.问读诗歌,切中肯綮。

诗歌鉴赏的试题是命题者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精选题料诗而拟制的。可以尝试着对诗歌进行三次问读。一问写了什么,主要是何景何物何人何事;“诗言志,歌言情”,一首诗中最重要就是感情,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二问怎么写的,亦即表达技巧;三问为什么这么表达,与诗人经历、遭遇、甚至审美追求有关。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情感――借昭君形象表达自己才华横溢却入朝见妒,忠不被用却无辜遭贬,有家却难归、漂泊西南深沉怨恨;表达技巧――借古讽今;这么表达的原因――不敢讲,只好用曲笔。任何一首需要鉴赏的诗,我们考生都尝试着这么“问”。三问能促进考生思考,由浅入深了解考题,揣测出题人意图,学生如果懂得提好这个“问”,再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考场就可所向披靡。

3.审读题干,据分答题。

我们要审慎地读题干。因为其中既有答题的要求,还有答题的区间,甚至还有暗示的答案信息。

短歌行教案范文5

在生活中,寻找江南足迹的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方法:

1.在圈定的范围内寻找江南的足迹;

2.在别人的引导下去寻找江南的足迹;

3.自己分析事物的特征去寻找江南的足迹,如果分析错了,可以适当引导。

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寻找到江南的足迹,但寻找江南足迹所经历的过程却是不一样的,从而体验寻找足迹的过程也不一样;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个体的体验和独立感受是不一样的。

二、案例描述

教《江南好》这节课时在学生的作品分析这个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先后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

方案一:

看过教材,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我形成了第一种教学设计,按照常见的思维模式,欣赏作品后给学生分两次做作品简介并设定问题:

第一次,《江南好》这首评弹的旋律来自江南民歌,采用了民族七声调式,乐曲大量运用江南民歌和苏州评弹原有的级进型旋律,同时旋律大跳,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描述了江南小桥流水的情景。你能从旋律中找出来吗?

第二次,《江南好》全曲旋律不离吴歌和苏州评弹的细腻:附点、装饰音的加入,又用波音、小三度的前倚音,使旋律缠绵深情。你能从旋律中找出来吗?

但在随后的方案制订中,我很快否定了这套方案,由于预先给作品定了位,给情感加了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既没有创造的空间,也没有个性的思维,更谈不上独特的体验。从这些方面来看,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

方案二:

本环节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分析,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体验出具有苏州评弹韵味的江南歌曲特点。经过再三思考,我感觉问题出在我给学生圈定了情感的框框,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与感受,音乐教学要在关注“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及个体情感的体验。这样我便形成了第二套教学设计方案。在学生模唱乐谱后,我先后也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江南好》这首评弹的旋律来自江南民歌,你能用手势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说说旋律的特点吗?说说模拟了江南的什么情景呢?

第二个问题,《江南好》全曲旋律运用了大量的附点、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装饰音、波音及小三度的前倚音,你能尝试唱准并说说歌曲的风格特点吗?

经过第二次精心设计后,开始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既完成了作品分析,又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分析理解了歌曲的旋律特点,体验出了具有苏州评弹韵味的江南歌曲特点。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方案三:

经过精雕细琢,我发现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我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个人自主学习、小组互助等模式发挥个体和小组力量的优势,主动寻找江南的足迹。基于以上考虑,这个环节的教学,我设计了第三套教学方案,让学生两次“下江南”“寻找江南的足迹”,简要流程如下:

《江南好》这首评弹的旋律来自江南民歌,旋律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描绘了美丽的江南美景,你们能从优美的旋律中找到“江南的足迹”吗?请同学们在老师的琵琶声中歌唱歌曲的旋律,在优美的旋律中“寻找江南的足迹。”接着教师请学生视唱完歌曲的优美旋律后,独自“下江南”寻找江南的足迹。

学生片刻的思考后,我期待的情景出现了。例如,学生独立“寻找江南足迹”的一个片段:“能说说‘江南的足迹’在哪吗?”第一位学生回答:“歌曲的旋律大量运用了级进型旋律,感觉很自然,就像江南的小桥流水一样”。“嗯,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吗?”“同意。”“你们能说说哪是小桥?哪是流水吗?”“可以。”这时我请了第二位学生来回答。第二位同学说:“歌曲的第一行主要旋律级进下行,两个变化重复句,如流水下行一样。”第三位同学说:“歌曲的第二行旋律起伏相连,如江南的小桥彼此相连。”……

三、案例反思

短歌行教案范文6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诗歌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课学习目标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

上一篇前滚翻教案

下一篇端午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