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意境范例6篇

非主流意境

非主流意境范文1

1、时光和破碎的梦想,被埋葬在一起不停的发酵,无法停止。

2、他们说,距离产生美。可是为什么,我们之间有了距离,却没有美。

3、她的心已经死了。她说,当她想爱一个人的时候,他可以爱。如果不想爱,她就可以不爱。换言之,她可以爱上任何一个人,也就是其实她无法爱上任何一个人。这是一个水龙头,可以随时的开,随时的关。有人问她,那有没有人可以让你感觉到水龙头失控呢,她沉默了一下。轻轻的摇头。伤感的句子她是一条鱼,被强迫扔在阳光充沛的海岸上,可是,她需要幽暗寂静的海底。

4、原来我的生命是阴暗中畸形盛开的花。

5、这是一个模糊的场景,像一个布景。搭的很美,却不见该出场的人。某段时刻里,感觉自己是黑暗剧院里的一个观众。她等着一场戏上演。最后却发现自己看错了时间。只剩下等待。

6、你在微笑,可是,却不是对我。

7、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8、酒精能使一个女人变得简单和天真。只是,渗透在身体里的温暖会逐渐变得寒冷。

9、女人的生命如花,要死在采折她的手心里,才是幸福。

10、黑夜是为给那些有伤口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舔舐自己的伤口。

11、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2、不是不想为一个爱的人,陪着他同甘共苦。如果有一个男人值得深爱,为他抵上命也是幸福的。

13、不要以为对着你笑的人就不会背着你哭。

14、只有两件事情能让我忧郁,贫穷或寂寞。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只剩下寂寞。

非主流意境范文2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交际来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双方的言语分析。

    本文对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作了相应的分析,将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划分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并进而借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在虚拟语境中的言语交流。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上,希望通过对网络言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更深入的揭示出网络交流中的人际心理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意涵。

    关键词:言语交流,语码转换,虚拟环境,非言语交流

    一、引言

    互联网是一种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功能于一体的新的传播环境,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的交流机会。在这个虚拟环境中,人们的交流、信息的传播都与现实环境中有着相当的区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这个虚拟的传播环境中,人们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依靠怎样的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他们又会以怎样的心理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生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网络传播的本质,也因此,对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传播的研究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交际来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双方的言语分析。

    而事实上,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网络环境中言语交流研究的重要性,也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不过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对网络语言的形式、特色以及风格所做的分析,在网络言语分析的深层面研究开展的还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作了相应的分析,将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划分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并进而借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在虚拟语境中的言语交流。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上,希望通过对网络言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更深入的揭示出网络交流中的人际心理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意涵。

    二、关于网络虚拟环境交流

    笔者认为,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见下图)。其中人机交流主要是指用户与计算机等网络终端之间的交互,在这方面,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人机接口以及信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而虚拟人际交流则关注网络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心理行为。

    传统的人际交流包含有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两种形式,言语交流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而非言语交流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喊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成"(Samovar et al,1981),例如交流过程中交流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而研究者们更发现,交流活动中非言语交流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各项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诸如可视电话这样的可视交流系统也会逐渐,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网络还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虚拟的环境,人们不可能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心情,所以人们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事实上,我个人还以为,即便在以后可视交流系统已逐步普及,但网络用户为了确保自己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能有别于现实环境中,网络用户应该还是会大量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并不存在有如同传统交流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现象。但我以为,仔细考察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现象,其中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能够表达出如同传统交流环境中交流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非言语交流功效的替代形式,这些形式主要是图像、动画以及各种自创的符号等。实际上,早先也有部分研究者将这些形式称之为电子副语(electronic paralanguage)。例如Turner(1988,转引自潘美岑,2002b)指出常见的电子副语有图形、谐音、转喻和简写四种。吴筱玫(2001)认为中文副语的现象和Turner所说的相似,但是台湾的状况是国、台、英语夹杂使用,面貌更为复杂。卢谕纬(1997,转引自潘美岑,2002b)对电子副语中图形符号的使用曾做了分类:表情状态类、声音语气类、动作类以及个人形象四类。表情状态类是指微笑、哭泣等表情符号;声音语气类是指像~这类可表达语气效果的符号;动作类是含有动作意味的符号,例如p(^o^)q很像是在帮对方加油打气;个人形象类则是描写外观这类的符号,例如@_@很像是戴眼镜。

    不过仔细分析电子副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副语的引入其实也是因为计算机中介传播以文字为主,缺乏情境线索,难以传达非语言信息,如表情、手势等,所以产生了电子副语这种用以补偿非语言线索的方法(Yates,转引自吴筱玫,2001),也就是说,电子副语所具有的功能其实与传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是完全一样的。但电子副语包含面较广,不仅包含了图形、动画,还包含了谐音、简写等,而这又与言语交流存在着交叉的地方,象谐音、简写等形式其实都可以归入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或言语变异现象。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的人际交流的划分,也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区分为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其中非言语交流包含有象图片、动画、符号等可以反映交流者交流心理的各种形式;而其余的象谐音、简写等则归入言语交流体系中,这样的分类一方面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网络人际交流的真实本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与传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存在着怎样的不同,我们是否能利用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积累的交流经验来引导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如果能,我们该如何引导?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的各种形式:

    1、以图片或动画等指代交流者的心理。我们在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注意到有些用户在聊天或发贴子时经常会在其中加一些图片或动画,虽然我们不能认为所有这些行为都含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图片或动画是代表着交流者当时的心境的。

    2、以各种符号指代一定的含义:例如::)表示微笑;:P表示舌头; >:< 表示愤怒等,关于各种符号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详细的描述(程乐华,2002;潘美岑,2002b),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述。

    从整体情况来看,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的形式与现实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相比,显然还显得比较简单,远远不足以表述清楚交流者的心境,更不用说表述交流者的潜在交流目的了。不过,我们也相信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深入普及,网络非言语交流的形式应该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相比较而言,由于在当前网络虚拟环境下,交流主要的渠道是依靠语言文字,因此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的研究就更具有代表性,在这方面可资研究的主题应该极为丰富。考虑到由于现实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与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两者研究的对象相同,因此几乎目前在现实环境中有关言语交流的所有主题都值得我们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展开研究,而且更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显然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的本质以及虚拟环境中的人类的心理行为。笔者以为,以下几个主题是值得研究者在开展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研究时需要关注的:

    1、关于网络人际交流中(虚拟)面子与权威建立的问题。

    在社会学、传播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对于个体人际身份的理解一直都是个重要的议题,这里面涉及了诸如认同、面子、礼貌体系、权势等概念。社会语言学领域关于面子的研究来源于交流的实际需要:在交流中必须明白交流参与者是如何判定他们之间的相对地位的,他们使用什么语言来对他们归于地位差异的预测做编码的等(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1995;施家炜译,2001),而这种判别方式同样适用于网络虚拟环境中。我们需要理解:面子的"关联"与"独立"这两个悖论特征在虚拟环境中是否依然存在,是否有更强烈的表现,亦或是有其它的表现;我们还需要理解,构成面子(礼貌)体系的三个主要因素:权势、距离与强加程度,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和变化。

    2、 码转换现象的研究

    所谓语码转换可以定义为在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人际交流中的语码转换其实含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用途,虽然早期的研究者一直都把语码转换看作是个边缘性的、过渡性的现象,好象只是一个在学习新语法过程中的干扰现象。但现在的研究表明,语码转换在交际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正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在网络人际交流过程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都可以注意到网络言语交流中大量的中英文夹杂、中文文字与拼音夹杂或者方言与普通话夹杂使用的情况,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思路,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这种语码转换与现实环境中有何不同,它们是否能反映出网络受众独特的交流的机理。

非主流意境范文3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交际来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双方的言语分析。

本文对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作了相应的分析,将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划分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并进而借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在虚拟语境中的言语交流。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上,希望通过对网络言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更深入的揭示出网络交流中的人际心理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意涵。

关键词:言语交流,语码转换,虚拟环境,非言语交流 一、引言

互联网是一种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功能于一体的新的传播环境,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的交流机会。在这个虚拟环境中,人们的交流、信息的传播都与现实环境中有着相当的区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这个虚拟的传播环境中,人们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依靠怎样的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他们又会以怎样的心理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生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网络传播的本质,也因此,对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传播的研究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交际来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双方的言语分析。

而事实上,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网络环境中言语交流研究的重要性,也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不过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对网络语言的形式、特色以及风格所做的分析,在网络言语分析的深层面研究开展的还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作了相应的分析,将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划分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并进而借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在虚拟语境中的言语交流。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上,希望通过对网络言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更深入的揭示出网络交流中的人际心理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意涵。

二、关于网络虚拟环境交流

笔者认为,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见下图)。其中人机交流主要是指用户与计算机等网络终端之间的交互,在这方面,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人机接口以及信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而虚拟人际交流则关注网络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心理行为。

传统的人际交流包含有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两种形式,言语交流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而非言语交流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喊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成"(samovar et al,1981),例如交流过程中交流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而研究者们更发现,交流活动中非言语交流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各项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诸如可视电话这样的可视交流系统也会逐渐,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网络还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虚拟的环境,人们不可能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心情,所以人们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事实上,我个人还以为,即便在以后可视交流系统已逐步普及,但网络用户为了确保自己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能有别于现实环境中,网络用户应该还是会大量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并不存在有如同传统交流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现象。但我以为,仔细考察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现象,其中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能够表达出如同传统交流环境中交流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非言语交流功效的替代形式,这些形式主要是图像、动画以及各种自创的符号等。实际上,早先也有部分研究者将这些形式称之为电子副语(electronic paralanguage)。例如turner(1988,转引自潘美岑,2002b)指出常见的电子副语有图形、谐音、转喻和简写四种。吴筱玫(2001)认为中文副语的现象和turner所说的相似,但是台湾的状况是国、台、英语夹杂使用,面貌更为复杂。卢谕纬(1997,转引自潘美岑,2002b)对电子副语中图形符号的使用曾做了分类:表情状态类、声音语气类、动作类以及个人形象四类。表情状态类是指微笑、哭泣等表情符号;声音语气类是指像~这类可表达语气效果的符号;动作类是含有动作意味的符号,例如p(^o^)q很像是在帮对方加油打气;个人形象类则是描写外观这类的符号,例如@_@很像是戴眼镜。

不过仔细分析电子副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副语的引入其实也是因为计算机中介传播以文字为主,缺乏情境线索,难以传达非语言信息,如表情、手势等,所以产生了电子副语这种用以补偿非语言线索的方法(yates,转引自吴筱玫,2001),也就是说,电子副语所具有的功能其实与传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是完全一样的。但电子副语包含面较广,不仅包含了图形、动画,还包含了谐音、简写等,而这又与言语交流存在着交叉的地方,象谐音、简写等形式其实都可以归入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或言语变异现象。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的人际交流的划分,也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区分为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其中非言语交流包含有象图片、动画、符号等可以反映交流者交流心理的各种形式;而其余的象谐音、简写等则归入言语交流体系中,这样的分类一方面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网络人际交流的真实本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与传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存在着怎样的不同,我们是否能利用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积累的交流经验来引导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如果能,我们该如何引导?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的各种形式:

1、以图片或动画等指代交流者的心理。我们在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注意到有些用户在聊天或发贴子时经常会在其中加一些图片或动画,虽然我们不能认为所有这些行为都含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图片或动画是代表着交流者当时的心境的。

2、以各种符号指代一定的含义:例如::)表示微笑;:p表示舌头; >:< 表示愤怒等,关于各种符号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详细的描述(程乐华,2002;潘美岑,2002b),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述。

从整体情况来看,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的形式与现实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相比,显然还显得比较简单,远远不足以表述清楚交流者的心境,更不用说表述交流者的潜在交流目的了。不过,我们也相信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深入普及,网络非言语交流的形式应该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相比较而言,由于在当前网络虚拟环境下,交流主要的渠道是依靠语言文字,因此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的研究就更具有代表性,在这方面可资研究的主题应该极为丰富。考虑到由于现实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与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两者研究的对象相同,因此几乎目前在现实环境中有关言语交流的所有主题都值得我们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展开研究,而且更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显然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的本质以及虚拟环境中的人类的心理行为。笔者以为,以下几个主题是值得研究者在开展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研究时需要关注的:

1、关于网络人际交流中(虚拟)面子与权威建立的问题。

在社会学、传播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对于个体人际身份的理解一直都是个重要的议题,这里面涉及了诸如认同、面子、礼貌体系、权势等概念。社会语言学领域关于面子的研究来源于交流的实际需要:在交流中必须明白交流参与者是如何判定他们之间的相对地位的,他们使用什么语言来对他们归于地位差异的预测做编码的等(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1995;施家炜译,2001),而这种判别方式同样适用于网络虚拟环境中。我们需要理解:面子的"关联"与"独立"这两个悖论特征在虚拟环境中是否依然存在,是否有更强烈的表现,亦或是有其它的表现;我们还需要理解,构成面子(礼貌)体系的三个主要因素:权势、距离与强加程度,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和变化。

2、 码转换现象的研究

所谓语码转换可以定义为在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人际交流中的语码转换其实含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用途,虽然早期的研究者一直都把语码转换看作是个边缘性的、过渡性的现象,好象只是一个在学习新语法过程中的干扰现象。但现在的研究表明,语码转换在交际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正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在网络人际交流过程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都可以注意到网络言语交流中大量的中英文夹杂、中文文字与拼音夹杂或者方言与普通话夹杂使用的情况,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思路,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这种语码转换与现实环境中有何不同,它们是否能反映出网络受众独特的交流的机理。

3、网络社团的话语系统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各种虚拟的交流场所,这种场所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它也会如同办公室、会所一样为同一群人提供一种社团式的交流。众所周知,话语体系对社团的重要性,每个社团通常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我们需要考察的是,在网络虚拟社团中,不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网络受众是如何组建并完善自己的话语系统的,这种话语系统的开放性如何。

除此之外,象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境规约、网络跨文化交流、跨民族交流等也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1、对网络语言形式与特色的研究

voiskounsky(1997,转引自周君兰,2001)描述计算机中介传播的交谈情形,并探讨网络言辞使用的属性(attributes)时。他发现,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因媒介的特性使然,发展出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独特文化。包括没有发言时间及顺序限制、参与者可以同时发言、常引述前人的信息、发展出辅助的表情符号、使用缩写、简化的文法结构等等。邬敏(2001)对网络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了分类,包括旧词新义类新词语,创新的新词语,缩略语新词语,符号词语等四类,并进而对网络新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潘美岑(2002a)以汉语的理论来探讨网络语言,研究发现使用者常搭配符号的使用来加强语音的效果;使用新构词、语气词的情形频繁;错字多;自由运用拓展标点符号、甚至产生语音的效果;用空格或换行来分句;多属口头语体等现象。在这些特色之中,又以语气词和新构词的使用最为普遍,可以推估网络语言的自由度相当发达。至于网络中不同语言风格的研究,baron(1999,转引自潘美岑,2002b)选择电子邮件为研究范畴,他认为电子邮件在格式上混合了口语和书面两种格式;在文法上,电子邮件的用词较接近口语形式,但在句子的构成上,则是混合的。另外,就网络语言的特色而言,卢谕纬(1999,转引自潘美岑,2002b)针对bbs社交性讨论区作研究,研究发现使用者喜好采用大量的"拟声语气词"作为语气的修饰,并且数量不会因话题和对象的不同而有太大的差异。而这些拟声词多是情绪的抒发,以传达笑声的用词最多,多半用比较愉悦的字眼,以表现较和谐、明朗的沟通语气。而江臻(2002)也从词语和句子的运用特点,数字元元元、字母和非文字元号的运用特点,运用网络机器术语为材料的修辞方式等三个方面归纳了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

2、对两性在网络语言运用上的差异的探讨

herring(1993)研究了网络上两性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质疑计算机中介传播是否真的促进了民主的讨论。她的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新科技拥有民主的潜力,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小部分的男性主宰了整个讨论。男性使用的语言倾向于敌对(adversarial),从不必要的展示知识、强烈主张自己的观点,到反驳、轻蔑不同意自己意见的人。两性使用的语言修辞有着明显的差异。男性在语言修辞上采用自我推销和敌对的策略,在沟通的过程中,女性受到男性的检查;男性的反应不是忽略女性的发言,就是试图显示她们的参与讨论不合法(delegitimize)。这种语言沟通的方式使女性感到不舒服,因此自然较少参与讨论。方念萱和苏彦豪(1995,转引自周君兰,2001)则以女性主义站的女性主义版为例,运用哈贝马斯的交流行动理论,检视其中的讨论过程;探讨网络提供公共参与的可能性。结果发现:网络上的对话,椰油能够推进到理论层次的,但因为话题通常是个人设定,多方响应形成,初始话题的定义仍然属于主流论述,但在对话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定义和框架。他们指出网络上的讨论需要认明个人议题与公共议题、对话与放话、取得了解与寻求共识的差别。晏毓良(2000,转引自周君兰,2001)研究了台湾bbs上的男女在对话型态上是否有所差异,他以对谈话量(amount of speech)、回馈语(minimal responses)、笑(laughs)、语尾助词(final particles)、符号表情(emotions)、和创意语言用法(creative language uses)等六方面来进行分析。

 

3、语码转换现象

从笔者的文献调查来看,利用言语交流、话语分析等相关领域的视角来开展网络人际交流的研究还比较少见。werry(1996,转引自潘美岑,2002b)曾以irc(网络实时聊天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包括法文与英文两种语码的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暂存的、空间的、情境的以及社会的种种限制,组合成相当复杂的一套限制,使得一些新的沟通和互动的形式出现。

四、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对一个案例的初步探讨

4.1 研究方法

在本案例研究中,我们采取参与观察法来进行研究。本文观察时间为2002年1月9日至2003年1月13日,以南京大学的小百合bbs的每日十大热门贴子做为观察对象,考虑到一些具体原因,例如如果我们对每一个热门帖子的跟贴都进行统计的话,工作量极其庞大(每个热门帖子的跟贴都在100以上),因此我们只选择了跟贴显示的第一页(每页显示30个跟贴);其次考虑到样本选择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我们对样本进行了连续5天的跟踪观察;我们认为,由此产生的样本已基本能反映出总体的情况。笔者在下文中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用以思考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现象,并希望能深入了解在这种虚拟的沟通情境中网络言语交流的某些特征,如网络交流中的语码转换问题,以及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等。

这里所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可能会有研究者认为研究网络言语交流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观测聊天室的聊天现象,因为这种情景与现实环境中的言语交流最为相近。笔者个人也赞同此观点,但一方面考虑到bbs也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中的交流空间,而且至少在目前为止,深受国内青少年网络用户的喜爱,对这一形式的交流空间显然也应有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bbs的交流与聊天室相比,存在的最大区别是聊天室提供的是交流双方点对点的交流,而bbs提供的则是点对面的交流形式,但显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做网络交流语言上的研究,因为交流者所面对的交流环境都是网络虚拟情景;而且根据笔者在此实验中的观察,即便是bbs,实际上也不缺乏,甚至有很明显的较多的点对点的交流存在,只不过这种点对点的交流不象聊天室中那样集中和互动,通常都是发贴者响应跟贴者的意见,但跟贴者的进一步反馈则比较缺乏,这也算是bbs交流的一个特点吧。

4.2 基本结果

观察日期 总贴数 带有非言语交流的发贴数 言语交流发贴数 备注

语码转换贴数 无语码转换贴数

1月9日 300 14 55 234 有3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0日 270 23 37 214 本日十大热门贴中有一个热门贴因主题错误被删除,其余被统计的跟贴中有4个贴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1日 300 32 85 194 11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2日 300 24 62 218 有4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3日 300 19 80 207 有6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从统计结果看,有非言语交流现象的占8%左右,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对于网络虚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的实际情况而言可能偏低。因为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南京大学的bbs,此bbs并没有提供大部分bbs有可能提供的一些象征性符号。

(2)存在有语码转换的样本占了总样本数的22%,占了言语交流样本数的30%,这显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3)无语码转换的样本占了总样本数的70%,而同样也占了言语交流样本数的70%

4.3 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正如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网络虚拟环境的言语交流包含的研究课题众多,我们在本案例讨论中不可能全面进行讨论,我们在这里仅选择了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

1、语码转换的语言结构讨论 huang与milroy(1995)在对语码转换进行语言学分析时指出,从语言结构角度看,语码转换有轮换式(alternational)和插入式(insertional)之分。插入式转换属于分句内(intra-clausal)转换,而轮换式转换则是分句件(inter-clasual)转换。其中插入式转换现象又可区分为"语篇性插入"、"分句性插入"、"词组性或单词性插入"几种。

(1)轮换式语码转换

轮换式语码转换在网络言语交流中极为少见,在我们的观察统计结果中,仅有一例:

例1:"kaichu 开除的说!"

在该例中,语码转换是在文字与汉语拼音中完成,虽然按照甘帕兹的界定,语码转换应该是在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但事实上,在许多研究中,尤其是在文字交流的研究中,这种现象也可被视做为语码转换现象,这有点类似于语言交际时的方言与普通话这类的转换,而这类转换也同样被视做为语码转换现象。

(2)语码转换的语篇性插入

在我们收集的样本中,我们很难说有标准的语篇性插入的例子,所谓语篇性插入,是指在基础语中插入有一定篇幅的嵌入语篇。考虑到bbs的跟贴一般都是由跟贴者自己来写,所以整个语篇本身就比较短,用短句和词组的现象比较多,比较少的会出现语篇性的跟贴,而出现语篇性插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不过在我们的样本中,还是有一例可以看成是语篇性插入的,因为整个语境都是中文语境,而其中有一个跟贴使用的是英语,且并非只是短句。 例1:what do u want to express? maybe u should first shut fuck up if u wanna the students of nju to be silent here ,damn u

从上面的这个语篇性插入的例子中,我们还能清楚的看到网络语言的某些鲜明特征:大量的使用谐音字、简化字,口语化并带有一定的攻击性。

(3)分句性插入

相比较轮换式插入以及语篇性插入,分句性插入的现象就比较常见了。 例1:或许有很多缘分和机会,只是你没有去追寻,best wishes for you!

(4)短语性或单词性插入

而在网络言语交流的语码转换中,最常见的无疑是词组性或单词性插入,这与我们在平常言语交流中一样,因为词组性或单词性插入易于使用,并能表达出交流者突发性的心理想法。不过这种作用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例1、如果是真的,可以把他的有关信息贴到suggestion版

例2、这个大型的报业集团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单位,一路过关斩将,都非常顺利

2、虚拟环境中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与语用意义

以上我们讨论了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中语码转换的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下面我们将简单分析一下这些语码转换现象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语用意义。而关于现实环境中的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和语用意义,在相关文献(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romaine,1989,转引自黄国文,2001)中其实都已有比较详尽的讨论。概括起来说,语码转换可以表示所指功能、表达功能、感叹功能、修饰功能、指定功能等等(romaine,1989,转引自黄国文,2001)。综合案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笔者认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一种表现心理,也可能是一种从众、跟风;也可能是为了起到一种强调的作用。

(1)"强调"作用分析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由于无法利用语气、手势等行为来表示交流者的感受,所以一般只能利用非言语交流的符号来表达,但我们的研究发现,网络交流者也可能利用语码转换来表达自己的强调语气,例如在前文中的轮换式语码转换的例子中,"kaichu开除的说!",这句话从结构上(重复)就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表达了发话者比较强烈的感受。而的确考察这句话的前后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转换起到的是一个强调自己意见的作用。

(2)约定俗成,有时也表达一种从众、跟风的心理

这种现象可能是网络语码转换现象中最常见的,在网络上存在有大量的约定俗成的写法,例如现在十分时髦的说法"晕倒",在网络上一般都以英语形式表达"faint",更多的是简写为"ft"。不过在这种大量的约定俗成的形成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网络交流者的从众与跟风的心理。

(3)表现心理分析

我们注意到,网络交流者使用语码转换有时是为了起到一种自我表现的作用,例如"这个大型的报业集团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单位,一路过关斩将,都非常顺利。",虽然对于交流者来说这也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不过笔者还是以为,交流者的这一语码转换行为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这毕竟不是口语交流,众所周知,我们在使用键盘时,中文与英文的拼写是需要切换输入方式的。 总的来看,在现实环境中,语码转换常常起到讨好、恳求、争论或争辩的作用,讲话人是在说服、劝导或者教诲他人(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但我们注意到,在网络环境中,特别是在笔者此次研究的bbs环境中,语码转换往往起到一种节省语言或是强调的作用,更多的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意见,虽然也有一些带有强烈的自我感情色彩的情况,但这种能引起交流者互动的现象还是较少,可能在聊天室这种点对点交流更充分的环境中会比较常见。

五、结语

本研究是以bbs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问题,我们将网络人际交流划分为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两部份来讨论,这样的划分有助于我们厘清网络人际交流的基本格局。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收集网络言语交流的样本,针对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然而正如笔者在文中指出的,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只是一个最初步的工作,笔者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此吸引更多研究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晏毓良(2000):《台湾bbs上的男女对话型态差异》。高雄师范大学英语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2.程乐华(2002):《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3.方念萱、苏彦豪(1995):〈网络传播中的对话与对峙-以女性主义联机版的言说为例〉,第一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社会研究所筹备处。

4.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江臻(2002):<网络语言运用特点及其分析〉,《视野》(内部刊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6.卢谕纬(1997):〈说文解字-初探网络语言现象及其社会意义〉,第二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筹备处。

7.卢谕纬(1999):《当我们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讨论区之言说分析》。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8.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1995),施家炜译(2001),《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潘美岑(2002a):〈网络语言之初探研究-汉语的取径〉,信息传播学术研讨会。台北,世新大学。

10.潘美岑(2002b):〈网络语言之初探研究-语言学习理论的取径〉,2002年网络与社会研讨会。

11.吴筱玫(2001):网络传播。/art/">艺术:一个网络语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2001年网络与社会研讨会。

15.baron, n. s. (1998). letters by phone or speech by other means: the linguistics of e-mai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s,18:133-170.

16.herring, s. c.(1993). 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vailable url:http://dc.smu.edu/dc/classroom/gender.txt(2001/5/1)

17.huang,g.w.& milroy. l.(1995). language preference and structure of code-switching. in graddol.d & clevedon.s.t(eds.). multilingual matters,pp35-46.

18.romaine,s (1989). billingualism. oxford:blackwell.

19.samovar et al, (1981).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adsworth.

20.turner, j. a. (1998). e-mail technology has boomed, but manners of its users fall short of perfec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april):a1, a16.

非主流意境范文4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非主流青少年;增权;优势视角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文化的衰落和新兴文化的盛行,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非主流文化,更是年轻一代标榜独立、个性、自由的最主要代表。非主流文化核心倡导的是一种消极、另类的价值观,对传统的主张积极向上的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一种文化部现象的出现,必定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可取性。本文采用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对非主流青少年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的探索,解释这种文化的诱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优势视角,分析了非主流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因素,为发掘其潜能,增进其权力感奠定了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存在概念。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内,在社会基础和非主流文化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是主流文化,都具有“官方”颜色,都以独立的学科存在。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诸如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等,就是非主流文化。

本文所研究的非主流文化特指属于青少年亚文化的范畴,是在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之外流行,尤其是在“90后”青少年当中流行的文化。随心所欲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另类、非大众化,讲求符合自己心意和个性的衣着、服装、言行举止等,既是“非主流”文化的基本表现,也是青少年乐于追求的文化表征。“非主流”文化有积极的元素,但更多的是那些特立独行、崇尚个性、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主要提倡的是消极、颓废和萎靡。(施涛 2011)

(二)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具有整合意义和折中性的社会工作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以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特质为概念框架,理解个人所处的环境脉络如何影响个人及其行动的场域。本文所依据的生态系统理论分层方法参考了该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如图1-1)。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四个子系统(后来又加入时间维度系统)。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制约作用。首先,从空间上看,人的行为不仅受直接的、面对面水平上微观系统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微系统与微系统的交互作用关系,微系统与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特殊文化和亚文化)交互作用关系的影响。(胡俊文 2011)

图1-1生态系统理论图

(三)增权

“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工作方式,即增加个体、群体或社区的权力。“权力”是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能力,包括获得所需要东西的能力,影响他人思考、感受、行动或信念的能力、影响资源在诸如家庭、组织、社区或社会等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这种权力既是客观存在的能力,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即权力感(陆玉林 2007)。缺乏这种权力即能力和资源,就是无权(陈树强 2003)。

本文结合以往的文献研究,将增权具体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一、增强案主的生活能力和自我认同,使案主的价值观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变;二、协助案主构建高效的生活支持网络,使案主获得更多有用的社会资源;三、鼓励案主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提升案主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涉及到具体的增权途径,本文则采取了范斌教授的意见,将增权分为个体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社会参与层面三个层次。

二、非主流青少年个案的诱发因素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案主W出生于1993年,是个标准的非主流青少年,叛逆、自私、不喜欢学习,爱好上网和新奇的事物,穿着怪异,顶着标志性的爆炸头。W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他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两年后他的父亲为他重新找了一个继母,继母也属于单亲离异家庭,有一个女儿,比他大五岁。W与父亲和继母、姐姐关系都不好,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W的家庭经济状况原先还不错,后来因为单位改制,父亲于两年前一直待业在家。

根据访谈和观察,本文觉得发生在W身上的这些表现主要是由他和所处的周围环境互动过程中所造成的。处于这个年龄段的W一方面性格比较叛逆,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另一方面,他的家庭、朋辈群体、学校、网络等都直接地影响到了他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W沦为非主流青少年的诱发原因,下文将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分别展开分析和论述。

(二)诱发因素分析

1.微观系统。

影响青少年的微观系统主要是指与青少年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第一场所,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体人格特质。据W的父母以及身边的老师朋友说,W其实是一个十分热情的人,喜欢帮助别人,也很大方。但是,W的自尊心非常强,受不了别人一丁点的指责。因为这个,他经常跟老师顶嘴,和同学打架,所以在大家眼里,W又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但是W很喜欢捣鼓电脑,精通一些电脑维修方面的知识。只要是有电脑的地方,他就异常地安静,仿佛世界只有他和电脑。二、个体生理因素。W长得不高不矮,但是很瘦,经常被别人戏谑为“瘦皮猴”。每到这时,他就会握紧拳头,眼睛狠狠地盯着对方。W跟我说,他非常受不了别人取笑他长得矮,长得瘦。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W由于小时候贪玩,摔破过头,额头上至今还留下一个明显的伤疤,这自然也成了别人攻击他的对象。三、家庭因素。上文提到,W的家庭是离婚重组家庭,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姐姐。姐姐第一次来到家中,W就对她充满了敌意。按W的话说,就是原本父母离异已经让他失去了母爱,现在又有一个人将要来跟他争夺父爱。而且W的姐姐属于那种特别优秀的女生,考试经常拿到年级前三甲。因此,她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父母和亲戚的掌上明珠。特别是这次她还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的医学专业,更让W觉得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经荡然无存。

2.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刘斌志 2008)很显然,W所处的各个微观系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网络社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在网络中,W占据着优势的地位。大家崇拜他,夸奖他,依赖他,接受他。而现实世界中:在家庭,他的父母老是打骂他,把他当成是一个一事无成,只会惹事的人;在学校,老师们见到他就头痛,同学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跟他接触。这让他对于家庭和学校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他想离家出走,想要辍学,想要逃避这一切。第二,非主流文化群体与制度化学校的冲突。非主流群体崇尚的是另类文化,他们喜欢独特的装束:紧身裤、短衫、爆炸头、美瞳……他们追求个性和自由,我行我素、消极、颓废的人生观。而学校是一个制度约束下的地方,他崇尚主流文化,要求学生守纪律、爱学习、懂礼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严禁一切奇特的装束。因此,W异常厌倦学校的生活,反而对社会上一些非主流群体拥有强烈归属感。第三,非主流文化群体与特殊化家庭的冲突。之前提到,相较于学校,W更适应自己所处的非主流群体。这是因为非主流群体让他感受到了自由、独立、被尊重和接纳。而在家中,W已经厌倦了父母的批评与指责。过去,每当父母说他不是,他总要顶上几句,而现在他干脆选择不理睬或逃避。家庭的生活,让W觉得没有温暖,自己好像是被锁在冰冷铁门外的一个陌生人。

总的来说,W所处的微观系统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有的时候让他觉得无所适从,导致迷茫和怀疑;有的时候又让他很兴奋,因为和家庭学校的对立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非主流文化,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位置。

3.外层系统。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青少年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包括父母职场领域、大众传播媒体、物质和服务的提供、非正式的社会网络、社会文化环境等。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父母原先工作环境的影响。W 的父母从事的都是服务行业,父亲原先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当部门经理,继母则自己开了一家室。所以W之前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酒店或室度过的,受其影响,他从小就学会了喝酒和。这对于他后来性格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二是大众媒体的影响。电视和网络上经常会播放一些穿着另类,行为怪异的人的形象。这对于心理上不成熟的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特别是近年来网上的一些诸如火星文等非主流文化的兴起,更是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和。W就是写火星文的老手,经常喜欢发表一些普通人看不懂的文字。三是邻里社区的影响。W生活的社区叫“×××县府宿舍”,里面居住的大多是一些政府官员家庭。于是,就经常会有一帮人讨论“某某家的孩子考上名校了”,“某某出国留学了”等等。而W自然也成了大家口头上的“明星”,不过讨论的更多的是他的劣迹。虽然W嘴上说无所谓,但看得出,他对于邻居们的评价还是非常在乎的。因为他特别渴望被别人认同,因此转而将目标放在了网络与他们的那群哥们身上。

三、非主流青少年个案的优势因素分析

以往我们分析非主流青少年时,倾向于采用问题视角。即事先将研究对象标签化为存在问题的人,而后运用一系列方法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本文所采用的优势视角更注重去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下文我将结合W这个案主,发掘和论述非主流青少年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优势和潜能。

第一、表达自我的强烈欲望。非主流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更是对于整个社会的一种独特性的理解。他们顶着夸张的爆炸头,实际上是对于社会失范的一种无形的抗议;他们穿着另类,只是表达了他们对于审美的独特视角;他们行为怪异,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并不是麻木的。他们也关心汶川地震,也痛恨官员腐败,也知道给老奶奶让座。只是他们相对于这个社会而言太弱小了,社会上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因此,他们选择这种另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人拥有表达的欲望,就说明他有改变的动机。在与W的交谈中,我发现他非常善于表现自己。他穿了一双亮颜色的鞋子,说是觉得很帅气。而我与周围的人聊到一些国内时政的时候,他也可以插上几句。虽然有些想法我们看来挺幼稚的,但至少这是经过他的一番思考而来的。

第二、渴望理解与被尊重。非主流青少年为什么更加倾向于同质群体和虚拟的网络社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两个微观系统中感受到了理解与被尊重。按照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人是有尊重的需求的。非主流青少年的社会边缘化地位,让他们在现实生态系统中,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而一些正规的获得尊重的途径往往不及非正规途径来得迅速和强烈,这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总是游离在社会边缘地带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完全是萎靡的,自甘堕落的。因为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基础需求就是生理与安全,而这两种需求是他们在那种虚拟和非主流系统中无法获得或者是不持久的。因此,非主流青少年最终得回归整个社会大的文化环境中,去争取这个社会的理解与尊重。W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表面上抵触现有的文化大环境,但是他还是很希望获得父母、老师和周围的同学的关心和帮助的。拿他的话说,就是“总不能这样一辈子混下去吧”。

第三、追求自我独立和实现。相比较我们一般的青少年,非主流青少年也有自己的明显优势。例如在生活中的独立性他们就超过那些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孩子。他们混自己的圈子,有着一套独立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独立的社会支持系统,让他们即使是出去了一个礼拜也不会担心挨饿受冻。同时,他们在一些决策上也更加地果断,并且能够很好地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当然,他们也追求自我实现,那些拥有技能或资源的非主流青少年往往就成了他们那个圈子里受人敬仰的人物。而作为他自己来讲,把有的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也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事。W说他在这个群体里,就是属于那种比较受人敬仰的对象。因为他的电脑技术很好,因此也会经常地帮人修修电脑,赚点外快什么的,这对于大多数无收入来源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厉害的事。W的笑容也在告诉我,他对于自己在群体里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

四、非主流青少年个案的增权

根据上文可知,非主流青少年本身并不存在着问题,而是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适应和反抗。非主流文化也并非完全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文化。非主流青少年渴望理解与被尊重,期待在社会上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非主流青少年的增权,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境况,实现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与健康发展。下文就从个体、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展开具体的论述(见图4-1)。

图4-1 非主流青少年的增权模型图

(一)个体层面

个体增权即从个人层面着手,通过协助案主掌握个人生活技巧、提高有意识控制能力、提升自我接纳程度等,使其具备对自身生活的决定权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范斌 2004)在提高非主流青少年自我能力方面,关键是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逐渐具备这个社会所生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考虑到W还处于学习阶段,我建议他先回学校读书,等中考结束,再选择一所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为此,我首先找到了W所在班的班主任,跟他详细地解释了有关W的情况。老师也答应只要他以后少犯事,还是可以接纳他的,并且老师还发动了全班同学一起来帮助他。然后我也劝说W的父母同意了这一建议。他们保证,只要W好好地把接下来半年的书读好,毕业后随他自己的喜欢。最后W也承诺,今后一定会尽量好好读书,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在增强非主流青少年自我接纳方面,需要通过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小组工作,让其重新认识自我,改变过去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W的交往中,我始终保持着一个朋友的心态,因此不多久他就愿意跟我吐露一切。通过倾听和回忆,让他充分地展露了自己,宣泄了情绪;通过家庭会议,让他与父母进行了深层次地交流,彼此了解对方;通过鼓励和赞扬,让他重新发掘潜能,愈发自信。这边还有一个小故事:为了增进其自信心,我又一次故意拿一个电脑问题让他帮忙解决。事后我非常肯定地表扬了他,他那天笑得很灿烂。

(二)人际关系层面

人际关系增权从案主与周围的人际互动和交往着手,一方面通过与他人关系的建立从而完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帮助案主从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支持网络中整合和获取资源。非主流青少年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其社会支持网络往往只限于单一的同辈群体,获取资源的量十分有限。而我们的工作要帮助他们发掘和构建身边潜在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例如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从家庭关系入手。通过几次的家庭会议,W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已经明显变小了,对待姐姐的攻击性也没有以前那么强烈。同时,我还就工作问题与W的父亲进行了单独的沟通,原来他们是下岗之后一直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抑郁寡欢。出去找过工作,但都不及原先那份,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不过这么长时间来,他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并答应我们有机会会去找一份工作。我也积极地帮W的父亲搜集了一些企业招工的信息。在学校中,我之前找到了学校的老师,老师也很乐意协助我们一起努力。据后来老师反映,W回学校后态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的改变而惊讶。不过就是W的功课实在太差了,想要提高学习成绩,还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在社区中,W的邻居听说他们家的情况后,都主动地上门来拜访。有的邻居还特意嘱咐W要好好学习,并且把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孙子介绍给W,让他不懂就去问他。同时,社区的活动室也是免费向社区内的人员开放的。现在W和他的家人有空还喜欢去活动室打打乒乓球,大家一起不仅交流了感情,还获得了很多有意义的信息。

(三)社会参与层面

社会参与层次的增权和前两个增权层次不同,主要是直接以群体的整体性活动出现的,目的多为影响社会决策。对于非主流青少年来说,加强社会参与意识并不等于让他们去混迹社会。而是通过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式努力地去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对W的辅导过程中,我一直强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多多地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年除夕夜,县城下了很大的雪,第二天一早W就带领家人去小区大门口义务扫雪。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过来扫雪,门前一下子就恢复了通畅。在W一步步的变化中,他最近还突发想法,要把自己的故事写一写发到网上,希望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可以重新振奋信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5).

[2]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75.

[3]胡俊文.青少年犯罪与预防: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1(2).

[4]刘斌志.自杀未遂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J].青年与社会,2008.

[5]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陆玉林,张羽.我国城市弱势青少年群体增权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7).

[7]凌蕴昭.“非主流”青少年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方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8]施涛.主流文化与青年群体亚文化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非主流意境范文5

论文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困境;农民养老

论文摘要:农村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其生产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土地也长时期扮演着保障角色,为农民提供相关生活与养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承担的养老保障功能日益受到冲击。该文通过时土地流转行为较为普遍的江苏省句容市进行实地调研,揭示了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困境的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率高的地区,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行为的影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结合调查研究,提出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扩大农民就业市场等4种途径来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

1、农村土地“保障困境”分析

    从理论上看,农村土地“保障困境”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和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的矛盾。温铁军在其文中强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土地扮演着保障功能的角色。这种保障的功能主要建立在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之上。赵海林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设计的分析也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突破了集体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有限使用权,但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现状。相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经营、转让及收益权赋予农民,从而为土地保障功能的实现莫定了基础”。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的设计决定了其保障功能。但是这种保障功能设计的愿景由于社会的变迁而受到冲击,这就是农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出现。农民往往将承包土地当作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这道防线对于农民的保障功能是有限的。正如刘书鹤在其文中阐述的农民将由于劳动能力下降以及土地的收益的减少而使得这种保障无法有效实现。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主要体现在农民从业特征和农户的收入结构变化等方面:

    (1)农业对于农民从业的主体性地位发生改变。农民从事农业主要就是指通过土地生产来获得收入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分析户主从事的工作类型来看,犯户的户主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务农,占调查样本的30.2%,低于以打工为业的户主数量。38户户主的次要工作是务农,占调查总体的39%。从事农业为次要工作的户主超过了从事农业为主要工作的户主数量,农业在农村的主体性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

    (2)农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收入的绝对数降低,占总收入的相对比例也降低。以户为对象,2009年每户的农业收入平均为4214. 2元,2008年平均为5059. 59元,2007年为5307元。2009年每户平均农业收入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 16. 7 % , 2008年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4. 6%;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而2009年的农民总收入与2008年相比呈现增长的趋势,可见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下降,非农业收入的增加。通过对106户农民2009年收入结构调查数据的分析,非农业收入占总收人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农业收入,平均为84%,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均值的5. 2倍。

    农业对于农民从业的主体性地位发生改变及农民农业收入下降的趋势,表明了农村土地的生产功能弱化的现实,但是这种现实并不能断定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丧失。农民对其土地的保有量及其变化就充分显示了农村土地仍然具有保障功能,显示了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农民保留口粮田地的行为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在长期有非农业工作的前提之下,村民流转土地的意愿明显高于没有稳定非农工作时的意愿。前者愿意流转出土地的比重平均为70%,而后者为40%。同时从这些数据分析中也可以看出,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土地依然承担着农民的就业保障和其他的保障功能。

2、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的影响

2. 1土地流转对土地保障功能的影响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土地资产转化成为土地资本。从土地流转的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分析,土地流转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为14. 59%,占总收入的比重为0. 65 % 0 2008年土地流转的收入平均数(以户为计量单位)较2007年上涨了66. 4元,上涨率为13. 06% , 2009年土地流转收入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低,土地流转收入不能对农业收入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对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在非农就业收入高的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对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直接影响水平更低。相反,非农就业对农民总收入的增长影响较大,非农就业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更明显。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的另一个层面,就是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非农就业方面显示出来,但是在土地约束劳动力的机制已经不明显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也不太明显。

2. 2土地流转对农民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的养老保障行为影响保持在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调查的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参与流转土地的42户农户,其中有15户(占调查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33 %)担心土地流转会影响到养老。9户农户主认为土地重要,其他的则认为土地升值流转后则体现不出来或认为劳动能力下降等原因。67%的农户则认为不会影响到其养老水平。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一是土地到期后使用权依然归自己(持此看法有7户,占16. 6% );二是土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高,(持此看法有18户,占42. 8 % );三是通过流转后获得租金(持此看法有3户,占7. 1 %);四是认为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和子女赡养来实现养老(持此看法有6户,占14. 28%),与土地流转的关系不大。

    (2)从土地流转户与非土地流转户家庭的参保率(此处的家庭参保率二实际参保人数/应保人数x 100%)比较分析来看,土地流转户42户的参保率与非土地流转户64户的家庭参保率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利用stata软件,做两样本的参保率均值t检验。我们将土地流转与否变量表示为traps,土地流转户该变量取值为1,非流转户为0;家庭参保率变量表示为join。

    从表2可以得出,土地流转户与非流转户的家庭参保率差异并不明显,标准差也较小。由于流转户与非流转户在参保率取值上的分布的方差并不相同,因而采用添加unequal选项的均值t检验。过程与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显示,土地流转户与土地非流转户的家庭参保率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在目前土地流转发展的水平上,土地流转对农民的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并不突出。

    (3)在研究中“假设租金上涨”,有25%的被调查村民愿意增加参保人数或缴费额,有50%的农户则认为,其不会增加参保人数或缴费额,还有25%左右的农户则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农村的土地流转与农民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4)从养老保障的支出来看,土地流转的所得小于参保支出。89户家庭的土地流转所得均小于参保支出,占调查总户数的83. 9%。由此可推断,大多数农户的土地流转收入无法支撑参保支出。同时由统计表可以计算出土地流转收入占参保支出的比重为25. 8%,无法维持一户家庭的参保支出。所以可以推断土地流转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很小。

3、农民养老意识和认可的养老方式的变迁

3.1农民的养老意识已发生改变农民的养老意识则主要是指农民选择养老方式的观念。我国农民传统的养老意识倾向于家庭养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养老意识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访谈数据的分析,农民的养老意识已有两个方面的转变:(1)被动性的养老观念向主动性的养老观念转变。从对参保户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84户被调查农户中,有79. 2%的农户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可以减轻儿女的负担,老有所养”,与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依赖向对社会投资来达到养老的转变,开始了由家庭式的养老意识向社会化的养老意识过度。(2)静态的养老观念向动态的养老观念转变。农民的养老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土地,社会化的养老途径增加了农民养老的可靠性。有15户(占回答此问题户数的30%)表示适当条件下可全部流转,不留存土地,因为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会减弱。

3. 2农民认可的养老方式更加倾向于养老保险在对“农户认为最可行的养老方式”的调查中,有70. 75%的被调查农户认为自己以后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养老保险养老,而传统的“土地+家庭(儿女养老)”的养老方式只占18. 87%。农民在养老方式上的选择更加倾向于通过养老保险的途径来实现养老保障(见表5)。

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的运行状况

    从句容市三村的调查结果来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三村的试点时间短(2008年试点),发展较快,截止2009年底参保率达到27.5 %。通过调查发现新农保在句容市三村的运行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

4.1农民对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不清楚养老金水平的户数占调查总户数的65 %(见表6);当问到养老金是否合理时,61. 32%的农户都选择了“无所谓合不合理”这一选项(见表7)。

4.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际的运行中.多层次、差异化的缴费制度设计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缴费的档次上,只有一个档次设计,年均缴费438元。这种硬性的缴费没有顾及到农村人均收入的差异性。农村人均收入差距的存在,显示了这一制度的设计不完善。一方面是由于新农保增加了农民的现实的负担,另一方面就是缴费额度的设计,没有设计出适合不同农民群体的缴费标准。

    农民对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不足和多层次、差异化的缴费制度在实践中的缺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推行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土地保障困境背景下的农民养老保障出路设计

    农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存在,一方面表明农民养老保障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来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农村土地“保障困境”所显示的另一种现实,即土地仍然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在“保障困境”的背景之下,结合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促进农民养老保障的发展和完善。

5. 1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农村土地“保障困境”的出现,呼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也要基于这种现实考虑,这样的制度设计才能确保其适应性。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定位要明确,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水平因受到国情的影响必然是低水平的。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必然要考虑到公平的要素,其受惠的普遍性、公正性应当得到重视。三是要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农保这一制度的科学认知水平,提高村民参保的积极性。四是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农村人均收入的差异性的存在,多层次缴费的保障制度设计有利于确保不同收入群体支付保障支出的可行性。五是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长期性缺位,农民的年龄结构也处于不同的层次,设计时应当注重灵活性。六是由于农村土地保障困境显示,农民通过保留口粮地来实现保障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意义。可以考虑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成为农民养老保障的一个补充,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是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必然选择。

5. 2保障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保证农民选择的自主性一方面要严格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充分尊重农民的自全陛,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只有在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行政干预、集体流转这些流转途径的存在,可能出现对群众自主性的践踏,因而要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有效参与。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民生活生产的实际情况,科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土地“保障困境”所显示的农民保留口粮地的行为,应当值得关注。农村土地承担着生产和保障等多重功能,甚至还是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以“土地换保障”的做法应当慎重从事。

非主流意境范文6

关键词 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对策;可持续发展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现代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物流活动在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因此,探讨促进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形成,成为目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绿色物流的概念

当前,全球正兴起一股“绿色浪潮”。“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等,各种冠以绿色的名词层出不穷。于是,一系列绿色化运动正在向各方面渗透。现代绿色物流正是其中之一。绿色物流,顾名思义,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绿色物流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建立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的转变。

二、目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输送对环境的影响

输送是使商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输送工具的大量能耗、对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商品的流通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道路修建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行驶的交运工具排放的废气损害了道路周边植物的健康生存,加剧了生态失衡。最后,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

(二)保管对环境的影响

保管具有商品储藏管理的意思,保管的主要设施是仓库。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必须对商品进行养护,一些化学养护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三)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商品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通过程中,为了增加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促进销售而进行简单的组装,剪切,套裁,贴标签,刷标志,分类,检量,弯管,打孔等加工作业。流通加工作是提高商品附加价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流通加工中对环境的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

(四)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五)装卸搬运对环境的影响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包括:装上、卸下、移送、分拣、堆垛、入库、出库等。装卸搬运是伴随输送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功能。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学液体商品的破漏,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同样不经济,也不利环保。

三、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路径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首先,应当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其次,从政府的角度,对现有物流体制进行改革,构筑绿色物流发展框架;再次,物流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最后,由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建立广泛的废弃物再利用循环物流。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要适应全球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时要树立绿色物流意识。另一方面,各级物流企业要树立绿色经营理念,给消费者展现以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强化绿色营销,同时广大消费者也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二)政府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

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导向作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政府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1、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货车运输量的增加,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如: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限制城区货车行驶路线,收取车辆排污费,促进小排量车的普及,等等。2、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3、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高架桥,制订道路停车规划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三)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空驶率,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降低废气排放量等。2、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

(四)建立废弃物再利用循环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