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例6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1

经济决定论的论调是,只要财产得到正确分配,其他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实际上此乃空洞的马克思主义的直接遗产。我们从前一直未能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主义,并不只是甚至不那么算是一个经济理论,而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文化学说和综合性的文明方案。某些“改革的实干家”所祈盼和钟爱的私有制其实早在古代苏美尔时期就出现了。那时有一批机灵的年轻人,他们借助于靠近政权机关的便利条件而大发横财,只是人们没有预感到在那里会有自由主义和民主的气息。需要特别强调一点,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权利学说是在基督教教义的框架内产生的(其他任何一种宗教都没能够衍生出自由与权利的思想),因为基督教首先是一种有关个人自由的学说。自由主义的经典作品,无论是英国约翰洛克的,还是他的美国嫡传弟子的,抑或是德国牧师弗里德里希纳乌曼的也都是这样来理解这件事的。作为所有人都必须享有的权利,基督教传统所捍卫的成为后来自由主义的所有制理念赖以形成的基础,这种基础首先就是个人追求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遗憾的是,在俄罗斯的自由主义环境当中,很早就对宗教问题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似乎,东正教教会及其对农奴制和蒙昧主义的庇护、对“沙皇统治者”的滑头式谄媚、最令人反感的制度长期和严重地毒害着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头脑。当代俄罗斯自由主义者仍然需要重读国内自由主义基督教徒们的卓文名篇,比如伊凡谢尔盖维奇阿克萨科夫、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斯塔霍维奇、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卡劳洛夫、彼得别尔加尔多维奇斯特鲁韦等人的著作。地方自治与俄罗斯自由主义2012年4月底,在第一届国家杜马例行纪念日之际,我们在弗拉基米尔市建成一座纪念碑,用来纪念俄罗斯最伟大的自由主义者、地方自治论者、第一届杜马副主席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多尔戈鲁科夫公爵。1945年,多尔戈鲁科夫公爵在捷克斯洛伐克遭苏联特工机构逮捕,并以“反革命活动罪”判罪。1951年,86岁高龄的彼得多尔戈鲁科夫公爵在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市中央监狱痛苦地死去,至死也不承认对他的有罪判决,坚称自己“是一个借助于人民代表制实现合法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尽管地方领导人存在各种异议,但弗拉基米尔市的代表、地方史学家以及当地的“纪念碑”协会都支持树立该纪念碑,因此,这件事最终还是得以圆满解决。“俄罗斯自由主义遗产”基金会集中国内最杰出的自由主义历史学家的努力,在其大约十年的运作期间,在俄罗斯40多个地区都举办了类似的纪念活动,并且总能获得当地社会的大力支持:在被告知事实真相特别是长期被掩盖的有关当地真实而不是杜撰的历史真相的时候,人们的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必须重建真正的丰富无比的俄罗斯自由主义者“族谱”。在俄罗斯的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传统,每个县市都曾建立自己的社会自治机构。正是这个由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人士所组成的自治机构,负责精打细算地安排道路、学校、医院等建设支出。显然,正是这种政权形式,而不是垂直的官僚体系拥有更高的效率。总体而言,俄罗斯自由主义的历史,不仅是充满悲剧及悲惨事件的历史,它在很多方面同时也是获得成功与成就的历史。如果与当地的地方史学家交谈,他们会很肯定地说:地方“历史”中最辉煌的篇章是与当地一连串热爱自由的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人,事实上,除了怀有自由主义的思想,还拥有一双勤劳的手。如果这种传统当年不是处于顽固的保护主义与革命性的虚无主义之间而腹背受敌,最终遭到无情“压制”的话,这种自由主义的选择本来是可以成为国家取得成功的基础的。尽管现在一些“热心”的俄罗斯人甚至某些“统一俄罗斯党”人也提出要发展地方自治的思想,并进行了若干尝试,但在俄罗斯,真正有关地方自治的法律过去没有,现在也不存在。新的地方自治缺乏财政保障。主要是,地方自治的性质本身要求它必须是自下而上,而非相反。对于这种形式的自治来说,垂直的权力体系所带来的只能是伤害,而且是将其视为一个危险的竞争者有意识地进行伤害。当年,那位彼得多尔戈鲁科夫公爵可是从边远地区干起来的,而且他并不感到这有什么不体面。

作为一个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多尔戈鲁科夫从位于莫斯科市兹纳敏斯基胡同的公爵官邸出发到了库尔斯克的土地上和苏震斯基县。他就是在那里开始,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一头扎进田地里,变成了一名优秀的土地专家,并被选举为县自治局其后是省自治局的主席。他还加入了地方自治立宪主义者联合会,并且从此成为立宪及第一届杜马领导人。他的孪生兄弟帕维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多尔戈鲁科夫在莫斯科省的鲁斯基县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几年前,我们在前县参议院大楼前为他竖立了一个纪念牌。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海登也是一位杰出的地方自治者,曾在普斯科夫地方自治局工作。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沙霍夫斯科伊则就任于雅罗斯拉夫地方自治局。不管怎么说,他们并不是什么首都帮,而是一群来自“土地”的政治家,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断积累经验与威望,创建了立宪,并且赢得了当年国家杜马民主选举的胜利。由此,三四十年后亚历山大二世所进行的地方自治改革也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人会说:在俄罗斯,等待这样的“收获”是不是太长了?然而,如果估量一下改革开始以来所错失的机会,我们在过去的近三十年又做了些什么呢?保守主义没有“压垮”俄罗斯自由主义者自由与财产作为两个基本的价值理念,相互之间并不矛盾,而且存在有机的联系。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私有制度,人们就会愈发积极地去捍卫自己的自由与民利。想当年,俄罗斯的农奴主大力鼓吹私有制思想,说土地是他们的,私有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由此导致俄罗斯农奴的解放进程步履维艰。结果到了1861年,农民虽然得到解放,但照例没有土地,不过给予了他们将来通过贷款及分期付款赎回这片土地的机会。成百上千万的人们做到了这一点。这样一来,俄罗斯就出现了一个既能珍爱自由又很看重财产的庞大群体。以自己的劳动谋生的人(这里既有熟练的雇工,也有知识分子)愿意为自己负责并且保护自己的自由与尊严。20世纪初,在俄罗斯这样的人并不少。当1910年在莫斯科为法学教授、前杜马主席谢尔盖安德烈耶维奇穆罗姆采夫举行葬礼时,为他送葬的人群,据同时代人的估计,达到了20万人!从现存的一部纪录片可以看出,这种估算是很接近事实的。当时当局以为,莫斯科早已忘记穆罗姆采夫这位前杜马代表:须知,他所领导的杜马于1906年就被解散了,穆罗姆采夫也因签署反政府的维堡呼吁书(Выборгскоговоззвания)而在塔甘的监狱囚禁了三个月,并被剥夺了选举权。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同胞们的头脑里,他依然是俄罗斯代议制与真正的人民政权的象征。其葬礼的隆重与规模迫使当局宣布不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但莫斯科大学校长亚历山大阿波洛诺维奇马努伊洛夫(反对派立宪中央委员会委员,后来则任临时政府人民教育部长)在与朝廷的谈判当中主动担起责任:穆罗姆采夫葬礼当天的城市秩序将由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来负责维持。大学生委员会仅提出一个条件,即:如果警察不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那就不要让他们穿着制服在街上晃来晃去,公民社会没有他们也行。还有伟大的自由主义者的另外一个例子。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大楼,其前身是戈利岑公爵的宅院。1881—1886年,俄罗斯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哲学家与法学家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切切林租用了这套房子。这段历史尽人皆知。1882年初,当时的莫斯科市政首脑特列季亚科夫退休,随之出现继任者的问题,莫斯科的一帮企业主来到戈利岑的府邸,一致举荐切切林为候选人,因为切切林不仅是著名的哲学理论家和法学家,而且是很有名望的市杜马代表。这些企业主对切切林说:“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很早我们就非常了解您。您是一位自由主义者,而自由主义者,众所周知,不是恶人。”于是切切林就答应了。在担任莫斯科市政首脑期间,切切林取得重大成绩,比如,莫斯科能用上新的自来水管道就归功于他。此前也曾经试图铺设新的管道,但杜马的拨款总是陆陆续续地被挪用得一干二净。而自由主义者切切林却完成了这项事业,只是遗憾的是,切切林当时在这一职位上并没干多久:1883年5月,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莫斯科举行加冕礼期间,切切林在隆重的市政首脑午宴上发言时,声称要“团结所有地方自治力量造福于国家”,同时希望当局承认与地方自治会进行合作的必要性。由于政权机关应和社会力量交流合作的思想不符合沙皇周边人的心意,切切林不得不提交辞呈。曾经出色地担任莫斯科市政首脑的还有其他一些自由主义者:从弗拉基米尔切尔卡斯基到革命前的市领导人、十月党人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古奇科夫以及立宪人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切尔诺科夫等。把他们团结在一起的主要理念是:所有人的平等权利优先,严格遵守法律,市财政预算完全透明化以及毫不留情地与腐败做斗争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俄罗斯的自由主义者也不是齐头并进的。几年前刚刚出版的《俄罗斯自由主义:思想与人》一书,收录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以来的96位俄罗斯最伟大的自由主义者的传记短评。书中记载,这些人都个性迥异,并且经常相互争论。当革命前的俄罗斯允许从事政治活动并开始组建政党之时,对于善于自由思考的人们来说,就出现了联合、集中起来并结成同盟的机会,于是诞生了立宪(以帕维尔米留科夫为首的左翼自由主义者)、“十月十七日联盟”(以亚历山大古奇科夫为首的右翼自由主义者)以及其他一些规模不大的以自由主义为核心取向的政党——马克西姆科瓦列夫斯基领导的民主改革党、彼得海登和米哈伊尔斯塔霍维奇伯爵领导的和平复兴党等。所有这些政党在国家杜马都拥有自己的代表,同时还拥有在文化圈广受欢迎的出版物。不过他们的思想论战尽管有时非常激烈,然而却完全是理性的。要知道他们都是一些聪慧、饱学之士,都积累起了几十年的崇高声望。他们很清楚:在向整个社会提出民主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之前,首先应当按照这些原则建设好自己的党内生活。实际上他们也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在人民自由党(立宪)内部,就出现了可以就所有问题——从思想问题到干部问题——都进行自由讨论的现象。这也让那些后来被抛弃不得不移居国外的人都完全保留了自己的本色——不仅是政治面貌,而且还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自由主义的理念与方案:俄罗斯人的必然选择俄罗斯自由主义也有某些妨碍自身发展的天生或者后天产生的缺陷与症疾,比如说,有人不知为什么就将自由主义与西欧主义等同起来,而实际并非如此:彼得大帝或者保罗一世尽管都是“西欧主义者”(不加选择地效仿西方),然而他们谁是自由主义者呢?另外一个论断也不正确,即:任何一个斯拉夫主义者必然都是自由主义的反对者。在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入口处悬挂着一块纪念牌,该纪念牌是用来纪念伊凡谢尔盖耶维奇阿克萨科夫的,当年他也曾在此居住,并于1886年在这里病逝。伊凡阿克萨科夫这位斯拉夫主义者、“俄罗斯乡土派人士”、一个“特立独行者”可是最纯粹的自由主义者。他是当年俄罗斯信仰自由与出版自由毫无争议的主要捍卫者。而且,他用来捍卫自由的论点也极其独特,比如,他曾经问道: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英国在自由方面变成了一个先进的国家?这是因为,英国没有模仿任何人,而是从自身,从自己的历史、文化及宗教当中总结提炼出了这种自由。由此一来,俄罗斯要想成为一个自由的国家,自然不应该去模仿英国,俄罗斯文化同样包含自由的思想。这就是萌发于早期基督教有关自由的阿克萨科夫式的独创思想。对于他来说,言论自由就是“上帝”。谁蓄意侵犯言论自由,谁就是蓄意剥夺“上帝的恩赐”及冒犯上帝本身;这些人不是真正的基督信徒,而不过是身穿礼服或长袍伪装起来的异教徒而已。基督教自由主义者阿克萨科夫说:“不能用象征强制与暴力的国家之剑逼使教会,否则教会就会变得不可思议;教会唯一的‘尚方宝剑’乃是要求赋予人们信念与信仰自由的上帝之教诲。”自然,君主政权及其豢养的教权主义者也非常害怕伊凡阿克萨科夫,很可能也十分惧怕俄罗斯的其他西欧主义者,因为他们严厉抨击俄罗斯的非法独裁统治,痛斥俄罗斯传统内含的异教教权主义。这一点尤其危险。遗憾的是,当代的许多自称为“自由主义人士”的自命不凡者却不能够区分伊凡阿克萨科夫这样的热爱自由的斯拉夫主义者与比如说康斯坦丁列昂季耶夫或者康斯坦丁波别多诺斯采夫之类的反动分子,于是只能歪曲历史,最终凸显出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俄罗斯国内许多自由主义者的另外一个不幸在于,他们通常认为,民主胜利之日,也就是“民主派”掌权之时。

然而事实表明,在自由主义文化缺失的条件下,这其中的某些“胜利者”的行为举止完全像是典型的俄罗斯式“杰尔治摩尔达”[杰尔治摩尔达(держиморда),源于果戈理《钦差大臣》喜剧中的警察人物,喻指行为蛮横粗暴的人——编译者注]。伟大哲学家谢柳弗兰克也曾经指出,令人不幸的是,在俄罗斯历史的每一次急剧转折点,打着各种不同思想幌子上台执政的都是同种类型的家伙——一群毫不妥协的斗士,这种人不考虑代价损失,自认为是“代表历史”行事,并将永远得到历史的认证。弗兰克列举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例子:有这样一个人,前天还参与了对犹太人的杀戮,昨天却向德国宣战并痛斥富裕的德国人,到了今天——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年代,他又以同样的狂热对“资产者”大肆抨击。有意思的是,他总是能够给自己捞到不少物质上的好处。所以,顺着弗兰克的逻辑推理,产主义的革命根本不能保证真正的民主派与自由主义者上台执政。当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在谈及俄罗斯“革命”时也曾经提醒说:“下一次(革命)应当更加谨慎。”不管怎样,对于社会首创精神、社会契约的渴求以及对于法律至上、相互宽容的渴望在成分复杂多样的俄罗斯依然存在,甚至不断增长。也就是说,自由主义方案迟早会重新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自由主义启蒙教育寄予厚望:是向人们还原其自身丰富无比的历史,其中包括俄罗斯内涵丰富的自由主义历史的时候了。而人们自身也终将清楚:毕竟,人类的理性推断乃是自由主义的公设之一。

作者:黄登学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2

敦煌的竞技体育

(一)从狩猎到射箭比赛

古代敦煌地区曾经居住过诸多民族,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由养马与骑马而形成了特殊的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又在祭礼、生殖、狩猎、军事、娱乐、礼乐等活动中形成了弓箭文化。

1、岩画和壁画中的狩猎与弓箭文化

嘉峪关市西北黑山发现有岩画30余处,约150余幅,其中有不少以弓箭射猎野驼、野羊、牦牛、飞雁、野鸭等画面。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绘有许多精美的千余年前古代各民族射箭的画面,特别是在《降魔变》《涅檗经变》《八王争舍利》《法华经变》《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等经变画和《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河内郡夫人出行图》《曹议金出行图》中都有形象的射猎场面(图1~4)。

敦煌周围的汉魏古墓群保存有大量彩绘砖画,其中不乏狩猎、射箭的内容。如敦煌佛爷庙发掘的一座前凉古墓中,有一块绘有汉将李广射虎的画像砖,并题刻“李广”两字。嘉峪关(图5)、酒泉古墓中相继出土过形象生动的弓箭狩猎场面的彩绘砖画。其中有射猎、鹰猎、犬猎等。有徒步狩猎,也有骑乘狩猎;有单骑狩猎,也有结伴围猎。

2、简牍中的弓箭文化  简牍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自20世纪初以来,在敦煌和周围地区出土了数万枚简牍。其中在居延出土的汉简中有涉及“秋射”的内容,此简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汉代边郡地区每年举行“秋射”比赛,自武帝太初以后``已形成一项制度。由太守亲躬其事,各都尉具体负责。比赛之前,先将时间、地点、规则、奖励等要求由太守府以“府书”形式下达到各塞、部、亭、燧,令其作好充分准备,届时参加比赛。

3、敦煌写卷中描述的弓箭文化

在敦煌遗存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弓箭文化的描述,形象地反映了弓箭这一以较量射箭技艺为内容的古代体育比赛在敦煌地区的盛行。

(二)从角抵、角力、相扑到竞技摔跤

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幡绢画等印证了古代角抵、相扑、摔跤的盛行。例如:敦煌莫高窟北魏、西魏早期洞窟的佛龛下和四周壁画的下方绘有多幅金刚、药叉、力士的摔跤图像。盛唐第175窟绘有3名相扑手上身,下身系腰带和兜裆,正在进行角抵练习或比赛的图景。晚唐第9窟南壁绘有摔跤图。晚唐第14窟南壁绘有一幅相扑图。五代第61窟西壁佛传屏风画中绘有两幅角抵图。敦煌榆林窟五代第36窟佛传故事画中绘有两名相扑手的形象,相朴手腰系布带和兜裆,正在进行较量。还有两幅唐代的相扑图,现分别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图6)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图7)。其中有一幅是描绘悉达多(释迦牟尼出家前为太子时的本名)太子习武练相扑的图像。另一幅是描绘两名赤身相扑手的形象,他们腰系布带兜裆,正扭抱相搏。

(三)从“讲武之礼”到“百戏竞技”

敦煌遣存的百戏史料较为丰富,壁画和文献中均有反映,其内容可分为杂耍与乐舞两部分。

1、杂耍

敦煌古代的杂耍大致有樟技、角抵、倒植、叠罗汉、筋斗、舞马、马术、走素等。

(1)撞技

敦煌莫高窟的隋、唐、五代、宋石窟(图8、9)和榆林窟第3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形象生动的H技表演。

(2)叠案、叠罗汉、筋斗  叠案又叫倒植,是在木案上倒立的动作。表演倒立的木案有一案和数案相叠,最多12层,它颇似今天杂技中的椅子顶。敦煌莫高窟北魏至宋时期的壁画中绘有形态各异的倒植图像。如莫高窟北魏第25 1窟、西魏第249窟、初唐第220窟、中唐第158窟、361窟、盛唐第79窟(图10)、晚唐第156窟、196窟的壁画中均有倒植的图像,姿态各异,既有双臂倒立、分腿倒立、水平支撑倒立,还有单臂倒立。

有关叠罗汉的文物在我国并不多见,敦煌莫高窟现存有多幅叠罗汉的壁画(图11)。如盛唐第217窟北壁绘有一幅童子叠罗汉的场面,一名童子上体前屈,两手撑地,另一名童子站在他背上做“金鸡独立”表演。中唐第220窟南壁《阿弥陀经变》画中绘有一名着红上衣、绿短裤的童子双脚站立在另一名同伴肩上。中唐第361窟南壁《阿弥陀经变》画中,有一幅集体叠罗汉的造型图像。

(3)马戏

敦煌壁画中的马戏内容较为丰富,许多经变画、佛传故事画和本生故事画都绘有驯马、赛马、舞马的场景。如西魏第288窟有驯马图。北周第428窟东壁门南《萨棰太子本生》绘王子赛马疾驰回宫的图像。晚唐第156窟南壁《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北壁《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均绘有马术乘骑的场面。五代第61窟《佛传屏风画》中有三幅是描绘表演舞马的场面(图12)。

2、乐舞

敦煌石窟中的乐舞画面主要表现经变相中的乐舞菩萨、伎乐天、飞天以及民间世俗乐舞等形象,它们分别展示在各类不同内容的壁画中。“经”狭义上是指佛经,“变”是指以绘画或雕刻的艺术形象来显现佛经故事场面,“经变相”就是这类图像,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观无量寿经变》等等。经变中的舞姿形态主要有“健舞”“软舞”等。凡动作矫捷、刚劲、雄健的称“健舞”,如“剑器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达摩支”“阿辽”“棱大”“黄獐”等;几动作舒缓、飘逸、轻盈的称“软舞”,如“袖舞…苏合香”“垂手罗”“乌夜啼”“回波乐”“巾舞”“绿腰”“甘州”“兰陵王”“凉州”等。描绘软舞的壁画中有不少表现了双手挥舞长锦带的舞姿。锦带在其周身左右回旋,上下飘举。透过变化无穷的绸花,传达出舞姿的形态。敦煌石窟保留约有百余幅“经变相”,绘有软舞的珍贵画面,表现了软舞的具体形象。

(四)从蹴鞠、击鞠、步打到捶丸  球类娱乐在中国出现甚早,古代称之“鞠戏”。在云南沦源岩珈就可以看到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佤族祖先在祭礼活动中玩球的图画,殷商甲骨文中也刻有踢球的记述。

1、蹴鞠

敦煌文献《丈夫百岁篇》记载了唐代民间蹴鞠活动的盛行,《涅檗经》《瑜伽师地论》等佛教经卷中也提到了“蹴鞠”游戏。写本《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中记述:“贫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樗蒲更不休。”反映了樗蒲与饮酒、打球结合在一起进行博戏的特色。《召蹴鞠书》:“阴沉气凉,可以蹴鞠释闷,时哉!时哉!垂情幸降 趾。”另据有关文献记载,十四五世纪时,敦煌附近的肃州一带有一种女子蹴鞠活动,数名女子玩一种用水牛膀胱制成的圆球,随着音乐节拍而敏捷地玩球,此种玩法只能以脚背踢球,不能以手触球,也不能使球落地,同时又不能使球踢出规定的圆圈之外。

2、马球

敦煌遗书有许多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开展马球活动的情景。如((宫词・水鼓子》这首诗描绘了宫人在寒食清明时节观看球赛的情景。《捉季布变文一卷》描述了季布在朱解面前表演打马球的高超技艺。《残道经廿七行》云:“每参凤驾,接对龙兴,球兴御场,马上奏策。”《祭驴文》描述了主人曾骑驴击球,在驴子死后,以悲伤之情而写下此祭文。

唐时地处边陲的敦煌,马球是十分重要的军事训练内容,修筑有球场。敦煌遗书《甲戌年(914年)邓弘嗣改补充第五将将头牒》就称“领步卒虽到球场,列阵排军。更宜尽忠而效节。”

可见,敦煌虽远在西陲边土,但对马球活动并不陌生,上下都惯此举,并和中原各地的马球发展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

3、步打球(曲棍球)

步打球是从击鞠运动中派生出来的,运动者在徒步或跑步中持杖打球。敦煌榆林窟绘有一幅一名童子站立在莲花座上,左手持一圆球,右手持一木制弯头球杖的画面(图13)。从球杖的长度可判断为当时步打球所持的球杖。当时步打球活动多半在妇女和少年中开展。

4、捶丸

捶丸流行于宋元明期间,它是从步打球发展而来,把步打球的直接对抗比赛改为非直接对抗比赛,与今高尔夫相似。敦煌文献《寒食篇》诗中描绘了女子抛球并用杖击球的情景。是当时女子捶丸游戏的真实写照。

(五)从嬉水到游泳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有关于古代游泳的形象画面。例如北魏第257窟窟顶后部绘有童子游泳图。隋代第420窟《观音变》中绘两人正在水中游泳(图14)。中唐第200窟、231窟《观无量经变》、盛唐第148窟《药师经变》、晚唐第196窟《阿弥陀经变》中,均绘有童子嬉水的场面。

(六)从举鼎到举重

举重是一种力量型的运动形式,敦煌莫高窟壁画(图15)提供了古代举重的信息。敦煌莫高窟北周第290窟人字梯形窟顶东西两面,有6条连续长达20余米的长卷佛传故事画。壁画中,悉达多太子正面直立,两脚分开,用右臂将象举起。五代第61窟西壁佛传故事南起第5扇屏风画绘有太子驰马举铁排的图像,第6扇和第7扇屏风画绘有太子单手举象、举巨钟、举铁槊等图像。

(七)从逾高、超远、投镖到善走

1、逾高、超远与投镖

敦煌莫高窟五代第61窟西壁佛传故事屏风画第14扇绘悉达多太子头戴三叉冠,大袖裙襦,腾象跨车,跳坎越马,一次跳过六马;第15扇绘悉达多太子腾跳双马、腾跳四马;第16扇绘悉达多太子手持旗腾跳跨越四骆驼、跳车等画面,第20扇绘有悉达多太子跳过五马的惊险场面。这些反映跳跃运动的珍贵资料,对我们深入研究跳高和跳远的演变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西魏第249窟窟顶还画有一幅正手持标枪,追逐着猎物,准备投掷的场景。

2、善走

在我国古代的军事和田猎运动中,奔、走、驱、疾行等都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是指周代每遇出征,皆由军中士卒扛着旗子跑在队伍前面开路。

居延和敦煌悬泉汉简对士卒步行传递文书活动的记载,就反映了汉代边塞士卒轻足善走的运动能力。当时通过步行传递的方法有“以亭行”“以次行”(次行同义)等方式。这几种方式传递的距离较近,并多以人步行投送。

(八)从尚武到健美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中,隋唐和宋元时期的塑像、壁画中有许多金刚力士像,其塑约30身,壁画、绢画、白描等数十幅。各类金刚力士都依据人体正常比例,背脊形态、肌肉分布、脂肪的蓄积等特征而创作的。例如莫高窟盛唐第194窟西壁龛外南、北侧力土台上各塑力士一身,他们骨骼粗壮,臂肌、胸大肌、腹肌、股四头肌、小腿肌等十分发达,躯体形成一个倒三角形,显示出肌肉发达的健美体态(图16)。

敦煌的棋类运动

敦煌的壁画、遗书和出土的木雕六博俑为我们提供了博弈文化的珍贵视觉形象和文字记载。

(一)六博

六博又称陆博,春秋战国时已流行。在甘肃武威磨嘴子古汉墓出土有彩绘六博木俑,灵台傅家沟西汉墓中出土有四人博戏铜俑,嘉峪关古墓群的7号墓中室东壁有一幅彩绘砖画,都生动描绘了六博的场面。

(二)樗(chu)蒲

樗蒲也作“樗蒲”“樗蒲”,古代博戏,起于汉魏,盛行于晋。博具有棋子、棋枰等等。敦煌遗书中《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日:“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樗蒲更不休。”又云:“伴恶人,为恶迹,饮酒樗蒲难劝激。”《搜神记》云:“卿昨日则麦地南头大(桑)树下,有二人樗蒲博戏……”《王梵志诗残卷》载:“饮酒妨生计,樗蒲必破家,但看此等色,不久作穷查。”“男年十七八,莫遣倚街,若不行奸道,相构即樗蒲。”以上写本不仅反映了樗蒲博戏在敦煌的流行,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樗蒲与饮酒结合,边饮边博,有时还与“打论”(蹴鞠)结合等特色。

(三)波罗塞戏与双陆

敦煌遗书《太子成道经》《王梵志诗一卷》均有对双陆的描绘。莫高窟中唐第7窟东壁门南绘有一幅两人对弈图。画面中坐者是维摩居士,棋盘左右各六路,乃双陆博戏,两人正在对弈之中。

(四)围棋

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中有关围棋的壁画及遗书卷子均有保存。如榆林窟五代32窟北壁《维摩诘变相》的对弈图(图17)。莫高窟五代61窟西壁《佛传故事》屏风画第21扇绘有悉达多太子弈棋图。宋代454窟东壁《维摩诘经变》绘有二人席地对弈的生动场景(图18),主室中心佛坛上,南北两面有6扇屏风画,其中南面有一扇两人对弈图。敦煌遗书《维摩诘经讲经文》日:“若至博弈戏处,辄从度人。”意思是说维摩诘经常到下棋处,借观棋之机说法度人。另外《王梵志诗一卷》云:“围棋出专能。”说明弈棋必须具有专门的思维能力。此外,敦煌石窟的澡井、龛顶、窟顶等处,绘有棋格雁衔璎珞、棋格千佛、棋格团花等图案。

在中国围棋史上有一项重大的发现,就是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出土的名为《著经》的卷子,它是迄今所见记载中国最古老的棋艺的孤本。

(五)象棋

莫高窟初唐第96窟殿前门上有幅清代绘制的象棋对弈图,它在研究象棋的演变轨迹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敦煌的传统武术

敦煌地区在古代聚居了众多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强悍、勇猛的习性,并创造了特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而形成了习拳习武的传统。

(一)敦煌壁画、汉简、写卷中的武术

敦煌壁画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武术图像,而且在藏经洞出土的写卷中也有关于武术的记载。另外,在武威、天水、居延出土的汉简中也发现了与武术相关的资料。

(二)金刚、药叉形象与武术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绘有大量的金刚与药叉的图像,表现出马步、弓步、扑步等步型和架掌、压掌、推掌等手型以及各种拳势的造型,充分展现了武术的招式。

(三)剑术

敦煌文献中有多首有关“舞剑器”的曲子词,它为我们研究我国武术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西河剑器》与(《西河狮子》《西河长命女》都出自甘肃,随丝绸之路传入长安,经过宫廷的提炼加工,成为教坊舞曲之一(图19)。

敦煌藏经洞出土有三首唐人曲词,均为五言八句。前二首咏勇士,所咏实当为戎装舞者。第三首咏剑器舞的姿容。敦煌写卷中还有描绘剑器的诗词,如《洞山和尚神剑歌》《龙泉神剑歌》等。

总之,敦煌古代体育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信息体系,它充分显示了敦煌所独有的开放精神和那种令人神往的特异文化风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3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牙很烂的人的忧伤,你理解吗?不?听听那英的歌,歌里有他们的心声:“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像永恒燃烧的太阳/不懂月亮的盈缺”

――缺齿的月牙儿,烂牙人的LOGO

我的牙就很烂:各种不齐整,各种糟糕,“扔得过儿了”,可人都是缺什么,找什么,当我阅读时,视线总会停留在书中人物的牙齿上,找同病,寻相怜,求隔空安慰。

那些当文字粲然一笑时露出的牙齿,犹如“岩钉”,我的目光 “攀”着它们,爬进故事的“口腔”,窥看到人物隐秘的性格。

在美国作家大卫・班尼奥夫的短篇小说《当“9”翻转归零》中,有位“澳洲男”,从小牙齿糟烂,而他离了婚的父母,总在为谁该为儿子付牙套款而争吵,顺带讥讽他的牙“像英国赌马”,“澳洲男”于是拒绝矫牙,为此把自己训练得但凡笑时,都把嘴巴闭着,而被一同封闭的,还有他的心。

在大卫的另一部短篇《恶魔驾到奥列沃夫》中,对老兵尼古拉的描写同样聚焦在“牙齿”上:尼古拉长得帅,可只要一张嘴,人们“就能瞅见他满口七进八出的烂牙”,可他总是咧着一嘴大牙狂笑,“似乎是在挑衅看谁有胆量说他牙齿间有缝儿”。

两个原本在小说中一走一过的小人物,因一口烂牙,而拥有了呼之欲出的鲜明个性,正是凭借这一手将“细节”敲成“岩钉”的雕琢功夫,让大卫创作出“连海明威也写不出的海明威风格的故事”。

事实上,烂牙的美国人并不多,他们特别关心牙齿,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据说,73%的美国人认为不管一个人的笑容有多迷人,糟糕的牙齿也会毁了这一切。另一位美国作家大卫・赛德瑞斯,对此有生动记述。

被《读者文摘》称为“这个星球上活着的最有趣的人”的大卫,擅长将大的生命主题通过琐碎的小事呈现出来,他文笔幽默,还混搭着些许善意的刻薄:

牙齿糟糕的大卫刚做完手术,便上了电视,他用舌头舔着伤口处的缝线,“有一种满嘴都爬满了蜘蛛的感觉”,虽然诡异,但这也让他“在电视屏幕前多了些谈资”;

吸烟成瘾的大卫准备去东京戒烟,因为那里的镶牙技术最吸引他――“那里的人们看起来就像嘴里一直嚼着生了锈的螺丝帽一样,如果有哪颗牙齿是健全的,那么它极有可能是一颗龅牙,或者已用铁丝加以固定,在牙龈处完成了桥的形状,十分可怕”――在家不敢开口笑,到了日本终于扬眉吐气的大卫,其实想告诉读者,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甩不掉的尴尬,与其愁眉苦脸,不如一笑而过。

但是日本人可不会对大卫的话 “一笑而过”,因为她们可是以一口歪歪扭扭的牙齿为荣的,要知道在日本正劲刮帮助牙齿“虎牙”化的整形风,各年龄段的妹子们把牙科诊所都挤爆了。

为什么会如此呢?美国知名博客米歇尔・潘分析道:日本人认为歪歪的牙齿,“表现出女孩的不完美。在某种程度上,男性认为与过于完美的女性相比,不完美的女孩更容易接近、更可爱。”

很佩服日本女孩为悦己者容的勇气,要知道牙科诊所,啧啧!可是“蒙着一层无法描述的阴郁”,充满了犯罪气息。

人们总是对牙医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即便是大侦探波洛也不例外,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版于1940年的小说《牙医谋杀案》中,波洛在前往著名的莫利医生诊所做牙科检查的路上,便开始感到战栗不安。有趣的是,阿加莎凭借女性特有的纤细和敏感,将 “很多方面都超乎常人”的大侦探波洛,描写成一个“害怕坐上牙科手术椅的人”,这为紧张惊险的故事情节,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看看波洛就诊时的表现:当牙医问起他的感受时,他的声音“像是要给活埋似的”;当治疗准备开始了,他“猛地抓住椅臂,死死闭上双眼”;当钻头嗡嗡响起,他发现,“真正折磨人的其实并不是疼痛,而是对牙钻的恐惧”。波洛最终侦破 “牙医谋杀案”,部分原因是他深信:牙科手术椅,最近似案发现场。

当然,不是所有的牙医诊所,都散发着冷酷的气息。台湾女作家蒋晓云的小说《随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那里的浪漫故事:长得好看、牙却很烂的女孩去看牙,医生的治疗方案是:每次治完牙,都请她吃顿饭,理由是“只有我知道你能吃些什么”,于是等牙治好了,他们也结婚了。

夏志清教授曾称赞《随缘》“比起张爱玲的《传奇》,真的并不愧色”,读过这篇小说,我悟出一个道理:随缘的婚姻如牙齿。

若齿如编贝,就是一段郎才女貌的美满姻缘,让人心生羡慕;但有些貌似完美的牙齿,却潜藏着的隐疾,就像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婚姻,其实需要“打落牙齿和血吞”地过下去;而有些并不美观的牙齿,却很结实,从来不痛,正如平常人的柴米日子,咀嚼过生活的百般滋味,抵御住岁月的默默侵蚀,平淡过一生。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4

原著简介

本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的内容,全景式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京华烟云》是文学大师林语堂1938年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引起轰动。小说写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作者一改平日的幽默超脱,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以纪念在前线为国牺牲之勇男儿。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1975年,林语堂因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木兰:明亮如灿烂春花

她的外号是“妙想夫人”,果然是随时妙想天开的。她似乎是有意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反应。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甚至连她头发的式样也随之改变,因为她喜爱改变头发的梳法。在冬天下雪的早晨,她穿鲜蓝的衣裳,花瓶里插红石竹带有樱桃状的小果实,或一枝野桃,或一枝腊梅。在春天,尤其是仲春,杨柳初展鹅黄小叶,或暮春时节,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有时身着睡衣,穿拖鞋,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夏天,是她最能享受庭院的季节,因为她那院子是专为炎热的夏季而设计的,比曾府上所有别的庭院都要宽大,敞亮。各处有石凳子,立鼓状的瓷墩子。院子的西边儿有格子凉亭,上面爬满葡萄蔓。凉亭下有一个石头方桌,可以做固定的棋盘。在夏天的清晨,仆人收拾屋子之时,或是在下午快近黄昏时,她常和锦儿或是荪亚在那儿下棋。不然就一卷在手,躺在低长的藤椅上看小说。

【人物掠影】姚木兰集林黛玉的才智、薛宝钗的敦厚、史湘云的风姿于一身,是《京华烟云》中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一面秉承着道家女儿的随缘自在、聪明活泼,一面又有儒家媳妇的淑静知礼、孝顺贤惠。作为儿媳,她孝顺有加,理家治产;作为女人,既体贴、敬爱她的丈夫,又对心中挚爱“发乎情而止乎理”。

莫愁:沉静似温润美玉

莫愁在门口,呆呆地站着。她的眼睛望着丈夫,一直到丈夫失去了踪影,心中怒火如焚,又觉得灾难终于临头了。警官问她话时,她却答应得体。警官问:“他的书房在哪儿?”她从容不迫也十分客气地回答说:“随我来。”她带着警官走到前院儿,进入了实验室。

警官问她:“您是孔先生的什么人?”

“他是我先生。”

“他是什么职业?”

“我告诉你。他是个科学家,是个生物学家。他研究树木和昆虫。他和政治没有关系。他天天在实验室里研究生物。”

警官见这位太太在丈夫被逮捕之后还这么沉静,十分诧异。她给他看显微镜,玻璃片,标本,还有她知道的那些毫无危险性的文稿。莫愁拉开抽屉说:“这些是他写的文字。您若要带走,就请带走。我跟你说,他没有犯罪,他是很清白的。”

【人物掠影】丈夫孔立夫被抓,莫愁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其雍容与大方的做派,令警察都肃然起敬。莫愁和木兰有着不同的性格:木兰的活泼如一条小溪,莫愁的安静如一池秋水;木兰如烈酒,莫愁似果露;木兰的心灵常翱翔于云表,莫愁的心灵静穆如春日的大地。莫愁的性格沉稳、安静、圆通,有探春的能耐而无探春的刻薄,有宝钗的贤惠而比宝钗更收敛,她宜室宜家,是最佳的妻子与母亲。

曼娘:寂寞青春总堪哀

平亚细声说:“我不能起来跟你一同行婚礼,心中真觉得对不起你。你看,我这么软弱。”

曼娘说:“你不要想这个。”

“妹妹,为难了你。”

“你静静地躺着,什么都会平平安安的。”

曼娘站着贴近他,但是床上有炕桌,她头上又戴着好高的凤冠,上面有好多珠串穗子,动作好不方便。

她说:“咱们俩必须进合欢酒。”说着拿起两个酒杯,把一个交给平亚,说:“你能拿吗?”平亚接过去,手发颤。曼娘拿起另一个酒杯,很快碰了碰平亚手里的酒杯。没等平亚的酒洒出来,就接过来,把两个酒杯放在桌子上,因为她不会喝酒。

她又拿起汤勺来,从碗里舀了一片猪心,一点儿汤,把碗端亚,想喂他。可是平亚躺着,她的凤冠又沉重,她实在没办法喂他。她的手激动得发颤,刚让平亚喝了一点儿汤,汤就从他嘴里流出来,她刚想把碗放下,汤就洒在新被子上。她把碗放在炕桌上,从上面架子上拿下一块毛巾来擦他的脸和脖子,发现自己的衣裳也弄脏了。

平亚说:“今天以后,只要你伺候我。”

婚礼就这样完成了。

【人物掠影】曼娘是个美得让人心跳的女子。她恬静文雅,恭顺善良,温柔害羞,知书达理。18岁,她成了寡妇。那一场只有新娘参加,而新郎躺在病床上,外面却喜气洋洋的婚礼不能不说是曼娘的哭丧之礼。年轻美丽的曼娘在众人的欢笑簇拥中走向悲苦,她的生命之花开始枯萎,只是她从未觉察,也不懂得反抗,她就那样柔弱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和摆布。她被锁在了曾家深深的庭院里,寂寞地消残着青春和生命。

红玉:红颜薄命憔悴殒

这惹起了红玉的好奇,她从树阴下的小径上走去,绕过北墙角。这儿是砌有方砖的庭院,里面陈列着盆栽的花木,在约一百步之外,有一个花木暖室,好多空花盆堆在前面。宝芬站在那儿,和阿非很激动地说话。旁边更无别人。红玉藏在矮树丛后,看见宝芬想走,但是阿非要拦住她。然后宝芬站住,阿非就一个人走开了。红玉向后退回,觉得若有人看见她偷窥他俩,实在觉得太羞愧,若跟他俩碰见,也觉得太丢脸。路在墙角往西北分岔,通到友耕亭的后面,她在这条路上踉踉跄跄往前走。眼泪使她看不清道路,跌倒几次。她在亭子下面坐了一会儿,才看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心想她若经过自省堂回去,她的眼睛肿肿的,会有人看见,她也会碰见阿非,她于是等了一会儿,才举步折回原路,从树木之下的小径上,走回自己的庭院。

【人物掠影】红玉颇似《红楼梦》中的黛玉,她才华横溢,美丽自傲,又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她短暂的一生是一曲悲怆凄恸的爱情挽歌。她爱阿非,爱得彻头彻尾,爱得愁肠百结。到了最后,她不想成为他的累赘,加上月下老人祠签作怪,她把自己推上了死路。红玉太悲观了,也太相信命运了,她的香销玉殒令人哀怜。

银屏:敢爱敢恨敢抗争

太太看见眼泪掉在饭上,就大声叱骂道:“贱脏货!你不愿伺候我,是不是?走开!”说着用力推了银屏一下子。紧接着又说:“我养你养了这么大,你一点感恩图报的意思也没有。你把这个家已经搅和得天翻地覆,家里一点儿安宁也没有。为了你,不得不把少爷送出国去。你就害得我们母子分散。你打的好算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羞辱的话伤人太重,银屏号啕大哭起来,用一只胳膊挡着脸说:“我也没有吃了大少爷!我把大少爷吃了吗?”

太太大怒,从椅子上立起来就冲向银屏,但被冯舅爷给拉住了,锦儿赶紧告诉银屏不要再说话。

冯舅爷说:“小奴才,你这不是在太太面前无礼吗?”

姚先生只是坐着看,一句话没说。

银屏转过身来,脸上显得受了委屈,流露着反抗的神气。

【人物掠影】银屏是伺候姚家大少爷体仁的丫鬟,她和体仁相爱,但遭到了姚太太的阻挠。银屏不是软弱的女子,她的反抗精神有几分像《红楼梦》中的晴雯。她逃出姚家,并和体仁生活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长,姚家抢走了她的儿子,她最后自缢身亡。她是值得同情的,就像作者写的那样:“只要环境地位变动一丁点儿,银屏在人生所占的地位也就和木兰的母亲一样了――是财产万贯之家的女主人,能干的主妇,热爱子女的母亲,儿女心目中的完人。”

素云:爱慕虚荣甘堕落

丈夫走了之后,素云觉得和婆婆住在一起太寂寞,实在过不了,就尽量在天津多住。经亚每月的薪金连同生活津贴,一共一千一百元,她擅自取出六百元寄往北京家中。素云坚持这是她丈夫挣的钱,应当属于她。曾太太不声不响,等素云不在家时,使汇票落到她自己手中。有时素云回到北京,她总是到莺莺处住一两夜,消遣得很快乐,往往到外面去赴约打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5

法国的文学奖分为官方和民间两大类。官方奖又有部级奖和地方级奖之分。民间奖大多由出版社、作家团体和文化协会设立。法国最具权威的官方文学奖有:“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和“国家文学大奖”。在众多的民间文学奖中,“龚古尔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美第西文学奖”和“联盟文学奖”等5项文学奖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官方的文学奖。上述5项文学奖,加上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代表了法国文坛的最高荣誉,也备受国际文学界的关注。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法国2011年的各类文学奖已各有得主。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最具权威性,影响也最大,创建于1903年。奖金虽然只有10欧元,但获奖者的作品保证畅销,所以这个奖项备受关注。法国高中生物老师亚历克西・热尼(Alexis Jenni)凭借他的处女作《法国兵法》(L’Art fran ais de la guerre)在评委第一轮投票中以5比3票胜出,轻松摘得2011年龚古尔文学奖。一位业余作家的处女作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在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极为罕见。该书由法国加利玛尔出版社出版。

亚历克西・热尼196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市。他在法国安省比热保护区的贝莱镇度过了童年和中小学时期。大学毕业后任中学老师,现在法国里昂圣・马克耶稣教会中学教生物。

亚历克西・热尼喜欢写作,一直笔耕不辍。上大学时就已经撰写过一些文章,但还称不上是作品。然而,他就是喜欢写作,梦想做一个业余作家。热尼自称是“星期天作家”,工作时教书育人,回家后还要培育三个孩子,所以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到咖啡馆里搞文学创作。在出版《法国兵法》之前,热尼已经写过两部书,一部被多家出版社退回,另一部至今仍存放在电脑里,没有勇气把它发出去。这两部没有发表的小说,一部是科幻惊悚小说,另一部是发生在19世纪的历史小说。得知自己获奖后,热尼发表感言称:“我很高兴也很自豪,一本处女作出版后就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我为这本书花了5年时间,稿子完成后,我把手稿以最传统的方式邮寄到加利玛尔出版社,没有指望它能出版,能获龚古尔文学奖更是想都不敢想。”然而,龚古尔文学奖评委埃德蒙・夏尔―鲁女士称,《法国兵法》“是一本作者将留下自己印记的、少见的好小说,一本绝对令人称赞的书,一部对一个特殊主题、以特殊方式撰写的出人意料的好作品。”摩洛哥法语作家塔哈尔・本杰伦则称,《法国兵法》是“一部触及法国历史的伟大文学作品,”它将促使百万青年反思法国的殖民战争。

《法国兵法》的主人公是画家、老兵维克托里安・萨拉尼翁。维克托里安・萨拉尼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法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一名战士,英勇杀敌。后来,他成为一名伞兵,被派到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进行殖民战争。小说通过主人公对法国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的回顾,以及作者对战争历史“遗产”的反思,着重探讨了战争在法国国民身份塑造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小说跨度长达48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3年起,一直到1991年爆发的第一次海湾战争。

亚历克西・热尼获奖后说:“《法国兵法》这个名字模仿了《孙子兵法》,这么做是为了强调法兰西顽固的民族性,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法国总是发动一系列荒诞的战争,毫无用处。所以我们总是被邻居嘲笑。我们的政府总是梦想‘永恒法兰西’,但毫无行动能力,它在德国人面前就投降了。我们总是设法维持法国这只纸老虎的形象,却忘了其他很多问题。”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亚历克西・热尼试图通过小说,对法国的‘殖民遗产’进行复杂又深刻的反思,然而,法国的‘殖民遗产’将继续影响法国社会。”所以,《法国兵法》不仅有历史的厚度,而且也折射出法国当今社会的反战思潮。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获得2011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是索尔日・夏朗东(Sorj Chalandon)和他的小说《回到基利贝格斯》(Retour à Killybegs)。《回到基利贝格斯》在评委第一轮投票中以13比7票轻松胜出,同时还入围了龚古尔文学奖和联盟文学奖。该书由法国格拉塞出版社出版。

索尔日・夏朗东1952年5月16日出生于法国。1973年到法国《解放报》当记者,后任副主编,2007年2月离开《解放报》,2009年8月加盟法国著名讽刺报纸《鸭鸣报》。索尔日・夏朗东撰写了大量有关战乱的报道,其中关于《北爱尔兰》和《审判克劳斯・巴尔比》等系列报道获得1988年度阿尔贝―隆德奖。除繁重的新闻报道外,索尔日・夏朗东还笔耕不辍,已经出版5部小说。索尔日・夏朗东不仅多产,而且每部作品都有奖项。

索尔日・夏朗东小说中的基利贝格斯位于爱尔兰岛西北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基利贝格斯人蒂龙・米汉,80岁时回到家乡。童年不幸,他父亲不仅成天揍他,而且从小就给他种下对英国人的阶级仇、民族恨。蒂龙・米汉幻想成为英雄,光宗耀祖,16岁就加入了北爱尔兰共和军。有一天,他误杀了自己的战友却噤若寒蝉。然而,英国情报人员得知实情后,威逼他当间谍。1979年被捕,1981年获释。2006年再次被捕后,他宣称自己是双面间谍,从1981年获释起,一直向英国人提供情报。共和军随即作出判决,只要他回到北爱尔兰,就会除掉这个爱奸和英国佬的走狗。

小说采用双线进行叙述,一条线是讲蒂龙・米汉在基利贝格斯度过的最后时光;另一条线是讲蒂龙・米汉在共和军的经历。索尔日・夏朗东笔下的蒂龙・米汉说,“现在一切真相大白,他们要找我谈谈了。共和军、英国人、家人、亲戚,还有我从未见过的记者。”“别听他们的吵闹,别指望我的敌人,别骚扰我的朋友。若有人说他认识我,别理他。我心里谁都没有,没有。如果我今天开口,那是因为我是惟一一个能讲出真相的人。”

小说《回到基利贝格斯》准确地还原了被践踏的友情、背叛耻辱的阴暗和为神圣使命付出生命的人。

勒诺多文学奖

勒诺多文学奖是以法国报业之父勒诺多命名,创立于1925年,旨在奖励作品具有全新风格的作家,但不设奖金。2011年法国作家埃马纽埃尔・卡雷尔(Emmanuel Carrère)和他的作品《利莫诺夫》(Limonov)摘得勒诺多文学奖的桂冠。该书由法国POL出版社出版。

埃马纽埃尔・卡雷尔1957年12月9日出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则是俄罗斯人,就读于巴黎政治研究学院。大学毕业后,成为法国《实在》杂志和《电视周刊》的电影评论员。埃马纽埃尔・卡雷尔至今已经发表5部小说,4部短篇小说和3部散文集,获得10种文学奖。另外,他的3部小说还被搬上了银幕。

与此同时,马纽埃尔・卡雷尔还编写或改编了6部电影和12部电视剧。电影《雪的等级》获得1998年戛纳电影节评委特别奖。马纽埃尔・卡雷尔还曾于2010年担任戛纳电影节故事片评委。

《利莫诺夫》是一部传记小说,故事发生在俄罗斯。小说的主人公爱德华・韦尼阿米诺维奇,即利莫诺夫,在战火纷飞的1943年出生在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他同所有同龄学生一样哭得死去活来,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世界名人。然而,命运捉弄了他,起初他在乌克兰成了一个二流子,在勃烈日涅夫时代陷入苦海,后来在纽约曼哈顿成为流浪汉,随后又成了同性恋。生活略有好转后,他偷了一位美国百万富翁的东西,接着来到巴黎,成为一位著名作家,在上世纪90年代的巴尔干战争中他又成为一名失败的战士。今天,在后共产主义时代的俄罗斯,利莫诺夫则当上了俄罗斯“黄绿”党的领导人。小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还着重描写了利莫诺夫与多个“多变”女人的关系,然而,他始终未能与一个女人保持长久的关系。渴望新生的利莫诺夫却一直过着艰难和危险的生活。

《利莫诺夫》是一部反映俄罗斯社会的冒险小说,也是一部能更多了解俄罗斯社会的文献小说。

费米娜文学奖

法国男作家西蒙・利贝拉蒂(Simon Liberati)凭借他的新作《杰恩・曼斯菲尔德1967》(Jayne Mansfield 1967)在评委首轮投票中以12比3票捧得2011年女性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该书由法国格拉塞出版社出版。

西蒙・利贝拉蒂1960年5月12日出生于巴黎。就读于法国著名的巴黎索邦大学,专攻拉丁语语法。大学毕业后到法国多家时尚杂志和《男人装》(FHM)杂志工作。2004年发表第一部关于青少年问题的小说《幻想诗集》(Anthologie des apparitions),2007年出版了第二部小说《娜达还在》(Nada exist)。至今,西蒙・利贝拉蒂已经发表6部作品,其中2009年出版的小说《夸大的朱斯蒂娜》(L’Hyper Justine)获得花神文学奖,2011年发表的《杰恩・曼斯菲尔德1967》获得费米娜文学奖。

《杰恩・曼斯菲尔德1967》的主人公是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身高163厘米,胸围107厘米,是上世纪60年代丰满金发美女的代表,好莱坞和百老汇的两栖性感明星,1967年死于车祸。1967年6月29日,一辆66型蓝色别克轿车急驶在从美国比洛克西市到新奥尔良市的第90号公路上。曼斯菲尔德的轿车里坐满了人:曼斯菲尔德和她的情人,司机,她的三个孩子以及她的吉娃娃狗。深夜2点30分左右,别克轿车在离里戈莱特桥约1.5公里处突然撞入一辆18轮正常行驶的卡车挂车的尾部,前排三位成年人当场死亡,孩子和狗受了轻伤。传言说,曼斯菲尔德的头掉落了。在脱落的轿车上方,悬挂着她金发的头。利贝拉蒂迷恋曼斯菲尔德的生死与情仇,有心将她的人生结局与“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的暴死做一番对照,然而他最终在小说中改写了整个故事,让美艳的女星在他的笔下复活。

西蒙・利贝拉蒂获奖后说,“从17岁起,我就被杰恩・曼斯菲尔德迷倒。我那时就知道,她将对我很重要。”

美第西文学奖

法国小说家马蒂厄・兰东(Mathieu Lindon)和他的小说《爱意味着》(Ce qu’aimer veut dire)获得2011年美第西文学奖。美第西文学奖创立于1958年,旨在奖励有天分的作家。该书由法国子夜出版社出版。

马蒂厄・兰东1955年8月9日出生于法国冈城,是法国子夜出版社已故传奇老板热罗姆・兰东的儿子。198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我们的意愿》(Nos plaisirs)。1984年到法国《解放报》工作,先从事文学评论,后做专栏作家,直至今日。1987年写就的小说《王子与莱奥纳尔杜尔》(Prince et Léonardours),因为过度描写两个成年恋人遭到的和拷打而被法国内政部禁止出版,后在法国知识界的强烈反对下才允许发行。1998年发表的《审判让―玛里・勒庞》(Le Procès de Jean-Marie Le Pen),讲述一位同性恋犹太人律师试图在审理一宗种族屠杀案中中伤法国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导人让―玛里・勒庞,勒庞指控作者和出版社侵害其名誉权,于是将有关内容开天窗,1999年在一些作家的支持下,兰东在书眉页上补全了天窗。马蒂厄・兰东是位多产的作家,至今已发表18部作品。其中,1994年出版的《世界冠军》(Champion du monde)于1998年获得法兰西岛中学生文学大奖。2011年出版的《爱意味着》获得美第西文学奖。另外,马蒂厄・兰东还应邀为三位作家的小说写了序言。

《爱意味着》的主人公是作者的父亲和他的朋友米歇尔・富科,然而所描写的父亲和父子情则更多地指向已故大哲学家、《性史》的作者米歇尔・富科。1978年,23岁的马蒂厄・兰东与富科结识,成为忘年交,在富科到处是书的小公寓中住了一年,这段交往改变了马蒂厄・兰东的人生。

马蒂厄・兰东获奖后说,“从创造者的角度说,米歇尔・富科就像我的父亲。”因为富科,他才成了作家,并得到了一个更好的人生。

联盟文学奖

法国2011年最后一个最重要的文学奖――联盟文学奖于11月16日颁给了摩根・斯波尔泰(Morgan Sportès)和他的新作《一切,马上》(Tout, tout de suite)。该奖竞争激烈,直到第三轮摩根・斯波尔泰才以6比3票胜出。该书由法国法亚尔出版社出版。

摩根・斯波尔泰1947年10月12日出生在阿尔及尔市,父亲是一位阿尔及利亚犹太人,母亲是一位法国布列塔尼人。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摩根・斯波尔泰来到法国。不久他母亲成了疯子,后在一家精神医院里去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摩根・斯波尔泰考上了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为了糊口,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为法国《侦探杂志》撰写文章。大学毕业后,摩根・斯波尔泰在亚洲以合作者的身份服国民役,并在泰国和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亚洲生活是他日后创作灵感的源泉。1982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暹罗》(Siam)。至今,摩根・斯波尔泰已经发表20部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德文、希腊文、俄文、波兰文、日文、泰文、中文。1990年发表的小说《诱饵》(L’App t)还于1995年搬上了银幕,并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摩根・斯波尔泰是一位政治作家,作品有小说、侦探小说、讽刺小说、自传,等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范文6

关键词:话剧;导演;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8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087-03

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在中国很早就出现。西方戏剧在中国开始传播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早于中国话剧的产生。在演出中完全采用西方剧本向中国观众进行展示,必然冒相当风险。因为如果针对的观众是少数知识分子,一则对票房贡献甚微,更主要的原因是,既然剧本是翻译的,导演、表演、舞美、效果、服装、化妆都是本土的,无助于知识分子对西方戏剧真正全面的理解,所以对他们吸引力不大;而如果针对的观众是普通民众,由于剧本创作者和观众处在完全不同的语境中,很难形成有效交流。一个著名的失败例子发生在1920年10月,汪仲贤劝说上海新舞台的股东夏月润、夏月珊等投资演出《华伦夫人的职业》,结果演出萧伯纳这个社会问题剧本身更像一出社会问题剧。投资方在《申报》等五家报纸购买广告版面。但周六周日的卖座不及魔术派演剧《济公活佛》的四分之一,“它是西方纯粹的写实派剧本首次和中国观众接触,其演出失败更在中国戏剧界引起一场关于欧美写实问题剧能否被中国观众接受的讨论。”

可以说,在中国舞台上导演西方剧本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我们以南京大学近几年排演的两台话剧为例,分析其中的成败得失,为后来的国内导演提供参考。

一、《莱昂瑟与莱娜》

2009年9月11日之前,一批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的艺术硕士开始排练毕希纳的《莱昂瑟与莱娜》,导演是谭韶远。他被告知尽可能保留原作中的所有翻译台词,而这出戏的艺术指导正好是翻译家本人。

谭韶远面临的困难与其说是数量太多的欧化台词,不如说是如何建立剧场内的有效交流,这一交流是基于一个1836年的德国剧本和一群2009年的中国观众之间。毕希纳完成《莱昂瑟与莱娜》是为了对1836年的德国人诉说,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后,关于对德国封建领主的批判、关于黑森地区农民的解放、关于革命和自由的种种思考。是继《黑森信使》和《丹东之死》之后,在《沃伊采克》之前的一场言说。其艺术风格属于19世纪中叶欧洲戏剧的范畴。戏剧不同于美术,只有剧本才属于历史的范畴,而所有的演出都是当下的。在南京大学演出毕希纳的剧本是一场跨文化和跨时空的传播。

谭韶远为这出话剧设计了一排在表演区内的座席。导演一方面让少数演员朗诵大量冗长的翻译台词,一方面让多数演员坐在表演区内的座位上,(大多数时候)一言不发。

在一个极简主义趣味的舞台上,放置两到三个演员的好处不言而喻,更多的演员则意味着危险。危险并非来自于调度,而是来自于人物关系的编织术,来自于不同的台词和行动导致的复杂向量,来自于视觉上的凌乱和无特征。通过在后景处放置一排座席――共12个座位――导演将这出戏自始至终加载于一道险境当中。

坐在这12张椅子上的演员一共有三个身份,分别是:

1.《莱昂瑟与莱娜》中的特定角色(如罗塞塔、国王、首相大人等);

2.《莱昂瑟与莱娜》中的一般性群众;

3.完全脱离《莱昂瑟与莱娜》剧情的一群非角色或曰“等待者”。

通过调度和灯光转换,演员分别在这三个身份中切换:当演员坐在椅子上,他基本上就丧失了个性,成为一个缺少角色特征的“等待者”。戏中的“群众”和戏外的“等待者”在外观上非常近似,但“等待者”只保持坐着或者站立两种姿势,没有个人台词,只参与集体朗诵。而“群众”则能够站起来走位,有各自的台词。

几乎在任何时候,舞台上总有若干“等待者”,与剧情不交换任何信息,戏剧情境由此自始至终处于暗中分裂的、疏离的、相互排挤的和具有拼凑趣味的空间里。

总结性地说,关于这排座席的设置,其作用有三:

首先是形式上的合理性。

这出戏的导演构思中,重点是针对形式上的考虑。坐在后景处这排椅子上的演员相当于给这出戏加了一张皮。一出19世纪的德国戏剧额外加上了一层当下性皮肤,尽管“等待者”处在无所作为和隔离状态,他们却在等待有所作为,他们和戏中角色形成相互照应的张力,由此带来意味丰富的形式趣味。这是本剧的一大收获。

“等待者”不仅仅作为形式上的因素存在。导演谭韶远还设想过使用更多的演员构成舞台上的奇观:他们在等车,在舞台上来回走动,在焦虑地或慵懒地张望。在他们中间,《莱昂瑟与莱娜》照常演出。这仍然不是一个戏中戏的结构,而是历史性的西方戏剧情境与中国当下性的拼接,这体现了这场话剧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实际处理。最终导演选择了让每个“等待者”承载一个戏中角色的做法,而弃置了只有纯粹身份的“等待者”。

其次,则是舞台调度上的合理性。

《莱昂瑟与莱娜》的剧情发生在若干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中,包括一所花园中、一个房间里等等,而且还包括意大利,莱昂瑟和瓦莱里在意大利流浪了一段时间,这段戏显然发生在户外。处理这些变化的场景对于导演而言是一个考验。不依靠换幕换景或者旋转舞台之类的装置,所有的转场和上下场都依靠场上这排椅子(还有光区的设计)聪明地实现,不用打破戏的连续性幻觉。在处理群戏的时候,由于调度的中心在这排椅子上获得了意外的好处。对于以非职业演员身份演出《莱昂瑟与莱娜》的南大08级艺术硕士们来说,要他们通过表演切换角色身份实属不易。在群戏场面中他们更容易借助这排椅子确立自己的走位,并随着明确的位置变化来切换身份,完成符合情境的表演。

其三,完善了戏的结构。

对于舞台剧导演们来说,毕希纳的遗留剧本既是金矿也是捕兽夹。充满文学性狂热的戏剧断片意味丰富、张力奇诡,但是也由于其不完整、非舞台性的行动和语言设计,导演们很容易一脚踩空。

坐在12张椅子上的“等待者”相当于万能连接件。除了衔接毕希纳留在剧本中的诸多空白,也同时消除了多少令人尴尬的场上叙事任务。莱昂瑟和莱娜分别有一些沉思性的独白场面,另外,他们在野外的偶然邂逅,还有发生在晚上的一个罗密欧朱丽叶式的相会,这些场面很容易因为笨拙的叙事性处理索然无味。而当这些场面发生在“等待者”中间则显得流畅和富有意味,整台戏也由于这样一些处理而显露出来调理匀称的结构。

导演完成的德国经典剧本与中国当下性拼接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戏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必须区分于(尽管在外观上十分接近)其它演出形式。现代实验戏剧通过不遵守传统戏剧观念中若干技术性规定获取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比如反三一律,比如打破第四堵墙,比如反戏剧性,等等,然而所有努力并非消解戏剧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而毋宁说是加深我们对戏剧自身独特性的理解。自从古希腊以来,戏剧具有诉诸人内心、表现内在张力的本性,剥离这一内核,只给戏剧一个形式感强烈的外观,除非有特别有力的戏剧观念和方法的支持,否则这一扁平化趋势容易导致戏剧自身消融于一个更大的演出范畴中。

毕希纳剧本中的文学性语言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导演的注意,并将其理解为形式风格的一部分。出于实验性的目的,他安排演员分别和集体朗诵台词。演出中观众可以明显感觉到对语言的能指――声音和声调――的迷恋,但语言的所指部分和戏的部分(在话剧中通常难以拆分)则意外地离散了。服从于形式上的安排,在这部话剧演出中,台词往往不是用来承载戏,结果就成了一场朗读训练。演员本身缺乏职业经验看来也有助于这一实验性的导演处理。演员们淹没在大量跳跃性的、充满修饰语和修辞格的台词朗诵中。缺乏情境性的表演将观众注意力毫不困难地拽向了语言的能指中。

二、《海鸥》

契诃夫的名剧《海鸥》本身就有着传奇般的演出史。另外,《海鸥》与中国的话剧舞台很有缘分。叶甫列莫夫1990年曾经来北京人艺排演《海鸥》,对林兆华那样的话剧改革者带来了启发和触动。

莫斯科艺术剧院以演出契诃夫的剧本而闻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钦科1898年的《海鸥》导演总谱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使用了大半个世纪,到叶甫列莫夫1970年代担任剧院总导演,开始发生某些变革。

导演《海鸥》这样的真正属于俄罗斯的戏剧杰作,非常困难的地方不在于对剧情的理解。《海鸥》的情节要比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来得复杂一点,但是设计机智有趣的情节从来不是契诃夫的优势。契诃夫对情节的兴趣来自于消解情节带来的适意。《海鸥》中蕴积的内在情感深度和俄罗斯式的理性,则和契诃夫最好的短篇小说保持了一致。如果导演把重点放在了情节方面,就像处理一个法国佳构剧一样,只会重复《海鸥》1896年在圣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的惨败。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海鸥》中大量使用“停顿”的技巧,这种“停顿”不是冷场,不是《等待戈多》中的故意呆滞,而是丰富的“沉默”,时间成为一团诗意的、无限纯净的、失去方向的宁静。在这样的诗意中,说什么都是多余的。童道明注意到,“在北京看过叶甫列莫夫执导的《海鸥》的人会发现,《海鸥》在首都剧场的整个演出。导演只用了一次有意识的长时间的‘停顿’。表面上看,叶甫列莫夫‘背离’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但在精神上,叶甫列莫夫却是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保持了一致。”

《海鸥》的情节像一个餐后闲聊时的法国式笑话。爱情失去了交流的能力,每个人都把“爱”与“被爱”割裂了:小学教员麦德维坚科爱上了玛莎,管家的女儿玛莎爱上了特里波列夫,落魄的少爷特里波列夫爱上了妮娜,富有地主的女儿妮娜爱上了特里果林。每个人都“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地位稍微高一点的对象,这个升幂序列使得“爱”其实无法完成,因为每个人都忙于“高攀”,结果就会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

莫斯科来的作家特里果林终止了上述升幂游戏。他一度接受了妮娜,于是妮娜把自己当成了终于高飞的海鸥,但是供养特里果林的阿尔卡基娜,也就是特里波列夫的母亲,却阻止了海鸥的飞翔。她以一个老女人特有的世故,准确抓住了小情人特里果林的心。她不仅能满足特里果林的胃,还能填补特里果林的空虚。阿尔卡基娜才代表了时间的胜利,青春的妮娜不过是短暂的幻影。在《海鸥》最后一幕,妮娜拒绝了特里波列夫的追求,避免成为自己情敌的儿媳妇,青春也如中枪的海鸥一样陨落了;特里波列夫也拒绝了玛莎的追求,用自尽的方式完成了跟妮娜的“匹配”;玛莎接受了麦德维坚科的求婚,这个降幂序列以麦德维坚科“高攀”成功后的卑贱可笑处境而落幕。

《海鸥》被契诃夫确定为喜剧,在一个理性的视角看来,其“向上求爱”的行为模式跟果戈里《钦差大臣》“向上攀附”是一致的。在《海鸥》中,没有人得到了爱情,麦德维坚科没有,阿尔卡基娜没有,特里果林也没有。时间没有发展,所有人回到了过去,未来是个空洞。诗意笼罩在静止的时间中。在俄罗斯文化中,死亡并不意味着毁灭,特里波列夫的自杀不同于古希腊或者莎士比亚悲剧中主角的自杀,既然不是悲剧,叫做喜剧更为合适。

在《海鸥》演出前,南京大学一些喜好戏剧的同仁与叶导演也讨论了《海鸥》的喜剧性问题,但是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最终,舞台上呈现了一个台湾校园剧风格的《海鸥》。流畅的灯光处理、小剧场风格的调度语言、文艺小清新范儿的表演、明快的导演节奏等,让人感受到台湾戏剧就像一类别致的地方菜系,能够把所有的戏剧,不管是契诃夫的、贝克特的,乃至欧里庇德斯或者关汉卿的古典作品,都做成味道差不多、口感清新、带来一个星期左右淡淡余味的校园演出。原作是什么几乎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