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范例6篇

重金属

重金属范文1

梳理一天的生活,我们会发现重金属污染其实无孔不入。

7:00

早餐:豆浆、油条

重金属:铅、铜

豆浆、油条、粢饭、大饼,“四大金刚”曾经是早餐的最高配置,如今油条因为含明矾被不少人抛弃,而不为人知的是豆浆也可能暗藏“杀机”。

呈弱酸性的自来水在管道中蓄积一夜之后,易与管道发生化学反应,管道中的铅和水表中的铜会进入水中成为豆浆的一部分。重金属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摄入体内。

8:30

工作准备

重金属:铬、铅、镉等

在一天的生活中,打印、复印、整理文件、看书、看报都有可能接触到油墨,油墨含有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如果不注意卫生勤洗手洗脸,重金属很容易进入人体。

值得一提的是,铬对皮肤有刺激和致敏作用,皮肤会出现红斑、水肿、溃疡;它的烟雾和粉尘对呼吸道有明显损害,可引起鼻黏膜溃疡、咽炎、肺炎、胃肠道溃疡等。

11:30

午餐:米饭、肉、蛋、蔬菜

重金属:铬、铅、镉、汞、铜

“镉米”事件惊动整个中国,也引发大众对重金属污染的关注。“镉米”就是因为它们被种植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中,长期食用“镉米”可能出现一些怪病。

重金属也会从土壤中进入蔬菜,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则是通过食物链层层传递,并在体内聚集起来。食物中所含的重金属并不能通过水洗、浸泡、加热、烹炒等方法减少。

12:30

补妆

重金属:汞、铅、铋

化妆品中普遍含有汞和铅。含有汞的美白类化妆品会引起接触性皮炎、红斑丘疹、水疱,愈后面部色素加深。含铅化妆品易引起粉刺、红斑、脱皮、过敏性皮炎、皮肤癌、毁容等。唇膏中的铋长期被误食人体内会对肝、肾造成伤害。

15:30

下午茶:茶叶

重金属:铅、氟、铬、镍等

茶叶中也可能有重金属,常见的是铅和氟。茶树具有聚集土壤中氟元素的能力,茶叶炒制过程中则易被铁锅中的铅毒污染。氟中毒是一种慢性病,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铬和镍超标对内脏、神经系统都有危害,很难降解。而与咖啡、茶相伴的奶精也含有砷、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可增加冠心病、肿瘤、哮喘等发病的几率。

此外,劣质的饮水机内胆也易带来超标重金属。

18:00

下班

重金属:铅

2000年,中国开始使用无铅汽油,但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是认为无铅汽油不含铅。其实,无铅汽油是指含铅量在0.013g/L以下的汽油,并非含铅量为零的汽油!

铅在废气中呈微粒状态,随风扩散,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当儿童血液中铅浓度达0.6~0.8ppm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出现痴呆症状。铅还能通过母体进入胎盘,危及胎儿。19:00

晚饭:米饭、豆制品、蔬菜

重金属:铬、汞等

总体来说,豆制品的重金属超标问题不算严重。然而如今大豆品质难以保证,以及豆制品生产环节中的不确定性,豆制品也不是让人完全放心的食品。

而所谓的有机食品、豆类和绿色蔬菜也常常被检出汞、铅超标。

20:30

亲子时光

重金属:铅、铬

忙完一天工作和孩子共享休闲时光也能碰到重金属污染!现在市场上的部分儿童玩具被发现含有重金属铅和铬,最常见的不合格项目是小零件。玩具中包含的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儿童体内,就会慢慢地在体内积累,进而造成慢性中毒。链接:

世界大战重金属

不仅在中国,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是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难题。各国针对污染想出了各种各样的修复方法,它们的共同特征,不是“耗时”就是“耗钱”。

种植被――“进展缓慢,除非该区域长期闲置”;换土――“上海世博园就是这么做的,成本很高”;洗土――“成本更高,只有关国人才干这种事”;注射法――“在土地上挖好洞,将药剂注入其中,固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只适用于局部”。

据估算,中国如果对被污染的耕地进行修复,需求资金将要数万亿元,甚至远不止这个数字,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数字

300亿元

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包括受污染田、城市“棕色地块”及工矿区污染场地。

1/6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于2011年10月曾表示,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田总数的1/6。

1200万吨

环保部文件显示,在对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时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3到5年

重金属范文2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张瑞丹

刘冰清小小的坟头,被湮没在一丛芳草间,只有雨后打湿的纸幡低垂着。在远处,雨雾笼罩中,北去的湘江依稀可见。

在被查出严重镉中毒并断续治疗两年多后,2008年12月,年仅七岁的刘冰清最终离开人世,留给父母厚厚的病历和8万余元医疗费“账单”。

在湖南省株洲市马家河镇新马村,刘冰清并不是近年来第一个因镉中毒死亡的。2006年初,村民罗少坤的意外死亡,就曾引发轰动一时的镉污染事件;在集体体检后,全村查出尿镉超标者逾1100人,其中200多人严重超标(参见《财经》2007年第24期“湘江沉重”)。

株洲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文铁军对《财经》记者坦言,新马村远不是株洲市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实际上,它只能算做核心污染区的边缘而已。

湘江,这条全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大河,在半个世纪负重前行之后,终于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幕。

正是意识到这种挑战的严峻性,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新闻会上就表示,正考虑把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湘江,纳入全国重点治理的流域名单。

之前,只有“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以及后来追加的“一江”(松花江)、“一库”(三峡水库)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流域。作为局部支流进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议题,湘江也算是开了先例。

“两会”之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亦致函国务院副总理,直陈湘江重金属等污染之困。今年4月,专门为此前往湖南考察,沿湘江走访了长沙、株洲、衡阳以及郴州等地。

今年6月,湖南浏阳市镇头镇长沙湘和化工厂又发生较严重的镉污染事件,造成100余人尿镉超标,4平方公里的土壤及农作物被污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据《财经》记者了解,一旦湘江被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范畴,到2010年,治理投入有望达700亿元;到2015年,这个数字有可能高达3000亿元。

然而,即使能够投入天文数字的治理经费,湘江的“去重金属化”过程,也注定是漫长痛苦的;因为湘江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之前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湘江如此沉重

湘江位于长江中游,系长江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将近9.5万平方公里,仅以湘江干流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就有约2000万人。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也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告诉《财经》记者,仅以2007年为例,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就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采冶一直是湖南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作为享誉全球的“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铅、锌、锑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湖南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已有上百年历史,但矿业采冶技术长期良莠不齐。长期的掠夺式开采,使得伴生矿被当做废矿渣遗弃、当做废水随意排放,直接导致重金属污染几乎遍布三湘大地。

据《财经》记者了解,湖南全省有色金属矿平均开采回收率仅50%左右,伴生矿综合回收利用仅占25%。资源总回收率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20个百分点,所回收的共生或者伴生金属很多都是重金属,尚不足应当回收量的三分之一。

加上周边工业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在潘碧灵看来,湘江流域已经形成了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湘潭岳塘、郴州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四大工矿污染源。

在城区面积约530平方公里的株洲市,镉污染面积就超过了一半,有些土壤的污染厚度超过了20厘米;其中超标5倍以上的,也接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文铁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调查结果,株洲市是中国已经发现的最严重的镉污染区。

据清水塘工业区管委会监测所产蔬菜七项重金属指标中,总镉、总汞、总铅等三项指标都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标准值,超标倍数分别达到了64.11倍、185.80倍和66.01倍。

《财经》记者曾实地调查过的郴洲市临武县三十六湾,在当地官矿勾结下,长期非法采冶,污染物直接排放。高峰时期,弹丸之地聚集了上百家矿、六七十家洗矿点。由此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祸及下游千家万户。而像三十六湾这样的重金属高污染源区,在湘江流域不止一处。

“湘江有些河段重金属含量超标达几百倍,底泥挖出来,几乎就可以再提炼了。”湖南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张志光颇为忧心地对《财经》记者直言。

源头控制之难

要想根治湘江重金属污染,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即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出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2008年6月2日,湖南省曾制定了《湘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当时湘江沿岸的永州、郴州等八个城市的市长,均向省长递交了“湘江污染综合整治责任状”。作为湘江治理的第一役,共取缔关闭企业37家、淘汰退出18家,并停产治理企业42家。

在株洲市,经过八年治理之后,也基本解决了清水塘源头水体污染问题。据悉,整个工业区各企业排出的废水,目前已经做到了稳定达标排放。

以全国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位于清水塘的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61.SH,下称株冶集团)为例,其污水处理率一度仅为40%。2005年,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确定的中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株冶集团制定了循环经济建设总体战略目标,即打算分“四步走”累计投资47亿元,以建立铅锌联合冶炼整体化工艺流程,实现“绿色”铅锌冶炼目标。

株冶集团安防部长周哲云告诉《财经》记者,作为治理的第一步,目前该公司已投入近10亿元,引进完成了10万吨锌常压富氧浸出技术。今年以来,废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了50%到60%。其余排往湘江的废水,也实现了100%的达标排放。

然而,张志光对《财经》记者指出,株冶集团毕竟只是个案。在整个湘江沿岸,还有大量传统工艺技术需要替代,而这些企业大多是老企业;有些即使能从技术上解决,成本往往也是企业难以负担的。

尤其是去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更使得许多冶炼和重化企业的环保资金来源雪上加霜。受铅锌价格暴跌冲击,株冶集团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仅为83.76亿元,同比降低39.06%;净利润只有1923.23万元,同比下降了75.80%。

众多连污水处理设施都没有的小企业,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而关闭任何一家这样的小企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湖南省环保厅污染管理处副处长汤宏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财经》记者,去年8月13日,永州市一家列入关停的小冶炼厂,在政府下达关停通知书期限以后,仍在继续生产。后来县长带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武警战士进入了这家冶炼厂,用3吨炸药把冶炼炉炸了,才算大功告成。

除了点源污染,面源污染也同样值得关注。目前,湘江流域所有的县城,均没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这些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对于承载能力已达极限的湘江而言,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验。

“去重金属化”挑战

与杜绝新生污染同样重要,或许更为艰巨的,还是如何消化掉过去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这笔巨大的重金属“遗产”。

对于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最直接的出路,就是实行功能转换,不再播种粮食作物,以避免损害人体健康。

2008年,国土资源部在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株洲市重金属污染土地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允许株洲市对被镉污染的核心区域,共计15.66平方公里的面积,实施土地功能转换,即分期分批逐步调整为建设用地。

在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文铁军看来,这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即使镉污染超标5倍的区域,也有超过120平方公里未被纳入这一方案。刘冰清所在的新马村,就同样未在首批土地功能转换之列。

他告诉《财经》记者,除了转换为建设用地,当地也一直在摸索多种治理手段,包括改良换土、改种以及植物吸附等,比如利用海泡石来减少农作物对镉的吸收,或者把原来的粮食作物改为苎麻、棉花等。

但文铁军也坦言,这些技术本身都不够成熟,只是抑制重金属污染的权益之计,从长远来看并非最终解决方案。当然,要把所有这些土地都转换为城乡建设用地,短期之内亦不现实,因为涉及大量的移民安置问题,同样十分棘手。

与土壤污染相比,湘江底泥中重金属的治理任务就更加复杂了。

以位于株洲市北部的清水塘工业区为例,清水塘工业区霞湾港、老霞湾港、铜塘港及水塘重金属污泥量共计108440立方米,总重为119284吨。其中,污泥中含镉94.35吨、铅296.51吨、汞2.34吨以及砷160.01吨。

由于清水塘工业区位于湘江干流下游的敏感区位,其下游30公里即为湘潭市饮用水源,距离长沙市饮用水源不到100公里,生态区位非常敏感而重要;因此,一旦治理过程中处置失当,就容易引发大的风波。

2006年1月6日发生的湘江镉污染事故,就是由于霞湾港清淤工程导流而引起含镉严重超标的底泥和污水排入湘江,造成株洲、湘潭和长沙段湘江水质镉超标。目前,霞湾港以下2公里都禁止采沙,以防止底泥被搅动之后,对于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2008年10月26日,“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正式通过国家评审,列入了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之水专项课题,并已进入实施阶段。

湖南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张志光透露,“十一五”期间将投入1亿多元,对湘江重金属治理进行研究。目前该课题共计七个子课题中,跟清水塘治理相关的就有六个。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湘潭大学等,都已经加入这场艰苦的重金属污染技术攻关“会战”。

能否真正告别?

负责霞港湾底泥治理的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贵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坦言,湘江作为特殊污染河流,以前在国内没有技术研究先例。即使在国外,像湘江这样污染严重又具有复杂性的河流也绝无仅有。

当然,与技术上的难度相比,体制上的改变或突破亦不容回避。

2009年4月18日,在长沙湘江江心橘子洲举行的“2009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际合作高层论坛”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与湖南省省长签署了“共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双方同意将在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试点、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环保科技示范工程等八个方面加强合作。

根据协议,湖南将在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费改革、污染责任险等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方面,获得全国率先试点权。其中,湖南正在探索的“环境污染责任险”被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2008年起,湖南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原湖南省环保局与平安保险湖南公司联合制定了“湖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行方案”,将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的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的18家企业,列为首批试点企业。

今年6月15日,湖南省政府决定,在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新的环保厅作为省政府的组成部门,亦有望在协调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湖南环保部门官员就对《财经》记者表示,鉴于中国不少地方重金属污染状况都十分严峻,希望将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体制上,都打造成全国重金属治理的一项示范工程。

种种迹象显示,示范工程并不容易担当。在株洲等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都已起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越继续推进,面临的压力注定会越大。无论是进一步关闭工厂还是技术改造,都面临着资金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不少人就对《财经》记者抱怨说,湘江流域的一些重化工基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向国家缴纳了大量税收;现在重金属污染的“债务”,让地方财政自己来“背”,显然有失公平。即使被纳入国家重点治理流域,在未来的长期治理过程中,资金的缺口也将不可避免。

此外,亦有业内人士建议,湖南省环保部门应尽可能地公开重金属污染信息,尤其是与健康有关的,以更多地利用公民社会的推动力量,从根本上防止治理形势的逆转。

200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与国土资源部携手,开始斥资10亿元,进行首次全国性的土壤普查。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全国的初步普查数据已经到位,已进入最后的阶段。但对于普查结果是否会向社会公布,以及会以何种方式公布,他未给出答案。

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环保部生态司在长沙组织召开了《湖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写研讨会,并对初稿进行了讨论。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从湖南省此次普查情况来看,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但正因为担心引发公众恐慌,报告能否最终得以公布,也仍然是个未知数。

重金属范文3

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关于塑料有害身体的传言也从未中断。搜狐健康近日对常见的12个品牌的饮品和调味品的塑料瓶体进行了检测,发现采用PET材料制成的瓶体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属锑,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产品,如可口可乐、康师傅矿泉水、牛栏山二锅头、福临门调和油等,锑残留最高的是宽牌龙门米醋瓶体材料。而HDPE和PP材料制成的瓶体则未检出锑。

锑是一种金属元素,应用于化工、电工和医药上。锑会刺激人的眼、鼻、喉咙及皮肤,持续接触可破坏心脏及肝脏功能,吸入高含量的锑会导致锑中毒,症状包括呕吐、头痛、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死亡。

应对:

高温会使锑等物质放出更多,而存放的时间越长,有关物质也会放出更多,WHO在2002年推荐饮用水中的锑含量不超过0.86μg/kg水/天。

高温、酸性(碱性)饮料、长时间存放,这些都是促进锑从包装向饮料转移的有利因素。如果所盛装的是酸性物质,锑更容易加速析出。要远离“锑”害,就尽可能少喝PET包装的酸性(碱性)饮料,同时注意选择离生产日期近的、储存条件良好的产品。大家最好不要反复使用PET材质的瓶子,最好不要装热水,买回PET包装的饮品后也不要长期存放,应尽快饮用。

大家也可以注意下塑料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代表着该塑料容器由不同的材质制造,并各有不同的用途。

“0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于塑料瓶、碳酸饮料瓶、食品包装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

“02”——HDPE(高密度聚乙烯),常见白色药瓶、盛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工业包装及薄膜和背心胶袋。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

“03”——PVC(聚氯乙烯),常见雨衣、建材、塑胶瓶、包装薄膜、信用卡、盛水容器、水管等。只能耐热81℃。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两种有害物,它们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释出,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

“04”——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背心胶袋、弹性容器、食品包装等都是这种材质,耐热性不强。别用保鲜膜包裹食物进微波炉,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

“05”——PP(聚丙烯),常见豆浆瓶、酸乳酪及牛油器皿、糖果及小吃包装、医疗用品包装。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

重金属范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20**〕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涉重金属行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大我市涉重金属企业和重点污染区域的整治力度,以整治促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以整治促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以整治促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整治促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确保重金属行业有序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总体目标

在全面排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以下简称“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的基础上,加快重金属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消除环境污染隐患,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

三、整治范围及工作重点

整治范围包括全市所有涉及重金属开采或加工的相关企业,排放重金属污染物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区域。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和各类金属砷,重点防控行业是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选矿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点防控企业是具有潜在环境危害风险的重金属排放企业,重点防控区域是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者由于历史原因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区域。

四、工作任务

(一)重金属污染企业整治。关闭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者位于环境敏感区、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金属排放企业;督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满足环保要求的企业完善环境审批手续,完善环境应急预案,落实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和环境应急措施。

(二)涉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整治。深入开展土壤、灌溉水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消除或者解决污染问题;开展重点防控企业职工职业病调查和重点区域高风险人群健康检查,对特征病例进行治疗。

(三)建立重金属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已关闭企业死灰复燃;规范新建项目审批程序,促进涉重金属行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月18日—*月20日)。各乡(镇、区)要成立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二)集中整治(*月21日—*月31日)。对应关闭或拆除生产线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依法关闭或拆除;对所有拟保留的重金属排放企业,由市发改、环保、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现场核查,对企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各项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相关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维护运行情况等逐家进行认真分析,依法查处存在问题,下达相关法律文书;对应关闭、搬迁和停产治理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停产。凡未列入保留范围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依法关闭。

(三)督查核查(*月1日—*月5日)。市发改、环保、国土资源、工商、卫生、农业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有关企业按照要求整改到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意见。

(四)考核验收(*月6日—*月10日)。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列入年度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对整治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将实施“一票否决”;对整治工作中推诿扯皮、行动迟缓、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整治工作未完成的有关人员,严格追究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定本辖区涉重金属污染行业治理实施方案和防治规划,切实把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企业。市发改、环保、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责任分工,认真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大对各乡(镇、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加强对涉重金属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整治工作结束后,要强化日常巡查,建立监管记录,对违反环保、安全、职业卫生防护规定的企业,予以严肃处理,严防已关闭的企业死灰复燃,推进涉重金属行业规范发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由各乡(镇、区)负责人负责,各乡(镇、区)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区)负责辖区内涉重金属企业的关闭、拆除及整治工作,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完成辖区内重点区域土壤、农作物污染现状调查,完成对高风险人群健康检查治疗工作;负责解决无法确定责任主体的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统筹辖区内无责任主体的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经费和各项调查经费;负责加强辖区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垃圾处理厂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置;负责建立健全应对重金属污染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

市环保局负责全市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督监管,定期通报全市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牵头组织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验收;调点区域土壤污染范围和污染原因,指导各乡(镇、区)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审批、环境监管、环境应急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严格建设项目审批、企业审查和重点监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严格环境执法。

市发改委负责会同市环保局、财政局、煤炭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供电公司等部门加大落实产能淘汰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振兴规划;会同市财政局建立和编制奖励机制,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进行引导性奖励;制定全市涉及重金属行业产业的准入标准,并对现有企业中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进行核准或备案;会同市环保局将淘汰落后产能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区)、企业,定期监督检查;加强节能管理,将淘汰落后与节能目标考核挂钩。

市农业局负责查清重点区域农作物污染情况,提出解决和消除污染的措施;指导各乡(镇、区)加强重点防控区域农田重金属监测,掌握污染动态情况;逐步实施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级管理,合理划分种植功能区,依据土壤污染情况,指导各乡(镇、区)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计划,对污染严重、短期内又难以治理的农用土地,不得种植食用农作物。

市卫生局负责指导各乡(镇、区)对重点防控区域内食品和生活饮用水进行重金属监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生物监测,对出现病例提出治疗方案;完善群发性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以及诊疗器械和药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抓紧研究重金属理化形态与人体健康损害机理,进一步提高重金属污染所致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调查污染严重土地的用途,经法定程序对涉及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用途进行调整。

市公用事业局负责对所属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

市建设局负责加快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进度,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市工商局负责对无照从事涉重金属生产经营的企业依法予以取缔,并依法吊销关闭涉重金属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

市供电公司负责对被取缔、关闭或实行停产整顿企业的断供、停供生产用电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在预算资金安排中保障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专项经费,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实行“以奖促治”。

市财险、寿险公司负责协同市环保局共同推动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实行。

市人行、银监办负责严格控制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的信贷。

市监察局负责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有关职能部门及行政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失职、渎职责任人员进行政纪责任追究。

市各新闻单位负责专项整治的宣传和监督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色金属及相关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落实到乡(镇、区)、分解到企业,按期完成。对没有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乡(镇、区),暂停其新增重点防控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2.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审批。实行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前置审批制度,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未获得批准前,一律不准开工建设,投资主管部门不得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不得供应土地,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工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营业执照,供电部门不得供电。建立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场地和周边区域环境污染状况评估试点工作。

3.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组织编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划定重点防控区域,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建立对重点防控区域的定期检测和公告制度,完成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对重金属污染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确保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妥善处置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完善群发性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以及诊疗器械和药品。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排查污染源,优先保证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禁止肇事企业排放污染物。同时,科学合理确定潜在高风险人群,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健康体检诊疗工作,组织做好污染事件的有关善后处理工作。

5.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保障制度。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环境经济政策,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健康监测,建立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重金属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修复技术研发,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新晨

6.建立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机制。建立涉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市环保、发改、建设、公用事业、国土资源、工商、农业、卫生、安全生产监管、财政、监察、金融、保险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有效措施,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执法合力。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度,研究工作形势,协调解决工作配合上存在的重大问题,确保违法案件查处到位。加强协调配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开展工作。

7.严格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治工作列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以各乡(镇、区)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基层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以及措施,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群发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对乡(镇、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实施问责,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究责任。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重金属范文5

的确有一些种类的蘑菇能富集重金属。这是因为,一些种类的蘑菇能产生一些特别的蛋白质,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结合,起到为自己解毒的作用。但这种“解毒”只对蘑菇有意义,对人体没有意义。如果蘑菇生长的土壤中这些重金属的含量比较高,积累到蘑菇中的也就会比较多。所以,从科学结论上说,“蘑菇能富集重金属”是客观事实。

现实中的蘑菇重金属含量如何呢?国内外都有一些研究,报道过特定地区、特定种类的蘑菇重金属含量,都发现过一些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例子。比如2007年重庆对北碚区所产平菇、鸡腿菇、金针菇、姬菇和草菇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发现超标情况比较严重。在这一调查中,所有的草菇样品中的汞都超标,三分之一的草菇样品铅超标。此外,一部分鸡腿菇、香菇和姬菇样品也被发现汞、铅。据估计,这可能与该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土壤、水源被污染有关。

蘑菇富集重金属只是蘑菇对不良生长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不是蘑菇生长的必然结果。重金属不是蘑菇生长的必需养分,对蘑菇的生长也没有促进作用。所以,在种植中,也不会有“不法商贩”人为添加。对人工种植的蘑菇,如果做好管理和监控,可以把重金属含量控制到安全标准之内。2011年,华中农大发表了湖北省双孢蘑菇中铅和镉的含量以及来源分析。他们发现,在所检测的三个区县的蘑菇中,总体的铅超标比例为9.8%,而镉超标比例为13.7%(来自不同区县的样品超标情况各不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些超标情况的差异与种植所用的材料有关。

2009年,浙江林学院等单位也对浙江市场上的蘑菇进行过抽查,发现蘑菇中的重金属比一般蔬菜要高,但都没有超过安全标准。

蘑菇的确能够富集重金属,市场上的蘑菇也的确有重金属超标的情况。那么,我们还能吃蘑菇吗?

首先,重金属会危害健康,在体内的代谢周期往往很长,但人体也还是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人体对重金属并不是“零容忍”,而是有一定的“解毒”能力。重金属含量的安全标准是一个“保守”的执法标准。它的含义是:超过这个标准,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采取措施来降低它。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它是指“长期每天摄入这个量的重金属,出现某某症状的风险会明显升高(比如万分之一)”。如果要追求“绝对安全”,避免一切“万一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吃蘑菇也可以理解。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应该说:我们要尽量避免重金属超标,但实在不幸偶尔超标几次,对健康的影响也并非不可接受。

重金属范文6

1.1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把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交换出来,重金属离子在通过H型离子交换树脂时,被H+取代,从而除去重金属离子。离子交换法的处理效率会随着树脂中可交换的H+被消耗而降低,需定期对树脂进行再生,离子交换法占地面积较大,会产生大量的再生废液。

1.2吸附法吸附法是应用多孔吸附材料吸附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一种方法。传统吸附剂有活性碳和硫化煤等。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开发出具吸附能力的材料。包括硅藻土、泥煤、矿渣、浮石、麦饭石及各种改良型材料。活性碳是目前废水中普遍采用的吸附剂,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利用活性碳的吸附和还原,可以处理电镀行业和矿山冶炼产生的重金属废水,但造价较高。

1.3电渗析法电渗析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重金属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这些重金属或沉淀在电极表面,或沉淀到反应槽底部,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耗电量大,易极化、结垢。

1.4反渗透法反渗透法于70年代应用于电镀废水的治理,现已应用于镀锌、镍、铬漂洗水以及多种重金属混合的废水治理[1]。UJANGZ.采用复合低压反渗透膜对Zn2+和Cu2+的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在适宜的温度、PH和操作压力条件下,水回收率为40%,Zn2+和Cu2+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投加适宜的EDTA时,两种金属的截留率均达到99%以上[2]。纳滤又称松散型反渗透,对二价离子具有很高的截留率,利用纳滤膜处理镀镍漂洗水可达到出水循环回用和镍回收的目的[3]。反渗透法虽然去除效果好,但膜易堵塞,周期短,需定期更换反渗透膜,造价较高。

1.5生物修复法重金属在生物体内,有累积,富集的现象,且一些生物对特殊的重金属元素,有明显的耐受性。鉴于这种特性,生物被用来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富集,回收分离。由于生物处理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易于管理等特点,在低浓度重金属废水领域,生物修复法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4]。由于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对生物具有毒害作用,生物法一般用来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按照生物的种类不同,生物处理法可被分为植物处理、动物处理和微生物处理三种。

1.5.1植物处理植物处理是利用天然或者遗传工程培育的植物对污染物进行处理的技术。利用植物实施污染环境修复的观念并不新颖,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一些水生植物(如凤眼莲、浮萍等)能够吸收污染水体中的Pb、Cu、Cd、Fe和Hg等重金属污染物。上世纪80年代中期Gersberg等对加利福尼亚的一人工湿地进行人工添加高浓度zn、cd和Cu,通过为期一年对湿地净化重金属的效果调查研究发现,湿地对这三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5]。Groudeva等人研究发现芦苇、香蒲、灯心草对污水中铜、铅、镉、铁都有一定的富集作用[6]。超积累植物在富集重金属方面优势更为明显,超积累植物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生长的情况下积累高于普通植物百倍浓度的重金属,并可对富集于植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重金属进行回收。研究中发现,凤眼莲根部对水中8.0μg/kg的银的富集系数达到60多万倍,灰分银含量达到18.5%,在动态实验中72.5μg/kg的含银废水处理后凤眼莲根部灰分中含银63.5%,从这些灰分中提炼银得到成功[7]。由此可见植物在富集去除污水中重金属有着很大的开发前景。

1.5.2动物处理水生动物对水体的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尤其是无脊椎动物对锌和镉具有很大的富集能力(富集系数达到104~105)。庞艳春等人调查表明,利用河蚌处理重金属废水,在重金属浓度为3.125mg/L时,其对重金属Cu2+、Pb2+、Zn2+、Ag+的脱除系数达到72.0%~89.9%。[8]

1.5.3微生物及藻类处理微生物通过生物絮凝,生物吸附,生物沉淀等作用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转化,沉积和固定。研究发现,少量的活性污泥可以起到明显的去除重金属的作用。另外,微生物还可以代谢产生由多糖、蛋白质、纤维素、聚氨基酸等天然高分子物质,该类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另一方面,湿地系统土壤中的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去除具有间接作用。成水平等人的研究指出,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代谢放热,可能是系统冬季出水温度(5℃)高于进水温度(0℃)的原因,即微生物的作用使得湿地系统具有保温作用[9]。这对于湿地系统冬天防冰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与植物协同作用则可以强化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

2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