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的词语范例6篇

心情的词语范文1

1、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2、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3、黯然神伤: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4、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5、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6、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7、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8、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9、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10、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11、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12、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13、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14、挖耳当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15、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16、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17、心广体胖: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18、废然而反: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19、安心乐意: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

20、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21、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22、满腹牢骚: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23、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24、掀拳裸袖: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25、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26、愁多夜长: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27、泣血稽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28、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29、屏气慑息: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30、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31、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32、语重心沉: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33、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34、挂肚牵心: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35、徒乱人意: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36、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37、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38、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39、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40、黯然魂销: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41、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

42、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43、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44、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45、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46、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47、吐气扬眉: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48、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49、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50、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51、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52、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53、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54、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55、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56、唾壶击缺: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57、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58、熏风解愠: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59、灭此朝食: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60、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61、七拱八翘: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62、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63、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64、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65、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66、悦目赏心: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67、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68、心神不宁: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69、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70、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71、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72、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73、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74、满脸春风: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75、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6、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77、巴巴劫劫: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78、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79、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80、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81、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82、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8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84、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85、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86、面若死灰: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87、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88、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89、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90、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91、爽心悦目: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92、坐而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93、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94、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95、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96、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97、以日为年: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98、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99、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100、夺眶而出: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101、娱心悦目: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102、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103、倚闾望切: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心情十分殷切。亦作“倚闾而望”、“倚门而望”、“倚门倚闾”、“倚门之望”、“倚门而望”、“倚闾之思”。

104、迁延观望: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105、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106、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107、搔首踟蹰: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108、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10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心情的词语范文2

2、争创佳绩;

3、飞跃梦想;

4、挑战自我;

5、突破极限;

6、奋发拼搏;

7、勇于开拓;

8、展现自我;

9、争创新高;

心情的词语范文3

2、按捺不住: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3、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4、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心情的词语范文4

顺心、关心、爱心、诚心、热心、烦心、耐心、宽心、中心、忠心、衷心、重心、好心、坏心、人心、忍心、闹心、无心、有心、忧心、真心、偏心、担心、丹心、成心、放心、操心、黑心、疑心、心长发短、胆大心细、雄心壮志、处心积虑、丧心病狂等。

词语: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在汉语里,一个字也可以算作词语。

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叫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来源:文章屋网 )

心情的词语范文5

关键词: 日语情感动词 定义 分类 语法特征

汉语中表达或描述情感时一般都用形容词,然而日语中除了形容词、形容动词之外,还有很多动词,并且很多是相互对应,既有形容词,又有相对应的动词,如:「悲しい「悲しむ「苦しい「苦しむ等,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容易混淆。特别是动词在使用时,受人称、时态、动态和情态(モダリテイ)的制约,十分复杂,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描述他人的情感,影响交际效果,甚至无法达到交际目的。所以弄清日语情感动词的语用和文法特征很有必要。本文从时态和动态、情态、人称等方面对该类动词进行归纳、总结。

1.日语情感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一般把表达或描述情感的动词称之为情感动词,这类词通常与心理有关,所以也有学者(堀川,1992;吉永,1997;三原,1999)称之为心理动词。工藤真由美(1995)称之为“内的情”。本文根据汉语的习惯表达把这类动词称为“情感动词”。

山冈政纪(2000)指出日语中的情感动词指的是表达自己或他人心情、感觉、心理的动词,并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日语情感动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根据语用功能,将日语情感动词分为:情感表述、情感变化和情感描述三大类。这类动词包括表达思维、情感、感觉、知觉的动词。

1.1情感表述动词

所谓情感表述指的是言语交际时说话人对自己目前内心感受的表达和吐露,包括喜、怒、哀、乐。日语中用于情感表述的动词通常具有如下特征:自动词,在句中从当谓语,以“る”形终止,时态为一般现在时,像“腹が立つ、いらいらする、どきどきする、わくわくする、痛む、虫酸が走る、になる、に障る”等。

例如:

(1)今日の仕事を思い出してイライラする。

(2)の部屋がうるさくていらいらする。

(3)初めて日本に行くのでわくわくする。

(4)ああ、腹が立つ。

1.2情感变化动词

所谓情感变化动词指的是言语交际时说话人表达自己的感觉、知觉和情感的变化,且强调的是某种结果,通常以“た”形终止的情感动词。虽然以“た”形终止,但表达的是变化后持续的情感状态,其“时态”体现为现在。

情感变化动词的基本特征:①表达情感变化的瞬间动词,②通常采用过去助动词“た”表达变化后的现在的情感状态。如:「ほっとした、びっくりした、がっかりした、腹がった、あきれた、困った、足がれた、肩が凝った等等。

例如:

(5)会社内は整然としていて、ほっとした。

(6)急に大きな音がしてびっくりした。

(7)しみにしていた旅行に行けなくなってがっかりした。

(8)ああ、腹がった。

(9)これはあきれた。

(10)ああ、いた。

(11)すばらしい考えがひらめいた。

1.3情感描述动词

所谓情感描述动词指的是客观描述他人或本人的情感的动词。这类动词无论以“る”形终止,还是以“た”形终止,其话语功能都不是说话人对自己的情感表述、吐露,语义上和情感表述动词、情感变化动词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都是表达喜怒哀乐的意思,如:「怒る、悲しむ、苦しむ、喜ぶ、しむ、がっかりする等。

例如:

(10)カナダ家、子みえ小麦の栽培地非公に怒る。

(11)先生は健二がうそをついたことで怒っている。

(12)子供のいたずらの弁解に苦しんだ。

(13)父は末をゴルフでしんだ。

(14)母はを描いて人生をしむ。

2.情感表述动词的语法特征

以上对情感动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描述,其实情感表述动词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既可用于说话人的情感表述,又可用于情感描述。但两者的语法特征是不同的,下面再来看看情感表述动词的语法特征。

2.1情感表述动词用于表述情感时的语法特征

情感表述动词用于表述情感时,表述的是一种心情、心理状态,不含动作性。翻译成汉语时多为形容词。日语的现在时通常表示现在、将来、意志。而情感表述动词的原形或“连用形+ます”既不表示将来,又不表示意志,只表示说话人目前的心理状态。

例如:

(15)今日は仕事をしようと思ってたのですが、なかなかうまく行かずいらいらします。

(16)知れば知るほど腹が立つ。

句中「いらいらする和「腹が立つ的主语是说话人,即第一人称,也就是说是说话人对自己的情感的吐露。

「いらいらする和「腹が立つ采用的是原形和连用形+ます。时态表示的是现在而非将来。而且没有后续任何表达情态和动态的助词。通过例句(1)―(4)和(15)(16)可以看出情感表述动词在表达情感时有如下特征:

①主语为第一人称;

②谓语动词为原形或连用形+ます;

③时态为现在时;

④不能后续表达语气、语态的助词;

⑤不能后续与体有关的助词。

2.2情感表述动词不表述情感时的语法特征

情感表述动词在表述情感时,和其他的动词有所不同,但除此上述情况之外,和其他情感动词没有什么不同。

例如:

(17)次郎はきっと腹が立つ。(时态是将来)

(18)次郎は音に腹が立っている。(ている表示动态)

(19)次郎は音に腹が立つらしい。(らしい表示情态)

(20)私たちは皆、音に腹が立っている。(ている表示动态)

(21)バスを待つ男はいらいらしていた。

例句(17)―(21)不是说话人的情感表述,不受上述条件的约束,和其他的情感动词没有不同。

2.3情感表述动词的“时态”和“动态”的特征

2.3.1时态特征

日语动词原形从时态来看,既可表示现在,又可以表示将来。情感动词同样如此。

例如:

(25)a.息子はんでばかりで困ります。(情感表述现在)

b.君、んでばかりいると今に困るよ。(告诫将来)

c.さすがのあの男も、これでは困るにちがいない。(推量将来)

d.あいつ、ずいぶん困るみたいだ。(情感描述现在)

(26)a.ああ、腹が立つ。(情感表述现在)

b.君、あの男としてごらん。きっと腹が立つよ。(告诫将来)

c.こんなことでは、みんな腹が立つだろう。(推量将来)

d.あいつ、かなり腹が立つらしい。(情感描述现在)

2.3.2动态特征

情感表述动词不能后续「~オワル「~テイク,但可以后续「~ハジメル「~テクル。

例如:

(27)正夫は腹が立ちはじめた。

(28)正夫は次第に腹が立ってきた。

(29)正夫は今に腹が立ってくる。

(30)*正夫は腹が立ちおわった。(错句)

(31)*正夫は次第に腹が立っていった。(错句)

(32)*正夫は今に腹が立っていく。(错句)

2.3.3与表达时间的词的关系

情感表述动词在充当谓语表述情感时,与“时间”、“动态”不相容。无论是「きのうからずっと还是「今这类词,都不能放在句中。

例如:

(33)私は今、腹が立っています。(时间副词「今=现在)

(34)私は今、ドキドキしています。(时间副词「今=现在)

(35)?私は今、腹が立ちます。

(36)?私は今、ドキドキします。

例(33)和(34)不是用于情感表述,而是用于对说话人自己的状态的描述,属于情感描述,所以句子成立。例(35)(36)是用于情感表述,所以句中一般不用表达时间的词。但是如果时间副词被提示助词或副助词强调的话,则另当别论,是表示相对于其他时间的现在,并不限定在说话的时候。

例如:

(37)私は、あのは平だったが、今は腹が立つ。

如果和时间副词搭配使用的话,情感表述动词就具有动作性了。与表示“动态”的副词搭配是也是如此。

例如:

(38)*次第に(/*突然/*とうとう)腹が立ちます。(表示“动态”的副词)

(39)私は(/正夫は)よく腹が立つ。(频度副词非情感表述句)

(39)是错句,时间并不是限定在说话时,是超时的表达,是一种习惯,因此,不是情感表述句。

从以上情况来看,情感表述动词如果与表示时间的词搭配的话,就具有动作性了。

2.3.4情感表述动词的“格”特征

一般来说,情感表述动词不能用“を”格。通常用对象格“ガ”或原因格“ニ”。

例如:

(40)a.あの言い方がに障る。

b.あいつのがになる。

(41)a.あの言い方に虫酸が走る。

b.君の愚かさには想が尽きる。

其实,是ニ格还是ガ格由固定词组来决定。

例如:

~がになる

~がに来る

~が痛む

~に腹が立つ

~に心が痛む

~に想が尽きる

~に肌が立つ

~にむかつく

~に照れる

~ような予感がする

~ような感じがする

~がこえる

~がえる

~と思う

但是也有例外,像表达对某人的“爱”“恨”“敬仰”“信赖”等意义时采用“を”格。这类动词有:?疑う、恨む、蔑する、信じる、尊敬する?等。

例如:

(42)は君を憎む。

(43)私は先生を尊敬します。

(44)あいつを信じるよ。

3.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表述动词用于表述情感时,表述的是一种心情、心理状态,不含动作性,翻译成汉语时多为形容词。日语的现在时通常表示现在、将来、意志。而情感表述动词的原形或“连用形+ます”既不表示将来,又不表示意志,只是说话人对目前的心理状态的吐露,有以下具体特征。

3.1情感表述动词在表述情感时有如下特征:①主语为第一人称,②谓语动词为原形或连用形+ます,③时态为现在时,④不能后续表达情态的助词,⑤不能后续与动态有关的助词。

3.2情感表达动词在表述情感时,除此在情感表述时,和其他情感动词没有什么不同。

3.3情感表述动词不能后续「~オワル「~テイク,但可以后续「~ハジメル「~テクル。

3.4情感表述动词在充当谓语表述情感时,与“时间”、“动态”不相容。

3.5情感表述动词如果与表示时间的词搭配的话,就具有动作性了。

3.6一般来说,情感表述动词不能用“を”格。通常用对象格“ガ”或原因格“ニ”。但像表达对某人的“爱”“恨”“敬仰”“信赖”等意义时可采用“を”格。

参考文献:

[1]堀川智也.「心理のアスペクト.『北海道大学言文化部要.1992.21187-202.

[2]森山卓郎.「のアスペクチュアルな素性について.『待兼山17文学篇.1983.1-22.

[3]工藤真由美.『アスペクト?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ひつじ房.1995.

[4]吉永尚.「心理の意味定とその特性について.『日本・日本文化研究第7号.大阪外国大学日本座,1997:81-98.

[5]三原健一.「日本心理の非非格性.『日本・日本文化研究第9号.大阪外国大学日本座,1999:45-59.

心情的词语范文6

关键词 心理动词;判定;分类:研究方法

一、引言

心理动词是动词里很有特点的一个小类。吕叔湘明确地把心理动词列为动词的小类。此后,学者对心理动词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心理动词的判定、分类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对其他的动词小类,心理动词研究仍显薄弱。古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落后于现代汉语,且研究方法滞后。笔者不揣鄙陋,就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一些想法求教于方家。

二、心理动词的判定及分类

心理动词判定问题是汉语研究的一个难点,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判定标准,概括来说可分为三种:(1)意义标准,如黄伯荣、廖序东等;(2)形式标准,如周有斌、邵敬敏等;(3)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标准,如王红斌等。一方面,由于单一依据意义标准或形式标准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因为心理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它不仅牵涉语法问题,而且和心理学、认知科学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在心理动词研究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动词表示情感、意向、认知、感觉、思维等方面的活动或状态,心理动词原则上都是及物的。

心理动词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结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动作两个大类。状态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情绪状态,如“哀”、“患”、“妒”等,该类动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行为心理动词表示心理动作行为,如“猜”、“测”、“悉”等,该类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依据情绪的特点,状态心理动词分为负面和正面两个次类,如“怜”、“怨”、“厌”、“惋惜”等为负面心理动词,表达心理负担意义;如“爱”、“喜”、“敬重”等为正面心理动词,表达积极的心理意义。动作心理动词可分为思维和感知两类。

三、心理动词的研究方法

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目前所见主要有李启文、陈克炯、刘青等几篇,与其重要的词类地位并不相称。现在的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陈旧,还停留在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状语、补语等的描写上;研究内容狭窄,主要是专书、专题的描写和统计上。鉴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

(一)心理动词及物性研究

汉语中的一些词的组合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发生一些变化,心理动词也是这样。及物性是施事通过行为对受事的影响,及物性事件的典型形态句法是“施事+受事”。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小类,其内部也不是匀质的,有的及物性高,有的及物性低。从抽象层面看,及物性是一个语法原型,构成一个及物性的连续统。越靠近原型,及物性越强,反之及物性就越弱。将及物性理论运用于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心理动词的认识。心理动词及物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心理动词能否带宾语。如“怒”、“悲”在上古汉语中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

(1)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中忠也。(《荀子·臣道》)

(2)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庄子·徐无鬼》)

而现代汉语里,“怒”、“悲”变成形容词,不可以带宾语。“怒”、“悲”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动词的及物性逐渐减弱,情态特征逐渐增强,最终从动词转变为形容词。

二是心理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强弱。有些心理动词以带宾语为常,宾语类型丰富;有些心理动词常不带宾语,且宾语类型较单一。以《世说新语》“知”、“安”为例,“知”作心理动词共99见,其中带宾语85见,带宾语比重占86%;“安”6见,带宾语只有2例,带宾语比重占33%,如:

(3)由是知之。(《世说新语·文学》)

(4)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Y,-T孰愈?”(《世说新语·品藻》)

(5)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世说新语·言语》)

(6)岳于是始知必不免。(《世说新语·仇隙》)

(7)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德行》)

(8)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世说新语·德行》)

(9)一坐成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世说新语·文学》)

(10)劭亦安其言。(《世说新语·品藻》)“知”的宾语类型有体词性宾语,如名词(3)、代词(4)、偏正l生名词词组(5);谓诃性宾语,如偏正性动词词组(6)、并列词组(7);小句宾语,如(8)。“安”所带宾语类型简单,只有名词—类,如(9)、(10)。

(二)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是指若干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义位聚合而成的系统。将分散、零星的个案研究纳入相应的聚合群中,加以系统地考察,能更好地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一些语言规律。陈克炯将“怜”系、“怨”系、“厌”系、“忧”系和“惧”系均看作同义义场。陈先生发现各系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存在不匀质的现象,除了与各系词义所反映的心理负担轻重的不同有某种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各系对不同宾语的选择性上存在差别。

为此,我们调查了《世说新语》里12个表“忧怕”义的心理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统计情况见表l。

一方面,“忧怕”类动词内部的使用频率也不平衡。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分别是“忧”、“患”和“恐”,共43例,次之是“惧”、“畏”和“惮”3个,共18例,这6个动词共占“忧怕”类动词91%,即《世说新语》“忧怕”义主要由“忧”、“患”、“恐”、“惧”、“畏”和“惮”这6个动词承担。另一方面,心理动词的使用频率与所带宾语的比例不一定成正相关关系。如“忧”使用次数最多,带宾语比例为53%,而“恐”少于“忧”,带宾语比例却为86%,使用频率与带宾语的能力并不是正相关的。据此可以认为表“忧怕”义的动词在组合功能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语义场内部并不是匀质的。这一研究方法可运用到其他义的心理动词语义场的研究之中。

(三)心理动词的量级问题

受程度副词修饰是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心理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量级的差别。如《世说新语》心理动词所带的程度副词共有15个,它们分别是:甚、大、了无、深、殊、雅相、绝、至、雅、弥、横、殊自、深相、真、奇。这些词内部也存在级的差别,大致可分为“极”类和“甚”类。“极”类有殊、殊自、绝、至、横、奇共6个,表示程度达到极点;“甚”类有甚、大、了无、深、雅相、雅、弥、深相、真共9个,表示程度超过一般但未达到极点。同一心理动词用表1不同程度的副词修饰,其表达的程度量自然不同。“极”类副词的程度量要高于“甚”类副词,如:

(11)a.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世说新语·方正》)

b.族人大怒,便举棵掷其面。(《世说新语·雅量》)

(12)a.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藏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

b.左右宜深慎此!(《世说新语·假谲》)上面各组a句均使用的是“极”类程度副词.b句使用的是“甚”类程度副词。每组的a句的情绪量要高于b句。

(四)心理动词的过程结构表达

动词的过程结构与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与语言的“体”表达有密切关系。郭锐系统分析了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认为动词的过程结构就是起点、终点和续段三要素的组织。根据三要素的有无和强弱的差异,他把汉语动词过程结构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后限结构和点结构五类。郭先生认为前限结构的动词多为心理动词。这一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汉语心理动词的一个重要特征,颇有见地。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汉语动词过程表达使用的助词“着”、“了”和“过”在上古和中古汉语还没出现;二是古代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主要是由置于谓语动词之前的“已”、“既”、“方”、“正”等副词或置于谓语动词之后的“毕”、“竞”、“讫”、“已”、“罢”等半虚化动词来表达。

(13)吾以君为垦知之矣,故入;犹未知之也,又将出矣。(《国语·晋语四》)

(14)君子垦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後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

(15)想芏,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16)暗自想罢,不觉大喜,因此就有些不甚防备。(《七剑十三侠·第七十七回》)

上举(13)、(14)例分别为副词“已”、“既”用于心理动词之前表时态,(15)、(16)例分别为半虚化动词“毕”和“罢”用于心理动词之后表时态。

(五)心理动词的认知研究